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是本刊的重點與特色,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新聞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研究報告 文獻綜述 簡報 專題研究。
[1]務必提供第一作者的情況簡介。作者簡介一般包括工作單位、專業職稱、郵政編碼和聯系方式(電子信箱和電話)等。
[2]優秀稿件將提交參加我部論文評優活動,并頒發獲獎證書。需要獲獎證書的作者請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動與我們聯系。
[3]正文內連續敘述中的序號采用①……;②……;③……。分級超過3級后用網括號如:“①”,“②”表示,并采用連排。
[4]來稿稿件應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等內容。
[5]來稿需在文章前附200字以內100字以上的文章摘要和3個~6個關鍵詞。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媒介 | 11 | 師曾志;趙立敏;王秀麗;李思閩;楊睿 |
新聞 | 11 | 李杰瓊;常江;陳開和;王春泉;楊保軍 |
媒體 | 9 | 陳開和;梁云祥;王維佳;吳惠凡;田麗 |
公共 | 6 | 師曾志;馬長山;張潮;胡鵬;周慎 |
社會 | 5 | 高崇;楊伯溆;吳惠凡;王秀麗;胡翼青 |
文化 | 4 | 劉康杰;楊虎;肖東發;劉瀾 |
傳播學 | 4 | 趙月枝;胡翼青;胡鵬;劉繼忠 |
政府 | 3 | 李杰瓊;毛湛文;劉靜;劉小燕;李云翔 |
政治傳播 | 3 | 周慶安;毛湛文;劉小燕;許靜;李云翔 |
權力 | 3 | 師曾志 |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3 2014 2015 2017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新媒介賦權視閾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 師曾志
基于興趣的社會交往:同鄉社會網絡內的交往邏輯——基于“SZ人在北京”QQ群組的虛擬民族志研究 高崇; 楊伯溆
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給機制的“廣場化”與公民性塑造 馬長山
社會沖突性事件中的傳媒與公共領域建構——以“烏坎事件”新聞報道為例 張潮
中國公益類非政府組織微博研究:基于框架分析的視角 劉靜
漢語新聞學的面容、風景及其泥土性——基于大陸“中國新聞史”問題的思考 王春泉
試論中國媒體的貧困報道 陳開和
初創期中國電視傳播的國際語境 常江
《大公報》三巨頭清末留日史實考——以《官報》所載為中心 王詠梅
該期刊創刊于2004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