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磁共振成像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1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5902/R。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醫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論著_臨床研究 論著_基礎研究 論著_技術研究 論著_經驗交流 論著_基層論壇 病例報告 綜述
1.辦刊宗旨:本刊是國內唯一一本醫學磁共振專業的學術期刊,重點報道磁共振成像技術的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辦刊宗旨是:堅持黨的出版方針,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成果,促進我國磁共振成像事業發展,為提高醫療診斷質量、保障人民健康服務。辦精品期刊、促學科發展、惠百姓健康,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磁共振媒體是我們堅持不懈的追求。
2.平均發表周期:自創刊至2018年底,本刊稿件平均發表周期小于5個月。審稿周期約45天。
3.欄目設置:欄目有臨床研究、基礎研究、技術研究、經驗交流、研究快報、講座、綜述、病例報告、讀片、名家訪談、述評、視點聚焦、學術爭鳴、海外來稿、法治視界、編讀往來等。
4.變更作者署名:論文責任者需清楚說明變更作者署名的原因,并向編輯部提交所有作者對增加或刪除某個作者表示同意的聲明以及單位證明,聲明內要列出每位作者各自對研究及論文的貢獻。編輯部對變更的原因進行查詢,如存在欺騙或不當行為,編輯部將不予變更。
5.快速通道:對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性科研成果或國際首報論文開辟“快速通道”。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創新性的說明(并附加兩份不同工作單位的專家審議單)和查新報告。對于符合標準的稿件可快速審核、隨時刊用。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成像 | 2537 | 張靜;周俊林;殷信道;劉愛連;王效春 |
磁共振 | 2456 | 張靜;周俊林;程敬亮;高陽;王效春 |
磁共振成像 | 2065 | 張靜;周俊林;高陽;王效春;牛廣明 |
影像 | 508 | 黃小華;周俊林;李宏軍;王效春;譚艷 |
擴散 | 410 | 周俊林;殷信道;鮑海華;高陽;苗延巍 |
腫瘤 | 409 | 周俊林;劉愛連;宋清偉;吳慧;雷軍強 |
加權成像 | 351 | 殷信道;苗延巍;宋清偉;周俊林;王效春 |
功能磁共振 | 276 | 李曉陵;曹丹娜;王豐;方繼良;張靜 |
功能磁共振成像 | 252 | 李曉陵;曹丹娜;王豐;方繼良;張靜 |
MRI | 249 | 張靜;牛廣明;周俊林;彭如臣;李詠梅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DRD2TaqIA不同基因型海洛因成癮者抑制性控制網絡的fMRI研究 李小懷; 朱國平; 蔡關科; 敬甲兵; 王帆; 劉為; 時宏; 胡風; 王瑋
雙心室心肌應變分析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應用 曹慧曉; 徐怡; 祝因蘇; 朱曉梅; 劉王琰; 唐立鈞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鑒別診斷膽囊良惡性病變的Meta分析 張旭霞; 駱伊麗; 張皓; 許永生; 岳夢穎; 孫碧霞; 魯忠燕
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評價膝關節骨關節炎軟骨損傷的應用價值 孫兆男; 王旭超; 徐敏; 徐暢; 王巍
基于單方向和多方向FSD準備的三維非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足動脈的應用價值比較 趙均雄; 戚玉龍; 馮飛; 劉陽; 張娜
磁化率定量成像評估靶向藥物對肺腺癌伴腦轉移治療反應的隨訪一例 李雪平; 張鑫; 李茗; 張慶雷; 張冰
《磁共振成像》雜志2020年征稿啟事
腕掌部骨外黏液樣軟骨肉瘤一例 魏來; 王紹武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中的研究新進展 黃玉芳; 徐成
該期刊創刊于2010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4-8034,國內刊號:11-5902/R。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65,復合影響因子為1.38。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東街358號4號樓3層,郵編: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