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重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95年,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作為學術界的一份重要刊物,始終秉持著開放、包容、創新的辦刊理念,不僅致力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還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活動,為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
通過定期舉辦學術會議,該雜志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和青年學者,共同探討學科前沿問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這些會議不僅涵蓋了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研究等多個領域,還特別注重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旨在打破學術壁壘,促進知識融合與創新。在會議上,與會者可以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換學術觀點,碰撞思想火花,從而拓寬學術視野,激發研究靈感。
此外,雜志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學術講座。這些講座內容豐富多樣,既有對學科發展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也有對最新研究動態的介紹與展望。專家們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特的學術視角,為聽眾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學術盛宴。通過聆聽講座,科研工作者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科前沿的最新動態,還可以學習到專家們的研究方法和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冶金材料與化工 土木水利與環境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 機械電子與智能制造
[1]主題新穎,觀點明確,具有一定的科學創新性或技術先進性;論據充分,引文準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語句簡練,圖表清晰。
[2]文章篇幅5000字左右為宜。須有中文和英文摘要及關鍵詞(3-8個)。摘要一般應寫成報道性摘要,指明文章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盡可能向讀者提供更多的,以充分提示文章的創新之處。
[3]屬于基金資助項目(課題)產出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等有關信息。
[4]必須使用我國現行法定的計量單位,不使用已廢棄的量和單位。
[5]參考文獻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文后參考文獻著錄項目包括主要作者、文獻題目、文獻類型(專著、論文集、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等。
[6]應寫明第一作者的真實姓名、性別、民族、籍貫、學位、職稱(或職務)、研究方向,以及聯系電話、所在單位全稱與通訊地址。如果是在校(在讀)學生,還應寫明所學專業(方向)和所在年級(入學年)。
[7]請勿一稿多投。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個月未接到錄用通知的,作者可另投他刊。來稿發表后,向作者寄送樣刊2冊。省部級基金項目產出論文和第一作者具有正高職稱或博士學歷的論文,本刊將予優先刊用。
[8]引言(前言):簡單交代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及選題設想,注意點明研究起始時間。引言部分不加標題及序號,不分段。
[9]文章請勿一稿多投,審稿周期為一個月,自收到來稿一個月內郵件回復作者,如果一個月內未收到郵件回復,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10]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該期刊創刊于1995年,出版地方是重慶,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2097-4531,國內刊號:50-1230/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419,復合影響因子為0.59。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大學城東路20號,郵編: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