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1.09
復合影響因子:0.82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國內刊號:11-3879/H
創(chuàng)刊時間:1962
國際刊號:1007-8274
郵發(fā)代號:2-527
業(yè)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3個月 影響因子:1.09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當代語言學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chuàng)刊于196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fā)行的專業(yè)性學術期刊,CN:11-3879/H。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音系表征與語音表征專題研究 其他 書刊評介
[1]題目:應反映文章主要內容,一般不用副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
[2]內文中的文字論述清楚明了,要使用規(guī)范詞語。
[3]摘要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字數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符,其書寫要符合科技英語的語法規(guī)范,采用間行打印。
[4]須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無剽竊、抄襲行為;切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5]來稿請確保引用資料文獻的準確性,在投稿前進行原文核對,確保文章的客觀性和嚴謹性。
主題名稱 | 發(fā)文量 | 相關發(fā)文學者 |
語言 | 1333 | 徐赳赳;彭聃齡;顧曰國;衛(wèi)志強;胡建華 |
語言學 | 1190 | 徐赳赳;衛(wèi)志強;沈家煊;胡建華;程琪龍 |
漢語 | 355 | 潘海華;袁毓林;沈家煊;吳福祥;石毓智 |
語法 | 306 | 王嘉齡;沈家煊;方立;程琪龍;李行德 |
語義 | 228 | 潘海華;沈園;沈家煊;鄒崇理;袁毓林 |
句法 | 217 | 胡建華;潘海華;方立;隋娜;馮志偉 |
語言學家 | 210 | 徐赳赳;衛(wèi)志強;徐丹;方立;李秀琴 |
語音 | 145 | 曹劍芬;李愛軍;王嘉齡;林茂燦;司玉英 |
當代語言學 | 120 | 顧曰國;劉玉梅;李輝;鄧慧蘭;劉丹青 |
音系 | 108 | 王嘉齡;李兵;汪朋;王茂林;于輝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中國語境下哲學與語言學的對話”研討會綜述 吳寶祥; 段文華
形態(tài)疊加理論:重疊研究的新視角 尹玉霞
語義最小論:問題與反思 黃林慧; 杜世洪
導語:《漢文經緯》語言學學術思想探討 姚小平
《漢文經緯》與《馬氏文通》比較研究 李開
《漢文經緯》的尾助詞 李佐豐
甲柏連孜論漢語語法研究 姚小平
動詞的目的義及其在詞典釋義中的處理 譚景春
《語言神話:為什么語言不是本能》述介 Vyvyan; Evans(著); 李強
該期刊創(chuàng)刊于1962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7-8274,國內刊號:11-3879/H。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lián)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09,復合影響因子為0.82。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fā)行周期為季刊。發(fā)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lián)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