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復旦漢學論叢》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97年,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政法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作為一本綜合性漢學期刊,自創刊以來便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廣泛的研究領域而備受矚目。該期刊不僅涵蓋了古代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文化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更通過發表學術論文、評論、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現漢學領域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為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內容方面,雜志注重深度和廣度的結合。它不僅關注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等傳統漢學領域的研究,還涉及藝術、文化等新興領域,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和豐富性。這種跨學科的研究視角,使得該期刊能夠匯聚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共同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內在價值。
在形式方面,它采用了多種學術論文、評論、研究報告等形式,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選擇。這些文章不僅具有深厚的學術價值,而且語言生動、觀點鮮明,能夠吸引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該期刊還注重與讀者的互動和交流,鼓勵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學術研究的不斷進步。
研究報告 文獻綜述 簡報 專題研究
[1]來稿須為作者本人原創學術論文,且未公開發表,稿件內容要求文字精煉、層次清晰、觀點鮮明。來稿確保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因文字、引注、圖片等引發的觀點或版權問題,皆由作者本人承擔。
[2]引用他人的成果,應標注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須在正文中按出現的順序標注。
[3]參考文獻應選擇公開發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編排。著錄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編排。
[4]題名以不超過20個字為宜。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另外,如果為系列論文、題名語意未盡,可用副題名補充說明論文中特定內容。
[5]本刊用稿采取三審四校制。來稿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主要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等。
[6]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7]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詞)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和具體統計學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8]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9]語言要求:投稿稿件應使用規范的漢語,文字表達清晰、準確、簡練。避免使用過于生僻的詞匯和復雜的句式。同時,鼓勵使用國際通用的學術名詞和術語,以便于國內外學者的交流。
該期刊創刊于1997年,出版地方是上海,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國權路579號,郵編: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