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1.05
復合影響因子:0.77
主管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
國內刊號:35-1073/R
創刊時間:1956
國際刊號:1000-338X
郵發代號:34-10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個月內 影響因子:1.05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福建中醫藥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5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5-1073/R。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醫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臨床研究 實驗研究 理論探討 博碩園地 名師經驗 臨床報道
1.《福建中醫藥》文稿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進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論著、綜述、講座一般不超過4000字,病例報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為宜。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以及E-mail角注在同頁左下方。
2.《福建中醫藥》關鍵詞摘要論著請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章采用結構性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3.《福建中醫藥》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7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藥物名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4.圖表如果能用文字簡潔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表格采用三線表,不得有豎線。計量單位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
5.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文獻務必與原著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課題 文稿所涉及的課題請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注明課題項目來源與編號,并附證明復印件。論文刊登后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并附獲獎證書復印件。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中醫 | 1884 | 李燦東;阮詩瑋;吳松鷹;林求誠;蘇友新 |
中醫藥 | 1197 | 蔡光斗;林求誠;王亞敏;金源;方素欽 |
藥療 | 899 | 蔡光斗;王亞敏;商婭;戴舜珍;葉盈 |
藥療法 | 898 | 蔡光斗;王亞敏;商婭;戴舜珍;葉盈 |
中醫藥療法 | 865 | 蔡光斗;王亞敏;商婭;戴舜珍;金源 |
醫藥療法 | 865 | 蔡光斗;王亞敏;商婭;戴舜珍;金源 |
中西醫 | 614 | 陸曦;嚴曉華;張雪梅;邱志潔;林笠英 |
中西醫結合 | 596 | 陸曦;嚴曉華;張雪梅;邱志潔;林笠英 |
中西醫結合治療 | 472 | 陸曦;嚴曉華;張雪梅;邱志潔;吳丹紅 |
中藥 | 472 | 李炤;陳峰;吳明霞;莊鴻莉;鄭健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巨刺調骨盆法治療盆源性痛經的療效觀察 張紅參; 趙玉峰; 李克明; 竇錫彬; 王強; 蒙縝之
清解扶正方聯合mFOLFOX4方案治療晚期大腸癌的療效觀察 華杭菊; 林久茂; 任麗萍; 盧麗莎; 朱曉勤; 陳武進
張永樹“養陽育陰”針刺治療中風后吞咽功能障礙的臨床功能及表面肌電圖研究 楊冬嵐; 王培霞; 侯東旭; 周文強; 張永樹
基于差異蛋白組學的活血養血湯干預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作用機制研究 劉宇; 張燕; 劉俊寧; 林慶賓; 陳鵬
慢性HBV攜帶小鼠模型評估 袁慧鑫; 郭子寧
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雷公藤提取物中6種成分含量 吳玨; 劉志宏; 林兵; 張敏新; 林莉莉; 周桂芝; 宋洪濤
心水通膠囊中藥水提物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影響 傅珊珊; 汪慶玲; 譚春江
石斛合劑對糖尿病模型大鼠內脂素及血糖的影響 王林; 施紅; 張捷平; 鄭雪花; 王曉寧
智能治療儀對兔膝骨關節炎軟骨結構和關節液IL-lβ、IL-6、TNF-α、MMP-3、HA含量的影響 林潔; 許惠鳳; 陳俊; 葉錦霞; 鄭春松; 王麗麗; 張世茂; 吳廣文
該期刊創刊于1956年,出版地方是福建,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科技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0-338X,國內刊號:35-1073/R。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05,復合影響因子為0.77。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閩侯上街邱陽路1號,郵編:3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