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3:3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中級會計復習計劃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會計工作 會計集中管理 管理型和服務型 轉化
會計集中核算是通過成立專業的會計核算中心,以會計核算中心為單位去組織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其原則是不取消資金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取消同級會計機構和崗位。是一種核算、監督和服務為一體的形式,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改革中企業會計集中核算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優化和提高企業會計核算能力,降低相應的核算成本,并能夠保證資金的安全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企事業單位利用會計核算中心的較為多見,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對企事業單位的監督水平,另一方面是為了彌補企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能力不足帶來的會計核算風險。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特點及意義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特點
會計集中核算是會計工作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其在會計核算中具有相對的優勢,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集中性。會計集中核算,顧名思義其最大的特點是集中,而這個集中主要指的是將會計檔案和會計核算工作集中到會計核算中心,而單位由于其預算并未改變,單位的資金使用和所有權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監督性。以資金監督為核心,這也是會計核算中心的重要職能,單位將所有的收入都納入到會計核算中心的中心賬戶,所有的支出都需要通過會計核算中心,所以也需要接受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一致性。會計核算中心對于企業實施統一的管理,在監督范圍和標準上不存在差異性,所以具有核算和監督的一致性,并且在單位財務人員的配合下,能夠有效的對單位財務支出進行審核。
(二)會計集中核算的意義
會計集中核算對于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利于正確處理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關系。傳統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基本由一個部門負責,這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形成了業務和人員上的疊加,這不利于會計核算的監督職能的實現,而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之后,將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分離開,一方面并不影響單位正常的使用和分配資金,另一方面能夠極大的提高對于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并且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為單位提供真實和準確的會計信息。有利于強化財政的監管職能。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實施企業會計集中核算能夠通過將監督獨立,強化財政的監管職能,防止國家財政資金的流失,以事業單位為例,事業單位的收支都需要經過財政局會計核算中心,能夠使得資金在審批后在會計核算中心辦理,而財務信息也同時在單位會計信息中心留下存檔,使得資金使用得到了有效監管,解決了資金監管缺位的現象,提高了資金的全程監管,而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大量的大型公司都開始建立了相應的子公司,所以資金監管通過以往的會計核算方法很難實現,只有通過會計集中核算,才能夠實現公司資金的統籌和有效監管。有利于減少會計信息失真和會計監管不利帶來的問題。由于會計核算數據得到了統一集中的處理,使得信息、管理、服務實現了全面的融合,從而對于出現的財務問題,能夠及時的調整和糾正錯誤信息,從而保證會計工作的有效運行,并且能夠提高會計工作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二、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化的必要性
(一)傳統型會計和管理型會計的區別
傳統會計的基本只能是監管和核算,其主要是通過會計人員的工作,將會計報表和核算內容進行分析管理,但是由于對會計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并且這種會計核算模式工作量非常大,這種將會計核算作為財務管理的一個環節的傳統會計不能夠實現和發揮會計核算的職能。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傳統型會計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今發展的需求,對于新技術和管理改革的適應性較差,已經被管理型會計代替。管理型會計是利用先進的會計電算化技術,利用經濟學知識對企業財務進行分析和判斷,并得出一些具借鑒和參考價值的結論和評估,對于企業的經營戰略選擇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管理型會計根據前瞻性和指導性。
(二)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變的必要性分析
1、核算單位管理的必然要求
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是財務工作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是會計核算的制度保證,會計核算為財務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在職能、方式和實施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別,但是二者本身又是密切聯系的。首先,會計核算管理型是企業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在企業不斷和國際接軌的過程中,管理改革是企業發展的必然出路,而會計核算工作的職能也從單位核算向為企業提供更多管理信息和服務信息;其次,會計集中核算實施之后,核算單位存在的許多財務問題,需要會計核算中心支持和服務,核算單位的依賴性很強,并且受制于自身改革能力和意識的問題,會計核算中心必須加強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和服務。
2、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發展的要求
會計集中核算工作中,以會計監督為核心,會計核算為具體表現,從本質上說會計核算中心是通過核算來監督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所以如果會計核算中心單一的搞核算,就會失去會計集中核算的意義,并且也達不到會計核算改革的目標,所以說會計核算向管理性和服務型轉變是會計集中核算發展的必然趨勢。
3、推動新型會計工作體系建立的要求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對于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會計工作已經不單單是記賬、報賬等基本職能,還需要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市場訊息,拓展和開發更廣闊的市場,管理型和服務型會計集中核算,能夠使傳統會計核算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對于加快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建立新型會計工作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化的途徑和注意事項
(一)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服務型轉化的途徑
1、轉變審核重點,深化財政監督職能
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管理職能主要是通過對于單位的票據進行審核,從而完成監督管理職能。但是這個過程也容易出現許多問題,尤其是會計核算中心面臨著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會計核算中心工作人員的職業敏感性和職業操守需要很高的水平。所以會計核算中心需要轉變審核重點,把工作的中心向會計審核和會計監督轉變,并且提高會計核算中心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的完成管理和服務工作,對于深化財政監督職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強調單位參與,保證集中核算實效
管理型和服務型的會計集中核算對于單位的參與要求較高,一方面,單位參與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從而提高集中核算的核算效果,另一方面,隨著會計集中核算職能的調整,對于單位,特別是針對企業的會計集中核算,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所以通過單位的參與,能夠提高對于單位的財務決策的指導作用,除此之外,單位參與也能夠提高對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從而形成相互監督的格局,形成良好的監督關系。
3、強化服務職能,優化單位財務管理
會計集中核算與傳統核算模式的巨大的區別是它是對于傳統會計的拓展,所以在強調和服務和管理方面,會計集中核算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職能,優化單位的財務管理,為核算單位提供更加優質的核算服務。服務是管理的重要宅提,管理有存在于服務之中,在集中利用優勢資源解決會計信息問題的會計集中核算中中,要切實提高服務能力,指導和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
4、優化管理模式,落實財務預算管理
會計管理模式正在不斷細化,特別是做到預算細化和資源的合理分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做好企業的預算管理,如果在資金和目標成本中有所出入,就需要快速的找到原因和快速的解決問題,而會計集中核算從傳統的核算職能向更加科學的管理和服務職能轉變,能夠指導會計快速的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在企業分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而會計集中核算為企業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預算數據,這對于企業來說具有巨大的幫助,所以會計集中核算還需要引導和幫助企業進一步落實財務管理。
(二)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服務型轉化的注意事項
在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化過程中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會計集中核算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會計集中核算在未來的會計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財務人員的專業化和素質化要求更高,除了掌握會計知識外,對于法律知識和會計電算化知識等技術的了解都要求更高,要全面提升人員的管理素質和服務水平,才能夠更好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化;轉變管理方法。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型對于管理方法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所以要轉變以往的會計核算思路和方法,在管理上加強創新,滿足基本的核算需求之外,還需要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并且引導企業充分的重視和利用會計核算信息,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借鑒和參考。
四、結束語
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變是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會計集中核算要進一步加強會計集中核算的監督職能,另一方面要抓住機遇,充分的認識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變的趨勢,在職能上不斷深化,在模式上不斷創新,從而推進會計集中核算實現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濤會計工作中核算模式向管理模式轉變分析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2)
[2]張鵬.會計職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0.3
一、明確目標、樹立自信、不輕言放棄
明確奮斗目標,接下來的工作都圍繞這個目標展開。參加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人,大部分都是具備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有良好的考試心態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但中級會計職稱的復習備考時間完全貫穿于繁忙的工作之中,缺少專門的復習時間,只能利用少量的業余時間。因此,當既定的學習計劃被打斷或者復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折時,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昂的熱情,重新安排計劃和學習思路,決不能輕言放棄。在復習過程中遇到阻礙或者因為模擬測試不理想,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而應總結失誤,吸取教訓。中級考試題型縱然千變萬化,也不離其宗,最關鍵的是對癥下藥,夯實基礎,所以自信心是職稱考試中的常規武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失。
二、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從報名到考試之間共有5個多月的時間,備考三門課程十分充余,關鍵是收心要早,提早進入狀態,保持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開始太晚,難免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壓力之下極有可能產生放棄的念頭。
今年的新教材較往年晚了整整2個月,也就是說利用新教材復習的時間會比2006年減少了2個月,這是個不好的信號,有重大改動的新教材很可能會使此前開始的復習內容失去意義。但可以先通過網絡和雜志了解到新教材的新增內容和重大修改部分,提早了解教材的變化方向,做好應對之策。
新教材的遲遲推出使得原先定下的復習計劃不得不進行調整,把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新增內容的理解和練習上,適當減少對非重要知識點的學習時間。對于三門課程的復習時間安排,嚴格按照《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2:1:1,原因是《中級會計實務》的內容多而雜,且難點較多,有些內容需反復閱讀才能理解;《財務管理》的內容條理性和邏輯性均很強,容易讀懂,《經濟法》的內容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只需強化記憶。按照上述的時間安排,周末可以利用1天的時間鉆研《中級會計實務》,另一天就留給《財務管理》和《經濟法》。
在職人員的業余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這些時間短暫而寶貴,更需要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晚上3~4小時的復習時間可以安排給1門課程,其中2小時閱讀教材,2小時做練習,閱讀教材時難免會碰到理解難、容易忘的知識點,這時就需要通過做練習來幫助理解,加強記憶。對于總體復習時間的安排上,可以這樣計劃:3月31日前保證新教材已通讀一遍,并做好讀書筆記,歸納、總結重點、難點,作為日后復習的重中之重;4月份主要用來做章節練習和精讀教材,夯實基礎,把握全局;進入5月便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好模擬測試,一方面查漏補缺,另一方面培養臨場狀態。
三、尋求最高效學習方法
(一)教材是考試的指導,精讀教材對考試至關重要。 一是《中級會計實務》通讀教材找聯系,理解記憶多練習。讀書時要先看目錄,分析本書的邏輯結構;理解后分析各章的邏輯結構;再重點記憶各章中的出題點。有了基本框架,再深入到具體知識點,便可進行系統記憶。如果不分析邏輯結構,拿到書便開始逐行逐行地讀,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以今年教材中的資產減值損失部分為例,該章屬于典型的準則改變教材內容的章節。資產減值損失的內容在原來8項資產減值準備(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跌價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委托貸款減值準備)的基礎上作了更改,以前的制度規定:對于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在資產公允價值回升后可以轉回;新準則對資產減值涉及的資產進行分類,分為可轉回減值損失的資產和不可轉回減值損失的資產。不可轉回減值損失的資產包括: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無形資產(包括資本化的開發支出)、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和井及相關設施、商譽等。可轉回減值損失的資產包括存貨、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消耗型生物資產、建造合同形成的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余值、金融資產等。這是一個既有修改又有新增的知識點,在復習時要注重從總體上把握,跨章節記憶。二是《財務管理》歸類掌握教材體系,牢記公式多做習題。《財務管理》教材的內容很多,公式繁雜,但是課程的內容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許多章節之間所對應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如投資管理和證券評價中,都大量用到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原理。教材中,用相同的原理說明不同問題的地方很多,如果能夠適當歸納,對于用較少的時間來熟練掌握相關的內容很有幫助。此外,課程的內容前后的關聯度較高,考試題型和內容的綜合性較強。往往一道題會橫跨各章節的重要知識點。比如:資金需求量預測的比率預測法和每股利潤無差別法的結合,息稅前利潤的計算和凈現金流量、凈現值以及內涵報酬率的結合,杠桿原理和投資中心評價指標的計算以及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向結合。對于上述綜合性內容要慎重對待,不但要牢記公式,還要學會靈活運用。三是《經濟法》在理解中記憶,在記憶中練習,在練習中提高。《經濟法》是三門課程里難度最低的一門,教材內容相比前兩門要少,幾乎沒有計算量,主要是考核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教材中關于比例、時間、人數、資金等數字化的法律規定很多,在復習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不但要掌握有關數字。還應連同數字的出處一同記憶。如某一比例數字,應考慮該比例與注冊資本有關,還是與資本總額或者經資產有關,某一時間規定應從何時開始計算;表決通過某項決議是按全體成員還是按出席會議的成員,是以出資額還是以人數等通過。所以,對《經濟法》的學習,更應在對法律規定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準確記憶,切忌死記硬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習時要養成多寫多記多說的習慣。學會在通讀教材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并記錄下準確的法律條文,以備在考試中作答之用。《經濟法》綜合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法律法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知識跨度大、隱蔽性強、現實聯系緊,非常注重答案的邏輯性和法規的準確性,如果以口語或者理解性的語言做答勢必會影響得分。
(二)狠抓重點,突破難點,不放過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題經驗表明,新增加或修改的內容是必考的,是復習備考過程中的重點。閱讀新教材之前,首先與上一年的教材在章節名稱上做一下
對比,在閱讀新教材時注意經常在內容上與上一年度的教材對比,對于發現的新增加或修改的內容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教材的重點內容往往是考試的重點,在復習時,對重點內容要多看、多做習題,力求掌握。通過對近年來的試題進行分析可知:《中級會計實務》的重點內容包括存貨、投資性房地產、金融資產、固定資產、資產減值損失、長期股權投資、收入和利潤、債務重組、所得稅會計、會計調整和會計變更、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和合并會計報表;《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包括財務管理總論、企業籌資方式、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項目投資、營運資金和財務分析;《經濟法》的重點內容包括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業法律制度、個人獨資企業法律制度、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破產法、證券法、票據法等。
難點內容往往是復習備考過程中的絆腳石,要花功夫突破難點。有人碰到難點就畏首畏尾,停滯不前,甚至開始祈禱不要在考試中碰到,這種心理是非常可怕的,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認真閱讀教材、理解解題思路,反復練習,深刻體會,才能渡過難關。歷年考試的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都是由教材中的例題演化而成的,只有熟練掌握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題,才能在考試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借助輔助資料,收集最新考試信息要順利通過考試,擁有一套高質量的輔導資料是必不可少的。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復習思路去選擇相應的輔導書,北大東奧的《輕松過關系列》比較好,今年的版本較往年有很大的特點:在串講每一個重要知識點時,都會在后面附加上一個相關鏈接知識點,并再加以講解和提示,把與該要點相關的、最容易出現的考點加以補充。比如:《公司法》中講到公司解散和清算時清算組成員的組成時,公司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成立清算組,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組進行清算。之后便有5個相關鏈接,分別是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營企業、外資企業清算組及破產程序中的管理人的組成情況補充。這個附加解釋很有學習價值,一方面進行總結,節省復習時間,另一方面又可以方便加強對關聯知識點的總結、記憶,將系統復習貫穿在每一章節中。
此外,積極關注考試動態,聽取輔導班老師對考試熱點問題的講解,掌握和收集相關財會雜志與財會網上的資料。此外CPA之夜論壇可以免費下載課件和串講資料,每天都有提供最新最有價值的考試熱點,包括各個網校輔導班的考試權威們寫下的串講手稿和課件,其講解深入淺出,各有側重,對知識點的梳理既有條理又有針對性。每次瀏覽定會有所收獲。
四、反復練習培養考試狀態
在通覽全書的情況下,重點測試近年來的真題,測試中會發現,以前年度的考題會重復出現在今后的真題中,這就是送分題,在考試中碰到原題會讓人自信倍增。測試時嚴格按照臨場考試時間要求自己,掌握時間和進度,按時交卷。做完習題后,善于分類匯總,對于經常出現的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識點,一定要慎重對待,反復研讀課本,直到弄透為止。
【摘要】 目的 探討炎癥因子核因子κB(NFκB)、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兩因子間的潛在關系。方法 從55例尸檢標本中獲得55個冠狀動脈標本。用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檢測NFκB、ICAM1在各組冠脈中的表達情況。結果 正常冠狀動脈NFκB、ICAM1不表達,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NFκB、ICAM1表達均增加(P
【關鍵詞】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核因子κB; 細胞間黏附分子1
動脈粥樣硬化(AS)是血管內皮損傷導致的慢性炎癥性血管疾病〔1〕。內皮損傷引起內皮細胞表面黏附性改變,表達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等多種黏附分子,誘導單核細胞黏附,是AS形成的始動環節〔2〕。核因子κB(NFκB)是多種炎癥和免疫反應相關基因的重要轉錄調控因子,參與AS炎癥反應的放大與持續。既往對NFκB、ICAM1的研究多集中于動物實驗〔3〕,尚缺乏應用人體冠狀動脈標本的實驗資料。實驗擬采用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標本,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方法,分析AS發生時NFκB、ICAM1在人冠狀動脈局部表達情況并分析兩者相關性,為今后臨床有效地對冠心病進行診斷、治療提供實驗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選取2006至2008年大連醫科大學病理與法醫學教研室尸檢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的蠟塊標本,共55例,正常冠脈15例,AS冠脈40例,平均年齡(64.2±5.4)歲。鼠抗人NFκBp65、ICAM1單克隆抗體購自Santa Cruz公司。鼠抗人αactin、CD68單克隆抗體、免疫組化鏈霉素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SP)試劑盒、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劑,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組織學檢測和分組 選定標本經常規10%甲醛固定,脫水、透明、石蠟包埋及切片,并進行HE染色。光鏡下觀察切片,根據管腔狹窄程度分為四級:Ⅰ級75%。再根據病史和鏡下病理特征按照組織學病理分類標準將55例標本分為3組。A組:正常冠脈,15例;B組:冠脈狹窄程度≤50%,18例;C組:冠脈狹窄程度>50%,22例。
1.2.2 免疫組織化學檢測 采用SP法,石蠟切片脫蠟和水化后,3%H2O2甲醇消化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修復抗原,0.5%小牛血清白蛋白封閉非特異性抗體,滴加一抗,滴加生物素化的二抗,滴加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酶,DAB 顯色、水洗、蘇木素復染、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
1.3 結果判定 ①平滑肌細胞判定:依據αactin染色陽性的細胞,判定為平滑肌細胞。②巨噬細胞判定:依據CD68染色陽性的細胞,判定為巨噬細胞。③NFκB和ICAM1的陽性結果判定:參照許良中〔4〕等的免疫組織化學反應結果的判定標準,綜合考慮切片中陽性細胞占所觀察同類細胞數的百分比和陽性細胞著色強度兩項指標,半定量判斷結果。根據顯色程度判斷陽性強度:基本不著色者為0分;著色淡黃色者為1分;棕黃色者為2分;棕褐色者為3分。按陽性細胞所占計數細胞百分比計分:0分為無陽性細胞,陽性細胞≤10%計1分,10%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χ2檢驗、非參數等級相關性(Spearman)檢驗。
2 結 果
2.1 NFκB在冠狀動脈內膜中的表達情況 NFκB在A組無表達,而在病變組的冠狀動脈內膜中表達增強。通過αactin和CD68定位,顯示主要表達在內皮細胞、巨噬細胞、泡沫細胞、平滑肌細胞,陽性反應部位為胞核,見圖1、表1。表1 NFκB在各組內膜的表達情況圖1 NFκB在各組內膜的表達情況(DAB,×400)
2.2 ICAM1在冠狀動脈內膜中的表達情況 ICAM1在正常對照組無表達,在病變組的冠狀動脈內膜中表達增強。通過αactin和CD68定位,顯示主要表達在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巨噬細胞的胞漿及胞膜,見圖2、表2。
2.3 NFκB和ICAM1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內膜區域表達相關性分析 在正常冠狀動脈內膜中NFκB和ICAM1均無表達,在AS病變內膜區域中二者均有表達,并且兩者在內膜中的表達強度呈正相關關系(r=0.738 P=0.000),見表3。圖2 ICAM1在各組內膜的表達情況(DAB,×400)表2 ICAM1在各組內膜表達情況表3 NFκB和ICAM1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內膜中的表達
3 討 論
正常血管內皮的管腔面相對于血液是一個非黏附性的屏障,在各種致AS因子的作用下,內皮細胞受損并被激活,可表達多種細胞黏附分子。ICAM1是活化的內皮細胞表達的重要黏附分子之一。我們觀察發現,ICAM1的表達與巨噬細胞的浸潤有一定關系,ICAM1作為AS重要黏附因子主要在AS早期發揮作用。因此,我們推測ICAM1可能是白細胞黏附和遷移的前提條件,ICAM1調節白細胞的相互作用、遷移和黏附,在AS形成的早期發揮重要作用。
研究顯示,在冠脈內膜無明顯增厚的AS初期,NFκB主要表達于內皮細胞及內皮下的少量巨噬細胞,推測NFκB可能作為炎癥轉錄因子介導單核細胞與內皮細胞的黏附〔5〕。本實驗結果顯示,在AS進展期,NFκB主要表達于粥樣斑塊的肩部及纖維帽,尤以在巨噬細胞和泡沫細胞處表達最為明顯,說明NFκB在巨噬細胞浸潤及粥樣斑塊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Ⅲ~Ⅳ級狹窄表達陽性率高于Ⅰ~Ⅱ級狹窄,提示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可能與炎癥介質釋放量有關。由于NFκB對AS中多種炎性介質的表達起著關鍵性的調控作用,所以AS中NFκB的含量和活性升高可增強多種炎癥因子的轉錄和生成增多,引起持續的炎癥反應,促進粥樣斑塊的形成和發展,加重病變程度。
本實驗發現,人AS內膜可見NFκB、ICAM1的表達強度都顯著增加,且均在巨噬細胞浸潤的區域高度表達,兩者表達存在正相關性,表明NFκB、ICAM1參與了人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并且NFκB作為關鍵的核轉錄因子可能調控了AS血管壁中ICAM1的轉錄表達。業已證實,ICAM1基因啟動子上含有NFκB結合位點〔6〕,各種細胞外的刺激信號使胞漿中未活化的NFκB激活并進入胞核,NFκB的p50亞基的核定位序列與ICAM1的κB位點發生特異性結合,NFκB含有轉錄激活區的p65亞基能啟動ICAM1的轉錄,ICAM1又可反過來進一步活化NFκB,由此形成一個正反饋調節,二者協同參與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
參考文獻
1 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20 (2):11523.
2 Libby P,Aikawa M.Evolu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Jpn Circ J,2001;65(6):473.
3 王中群,崔 靜,李麗華,等.Calphostin C抑制酶修飾低密度脂蛋白誘導的內皮單核細胞黏附〔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3):166972.
4 許良中,楊文濤.免疫組織化學反應結果的判斷標準〔J〕.中國癌癥雜志,1996;6(4):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