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參考》文風活潑輕松,語言簡明易懂,屢屢時政新聞界領軍作用的重頭文章,給人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今參考》由山東大眾報業集團主辦,雜志內容以提供政經資訊、追蹤時事熱點、服務職場創業、解密歷史檔案為主。
《今參考》現已更名為《全媒體探索》。
在鄧小平1979年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一小康概念后,對于中國能否如期實現1982年黨的十二大確定的到2000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在1980年基礎上“翻兩番"、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宏偉目標,在國內還是有些看法的。在這種情況下,1983年2月,鄧小平到經濟發展較快較好的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進行調研。
在了解這幾個地方實際發展情況后,他的心里有了底。3月2日,鄧小平約請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說:這次,我經江蘇到浙江,再從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的情況很好。看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希望很大。正是這次浙滬之行驗證了小康目標的可行性。當時,深圳等4個經濟特區發展也遇到了因難,有的人寫材料把經濟特區與舊上海的租界相提并.論,一時特區發展很有些秋風蕭瑟的味道。
在此關頭,鄧小平說,“經濟特區是我的提議,中央的決定。5年了,到底怎么樣,我要來看看"。1984年I月下旬鄧小平對深圳、珠海等地進行了考察。在考察中,他透過各地熱火朝天干事業的場景、震撼人心的口號,看到了發展的大勢、看清了主流,欣然為珠海、深圳題了詞。2月24日,鄧小平召集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了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朝廷派出督察組為做好平糶,早期清政府設置了米廠,清后期稱為平果局,由五城察院和順天府管轄,在北京城東西南北中地區各設一分局,方便百姓就近購買平價糧。清政府規定:開來前,五城司坊官、正副指揮赴倉領米,并將數目量報給查倉御史,將倉米抽樣保存,交給五城御史和監糶官員,于開果時進行對比。各城御史將平柴報銷文冊匯總,分送戶部,都察院以備查核,嚴防相關人員從中舞弊。
平果分局的負責人稱為委員,下屬有書吏二人,斗級八人,夫役四人。委員負責一局的事務,權力很大,對他們進行監督很有必要。清政府對平果局的監督很重視,由朝廷派員進行稽查。據《清會典事例》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皇帝下令:“如遇領米開巢日期,監巢各員協同該城御史赴廠稽查。”嘉慶十一年(1806年),皇帝令開列各部院大臣名單,親自指定大臣滿漢各五員,分派各平糶廠監來,會同各城御史每日在廠"嚴查。
1、雜志為預訂預售型商品,如需調整(提前或延后)下單后請聯系客服。
2、正品雜志可開具發票國稅機打,但需要另支付稅費,下單填寫抬頭,首次配送附上。
3、訂單配送時間以起刊時間為準,如需修改起刊時間請務必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