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文風活潑輕松,語言簡明易懂,屢屢財經界領軍作用的重頭文章,給人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獨家報道知名CEO八小時以外的個人生活方式、親情友情、倡導CEO“努力工作,盡情享受”,提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邀請中外著名大師就管理趨勢發表新觀點和獨特判斷,指引企業發展和變革的方向,內設“CEO學”、“領導力”、“CEO觀察”等欄目。
林清軒死拼現金流獲得“在線身份”!今年1月31日,化妝品品牌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發了一份信給員工,標題中用“至暗時刻”來形容當時的處境,公司面對一個要命的情況一估計不出兩個月現金流就會枯竭,孫來春鼓勵員工開始自救。
對于走直營模式的林清軒來說,全國337家直營門店,需要交租金、物業費、稅費等,另外還有2000名員工的工資需要發。就在信發出第二天,林清軒的業績卻馬上開始恢復,2月3日,林清軒公布了1.日和2日的業績,大連市連續兩天業績是去年同期的7倍,武漢市兩天的業績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3倍和1.8倍,在全國區域中排名第二。
不可抗力之下未必免租金,自1981年中國首家融資租賃公司成立至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適應于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擴大經營、改善資金狀況。疫情面前,這些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進行企業融資的承租人,能否以無法使用租賃物、遭受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為理由,向出租人主張減免租金或免除違約責任呢?對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的認定這次疫情,在法律性質上被認定屬于不可抗力事件已無爭議。
減薪、裁員一只要一個企業出現這兩種情況之一,或者兼有有之,就說明這家企業進入了衰退期,即使以遭遇不可抗力為由,也不會改變事實真相。但是,衰退期并不意味著企業一定會出現破產或者倒閉。然而如果在減薪、裁員上處理不當,則會加速企業走向終點。大多數企業的減薪、裁員都是被迫的,要么是內部的經營失利,要么是類似本次疫情一樣,外部環境構成了風險。
在2月10日復工的第一天,新潮傳媒宣布主動裁員,公司CEO內部講話中提及,減員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客觀看,凡事皆有兩面性,商業經營有蕭條的時期,必然就有往上走的時候,在不景氣的時候,最重要的大事就是,為未來做好準備。作為企業管理層,在勞資關系處理方面,也正是考慮制度合理性,人崗匹配度,效能調動性等一系列可持續發展力的契機。
疫情下,延遲復工等多種防控措施之下,對各行業的打擊都不小,而中小企業面臨停工停產狀態下高額工資、物業租金、貸款利息、上下游壓力等各方面的問題更為突出,而隨之引發的用工關系的管理和調整更成為企業關心的重點、難點。雙倍工資之議上海市人社局新聞會明確,延遲復工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這幾天屬于休息日。
1、雜志為預訂預售型商品,如需調整(提前或延后)下單后請聯系客服。
2、正品雜志可開具發票國稅機打,但需要另支付稅費,下單填寫抬頭,首次配送附上。
3、訂單配送時間以起刊時間為準,如需修改起刊時間請務必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