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嶺南學刊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7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政治期刊,CN:44-1005/C。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嶺南學刊雜志》所設欄目: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增創廣東發展新優勢;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哲學、經濟學、政治學、行政學、法學、黨史、黨的建設。
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RCCSE中國(擴展版)期刊
政治 黨的建設 馬克思主義理論 經濟 法律 哲學與文化 社會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專題 行政 法律_民法問題研究專題等
[1]為檢索需要,文章應給3—8個關鍵詞,關鍵詞標引應建立在對全文進行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能夠反映文獻特征、內容規范的詞、詞組。
[2]每篇論文的作者數最好不超過6位,若超過請投稿時附必要的說明,其他對研究有貢獻者列入志謝部分。作者署名居中、英文題名下方,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用逗號“,”隔開。
[3]注釋以“①”“②”“③”等標注,并以腳注形式按序排列。
[4]編輯部有權對來稿標題、內容作適當修改。如不愿修改,請在稿件中注明。
[5]論文標題要精練,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主義 | 1037 | 吳燦新;馬中柱;李恒瑞;陳振明;成龍 |
社會主義 | 814 | 吳燦新;馬中柱;王兆錚;李恒瑞;黃灼明 |
社會 | 407 | 李恒瑞;吳燦新;張平增;鄭志國;肖文濤 |
政治 | 394 | 張建民;吳燦新;李恒瑞;孫永芬;黃啟樂 |
企業 | 310 | 袁友軍;張文彪;蔡兵;朱建華;何順民 |
民主 | 273 | 郭忠華;李恒瑞;陳家剛;伍俊斌;袁忠 |
干部 | 270 | 曾東漢;何順民;張幗英;楊杰;李廷家 |
共產黨 | 251 | 鐘康模;劉宗洪;段華明;王兆錚;牛余慶 |
黨校 | 236 | 呼立群;王新娟;王升平;劉少南;孟蘭蘭 |
馬克思主義 | 221 | 陳振明;成龍;李恒瑞;丁晉清;鄭志國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新時代中共堅持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科學統一的歷史邏輯 張峰
日常生活革命: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日常生活批判 宋音希
我國PPP政策協同分析——基于1985—2017年國家和部委層面的政策計量 曹堂哲; 崔楚虹
藥品采購體制GPO模式構建研究 劉穎; 王岳
信息新時代媒體輿情中的政府回應性探討 李艷中; 李瑞凡
論《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形成的三重邏輯 佘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演進與啟示 李燕
團青新型智庫參與青年政策制定的路徑探析——以《廣東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制定的“供給側改革”為例 林楠
澳門基本法有關市政機構規定的法理辨析 杜磊
該期刊創刊于1978年,出版地方是廣東,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RCCSE中國(擴展版)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3-7462,國內刊號:44-1005/C。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35,復合影響因子為0.6。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建設大馬路3號,郵編:51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