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5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62-1075/N。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自然科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蘭州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該雜志旨在發表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推動學術交流和學科發展。雜志注重學術獨立性和科學性,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學術編輯團隊。所有投稿都經過嚴格的學術評審流程,確保文章的學術性和質量。編輯團隊與國內外知名學術機構保持緊密合作,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和撰稿,提供專業的學術指導和建議。
該雜志的發表內容涵蓋了廣泛的自然科學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等。該雜志發表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文章、研究評述和學術展望等多種類型的論文,展示自然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學術進展。它注重學術研究成果的應用與轉化。它鼓勵作者將科學研究成果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學術支持和指導。同時,該雜志定期組織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活動和學術報告會,為學者們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的平臺。
此外,該雜志在學術界享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它被多個國內外權威數據庫收錄,并受到廣大學者和研究人員的關注和引用。該雜志在學術交流、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推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為學者們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的平臺,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學創新,推動學科的發展與進步。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祁連山環境與生態 干旱區農業與生態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干旱半干旱區氣候變化研究 干旱環境下土遺址保護 人工智能理論與應用 其他
[1]凡向本出版物投稿的稿件,即視作作者同意獨家授權出版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紙質圖書出版權、電子版信息網絡傳播權、無線增值業務權等權利。
[2]來稿一般在1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請不要一稿兩投,若1個月后仍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作者有權自行處理來稿。
[3]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4]題名: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 20 個漢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 15個實詞。
[5]引言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一問題。
[6]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7]如為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數字序號,并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
[8]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中圖分類號和關鍵詞。其中,中文摘要應在200字以上,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英文摘要應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個實詞)。
[9]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該期刊創刊于1957年,出版地方是甘肅,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0455-2059,國內刊號:62-1075/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03,復合影響因子為1.5。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蘭州市天水南路222號,郵編: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