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馬克思主義學刊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是本刊的重點與特色,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 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 現實觀察與理論研究
[1]對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等作出介紹,其前以“[作者簡介]”作為標識,排在篇首頁地腳,基金項目之下。
[2]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3]表內數據描述形式應規范;且數據有單位的,不得遺漏單位,同時單位應盡可能使用國際標準單位。表內同一指標的數據有效位數應一致。
[4]本刊可以對準備發表的文章酌情修改、刪節,不愿本刊修改、刪節者請隨稿注明。
[5]稿件請附200—300 字的中英文內容提要,內容提要簡要概述所研究的問題與觀點、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結論。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主義 | 202 | 匡長福;劉冠軍;何紹銘;張曉萍;周宇宏 |
政治 | 121 | 劉冠軍;谷軍;梁玉秋;代云;王小瑩 |
社會主義 | 109 | 匡長福;何紹銘;周宇宏;劉冠軍;張曉萍 |
思想政治 | 97 | 劉冠軍;谷軍;代云;王小瑩;張曉萍 |
教育 | 94 | 劉娟;谷軍;王靖華;曾敏;王小瑩 |
馬克思主義 | 78 | 劉冠軍;劉寧元;夏靜雷;成林萍;張娟 |
教學 | 68 | 王小瑩;劉冠軍;匡長福;谷軍;于文龍 |
高校 | 61 | 王小瑩;劉娟;劉冠軍;楊轉珍;王靖華 |
政治教育 | 54 | 谷軍;楊轉珍;代云;曾敏;李麗娜 |
治教 | 54 | 谷軍;楊轉珍;代云;曾敏;李麗娜 |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推進學習運動的原因分析 成林萍
簡論西方馬克思主義之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李厚羿
論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觀 田強強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土地制度 李銀松
人類追求至善的意義及其路徑——亞里士多德至善思想學習有感 李麗娜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中國化的背景考察 成林萍; 谷玉婧
“一帶一路”倡議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亢晨
對馬克思正義理論的認識——基于對《馬克思論權力和正義:對胡薩米的回復》的理解 李可心
同一性理論對中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李亞茹
該期刊創刊于2013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12,。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季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紅廟,郵編:100026。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