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氣象學報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2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2006/P。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環境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百種重點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動力氣象學 天氣學 氣候學 數值天氣預報 大氣物理學 大氣化學 大氣探測 人工影響天氣及應用氣象學等。
[1]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2]文稿應打印清楚,文字、圖表均應清晰可辨。
[3]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4]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修改當然會征得作者同意。
[5]標題不超過15個漢字(可加副標題)。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降水 | 421 | 丁一匯;何金海;傅云飛;宇如聰;李維京 |
氣候 | 300 | 丁一匯;周天軍;何金海;封國林;吳統文 |
熱帶 | 236 | 吳國雄;劉屹岷;陳聯壽;巢紀平;何金海 |
環流 | 234 | 吳國雄;何金海;劉屹岷;趙平;吳統文 |
夏季 | 199 | 何金海;丁一匯;吳國雄;管兆勇;錢永甫 |
值模擬 | 190 | 吳國雄;丁一匯;胡志晉;陶祖鈺;譚涌波 |
數值模擬 | 184 | 吳國雄;丁一匯;胡志晉;陶祖鈺;譚涌波 |
暴雨 | 170 | 丁一匯;孫繼松;倪允琪;翟國慶;陶祖鈺 |
雷達 | 168 | 劉黎平;魏鳴;胡志群;趙坤;薛紀善 |
中尺度 | 157 | 胡志晉;陶祖鈺;倪允琪;丁一匯;王洪慶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梅雨期間長江中下游強降水與對流層上層斜壓波包的關系 葉德超; 管兆勇; 孫思遠; 李鑫; 夏陽
江淮流域梅雨期氣候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響應 吳楚樵; 劉玉芝; 賈瑞; 邵天彬; 汪兵
氣候變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體形態變異及熱力原因 孫圣杰; 李棟梁
云輻射效應在華北持續性大霧維持和發展中的作用 郭麗君; 郭學良; 欒天; 呂愷
冷卻屋頂對北京城市熱環境影響的模擬研究 周曉宇; 王詠薇; 孫績華; 任俠; 郭良辰; 李立
基于小波域高斯尺度混合模型的天氣雷達圖像高分辨率插值 寇蕾蕾; 王振會; 沈菲菲; 楚志剛
陰陽網格上通量型非靜力模式動力框架的理想試驗 黃超; 彭新東; 李曉涵
該期刊創刊于1925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百種重點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0577-6619,國內刊號:11-2006/P。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2.5,復合影響因子為2.05。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46號,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