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現代大學教育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43-1358/G4。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現代大學教育雜志》設有理論探索、學術爭鳴、教育漫話、大學衍義、經典重讀、外域檢視、多域參較、越洋專訪、德育尋徑、管理經略、史海鉤沉、改革縱論等欄目。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本刊特稿 學術爭鳴 學者沙龍 改革論壇 德育和行 管理方略
[1]正文: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晰,文字精練,用詞規范。正文中的一級、二級、三級標題均要求單獨一行,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如:1,1.1,1.1.1。
[2]論文所涉及項目如為國家或地方基金資助項目,請在來稿中說明,并附相關注明材料。
[3]論文格式:題目(文章中的英文標題不能超過15個字)、作者姓名(最多5名)、工作單位(含省、市)、地址及郵編、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4]文稿原則上必須原創,發表過的作品須在投稿時聲明,如有抄襲現象,文責自負。
[5]圖號及圖名須標注于圖的下方,且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教育 | 1609 | 曾釗新;王建華;周光禮;張楚廷;何云波 |
高等教育 | 597 | 周光禮;張楚廷;王建華;蔣凱;許慶豫 |
教學 | 460 | 曾釗新;宋德發;姚利民;馮燕;張曉舸 |
高校 | 457 | 徐建軍;周湘林;彭省臨;郭麗君;陳曉紅 |
教師 | 238 | 郭麗君;曹永國;李志峰;熊華軍;鐘鏵 |
學術 | 201 | 羅志敏;周光禮;任增元;張應強;劉進 |
大學生 | 182 | 徐建軍;呂耀懷;張衛良;蔣凱;廖才英 |
課程 | 178 | 姜國鈞;馮燕;曾釗新;盧曉東;汪霞 |
社會 | 176 | 徐建軍;董澤芳;方彰訓;潘懋元;王紅雨 |
學科 | 166 | 王洪才;楊旭東;胡文根;胡欽曉;高山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愛彌兒是誰?--教育學情境中盧梭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論分歧及其澄清 胡君進; 檀傳寶
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變革--解讀《不懼機器人: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 劉愛生
《大學》:領導學的中國千年綱領 張新平
美國大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內容范疇與測量工具論析 楊啟光; 潘秀秀
烽火中華弦歌在--抗戰中的長沙臨時大學 姜國鈞
再論美國高等教育沿革的階段特征與歷史分期 王慧敏; 張斌賢
政府如何管理高等教育?--控制模式與監督模式的比較研究 朱彥臻; 蔣凱
論新階段我國大學章程建設困境 歐陽光華; 葉曉力
從“鳳凰男”到“學二代”:高等教育代際傳遞的城鄉差異及其演變 李曉飛
該期刊創刊于1985年,出版地方是湖南,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1-1610,國內刊號:43-1358/G4。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59,復合影響因子為1.28。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煞譃樵驴?、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南長沙岳麓區中南大學高教所<現代大學教育>編輯部,郵編:4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