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音樂藝術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chuàng)刊于197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fā)行的專業(yè)性學術期刊,CN:31-1004/J。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藝術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音樂藝術雜志的主要欄目有“分析·研究”、“歷史·傳統(tǒng)”、“文化·民族”、“思維·觀念”、“讀書·評樂”和“讀書·評樂”等。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中國紅色音樂文化傳播研究——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專欄 分析·研究 歷史·文化
[1]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2]首次出現不常用法定計量單位時在括號內注明與舊制單位的換算關系。
[3]論文一稿不得復投,登載來稿時本刊有刪改權。
[4]文內引用參考文獻的標注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xù)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
[5]作者姓名及單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
主題名稱 | 發(fā)文量 | 相關發(fā)文學者 |
音樂 | 1904 | 洛秦;楊燕迪;韓鍾恩;湯亞汀;黃婉 |
藝術 | 284 | 楊燕迪;桑桐;洛秦;戴鵬海;王丹丹 |
鋼琴 | 209 | 鄒彥;郭海潔;錢亦平;趙曉生;孫娟 |
作曲 | 205 | 錢仁平;楊燕迪;徐孟東;戴鵬海;伍維曦 |
文化 | 196 | 洛秦;項陽;楊燕迪;趙維平;楊曦帆 |
演奏 | 194 | 吳慧娟;唐俊喬;唐瑾;張前;何敏楠 |
教育 | 177 | 黃旭東;趙維平;張巍;戴鵬海;林華 |
音樂學 | 176 | 韓鍾恩;洛秦;楊民康;湯亞汀;曹本冶 |
國音 | 172 | 楊燕迪;洛秦;趙維平;康瑞軍;黃藝鷗 |
樂教 | 158 | 戴鵬海;趙維平;張巍;黃旭東;孫繼南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淺論中國民族音樂理論話語體系的開放性和多樣性特征 楊民康
關于構建當代中國音樂理論話語體系的幾點思考 郭樹群
關于中國音樂理論話語體系的兩個基本問題——兼及具體實踐操作的相關思考 蒲亨建
“靈動”的術語——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中的概念表述及其轉述問題 博特樂圖
戲曲作曲三扇門 劉正維
曼特爾·胡德:民族音樂學的開拓者——為老師胡德100周年誕辰而作 周晉民
單一音程循環(huán)的構建與技術特征研究 陳林
兩極化音樂形態(tài)中聽覺現象的差異 馬揚芝
交流與碰撞的學術盛會——記第十二屆中日音樂比較學術研討會 趙維平; 張夢石
該期刊創(chuàng)刊于1979年,出版地方是上海,先后獲得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0-4270,國內刊號:31-1004/J。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74,復合影響因子為0.49。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fā)行周期為季刊。發(fā)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汾陽路20號,郵編: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