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國文化館》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21年,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作為國內專注于文化館事業發展的權威出版物,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引領文化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雙重角色的重要角色。它不僅致力于強化文化館理論體系的構建,還持續不斷地推動這一領域的理論建設,為文化館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與方向指引。第二輯雜志的出版,便是這一努力的生動體現,其中匯集了多篇具有深刻理論洞察力的文章,從宏觀角度深刻闡述了文化館事業的發展方向與策略,進一步彰顯了雜志在推動文化館理論與實踐融合方面的獨特價值。
雜志多篇論文從文化館的功能定位、服務模式創新、數字化轉型、文化資源整合等多個維度,對文化館事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這些文章不僅梳理了文化館事業的歷史脈絡與現狀,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前瞻性的發展策略,為文化館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寶貴思路。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雜志中的部分文章還從國際視野出發,對比分析了國內外文化館的運營模式與成功經驗,為中國文化館事業的國際化發展路徑提供了有益借鑒。這種跨文化的視角,不僅拓寬了文化館理論研究的廣度,也增強了其深度,有助于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多元的文化館理論體系。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文化館“老年文化藝術大學” 理論研究 工作探索 地方實踐
[1]具有完備的學術論文結構要素,直面行業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入思考,原創闡述,要有較高學術質量。
[2]對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及文化館(站)領域重點工作進行綜述、討論和研究,突出服務創新的亮點,并對實際工作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3]包括公共文化服務各個領域的創新實踐案例,要求具有創新性、示范性、引領性,有推廣價值;案例文本從創新背景、創新做法、創新成效、經驗啟示等幾方面進行撰寫。
[4]投稿論文須緊扣主題,有新意,觀點明確,論述充分,內容詳實,文字精練,引用準確,要素齊全,行文符合學術規范。文稿統一為 word 格式,A4版式,正文以6000-12000字為宜,相關規范可從投稿網站下載。
[5]作者應恪守學術道德,反對學術不端,嚴禁一稿多投;文章中的音視頻、圖、表及引文等,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由作者解決;署名文章為作者研究成果,文責自負,不代表編輯部觀點。
[6]本出版物編輯部對來稿有編輯修改權,如不同意,請特別聲明。作者來稿之后,尤其是在錄用或出版之后,如發現文中存在錯誤應主動與編輯部聯系,以便及時更正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7]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8]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9]作者須切實了解和把握雜志的格式規范,所投稿件力求符合雜志的格式規范要求,盡量減少因格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的返回修改甚至退稿。
[10]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該期刊創刊于2021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西小口路66號,郵編: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