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外法商評論》是一本高水平的綜合性法學與商學學術期刊,其辦刊宗旨是推動法學與商學的交叉研究,促進法律與商業、經濟、金融、環境、科技等領域的融合,為法律與商業的互動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該期刊主要欄目包括主題研討、論文、案例評析、研究綜述、研究報告和譯文等,涵蓋了法學與商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其中,主題研討是期刊的重點欄目之一,主要圍繞當前熱點問題或重大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匯聚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想動態。論文欄目則主要發表具有原創性、學術性和理論性的研究論文,涉及法學、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案例評析欄目主要對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和解讀,通過案例研究促進法律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結合。研究綜述和研究報告欄目則主要對特定領域或專題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為讀者提供有關領域的研究概貌和發展動態。譯文欄目則主要翻譯國內外法學與商學經典著作或前沿論文,幫助讀者了解國際法學與商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趨勢。
它所含文章聚焦于法律與商業、經濟、金融、環境、科技等融合的領域,提倡通過古今中外比較的研究方法,探索國際性、基礎性、前沿性的重大問題。該期刊不僅關注法學與商學的理論研究,還注重實踐應用和政策建議,旨在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它還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外法學與商學的對話與合作,為提升我國在國際法學與商學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中外法商評論》還注重編輯質量和排版印刷水平。期刊組建了一支專業的編輯團隊,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編輯經驗。在選稿和審稿過程中,堅持嚴格的學術標準和質量要求,確保所刊登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時,期刊還注重版面設計和印刷質量,讓讀者能夠輕松閱讀和欣賞文章內容。
論文 評論 譯文 主題研討——《民法典》視野下的商事問題
[1]作者如欲投他刊,請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將立即退稿。
[2]來稿被刊用后,如發現有抄襲、冒名等違反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的現象,其責任由作者自負,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徑追究相關作者責任的權利。
[3]參考文獻時應在括號內按姓名、年份的順序注明該文獻,如(科斯,1946)。如同一年份中有一個以上文獻,可在年份后加a、b、c…如正文中已有作者名字,括號內可以僅注明年份。
[4]標題文字應簡明扼要,文中二級標題序號一般用“一、二、三……”形式標出,文中出現數字順序符號,要以“一”“(一)”“1.”“(1)”級別順序排列。阿拉伯數字表示序號時,數字后使用下圓點。
[5]本刊來稿不區分參考文獻與注釋,皆采取腳注形式,具體規范按照201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實施。注釋序號用①②③……標識,每頁單獨排序。
[6]對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以注釋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注釋內容按編號順序標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謝。
[7]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8]摘要字數一般在300字至500字,直接簡述論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與觀點、主要結論等。關鍵詞需要提供4個至5個。
[9]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10]《中外法商評論》欄目設置包括主題研討、論文、案例評析、研究綜述、研究報告、譯文等。
該期刊創刊于2021年,出版地方是上海,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號,郵編: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