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9 10:49:1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高校科技成果與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結合研究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眾所周知,在當前社會,創新創業優秀人才是構建創新國家的關鍵所在,也是極其寶貴的人力資源財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深入開展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推動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培養出大量高素質、高水平、與社會發展相契合的創新創業型優秀人才是現階段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境。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當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任務,即基于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培養具有自主意識、高尚道德品質、扎實綜合素養的高素質、高層次優秀人才。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創業教育通常高校會整合合作企業、社會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等多方力量,使得多個社會主體共同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激發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精神,為其后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诖?,必須深入分析現階段創新創業教學理論存在的不足以及實踐教學的短板,利用科技成果合理設計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積極主動開展實踐教學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以及質量,同時進一步迎合高校改革的實際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其對國家的發展動能轉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能夠切實推動社會發展的提質增效。
(一)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缺乏一定的認同度
教學理念是高校教學的初衷體現,也是推動教學改革教學創新的內生動力。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目前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初步階段,當前就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經濟壓力不斷增加,大多數學生在畢業后更注重薪酬待遇、工作的穩定性,以此作為自身發展的終極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認知相悖,甚至基于現實需求產生了擠出效應,導致高校及社會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正確的認知,重視程度嚴重不夠。具體而言,有的高校雖然根據教學發展的現實需求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對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就業指導,但這僅僅是為學生就業發展進行短暫的充電,沒有將其貫徹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而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當前社會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認知偏差,在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對其有所忽略,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國家、院校的發展緊密聯系。
(二)創新創業教育政策難以有效貫徹落實
近年來,國家為了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重要舉措,提出了多項具體的改革意見、改革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思路。但從整體上來看,創新創業教學制度缺乏完整性、連貫性,導致整體實踐效果不佳,尤其是部分高??蘸翱谔?,沒有對創新創業教育貫徹落實的配套措施進行合理設計、有效完善,阻礙了教學效果的提升。部分高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以自己為主體所開展的獨立活動,忽略了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也沒有整合多元主體,共同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F階段,雖然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鼓勵高校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但沒有基于現實需求對政府部門、合作企業、高校進行合理劃分,導致每一個社會主體無法正確看待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現實意義,也不明確自身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久而久之,國家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政策制度根本無法有效貫徹落實,實施難度較大。與此同時,不同地區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大不相同,政策制度實施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政策之間的協調整合難度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創新創業教學發展受限,甚至部分高校面臨著創新創業教育走不出校園的尷尬局面。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體系脫節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通常是采用專題講座、選修課程設計、教學競賽、實踐活動等方式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將其納入到教學體系中,但從整體上來看沒有實現與人才培養體系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有的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仍然停留在表面,教學內容的設計缺乏可操作性,只是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傳遞講授,但卻與學生的專業特征學科內容相脫節;另一方面,有的高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本質上是為了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因此著重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操作水平,忽略了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由此可見,大多數高校在目前仍然無法正確處理短期教育與長期教育之間的內在關系,對創新創業教學過于功利化,脫離了現實需求。
(四)缺乏豐富多元的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資源
眾所周知,現階段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初步階段,在教學資源、教學理念、教學形式上與其他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或多或少也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一方面,高校必須與時俱進,根據現實需求建立起高素質、高水平、綜合能力突出的專業型創新創業教學團隊。教師是一切教學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確保教學效果的關鍵,但目前部分高校沒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師資培養機制,雙師型教師嚴重不足;另一方面,要從整體上提高創新創業教學的整體效果,必須以專門的實踐平臺教學場所為基礎,但大多數高校教學配套場地設備嚴重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單純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也不同于傳統的課程實踐,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實踐指導、價值引領等多項內容,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教學體系。
二、高??萍汲晒c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融合機制建設的主要思路
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推動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創新,高??梢詷嫿ǔ晒D化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雙重四元主體模型,換而言之,四元主體是指政府部門、合作企業、社會科技組織、學生家庭,以此作為支持主體,同時搭建起高素質、高水平、綜合能力突出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革新優化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以科研轉化平臺為基礎和抓手,切實推動科研項目的實施和開展,并且將上述四個內容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要素。具體而言,針對高??萍汲晒D化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主體來講,第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必須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大力倡導鼓勵高校利用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根據現實需求出臺一系列具有引導性、可行性的政策制度,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對于合作企業來講,其應當是高??萍汲晒D化的首要對象,為了完成轉化工作,企業應當與高校緊密合作,共同建立實驗實訓基地、科研轉化基地,通過這樣的方式凸顯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利用實踐教學指導幫助學生逐漸樹立起正確積極的科研意識,緊密圍繞企業技術發展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的多元能力。第三,針對社會科技組織來講,企業應當積極滲透融入到創新創業教學活動實踐中,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切實高效的服務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揮自身的價值作用,為當代社會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夯實基礎;第四,學生家長是其最好的老師,家庭是個體成長發展的基礎。家長必須正確看待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對學生后期成長發展起到的重要現實意義,在生活和學習中關心學生、鼓勵學生,使其自覺主動的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上述提到的關鍵要素我們也可以做如下分析:第一,對于高素質、高水平、創新創業教學團隊的建設來講,高校要轉變自身傳統滯后的理念認知,重視教師綜合能力的提高,從科研意識、創新意識、科研成果、創新創業、教學能力等方面入手分析,引導教師切實掌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及具體的操作方法。與此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也應當對外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操經驗的科研技術骨干人才、創業成功人士、行業中的專家學者進入高校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教學中,可以擔任兼職教師、客座教授,定期進入高校開展講座活動,和學生分享自身的創業經驗。第二,對于創新創業教學體系的建設而言,應當充分立足于教學目標任務,深入梳理課程教學內容,構建科學高效的課程體系,同時結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切實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水平,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逐漸養成創造性思維。第三,對于科研轉化平臺的建設來講,高校應當與時俱進,對現有的工程研究中心、大學科技園進行有效的探究嘗試,以此作為高??萍汲晒D化的重要載體,不斷拓寬轉化渠道途徑。第四,對于科研項目來講,高??梢砸龑Р⒐膭顚W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研項目的選題、立項、試驗、開發研究、階段性成果、結題驗收的整個環節及過程中,使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整個流程、環節步驟,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不斷鞏固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為自身后期的創新發展提供可靠的助力。
三、高校科技成果與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融合機制建設的主要方式途徑及經驗
(一)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融入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流程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目前部分高校基于科研項目的選題、立項、試驗、研究開發到最終的結題驗收都為科研人員提供了相應的知識產權服務,在必要的時候申請相關的專利,同時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協助相關的科研人員積極開展前期的檢索信息分析,以此深入探究項目現階段的技術難點,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明確科研重點工作。高校要深入分析了國家現階段對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結合當地的行業發展趨勢,立足于院校本身的優勢學科,以現階段市場發展的現實需求作為核心和前提,科學合理的進行專利布局,同時針對一些較為核心的技術第一時間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從發明專利、設計專利等方面入手,有效構建出高效的專利保護系統。通過這樣的方式,不管是在法律上還是技術上都實現了全方位保護,以此實現專利培養的目標任務。不管是上述科研的哪一個環節,高校都應當鼓勵在校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從最初的試驗研發、成果展示到后期的小試、中試、產業示范,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科研素養,同時高校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探究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優秀人才培養方案、體系,使得學生結合技術需求積極主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也可以利用高校開設的多元化選修課程,例如,創新創業公選課、知識產權課程,培養出學科交叉型創新優秀人才,更好地實現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目標。
(二)切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發展
首先,針對創新創業教學體系而言,部分高校要結合現實發展的需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創設獨立的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對知識產權、科研運行、成果轉化等工作進行全面把控,科學合理的統籌安排成果管理、資產管理、法律工作等相關的事務性工作。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決策體系,針對成果轉化中遇到的重大事項要求政府、高校、企業的重要領導班子共同參與,從而做出正確決策。另外,要進一步明確成果轉化管理體系的主要構成及人員職能,基于成果報告、知識產權保護、資產管理等相應的工作,明確主要責任人并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現實工作中,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可靠的支持。其次,針對創新創業管理體系的建設來講,高校應當與時俱進,全面貫徹落實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理念機制,各個部門之間要秉持管理與服務并重的原則和宗旨,有效協作、共同配合,實現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工作有序開展。針對知識產權決策而言,要由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牽頭,社會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對轉化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梳理完善,只有反復實踐,經過一定的積累才能建立起健全完善、科學高效的資產管理創新創業機制。最后,針對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制度的建設,高校應當充分立足于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實施方案,結合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具體內涵價值,進一步明確社會群體的職責與權利,制定出分工明確的管理機制,同時全面貫徹三全改革,利用全新的政策理念為創新創業教學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整個過程中高校也必須深入總結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經驗,積極學習當前社會中成功的做法,根據當地發展的現實要求從工作體系、管理模式、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方面做出明確要求,為后續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思路和指導。
(三)加大雙一流高校的建設力度
高校在創設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時要充分立足于當地市場技術發展的現實需求以及行業發展的具體趨勢規律,緊密圍繞產業布局,深入分析當地的重點行業領域,同時結合院校發展的特色優勢、科研平臺以及高水平教師團隊積極組織開展專利培育。具體而言,對于院校中的工科專業來講,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結合重點項目的具體內容、實踐要求成立應用成果研發團隊,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專利的有效挖掘,科學布局,為科技成果轉化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相應的助力。高校必須以一流學科建設作為根本目標,利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對學科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產權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管理,同時構建高效的知識產權評價機制,對技術發展、知識產權分布情況、專利權人的優勢不足、行業空白點進行全面系統化的分析,加強高校的人才引進,真正意義上實現專利數量、質量的協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成為雙一流高校。
(四)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重要核心,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創新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還應當與思政教學、專業教學、體育教學緊密聯系,切實推動當代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創新創業教育要滲透融入到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步驟中,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創新發展夯實基礎。一方面,高校應當強化產教與科教的有效融合,基于當前社會中新工科、新文科建設的實際需要不斷革新優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為社會及企業輸送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應當搭建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將課堂教學、實踐訓練、技能競賽、成果孵化等內容緊密聯系,創設大學生創業園、科研實驗室等平臺,為學生提供開放共享的實訓機會,同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政策制度,鼓勵高校中的師生積極參與其中,以此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部分高校可以利用大學生創業園、科研實驗室等創業孵化器實現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為社會中的創業企業提供多元化的指導和幫助,使得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團隊能夠得到自我提升、自我發展,逐漸凸顯出個性化。同時,高校也應當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到國家組織開展的創新創業競賽中,例如,數學建模競賽、互聯網+大學創新創業競賽等,深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通過競賽活動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薛陽,李曼竹,冉鑫,等.高??萍汲晒D化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實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22,41(2):5.
[2]夏鎮波,張亮亮.依托高??萍汲晒D化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模式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20,11(5):8.
[3]彭鈺婷,王紅,潘紅.創新創業背景下廣東高??萍汲晒D化對策探討[J].勞動保障世界,2019(8):9+74.
[4]羅茜,汪若塵.創新生態視域下高??萍汲晒D化的驅動機制探討——以江蘇大學為例[J].中國高??萍?2021(2020-11):92-96.
[5]藍朝陽.高校創新創業生態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0,29(5):4.
[6]秦靜怡,李華,陳秀.西部高校新工科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9(2):14.
[7]李長征,張丹,呂圣子.創新驅動戰略視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與機制改革研究——以地方高校為例[J].法制與社會:旬刊,2020(15):2.
[8]童嘉.創新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基于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的視角[J].中國周刊,2020.
[9]徐楊,袁平.“三融合”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2):1.
本文先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簡要闡述了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主要機制,最...
本文從輔導員角度出發,闡述了我國創新創業實施現狀,并簡述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探討了輔導員推進創新...
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一系列戰略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來說,應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創...
1引言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
引言 2020年11月,全國“新文科工作會議”召開,“新文科工作宣言”發布,標志著我國新文科建設全面啟動...
我國高校在開展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時面臨很多阻礙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問題,本文在這一背景下盡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