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0 10:39:1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3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注重美術課程和學生生活的聯系,使用美術學科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強調知識技能對學生的內在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出美術的價值。生活與美術之間是渾然天成的整體,生活也是美術成長的土壤,因此在美術教育教學中還需要不斷地強化美術的生活化探索與實踐,增強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與認知,讓美術成為學生喜歡的一種生活化學習方式。
一、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
藝術源自學生的生活,生活是十分美好的,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更好地強化學習情境的創設,讓生活的美好一面被展示出來。小學生年齡小,對生活的感知不夠徹底和深入,因此教師教學時要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去進行感受。生活化的場景可以將教學內容定格在生活中,通過特定的情境展示出來,學生在其中看到美術元素也能夠真切地感受其中的樂趣,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樂趣,更好地提升美術的學習感知力。每一門科學都需要以經驗為先導,達到一定的豐富經驗積累之后就能夠讓學生開始創造。美術教學,教師要按照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給學生創設不同的生活化情境。如,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童話、寓言或小動物等,那么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這樣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使用生活化活動以及綜合實踐和合作學習等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讓學生能夠徹底地了解相關的美術資源在生活中的展現。高年級的學生對未知世界十分感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美術探究,結合具體的實踐做好相應的學習。因此,創設生活化情境要力求和學生年齡經驗符合,并且與課程內容貼切,在生活情境中可以有更多的新鮮性,增強學生的好奇感,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的興趣。如,在學習“設計與生活”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情境,展示出學生身邊的一些建筑物、高樓大廈等,還有交通標志,提問學生,你見過哪些安全標志?這些標志有怎樣的作用,可以列舉生活案例,一起分享。學生在這里就能夠真切地體驗到藝術源自生活的真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自信心。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對于學生美術學習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且還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感受知識的作用和價值。
二、走入生活做寫生訓練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從這樣的話語中可以看到生活和教育之間的關系,在新課程改革當中也提倡和強調小學美術教育要回歸學生的生活,聯系生活才可以讓學生體驗社會實際的情況。西歐學美術教師在開展相關活動時,強調要把學生看成是生活中的“人”,引導學生去探索生活實際,改變學生只認識世界和認識書本的情況,運用生活化的方式去開展教學能夠引導學生走入生活、走入自然,并且在大自然中去體會感知生活的美感。在寫生活動中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美術作品不斷地增強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春天來了”相關的美術作品教學時,可以選擇的生活素材非常多,課題也十分廣泛,如生活中的大自然、生活中的春天。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入公園、河邊去寫生,感受春天、體驗春天也能夠識別春天,將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都放在美術作品繪畫中,從而更能增添繪畫的質量和價值。
三、引導學生進行生活觀察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生活觀察,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缺少實際的生活經驗,一些學生不清楚生活是怎樣的,在這段時間中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烈,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生活觀察,學會觀察才可以讓他們接觸社會,產生生活感悟并且體驗和了解到生活的美好。如,在描繪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對物品做觀察,了解這個物品的紋理、粗細、大致形狀,經過學生自己的觀察之后再進行美術創作可以更好地增強美術教學的有效性,這樣的情況下也給學生更多實際學習的機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學生自己觀察的目標,也讓學生具備更多的靈感。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做生活實踐操作,如做手工,還有進行美術展覽等,引發學生在生活中美術學習的興趣感。總之,生活化視野下的小學美術教學需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去欣賞美、感受美和收獲美。生活教學要求教師不斷地提升自我教學技能,同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去體驗生活,創設生活化情境,從而增強生活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秦學宗 單位:玉溪市紅塔區洛河中心小學
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篇2
美術在人類社會的進化和發展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表達了人們對于美得向往和追求,還表達了人們對于美麗事物的紀念。作為較為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美術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和生活實際的結合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美術的感悟。近年來教育事業的發展十分快速,各種新型教育方式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有效地提高了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一、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留意觀察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生活經驗上是一片白紙,沒有任何的社會經驗,但是在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想要去對社會中未知事物進行更深的了解,沒有什么社會壓力,但具有較高的社會聯想力。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教師不僅僅要在課本知識上進行教學,更需要進行生活方面的教學。學生在對生活中事情的接觸中慢慢清楚人類社會的構成,從中獲取各式各樣的生活感受,對生活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解到生活中美的存在。美術學科的內容可以通過視覺直接感受到,這是美術的特點,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需要做到耐心,要細心地培養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能力,實現美術教學的豐富。傳統的美術教學讓學生學會了怎樣去依樣畫葫蘆,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抑制作用,阻礙了學生對生活探索心里的發展。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會產生好奇感,對事物的本質十分迫切地想去了解,為了實現美術和生活的完美結合,美術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的好奇心作為美術教學的合理切入點,提高學生對生活的了解程度,讓學生進行創作,將自己喜歡的創作出來。教師在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觀察生活的機會,將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作為美術教學的對象,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在美術中的靈感。
二、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鼓勵,激勵學生前行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可以通過美術進行記述的,學生對生活點點滴滴的接觸都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在教學之外,老師還可以進行活動的組織,對景觀進行觀賞,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發他們創作的靈感,讓學生在欣賞風景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素材。每一次參觀之后,老師都可以讓學生對參觀的景物進行回味,抓住每一個細節進行描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彼此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討論,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互相討論,激發彼此的創作靈感。在這種作品中,學生有著足夠的感情投入,因此這個作品有著獨特的味道,而且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創作,比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更具意義,學生得到了更有效的教學,其思維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在對一些事物進行描摹時,可以讓學生對此先進行了解,比如在進行校園描繪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對校園的每個角落進行了解,對所要描繪的事物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后,學生的繪畫才會有很好的效果。在學生學習畫花草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在學校的花園中進行采集素材,對花和草的葉子紋理和形狀等進行清晰的了解。花和草在校園內很容易見到,而且這種素材簡單,方便學生操作。繪畫的過程中對素材的觀察是必須要有的步驟,因為僅憑大腦的思考想象,是無法將繪畫的效果達到最佳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加大了對生活的體驗,還學到了繪畫的真諦。
三、激發學生的思維和發現能力
老師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時,要考慮到當前教育政策下的要求,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做到激發學生思維,提升他們的發現能力。將學生的想象力盡可能開發,并且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進行繪畫,通過直接的接觸做出自己的作品,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美術繪畫技巧。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顏色等進行合理的創作,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有效發揮,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進行引導。在學生完成他特有的創作時,老師要用欣賞的角度去評價,鼓勵學生的創作,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培養學生對事物的發現能力,讓學生對美術產生更加熱烈的喜愛。美術作品大都是以生活中的事物為素材進行創作,所以對于學生美術意識的培養,要從生活實際下手,通過學生對生活點點滴滴地了解,提升他們的創作靈感。同時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也是極其重要的,對事物的細致了解是優秀美術作品的關鍵所在,讓學生感受生活的同時,也感受到美術的存在。
作者:王朝榮 單位:蘭州市城關區鹽場路第二小學
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篇3
在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中,美術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美術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對美術有更深的了解與掌握,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并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為了使學生的美術素養及美術技能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本文結合相關的教學實踐,主要就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展開以下相關論述。
一、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在美術中體現生活美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新課程的相關理念,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力,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理解進行美術創作,從而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創作能力。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橡皮泥、美工紙、顏色筆等,對自己喜歡的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圖形進行創造與描繪。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創作出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如美麗的風景畫、豐富的人物形象、參差不齊的樹木以及可愛的動物等。當學生把作品創作出來后,為了鼓勵學生,教師可對他們的作品進行評價,并詢問他們創作靈感的來源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含義,然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使學生對生活中的美有更深切的感受。
二、在美術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生都處于童年時期,年齡通常為5~12歲。他們的生活經驗雖然較少,但他們對生活有著一顆熾熱的心,喜歡通過對生活中的事情及細節進行模仿來表現自己。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法讓學生對生活有更深入的感受與了解。
1.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使學習情境生活化,并使其具備一定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師可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并展示相關具有豐富色彩的畫面來對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進行創設,為美術的學習營造輕松的氛圍。如,上《畫汽車》一課時,教師可先在多媒體上播放以小朋友為主角的視頻,畫面中展示一些內容:外星人小朋友穿越時光隧道坐著飛船、唱著歌來到地球,和地球上的小朋友一起參觀汽車展覽。當學生看到形式各樣、品種豐富的汽車時,他們就會被深深地吸引,會對汽車產生興趣,從而使他們迅速進入到對汽車的描繪中。
2.以模仿表演的形式創設生活情境。如,上《雨》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把“晴天”和“下雨天”的情景進行對比,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并根據各種雨的聲音對它們進行辨別。此外,教師還可給學生講下雨天的相關故事,并引導學生對故事中的情景進行想象。這樣通過多種形式,就可使學生的靈感在繪畫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充滿想象力和真實感,并具有一定的個人特色。
三、帶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美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生活實踐中,以使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及課本內容進行開放式教學。如,上《線條》一課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兩幅距離較近的圖片進行清楚的展示,然后讓學生用語言對圖片中的物體進行描述。有的學生會認為是爐炭、巖石,有的學生會認為是草叢、樹皮,有的學生會認為是草、蘆葦,此時教師可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以使學生對生活中的線條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更加注重生活體驗,并學會更加主動地觀察身邊的事物。
1.引導學生對自然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對美術教學而言,生活本身就是最美的教材,根據生活實踐及經驗可知,許多美的元素都來源于生活,但是許多學生都缺少對生活中美的發現。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并善于發現生活中一切關于美的事物。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室內進行美術教學,這樣學生的創作思維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與自然,并在室外創作,此外,還應鼓勵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如,上《美麗的校園》一課時,教師可先帶學生對校園中的環境進行參觀,當學生對學校環境(如有幾棵樹、教學樓有幾棟、每棟有多少層等)有一定了解后,再指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當學生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后,再加入想象進行創作,就可使作品顯得更加生動,并具備一定的生命力。此外,還能使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又如,上《動植物欣賞》一課時,上課前,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對生活中植物和動物進行仔細觀察,通過對比觀察,使學生就對事物的特點有了了解,這樣,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就能把事物描繪得更細致,使美術作品更加生動形象。
2.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體驗,并學會創造美。在美術創作中,生活體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以體驗性方法進行學習,學生的觸覺、視覺以及聽覺都會得到比較充分的刺激。教師可鼓勵學生對社會中美術方面知識進行調查,然后對所收集到的資料和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與歸類,從而能夠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進而對事物有更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小學美術新課程中,重點強調了體驗對美術創作的重要性,并從新的角度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探究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對美的欣賞能力、對情感的表達能力等。新課標非常重視體驗性學習的應用,因此,教師應重視引導并鼓勵學生主動體驗生活。如,上《坐出荷葉滿池塘》一課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到戶外欣賞荷花,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荷花的品種,不同品種之間的色澤、荷葉有什么區別,并觀察荷塘中的小魚的類別、特點等,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后,才能創作出富有生活韻味的作品,才能把自己的情感在作品中充分地體現出來,使作品更具特色。“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比較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美術教學欲體現“生活化”原則,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善于生活,體驗生活,進而描繪生活,再現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才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也才能促進學生美術素養及技能的有效提高。
作者:李菊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竹行小學
學習動機可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是指激發學生學習行動的外部因素,而內在動機指的是支撐學生...
學前教育美術論文:論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改革 教學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中心,課程改革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工作。美...
淺談美術教育論文:淺談高校美術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的美術教育存在一些問題。近年來,只有中、小學的初級...
美術專業畢業論文: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審美教育是一個人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
美術史小論文:衡陽人文歷史美術創作與文化創建 摘要:衡陽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著豐富的...
中國美術教育論文:論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對中國美術教育的影響 摘 要:文人畫在中國的繪畫當中占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