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9 16:55:5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狐貍和烏鴉教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和朗讀狐貍對烏鴉三次說的話。
2.理解課文的寓意。
3.學會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思路:
首先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課文和教師的范讀,初知課文大意,并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認讀生字,識記字形,抽讀詞卡。然后從整體入手,提出問題,以問促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接著部分深究,通過提問,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具體內容,理清課文脈絡。最后回歸整體,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明白課文所含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導”,重在抓住重點詞句段,以問促讀,以讀促說,以說助讀,以此理解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出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聽過狐貍的一些故事嗎?誰知道狐貍的本性是什么樣的?(狡猾)你們見過烏鴉嗎?它和別的鳥,如黃鸝、孔雀、百靈鳥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嗎?它的叫聲好聽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狐貍和烏鴉的故事,看看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帶生字的詞語,看拼音多讀兩遍。)
1.檢查自學情況。讀下面句子,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烏鴉在大樹上做了個窩(wō),狐貍住在大樹底下的洞(dòng)里。
(2)狐貍對烏鴉說:“您的羽(yǔ)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來就差(chà)多了,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唱幾句(jǔ))吧!”
(3)烏鴉聽了狐貍的話,唱起歌來。哇(wà)……她剛一張嘴,肉(ròu)就掉(diào)下來了。
2.抽讀生字、生詞卡片。(先帶拼音讀,然后再去掉拼音讀。)指導學生學會生字詞。
窩洞羽毛差多了
肉哇幾句掉下來
三、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課文講了一只狐貍騙取了烏鴉嘴里一片肉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導語:狐貍是怎樣騙到烏鴉嘴里的這片肉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二、分段讀講課文,重點理解烏鴉上當受騙的經過。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段有幾句話?從這里你知道什么?(兩句話。知道烏鴉住在樹上的窩里,狐貍住在樹下的洞里。他們是鄰居,彼此是了解的。)
2.默讀課文2—3自然段。
思考:烏鴉與狐貍的故事是怎么發生的?找出最能說明原因的句子。(烏鴉找到一片肉,高興地站在樹枝上,狐貍見了直流口水,想吃這片肉。點撥“直流”的意思。)
3.重點講讀4—7自然段。要求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劃)思考:
(1)狐貍對烏鴉說了幾次話?每次都是怎么說的?為什么這樣說?
(2)烏鴉每次聽了狐貍的話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應?結果怎樣?
學生回答時,教師相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點撥,結合看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狐貍“想了想”,它想什么呢?(狐貍暗暗打主意,想鬼點子,讓烏鴉張口把肉掉下來。)
狐貍對烏鴉說了三次話:
第一次:“笑著”是裝出一副笑臉,“您”是“你”的尊稱,為的是討好烏鴉。
第二次:稱“親愛的烏鴉”、問孩子好,表示親近、關心,再次討好烏鴉。
第三次:“羽毛漂亮”、“嗓子好“,會唱歌,為了奉承,別有用心地吹捧——使烏鴉張口。
烏鴉聽了狐貍的話。
第一次:“不作聲”,覺得狐貍的話雖然好聽,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
第二次:“看了一眼,還是不作聲”,烏鴉有點動心了,但還是怕丟了肉,還有所警惕。
第三次:得意極了,高興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結果烏鴉受騙了,狐貍的騙局得逞。
4.朗讀指導:結合教師上述點撥之處,理解課文,體會狐貍和烏鴉各自的心情,讀出不同的語氣:
狐貍:第一次,尊敬、問候的語氣。(討好)
第二次,親近、關切的語氣。(獻媚)
第三次,夸獎、贊美的語氣。(巴結)
烏鴉:表現是愿聽好話,越聽越高興,讀“哇……”時,聲音要適當放低、拉長。
第三課時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1.同學二人分角色朗讀。
2.全班指名分角色朗讀。
有條件的班級,可帶頭飾,進行課本劇表演。
二、理解寓意。思考:
1.課文中寫了一只怎樣的狐貍和一只怎樣的烏鴉?
2.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什么道理?(這是一只狡猾的狐貍和一只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烏鴉。懂得別有用心的人做壞事,總要采用狡猾的欺騙手段,花言巧語,阿諛奉稱,如果你只喜歡聽別人的奉承話,就容易失去警惕,受騙上當。)
三、識記字形。
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16-17上】【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肉:共6筆,和“內”相比較記憶。
差:半包圍結構,和“著”相比較記憶。
看了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狐貍和烏鴉教案的人還看:
1.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藍色的樹葉
2.二年級上冊語文《風娃娃》教案
3.二年級上冊語文《看雪》教案
4.二年級上冊語文《歡慶》教案
關鍵詞:林紓的翻譯錢鐘書“化”境“媒”“誘”“訛”
本文以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為文本,主要使用antconc3.2.1w軟件中的clusters、collocates、worldlist、concordance等工具來分析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詞匯的型例比、單雙音節詞匯的多寡、詞類的分布情況、詞匯的搭配情況、平均句長以及句類分布情況,通過分析得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優劣之處,以下為分析報告。
一、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詞匯的型例比分析
通過使用antconc3.2.1w中wordlist這一軟件,我們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詞匯的型例比數據如下表一所示:
通過以上表一并根據詞匯型例比公式我們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的詞匯型例比為24%,即詞匯豐富程度為24%。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詞匯型例比為26%,即詞匯豐富程度為26%。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詞匯豐富程度明顯高于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的詞匯豐富程度,這是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況的。
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單雙音節詞匯的多寡
通過antconc3.2.1w這一軟件中clusters這一工具的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詞匯的音節長短分布情況,如下圖表二所示:
通過上圖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詞匯總體來說是以單音節的詞匯為主,雙音節的詞匯次之,多音節的詞匯最少。就上下冊來看無論是單音節詞匯、雙音節詞匯還是多音節詞匯的數量下冊的都要多于上冊的。這都是符合人類認知的復雜性的,由易到難。就上冊來看以單音節的詞匯為主,雙音節的詞匯次之,多音節的詞匯最少,這是符合總體規律的。但是,就下冊來看雙音節的詞語是多于單音節的詞語的,多音節的詞語依然最少。
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主要詞類的分布情況
通過antconc3.2.1w中wordlist與cluster這一軟件,并提取了部分詞頻表,我們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主要詞類分布情況如下圖表三所示:
頻次表一: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詞類分布頻次表(注:freq代表頻次、cluster代表詞條、v代表動詞、w代表標點符號、n代表名詞、u代表助詞、d代表副詞、a代表形容詞)
圖三: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主要詞類分布(注:圖中的數據代表詞匯的個數)
通過上頻次表一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主要詞類無論是上冊還是下冊都是以動詞、名詞、助詞、副詞、代詞為主的,其中動詞站總詞數的比例最大。上圖表三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動詞、助詞、副詞、代詞以單音節為主,名詞以雙音節為主,多音節的詞匯無論是總體來看還是在不同的詞類中來看都是最少的。
四、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主要詞匯的搭配情況
我們主要使用antconc3.2.1w中clusters及collocates這一軟件對主要詞類做了搭配方面的分析,并提取了部分詞頻表?,F分析如下:
(一)動詞搭配情況
頻次表二: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動詞分布頻次表(注:freq代表頻次、cluster代表詞條、v代表動詞、“w”代表標點符號、“說/v”表示“說”是動詞、“v了”代表動詞后是“了”)
由以上詞頻表二可以看出上冊出現的最多的動詞是“說”出現了88次,其次是“是”出現了56次,再次是“有”。下冊出現的最多的動詞是“是”出現了84次,其次是“說”出現了82次,再次是“有”。無論是上冊還是下冊出現在動詞后的頻率最高的都是“了”。由此可知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中“說、是、有”這三個動詞占據了動詞的主要部分,而且與動詞搭配最頻繁的是“了”。
(二)名詞搭配情況
頻次表三: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名詞分布頻次表(注:freq代表頻次、cluster代表詞條、n代表名詞、“w”代表標點符號、“n的”代表名詞后是“的”)
由上頻次表三來看無論是上冊還是上冊,名詞后出現的除了標點符號以外最多的就是助詞“的”了,這可能與名詞常做定語修飾中心詞有關,而“的”是定語
的標志。
(三)助詞搭配情況
關于助詞我們主要分析“的”“地”“得”的搭配使用情況。
頻次表四: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助詞分布頻次表(注:freq代表頻次、cluster代表詞條、u代表助詞、“w”代表標點符號、“著/u”表示“著”是助詞)
由上頻次表四來看在“的、得、地”三個使用最頻繁的是助詞“的”,而助詞“的”是定語的標志,由此可知小學二年級定中搭配的詞匯相對于狀中搭配與動補搭配的詞匯來說是較多的。
五、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平均句長
通過antconc3.2.1w這一軟件中clusters這一工具的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下冊的平均句長,如下表四所示:
通過表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的平均句長略短于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的平均句長,這是符合學生學習的難度的。
我們還將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平均句長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及三語文教材的平均句長進行了對比,對比分析后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高平均句長也在增長。
六、結語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就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下冊語文教材來看,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安排是有優劣之分的。
其優勢在于它的詞匯的型例比、詞匯音節的多寡、詞類的分布情況、詞匯的搭配情況、平均句長以及句類分布情況難易程度的分布是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情況的,即由上冊到下冊詞匯越來越豐富,平均句長也是逐漸加長的,句類也是由數量多的陳述句到數量少的疑問句來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