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大學課程總結優選九篇

時間:2022-12-04 15:01:3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大學課程總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大學課程總結

第1篇

一、大學外語(1)課程性質

大學外語(1)是通識必修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讓他們在英語聽力理解、口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翻譯能力及詞匯量等方面達到基本要求,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學習和未來工作中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信息交流的需要,同時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二、大學外語(1)教學基本情況

1、本學期我擔任的大學外語(1)是一門新課,課前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教學中能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需求力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有所改進。20本科數字媒體、美術學、音樂學和舞蹈學都屬于藝術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英語學習缺乏自信。這學期,課堂上注重加強學生的詞匯、造句、翻譯等方面的基本功訓練,并針對每個單元教學內容測試和作業,督促學生及時復習和檢測所學的知識。

2. 教學中努力探索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運用視聽媒體,采用聽說法、討論法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加強學法指導。例如:如何記單詞,課文朗讀技巧,對話、敘述原則等。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大學外語(1)教學存在的問題

藝術生入學英語成績不高,基礎差,底子薄,詞匯量不夠,發音不準確,課前不按要求預習,教師迫于無奈,總是替學生完成本該學生自己完成的諸如查生詞、通讀全文、發現問題等預習工作,而這更加重了學生的依賴心理。還有學生的閱讀量太窄,缺乏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教師設計了一系列課前課后測試對學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仍然不夠,今后仍然要引導學生增強學習自主性和擴大閱讀量。

四、大學外語(1)課堂教學策略

大學外語(1)課程涵蓋比較廣泛,內容也比較枯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下面是我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總結出的可以在今后繼續嘗試的一些教學方法:

1、討論法

所謂討論法,就是就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可根據主題提出討論題目,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最后給予總結評價。討論法基于問題進行討論,每個學生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獨立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例如,在學生過完春節返校學習,可以分組討論春節習俗,該主題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效果自然是最好的。在組織討論時,教師應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和習慣進行表達,所以討論前應有相應的詞匯和句型準備。同時,教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生討論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巡回指導,鼓勵表揚學生,做好引導與評價都非常的重要。

2、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法,利用該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旅游主題,可以在課前先安排學生任務,布置學生查詢旅游景點的相關信息。學生具備了相關的詞匯,背景知識后有利于進一步的課堂任務教學。為鞏固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師可再根據主題,布置課后任務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旅游經歷,查找資料,制作PPT,最后在班上介紹展示。這種做中學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3、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進或創設活動的真實場景,形成使用英語的語言氛圍,把學生引入到某種情景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人在景中,在情景中實踐,情境由此而生,這種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與學習自覺性。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工具。比如關于電影的主題,教師可以設計具體情境,假設學校電影節即將開幕,屆時將會有不同類型的電影上映,布置學生制作英文電影海報,根據已知情境,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互相邀請看電影,對電影進行評價等。

4、講座法

第2篇

【關鍵詞】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大學英語 教學總結

近年來,自主學習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關注的焦點。在我國的英語教學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指學生在了解教師的教學目標及要求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制定學習計劃,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開展學習,并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監控。而合作學習是指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共同_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我們將兩種學習方法結合,運用在讀寫課程的教學中。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采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班級在課堂反映與教學效果上都取得了較其他班級更好的表現,對此我們進行了思考和總結。

一、對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優勢的總結

1.學習時間上確保課內與課后學習相結合。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很好地將課內學習與課后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真正有效地使課后學習成為課內學習的延展。在課堂上,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統一開展自主學習,課后組成學習小組,制定課后學習計劃,包括自由安排的自主學習時間,以及統一固定的小組學習時間,彼此督促,有效地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完成學習任務。

2.學習內容在相同基礎上具有差異性拓展。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里,學習者在使用教師提供的本單元的學習材料開展學習的基礎上,課后通過圖書館、網絡等渠道獲取更多相關的學習內容。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是統一相同的,但同學們課后查找到的資料是各異的。這往往是由不同學習者的不同的閱讀習慣與閱讀喜好決定的。因而,在同一個學習小組中,大家的學習內容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形成了基于相同的學習材料上的差異性拓展。

3.學習效果實現知識點的強化與互補。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里,學習小組通過互相指導,小組討論等活動,彼此陳述自己的觀點,一方面強化了自身對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從別人的發言中吸取到了新的觀點,促進對本單元問題的思考,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單純的自主學習模式往往重復著個人的的機械記憶和理解,少有與他人的交流,具有局限性。

4.教師的角色從積極介入向逐漸“隱身”轉變。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里,教師的角色也進一步發生著轉變。在傳統的課堂里教師主要是知識的傳授者,在自主學習模式里教師是學習的策劃者,指導者和評判者,而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里教師角色要進一步由主導者向參與者做轉變。在自主―合作學習開展初期仍由教師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材料,幫助學生確定持久的學習動機,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采用有效的學習策略。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自學能力,可以自己制定學習目標計劃,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逐步“放手”、“隱身”,實現角色從主導者到輔助者、參與者的轉變。

二、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和思考

1.部分同學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且大班教學,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存在差異,水平參差不齊, 影響了自主―合作學習的開展。不少同學經過多年的應試教育,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的自覺性不強,面對突然放權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一時很難接受,無所適從。

2.在學習小組的活動中,部分組員有依賴思想。教師布置了一項小組任務,要求所有組員通力完成,可部分同學沒有能夠很好的參與其中,不愿意與他人開展合作。還有一些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在小組活動中形成了“小權威”,主導了小組活動,集體的討論成了他的“一言堂”,大家只能聽到一個聲音,這也是不利于合作學習開展的。

3.教師角色的變化令部分老師產生了教學任務變輕了的錯誤認識,而事實上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是對教師提出了比以任何時候都要更高要求。教學的重點不再是簡單的知識點的講解,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基本的課業的指導和評價以外,教師要更加要注重的是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自主與合作看似一對反義詞,但它們在我們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中是相輔相成的??梢哉f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是在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自主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基礎,而合作學習是檢驗自主學習效果、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積極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徐錦芬,吳衛平.學生自主英語學習能力模糊綜合評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84-86.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3]陳秀玲,陳效新.淺析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中的教師介入[J].教育與職業,2011(9):102-103.

【基金項目】本文是南京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資助課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讀寫課程中運用的探索”

第3篇

關鍵詞:大學城空間 綜合英語微課設計

一、高校綜合英語網絡教學現狀院

1.沒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雖然基于在全國大學英語課程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普遍推廣,教育部啟動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新世紀網絡課程”,“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的舉措大大促進了數字校園,網絡教學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與現有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但絕大多數是傳統課堂教學的記錄和回放。

盡管教師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往往只重形式,輕內容,還停留在老師說,學生聽,語言教學,而不是能力培養。此外,由于教學模式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自主學習能力差,大部分的學生,對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不會就網絡教學內容的安排自己的學習,不知道什么時候學,學什么,如何學習,直接導致學習效率低和學習差。。

2. 教師對學生網絡學習監督不到位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進行完全自主性的學習,網絡測試的時間、進度也由學生自己掌控。教師往往誤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就不需要監管,因此,只在開學或期末時登陸網絡教學平臺,收集單元測試成績,平時則對學生的網絡學習進度及情況不聞不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樣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上網學習的情況缺少必要的檢查與管理,對學習成效沒有評估,學生學習看不到效果,缺乏學習動力,最后導致學生對網絡學習的態度日趨漠然,直到反感、抵觸。

二、基于世界大學城的綜合英語微課設計

1.背景介紹

世界大學城是一個虛擬的城市,是Web2.0,使用SNS,博客,RSS,WIKI,等為核心,基于六度分離理論,XML,Ajax等理論和技術設計,互動的網絡遠程教育的核心,遠程學習的聚集,一個視頻共享,視頻廣播,社會各界朋友,電子互動教室,在線學習,在線考試,即時通訊,博客,播客,博客和其他功能的虛擬和真實的大學社區平臺。同時,它是高質量的數字資源建設為載體,作為課程的主要形式,輔以物質資源共享庫。世界大學城網絡平臺,是基于“云計算”服務、覆蓋各類學校、以個人空間為基礎的實名制、開放的網絡學習互動交流平臺。它既是教師的教學窗口,又是學生的學習天地。

這種世界大學城的空間平臺給微課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任課教師可以在網絡課堂上傳微課程及其配套資源,學生可以下載或在線學習微課程。同時,借助網絡課堂,任課教師和學生進行在線交流,可以通過網絡課堂欄目下的作業系統進行在線練習和在線測試,從而對學生的學習進度、掌握情況進行監測,并實現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2.微課教學模式設計

(1) 課前自主學習。為了支持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教學,課前,根據教學目標教師,根據各單元的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任務,使用思維導圖,對教學內容完整的微類地圖,然后分別記錄到相應的幾個片段教學視頻微類地圖的每個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了他們的新知識。例如,在寫作任務的情況。課前老師,完成了兩個三視頻寫記錄,這些視頻到空中課堂,學生可以下載或在線觀看。同時,為了配合視頻資源,我們寫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的視頻內容,和自我測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的網絡課堂欄目,相互討論學習內容,交流學習的經驗與啟示。當然也可以把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實時交互,完成自己對寫作的知識建構。

(2)課上合作學習。因此,微課程教學,我們鼓勵學生提前學習視頻材料,為了實現個性化教學與自主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在某些情況下,獲得的知識,通過與外部交流和內部協商實現。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的,熱烈的討論,教師不再是單一的信息傳輸者,而是學生學習知識過程中的引領者與指導者,完成了從單向到雙向的信息輸出的意義建構的轉變,課堂氣氛的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第4篇

關鍵詞:鋼筋接頭; 等強度滾軋直螺紋連接; 應用;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O21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況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分院醫療綜合樓位于合肥市高新區,總建筑面積15.45萬㎡,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為5.9萬㎡,地上建筑面積為9.55萬㎡,地下2層,地上4層,建筑總高度為23.9m。本工程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結構形式為樁承臺+筏板基礎,承臺最大尺寸為3000mm×3000mm×1000mm,地下室底板厚度最大為700mm,梁最高高度為1250mm,樓板最大厚度為300mm,設計有多排鋼筋,施工難度較大,在工程中直徑大于18mm的鋼筋均采用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

二、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的特點

鋼筋的連接方式有綁扎、焊接、機械連接等,隨著近幾年高層及大跨度建筑不斷涌現,對鋼筋連接的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鋼筋機械連接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推廣應用。鋼筋剝肋直螺紋連接技術是鋼筋機械連接的最新形勢,其具有以下特點:1)設備投入少,接頭成本低;操作簡單,絲頭加工速度快;2)施工方便,質量容易控制,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3)連接質量穩定可靠,接頭強度高;4)使用范圍廣,現場無明火作業,可對直徑16mm~50mm的鋼筋實現水平、豎向及斜向等各種方向的連接。

三、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1、材料要求

鋼筋的級別、直徑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及《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4的要求,有出廠質量證明及進場復試報告。連接套筒有明顯的規格標記,一端孔用密封蓋扣緊;進場時有產品合格證;

2、鋼筋絲頭加工

鋼筋端面平頭剝肋滾軋螺紋絲頭質量檢驗帶帽保護絲頭質量抽檢存放待用。

鋼筋端面平頭:平頭是讓鋼筋端面與木材軸線垂直,端頭不得彎曲,不得出現馬蹄形,宜采用砂輪切割機或專用設備。

剝肋滾軋螺紋:使用鋼筋剝肋滾軋螺紋機將待連接的鋼筋接頭加工成螺紋,加工時,采用水溶性切削液,當氣溫低于0℃時,摻入15~20%亞硝酸鈉。嚴禁用機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絲頭。

鋼筋絲頭質量檢驗:鋼筋絲頭的牙形、螺距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相吻合,有效絲扣內的禿牙部分累計長度小于一扣周長的1/2。

帶帽保護:檢查合格的絲頭加以保護,在其一端頭加帶塑料保護帽,另一端擰上連接套,按規格分類存放整齊待用。

3、鋼筋連接

連接套筒規格與鋼筋規格一致。連接前檢查鋼筋螺紋及連接套螺紋是否完好無損,發現有質量缺陷的退回重加工,質量合格方可使用。直螺紋鋼筋接頭的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3.1安裝接頭時可用管鉗扳手擰緊,應使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標準型接頭安裝后的外露螺紋不宜超過2P(P為螺距)。

3.2安裝后應用扭力扳手校核擰緊扭矩,扭緊扭矩值應符合規范要求

將帶有連接套筒的鋼筋擰到待接鋼筋上,按操作規程用扳手擰緊接頭。

采用預埋接頭時,連接套的位置、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帶連接套筒的鋼筋應固定牢,連接套筒的外露端應有保護蓋。

連接完好的接頭立即用油漆做上標記,防止漏擰。

四、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在工程中具體應用部位

1、該工程基礎底板厚度為700mm,基礎底板面筋及底筋均為22@200,根據圖紙設計及鋼筋施工方案要求,基礎底板鋼筋采用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Ⅰ級機械連接接頭,接頭率為50%,不限制接頭位置。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在底板施工中的應用,較大的加快工期,避免了當地梅雨季節對基礎工程施工的影響。

2、本工程局部塔吊位于建筑內部,塔吊標準節在頂升過程中,塔吊標準節與次梁交界處,次梁鋼筋截斷,次梁鋼筋預留200mm,預留鋼筋套絲長度為2倍套筒長度,采用通絲套筒連接,且此部位接頭為Ⅰ級接頭,梁上、下鐵在同一斷面上。通過預留鋼筋接頭,后期采用機械連接,有效的解決了建筑平面超長超寬,塔吊布置遇建筑內,塔臂可覆蓋整個建筑,進一步加快了工期。具體見下圖:

3、該工程分為兩期建設,目前為一期工程,在一期與二期交界部位,基礎底板預留,采用Ⅰ級套筒連接,套筒采用短鋼筋封堵。機械連接接頭必須使用同一個廠家的接頭,確保機械連接的質量,保證一期與二期底板鋼筋連接質量。具體見下圖:

五、施工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及解決措施

1、鋼筋套絲長度不夠,解決措施:進行技術交底,嚴格操作工藝,確保套絲長度滿足要求。

2、鋼筋套絲剝肋長度超長,解決措施: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加強操作管理,定期抽檢。

3、鋼筋套絲深度不足,解決措施:對鋼筋加工機械定期進行檢測,取得合格證書后方可進場。

4、鋼筋與套筒未能進行有效連接,解決措施:檢查套絲長度,在套絲長度滿足規范要求的情況下,檢查安裝好的外露絲扣長度。

六、施工中注意事項 1、 套筒必須要有出廠合格證,螺紋規格、外觀質量必須符合要求,采取目測、游標卡尺、螺紋塞規進行檢查。 2、 鋼筋原材料強度必須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鋼筋直徑偏差必須在允許范圍內,如有過大的下偏差,會造成剝肋后直徑偏小或不圓整,易出現加工的絲頭有禿牙、斷牙現象,影響接頭的強度。 3、 絲頭加工時必須控制加工參數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剝肋直徑、滾絲頭、漲刀環、滾壓行程等必須先按鋼筋直徑調整準確,才可開始加工。 4、 鋼筋絲頭加工后,目測外觀質量,并用卡尺和止、通端螺紋環規逐個檢查,不合格的要剔除重加工。加工之前可用同規格、同批次鋼筋下腳料進行調試。 5、對合格的絲頭,及時加上保護套,以免銹蝕或碰壞。 6、 安裝的接頭由現場監理見證取樣,復試接頭的強度性能。

七、接頭的現場檢驗與驗收

接頭的現場檢驗按驗收批進行, 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等級、同形式、同規格接頭, 以500 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單向拉伸檢驗與驗收, 不足500 個的仍為一個驗收批, 若連續檢驗10 個驗收批, 均一次合格時, 驗收批接頭數量可擴大一倍。對每一驗收批接頭, 必須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抽取3 個試件作抗拉強度試驗,按設計要求的接頭等級進行評定。當3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符合相應等級要求時,該驗收批合格。如有1 個試件的強度不符合要求, 應另取6 個試件進行復檢, 復檢中如仍有1 個試件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 則該驗收批為不合格。Ⅰ級、Ⅱ級、Ⅲ級接頭的抗拉強度必須符合下表的規定:

f0mst——接頭試件實測抗拉強度fstk——鋼筋抗拉強度標注值

fyk——鋼筋屈服標度標準值

接頭的連接驗收,在接頭安裝現場進行, 現場所有連接好的接頭必須用油漆做好標記。驗收過程對已作標記的接頭進行檢查, 看是否符合接頭連接的有關要求。若未能達到要求, 必須整改至符合要求為止。在有現場監理工程師見證的情況下, 由技術部會同質量部門負責連接接頭抽檢及驗收。

結束語

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技術在質量保證、施工成本、節能降耗、安全環保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通過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分院工程中的應用,有效地保證了鋼筋連接質量穩定且處于較高水平,使連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節約工期、成本。同時也積累了工程項目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提高了管理人員和職工的質量意識。在施工工藝控制、過程質量控制方面,為以后的推廣應用積累了一定經驗,也極大地促進了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案例教學;教學設計

一、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

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對計算機文化有一定程序性的認識;二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對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能夠熟練操作;三是讓學生掌握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提取、分析和,讓學生畢業時能夠勝任信息化社會的基本工作要求。

二、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1.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章節的教學目標,以案例為主線,首先呈現教學案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再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來進一步剖析教學內容,通過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實踐,對教學內容深入了解;最后可以由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心得或者小組討論得出總結,和教師共同對案例進行總結,掌握教學內容。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2.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主要培養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因此針對三種不同能力,在教學設計時有所區別。

(1)夯實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理論。在教學設計時可采用案例呈現——案例討論——案例分析——案例總結的方式。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都會疑惑:學習這些理論知識有什么用?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通過呈現理論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案例,讓學生明白基礎理論知識的作用。如在學習“計算機基本組成”這部分內容時,首先進行案例呈現——“不同的軟、硬件配置對于計算機使用的影響”。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如分析計算機分成哪些部分?主要的計算機硬件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軟件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有何不同?最后通過案例總結,歸納出計算機基本組成的所有理論知識。

(2)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在教學設計時采用案例呈現——案例分析——案例討論(案例講解)——案例實踐——實例總結的形式組織教學。在每個章節呈現案例時,展示利用相應軟件制作的綜合作品,教師對操作難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分析完成作品中所使用的操作技術有哪些。學生進行案例實踐過程中也可分組,由小組長(基礎相對較好的同學擔任)指導全組同學進行操作,教師對組長也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指導。在學生完成案例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管理,對普遍出現的問題可進行集中講解和輔導。最后抽檢部分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總結。

(3)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這部分內容有些是純理論的,有些是理論加實踐的,教師可根據實驗情況進行教學。如“網絡信息安全”這章節內容,在案例呈現中可播放目前由于網絡應用中出現的網銀信息被盜、電腦信息通過網絡泄露或手機上網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視頻,激發學生進一步提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網絡信息不安全問題,組織學生針對不同的問題分析討論,如出現的原因、如何避免,最后歸納網絡信息安全包括的領域以及相關理論和操作要求。案例教學法是目前教育界普遍使用的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把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一定要注意對整個教學環節中的細節進行個性化設計,既要注重優秀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提升,也要注重全體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讓所有大學生通過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都能成為信息化社會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石敏力.計算機基礎案例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第6篇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跑酷;有效途徑

跑酷運動起源于法國體育運動,主要是跑酷者自身利用各種姿勢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障礙物,障礙物可以是樹木、墻體、欄桿及臺階等任何東西,城市的建造結構符合跑酷運動對障礙物的需求。在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開設跑酷運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加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還有利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跑酷運動的特性

1.跑酷運動超越自我的挑戰性及跑酷場地的隨機性

跑酷運動作為極限運動的一種,大學體育課程中開設這一課程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超越自我的精神。跑酷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大學生在跑酷過程中與身邊的伙伴相互競爭,提高自身跑酷能力的同時,可以在競爭過程中提高自身認同感,保證大學生自信心的建立,為今后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由于跑酷運動的障礙物可以是任何物品,這也減少了跑酷場地建設所需要的投入,提高了跑酷運動在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開設的可行性,大學建設也符合跑酷運動對障礙物的需求,為跑酷運動的開設提供了先決條件。

2.跑酷運動的觀賞性及危險性

跑酷運動需要跑酷者以各種可能姿勢跨越障礙物,跑酷人員在做各種動作娛樂自己、超越自己的同時,也會給路人帶來極大的視覺體驗,另外跑酷運動本身就是一種運動藝術,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跑酷運動雖然不屬于極端危險運動,但在跑酷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跑酷不僅是跑,更要表現的是酷,主要是跑酷者在跑步的同時利用跳躍翻滾等動作翻越障礙物,如果在跑酷過程中出現頭腦不靈活或動作難度過大等,都會造成一定的危險事故,跑酷的危險性還受天氣狀況、交通環境及跑酷者身體素質等的影響,因此高校在對這一課程開設時,也要考慮跑酷運動的危險性。

二、在高校大學體育課程開設跑酷的價值

以湖北醫藥學院開設跑酷課程為例,探究在高校中開設跑酷課程的價值。

1.湖北醫學院開設跑酷課程的具體步驟

湖北醫藥學院開設跑酷課程主要包括課程設計與開展、課程評價和課程總結三個步驟。

(1)課程設計與開展。在保證跑酷課程開展安全性的基礎上,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及身心全面發展為目的,將學生的跑酷教學課程設計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理教學主要是對學生跑酷概念及內涵的教學,幫助學生學習跑酷,跑酷動作的分析等,并對跑酷過程中突發危險的處理方法進行講解,提高學生跑酷能力,減少危險事故的發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增加對學生自身體質的鍛煉,如彈跳能力、手部力量、前后空翻等,還要加強對學生平衡力及準確性的鍛煉,保證學生翻越障礙的成功率,提高學生跑酷運動的學習效果。

(2)課程評價。在進行跑酷運動教學過程中,增加適度的教學評價工作,既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酷跑運動的教學效率,還能準確的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保證課程總結的準確性。課程評價主要包括學生的理論學習、實踐學習、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

(3)課程總結。經過一段時間的酷跑課程的學習,結合日常評價工作,對學生跑酷運動的學習效果進行最后的總結工作。數據結果顯示在大學體育中開設跑酷課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耐力、爆發力和平衡能力等,能過充分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

2.分析結果探究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開設跑酷課程的價值

(1)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在大學體育課中開設跑酷運動,可以大幅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跑酷運動本身需要跑酷者具有很好的彈跳能力、力量及平衡力等,大學生在學習跑酷過程中需要加強自身的體能訓練,達到跑酷運動對跑酷者身體素質的要求。因此在大學課程中開設跑酷運動可以激發大學生身體鍛煉,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2)品牌競爭價值。跑酷作為一種新的時尚運動,已經被社會及大眾接受,而跑酷運動中也蘊含很大的商業價值,這項運動的參與者主要是青少年,在高校中開設跑酷課程,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為高校體育課程的發展提供新的可能,同時跑酷運動的競爭性,可以幫助大學生增加自我認同感,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開設跑酷課程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跑酷運動符合大學生學習要求,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其次跑酷課程作為一種新形式課程,可以激發學生競爭意識,保證學生自信心的建立;最后高校內部的結構建設符合跑酷運動對障礙物的要求,適合跑酷者的跑酷運動。所以應加強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跑酷運動的開設,為國家培育全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 聽說課程

前言

近些年來,作者在對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調查中發現,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師依然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去接受知識教學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對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的對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二本文主要對情境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下面進行詳細的研究。

一、情境教學模式概述

所謂的情境教學模式主要是根據教學的內容,借助一些外在事物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識,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知識,與此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情境教學模式是當前較為常用的教學模式之一,教師通過將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建立直接的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通過角色扮演、英文音樂欣賞、語言描繪、英語視頻播放等方式來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潛移默化地引領著學生的學習方向,對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對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的要求也不斷的提升,教師不僅僅要完成教材的教學指標,更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創新英語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在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也有著極大的作用,另外,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有效的解決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從而保證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情境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

1.在課前引入環節中的應用。課前引入環節對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有著極大的作用,然而,在以往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經常會忽視課前引入環節,甚至沒有意識到課前引入環節的重要性,在學生狀態不佳的情況下直接進入正課,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中應重視課前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保證學生在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學習,確保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情境教學模式在課前引入環節應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通過提問、講故事等方式將學生帶入語言情境,同時,可以通過回答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做好語言情境的鋪墊。當然,在課前引入環節所提出的問題要與課程教學有著直接的聯系,同時還要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主,這樣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what sport do you like?You get used to what color clothes?After graduating from what your ideal?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提出簡單的英語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愛好進行回答,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更有利于提升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效果。

2.在課堂中的應用。情境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英語情感,并從中增強對英語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情境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應充分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利用聲音、文字、圖像等結合的表達方式來對學生施教,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形、有聲、有色的語言環境,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在英語聽說課程教學中,應遵循著以聽力優先的原則,在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選擇難度適中的聽力材料,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聽力能力極為重要,具備一定的聽力能力才能聽懂對方所講英語的意思。一般情況下,英語聽力材料以2-3篇為宜,并讓學生結合所聽到的發聲進行跟讀和模仿,從中提煉出核心句式、詞匯等,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更有助于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在英語聽說課程中,材料形式的選擇應本著多樣化的原則,如,多人對話、兩人對話、辯論、陳述等方式,以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參與到英語聽說練習中,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能力。

此外,可以通過播放英語影視作品的形式創設情境,用動感、真實的畫面來打動學生,讓學生從發聲者的體態語言、面部表情等來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另外,在播放英語視頻短片的過程中,通過純正地道的讀音、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美妙迷人的情節等來幫助學生感受西方國家的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等,讓學生處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更有利于領會英語,從而習慣英語的表達方式,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3.在聽說課堂總結中的應用。課堂總結是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更有助于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學習,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然而,在以往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中,課堂總結多數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單方向的進行,缺乏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交流,整個課堂總結環節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整體學習效率不高。而將情境教學模式應用到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總結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在一些重難點知識匯總時,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匯總情境來促使學生參與到情境學習中,不僅可以提升課堂總結的效率,同時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三、總結

總的來說,學生作為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的主體,在情境教學模式應用到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應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在情境活動中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升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的效率。通過本文對情境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分析,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主要對情境教學模式在課前引入環節中的應用、在課堂中的應用、在聽說課堂總結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的質量,實現學生英語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國艷.發揮信息輔助作用 夯實情境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下初中英語情境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4).

[2]董菊.基于情境教學理論的英文原聲電影在綜合英語課程中的應用[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3]徐秀蘭.掌握課堂教學要領 讓語法教學更生動――淺談譯林版小學英語Grammar time板塊[J].生活教育.2015(09).

[4]訾韋力,武力宏,鄭華偉.多維模式的形成性評估促進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實踐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05).

第8篇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SPOC

互聯網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利用催生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即網絡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了教學的靈活性和自由化,而且這種教學方式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對于分層教學實施也有顯著的價值[1]??偟膩碇v,網絡教育教學方式的具體利用滿足了當前階段不同基礎學生對學習的具體需要,實現了教育實踐中資源的充分利用。對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進行分析可知因為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需要對學生進行分析,SPOC在教學實踐中的利用滿足了相應的要求,幫助實現了大學英語的針對性教學加強。

1SPOC概述

在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要實現SPOC的專業化利用,首先需要明確SPOC是什么。就概念解讀來看所謂的SPOC具體指的是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因為此課程的英文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所以在一般活動中都使用其簡稱SPOC,這個概念的最早提出人是阿曼德·??怂菇淌赱2]。就此課程的具體分析來看,概念中的Small和Private是相對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來講的,其中Small是指學生規模一般在幾十人到幾百人,Private是指對學生設置限制性準入條件,達到要求的申請者才能被納入SPOC課程。簡言之,SPOC并不是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一種普遍性課程,而是達到條件的學生才能夠開展的限制性課程內容。

2大學英語教學中SPOC應用的必要性

結合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可知之所以要強調SPOC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必要。首先是教學實效顯著提升的必要[3]。結合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可知,大學英語是一門必修公共課程,集中在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即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因為從高中進入大學的學生,英語水平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所以如果不做區分便開展統一性教學,那么如何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措施才能滿足學生的具體學習要求,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教學設計無法實現針對性,所以相應的教學實效會大受影響。采用SPOC進行不同條件的設置,通過統一考試實現學生水平的測試,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級別,然后進行針對性授課,這樣,相關教學設計會更符合學生的情況。因為教學的針對性得以加強,所以最終的教學實際效果會獲得非常顯著的提升。其次是在教育實踐中,教學資源的應用針對性和有效性會明顯提高。結合目前的教育實踐進行分析,如何實現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規避資源浪費是當前教育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4]??偨Y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會發現有的學生在大一的時候已經具備了4級英語的水平,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甚至能夠達到英語六級的水準。但是有的學生直到大二英語課程結束,水平依然比較差。面對不同水準的學生,實施相同的教育課程勢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基于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確定針對性的課程,比如通過了4級,要備考6級的學生,可以采用SPOC進行教學,這樣一來,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利用會更加合理,師資配備也會更加的突出,這對于最終的教學效果提升是有非常顯著的意義。總之,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不管是從教學資源的應用角度進行考慮,還是從教學實效性做分析,應用SPOC都具有必要性。

3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SPOC的應用

結合上述的具體分析可知在目前的大學教育實踐中積極地引入SPOC,其不僅可以滿足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個體化需求,而且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具有開放性的教學平臺,這對于最終的教學實效提升有突出的現實意義[5]。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SPOC的具體應用,總結其應用方法和策略,這對于指導現階段的英語教學有突出的現實意義。第一是SPOC模塊設計。結合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要很好地利用SPOC,首先需要完善SPOC模塊設計。結合當前的教學需要,SPOC模塊設計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具體有6項:1)學習目標模塊的設計,這是SPOC應用中必須要強調的內容,因為只有明確的目標,相關的限制條件設計或者是教學內容設計才會更具針對性,這樣,后續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會更加突出[6]。2)導入模塊設計。在大學生英語教學實踐中,基于目標實現進行教學內容導入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導入,導入什么樣的內容都是老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在導入模塊設計的時候以在線網絡平臺為基礎,采用互動性的方式結合課前學習內容進行導入,這樣,大學生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會有效好轉。3)問題引進模塊設計。結合大學生英語教學實踐,為了讓大學生實現自主思考與分析,需要利用問題對大學生的思考方向以及探索內容等進行引導。在實踐中強調問題引進模塊的設計,實現問題引進的合理性、科學性,加強問題在學生學習實踐中的作用發揮,這樣,學生學習效果會明顯提高。4)自主分析模塊設計。這部分內容主要強調學生的段落分析。讓學生在英語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段落閱讀,然后實現自主分析與理解,這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會得到培養與提升。5)鞏固夯實模塊的設計,該模塊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夯實所學基礎。在設計實踐中,重視內容的強調,并結合所學進行夯實內容設計,這樣,夯實模塊的實際價值表現會更加的突出。第二是SPOC模塊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要實現SPOC的有效應用,需要在SPOC模塊設計的基礎上強快模塊的有效落實,這樣,SPOC教學實效才會獲得明顯的提升。結合目前的大學生英語教學實踐,要真正地落實SPOC模塊設計內容,需要強調如下方面:1)明確SPOC模塊設計的具體內容,并對每一個模塊的相應內容做全面性分析,掌握其特點和應用效果,這樣,在教學實踐中,SPOC模塊的應用可以實現針對性[7]。2)對SPOC模塊的應用做組合分析,了解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從相互關系入手強調應用過程中的模塊協調,通過模塊協調的加強,各模塊的相互配合效果表現會更加突出,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整體效果發揮會更加顯著。3)明確各模塊在英語教學環節中的位置,并做針對性應用,這樣,設計模塊和英語教學實踐有了更加顯著的契合效果,最終的模塊應用效果會更加的突出。第三是SPOC模塊的應用總結與評價。在SPOC模塊應用基礎上對其進行總結與評價,這對于SPOC模塊的應用實效提升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就應用總結和評價來看,主要的內容如下:1)總結SPOC模塊應用的現實效果。在教學效果總結評價的過程中可以以過去的教學資料為對比分析對象,通過對比研究教學資料可以發現應用SPOC模塊前后學生的具體狀態以及教學資源的消耗情況,這對于更加真實地判斷SPOC模塊應用有積極意義[8]。2)評價SPOC模塊應用中的優勢和不足。優勢評價能夠使優勢得以繼續,缺陷評價則可以進一步地了解缺陷發生的原因等,這對于缺陷的改進與提升有突出的現實價值。簡言之,強調SPOC模塊的應用總結與評價,更加全面地了解SPOC模塊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和表現出來的不足,這對于后續的SPOC模塊應用優化有突出的現實指導意義。第四是SPOC模塊的優化與改進。在SPOC模塊應用總結與評價的基礎上對模塊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結合問題做更深入的分析,即分別從老師、學生以及課程設計等方面對存在的問題做深入性剖析,這樣,問題的發生原因會更加的明確。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問題改進與優化,這樣,整體教學會獲得顯著進步。需要注意的是,在問題優化和改進的過程中需要強調如下內容:1)問題的優化與改進必須要符合現代化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因為只有滿足了教學的實際需要,問題的優化和改進才會更具教學實效性。2)在問題優化和改進的過程中需要強調全面。在教育實踐中,因為各方面因素是相互聯系的,所以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種情況下要對SPOC的應用進行優化和改進,就必須要強調全面,這樣,SPOC的改進和優化效果會更加的突出,其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也會更加的突出。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現階段大學教育實踐中的必修公共課程,在大學考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學生基礎語言能力訓練與提升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強調大學英語教學有突出的現實價值。結合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會發現因為學生的個體需要不同,因此在實踐中為了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個體需要,同時為了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針對性利用,需要強調教育實踐中的分層教學。在互聯網應用大背景下積極地應用SPOC,這不僅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開放性平臺,而且可以應用SPOC實現對學生需求的滿足,這樣,大學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個性化效果會明顯加強,最終的教育實踐效果會獲得顯著提升。簡言之,分析研究SPOC在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有效利用,為英語教學實踐提供資料,這對于當前的教育工作推進有突出的現實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婷婷.“互聯網+”背景下SPOC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0(35):26-27.

[2]尹寧潔,郭紅美,安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校園英語,2020(40):81-82.

[3]谷峰.“互聯網+”背景下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以SPOC《英語翻譯理論與技巧》為例[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7(1):81-85.

[4]王宇.“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癕OOC+SPOC”混合教育模式的設計與應用——以藝術欣賞專業為例[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22):77-78.

[5]林麗,渠帥.“互聯網+教育”新型態下SPOC的應用體系探討[J].學理論,2019(1):145-147.

[6]劉卓.試論“互聯網+”背景下的軍事院校大學英語網絡教學[J].速讀(下旬),2019(11):18.

[7]范雋瑜.“雨課堂”在外貿英語口語SPOC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1):106-107.

第9篇

關鍵詞:高等教育;國際化;英國大學

一、引言

關于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中外學者多年來進行了大量的、不同層面的研究,從國際化的概念到國際化的措施,從國家政策層面的分析到具體大學的個案研究,應該說在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驅動國際化的具體措施上,全球的高等教育機構已經達成了相當的共識[1-3]。然而,在近幾年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下,美歐各國都在國家不同領域的政策上做了不同程度的調整。高等教育逐漸變成了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所有的國家都試圖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學生。

目前,由于世界各國正處于經濟困難和不確定的時期,各國政府需要通過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來發展其知識經濟,因而可以說日益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受到各國政府的驅動[4]。對于國際化程度相對滯后的中國高等教育而言,學習、借鑒那些國際化程度高的國家的經驗,學習他們在新形勢下的國際化理念及措施很有必要。為此,回顧、了解和總結成功經驗很有必要。英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競爭中,其高等教育國際化很早就受到了英國政府的重視,現在已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制度和實施了各種促進教育國際化的措施。因此,對于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考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最新趨勢。

二、英國大學國際化的優先選項

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首先受巨大的經濟利益所驅動,因此,英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一直頗受爭議。截至2009年10月,英國大學擁有280760名國際學生(歐盟學生除外)以及125045名歐盟學生[5]。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開始運用商業管理理念來管理高等教育。大學的管理和經營逐步從學院式走向經營式。英國政府在政策上盡量給予大學自由靈活的辦學空間。以下我們將討論國際化概念及大學國際化標準和大學國際化優先選項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國際化概念及大學國際化標準

在國際化和高等教育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獻研究,特別是對于國際化的概念及定義[6]。但這些研究是必要的,正如德·威特(De Wit)所指出的:“如果國際化變成了可泛指所有一切國際化事物的詞組,那么‘國際化’是毫無意義的。如果要更加準確地理解國際化,一個確切的定義是十分重要的”[7],而每所高校所制定的國際化政策,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其對“國際化”這一概念的理解[8],這也會影響到不同大學對于國際化的優先選項。

簡·奈特(Jane Knight)對國際化的定義被英國高校的國際化政策文件所廣泛引用,也被英國以外的高校所認可[9]。她將國際化定義為“將國際的、跨文化的或全球性的東西融入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功能和提供高等教育的過程”[10]。本文采用奈特的定義。

德·威特還指出“……如果要對國際化進行評估從而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那么國際化就需要有其指標”[11]。高校的國際化評估指標也是現在熱點研究課題之一,它在大學實際實施其國際化方案時,起到指導與參考的作用,因而高校會在有限的資源和條件下,優先選擇評估指標所涉及領域,來制定其國際化策略。故本文將對英國高校的國際化標準做簡要總結,以期從文獻方面得出英國大學國際化的優先選項。

米德爾赫斯特(Middlehurst)教授通過對英國高等教育進行研究,做出了有關英國高校國際化策略的報告。報告總結了英國大學國際化指標所涵蓋的范圍(見表1):

我國學者對于高校國際化的標準在理論上也有所探討。陳學飛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包含了國際化的教育觀念、學生培養目標、課程、人員交流、共享教育資源與合作研究這些方面[12]。王璐等學者歸納了教育觀念、師資隊伍、學生構成、教學過程、辦學條件和信息、辦學和科研、成果交流7項國際化指標[13]。陳昌貴等學者對中國的26所研究型大學的國際化情況進行了調查,他們采用了戰略規劃與組織機構、人員構成與交流、教學與科學研究、相關條件與設施以及成果交流5類18個指標。[14]

綜上對比可以看出,英國高校國際化標準與我國的標準在理論研究的層面上有許多相同之處,因為米德爾赫斯特基于對英國大學整體層面的考量,其所做的總結幾乎涵蓋大學國際化的所有方面。正如她所指出的那樣,各高校在具體實施國際化方面會有差異[15]。而英國高校在進行國際化實際工作時優先考慮的方面,則對我國高校具有更大的借鑒及學習意義。因此,本文將結合英國大學國際化標準以及近年來英國的兩個實證研究課題為基礎,具體探討英國大學國際化優先選項。

(二)大學國際化優先選項

約翰·菲爾登(John Fielden)就英國大學國際化實踐問題進行了調研,調研對象為6所英國大學,他們是巴斯大學、伯明翰大學、哈珀亞當斯大學學院、納皮爾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以及倫敦大學學院[16]。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大學的國際化措施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以大學為中心,其核心目的是提升大學的國際地位;二是以學生為中心,其核心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成為世界公民的經歷[17]。從而可以看出,英國大學在國際化方面優先考慮的選項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招收國際學生;開展與海外大學或機構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國際化社區,即達到師資國際化和教學課程國際化。

與菲爾登關注的研究課題相似,Nivesjo等對英國1994大學聯盟①中的大學進行了一系列針對其國際化政策與具體措施的調查,調查表明:58%的大學把國際化和全球化列入其高校發展的重要策略;2%的大學已經了實施國際化的相關文件;63%的大學有專門負責國際化的高級管理人員,如主管國際化的副校長等;95%的大學成立了專門的國際化辦公室[18]。為進一步了解這些大學的國際化發展以及深入理解其國際化措施的優先選項,Nivesjo及其同事對聯盟中的5所大學進行了更為詳細的研究,這5所大學是:埃塞克斯大學、??巳卮髮W、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薩里大學及紐約大學。其在國際化方面優先考慮的選項有:提高科研能力;開發具有國際化吸引力的課程;提升及擴展校際合作,合作領域包括科研、教學及商業化合作等;提高學生的流動機會;學校教師的國際化;創立及保持與國際校友的關系及網絡。[19]

結合米德爾赫斯特對英國大學國際化的總結以及上述兩個實證研究結果,我們將以優先次序,對招收國際學生、國際化課程、學生的流動、教師國際化和遠程教學5個方面的大學國際化優先選項逐一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第一, 招收國際學生?!皞鹘y的”國際化政策是以招收國際學生為核心的[20],對于很多英國大學而言,國際學生的招收仍然是當前國際化的重心,國際學生已經成為英國大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際學生既能使校園文化更加多彩和生動,同時也為英國本土學生了解全球市場提供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在英國的學習,外國學生能與英國及其他國家建立聯系,從而有利于他們未來職業發展。在英國學習過的學生往往在其未來從事與英國有關系的工作。這些對英國將來在全球政治經濟范圍內扮演積極活躍的角色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國際學生的招收也為英國大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英國的經濟作出了貢獻[21]。僅2008年,國際學生的學費和其他開銷,就使得英國高等教育獲得了接近53億英鎊的效益[22]。然而,這也是英國大學國際化備受爭議的焦點之一。大衛·埃利奧特(David Elliot)是針對英國政策更關注于高等教育可產生外匯收入的經濟效益而不關注于教育真正的需要做出過批評的學者之一[23]。如何平衡高校的教育本質與產生合理的經濟效益,也是我國大學國際化道路上需要謹慎處理的問題。

Nivesjo等學者研究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如1994大學聯盟的成員將保持與國際校友的關系列為優先的國際化措施之一。國際學生為英國的高等教育帶來許多益處,這些大學希望通過保持與畢業生的聯系使大學繼續受益,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校友會慈善捐贈;代表及提高學校聲譽;在學校的招生活動中發揮作用;支持學生交流項目;通過校友會來保障工作和實習機會;確保產學研一體的活動;通過校友會與校友保持聯系;擴大學校的宣傳。因此,創立及保持與國際校友的關系及網絡也是一些大學國際化優先項之一。[24]

第二, 國際化課程。課程國際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成為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英國學者們對于課程國際化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在概念方面,他們認為課程國際化應該包含網絡大學(E-University),本土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海外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broad)、世界公民可持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及跨文化學習等多重概念。[25]

在實際課程內容方面,英國教育家認為不僅要開設更多的外語課程或學習有關其他國家的歷史和地理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視野的課程體系。尤碧珍在其《歐盟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的論文中總結了英國課程國際化的5種方式:一是開設專門的國際教育課程。國際教育要求在國際的框架下講授某種學科,使學生意識到所有國家的相互聯系及世界共同的普遍性的問題。二是在現有的課程中加入國際性的內容,這些內容緊密關注國際上各學科的最新動向,及時讓學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英國目前已在普通教育核心課程中增加了世界史和外語,在工程、教育和工商管理等領域的教學中也增加了國際方面的內容。三是開設注重國際主題的新課程。如曼徹斯特商學院,其課程當中貫穿了以國際化為主題的課程,如國際商務、國際戰備、國際管理戰略等課程。四是地區性或國別研究的課程,如曼商學院以“歐洲研究”為主題的課程,允許學生花10個星期去研究歐盟各國的經濟發展特點,其中包括去巴黎和布達佩斯等地進行實地考察。五是建立國際交換課程網絡。通過交換課程補充學校教學計劃中未能設置的課程,同時,使學生體驗不同的文化背景[26]。近年來,英國在高校課程的國際化方面有了長足發展。英國在所有層次和類型的學校里引入“歐洲緯度”②,改革學校的課程教學方法,不斷推廣具有“歐洲緯度”的課程。為滿足國內外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英國高等教育課程設置極其豐富,總數高達42000種。[27]

雖然在課程內容方面,英國大學做了積極的改變,但研究者們認為課程國際化意味著“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而非教學內容突然的變化”[28]。面對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國際學生,英國教師首先要改變國際學生,特別是受儒家文化學習方式影響的亞洲學生先入為主的思維習慣,即這些國際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不熟悉英國的學術文化,因而在學術上達不到優秀[29][30]。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改變教學方法,給予國際學生更多的指導;也需要注意集合國際學生與本國學生進行學。[31]

第三, 增加學生的流動機會。對于所有1994聯盟的大學來說,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學校政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們一方面加強招收國際學生從而提升英國本土校園的國際化氛圍,使學生不出國門就能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從而具有國際化視野;另一方面鼓勵英國學生出國流動,使學生擁有國際的學習工作經驗,從而把學生塑造成為國際化人才。這項措施也促進了學校的交流項目,提高了學生在海外工作的可能性,拓展了學生學習外語的機會等。[32]

第四,教師的國際化是整個學校國際化策略的核心。從全球招聘最優秀的教師來服務英國的大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樣才能吸引國際學生。國際化的師資所帶來的國際化視野,也有益于國際化課程的開發。對于學生而言,國際化的師資能使他們在所學的課程中得到不同的觀點或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習機會。總而言之,學生主體加之科研、教學師資力量的國際化都能有益于學校整體國際化的發展。[33]

第五,遠程網絡教學。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教育的網絡化,都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著名的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目前已形成了更為龐大的教育機構進行遠程教學。目前,英國為了進一步擴大其海外教育出口,2001年,英國高等教育基金理事會(HEFCE)擬定E-University計劃。2002年,英國成立了以終身教育為理念的產業大學(University for Industry),這是一所沒有校園的大學,學校直接通過網絡系統向在職人員提供培訓和掌握新技能的機會。然而,在大規模推廣遠程教育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英國高等教育保持了其遠程教育的質量水平,這就有力地提升了公眾對英國大學國際教育質量的信心。設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英國政府每年采取兩種方法對高校的教育質量進行評估[34]。雖然這種制度化及數字化的評估方式一直備受爭議,但我們可以看出英國謹慎的辦學態度及監控體制,使得英國大學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的國際聲譽,為英國高校在國際學生市場的拓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5]

三、總結與啟示

本文就大學國際化的問題,以英國大學為例,以國際化概念、大學國際化標準和近年英國兩個實證研究項目為基礎,總結出英國大學國際化的優先選項,并就我國高校當前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和當下高等教育界關于國際化所熱議的觀點,重點分析并討論了招收國際學生、國際化課程、學生的流動、教師國際化和遠程教學5個方面的大學國際化優先選項。

傳統的招收國際學生仍是大學國際化的有效手段,但學校招收國際學生的出發點有所變化。學校意識到國際學生對于培養本土學生國際視野與成為世界公民的積極作用。國際化課程是高等教育國際化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也最具挑戰性。教學理念的國際化較之課程內容的國際化更為重要,也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在學生流動和教師國際化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了英國大學所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學生和教師的流動與國際化有益于學校整體國際化的發展。最后,本文就遠程網絡教學方法,總結了遠程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對教學質量的保證才是遠程教學長遠發展之本。

我國大學可以根據各個大學自身的資源和條件,就以上5個方面進行重點發展與投入,從而逐步成為國際化院校。在國際學生方面,學校在繼續重視對來華留學生招生的同時也要以培養我國學生成為世界公民為出發點,為來華留學生和我國學生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習環境并重視與畢業的留學生保持積極的聯系。在課程國際化方面,要結合本國實際需要積極引進國外的一些適用于我國國情的教學內容,同時也要注重教師教學方法的開拓創新。繼續加大和鼓勵我國學生和教師的國際化交流,從而帶動高校整體的國際化發展。在遠程教學方面,我國高校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的建設都處在初級階段,但我們應當及早重視教學的質量和高起點的實施。綜上所述,我國各高等院校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況,國際化發展的程度各異,因而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對大學國際化優先選項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制定確實可行的方案,使得高??焖倏缭绞降匕l展成為國際化的院校。

注釋:

①1994大學聯盟:代表了19所英國頂尖的研究教學型大學,旨在推動優秀大學的研究和教學。

②歐洲緯度:1990年,英國提出了對“歐洲緯度”的定義,其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的歐洲身份,為他們家人到歐洲單一的規劃和指揮共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準備,增加學生對歐共體及其成員國的知識,使他們了解英國與這些國家以及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合作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Tsang M, Yu Z.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Japan[M]. New York: Center on Chinese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2008.

[2] Altbach F. 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Realities in an Unequal World[M].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3] Knight J.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cepts, Complexities and Challenges[M].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4][18][19][21][24][33]Nivesjo S, Winzer R, Brassell L. Strategies and Trend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K Universities[R]. 1994 Group'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Resources Policy Group, 2011.

[5] Hesa. Press Release 155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2009/10[Z]. 2011.

[6][8][9][15] Middlehurst R. Respon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genda: Implic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Strategy[R].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2007.

[7][11]De Wit H.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M]. Connecticut: 2002.

[10] Knight J. 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led: Definition, 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4, 1(8): 5-31.

[12] 陳學飛. 高等教育國際化-跨世紀的大趨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3] 王璐,陳昌貴. 高等學校國際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建構[M]. 湖北社會科學,2007.

[14] 陳昌貴,曾滿超,文東茅等. 中國研究型大學國際化調查及評估指標構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7(4):116-135.

[16][20]Fielden J.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Managing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in UK Universities[R]. UK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Unit, 2008.

[17] Fielden J. Global Horizons for UK Students: A Guide for Universities[R]. The Council for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7.

[22] UUK. The Impact of Universities on the UK Economy 2009.

[23] Elliot D. United Kingdom, in N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M].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25][31]Caruana V, Spurling 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s of UK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of Selected Material [R], 2007.

[26] [27] [34] [35]尤碧珍. 歐盟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以法、德、英為研究對象[D]. 山東師范大學, 2006.

[28] Shiel C. Managing Diversit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MAF: Subject Centre Conference[Z]. 2006.

[29] De Vita G. Integration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a Business Synoptic Module for International Credit Entry Students [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4, 1(9): 69-81.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私人影院免费看视频 |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青草 | 四虎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手机精品在线 | 欧美在线一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 美女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黄色短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伊人影院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男人天堂啪啪 | 免费体验120秒 | 99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 久久厕所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视频在线观看 |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瑟瑟网站查找 | 黄色的视频免费观看 | 猛男诞生记最新免费完整版韩剧 | 欧美劲爆第一页 | 成人日韩精品 | 96精品专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男人的天堂 | 五月婷六月| 国产男女视频在线观看 | 懂得影视大全 |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 免费国产小视频 |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