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7 14:44:1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大學生黨員思想匯報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專四終于考完了,心中的一塊達石頭也總算落了地。為了專四,我兼職拼了命一樣的學習,每天都沉浸在題海中,每天奔波于圖書館于寢室之間,仿佛又回到了高考時代,連吃飯睡覺都覺得是浪費時間。現在,專四結束了,所有的壓力頃刻間消失了,人突然開始變得迷茫了,沒有方向了,總感覺心里空空的,沒有了寄托一樣。專四前的巨大壓力和專四后的零壓力形成了強烈反差,導致每個人都迷失了方向。針對這一現象,學院特地為2006級學生召開了一次年紀大會,分析了專四后普遍存在的迷茫問題,回顧了過去,展望了未來。
作為2006級的一員,我積極參加了年紀大會,而且受益匪淺。整個年紀大會分為一下幾個流程:
一、回顧過去的兩年大學生活;王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記錄了過去兩年中的點點滴滴,有歡笑,有沮喪;有喜悅,我悲傷。。。。。。西瓜晚會,軍訓,洪水,拔河等等的場景歷歷在目,勾起了我們的回憶,每個人心中都起伏著。看著視頻,感慨著時間的流逝,眨眼,我們快是大三的學生了,大學生活的賽程已經過半,突然覺得很傷感,同時在心里暗暗高斯自己,要好好珍惜大學生活!
二、各班級總結報告;每個班級都存在著專四結束后的迷茫,但是迷茫只是暫時的。各班都對班級同學的現狀以及對未來的打算做了調查哦,對于未來的打算,有出國深造的,有考研的,有考公務員的,還有直接就業的,大部分同學都對自己未來有一定的打算。
三、學長學姐交流經驗;通過視頻的方式,學長學姐們跟我們分享了有關考研,社會實踐,學習,工作各方面的切身體驗,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年級大會后,我開始走出迷茫,開始思考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對自己接下來的學習,生活有一個具體的打算。
一方面,接下來期末就要到了,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把課上好,期末考試考好,再接下來就是將暑期社會時間做好,然后有機會的話找個單位實習。大三要準備考一些證書,如教師資格證,報關員等。此外,還要學好二外,找份兼職,使自己過得充實,快樂。
一直以來都對自己說,應該多參加社會實踐,多找一些實習,因為在我看來社會是一個最多元化最生動的課堂,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不同于校園的氛圍,學到不同的東西。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假期只是參加過一次農村實踐,卻一直沒有謀到實習,或者說自己根本沒有去謀實習,現在回想起來,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咎于自己的懶惰吧。上了大三,回首大學幾年時光,突然發現除了學生工作,沒有參加過什么實習,突然之間有了緊迫感。所以就有了海泉灣的一段實習經歷。
這只是一段短短十天的實習,雖說只是很一般,但是正如我剛才所說,不管是怎么樣的實習,都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經歷,更多的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
在這里我想借助黨支部這一平臺,跟大家分享我此次實習心得體會。
為什么要實習?在我看來,不管是好的實習,還是一般的實習,都可以給我們更多的經歷。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特別是專業知識,找到自己的弱點,發現自己的優勢,好的保持,不好的盡量去總結,去彌補。
首先專業知識的儲備很重要。在這次實習中,考驗的是我們這些學生的英語能力,不管自己對專業是什么看法,興趣如何,我想,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出去如果連簡單的英語會話都不夠自信或者唯唯諾諾的話,也許別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自身專業都不行,又怎么敢奢望你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專業很重要!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接待了部分來自俄羅斯、意大利的外賓,他們不會講英語,開口就跟你嘰里咕嚕地講火星語,好在我們有個師兄會一些俄語,而我們中也有兩個二外法語的學生,配合肢體語言能勉強應付那些外賓。這個小插曲讓我深深的認識到,對于一個外語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一門二外并能用于日常交流,在適當的場合會帶給自己驚喜,也更能幫助建立自信。
第二是綜合素質。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該多參加一些活動,鍛煉自己各方面能力,同時多涉獵不同領域的東西,更好的武裝自己,將是我們不變的主題。
第三是行業意識。不管自己將來想從事什么行業,充分了解該行業并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非常必要。要對你的目標行業認知,認同。例如我們這次工作的是旅游行業,也就是服務行業,服務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只有提高對目標行業的認知度才可能更有效地提高。
第四要找準方向。多接觸社會,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行業,開拓視野,這樣才不至于盲目,要找準方向。而找準方向的前提就是更大范圍地開拓視野。
其實,忙還沒能把我壓壞,而是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和理解。就拿我班出游來說,我真的有點泄氣了。同學們反復的意見,“就得哥來失嫂意”的尷尬場面,看到負責聯系的同學焦頭爛額地砍價后還是沒有成行等,這些讓本來就緊張的生活節奏中,強加了一個小節,讓本來一快的離譜的節奏,突然變得快的跟不上節奏。我很希望能把事情都做得最好,都讓每個人都滿意.但這僅僅存在與理想中.同時看到"成事不足"的自己,在心里,我很想開口罵人,但是一次又一次,把怒氣壓下去。其實,這樣是很辛苦的,但我不得不這樣做。
正因為這種高強度的工作量,我已經很久沒有運動了,正因為如此,惡性循環也出現了,就如快要爆發的火山,但有外力不斷的把它壓下去。然而一次宿舍活動,把我釋放了。
不知怎的,宿舍竟然發起了每周一次的“大餐”,宿舍的同學輪流“當家”,因此每個星期的周末,我們總會大飽口福。可能正是這一“大餐”的調節作用,我發現,其實壓力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大。
出游不能成行,那就再找時間去咯;考試到了,就去考咯;等級考試,其實沒那么可怕,做過一次真題之后,發現不出以外應該會通過的……突然間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在這當中,我發現很多時候,壓力是源于自身,而作用與自身。不要把自己框在既定的格子中,試著跳出來看看,才發現原來一切的壓力都是“自找麻煩”。
時間總是那么快,在一轉眼間又到了期末。平時總是將“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掛在嘴角,可是,這學期,我是否讓自己后悔了呢?
總想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可是因為這學期剛剛接了鄧讀會會長的職務,我想把鄧讀會搞好,擴大它在學院學校的影響力,所以,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去經營這個社團。有時候,我靜靜地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搜羅著各種網頁,為的是為我們社團的活動尋找一個好的創意或者亮點;有時候,我又獨自熬到深夜,修改著策劃、趕寫著總結;有時候,我又拋開我本來就緊張的學習業務而投身于社團工作。似乎自己總是要求太完美,我總是想把每件事都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管是多么簡單的工作,我都要發短信給部員,詢問完成情況,有時還要親自監督。雖然鄧讀會在學院中的影響力不是那么大,又不是那么吸引人,但是我敢說,經過不懈的努力,鄧讀會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尤其是今年,我們拿到了“優秀分會”的稱號。我的付出算是有了回報,因此,我也特別欣慰。
在平日的學習中,我還是能夠安排好學習時間。但是由于我把晚上本來用于自習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社團工作上,學習時間自然也就減少了。我對自己沒有很多時間用來學習而有些心慌,特別是專四考試之前和臨近期末的復習階段。我認為,學生的本職工作是學習,社會工作可以適當參加,但是學習不能落下。可是,這學期,我覺得自己似乎沒有進入到很好的學習狀態,學習上還是不夠用心。期末了,社團的工作基本結束,是時候要我靜下心來好好復習。雖然我對時間的倉促而感到緊張,但是我會合理安排時間,使自己過得充實。
還有通過一些事情,我明白了作為一個負責人的艱苦。拿暑期社會實踐的準備工作來說吧,我們組本來有3個比較可行的方案。經過多方面聯系之后,刪去了兩個失敗的方案。每次計劃的落空,對于我這個負責人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是我想,就當作是一次很好的教訓。可是,當我滿懷信心走上最后的答辯講臺時,我感到了自己思維的局限性。本以為評委看多了前面同學有板有眼的答辯之后會對我感性的答辯感興趣,結果卻適得其反。面對評委的諸多質疑和否定,我只有沮喪地走下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體會到了希望與失望的落差。而我吸取到的教訓是:我不該將自己局限于我們九個人的小隊,應該多向老師請教,拓寬思路。
時間是一個過程,而我在這個過程中或許享受,或許痛苦,過去的已經不能再改變,未來還是要自己把握。用汪國真的話來激勵自己:“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西南地區去年入秋以來,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西南五省6000萬人受災,用水告急!干旱席卷中國西南云、貴、桂、川、渝5省。西南同胞們在井水日漸干涸、土地龜裂無收的重創下,正長途跋涉取水、深入夾縫尋水、揮汗如雨掘井地與旱情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抗爭!
小河斷流,土地干裂的好像要冒煙了,老牛喘著粗氣,連孩子們都要背著水壺到很遠的地方排隊取水。干旱的烙印隨處可見。然而,旱魔可以侵蝕土地、河流,卻不能消磨人們堅定的信念和絕處逢生的智慧。
“水不夠就省著用,這處沒了就到別處再找。有手有腳,哪能找不到水吃!”一位農婦如此自信的說到。旱災可以侵襲人們的生活,卻無法摧毀他們的精神。那一刻,從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什么叫做信念。對于這場大旱之災,西南地區的人想了各種辦法,尋找水源,從他們揮舞著鋤頭在田里挖井,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艱難的時刻,西南的旱情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總理深入旱災最嚴重的地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旱救災工作。他到田地、水庫實地考察,關心群眾的飲水問題。并鼓勵大家;“我相信,老天難不倒人,困難總會過去”。當地的人給他倒茶水時,總理婉拒了。有如此的好總理,我們相信這個困難一定會過去,甘霖一定會降下。
在全國其他地區,人們自發的為西南地區獻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人們組織了捐款、捐物的活動,為受災地區送去水和食物等。當水送到災區時,孩子們臉上渴望和欣喜的表情讓我們看到了幫助的力量。看到他們拿著水,一點一點慢慢喝的樣子,我困惑了,他們不是很渴、很需要水嗎?一個孩子的回答讓我們沉默了。“我們兩天喝一瓶水,現在喝完了,就沒有了。”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啊。
也許是上天不忍心看到如此令人心酸的場面,也許事被所有人的心所震撼,他終于有所動容,為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區降雨了。人們在雨中笑啊,跳啊,有的人甚至激動的跪下了。但是這次降雨對緩解西南的旱情遠遠不夠,未來的4、5月將是最困難的時候,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老天能開開眼,為大地帶來足夠的水。
對于生活在校園里的我們來說,當注意力還停留在開學的忙碌和游玩的問題時,很難想像,這樣一場令人窒息的旱災是如何折磨著西南的大地,對于這些景象,我們僅僅從圖片,視頻和報道上了解一些。但真正的艱難又有幾人能夠體會啊!有句話說的很是在:一天不讀書,你試試;一天不喝水,你試試?是啊,水時生命之源,離了它,我們可能一天都過不下去。這場大旱已經幫我們敲響了警鐘: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一直覺得揭陽的潮汕文化,源遠流長,古老而深厚。只是,長久以來,這里的文化都因為經濟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傳承并傳播出去。而如今,揭陽市委重視揭陽文化問題,大力舉辦了這次豐盛的巨大盛宴,既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揭陽旅游觀光,又激勵了全市人民和廣大在外鄉賢及外來建設者同心同德、奮發圖強,努力建設富民強市、和諧文明新揭陽。
正月初三,揭陽市首屆特色文化節開幕。一大早,我和家人便來到市政府前觀看開幕式表揚。揭陽的民間藝術表揚,如踩高蹺、鑼鼓標旗隊、舞鯉魚、南枝拳、英歌舞等等,讓人嘆為觀止。我看到許多來揭的外省人不斷發出贊賞的聲音。
揭陽的特色文化節有大的活動項目16個,主要有揭陽民間藝術表演、揭陽書畫藝術展示長廊、揭陽潮劇藝術展示周、揭陽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揭陽玉雕精品展、揭陽地方傳統武術群英會、揭陽企業文化形象展、揭陽盆景蘭花雅石展、揭陽元宵花燈展、揭陽行彩橋活動 、揭陽美食嘉年華活動、揭陽特色文化圖片展、揭陽特色文化游、揭陽榕江花船巡游以及開幕式、閉幕文藝晚會等。
書畫藝術展上,走在長達一千米的藝術長廊,看著來自揭陽人之手的精致字畫,我又不禁感慨,揭陽的藝術是如此精湛。美食嘉年華活動中,設置5000多平方米,130多個展位,各種揭陽的特色小吃和美食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大飽口福。聞著熟悉的食物香味,我的心中暖暖甜甜的,感覺,那就是家鄉的味道。榕江花船的巡游,更是讓沿江路成為了人的海洋。在燈火明亮的夜晚,我看到的是光明和希望,在清澈的榕江中,三十艘代表著代表全市各地黨委、政府、重點企業的特色主題的花船,乘著春風航行。揭陽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共展品1500件,匯集了我市木雕、石雕、剪紙、漆畫、根雕、根字竹絲編織、瓷板雕、泥塑、水泥塑、陶塑、大雕塑、刺繡、年畫等13類工藝品的精品,系統展示揭陽民間工藝美術的概貌。在參加喬林的燒龍活動時,我與所有觀眾的熱情都和燒龍一樣,燃到了極致,在光與火之中,我仿佛看到揭陽的形象正在冉冉升起……
新生開學的時候,我做了一名志愿者去城站火車站去迎接新生。本來安排我做解說員,在校車上向新生以及他們家長介紹我們學校的一些情況。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不僅在膽量,口才方面,而且還有對付緊急情況的反應。可惜的是,因為我暈車而錯過了這個機會,便被安排到火車站做指引。這讓我回想起去年開學時的情景。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我和母親二人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剛下火車,我們便有了一種茫然的感覺,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做。突然間,志愿者的身影出現在我們眼前,他們的接待牌為我們指引了方向,于是,我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頓時,心里踏實了許多。經歷過這些,我知道,當一個人孤獨,無助,茫然的時候,別人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會頓時溫暖我們的心田。現在,我也是一名志愿者,我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不僅僅是因為感激,更是因為有一份社會責任。看到他們一張張無助的臉變成感激和充滿希望時,我的內心涌過一股暖流。我知道,他們心中也是暖暖的,也會更樂意去幫助別人,如果有機會的話。
大二的學習也比大一緊張了許多,課程增多是最明顯的區別。經歷過獎學金評定的過程,我更加感覺到了競爭的壓力。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得比別人多付出一份努力。現在我更加注重的是學習上的所得。因為我發現課程細分了,也更深入了,這意味著我要更加用心去學了。因為這些都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最重要的東西。
于是,我辭掉了社團的工作,認認真真投入學習。我會經常去圖書館,做作業,看看書。我也會充分利用電腦資源,
經濟危機的恐慌仍在持續。朋友見面、短信聊天,話題內容一定不會缺少“經濟危機”;博客日志、QQ空間,充斥著人們焦慮悲觀的文字;而“省錢”也成了一個全民性話題:“金融危機下最省錢的時尚生活”、“金融危機省錢全攻略”、“經濟危機中小白領的省錢之道”……諸如此類的標題填滿了大小媒體的版面。
而對于大學生而言,此次經濟危機的最大影響莫過于就業問題。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雖然國家出臺了研究生擴招等應對政策,但是,作為下一屆的我們,仍不能幸免,其恐慌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中,有人棄業從研了,企圖避開這次危機;有人退而求其次,決定當老師了……個人認為,我們似乎表現得過于敏感,只被輕輕撩撥,就會“跳腳”,沒有一點“抗性”。若整個民族都是如此,那么,這個民族必將為其他民族所俘虜。
我們應當學會忍。像狼一樣,在殘酷環境中求得生存。
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事實上,狼群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鐘,而作戰前的耐心伏擊、精妙設圍、細致觀察才是整個計劃的精華所在。狼又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狼還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畏懼死。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壯馬的肚,與馬同歸于盡。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使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斗力。
十一月,已接近一年的末尾,天氣的急劇變冷,讓人更加留戀被窩的溫暖。校園里同學們的身影變得匆忙,迎著寒風,頂著細雨,我們在校園中穿梭。這樣的天氣,校園變冷了,然而我們高漲的熱情依然澎湃。
十一月的生活,忙碌而充實。工作上,作為團支書的我經常需要去開會并布置一些任務。雖然繁瑣,但是每當干完一件事情,內心都會有一種成就感,自豪感。我覺得這些工作不僅是一種鍛煉,也是一種積累。在不知不覺中,我變得自信起來,盡管有時也迷茫,也彷徨,但現在的自己已能更好的正視和面對問題。不再退縮,不再逃避,我再三告誡自己,因為自己擔負著責任。
學習方面,我覺得很慚愧。作為大二的學生,轉眼已經度過了大學生活的一半,然而在英語學習法方面我所取得的成績卻很小。用那么長的一段時間來收獲那微不足道的成績,我覺得很內疚。總是擁有詳細而合理的學習計劃,也總是雄心勃勃,然而當真的實施起來時卻覺得力不從心。瑣碎的事時不時就打亂了整個計劃,時間也就這樣荒廢,計劃也就這樣泡湯。有時覺得很累,很彷徨,很無助,很焦急,然而我知道生活就是這樣,充滿壓力,充滿挑戰,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堅持就能勝利。正如“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去擠,就總是有的。”這句話一樣,我相信只要自己能充分利用時間,這一切將不是問題。也許以前的我沒能合理地安排時間,這才使得自己的腳步慌亂,現在我只要能及時調整步伐,我相信希望仍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