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5 10:57:2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手指游戲教案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 膽堿能激動劑 谷氨酸 小神經膠質細胞 細胞增殖
0引言
谷氨酸的興奮毒性是急性神經損傷(包括外傷性腦病、中風及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等神經退變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1],興奮毒的關鍵是谷氨酸受體的過度激活,然而,因為阻斷神經元的谷氨酸受體仍然能發生興奮毒作用,可能有非神經元類細胞間接參與谷氨酸的興奮毒過程[2]. 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炎癥,在阿耳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腦中風等進行性神經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谷氨酸能有效刺激小膠質細胞發生炎性增殖[3]. 迷走神經系統通過a7N型乙酰膽堿受體抑制巨噬細胞介導的系統炎癥反應,稱之為“膽堿抗炎通路”[4]. 小膠質細胞膜上表達a7N型乙酰膽堿受體,尼古丁可通過此受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分泌炎性介質[5-6],在胚胎發育過程的來源上腦組織內的小膠質細胞與外周巨噬細胞是一致的. 我們探索尼古丁及卡巴膽堿是否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活化增殖.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Nicotine(Sigma), Carbachol(Sigma), Glutamate(Sigma), DMEM (GIBCO), Fetal Bovine Serum (HYCLONE),MTT Solution (sigma), DMSO (sigma). BV2小膠質細胞系購自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細胞中心. 超凈工作臺(蘇凈安泰),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Olympus TH4200), CO2培養箱 (美國Forma 3111),離心機(上海802B),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us IX700),酶標儀(美國Biotek).
1.2方法小膠質細胞系傳代后,按2.5×105個細胞/cm2密度種植在96孔板,培養第2天,小膠質細胞適應條件后,觀察細胞生長良好的細胞開始加藥,加谷氨酸500 μmol/L,30 min后加入不同濃度尼古丁或卡巴膽堿,24 h后檢測不同劑量尼古丁或卡巴膽堿對谷氨酸誘導小膠質細胞增殖情況的影響. MTT法檢測細胞活性. 噻唑藍(MTT)可被哺乳動物活細胞線粒體中的脫氫酶還原成藍色甲眃顆粒(formazan),且甲眃生成量與活細胞數量及細胞活化狀態呈線性關系. 檢測前在培養液中加入MTT使之終濃度為500 μmol/L,置于CO2孵箱內,3 h后,去除培養液,加入DMSO震蕩均勻,室溫10 min左右,酶標儀測定570 nm波長的A值. 以正常對照組培養物A值作為100%,處理組培養物A值占對照組A值的比值反映細胞存活情況.
統計學處理: 各組數據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實驗數據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在確定方差齊性(P>0.05)后,各組間比較采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及LSD法,如果方差不齊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 P
2結果
2.1尼古丁減少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96孔細胞培養板培養的小膠質系(BV2)細胞,加入谷氨酸500 μmol/L和不同濃度尼古丁24 h進行MTT檢測,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小膠質細胞數目在谷氨酸刺激下顯著增多,為對照組的(247±36)%,小膠質細胞數目隨著尼古丁劑量的增大而減少,尼古丁濃度10 nmol/L時,開始出現顯著效應,至10 μmol/L時,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至100 μmol/L時,數目減少基本平穩(圖1,2).
2.2卡巴膽堿減少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96孔細胞培養板培養的小膠質系細胞,加入谷氨酸500 μmol/L和不同濃度卡巴膽堿24 h進行MTT檢測,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小膠質細胞數目在谷氨酸刺激下增多,為對照組的(236±32)%,小膠質細胞數目隨著卡巴膽堿劑量的增大而減少,卡巴膽堿濃度10 nmol/L時,開始出現顯著效應,至10 μmol/L時,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至100 μmol/L時,數目減少基本平穩 (圖3).
3討論
本實驗結果提示尼古丁或卡巴膽堿顯著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 谷氨酸可以有效刺激小膠質細胞增殖,其刺激程度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一致[3],尼古丁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小膠質細胞增多,并存在劑量依賴效應,10 μmol/L濃度為最為顯效.
炎癥和興奮毒(尤其在神經元損傷或死亡時釋放的谷氨酸興奮毒)是腦損傷及腦病包括中風和阿耳茨海默病等的兩個主要特征[7-8]. 在哺乳動物和人,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聚集在損傷的腦區周圍[9]. 增殖和抑制凋亡是維持小膠質細胞正常功能所需要的. 盡管小膠質細胞有神經保護作用,但也有很多證據提示在神經系統疾病中,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起到負面的破壞效應[10]. 在病理狀態下,比如自身免疫和過度炎癥反應時,抑制小膠質細胞的增殖功能將是有益的.
轉貼于 在內毒素血癥和休克動物模型中,副交感傳出神經系統通過釋放乙酰膽堿可以減輕巨噬細胞介導的系統炎癥反應,在內毒素血癥可以顯著減少組織巨噬細胞生成腫瘤壞死因子,降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的水平,阻止低血壓的發展[11]. 腦組織內的小膠質細胞在發育過程的胚胎來源上與外周巨噬細胞是一致的. 有研究者發現,在小膠質細胞上存在有功能的α7n型乙酰膽堿受體,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可以調節小膠質細胞分泌一些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5]和環氧化酶2、前列腺素E2等[6]. 本實驗結果顯示尼古丁或卡巴膽堿顯著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具有劑量依賴性. 為中樞炎癥參與腦中風及神經退變性疾病等腦病的臨床藥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治療靶點.
【參考文獻】
[1] Smith T, Groom A, Zhu B, et 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meliorated by AMPA antagonists[J]. Nat Med, 2000, 6:62-66. [2] DeGraba TJ, Pettigrew LC. Why do neuroprotective drugs work in animals but not humans[J]? Neurol Clin, 2000,18:475-493.
[3] Tikka T, Fiebich BL, Goldsteins G, et al. Minocycline, a Tetracycline Derivative, Is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Excitotoxicity by Inhibiting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icroglia[J]. J Neurosci, 2001, 21(8):2580-2588.
[4] Wang H, Yu M, Ochani M, et 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7 subunit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inflammation[J]. Nature, 2003, 421:384-388.
[5]Shytle RD, Mori T, Townsend K, et al. Cholinergic modula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by a7 nicotinic receptors[J]. J Neurochem, 2004, 89, 337-343.
[6] Simone RD, AjmoneCat MA, Carnevale D, et al. Activation of 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y nicotine selectively upregulates cyclooxygenase2 and prostaglandin E2 in rat microglial cultures[J]. J Neuroinflamm, 2005, 25;2(1):4.
[7] Smith T, Groom A, Zhu B, et 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meliorated by AMPA antagonists[J]. Nat Med, 2000, 6:62-66.
[8] Block ML, Hong JS. Microglia and inflammationmediated neurodegeneration: Multiple triggers with a common mechanism [J]. Progress Neurobiol, 2005, 76:77-98.
[9]Gerhard A, Schwarz J, Myers R, et al. Evolu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A [11C](R)PK11195 PET study[J]. Neuroimage, 2005, 24:591-595.
一、尋找合適教案
在尋找教案之前,必須對教師自身素質進行分析,揚長避短。如口語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強的可選擇上語言課,繪畫能力強的可上美術課,表現力較強、唱歌比較好的就選擇上音樂課或舞蹈課,而針對表現能力不是很強,但語言簡潔,邏輯思維強的就選擇上科學課。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優秀教案的領域范圍,有目的地尋找,不至于漫無目的,浪費時間與精力。
活動領域確定后,必須明確此領域的要求,如科學領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3~6歲兒童發展指南》強調: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帶著這些新的教育理念去尋找相關優秀教案,我曾在《山東教育?幼教園地》上看到一則大班科學活動案例“巧頂紙板”,將幼兒生活中較常見的幾種材料:紙板、易拉罐、鉛筆、紙筒芯等作為教具,引導幼兒主動嘗試用不同材料巧妙頂起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教師與幼兒一道津津有味地探索穩穩頂住紙板的秘密。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親歷了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有助于培養積極探究的態度,養成積極探究的習慣。
二、調整優秀教案
雖然現成的優秀教案上已標明施教對象,但不同地區的孩子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差異,且許多教育方式更是因人而異,此時必須根據本園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優秀教案進行適度的調整。當我選中大班科學活動案例“巧頂紙板”后,先進行預操作:準備一些材料和鉛筆、易拉罐、紙筒芯、圓形紙板,不作任何提醒與練習,讓大班孩子試著用這些材料頂起圓形紙板,結果發現大多數孩子都能成功頂起圓形紙板。很顯然,在大班上這節課的活動設計沒有挑戰性。用同樣的方法在中班做試驗,40名幼兒中有14名幼兒輕易地把紙板頂起來了。于是根據預操作的結果,我決定將它由大班科學活動改成中班科學活動。在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較薄的紙板容易變形,影響操作效果,在準備材料時要盡量選擇硬實、不易變形的紙板,排除所有不利于操作的干擾因素。預操作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教育對象、活動材料、活動目標等,以便活動能夠科學地順利地進行。
《山東教育?幼教園地》上一則大班科學活動案例“巧頂紙板”,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1.欣賞:激發幼兒頂紙板的興趣(播放獲獎雜技表演、幼兒用身體部位頂住紙板的游戲現場)。
2.嘗試:發現頂紙板的最佳位置(幼兒用紙筒芯自由嘗試頂紙板、發現成功的秘密、幼兒合作找并畫出中心點)。
3.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猜想并記錄、嘗試并記錄、集體驗證操作結果)。
4.討論:找出有利于頂紙板的因素。
5.表演:分享頂紙板的快樂。
以上活動設計是適合大班幼兒的,程序比較復雜,而我的施教對象為中班幼兒,就不能照搬硬套,讓幼兒合作找中心點對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難,而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并不強。找、畫中心點有一定的難度,我就進行修改,幼兒操作結束后請兩個幼兒示范穩穩頂起圓形紙板,教師幫著畫中心點,然后請幼兒觀察教師做的記號,發現能穩穩頂住紙板的位置,通過觀察得出結論:只有頂住圓形紙板的中心點,才能穩穩地頂起紙板。于是我對活動過程進行適度調整:
1.欣賞:激發幼兒頂紙板的興趣
2.探索:用不同材料(鉛筆、紙筒芯、易拉罐)頂圓形紙板并討論:為什么有的材料容易頂起紙板(紙筒芯、易拉罐),而有的材料很難頂起紙板(鉛筆)?
3.二次探索:探索用鉛筆成功頂起紙板的秘密――頂住中心位置(幼兒嘗試頂紙板、請成功幼兒表演、老師畫出中心點、幼兒觀察中心點發現成功的秘密)。
4.表演:分享頂紙板的快樂。
三、打磨出優質課
優秀教案只是上好課的前提,還有諸多因素影響著一節活動課最終的效果,如教師的組織能力、教育技巧、孩子預知的經驗、教具的準備等。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打磨出一堂優質課,還需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結合教學實際進行調整、優化。經過以上環節,我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了如下問題,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優化,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反響不錯。
(1)問題設計具有局限性。活動的導入部分,請幼兒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頂紙板,孩子站在原地,只能想出幾種玩法:用頭、肩、背頂紙板,僅局限在身體的幾個部位,并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封閉了孩子的思維。于是我就重新設計:請小朋友想出多種辦法和紙板玩游戲。幼兒想出了許多種玩法:紙板變成了方向盤、飛鏢、滑板車、陀螺、紅綠燈,用一只手指、兩只手指、三只手指、頭、手臂、背等部位頂紙板。開放性的問題設計,使幼兒活動內容更豐富,激活了幼兒的思維,更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一、手指游戲對小班幼兒發展的意義
筆者對手指游戲的作用進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小班幼兒情緒的影響作用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對家人具有依戀感,他們希望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的照管和愛護,在這一階段老師如果和孩子一起玩一些關于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手指游戲,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也會拉近。這種安撫幼兒情緒的方法,遠比將孩子摟在懷中,顧此失彼好得多。在小班幼兒初次入園時,處于焦慮情緒中的幼兒在手指游戲的引領下,漸漸消除對老師的陌生感,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讓幼兒愛上幼兒園。
2.對小班幼兒智力發展的作用
手指游戲,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隨兒歌口令節奏,通過手部動作和言語去構造游戲情境而開展的游戲活動。玩手指游戲的時候手做動作、口念兒歌、眼做協調,全身的能動系統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感覺統合能力、節奏感和韻律感同時得到了訓練,從而使幼兒“心靈手巧”起來。
3.對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作用
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小班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重要地位,我們選擇以學習語言為重點的手指游戲,既能訓練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語言節奏感,豐富孩子的語言感受性。幼兒在朗朗上口的兒歌中,在邊說邊做寬松的氛圍中,他們的語言得到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實踐發現,通過形象的肢體動作的表演使幼兒對語言的理解 更深刻。
4.對鍛煉小班幼兒手部肌肉靈活性的作用
三周歲左右的孩子,手指肌肉骨骼還沒充分發育,正是動作技能發展的最佳時期。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手指游戲通過有趣的手部彎曲、伸展、擺動來表現,促進小肌肉的發展。這個時期幼兒的精細動作發展不夠,通過手指游戲來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對幼兒的健康方面也是益處多多的。
5.對發展小班幼兒思維能力的作用
幼兒初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數的認識、理解、記憶都很模糊,如果我們借助手指游戲創設生活經驗幫助幼兒學習數學。使孩子們“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手指游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活動的有效方式,它提升了孩子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6.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作用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在家里圍著他們的是一群大人。一旦進入幼兒園面對他們的是一群同齡的孩子,在交往中,他們的任性、霸道、以自我為中心思想常常影響他們之間的交往,我們開展的手指游戲就為他們營造了一種輕松、隨意、無拘束的氛圍。老師鼓勵幼兒自己找玩伴,自己在游戲中去協商、配合、互助,去友好相處,去學習合作。孩子們在這些游戲中結成現實的伙伴關系,他們相互協調、模仿,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學會自己解決人際矛盾,并且互相幫助。
二、手指游戲教學方法
建立手指游戲研究小組,由組長帶動大家收集手指游戲的教育內容,副組長動員各班的家長加入收集行列,整理資料。將收集到的手指游戲按教育功效分類。通過副組長的分析、評價、分類,每班將15個手指游戲內容,整理后交給組長,再經過教研組全體成員的討論選擇和改編,最后,最合適的30個手指游戲將成為本學期幼兒特色活動時的學習內容。例如一套家庭系列的手指游戲《我的家》《家中五口人》《小客人》《好朋友》等,適合幼兒初次入園一段時間內,穩定他們的情緒之需。為了讓他們盡快熟悉幼兒園的常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還設計生活習慣培養系列的游戲《玩具歌》《洗手歌》《穿衣歌》《吃飯歌》等。另一方面,我們還為手指游戲配置相應動作,設計了體現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的目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太深奧的語言他們往往很難接受,枯燥無味的故事兒歌吸引不了他們注意,我們就選擇了語言色彩比較強烈的幼兒游戲,配上形象有趣的動作,使幼兒一看就愛,一學就會,一做就懂的境界。
三、幼兒園手指游戲策略探析
1.手指游戲主要內容
基本指法、基本手型和成型手指游戲。學習中,一般做到以下幾點:積極引導孩子認真、活潑地開展活動;正確規范指導孩子手部動作、語言表達,指導孩子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活動中設置情境引導孩子多想多說多做,真正把做想說結合起來。
2.在手指游戲中教學中教師做好以下幾點
(1)教師對手指游戲活動進行教案設計,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游戲,使手指游戲取得良好預期教育目的。
(2)教師注重游戲評價中主體性的發揮。游戲評價是影響幼兒游戲繼續開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教師指導游戲的延伸。因此,要使幼兒在游戲水平上達到較高層次,教師在游戲評價中主體性的發揮同樣不可或缺。
四、將手指游戲融入幼兒一日活動中,使其相輔相成,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
1.利用手指游戲幫助幼兒學習
例如利用“五只猴子蕩秋千”的手指游戲幫助孩子學習5以內的順數、倒數、加減法等。
2.運用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自我管理
我們借助手指游戲來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如學習手指游戲“洗手歌”“吃飯歌”“穿衣歌”等。另一方面,借助手指游戲,內化常規管理。例如就餐前洗手后,孩子的手不能亂摸,這時往往是機械地強制孩子抱手等待,而我們用手指游戲組織孩子,效果較好。
Lesson29教案示例
課題:Unit5Lesson29
重點:句子:Where’shishomer?
詞匯:ill,see.
難點:教師對新句的導入和學生對整體對話內容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A.Tonguetwister:全班齊說第28課興趣活動中的繞口令。
B.快速回答:教師借助自己講桌或學生課桌上的實物或圖片,在學生座位空檔中走動,邊說邊向自己面前的學生提問,要求學生較快地給以回答。提的問題如:
Isthismy/yourpen?Isitblack?IsitanEnglishpen?IsitaJapanesepen?IsitaChinesepen?Whereisyour/mypen?Itisoverthere?Whatcolourisit?等,可以提問前幾課所學過的內容。
2.復習第28課的會話,可以師生會話地可以做兩人小組活動,同桌兩人問答。
二、介紹新語言項目與教學方法
1.句型教學
課前準備工作:師生準備一些文具實物。
本課四會掌握的句型有Whereishishome?教學方法建議如下:
A.實物問答:教師可以手指實物說:Thisismypen.That’syourpen.Where’shispen?使同學懂得Where’shis…?的意思和句子的音調。并在此基礎上,教師借助實物連續問答:教師Where’shispen?學生:Itsonthedesk。教師:It’snearthebook.教師:Whereshispencil?學生:It’sinthepencil-box。教師:Itsneartheruler.然后轉題,教師:Where’shishome?自答:Itsneartheschool.It’snotfar.教學本課句型,同時為會話教學鋪路。
B.問答練習:重點練習問題Whereishishome?可以做小組問答,也可以做連鎖練習。
學生A問B,B答后再問C,C答后再問D,以此類推。
C.替換練尋:做Letspractise一項中的替換練習。方法同前一課。
D.書寫句子的方法和步驟同前。
2.詞匯教學
課前準備工作:一男學生生病在家臥床休息的圖片一張。
本課四會掌握的單詞有ill和see,教學方法建議如下:
A.看圖學詞:教師手持男學生生病在家臥床休息的圖片問學生:Whosthatinthepicture?學生可以任意回答姓名。教師:Isheatschoo1?學生:No。Hesathome。教師:Yes.Heisill.He’sathome.Letsgoandseehim.教師借助圖片和自己的動作講解ill和see的詞義。并帶讀幾遍,同時給學生糾音。使學生掌握這兩個單詞的發音和詞義以及在句子中的讀法。
B.拼讀與書寫單詞,方法與步驟同前
3.會話教學
A.聽會話錄音:看圖聽錄音,即看著書中會話的圖畫,聽錄音。方法同前。
B.師生會話。可以教師問,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學生集體問,教師回答。
C.Pairwork.同桌兩人會話練習。
D.表演會話:找兩名同學到講臺上表演會話。
三、興趣活動
拼拼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句子,如:Whereishishome?學生同桌兩人用字母卡片
的大寫字母試拼單詞和完成句子。邊手拼邊拼讀。
四、課堂練習與家庭作業
1.聽音寫字母
錄音內容:
boxfoxseebee,bagbat
bikelikeclassglasshownow
cakelakepigbigboytoy
boatgoatparkdarkmayway
根據錄音順序,寫出相應單詞中所缺的句子。
2.讀和寫
朗讀并抄寫本課課堂練習中的單詞和句子。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已學的句型Whereis...?讓學生自發的問問題。然后,教師再詢問學生的家庭住址Whereisyourhome?自然過渡到Whereishishome?新句。再進行單獨的詞匯、句型操練。最后做一做拼拼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句子,如:Whereishishome?學生同桌兩人用字母卡片的大寫字母試拼單詞和完成句子。
情景會話的探究活動
形式:小組活動
目的: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并在一定情景中會用26課的語言項目
課程名稱
《吃栗子》
課 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4以內數量,并在家長的幫助下手口一致地點數。
教學重點
學習手口一致點數。
教學思路
教學環節
一、教師介紹活動材料:托盤、碗、栗子
1、引導寶寶說一說材料名稱
2、讓寶寶聞一聞栗子,引導幼兒說:香香的栗子。
二、教師示范數栗子的方法
1、數栗子
師:從碗里一顆一顆地拿出來放在托盤上,拿一顆數一個,1、2、3、4。
提示家長:引導寶寶一顆一顆地拿,等全部那好后,再讓寶寶數一數共有幾顆。
2、吃栗子
師:寶寶吃一顆,數一數,碗里還有幾顆栗子?
提示家長:盡量讓寶寶自己動手剝栗子,鍛煉寶寶的小肌肉群;提醒寶寶將剝下來的栗子殼放在盤子里。
三、集體唱數
1、出示小紅點:“小紅點也想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呢!”將四個小紅點貼在手指上并唱數:吃栗子吃栗子吃栗子,啊嗚一口吃掉一顆剩幾顆剩幾顆?1、2、3,剩3顆;玩法同上,逐一變少,直至吃完為止。
2、將小紅點分發給每個寶寶,讓寶寶也貼上小紅點進行唱數。
提示家長:盡量讓寶寶自己撕雙面膠,如果寶寶不會,家長可撕開一個小口子再讓寶寶撕;引導寶寶一起唱數,重點引導寶寶手口一致點數,如果寶寶有困難,家長可適當幫助。
四、游戲:栗子送媽媽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媽媽和寶寶同時站在起點上,寶寶手拿動物推車,到終點處取一顆栗子,返回送到媽媽手中,并數一數有幾顆栗子,直至四顆全部取玩。規則:每次只能取一顆。
2、喂媽媽吃栗子:讓寶寶剝栗子喂給媽媽吃,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指導家長要點:
家長在家里可以取類似的物品,引導寶寶手口一致地數數。
教學資源
托盤、碗人手一份;栗子若干;小紅點;動物推車。
教學資料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學前5班拼音,數學,寫字教學任務。班級人數36人,男孩19人,女孩17人。這群孩子就像一顆顆嫩芽,生機勃勃,活潑可愛,是他們最大的特點。他們聰慧,機智,善良。他們的智慧常常給我帶來驚喜。但也有個別孩子接受能力弱,理解能力差,內向,需要老師耐心地引導。
一:備課方面
本學期我是寫字教案的主備老師,寫字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孩子的養成教育,養成正確的握筆,端正的寫字姿勢,嚴格按照漢字的筆順書寫。拼音,數學教案由老教師提供,我借鑒,參考他人的經驗,加上自己的思想與創意,塑造自我風格。
一節好課,70%在于備課。認真備課,先備學生,然后備教材備教法,因為孩子小還得備學法。每節課,我都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情況去設計教學思路,每個教學方法的出發點都是想給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并對教學成果與成功教學過程都做了反思與總結。
二:教學方面
1.上課
激情導入,“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通過一些故事導入,謎語導入,小律動導入,課堂小游戲導入等課堂教學方法,這些方法和手段能激起孩子們興趣,激發孩子們的情感,引發孩子們對知識欲望。我的出發點是調動課堂氣氛,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個過程,老師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孩子感受到獲得知識的贊同感,成就感。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我的教學靈感來自孩子。我的課堂有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我的課堂有孩子們展示的空間,我的課堂有孩子們獲勝的喜悅感,我的課堂給足孩子們自信心,讓他感受到獲得知識的成就感。
2.知識掌握
數學方面;從1到9,這9個數字書寫規范,孩子們學會了10以內數的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運算總喜歡掰手指,依賴手指來運算。到最后喜歡上了搶答,反應快,答案準確。
拼音方面;掌握了6個單韻母,23個聲母,能認,能讀,能背。掌握了拼音字母的書寫格式,拼音字母的兒歌,小口令和拼音字母的書寫筆順,音節的拼讀。
寫字方面;從握筆開始。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引導,到漢字的基本筆畫名稱,到簡單漢字的書寫。孩子們手小握筆無力,剛開始的書字其實就是畫字形。先讓孩子們熟悉漢字的基本筆劃,筆劃是漢字書寫的基礎,同時還要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保護好眼睛和身體。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聽講,課堂中要開動腦筋,發散自己的思維,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踴躍參加課堂活動,勤于動手,勤于動口。發問前先舉手,別人發言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3.聽課方面
領導說過:“跟高人學習你會成長更快,跟高人學習你會節約成本。”
一個思想可能來自別人的課堂,一個醒悟可能來自別人的錯誤。走進別人的課堂,積極參加組內教研,誠心向新老教師學習。本學期共聽課37節以組內老師為主。在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和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教師成長模式,這其中“注重教師自身的反思性發展是其鮮明的特色,并由于其獨特優勢而倍受推崇。”因此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是教師職業成熟的重要標準。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
一、教學前反思:
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在進行七年級合并同類項的教學時,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步是出示一幅圖片,圖片上有蘋果、梨、文具盒、鋼筆、貓、狗等,讓學生分類,并說理由;第二步是拿出六張卡片8n -7m2n 2 m2n 6xy 5n -3xy 讓學生將他們分類。上課前,我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可能有的反應做了充分的反思,對自己的教案提出了兩個疑問:①我所設定的事物和式子是否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②由于我所給的式子是提前設計好的,而平時學生見到的式子比較多,是否內化了同類項的概念,給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人為理想化?帶著這兩個疑問,我對這兩個環節做了調整。
第一個環節我設計成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事物,將其分好類,并向組里和全班介紹把它們分成同類的理由。這種形式能創造性地將生活中的分類思想自然而然的引導到數學中來,給學生提供了開際的機會,使學生對分類思想有了充分的認識。
第二個環節我不再限定,而讓學生隨意的列舉平時所見的式子,自己把它們先分類,并說出分類的理由,再全組討論,通報全班,由大家共同評議,最后形成共識,得到同類項的概念。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是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他們。教學實踐表明,經過課前反思后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教學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如在交流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中的“24”點游戲時,我發現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發現的成果,學習興致很高,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如果就這樣把游戲結束,學生勢必會留下一些遺憾,此時我想到坡的《百鳥歸巢圖》上一首詩:“歸來一只復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名。”我靈機一動,迅速地調整了教案,放棄了用練習來鞏固混合運算的教學設計。我就問學生:“這首詩既然是題“百鳥圖”,全詩卻不見“百”字的蹤跡,你能動動腦筋,怎樣把詩中的數字加上運算符號,使其出現一百呢?”由于學生的積極性與興奮點仍然在“24”點游戲上,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紛紛低頭數數或思考,不一會,就有學生說詩中蘊含有1、1、3、4、5、6、7、8這幾個數字,接著就有學生給出了答案:1+1+3×4+5×6+7×8=100。學生們有的邊向我報數邊用手指不停地比劃,有的干脆站起來說。看到所有的同學都在積極主動地參與,我感覺這節課非常成功。
三、教學后反思:
【教學重點】聽、說、認讀幾個形容詞small,big,long,short。
聽懂含有形容詞的幾個指令,并按指令做動作。
【教學難點】單詞small中[l]的發音,舌頭要上卷。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教材配套的錄音帶。
2教師準備Let’slearn部分的課件。
3學生準備動物玩具,每人帶1-2個。
4教師準備所學單詞卡片和圖片。
【教學過程】
1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日常口語會話展示。
(2)教師播放“HideandSeek”的歌曲錄音,師生邊唱邊做動作。
(3)利用字母卡片復習26個英文字母。用升、降兩種語調讀字母,注意每個字母的發音做到準確到位。
2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游戲:猜動物。
T:Listentome,children.Guesswhatitis.
Ithasalongnose.Ithastwobigearsandashorttail.It’sgray.教師在說謎語時,可適當配合一些手勢或動作。
S:Itisanelephant.
T:Yes.Good.Itisanelephant.
(2)在播放之前,教師說:Youwillseeabeautifulpicture.Lookatitcarefullyandtellus:What’sinit?/Whatarethey?
教師快速展示系列動物圖片:giraffe,elephant,m&#111nkey,mouse,rabbit,tiger。
學生根據看到的圖片說說動物單詞。培養觀察力和記憶力。
(3)繼續展示圖片:Anelephantandamouse.對比大象和老鼠。
T:Whatarethey?Theyareanelephantandamouse.Oh,Look!Theelephantisverybig.Butthemouseisverysmall.教師強調big和small。
此時,教師可播放動畫課件,將鼠標移到elephant的圖案上,圖案elephant的下面出現單詞big。將鼠標移到mouse的圖案上,圖案mouse的下面出現單詞small。用同樣的方法學習short和long。
注意:單詞small中[l]的發音,教師提示學生舌頭要上卷。
(4)完整播放動畫,學生跟讀學習單詞;教師也可關閉聲音,讓學生看動畫讀單詞。
(5)播放Let’slearn部分的錄音,手指單詞跟讀。
3趣味操練(Practice)
(1)教師將Let’slearn部分的單詞卡舉起,帶讀,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練習。如果可能,可以讓學生拼讀單詞。圖:s-m-a-l-lsmall,etc.
(2)Let’sdo部分的內容。
a.教師播放Let’sdo部分的錄音,學生邊聽邊說邊做此部分的活動。
b.教師使用Let’sdo部分的動作圖卡,讓學生看圖說圖卡上畫的是什么動物做的動作。
c.學生再次聽錄音,鼓勵學生說出指令內容,同時請幾個學生上臺前表演動作。
(3)游戲:耳語。
把學生分為5—6組,教師向每組的第一名學生耳語一個指令,如:Tall,tall,tall!Makeyourselftall.這名學生依次向組里的第二名學生耳語這個指令。以此類推,直至最后一個學生。最后這名學生快步跑道講臺根據指令做動作,誰又快又正確就為他們組贏一分。然后,每組的第一名學生站到隊尾。
4課堂評價(Assessment)
做活動手冊本單元36頁的練習,方法和步驟同以前。
5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讓學生說說有關動物類的單詞,如:panda,kangaroo,duck,cat,dog,giraffe,elephant,m&#111nkey,mouse,rabbit,tiger。隨后,讓學生分小組將自己準備好的動物玩具拿出,形容動物。如:Thegiraffeisverytall.Theelephanthasalongnose.還可以告訴學生,顏色詞也是在形容事物,鼓勵學生將一種事物的樣子和顏色都說說,如:Thepandahastwoblackeyes.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Recycle1,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家庭成員的單詞認讀。
2.數字和字母的正確發音。
【教學難點】
1.Jj,Gg;Bb,Dd;Mm,Nn幾組字母在發音上易混淆。
2.B,d;l,j;在書寫時易寫錯。
【教具準備】
1.字母卡、數字卡
2.教材相配套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復習Unit2/A和B部分的Let’schant.
2.教師把收集上來的學生的照片通過實物投影給全體看,讓學生做問答:Who’sthatboy/girl/man/woman?He/Sheis..
3.復習歌曲“Fatherandmother”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教師拿出一張全家福,問學生:
Howmanypeoplecanyousee?Whoarethey?
學生回答:Theyare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and…
2.教師手指著照片說:Thisisafamily.Ok,Let’splayagame.Let’sallbeafamily.教師指著照片中的媽媽說:Iplaymother.Iammother.教師分別指著照片中的爸爸、男孩和女孩問:Whoplaysfather?Whoplaysmother?Whoplaybrotherandsister.
3.當找到扮演這些人物的學生時,教師引導他們說:Iamfather.Wearebrotherandsister.
4.播放Let’schant部分的錄音,讓學生先聽再跟學說。教師注意教讀句子Let’sallbeafamily.的發音以及play的第三人稱單數的讀音。
5.教師把準備好的扮演以上人物的道具呈現給學生,并說:Let’sgo,boy.Let’sgo,gils.Let’sallbeafamily.讓學生分組到前面表演這首歌謠。
6.教師出示字母卡和數字卡混在一起,讓學生認讀。
7.聽Let’splay部分的錄音,邊聽,邊指,邊跟讀。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跳著讀
學生用硬紙制作一個骰子,用Let’splay部分的畫面當棋盤。兩位或四位學生分別擲骰子,并按上面的數字移動到相應一格并讀出該格中的字母和數字,讀對的前進一格,讀錯的后退一格,最快到達終點的為勝者。
2.Bingo
學生將數字卡或字母卡把成若干行、列。教師每念一個,他們便將相符的一張背朝上擺好,最快將擺好的卡片排成一條直線的叫“Bingo”,即為勝者。
3.字母書寫傳遞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