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太陽教案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01 16:33:4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太陽教案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太陽教案

第1篇

小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戶外活動,所以我們一有空便會帶領孩子們去草地上做游戲或搞一些表演式的集體活動,但是自從上了《和太陽寶寶一起玩》這節課后我發現他們對太陽就特別感興趣,有一次,一位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你看,我們窗子上為什么有很多顏色?這時我就稍微對他解釋了一下,但他的反應還是一知半解,于是我就想:既然小朋友對太陽那么感興趣,何不抓住契機,讓幼兒了解一下有關太陽的其他知識,讓他們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太陽光的照射世界才會變得五光十色、多彩多姿,從而豐富幼兒對顏色的經驗。于是此為突破口,從幼兒熟悉的幾種顏色著手,通過游戲、探索、直接感知、講述、環境創設等途徑來實施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豐富幼兒關于紅、黃、綠、藍等顏色方面的經驗。

2、引導幼兒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3、幼兒能在聯歡活動、尋找活動中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活動室四周布置成花園(花瓣中藏著相應顏色的擬人化色彩寶寶),幼兒隨意坐在中間的地毯上,太陽媽媽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種顏色的口袋),太陽頭飾8個。

活動重難點:

學說完整句“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流程:

情景講述--認識顏色寶寶--找顏色寶寶--聯歡活動

活動過程:

一、情景講述:

1、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住著太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他們每天在這里唱歌跳舞做游戲可開心了。(教師扮太陽媽媽邊說邊從花叢后面慢慢的隨音樂跳舞出來。)

師:嗨!小朋友,你們好!認識我嗎?

幼:知道,你是太陽媽媽!

師:哎呀,太陽媽媽真高興你們還記得我,今天我是來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的,愿意嗎?

幼:愿意

幼兒與太陽媽媽一起隨音樂來到預先布置的花園里。

(評析:情景講述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小朋友肯定也很想知道太陽的家到底是什么樣的,還有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做客是很開心的,同時也知道客人是不能隨便弄壞別人的東西的,為下面的尋找活動作了鋪墊。)

二、認識顏色寶寶

1、尋找太陽寶寶

我和孩子們都住在這個美麗的花園里,你們看這里有漂亮的花朵、綠綠的草地,小朋友你們喜歡嗎?

師:哎呀!你們看我的孩子多調皮,媽媽不在家,他們又出去玩了,怎么辦呢?不如我們先到草地上休息一下,再想想有什么方法讓他們回來。(幼兒隨意坐下并討論)

師:想好了嗎?

幼1:打電話。

幼2:我們去把他們找回來。

幼3:叫爸爸媽媽找。

友4:你叫一下他就聽見了……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不如我們試試一起大聲喊一下,好嗎?

師生一起喊:“ 太陽寶寶、太陽寶寶”

太陽寶寶:我們回來了。(出來紅、黃、綠、藍四個寶寶)

師:你們看家里來了客人,你們應該怎么說?

太陽寶寶:歡迎你們。

幼:謝謝!

太陽寶寶:不用謝!

(媽媽及時引導寶寶和客人相互問好,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我的寶寶嗎?他們是什么顏色的寶寶呢?(教師逐一點著他們的顏色讓幼兒回答)

幼:他是紅色寶寶。

幼:他是綠色寶寶。

幼:他是藍色寶寶。

幼:他是黃色寶寶。

師:哎呀,我的寶寶怎么少了呢?請小朋友再幫助我一起喊吧!

教師和幼兒再一起喊:太陽寶寶,太陽寶寶。(再出來青、紫、橙三位寶寶)

師:這幾個寶寶你們認識嗎?它是誰呀?(讓幼兒個別回答)

師:我來介紹一下吧。

(幼兒逐個認識青色、紫色和橙色)

(評析:通過逐個認識加深幼兒的直觀記憶,第二次喊更會激起幼兒的認識興趣,從而會記住后面新認識的三種顏色。)

三、找顏色寶寶

太陽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有回家在花園里玩呢,想請你們幫忙找回來,愿意嗎?但是媽媽有兩個要求:

在你找到寶寶后能說出你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找到后馬上回到這里,可以先告訴你的小伙伴。

花園里的花草不要弄壞了,他會痛的。(放音樂,幼兒開始找,教師巡視幫助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并且指導找好的幼兒相互交流。)

集中幼兒提問: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我看見好多寶寶回來了,那么請你說說你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幼1:我幫太陽媽媽找到了紅顏色寶寶。

幼2:我幫太陽媽媽找到了綠顏色寶寶。

幼3:我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青顏色寶寶。

幼4:

我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黃顏色寶寶……

師:謝謝你們幫我找回了寶寶,可是我的寶寶在外面玩了一天也累了想休息一下,你們看太陽媽媽身上有各種顏色的大口袋就是寶寶的小屋,你們愿意送他回家嗎?但是媽媽又有個要求:

1、在送寶寶回家時必須要說“我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的寶寶,不然媽媽不知道寶寶回家了。

2、每個顏色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別把寶寶送錯了房間,不然他會哭的。

3、送寶寶回家時不能推來推去,不然他會摔跤的。

幼兒開始送寶寶回家。

(評析:再次練習說:我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加深記憶。還有送寶寶回家這個活動能把幼兒的活動興趣全部激發出來,讓整個教學活動進入,抓住了幼兒的興奮點。)

四、聯歡活動

太陽寶寶回到家里真開心,謝謝你們的幫忙,太陽寶寶們還想邀請你們在草地上一起來開個聯歡會,好嗎?(師生一起隨音樂唱歌跳舞)

活動延伸:

將太陽寶寶放至科學角或語言區中,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太陽的各種顏色以及為幼兒提供一個探討太陽的其他有關知識的空間。

第2篇

做一個用太陽的影子表示時間的鐘表。

科學知識:

1、了解太陽鐘的計時原理。

2、認識古代計時工具——日晷及其他計時工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可以利用自然規律為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服務。

2、體會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進步的。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1、日晷資料及碟片。

2、制作日晷材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報課后研究太陽與影子的變化規律研究成果:

1 、每個小組匯報測量數據及研究成果;

2 、小結;

二、自主學習:

1、了解有關日晷的知識:

( 1 )談話:現在幾點?你是怎么知道的?古代有時鐘嗎?他們怎么知道時間?

( 2 )學生談談自己了解的知識;

( 3 )講述: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呀。確實,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注意到太陽的運動和投影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們就根據這個規律推算時間,并制作了計時工具——日晷。

( 4 )看書,認識各種日晷;

( 5 )討論:日晷為什么能反映時間?(教師適當講解)

( 6 )介紹:日晷;

2 、制作簡易太陽鐘:

( 1 )談話:古代的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長期觀察制作了各種形狀的日晷,你們想做一個屬于自己的日晷嗎?

( 2 )看書、討論本小組的制作方案。

( 3 )動手制作;

( 4 )展示、評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講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還發現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書,了解具體情況;

( 3 )教師講解、演示;

第3篇

“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和季節變化”這一知識點屬于課程標準“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本條“標準”中的行為動詞用“分析”,表明對本條“標準”的要求要從義務教育階段了解現象的層面,上升為理解規律和成因的層面。因此,本知識點應達到“理解”程度。但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弱,相關學科知識儲備不足,本知識點成為教學中的難點,也是重點。為了讓學生充分地理解本知識點,在兩次教學過程采取的基本思路都符合新課程理念,以學生活動為主體,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討論,形成知識。“貴在參與、注重過程、強調方法”,這是地理課程目標的關鍵。兩次教學都注重“貴在參與、注重過程”,但兩次教學的“方法”不同,導致兩次教學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有著天壤之別。怎樣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才能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的課堂環境與氛圍,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過程

1.說明

堰橋中學的學生層次較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加上受初中地理教學的影響,高一學生認為地理是一門“副科”,很不重視。“地球運動”知識又是高中地理的難點,學生學習難度非常大,嚴重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課堂就變得死氣沉沉,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知識,根本無法啟發思維,自主探究知識,發展能力。對此,我充分研究課程標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學生易理解的一些現實例子來引導學生討論,并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喜歡上地理。

2.案例描述

案例A

師:就某一日而言,全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發生變化。規律如何?

學生活動:觀察兩分兩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圖,思考:

1.圖中所示節氣,直射點在什么緯度?

2.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如何變化?

3.在圖上畫出這一日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圖。

畫坐標圖時,學生有點手足無措。所以兩分日的坐標圖,由老師來完成;夏至日,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冬至日,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近一半學生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過渡:此圖展示了全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發生變化。那么就某一地區而言,全年的正午太陽高度也是不同的。

學生討論1:無錫(31°N)哪一天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一天是最小值?一年中如何如何變化?

指導學生通過讀圖來確定無錫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情況。通過此題的討論,學生學會了看圖,發現了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學生討論2:夏至日,哪些地區和無錫一樣,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

夏至日,哪些地區和無錫一樣,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

冬至日,哪些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

冬至日,哪些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

其實有些學生不用討論就能理解題目,回答問題。討論的過程主要是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同學,所以最后大部分學生順利完成了任務。

課堂小結:根據以上的結論,師生共同歸納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和季節變化規律。

同一天內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

知識準備: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師:就某一日而言,全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發生變化。規律如何?請大家始終記住一句話: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觀察游戲,角色分配:全班由前往后為由北往南方向(全班正好有7排),第四組為赤道,第二組是北回歸線,第六組是南回歸線。找個學生做太陽。

演示1:太陽的全年移動軌跡。

學生演示。其余同學都看著樂滋滋地笑。

師:你有沒有發現,這一年中,太陽和你的距離是不斷變化的,也就是說,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是不斷變化的。學生點頭,表情輕松。

這種變化是有規律的。

學生思考:1.什么時候,你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也就是太陽離你最近。一年中有幾次?是不是90度?

2.什么時候,你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也就是太陽離你最遠。一年中有幾次?是不是90度?

請北回歸線以北同學回答。學生站起來后有點遲疑。請太陽再次演示移動軌跡。該生便順利回答問題。

全班一起來:夏至日,哪些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

請滿足條件的同學站起來。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的同學都毫不猶豫地站了起來。

這是哪片地區?請學生歸納,強調: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

夏至日,哪些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

請滿足條件的同學站起來。這次赤道地區的同學有點分歧,經過簡短的討論,他們決定全部站起來。

這是哪片地區?請學生歸納,強調:赤道及其以南地區。

接下來,解決有關冬至日的問題,學生表現得更加果斷。說明大家都理解了這些題目。

最后,讓學生在講義上把結論寫下來,并完成了2個同步練習,情況良好。

課堂小結:根據以上的結論,師生共同歸納正午太陽高度的維度變化和季節變化規律。(同案例A)

三、案例反思

這兩個案例是我對兩屆學生的教學實錄,都是根據新課程理念和對課程標準的分析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下設計的,但效果卻相差很大。

案例A,我是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設計的一堂常規教學。在設計中,我注重了學生的學習參與,設計了討論活動,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自主地構建知識,教學效果不錯。但課堂氣氛不佳,主要是這種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而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無法使課堂氣氛達到融恰,而且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

案例B的設計也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地構建知識,同時我還注重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基本是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在游戲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識。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出異常高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充滿了快樂,連平時“沉默”的學生也積極地發言。課后很多學生都表示對這堂課的喜歡,有些學生甚至改變了對地理的學習態度,知識檢驗的結果驚人地好。

從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反應的熱烈程度及知識的掌握明顯可以看出案例B效果好,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自己積極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符合皮亞杰構建主義理論。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通過講授,把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但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儲存和提取,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也是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由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學習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的過程;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案例B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判斷什么時候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極值,是用已有的知識同化順應該知識,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案例B是屬于活動型教學,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思考的積極性,從而能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形成自己的知識。案例A雖是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問題,但很多學生覺得問題較難。學生需要具備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需付出大量的有意注意,會感到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也就無法積極參與學習。而案例B中的每個問題基本屬于常識性的,學生只要根據經驗就能解決。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大部分時間是無意注意,不需付出大量的意志活動,也就會感覺很輕松,樂于參與學習。教師通過一環扣一環的問題,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一步步深入下去,所以整個課堂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達到,學生真正參與到了課堂中來。

3.讓學生體驗成功,發展自我。

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變化的活動。也就是說教育并不是只有知識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向積極方向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完整的“人”。但現在“問題”學生越來越多,多數學生自卑、自我缺失,而消極的自我正是人格不健康的重要標志,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消失的心理原因。一般而言,學習過程成功多于失敗的孩子是自信的,相反學習過程失敗多于成功的孩子往往是自卑的。造成失敗或成功有一個主要原因,即教學知識點太多了,要求太高,在宏觀上必然造成失敗增加。案例A中提出的問題是屬于專業性很強、難度較大的,很多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都會感到無從入手,會產生很大的挫折感,影響自信心。但案例B中的問題多是直接的、簡單的,一般學生多能很好地解答,產生成功的愉悅。我在教學中也會有意地請那些平時較內向的同學來發言,并給予他們激勵的評價,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家清主編.新理念地理教學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2]陳澄,樊杰主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

第4篇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受到感染,樹立誠實的美德,做到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和改正。

2、體會丹尼斯的爸爸巧妙的做法。

3、幫助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中一些詞語的意思,主動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受到感染,樹立誠實的美德,做到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和改正。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體會一些詞語的意思。體會丹尼斯的爸爸做法的巧妙。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的這幅圖,圖上是誰?

師:他們在干什么呢,繼續來看,可要看的仔細呦!

(借助白板的展示功能,播放動畫)

丹尼斯爸爸,小太陽,庫伯之間,發生了什么事?通過這件事我們對庫伯和丹尼斯的爸爸又有怎么樣的了解呢,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1——9自然段。

指名讀自學提示。

學生自學,交流。

三、深入閱讀,感悟理解

總結自學情況,聽取匯報。

師:你怎樣評價庫伯,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出示句子:庫伯立即朝教室門口的丹尼斯叫了一聲。但是,只顧著跟同學打鬧的丹尼斯沒聽見。庫伯又叫了一聲,依然沒有回應。

生:談體會,說明他誠實,善良。

(使用白板標注:“叫了一聲,又叫了一聲”)

抓重點詞來體會。

(使用白板標注:“立即”)

可庫伯還是撿起來十美元,說明這十美元對他的誘惑很大,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出示句子:十美元哪!家境貧寒的庫伯想起商店櫥窗里那些價格不菲的漂亮玩具和文具,這對他來說,師多大的誘惑呀!

師:一起來看看這張十美元,看到十美元,他想起了什么?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使用白板的插入圖片功能插入“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

圖片)

你還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他的善良?

出示句子:可一走出教室,庫伯就后悔了。他竭力說服自己,那只是從地上撿到十美元;但是,另一個聲音總是不斷提醒他:那不是撿的,是偷!整整一個下午,庫伯一直非常不安。

使用白板標注:一……就……

師:庫伯當時內心怎么樣?(矛盾)

這句話屬于人物的什么描寫?(心理活動)

你能讀出這種矛盾的心情嗎?(同桌對讀)

師:庫伯很緊張,害怕、不知所措的矛盾心理讓他覺得不安,他想一直這樣下去嗎?(不,他想找機會把錢還回去)

師:庫伯最后做了一個什么決定?

生:最后,庫伯決定找個機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鈔票還回去。

(學生使用白板標注詞語:“神不知鬼不覺”)

師:神不知鬼不覺什么意思?能用什么詞來代替?

師:庫伯已經認識到了錯誤,就是怕別人知道,他想要在十分隱蔽的情況下把鈔票還回去,可事與愿違,事態擴大了,丹尼斯的爸爸來到了學校,庫伯又有什么表現呢。

師:我們來看大屏幕,課文的第一幅插圖。

(使用白板聚光燈高亮顯示)

仔細觀察,你都看出了庫伯哪些神態?

師:從這些神態中看到庫伯害怕,恐懼,那么他到底怕什么?誰來讀

只有庫伯嚇得心里亂跳,手掌出汗,生怕丹尼斯的爸爸一個箭走沖過來,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把他這個“小偷”揪出來。

指導朗讀

使用白板標注:一個箭步,揪

能用一個成語形容庫伯此時的心情嗎?

庫伯這樣害怕,丹尼斯的爸爸會怎么做呢,接著來匯報。

師:丹尼斯的爸爸采取了什么方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丹尼斯爸爸用送小太陽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此時,你覺得丹尼斯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師:正因為有了丹尼斯爸爸這種巧妙的做法,才有了之前我們看到的那一幕,長大后的庫伯成了一名出色的警察,找一名同學讀課文的10——12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庫伯?

師:分角色朗讀丹尼斯爸爸和庫伯的話。

師:對話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師:課文為什么用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做題目?

師:回過頭來,我們是通過什么描寫方法來認識庫伯和丹尼斯爸爸的呢?

生: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描寫。、

師:是的,我們就是通過這些描寫來認識庫伯和丹尼斯爸爸的,運用這些描寫能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希望同學們在寫作當中也要用到。

四、

聯系實際,布置作業

1、運用心理描寫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犯錯誤時的心情。

2、敞開勇氣的大門,寫一寫自己所犯的一次不為人知的錯誤。

總結:

同學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老師希望你們心中也有個小太陽,時刻提醒自己知錯就改,做個誠實,正直,勇于認錯的人,和老師深情地讀一遍課題,讓我們都把這個小太陽裝在自己的心中吧!

板書設計:

19.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

丹尼斯爸爸—

小太陽

—庫伯

聰明

誠實

第5篇

提到古詩教學,許多教師就覺得頭疼,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讓老師們對古詩望而卻步的問題主要在教學目標的適度性、教學資源的選擇、學生呈現的生命樣態等幾個方面。筆者現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小兒垂釣》為研究載體,對古詩教學中學生呈現的生命樣態問題進行案例研究并加以闡述。

一、案例呈現

第一次設計實錄:

師:(出示“側坐莓苔草映身”)“莓苔”是什么?什么部首?和什么有關?看圖猜想一下。

課堂反響:學生一開始的猜想還是從詞的意思入手,知道它們都與草有關。后來的猜想就有點偏題了,甚至對詩句的關鍵字詞解讀錯誤。如一位學生說:他坐的這個地方離河水很近,是濕的,所以要側坐。

師:什么是“草映身”?

課堂反響:由于這個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果學生說什么的都有,如:“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草映在人的身上。”“草把人的身體給遮掩住了。”雖然后者與詩句表達的“孩子用草來遮掩身體”這個意思比較接近,但不代表學生能真正解讀詩句。學生似乎是在給教師做選擇題,他們給出了多種答案,最終讓教師來選擇孰對孰錯。

第二次設計實錄:

師:誰能模擬一下這個孩子學釣魚的動作、神情?

一個學生表演,教師描述:他歪斜著身子,眼睛盯著水面,一動也不動,他為什么不動呀?

生1:動了魚就跑了。

師:這么謹小慎微,一看就是剛學的。看了他釣魚的樣子,你有什么問題?

生2:他的動作很別扭。

師:是呀,為什么會這樣呢?讓咱們再來讀讀詩句,說不定會受到啟發。這句話連用了三個“草”字頭的字,說明這個地方怎么樣?草多得足以——

生3:把他遮掩住。

師:讓他看不見——

生4:魚

師:同樣的,魚也可能——

生5:看不見他。

師:現在想明白為什么他會這樣釣魚了嗎?

課堂反響:學生比較被動,所有問題的回答都順著老師的話說,不需要動腦筋。

二、案例帶來的思考:學生的生命樣態堪憂

古詩教學中的教學行為以“學生讀——師生質疑——教師間接傳遞標準解讀”為主,而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往往缺少主觀能動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行為與意識。這樣的課堂很無趣。古詩教學該引導學生有怎樣的學習行為,呈現怎樣的生命樣態,來切實解決學習過程中由知到不知的矛盾?

我們的課堂提倡自主學習,把師生的主動發展當做課堂的生命。通過兒童自身活動獲取的知識,比從教科書、從他人那里學來的知識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課堂是師生共同構建的課堂,教師的教學行為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的角色定位左右著學生的角色定位。要切實解決學習過程中學生由知到不知的矛盾,追求學生發展的最大化,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兩點。

1.教師的語言要以服務性優化主導性

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來看,教師的主導作用已經是課堂改革的一大進步了,從案例的第一、二次的實錄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的語言,諸如“你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是個怎樣的小兒?小兒小兒,你為什么頭發亂蓬蓬的呢?哪個詞給你觸動,讓你覺得他是專心致志釣魚的呢?看了他釣魚的樣子,你有什么問題嗎?”等問題,確確實實都發揮著引導的作用,但細細品味,每一個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教師教學流程的需要,而非學生的學習需要。

以第二次課堂實錄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表演釣魚動作后,讓其他學生來回答這個動作為什么會讓人有別扭的感覺,其目的還是讓學生主動發現這個動作背后反映出的孩子天真可愛的一面,但教師的串講式的解讀讓學生不需要主動思考,只需要等著教師一步步揭開答案的面紗。這里的引導更多的是主導,學生的思維還是跟著教師轉,課堂的主人實際上還是教師。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跟著學生的思維轉,這服務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因此,在第三次教學嘗試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說什么、問什么都取決于學生說了什么,如通過再讀詩句,學生均有了自己的閱讀見解。教師以生定教的細節還有很多,我們可以把這樣的語言定義為服務性語言。這樣的課堂,需要教師主導,更需要通過服務性優化的教師主導。

2.學生的行為角色要以“合作”替換“配合”

案例的第一、二次實錄中,我們發現,在教師的主導之下,學生只能配合。師生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教師要交出主動權,還課堂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的實際情況去考慮,充分預設,積極與學生合作。

第三次的教學嘗試較前兩次相比,學生的表演效果由“教師評價”換成了“學生評價”,負責表演的學生的別扭的釣魚姿勢,使其他學生困惑,由此引出了一個討論話題。在對“別扭的釣魚姿勢”的理解上,教師沒有強加自己的解讀,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扮演的是一個服務、配合學生學習的角色。因此,我們所倡導的課堂中,當學生的理解出現偏差的時候,教師應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有效的學習方向。比如在學生交流“他可能是在躲草”時,教師追問:“這是什么樣的草,竟然要讓人躲避?”當學生的思維停留于表面時,教師可點撥他們探究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學生說:“河邊都是草。”教師點撥:“草非常多,多到怎么樣?”學生自然想到可以把一個人遮掩起來。教師進一步追問:“這樣的話,有什么好處呢?”以此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第6篇

關鍵詞: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開式閉式投資回收周期

Abstract: heshan hotel life hot water system choice, consider using solar living hot water system. This paper is the case of economy,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plans is simple.

Keywords: solar living hot water system closed off investment recovery period

中圖分類號:TK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能源問題一直是我國乃至全球備受關注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能源日益匱乏,而太陽能是最可持續利用能源。但是目前集熱板占地面積大、初投資高、

維護管理費用高,使用壽命不長是直接制約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推廣使用的根本原因。如

何合理應用太陽能系統做到及符合經濟效益又實現真正節能,尚需探討。

1.工程簡介

鶴山酒店位于廣東西南部,屬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按五星級酒店設計。建筑層數為地上9層、地下2層,總高度42.4m。其中-2層為地下車庫;-1層~2層為酒店配套及商業用房,3~9層為客房。客房生活熱水與裙房熱水系統獨立設置。屋頂面積約4000 m2。女兒墻高1.2米,于屋頂設置熱水箱會影響建筑立面。該項目綜合考慮酒店洗衣房、廚房功能,設有蒸汽鍋爐房,生活熱水系統可采用蒸汽作為熱媒體。設計參數:客房數量350套;按1.5人/套標準,熱水用水量160L/p.d;最高日用熱水量:84m3/d;最大小時用水量:11.7 m3/h;設計小時耗熱量:667kw/h。當地當年能源參考價格:商用天然氣4.8元/m3;商用液化石油氣17元/m3;輕柴油6元/kg ;商業用電1元/KW 。

2.方案比較:

比較以下三種方案:方案一(熱媒僅采用蒸汽):汽-水換熱生活熱水系統;

方案二(開式系統):太陽能直接加熱供水系統+汽-水換熱輔助系統;

方案三(閉式系統): 太陽能間接換熱供水系統+汽-水換熱輔助系統。

以下:表1對以下三種方案就經濟性、實用性方面進行簡單方案比較。表1僅比較不同方案系統設備價格差異,未包含三個系統共有的設備附件如總生活水箱等。設備價格各品牌差異較大,價格為廠家報價平均及估算,僅供參考。

3.投資回收周期

按假該酒店一年平均入住率50%;全年陰天天氣1/3;系統運行時間按10小時計算;太陽能集熱系統增加年維護管理費用按系統運行費用20%估算。

方案一:耗蒸汽量6T/ d,年運行費用P1=(414x6+33x10)x 360x50%=506520元/年

方案二:年運行費用P2=67x10x240x50%+506520/3=249240元/年

年運行費用+增加的維護管理費用=249240x1.2=299088元/年

太陽能集熱系統投資回收周期T2=(244-42)/(50.65-29.91)=9.74年

方案三:年運行費用P3=43x10x240x50%+506520/3=220440元/年

年運行費用+增加的維護管理費用=220440x1.2=264528元/年

太陽能集熱系統投資回收周期T3=(278-42)/(50.65-26.45)=9.75年

4.方案選型建議

第7篇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某社區成年人的營養知識水平,幫助其樹立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理念,以促進健康。方法 隨機抽取西安市某社區136名成年人,在進行多種形式的營養宣教前后,進行營養知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調查,比較宣教前后調查對象對問卷中營養問題的知曉率、對營養教育的態度以及飲食行為的變化來評估營養宣教的效果。結果 營養宣教后,該社區成年人的營養知識得以提高,飲食理念和飲食行為趨于合理。結論 營養宣教可提高社區成年人的營養知識,能改善他們的飲食理念和飲食行為,在社區開展營養宣教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 成年人;營養宣教;營養知識-態度-行為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adults’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help them establish the conception ofreasonable nutrition and balanced die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Methods Totally 136 adults of one community of Xi’an were randomly sampled to process the questionnaire of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 before and after all kinds of nutrition education carried out in this communit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utrition education, the knowing rate of nutrition questions, attitude to nutritional education, and change of dietetary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nutrition edu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byquestionnaire. Results After the nutrition education, the nutritional knowledge of adults in one community of Xi’a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ir dietary conception and dietary behavior become more reasonable. Conclusion Nutrition education can improve adults’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dietary conception and dietary behavior in the community. It’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nutrition education in communities.

KEY WORDS: adult; nutritional education; nutritional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重視營養對健康的影響。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表明,近10年我國城鄉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有了明顯改善,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患病率持續下降,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與營養密切相關的慢性病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2]。這些慢性病的發生與人們的營養知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有關,而成年人的營養KAP對孩子的飲食行為有明顯的影響,進而影響孩子的健康[3]。為了提高成年人的營養知識水平,幫助他們樹立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理念,以達到運用營養知識來促進健康的目的,我們在西安某社區進行了營養宣教,并通過宣教前后兩次成年人營養KAP調查,對宣教的效果進行了評價。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研究對象為西安市土門社區成年人,采用隨機抽樣法,共抽取136例(該社區共有536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齡范圍19-80歲,平均45歲。

1.2 成年人營養KAP現狀調查

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內容包括營養素和食物、營養與相關疾病、公共營養知識以及飲食行為等。由調查員填寫調查表,調查員調查前均已進行培訓。

1.3 營養宣教的實施

在社區進行營養宣教前,2006年7月10日進行了第1次成年人營養KAP調查,針對調查中發現的營養KAP誤區,2006年7月15日至2006年7月30日共5次組織營養專業人員進入社區進行營養宣教,并通過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聯系,保證第1次接受調查者至少接受3次營養宣教。宣教的形式以掛圖、展板為主,所有掛圖、展板皆為中國營養學會或陜西營養學會編印,內容包括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寶塔、食品衛生、食物中毒的預防、合理營養預防高血壓、合理營養預防冠心病、合理營養預防控制血糖、合理營養預防肥胖等。另外,還在社區進行了營養咨詢、專題講座(在社區會議室進行)并發放了200份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營養相關慢性病與貧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等營養知識小冊子。

1.4 效果評估

2006年9月15日,進行了第2次營養KAP調查,問卷內容與第1次相同,調查對象為第1次調查的對象(通過社區居委會聯系約定),調查人員也為第1次調查的人員。通過比較宣教前后調查對象對問卷中營養問題的知曉率、對營養教育的態度以及飲食行為的變化來評估營養宣教的效果。

1.5 數據處理

以SPSS 11.0錄入數據并進行數據處理,宣教前后進行配對樣本的McNemar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公共營養知識的認知情況

經過營養宣教后,調查對象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知曉率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具體內容方面,“知道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全部內容”和“知道膳食寶塔中推薦谷類適宜攝入量”這兩項宣教前后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宣教后知曉率有所提高。“知道膳食寶塔分幾層”這一項宣教后,知曉率提高有統計學意義(表1)。表1 宣教前、后西安某社區成年人公共營養知識知曉情況的比較(略)

2.2 基礎營養知識(營養素和食物)的認知情況

調查對象對“吃雞魚優于豬肉”的知曉率宣教前后都為100%,對含碘豐富的食物的知曉率宣教前后都較高,宣教后知曉率有所提高,但宣教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調查對象對奶類含鈣豐富、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的認知也普遍較好,宣教后知曉率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調查對象宣教后對三大供能營養素、雞蛋中蛋黃含蛋白質最高、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的認知有明顯的改善(表2)。表2 宣教前、后西安某社區成年人基礎營養知識知曉情況的比較(略)

2.3 營養與相關疾病知識的認知情況

調查對象對與營養相關疾病認知的情況較好,都在半數以上,尤其對高脂膳食可引發心血管病、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多鹽可導致高血壓宣教前后認知率都在90%以上。宣教后知道膳食纖維與便秘有關、缺鐵會引起貧血、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以及食鹽攝入過多可導致高血壓的人數明顯增加,與宣教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宣教后知道缺碘會引起碘缺乏病的人數也增加了,但知曉率與宣教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3)。表3 宣教前、后西安某社區成年人營養與相關疾病知識知曉情況的比較(略)

2.4 對營養教育的態度

宣教前后兩次問卷調查時,136例調查對象都表示希望了解更多的營養知識,尤其是有關預防慢性疾病的相關營養知識。他們希望媒體多向群眾傳播營養知識,希望最好有營養專業人員定期到社區開展營養宣教活動。

2.5 飲食行為情況

宣教前調查對象主要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的口味選擇食物,主要考慮食物營養價值的人較少;宣教后選擇食物時主要考慮食物營養價值的人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宣教后膳食結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人數減少,以動植物均衡攝入的人數明顯增加。全部被調查者都認為早餐很重要,但宣教前每天吃早餐的人數較少,宣教后每天吃早餐的人數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4)。表4 宣教前、后西安某社區成年人飲食行為情況的比較(略)

3 討論

本次調查發現,西安某社區成年人除對與營養相關疾病認知的情況較好外,其他方面的營養知識都比較缺乏,尤其在公共營養知識方面,認知率較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于1997年正式公布,至今已近10年,然而宣教前兩者的認知率分別為30.88%和8.09%,宣教后認知率明顯提高。在營養態度方面,調查對象都希望了解更多的營養知識。在飲食行為方面,宣教后在選擇食物時主要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的人數明顯增加,人們的觀念趨于理性。早餐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但宣教前每天吃早餐的人較少(占18.38%),宣教后每天吃早餐的人明顯增加,人們的飲食行為也趨于理性。總之,本次營養宣教對西安某社區成年人的營養知識、態度、行為都有明顯的改善,與國內其他類似的研究結果相一致[4-6]。這說明在社區開展有計劃、有組織、有質量的營養教育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葛可佑. 中國營養師培訓教材 [M]. 第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417.

[2]王翔凌,馬愛群,田紅燕. 飲食結構變化誘導SD大鼠肥胖及血壓變化的機制 [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6, 27(1):29-32.

[3]朱秀敏. 安陽鋼鐵公司社區兒童家長營養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J]. 中國校醫, 2006, 20(2):143-144.

[4]趙麗云,李丹,郝宏,等. 廣東、吉林、四川、湖北四省0-6歲兒童家長有關營養教育前后知信行的比較 [J]. 中國健康教育, 2003, 19(1):4-8.

第8篇

關鍵詞:過氧化氫;混合氨基酸;谷胱甘肽;發酵

中圖分類號:TQ92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9X(2008)07-0019-04

Study on Effects of Mixed Amino Acids and Hydrogen Peroxide on Production of Glutathione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HEN Shan, HE Xiao-xian, PAN Ya-l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xed amino acids and hydrogen peroxide on the production of glutathione(GSH)by mutant strain YF(ZnCl2r, Ethr). Methods At the shake flask level, the concentration of GSH and the weight of dry cell were measured with different adding amount of mixed amino acids and hydrogen peroxid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Results After fermentation for 9 hrs, mixed amino acids of 12mmol/L was added into the medium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GSH to be increased by 99.6%. However, hydrogen peroxide could not obviously enhance the intracellular GSH level. After fermentation for 12 hrs, hydrogen peroxide of 0.3mmol/L and mixed amino acids of 18mmol/L were both added into the medium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GSH to be increased by 114%. Conclusion Mixed amino acids can enhance the intracellular GSH accumulation in shaking flask culture and the synergy of mixed amino acids and hydrogen peroxide can also increase the intracellular GSH accumulation.

Key words:hydrogen peroxide; mixed amino acids; glutathione; fermentation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即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是由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經肽鍵縮合而成,具有γ-谷氨酰基和巰基生物活性的一種三肽化合物。本課題用H2O2刺激突變株YF(ZnCl2r,Ethr),研究它對GSH合成的影響。

微生物細胞是一個經濟的體系,不會在胞內過量積累某一代謝產物。細胞只有處于不正常的生理狀態下,出于保護自身的本能和抵御外界傷害時,才會對其代謝產物做出調整。人為提供適當的環境刺激,極有可能促進細胞合成目標代謝產物的能力。Riccillo[1]指出在極端環境下GSH對Rhizobium tropici的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Duwat[2]也說明在L.lactis中外界脅迫作用下GSH對保護細胞生存具有重要意義。表明GSH在微生物細胞面臨外界環境條件刺激和脅迫時,存在至關重要的抵御作用和響應機制,是細胞抗損傷及代謝調節的關鍵物質之一。基于此原理利用過氧化氫刺激細胞可提高目標產物產率。

此外,H2O2作為攜氧劑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氣,給細胞提供生長和代謝所需的氧。突變株YF(ZnCl2r,Ethr)發酵是好氧發酵,添加H2O2的同時也起到提高溶氧的作用,有助于細胞的生長和代謝[3]。加入H2O2還有細胞毒性低、成本低、操作簡單及不會為產物分離帶來困難等優點。

培養基中添加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可能會促進酵母胞內積累GSH。通常條件下的GSH發酵生產所需的這3種氨基酸是通過微生物細胞在糖類代謝基礎上,經過一系列生化反應后自身合成的,其合成途徑很容易受到細胞自身性能、狀況以及外界營養、環境條件的影響。添加氨基酸前體物質可有效的解除限制GSH高產的因素。譚天偉等[4]在S.cerevisiae T65發酵生產GSH過程中,采取先加入半胱氨酸再加入谷氨酸、絲氨酸、甘氨酸混合物的策略,GSH含量達到1 875 mg/ L,比不加提高了55.2 %。在搖瓶條件下,我們考察了不同濃度和不同添加時間的氨基酸混合液對誘變得到的突變株YF(ZnCl2r,Ethr)細胞生長和GSH合成的影響。這對利用酵母生產谷胱甘肽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1材料

1.1菌種

突變株YF(ZnCl2r,Ethr),由本院生物工程實驗室保藏。

1.2試劑和培養基

保藏培養基(g/L):葡萄糖20;蛋白胨20;酵母膏10;瓊脂1.5%~2%;pH自然,0.1 Mpa,滅菌15 min。

種子培養基(g/L ):葡萄糖20;蛋白胨20;酵母膏10;pH自然,0.1 MPa,滅菌15 min。

發酵培養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

其他試劑均為進口或國產分析純。

1.3儀器及設備

GT10-1高速臺式離心機(北京時代北利離心機公司);SW-CJ-1F型單人雙面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公司);FA 2104S電子天平(上海電子天平儀器公司);752紫外光柵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HZQ-F160振蕩培養箱(哈爾濱東聯電子技術開發公司)

2方法

2.1種子培養

用接種環劃線接種突變株YF(ZnCl2r,Ethr)菌種于保藏培養基的固體平板上,30℃培養24 h,即得所需種子。

2.2擴大培養

250 mL三角瓶內裝10 mL液體培養基,挑取一環生長良好的種子接種,150 r/min,30℃培養18 h,即得所需種子液。

2.3搖瓶發酵培養

250 mL三角瓶內裝30 mL液體培養基,10%的接種量,150 r/min,30℃培養30 h,培養基初始pH 7.0。

2.4測定

生物量測定:取發酵液5mL,5 000r/min離心5 min,水洗2次,將濕菌體和離心管一起經105 ℃烘干至恒重后稱量W1,離心管經105 ℃烘干至恒重后稱量為WO,細胞量W(g)= W1-WO。谷胱甘肽測定用四氧嘧啶法[5]。

3結果

3.1添加氨基酸混合液對谷胱甘肽發酵的影響

根據搖瓶發酵合成谷胱甘肽的曲線,在發酵0,6,9,12,18 h時在發酵液中分別加入總濃度為6,12,18,24,30 mmol/L的3種氨基酸混合液(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摩爾比為1∶1∶1),發酵30 h后測得細胞干重(圖1)和GSH濃度(圖2),根據單位質量酵母產谷胱甘肽濃度求得GSH的含量(圖3)。

由圖可見氨基酸混合液對GSH的影響較大。圖1、圖2顯示,在發酵9 h時添加12 mmol/L的氨基酸混合液可有效的提高GSH濃度,并且細胞干重也有所提高,GSH濃度125.53 mg/L時,相比于對照(不添加氨基酸混合液,30 h測得GSH濃度為62.88 mg/L)提高了一倍多。由圖1可見,發酵不同時間段添加高濃度氨基酸混合液,會抑制細胞生長,表現為細胞干重降低。在發酵6,18 h時添加氨基酸混合液前體對GSH合成的影響不大。

3.2過氧化氫對谷胱甘肽發酵的影響

由于細胞在生長不同時期對H2O2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GSH搖瓶發酵過程的不同階段,即發酵6,9,12,18 h,分別添加0.3,0.6,0.9,1.2,1.5 mmol/L濃度的H2O2,發酵30 h后測得細胞干重(圖4)和GSH濃度(圖5),根據單位質量酵母產谷胱甘肽的濃度求得GSH含量(圖6)。

由圖4、圖5可見,發酵6 h時添加不同濃度的H2O2,細胞干重和GSH濃度隨著H2O2濃度增加而降低。發酵12 h時添加0.3mmol/LH2O2,GSH胞內含量和GSH產量較高,并且添加H2O2時的細胞干重和GSH濃度高于不添加H2O2(細胞干重8.36 g/L,GSH濃度62.88 mg/L),表明此時H2O2起了一定的作用。由圖6可見,在發酵18 h時添加H2O2對GSH胞內含量和GSH濃度的影響不大, 對GSH發酵的影響明顯小于氨基酸混合液,但是添加H2O2可以提高GSH產率。為了獲得更高濃度的GSH,進一步考察添加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共同作用對GSH發酵的影響。

3.3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的協同作用對谷胱甘肽發酵的影響

上述表明,添加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均可增加GSH濃度和含量,為了考察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是否通過協同作用,取得增加GSH濃度和含量的效果,我們在細胞生長的不同階段,添加一定濃度的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發酵30 h后,測得的數據見表1。

由表1可見,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前體的協同作用可有效的提高GSH的濃度和細胞干重。

并且當發酵12 h時,添加0.3 mmol/LH2O2和18mmol/L氨基酸混合液對GSH發酵有一定的作用,比未添加提高了114%。表明H2O2和氨基酸混合液前體共同作用可有效的促進GSH合成。

4結論

氨基酸混合液前體可有效的促進GSH合成,在發酵9 h時添加12 mmol/L的氨基酸混合液,比不添加的GSH濃度提高了99.6 %。添加H2O2對促進GSH合成沒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發酵12 h時添加0.3 mmol/L H2O2和18mmol/L氨基酸混合液時,其協同作用有效的促進了GSH的合成,比不添加兩者的GSH濃度提高114%。

參考文獻

[1]Riccillo P, Muglia C, de Bruijn FJ, et al. Glutathione is involoved in envirnonmental stress responses in Rhizobium tropici, including acid,tolerance[J]. J Bacteriol, 2000,182(6):1748-1753.

[2]Duwat P, Cesselin B, Sourice S, et al. Lactococcus lactis, a bacterial model for stress responses and survival[J].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0, 55:83-86.

[3]歐杰,李柏林. 攜氧劑(H2O2)對野油菜黃單胞菌合成黃原膠的影響[J]. 食品科學,2004,25(11):215-217.

第9篇

關鍵詞:教育生態理論 高校與企業交互模式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94

1 教育生態學理論與外語人才培養

勞倫斯?A?克雷明首先提出教育生態學的概念,教育生態學是將生態學與教育學相結合,借鑒生態學的理論對教育的現象和問題進行研究。生態系統中的生態平衡、結構與功能的統一、協同進化同樣適用于對研究教育發展的規律并剖析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生態系統的一個分支,肩負著培養創新性和實用性人才的重任,外語人才更是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的緊缺人才。然而,我國高校培養出來的外語人才卻差強人意。究其根源,校企合作不緊密是導致外語人才在培養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缺乏系統性。外語人才普遍是理論知識水平高而實踐能力低,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竟然還存在著企業招聘難的問題。這就反映出具備專業知識且操作能力強的實用性人才的短缺。企業是人才輸出目的地之一,是高校教育宏觀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也是實現和檢驗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場所。人才輸出和需求之間的平衡與否會直接影響教育生態系統的平衡,本文在教育生態理論的指導下研究校企交互模式下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方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合理化的建議,旨在促進高校教育,并通過高校的人才輸出推動企業的發展,實現校企合作的雙贏。

2 當今校企合作的現狀與問題

校企交互模式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從職業教育向高等教育過度,通過校企合作,雙方可以根據各自的利益尋求共同發展,謀求利益實現雙贏。本文以新鄉學院為例對校企合作的形式、途徑、專業建設、教學管理進行調查,分析校企合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了解校企合作的理念、企業在外語人才培養方面的資金投入和參與管理等情況并針對性的提出建議,推動校企合作的合理發展。

新鄉學院外國語學院是本科教育,設置的專業有英語教育和應用英語,英語人才的培養方向包括教育和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目前外國語學院和新鄉市的新飛集團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在第四個學期將會在該企業進行實習,從事相關的英語資料的翻譯工作,比如一些設備儀器的說明書、維護設備的英文介紹以及該產品在一些宣傳資料上的中英文文字的翻譯等。這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雖然外語人才的培養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國語學院主動與企業聯手可以了解其企業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可以為英語的實踐提供場所,進行相關專業設置的調整。然而,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目前的校企合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企業沒有參與外語人才的培養方案的制定,對學校的實訓資金的投入較少,沒有專業的企業員工的相關培訓等問題。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實習鍛煉也發現了自身的問題,專業知識不夠、不精,需要彌補。

外國語學院的人才培養雖然以“就業為導向”, 但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徹底改變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仍然過分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導致了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學不能致用”的現象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校企合作的問題總結如下。

第一,校企合作表面化。在校企合作中,合作企業并未真正參與到外語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只是在形式上提供給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實習的場所;合作企業并未將實習生作為招聘對象去培養。因此,即使實習過后學生的就業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同時,由于實習的實踐比較短,學生還沒有真正適應企業的運作機制,實習就結束了。因此,實習的收獲不大,流于形式。

第二,國家的政策法規有待完善。

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積極提倡校企合作,但缺乏相應的、可操作性強的政策和法規。因缺乏相應的政策激勵措施,整體上企業與高校合作的積極性不高。當今,國家沒有正式出臺對企業的獎勵機制,因此,宏觀上,政府應盡快完善現行的相關法規,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校企合作配套的措施,營造良好的客觀條件和社會環境,促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良性發展。

第三,企業與高校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一方面,高校應該轉換教育理念,以就業為指導方針,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合作,得到企業的認同和支持,把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結合,并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設置專業,開發企業急需專業。另一方面,企業同樣要轉變觀念,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要以人才作為企業強大的堅強后盾,從長遠發展進行人才戰略規劃。校企在合作過程中,雙方要緊密配合,不斷改進。

3 教育生態理論指導下的校企合作

第一,限制因子定律。

教育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與信息流,當能量流低于基本需求時,會限制教育的質量和規模。限制因子多種多樣,而且有時空變化。在教育的生態環境中,幾乎所有的生態因子都可能成為限制因子,比如培養人才的高校和接收人才的企業就是影響和制約教育發展的限制因子。當高校培養的人才適合企業的需求能夠被企業就收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系統平衡。而人才是否合格,企業最有發言權; 同時,只有高校培養出了企業所需的人才,企業才有發展的空間。因此,外語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動態地了解這些限制因子,消除其負面的影響。高校的專業設置應和企業的需求掛鉤,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也要積極參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融入企業的要求,讓學生及早了解企業的要求和運行機制,以便將來進入企業崗位時能勝任并盡快適應企業,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競爭力。

第二,花盆效應。

在生態學上,“花盆效應”又被稱之為“局部環境效應”。其基本含義是,受花盆生態區域的限制“花盆里栽不出萬年松”。在教育領域的意義是,要確定正確的教學理念。傳統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強調純知識的傳授,沒有將學生放置到實踐中,學生的實踐能力較低。校企合作模式可使學生在獲得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不僅要有基本的知識,更要能夠在實踐中進行英語的運用,比如翻譯和口語。學生在具體的企業崗位實習鍛煉后,才能將英語的功能發揮出來,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學生在就業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使學生畢業后盡快實現由學生向社會人的角色轉變。在實習期間,學生通過參與工作實踐,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對對職業的感情。同時,在實習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等這些職業崗位能力會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鍛煉,這是學校教育無法完成的。

再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夠讓學校和企業及時進行人才方面的信息溝通,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順利對接。目前,高校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雖然一直改革,但因為缺少企業用人的有效信息,所以,高校教育還存在弊端。另外,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介入能夠縮短企業在升級、轉型方面的時間。因為,當企業在轉型之前將對人才的需求信息傳達給學校,就會避免人才短缺的情況。企業的發展也適用于花盆效應,企業只有在更廣闊的天地里才能發展的空間和競爭的實力。

第三,教育生態位原理。

從教育生態系統角度看,教育和社會各方面都有相互的促進作用,而這種作用需要系統各功能團體的共同作用才能實現,因此學校和企業需要相互合作,從長遠考慮,建立長效的機制。

從高校教育的內部看,校企合作模式需要打造雙師型師資團隊。“雙師型教師可以培養出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熟練技能的學生”。[1]我國現有高校的教師隊伍中,專業教師占絕大多數,具備與專業相應的職業資格的教師很少。而且職業資格獲取的重要條件是豐富的職業經驗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因此,高校教師也需要走進企業,接受相關職業的培訓,才能在課堂的教學中將實踐所需求的能力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接受實踐知識的指導。

企業的發展和競爭歸根結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因此,企業要和人才培養的高校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根據自身的發展和規劃,及時地對高校的專業設置提供參考,利用自身的資源為學校提供實習基地,同時也降低了人力資源的成本。

通過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平臺的模式,不但可以加強學院與企業的聯系,而且也可以實現學院與合作企業的“共贏”。對于學校來說,高的就業率會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和良好的社會聲譽;對企業來說,高效率的對口人才的聘用可以讓企業的發展避免走彎路,從而得到更高的經濟回報,這樣,校企合作就會形成良性循環,實現雙贏。

4 結語

根據教育生態學原理,校企合作可以實現互惠共贏,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從理論上說,該研究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運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分析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為教育生態學的發展和完善做出貢獻,同時,該項目的研究涉及高校等院校教育的理念,內容和方法等問題,因此這一研究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理論的豐富和逐步完善。

從實踐上講,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提供實習崗位,接納實習學生,可以解決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資源匱乏的問題,還可以為專業教師提供實踐崗位,有利于學校雙師素質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 同時,學校的師生構成的智力資源可以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難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聘請企業中的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教學任務,有效解決了學院專業教師不具備實踐技能的問題,同時,學校也獲得了企業提供的實驗設備等物質資源,利用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建設實驗實訓室,滿足教學需求。

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根本出發點。通過校企合作,高校應根據市場對人才培養數量、人才培養規格的實際需求對現行的人才培養結構、專業設置結構進行調整,即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重新構建和組合。而具有開拓性、創造性,能參與各種競爭所具備的人才,能為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增加籌碼。因此,探討如何通過校企合作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標準,對校企的雙贏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王偉.關于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5,(10).

[2]靳潤奇,陳鴻雁,趙立民.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研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3]揭育通.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9).

[4]黃亞妮.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發展研究,2006,(10).

[5][6]劉天英,劉萍.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7,(8):88-89.

[7]吳繼文,王娟茹.中國產學研合作的產生、發展過程和趨勢[J].科技與管理,2002,(4).

[8]林蘇.論黃炎培的職教思想與當代高職人才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

[9]馬樹超.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再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3).

[10]鄒林斌.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培養人才之探析[J].教育研究,2004,(6).

[11]趙長林,劉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選擇與區域經濟發展[J].職業時空,2010,(3).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色视频高清电影 |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 六月色丁香 | 婷婷在线网 | 久久男人的天堂 | 日本a在线天堂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毛片最新网址 |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 久久经典 |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黄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国产资源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 国产网站在线看 | 久久夜夜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 | 成人国产亚洲欧美成人综合网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 福利电影视频伦理片 | 婷婷五月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卡 | 日老女人视频 | 五月天天堂网 | 亚洲永久在线 | 国产99热| 免费看的www视频网站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影视 | 欧美色婷婷 | 国产www色| 黄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 六月丁香婷婷网 | 日韩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