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6:1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楊梅的功效與作用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一: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拉肚子的時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還有消食,除濕,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瀉,利尿,防治霍亂等醫藥功能。可謂是對人體很有幫助。
第二: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 C 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這其實有利于很多女性來減肥。
第三: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楊梅的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便秘的人可以嘗試喝楊梅酒。
(來源:文章屋網 )
清熱生津:楊梅酒
說起楊梅,往往會“未嘗先說齒流涎”。楊梅色澤鮮艷、甜酸爽口。不僅營養價值高。它還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有生津解渴、養胃健脾、排毒養顏之功效,可用于中暑、傷食,醉酒、嘔吐、瀉痢、外傷、潰瘍等癥。
做法:選500克個大、顏色暗紅的楊梅(過于熟透的不能要)。500克度數高的純高梁酒(35度以上);將楊梅的梗和葉去掉(梗含有單寧。被酒浸泡以后會影響酒的口感),用廣口玻璃瓶或陶罐密封;等2~3個月后酒色變深。楊梅香氣濃郁時即可飲用。楊梅與酒水可同時食用。25克為宜。
作用:楊梅酒具有通氣活血、消熱解暑。治腹瀉、消疲勞。增食欲的作用。盛夏時節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
注意:楊梅性溫熱,陰虛火旺及牙痛、糖尿病患者忌食,多食會有全身發熱、多痰等上火的反應。而且楊梅吃多了容易胃寒。拉肚子,酸性物質會破壞胃酸和胃黏膜。導致胃病。
養顏抗衰:桑葚酒
古人云:蠶食桑葉能產絲。人食桑葚可長壽。歷代醫書記載,桑葚有補肝益腎。滋陰養血、通氣血、利五臟、駐容顏、抗衰老的藥效。它能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癥,還具有營養肌膚、使皮膚白嫩及烏發作用。
做法:把新鮮干燥無液汁滲出的完好桑葚,按1:2的比例與白酒調配:冰糖100克或蜂蜜250克(個人口味加減),用玻璃瓶或陶罐密封2~3個月;喝時用紗布過濾。裝入容器慢慢飲用。每晚最多25克。
作用:桑葚泡酒,有生津止渴、滋陰補血、安神養心。潤腸通便、祛風除濕之妙用。
注意:桑葚性偏寒,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補益氣血:櫻桃酒
素有“百果第一枝”美譽的櫻桃。色澤紅艷光潔。體態玲瓏如瑪瑙寶石,味道甘甜微酸。不僅如此,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的含量很高,而它的含鐵量更是位于各種水果之首。鮮食有補益氣血、祛風除濕。透疹解毒的功效。因含有鞣花酸,可消除致癌物。預防癌癥。
做法:選取熟度適中(切莫要艷得發紫或已不新鮮的)的櫻桃和40度左右的高梁酒各適量,以酒浸過櫻桃為好;視個人口味可加入適量冰糖。用廣口玻璃瓶或陶罐密封半月后,可將其酒水另裝瓶慢慢飲用,每晚飲15克~25克為宜。剩下的櫻桃可續酒再泡一次。
關鍵詞 楊梅;優質;栽培技術;浙江溫嶺
中圖分類號 S667.5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1-0119-02
楊梅,原產地為中國,楊梅科、楊梅屬植物,果實口味極佳,同時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楊梅不僅果實可以食用,其樹皮、樹葉、樹根和種子都具有保健醫療的功效。溫嶺市楊梅在諸多楊梅種植中當屬品種豐富、歷史悠久的。然而在建國初期,溫嶺市楊梅的種植面積僅有142.47 hm2,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楊梅產業得到迅速發展。至2009年,全市楊梅種植面積1 807.73 hm2,產量10 200 t,產值8 198萬元。然而產量雖然有所增加,溫嶺與臨近的一些縣市諸如黃巖、仙居等相比仍有不足之處,由于本身起步較遲,其品種多為引進的東魁和荸薺種楊梅,產品特色創新度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強。
目前,楊梅在生產上繁殖速度較慢,且營養繁殖易積累和感染病毒,同時沒有實現精細化管理等,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楊梅的質量和產量。
1 建園
1.1 園地選擇
應選擇無污染、交通方便、排灌優良、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厚,pH值為5.0~6.5,海拔低于500 m,坡度小于35°的北坡或東北坡,尤其以年降雨量超過1 000 mm,空氣濕度超過70%為宜,同時年平均溫度在15~20 ℃是園地的最佳選擇[1]。
1.2 園地開墾
園地開墾工作一般應于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完成。對于平緩的坡地可以開墾成4 m左右梯面的水平臺階梯田。對于海拔高、坡度大的地區,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果林混交開墾園地的方式,也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冬季砍掉種植點1.5~2.0 m范圍內的林木,實行塊墾整地或挖魚鱗坑栽種,除盡根茬、石塊。隨著楊梅樹冠的擴大,要適當間伐林木,調整混交密度。與林木塊狀混交建園,構成復層林結構,上層的樹冠可以為楊梅樹形成庇蔭,并可起到阻擋強風的作用,從而使楊梅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2 適期定植
2.1 苗木選擇
苗木選擇上可以考慮引進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品種,應具有良好的抗性和經濟性狀。目前,東魁、黑晶是主要的栽培優良品種。
2.2 定植穴準備
栽植穴應提前挖好,盡可能避免現挖現栽。挖寬0.7~1.5 m、深0.36~0.80 m的定植穴,穴內施入鈣鎂磷肥0.5 kg、焦泥灰或者草木灰5~10 kg。
2.3 合理定植
一般應當在2月中旬至3月中下旬的春季栽種較為合適,選無風陰雨天栽植[2]。種植株距4.0~5.5 m,行距5.0~6.0 m,按495~675株/hm2種植。栽植時要做到“大穴、大肥、大苗”和“苗扶正、根舒展、深栽植、土踏實、蓋松土、剪頂梢、夏”。選用主干和根系都粗壯發達的品種。同時選砧穗接口能很好的愈合,具有3個以上分枝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較為優質的楊梅苗。
楊梅苗在定植之前應剪去所有的葉子并去除穗上的薄膜,僅剩下葉柄。若有根系損傷,則將傷口剪平,再在定植穴中放入苗木,放于山坡邊緣。在上面覆蓋營養土到嫁接口長出新枝至基部第3片葉為止。將其踩實,然后再澆水1~2次,鋪上松土,并在上面覆蓋1 m×1 m的地膜,以達到保證根際濕度的目的,可以提高楊梅苗的成活率。楊梅苗種植若雌雄異株,需配栽1%~2%的雄株以作授粉時用,雄株定植的位置應當考慮楊梅受粉時的風向因素和地形因素等綜合而定。
3 肥水管理
楊梅種植施肥應采取科學的配方,綜合考慮楊梅的生長狀態、樹齡和土壤質量等因素。幼樹種植要以“促”為主,建議施用一些速效性肥料,氮、磷、鉀比例以1.0∶0.8∶0.8最佳,每年應施追肥至少3次,以盡快形成具有結果能力的樹冠。結果樹以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為目標。成年樹一般施肥2~3次,提倡“控氮適磷增鉀”。每年2月,為了滿足開花和發新芽所需養分,抽梢前應施復合肥0.5~1.0 kg/株作為花前肥;到4月底至5月上旬,為了促進果實豐碩膨大,壯果肥應施硫酸鉀1 kg/株;7月上旬,為了恢復樹勢,促進花芽的分化,采后肥應施腐熟餅肥1.2~2.5 kg/株或焦泥灰15~25 kg/株,加硫酸鉀0.5 kg/株[3]。
4 花果調控
為了增強花粉活力,控制營養生長,應該在花期時噴灑硼砂液,濃度為0.2%~0.3%。在春季修剪時應將多余的、細弱的花枝疏除,同時在謝花后20 d左右時,應該進行2~3次果實疏除,將畸形果、病蟲果以及一些較小的果實疏除,具體還應根據樹體掛果量而定,這些均應在果實膨大的前期予以完成。疏除果實一般以15 cm以上的長果枝和粗壯果枝留2~3個果、5~15 cm長的中果枝留1~2個果,5 cm以下的短果枝留1個果為標準。這是提高楊梅果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枝術措施。
5 整形修剪
為了達到培養高產群體結構的目的,以及實現生長和結果的平衡,需要對楊梅成年樹進行整形修剪。具體方法如下:將生長過強以及交叉的枝條剪除,并除去枯萎枝葉,剪去病蟲枝,將下垂、衰弱的枝組進行回縮,除此之外,為了使枝條分布均勻、層次分明,以及樹冠開張,需要將枝條角度適當撐大。針對那些植株衰弱、結果多年的植株,建議進行大枝修剪,剪去樹冠中上部的2~3枝大枝,從而改善植株整體采光、通透性[4]。
6 病蟲害防治
褐斑病、柏牡蠣蚧、果蠅以及線蟲是危害楊梅的主要病蟲害。針對上述病蟲害,建議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做好病蟲害管理工作。針對各種病蟲害的發病時期、發病規律與特征,采用科學的農業防治技術,結合化學、生物、機械以及物理等措施,切實做好各種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療工作。針對上述病蟲害,建議通過以下措施進行有效防治。
褐斑病的防治可分為2個階段,在楊梅生長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之間,以及采收后分別進行1次施藥防治,藥物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同時配合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或單獨使用0.5%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柏牡蠣蚧的防治可分為2個時期,首先是在楊梅的生長期,建議于5月中下旬進行第1次施藥防治,藥物為99.1%敵死蟲乳油300倍液配合使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其次是在采收后進行第2次防治,采用藥物為40%速撲殺乳油1 500倍液配合使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白蟻的防治主要在楊梅生長期進行,采用40.7%毒蜱乳油20~40倍液攪拌至園地土壤中進行防治,或者使用滅蟻靈防治。對于線蟲的防治主要在采收后進行,可通過施用90%萬靈可濕性粉劑等攪拌至土壤中進行毒殺,施用量為75~150 g/株。
果蠅的預防分為物理隔離以及藥物防治2個方面,在物理隔離方面需要注意如下事項:在楊梅生長期的5月中下旬時,對園地進行除草,從而減少果蠅蟲源的數量,降低發病概率,并將墜落的腐果及時運出園地,以免蟲源大量滋生。在藥物防治方面建議如下:噴施30%敵百蟲乳油500倍液進行預防,可用敵百蟲配合糖、醋、酒以及清水(搭配比例為1∶5∶10∶10∶20)裝于塑料缽中進行誘殺,布放密度以90~120缽/hm2為宜,且每隔5 d更換缽中混合液,從而實現果蠅成蟲很好的誘殺效果。
7 參考文獻
[1] 劉咸磊,劉清波,萬旺,等.楊梅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15):110-111.
[2] 黃玉松.楊梅豐產優質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3):120.
【關鍵詞】 楊梅水提液;鎮痛作用;抗炎作用
【中圖分類號】 RR446.6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7-8517(2009)24-0023-01
楊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為楊梅科楊梅屬植物,為我國特產,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以浙江、江蘇、福建等省為主要產區[1]。楊梅水提液中含多種酚類化合物,主要由黃酮類化合物及原花色素類化合物組成,這兩類化合物均有顯著的生物活性。近代醫學進一步證明,楊梅除具有抗菌、防止便秘、提高食欲、止瀉等功效外,同時對高血壓、心血管病等也有一定的療效,還有防癌、治癌的功效[2]。然而目前還很少發現有關楊梅水提液的抗炎鎮痛作用的文獻報道,為此,我們提取了楊梅水提液進行鎮痛和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
1 材料
1.1 楊梅 為楊梅科楊梅屬植物楊梅的成熟果實,購于廣東潮汕地區的楊梅果園。
1.2 動物昆明種小鼠90只,體重(20.0±2.1)g,雌雄兼用,由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提供。
1.3 試藥 楊梅水提液的制備[1]:楊梅常溫解凍打漿壓榨離心取上清液,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 g/ml,即得;二甲苯為武漢市江北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品(批號:20040806);1%醋酸溶液(CH3COOH)的配制:取2.8ml 36%乙酸(武漢市江北化學試劑廠,批號:20020425),加蒸餾水至100ml,即得;阿司匹林溶液(Aspirin)的配制:取復方乙酰水楊酸片(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903252)一片,含阿司匹林0.22g,研磨后溶于110ml蒸餾水,得0.002g/ml阿司匹林溶液(即用0.002g/ml的阿司匹林溶液按2ml/10g灌胃給藥就相當于用阿司匹林制劑按0.2g/kg ig給藥)。
1.4 儀器 BS224S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80-2型電動離心機(金壇市富華儀器有限公司);GJ-8402型熱板測痛儀(寧海白石電子醫藥儀器廠)。
2 方法和結果
2.1 楊梅水提液對熱板致小鼠痛閾的影響 選用雌性健康小鼠,在熱板測痛儀(55±0.5)℃上,以秒表記錄小鼠放入到出現舔足的時間段為痛閾指標(以秒記)。將每只小鼠進行預選,對痛閾小于5s,或大于30s及喜跳的小鼠剔除,選合格的小鼠30只,隨機分成3組,每組10只。給藥組、陽性組和空白組均以100 ml/kg的劑量分別灌胃楊梅水提液、阿司匹林溶液和生理鹽水。給藥前先測定各小鼠痛閾值2次,求平均值為其正常痛閾值。測定給藥后30min,60min和90 min出現舔足的潛伏期,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楊梅水提液組小鼠在給藥后30min到90min平均痛閾值均高于生理鹽水組有統計學意義(P
2.2 楊梅水提液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 取健康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成3組.分組和給藥同熱板法,給藥 30 min后,各組均ip 1%醋酸溶液0.2 ml/10 g.觀察10min內小鼠出現扭體反應次數,按下式求得扭體反應抑制率,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見表2。
抑制率(%)=(1―給藥組扭體反應次數/空白組扭體反應次數)×100%
關鍵詞:文成 楊梅生產 無公害 發展對策
楊梅為常綠喬木,雌雄異株,喜溫暖濕潤,較耐蔭,根系較淺。在文成,楊梅基地建設選擇在海拔600米以下,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為4.0~7.5含有石礫的砂質壤土和紅黃壤土。凡狼箕、映山紅、松樹、杉樹、桃金娘等生長良好的土壤最適于栽植楊梅;又因楊梅與菌根共生,故在比較瘠薄,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反比平坦肥沃地生長結果更好。平地土壤肥沃,排水不良,易引起枝葉徒長和落花落果。但楊梅適應性強,尤其是種植在陰坡地成活率更高,園地無需劈煉山,直接挖穴種植,但種植以后要比煉山栽植需管理精細點,以后每年逐漸擴穴培土護根即可。
楊梅分春植和秋植,采用嫁接苗造林。春植于1月~4月上旬,秋植為9月~11月。一般以春植為主。定植宜采用株行距5米×5米或4米×5米,每畝栽27株~33株。雌雄株比例100~200:1為宜,若當地有野生楊梅可不配雄株。定植穴為100×100×80立方厘米,每穴施堆肥50公斤左右或廄肥25~30公斤或餅肥3~4公斤,再加過磷酸鈣1公斤,上覆15~20厘米厚的肥沃表土。栽植時應選壯苗,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并適當疏除枝葉。栽植把苗木置于穴內中心,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然后加上表面土或細土,用腳踏實或用鋤頭等工具敲實。澆足“定根水”,最上面覆蓋心土至高于地面20~30厘米,并將嫁接口蓋入土下為宜。苗木定植以后,7~8月高溫季節要及時松土、澆水和樹盤覆蓋遮陰,以減少水分蒸發。
樹冠整形有自然開心形、自然圓頭形和主干形3種。以自然圓頭形為主。幼樹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養早實豐產的樹體。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樹冠。即對定干后萌發的新梢,選留3-4個生長強健、方位分布均勻、相互間有一定距離(約20-30厘米)的枝條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2-3個副主枝或側枝,使之分布合理,層次分明,在3-5年內基本形成樹冠骨架。成年樹的修剪主要是培養豐產的群體結構,調節生長與結實的關系,促進持續、優質、高產。成年樹修剪每年2次,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生長期修剪可在4月中旬至9月中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及2月中旬至3月下旬。修剪包括除萌、摘心、拉枝、和撐枝及環割、環剝、倒貼皮、斷根等幾種方法。
培土在秋冬或春季進行,從減少表土沖刷,保護根系。培土一般就地取土,最常用的是山地表土、草皮泥等。幼樹生長量小,易被山間雜草、雜樹所掩蓋,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所以幼樹施肥、澆水、夏天遮蔭等管理要精細,尤其是在夏天管理,要求在幼樹樹盤直徑1米左右范圍內,頭幾年連續中耕除雜草,并進行地面覆草,連續大旱年份,要進行三天一次在傍晚時分澆水,澆水以濕透苗木根部坭土為宜。擴穴改土以秋冬為宜,可全園一次性進行,勞力不足時也可以樹干為中心逐年擴穴。
根據楊梅樹齡、生長勢及土質等情況,應采取科學的配方施肥,最好是先測出土壤的肥力,再科學配肥施用。幼樹以促進生長為主,注重速效肥料的施用,氮磷鉀比例以1:0.8:0.8左右為宜,以促進枝梢生長,盡快擴大樹冠,全年施肥2次。成年樹以促進結果、提高品質為主,氮磷鉀三者比例以1:0.3:0.4為宜。每年10月份以腐熟廄肥、堆肥及餅肥為主。成年樹每年春季和采后結合施肥進行培客土護根;施肥每年2次,春肥以鉀肥為主,采后肥以有機肥為主。具體成年樹要求砂質土壤每株施餅肥3公斤加腐熟廄肥10公斤;沖積土壤和紅壤土每株施餅肥3公斤加腐熟廄肥15公斤。壯果肥在每年5月夏梢發生前施入,以速效氮鉀肥為主。成年樹要求砂質土壤每株施5~7公斤草木灰(或尿素1公斤),加3公斤的硫酸鉀;沖積土壤和紅壤土則再加1公斤的硫酸鉀。有隔年結果現象的成年樹,結果小年可少施追肥,結果大年則必須施。大年時,在花蕾未開放前適度修枝疏果,防治病蟲害,確保果實個大、優質、豐產。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以復合肥為主,并嚴格掌握磷肥使用量,一般每株每兩年施用量不宜超過0.3公斤。注意硼、鋅、錳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對幼樹宜采取逐年擴穴深施的方法。成年樹采取表面撒施和條施,加土覆蓋的方法,要避免開大穴或開環狀溝施肥。
楊梅食療作用
1.助消化增食欲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鮮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
2.祛暑生津止渴
楊梅鮮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預防中暑,去痧,解除煩渴。
3.抑菌止瀉消炎
實驗研究表明,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亦有良效。楊梅性味酸澀,具有收斂消炎作用,加之其能夠抑菌,故還可治各種泄瀉;而楊梅樹皮含鞣質、大麻甙、楊梅樹皮甙等,也是主治痢疾、目翳、牙痛、惡瘡疥癩等病癥的良品。
4.防癌抗癌
楊梅中含有維生素C、B,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楊梅核仁中含有維生素B17,這是一種抗癌物質,所含的氰苷類、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5.減肥美容抗衰老
楊梅的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有排毒養顏的作用;楊梅所含有的花青素及維生素C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有提高免疫力、抗自由基、預防衰老、抑制癌癥的作用;楊梅所含果酸能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于減肥,是現代靚姐帥哥減肥的理想水果。
6.降血壓防中風
楊梅鮮果中鉀的含量極為豐富,每100克鮮果含鉀量達100mg左右。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鉀元素在維持心臟功能、參與新陳代謝以及降低血壓等方面的功效突出,還有助于調節情感,穩定情緒,減少中風的發病率。因此具有理氣活血,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和血壓,預防中風等作用。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標志著夏天的到來,也是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立夏節氣應該吃什么水果,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立夏節氣吃什么水果1、楊梅
“小滿枇杷黃,立夏楊梅紅”,進入立夏,楊梅也上市了。楊梅是夏季水果中的上品,《本草綱目》中記載:楊梅能去痰消食、生津止渴,有和五臟、滌腸胃、除惡氣、正痢疾、止頭痛的功能。正所謂“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
由于楊梅沒有果皮且是人工采摘,上面有不少灰塵和細菌,吃后難免會引發肚子不適。因此,在吃楊梅的時候最好還是用鹽水浸泡5~10分鐘,過后將水濾干,這樣一方面可以洗掉一些臟東西,另外還可使楊梅的風味更佳。
2、青梅
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而且酸度高,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與維生素C。青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包括檸檬酸、蘋果酸等,有生津止渴、刺激食欲等功效。此外,青梅果實具有調節腸胃功能的獨特功效。
將快成熟的青梅采下,經煙火熏制色變黑,就制成了烏梅。烏梅有止渴生津、開胃消滯、清腸止吐、清血解酒等功效。最經典的烏梅食用方法大概要數酸梅湯了,取烏梅、山楂、甘草和冰糖煲成水,酸甜開胃,炎熱的夏天來上一碗真的非常愜意。其他飲料還有桂花烏梅汁,也很受歡迎。
立夏節氣吃什么水果
3、杏子
鮮杏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這是另一種抗氧化劑,有助于身體吸收鐵。杏是維生素B17含量最為豐富的果品,而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維生素B17是極有效的抗癌物質,并且只對癌細胞有殺滅作用,對正常健康、的細胞無任何毒害。因此,杏可以防癌抗癌。
杏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作用,但由于其兼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吃多了也可能造成腹痛、腹瀉,因此成人每天吃杏最好不超過10個。
4、枇杷
“蠶老枇杷熟。”一過立夏,春蠶老化以后,被稱為黃金果的枇杷就上市了。中醫認為,枇杷性涼,有潤肺、清肺之功。《本草綱目》曰枇杷“性味甘、酸、平、無毒”,有“止瀉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之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嘔逆等癥。
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糖尿病人忌食,脾虛滑瀉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枇杷核中含有氰甙類物質,被唾液水解后會放出劇毒物質氫氰酸,使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功能受損,在食用時一定要去核。
5、櫻桃
蘇州人有立夏“見三鮮”習俗,其中水果中最早上市的櫻桃便是“一鮮”。傳說康熙第五次南巡到達南京時,江寧織造曹寅進貢的正是當時玄武湖櫻洲產的櫻桃,康熙見之大喜,又說“先盡皇太后,朕再用”,隨即差官送櫻桃到北京。
櫻桃是立夏時節的當季水果。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鐵的含量較低,櫻桃卻卓然不群,一枝獨秀;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多4~5倍。立夏吃櫻桃,討一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立夏節的習俗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斗蛋。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于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動主要流行于南方,類似于春節期間“人日”的活動。秤人據說起源于三國時代。傳說蜀漢先主劉備死后,諸葛亮把他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并拜托其后媽、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修書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另種說法是,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后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后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立夏秤人有兩種,有的懸秤于大樹,多是給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懸秤于屋梁,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一種閨中游戲。蔡云《吳覦》詩云:“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秋千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立夏日為漢族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流行于全國各地,農歷四月間(陽歷5月6日)進行。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志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云,“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立夏節吃什么蔬菜1.豌豆
立夏這一天一定要吃豌豆飯,人們在這一天吃豌豆是希望接下來的日子都能夠身體健康,尤其是眼睛要像玩都一樣清澈,而且豌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對身體好,尤其是適合夏天的時候吃。
2.筍
立夏這一天有吃腳骨筍的習俗,這個時候的筍味道鮮美,非常的清脆,形狀就像是腳骨一樣,所以叫做這個名字,人們吃筍是希望新的一年身體強壯。
3.蒜苗
蒜苗在生活中很常見,而且一年四季都有,但是立夏時節的蒜苗最為好吃,營養物質也是最豐富的,吃蒜苗能夠降低人體血液內的膽固醇含量,還能夠保護肝臟。
4.豌豆苗
從谷雨一直到立夏這段時間,最適合吃的一種蔬菜就是豌豆苗了,豌豆苗是一種寒性的蔬菜,這個時候天氣變暖,人們身體里會有火氣,很適合吃豌豆苗,其中含有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對身體很有好處。
5.冬瓜
等客上門賣楊梅 楊梅不進水果市場,卻通過采摘把交易直接挪到了山上。供采摘的楊梅品種主要是荸薺種,這個品種屬于中等果型,含糖量達12%,含酸量0.5%~1%。荸薺種楊梅因成熟時果面顏色像老熟荸薺的外皮而得名。成熟時單果重10克左右,核小汁多,可食率達94%。相對而言,荸薺種楊梅由于成熟后不易落果,所以很適合采摘。楊梅的特點是不耐儲藏,成熟后必須在短期內采摘完并銷售出去,否則就成了垃圾。通過舉辦楊梅采摘節,看似坐等顧客上門,可采摘客卻體驗到了采摘的快樂,又有效解決了楊梅的出路問題。
物美價廉的菜中靈芝 藠頭,屬于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湖南省藠頭主產區之一的岳陽市湘陰縣,地處洞庭湖以南,降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溫度在17℃左右,區域優勢明顯,非常適合藠頭生長。據了解,目前全縣良種藠頭種植面積達3500公頃,全縣年產鮮藠頭7.8萬噸以上。藠頭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腫瘤和抗衰老的作用,因此,在湖南岳陽被稱為菜中靈芝。藠頭除了鮮食外,大部分被腌制加工成腌菜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經過腌漬后的藠頭,顆粒整齊,晶瑩剔透,香氣濃郁,被稱為佐餐佳品。據了解,目前湘陰縣共有藠頭加工企業7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8家,年加工藠頭5萬多噸。現在,藠頭已經成為當地種植戶增收致富的主要項目之一。(聯系電話:0730-2153820)
7月17日
與眾不同的牛肉 冷鮮肉的主要優點是提升了肉的營養價值,冷鮮肉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保存,都優于現宰現賣的鮮肉和在-18℃的冷凍間內儲存后出庫上市的冷凍肉。據了解,發達國家早在上個世紀中期就開始推廣食用冷鮮肉了,目前在歐美市場上,冷鮮肉已經占到市場份額的90%左右。此外,冷鮮肉的售價比熱鮮肉和冷凍肉高,因為冷鮮肉生產過程中要經過多道嚴格的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較高。貴州得天獨厚的地域特點決定了牛的品質,除了冷鮮牛肉供不應求以外,牛副產品的深度開發也使其附加值得到了提升,當地的屠宰加工廠在獲得效益的同時相應地也提高了收購價,養殖戶賣出了比以前更高的價格。
7月18日
取長補短賣楊梅 楊梅有兩種:小楊梅和大楊梅。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的傳統楊梅品種叫黑炭楊梅,渾身黑乎乎的,如黑炭一般,個小如糖豆,平均重量只有八九克。黑炭楊梅是早熟品種,6月初就上市了,所以賣價高而且暢銷。黑炭楊梅最大的市場賣點是含酸量比大楊梅低,所以吃起來更甜一些。再加上上市早,能夠搶占市場先機,所以在市場上有著不錯的表現。青田縣山連山、山疊山,形成了通透性強的微酸性土壤,易于向果樹輸送營養。搬家到青田的大個東魁楊梅,彌補了傳統黑炭楊梅品種個兒小、產量低等缺點,小個兒的黑炭楊梅又彌補了大個楊梅上市晚的不足。兩者互為補充,取長補短。青田縣種楊梅因勢利導,化被動為主動,不僅在品種上取長補短,在上市時間上也打時間差,實現了楊梅效益最大化。目前,青田縣楊梅產業基地楊梅達7000多公頃,從事楊梅產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民達8萬多人,總產值超過5億多元。(聯系電話:13867070836,0578-6802706)
7月19日
增值的改良紅牛 平涼市位于甘肅省東部,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重鎮。改良后的平涼紅牛毛色純正、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生長快。據了解,體重550公斤以上的平涼紅牛屠宰率為64%,凈肉率為54%,高檔肉占活牛體重的5.2%,肉質大理石花紋明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營養豐富。平涼市崆峒區目前肉牛的飼養量達38萬頭,全區的肉牛產值6億多元。(聯系電話:13830361338)
7月20日
搶眼的鷹嘴蜜桃 鷹嘴桃屬于南方品種群中的硬肉桃,外形酷似鷹嘴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一帶。桃子有補氣益血、養陰生津的作用。在民間多用于大病之后氣血虧虛、面黃肌瘦、心悸氣短者。桃子的含鐵量較高,也是缺鐵性貧血病人理想的輔助食物。而鷹嘴桃雖然水分較少,但含糖量較高,口感脆甜可口,加之其果肉較硬、適宜儲運等特點,自上市以來就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聯系電話:13322633819,13322633123)
賺錢的馬蹄筍 馬蹄筍以食用為主。每個筍成熟時間一般間隔一周,循環往復,一棵竹子一年就能繁殖20多個筍。一個馬蹄筍一般有250克重,最大的能長到1公斤。它最大的特點是不空心,筍肉比較厚、比較實,味道非常鮮甜、爽口。一般而言,竹筍多出產于春、冬兩季,而馬蹄筍卻是在6~10月份采收上市,填補了夏季市場筍的空白。馬蹄筍最適宜在雨水充沛、偏酸性的紅壤土里生長。馬蹄筍是多年生植物,栽種一次能采筍60年。每年能采三茬筍,667平方米(1畝)產1500公斤左右,最高的能達到2000公斤。馬蹄筍不但口感好,而且是高纖維、低脂肪食物,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美容保健和人體腸胃排毒的功效。目前,浙江省平陽縣有馬蹄筍4200公頃,年筍總產量2萬多噸。(聯系電話:13906667789)
7月23日
凱里酸湯魚 酸湯魚是貴州特色風味美食的一道名片。酸湯魚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酸湯的味道。制作酸湯是苗族人的傳統。酸湯能做成許多美食,如酸湯魚、酸湯牛肉、酸湯雞肉等。酸湯在貴州的食用歷史悠久,由于酸湯魚的帶動,如今在貴州黔東南地區,一家一戶小規模的酸湯制作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隨著酸湯魚走遍我國大江南北,酸湯也被更多地區的人認識,進而成了一種專門經營的特色產品。紅酸湯經過規模加工后,每年都會消耗當年農民種植的的紅辣椒、西紅柿、生姜、木姜子、糯米等農副產品,帶動了黔東南九縣(市)5000多戶農民增收。(聯系電話:0855-8224999,13628550999)
7月24日
茅草屋里的“皇后” 竹蓀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有著菌中皇后的美譽。在自然條件下,竹蓀主要寄生在枯死竹子的根部。如今,人工種植的竹蓀有很多種,在我國的福建、云南、貴州等地都有種植。選擇茅草屋種植竹蓀,其中一個原因是能減少光照,因為竹蓀喜歡在九陰一陽的環境下生長。另一個原因就是既能保暖又能降溫,這樣竹蓀一年到頭都可以生長。據了解,竹蓀種植在茅草屋里,種一次可以連續采收兩年。竹蓀不僅肉質滑嫩,味道清香鮮美,營養還非常豐富,經常吃竹蓀,不僅能益氣補腦、清熱利濕,還能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竹蓀營養豐富、味道好。目前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的竹蓀不僅銷售到了貴陽、成都、昆明等省會城市,還銷售到了香港、澳門,給種植戶帶來相當不錯的效益。(聯系電話:0855-7160001)
7月25日
好吃也好玩的西瓜 鐵西瓜是北京市延慶縣西紅寺村近兩年種植的一個小型西瓜新品種,口感脆甜、耐儲運,成熟后只有2.5公斤左右,非常堅硬耐磕耐碰,所以當地人叫它“鐵西瓜”。除了品種多外,西紅寺村的西瓜還采用了錯時種植的方式。通過錯時種植可以有效延長西瓜的上市時間。現在,通過種植西瓜,西紅寺村的種植戶獲得了不錯的收益。(聯系電話:13911941766)
吃香的小香雞 小香雞,因個體小、肉質香而得名,是貴州省特有的一個優良地方雞品種。據了解,小香蛋的平均重量在40克左右,而普通雞蛋則是在60克左右。目前,小香雞不光在貴州省內受歡迎,在上海、江蘇、廣東等地也都非常吃香。(聯系電話:13908587048,0855-6626115)
7月26日
在山東登海,有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農民叫張學信,專門搞彩色玉米的研究。張學信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搞出了200多個試驗品種,其中九個品種已被省級鑒定并推廣。他還搞出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綠色糯玉米和藍色糯玉米。
想象力往往是創新的靈感和源泉,張學信在調色板上反復進行調色,也許他是想從顏料三原色中獲得某些啟發,也許是為了激發一種新的想象力吧!選育一個新品種,首先得找到具有這些優良性狀的材料,再經過雜交和至少六代的提純復壯,才能使新品種的性狀穩定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嘔心瀝血,張學信終于在他的試驗田里發現了第一粒綠色糯玉米。這第一粒綠色糯玉米的出現,讓張學信心潮澎湃,因為他知道,有了這粒珍貴的綠色糯玉米種子,他的心愿就能夢想成真了!一般人都知道玉米的原產地在中美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糯玉米最早是在中國發現的。不過,普通農家糯玉米品種的產量非常低,一般畝產只有200公斤左右,所以長期以來,糯玉米都被當作是一種鮮食的高檔食品。可張學信對彩色糯玉米卻充滿著更多的想象,這位以種子為畫筆,在玉米地里創造出五光十色的畫師,還希望在糯玉米上創造出更多奇跡!
論職稱,張學信是農民級,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對五彩糯玉米做出這么大的貢獻,不得不令人稱奇!科技進步帶來的不僅是五彩的糯玉米,還有五彩的生活享受!
拉長楊梅生命鏈
楊梅出落得容華絕代,國色天香。它的果皮是許多殷紅色細細的肉柱聚集在一起組成的。看起來鮮嫩欲滴,晶瑩圓潤,就像一顆顆碩大無比的紅寶石。輕咬一口,酸甜可口的汁液就噴涌而出,溢滿您的口腔,特有的果香也隨著飄散出來,真是色、香、味都絕了。
也許真的是紅顏多薄命,燦爛的美總是短暫的,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在所有水果中,最嬌嫩的恐怕就是楊梅了。楊梅成熟日,正是陰雨連綿時,在梅雨時節,它們不易晾干,很容易變質。多年來,民間就采用了一些傳統辦法,來盡量挽回損失。比如把一些楊梅一邊晾,一邊拌進糖和鹽,能夠做成蜜餞。還有就是把楊梅泡進白酒里,做成楊梅酒。酒浸泡過的楊梅能夠清暑熱、祛風濕和治療上吐下瀉等癥狀。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延長楊梅保存時間,使它能夠走向遠方,進入更廣闊的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到這江南佳果呢?那就需要把楊梅采摘下來后,盡快送到楊梅保鮮技術加工中心,進行保鮮處理。根據中心的標準進行進一步挑選后,再放到攝氏三到五度的冷藏室,就可以做保鮮處理了。楊梅從冷藏室出來后,就被拿到包裝車間,用塑料袋封好,然后通過專用機器先抽真空。為了抑制它的變質,給他充惰性氣體,比如氮氣和二氧化碳,充完以后,把楊梅放到這個泡沫塑料箱里面,在兩袋楊梅的中間還要夾放一袋冰塊,泡沫塑料箱要用膠帶和包裝膜密封好,再放進冷庫。因為減少氧氣含量,補充氮氣能夠抑制楊梅的呼吸作用,防止楊梅腐爛。如果再加上冷氣低溫儲存的話,防腐保鮮的效果就更理想。楊梅的保鮮期能延長到15天以上,這就意味著在如今的交通條件下,它可以運往任何大城市,市場的輻射擴大了,楊梅的銷量也隨著大大增加。但是用來進行保鮮處理的楊梅是有一定標準的,那些不適合作保鮮處理的楊梅怎么辦呢?可以把新鮮楊梅壓榨成汁,再發酵釀造低度營養型的干紅楊梅酒和楊梅利口酒,這深加工而成的高檔果酒為豐收的楊梅開辟了新的出路。
楊梅保鮮和深加工技術消除了果農們的后顧之憂,提高了楊梅的附加值,延長了楊梅的產業鏈,現在楊梅走出山區,銷往全國各地,并且進軍國際市場。
金銀花的變奏曲
金銀花剛開的時候是銀白色,兩三天后就會變為金釵黃色,這樣新舊相摻,黃白互映,一對一對,像雙胞胎似的,所以金銀花又叫雙花,還有的地方叫鴛鴦花。不過花形和顏色都長得差不多的金銀花,植株卻長得很不一樣。有像爬山虎一樣趴著長的,有枝條密集灌木型的,還有像樹一樣站著長的,真可謂形態各異。
金銀花是一個很龐大的家族,屬忍冬屬,同屬中有各種不同的栽培種,表現的特性也不一樣,根據不同性質,量材而用,讓它發揮最佳的使用價值。像爬山虎一樣趴著長的是藤本的金銀花。它生性潑辣,好鉆空子,貼著地面匍匐前進,哪里有空就往哪里鉆。這種金銀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根系發達,見土就扎根,一根根樹根像鋼筋一樣牢牢地釘進土里,而地面上就是密密麻麻的枝條,即使有再大的風雨也不會把地面的土沖走。這不僅可以防風固沙、保護生態環境,而且還能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在金銀花尚小時,可以采花賣,等長大了可以把樹賣到西北荒漠地區,既賺了花錢,又賺了樹錢,可謂一舉兩得。
金銀花的樹型修剪是在栽后的第二年進行的。直立粗壯的樹干長到三四十厘米的時候,把頂梢剪去,促進側芽盡快生長,等側芽都長出來了,再合理地選留幾對枝芽,經過這樣的修剪定形,原來無序生長的叢生小灌木就會逐漸長成主枝粗壯、枝條分明、傘房形的花樹了。這種人為有目的地修剪,一方面使得樹枝能夠保持合理的疏密程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田間管理,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產量。樹形金銀花一畝地可采鮮花五六百斤,許多金銀花種植戶都在嘗試著把不同品系、地區的金銀花和各種變異的新品金銀花進行組合嫁接,讓金銀花快速長成樹形。
嫁接成功的紅色金銀花不僅藥效成份高,而且花香濃郁,從花中提取的精油也引起化妝品界的關注。紅色金銀花的問世,不僅為金銀花家族增添了新成員,而且拓寬了人們對金銀花的開發和利用思路。如今,金銀花在鮮食、香料、化工和保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各種金銀花產品層出不窮。其功效也從原來單一的藥用,逐漸發展到生態、觀賞等不同領域。
泰國游來的筍殼魚
筍殼魚是柬埔寨的國魚,淡黃的身上有一圈圈花紋,乍一看,就像剛出土的竹筍,因此而得名。它是淡水魚,沒有土腥味,肉質細嫩,氨基酸的含量特別高。
吳光明在廣州從事水產養殖十多年,深諳養殖之道。他去越南西貢考察,獲知當地養殖的筍殼魚質優價高。如獲至寶,萌生了引進孵化養殖的想法。當時,新加坡、臺灣、香港,包括中國內地都掀起了消費熱潮,但由于從越南引進的種苗源于野生捕撈,人工培育的需經過泥塘刮苗,加上運輸路途遠,消毒防病措施不足,幾次引種培苗成活率都不高。為了讓筍殼魚有個最佳的養殖環境,他到海南島辦起了養殖場,養殖筍殼魚的魚池要求水質清晰,溫度要控制在27~30度之間。選用的親魚都是500克左右,發育狀態比較好的魚種,催產以后20天就能產卵了。魚苗從池里出來以后,經過清點、消毒、充氧、包裝等一系列措施后,就可以送到水庫進行育苗養殖了。當筍殼魚的魚苗從水庫里面撈出來后,經過消毒就可以放到網箱里面進行人工養殖了,在這個養殖場里還可以看見上面有許多的塑料筐,它實際上是筍殼魚在網箱養殖過程中的餌料食臺,要用新鮮的魚肉塊來馴化它。根據它吃碎魚塊的數量,慢慢調整,大約兩個星期以后就可轉成人工飼料喂養。老吳的泰國筍殼魚除了能在水庫網箱里養殖以外,還可以在陸地用池塘養殖。吳光明養殖的筍殼魚在自然條件下產卵并孵化出了魚苗,獲得了好的收益。
塑料瓶里養章魚
章魚屬于海上魚產品中的美味佳肴,非常暢銷。正因為價格高,歐成壽準備養章魚,可這章魚怎么養呢?請教了相關方面的專家后,歐成壽開始在淺海區的養殖漁排上進行試驗,根據章魚的生物習性,把養殖場選擇在風平浪靜,無污染,水深十多米的內灣海區。
章魚是生長在“潮間帶”的軟體動物,適合的水溫大概是在28度以下,鹽度大概在20‰ ~28‰,PH值在7.5~8.5之間,因為有合適的水溫和鹽度,自然海區里生長的章魚就喜歡在這一帶產卵,每當潮水退去后,海區灘涂邊上就自然分布著許多章魚苗,于是歐成壽就和家人帶著工具去捕抓章魚苗。
苗種的問題解決了,可這么小的章魚苗用什么來養呢?他看見孫子喝的可樂塑料瓶,靈機一動,隨手拿來一個瓶子,在上面鉆好孔后,把章魚放里面還真不錯。可用瓶子養了一段時間后發現,章魚受傷的情況特別嚴重。原來章魚長有八條感覺靈敏的觸腕,每條觸腕上約有300多個吸盤,它力大無比,無論誰被它的觸腕纏住,都難以脫身。由于養殖瓶上鉆的透氣孔過大,瓶里的章魚很容易就把觸角伸出瓶外,加上它們殘忍好斗的性格,稍一接觸就斗個你死我活的,傷病自然就落下了。后來用瓶掛養,這樣它不會沉到底部,淤泥也不會沉到里面,它的腳也不會摩擦,又便于管理,成活率比以前高了很多。有了理想的設施做保障,還得解決吃飯的問題,由于章魚屬于肉食類動物,比較喜歡吃活的餌料,并且特別喜歡吃螃蟹,雖然螃蟹一身硬殼,章魚又沒有牙齒,可螃蟹就不是它的對手。在養殖過程中,一般春秋季節每天投餌一次,冬季水溫低時,章魚的食量小,可以每隔三四天投喂一次,投餌料要打開瓶蓋,把前一兩天投的餌料剩下的渣子倒掉,將瓶子洗干凈,再進行投食喂養。
小章魚在塑料瓶里幸福生活著,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綠卡的姜和蒜
這幾年山東萊蕪的農戶靠著生姜、大蒜還真是賺上了錢,而且還漂洋過海賺起了洋錢。這姜疙瘩、蒜疙瘩怎么就變成了金疙瘩呢?帶領農戶種植生姜大蒜的柳漸增,一語道破其中的原委。
2004年初,山東省在全國實施了一個“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在生姜大蒜上搞起了一種叫作GAP的種植規范。也就是說蔬菜從種植到收獲加工的每個環節都必須遵循這個操作規范。2005年5月份,柳漸增的基地建設順利通過了歐盟的GAP認證。要想按照GAP的規范來種菜,處處都要講科學、講原則。如今科學的操作方法讓密植變成了稀植,姜塊、蒜頭的個兒就會盡可能的長,單株的產量和品質也相應提高。合理密植僅僅是GAP標準化操作的一個開始,要想真正提高蔬菜的內在品質,就必須嚴格控制有害物質的殘留。此時,農藥和化肥對蔬菜來說就像是把雙刃劍。在類型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制劑、化學制劑。用藥還要講究方法,針對不同時期防治的主要病蟲害和次要病蟲害,找到最合適的時間用藥,并且還得準確知道安全間隔期的天數。除了嚴格施藥方法,施藥器械也必須專用。其實GAP種植除了用藥、施肥,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規范。
有了GAP保駕護航,高品質的生姜、大蒜也都戴上了綠卡。生產出的生姜大蒜品質好,而且安全放心。這樣的生姜、大蒜質量好,口感也很好,在歐洲市場上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定購客商絡繹不絕。
不一樣的
有機肥
河北樂亭市的史大哥種了三個棚的黃瓜。今年棚里的黃瓜長得不錯,史大哥隔一天就能摘一回,每次都能出200多斤。由于市場銷量不錯,史大哥每次來棚里摘菜,都要插上門以防來搶菜的菜販子。
同樣種黃瓜,同樣都有多年的種菜經驗,史大哥家一個棚的黃瓜一年能賣出四萬元錢。而別人家的收入卻只有他的1/3,史大哥種菜是不是有啥秘密武器呀?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史大哥種菜高產的秘密就是肥。現在用的肥料是液體的,黑色的,用量非常少,放進噴霧器里還要用水稀釋,用起來怎么看都像要打農藥的,這都不算新鮮,最新鮮的是,這肥還是有機肥,是通過物理方法從海洋生物中直接提取的,制作工藝不同造成劑型的不同。
有機肥里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機質,然后是腐殖質或腐殖酸,通過工藝的方法直接給它提取出來,簡化了有機肥到腐殖質再到腐殖酸的轉化過程,相當于在土壤中進化的過程轉化到工廠里進行生產,減少了有機肥轉化的過程。現在的腐殖酸經過工藝制作已經成了小分子物質,通過噴施,直接從葉部進入體內,達到最大化的吸收和利用。通過噴灑,增加了葉片的葉綠素含量,葉綠素增加了就能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物質越多,產量品質自然好。
蔬菜也要聽音樂
植物的生命音符無時無刻不在脈動。觸摸會使含羞草合上葉片,豬籠草蓋上蓋子,而聲音則能讓敏感的跳舞草翩翩起舞。在蔬菜大棚里放一個專門給蔬菜聽音樂的儀器――聲波儀。蔬菜聽了音樂,是又增產又防病。那是因為聲音使植物內部細胞活性增強,加快植物本身細胞內電子流動性速度,促進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傳輸和轉化作用,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此方法可以大面積推廣,用于西紅柿、蕓豆、黃瓜、白菜等蔬菜。
適合植物的音樂對于蟲害來講也許是一個噩夢,聽到這樣的聲音,蟲子寧愿避而遠之,這也是為什么聲波可以防治病蟲害的原因。當植物進入生長旺盛期的時候,聽到這種聲音能夠促進它的呼吸強度,這樣就能保持植物細胞內氧化水平在一個較高層次,能夠殺滅病菌分泌的一些病毒,提高呼吸強度之后,提供一些能量,還有一些中間產物,能夠形成某些對植物有利的隔離區,防止植物病斑的擴大和其他植物病害。這種聲波儀可以根據所種植物的不同,播放不同的音樂,唱不同的歌曲。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提高果實或者營養體的品質,使作物早熟,驅除病蟲害。
經過實驗,聽音樂使葉菜類平均增產在30%左右,果實類蔬菜增產能夠達到25%,對玉米一些作物也都有很明顯的增產效果。追求產量的化學農業時代必將被物理農業甚至生物農業所代替,聲頻發生器正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特點,通過對植物自身機體的調節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農藥、化肥的需求量大大減少,這樣不僅可以種出綠色農產品,還能改善土壤培肥能力。
植物具有類似于人體和動物經絡的控制系統,普遍具有自發聲和接受聲刺激的能力,該設備對植物施加特定頻率的聲波處理,使其與植物的自發聲產生諧振,匹配吸收,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綜合吸收能力,促進其科學生長發育,達到增產、優質、抗病的目的。在增加作物產量、提高營養品質、增強抗病性能、延長貯藏時間和提高種子發芽率等方面都有顯著效果,且不污染農產品,表現出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從“化學化”向“生物化”發展。未來農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生物化的綠色、潔凈的農業時代。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綠色食品,確實把握市場變化的方向,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
沙礫石上
種西瓜
在寧夏中衛市舉辦的首屆西瓜擂臺賽上,80多位瓜農帶著他們精心挑選的西瓜前來競選瓜王。要當個瓜王可不容易,不僅瓜的個頭要大,而且體形品質都要得到專家的認可。
來參加擂臺賽的老吳真不是自賣自夸,他的西瓜確實比較甜,很好吃,個頭大,外表也勻稱,于是到瓜地探個究竟。他的西瓜全都種在石塊上,難道石頭縫里真能長出西瓜來?
中衛市位于寧夏中部的干旱地帶,土地沙化嚴重,連草都很難生長,更別說種莊稼,老百姓開始人為地在地里鋪上沙礫石種農作物,這些石塊石片阻斷了毛管水的上升,能達到保墑的作用。另外石片經過白天日照后,溫度比較高,晚上溫度降低后,產生溫差,西瓜的品質自然就會比較好。再者,這些沙礫石經過長期的風化作用,里面含有豐富的硒等稀有元素,經過根系的吸收,西瓜里就有了硒的成分,這種成分對人體是有好處的,所以這兒的西瓜除了叫壓沙西瓜,還有一個名字叫硒沙瓜。種好瓜先要選好地,壓沙地應該選在地勢比較平坦,或者坡度比較小的地方。壓砂的時間最好在土地凍結以后和春季解凍之前。在地里鋪上一層厚度為10~12公分的沙礫石,到播種時節,為了節約水分,一般采用穴播的方式,先灌水再播種,種子上面覆一層一厘米左右的濕土,再蓋上薄薄一層沙礫石,覆膜種瓜對土壤同樣起到了保墑的作用,而且確實能夠增產增收、保收。因為種上 了西瓜,老吳每年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這讓全家有了生活保障。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瓜農們有了石頭上種西瓜的妙招,掌握了干旱地區的種瓜技術,再加上政府的水源支持,這條致富的門路算是有了保障。
迷你一品紅走俏圣誕節
一品紅在每年的圣誕節前后開放,因此西方人也叫它“圣誕花”。它開的花很小又不惹人注目,紅色的一品紅在入冬時,它頂端的葉片就變為耀眼的紅色,形態既端莊又美麗。改良后的一品紅株型矮化緊簇,分枝力強,而且花色豐富,觀賞價值極高,尤其是近年來流行過國外的節日――圣誕節,這個變化促使一品紅在國內市場迅速走紅,它不僅可以綠化公共場所,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家庭用它來美化居室。
楊梅分春植和秋植,采用嫁接苗造林。春植于1月~4月上旬,秋植為9月~11月。一般以春植為主。定植宜采用株行距5米×5米或4米×5米,每畝栽27株~33株。雌雄株比例100~200:1為宜,若當地有野生楊梅可不配雄株。定植穴為100×100×80立方厘米,每穴施堆肥50公斤左右或廄肥25~30公斤或餅肥3~4公斤,再加過磷酸鈣1公斤,上覆15~20厘米厚的肥沃表土。栽植時應選壯苗,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并適當疏除枝葉。栽植把苗木置于穴內中心,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然后加上表面土或細土,用腳踏實或用鋤頭等工具敲實。澆足“定根水”,最上面覆蓋心土至高于地面20~30厘米,并將嫁接口蓋入土下為宜。苗木定植以后,7~8月高溫季節要及時松土、澆水和樹盤覆蓋遮陰,以減少水分蒸發。
樹冠整形有自然開心形、自然圓頭形和主干形3種。以自然圓頭形為主。幼樹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養早實豐產的樹體。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樹冠。即對定干后萌發的新梢,選留3-4個生長強健、方位分布均勻、相互間有一定距離(約20-30厘米)的枝條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2-3個副主枝或側枝,使之分布合理,層次分明,在3-5年內基本形成樹冠骨架。成年樹的修剪主要是培養豐產的群體結構,調節生長與結實的關系,促進持續、優質、高產。成年樹修剪每年2次,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生長期修剪可在4月中旬至9月中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及2月中旬至3月下旬。修剪包括除萌、摘心、拉枝、和撐枝及環割、環剝、倒貼皮、斷根等幾種方法。
培土在秋冬或春季進行,從減少表土沖刷,保護根系。培土一般就地取土,最常用的是山地表土、草皮泥等。幼樹生長量小,易被山間雜草、雜樹所掩蓋,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所以幼樹施肥、澆水、夏天遮蔭等管理要精細,尤其是在夏天管理,要求在幼樹樹盤直徑1米左右范圍內,頭幾年連續中耕除雜草,并進行地面覆草,連續大旱年份,要進行三天一次在傍晚時分澆水,澆水以濕透苗木根部坭土為宜。擴穴改土以秋冬為宜,可全園一次性進行,勞力不足時也可以樹干為中心逐年擴穴。
根據楊梅樹齡、生長勢及土質等情況,應采取科學的配方施肥,最好是先測出土壤的肥力,再科學配肥施用。幼樹以促進生長為主,注重速效肥料的施用,氮磷鉀比例以1:0.8:0.8左右為宜,以促進枝梢生長,盡快擴大樹冠,全年施肥2次。成年樹以促進結果、提高品質為主,氮磷鉀三者比例以1:0.3:0.4為宜。每年10月份以腐熟廄肥、堆肥及餅肥為主。成年樹每年春季和采后結合施肥進行培客土護根;施肥每年2次,春肥以鉀肥為主,采后肥以有機肥為主。具體成年樹要求砂質土壤每株施餅肥3公斤加腐熟廄肥10公斤;沖積土壤和紅壤土每株施餅肥3公斤加腐熟廄肥15公斤。壯果肥在每年5月夏梢發生前施入,以速效氮鉀肥為主。成年樹要求砂質土壤每株施5~7公斤草木灰(或尿素1公斤),加3公斤的硫酸鉀;沖積土壤和紅壤土則再加1公斤的硫酸鉀。有隔年結果現象的成年樹,結果小年可少施追肥,結果大年則必須施。大年時,在花蕾未開放前適度修枝疏果,防治病蟲害,確保果實個大、優質、豐產。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以復合肥為主,并嚴格掌握磷肥使用量,一般每株每兩年施用量不宜超過0.3公斤。注意硼、鋅、錳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對幼樹宜采取逐年擴穴深施的方法。成年樹采取表面撒施和條施,加土覆蓋的方法,要避免開大穴或開環狀溝施肥。
楊梅食療作用
1.助消化增食欲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鮮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
2.祛暑生津止渴
楊梅鮮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預防中暑,去痧,解除煩渴。
3.抑菌止瀉消炎
實驗研究表明,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亦有良效。楊梅性味酸澀,具有收斂消炎作用,加之其能夠抑菌,故還可治各種泄瀉;而楊梅樹皮含鞣質、大麻甙、楊梅樹皮甙等,也是主治痢疾、目翳、牙痛、惡瘡疥癩等病癥的良品。
4.防癌抗癌
楊梅中含有維生素C、B,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楊梅核仁中含有維生素B17,這是一種抗癌物質,所含的氰苷類、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5.減肥美容抗衰老
楊梅的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有排毒養顏的作用;楊梅所含有的花青素及維生素C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有提高免疫力、抗自由基、預防衰老、抑制癌癥的作用;楊梅所含果酸能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于減肥,是現代靚姐帥哥減肥的理想水果。
6.降血壓防中風
楊梅鮮果中鉀的含量極為豐富,每100克鮮果含鉀量達100mg左右。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鉀元素在維持心臟功能、參與新陳代謝以及降低血壓等方面的功效突出,還有助于調節情感,穩定情緒,減少中風的發病率。因此具有理氣活血,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和血壓,預防中風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