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痕跡檢驗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4-08 11:45:5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痕跡檢驗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痕跡檢驗論文

第1篇

手印痕跡檢驗技術通過對犯罪現場的手印痕跡進行檢驗獲取指紋信息,就可以當做刑事犯罪案件的直接證據。在許多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抓獲之后常常會出現拒絕承認和交待犯罪事實的情況,這時候指紋檢驗就可以作為判定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成立的重要證據,讓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制裁,有利于公安機關有效地打擊犯罪。

二、現場手印痕跡的固定和提取方法

在刑事案件現場勘查中,發現手印痕跡或者將手印痕跡顯現出來之后,首先要對手印痕跡進行固定,然后在對手印痕跡進行提取,把手印痕跡完整地從犯罪現場提取出來,才能對其進行保存、檢驗,才能使手印痕跡作為直接證據發揮其在刑事案件偵破中最大的作用。下面就介紹實際現場勘查工作中常用的幾種手印痕跡固定、提取的方法:

(一)拍照

可以利用相機將發現或顯現的手印痕跡進行拍照,這樣能夠將犯罪現場的手印痕跡最原始的狀態通過照片來進行反映,通過照相手段拍下的手印痕跡既能夠對現場的手印痕跡的清晰程度進行反映,也能夠完整地保護犯罪現場的手印,使其不被破壞,因此,拍照手段是偵查人員在現場勘查中固定、提取手印痕跡的首選方法。

(二)提取印有手印痕跡的原物件

對犯罪現場留下來的手印進行研究,確認其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留下來的痕跡之后,發現現場沒有合適的手印痕跡顯現手段,或者是為了能夠對原證物進行長期保存,這時候就可以直接對印有手印痕跡的原物件進行提取。但是在采用提取原物件方法的時候必須要先征得相關方面人員的同意,辦理好相關的原證物提取手續之后才能進行犯罪現場原證物提取,而且在原證物使用完之后要進行歸還。

(三)用膠帶粘取指紋

膠帶粘取指紋是通過利用粉末和熏染法進行手印顯現之后對指紋進行固定、提取的方法,在犯罪現場勘查中經常會用到。在使用膠帶粘取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粘取了手印的襯紙背面將案情原由、案發時間、地點和手印遺留的具體方位進行注明。

(四)靜電復印方式

對于犯罪現場發現的印在灰塵上的手印,沒有辦法直接提取原證物或者使用膠帶粘取的,就要使用靜電復印方式對手印痕跡進行提取,而且在提取手印之后還要進行拍照固定,也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將灰塵手印覆蓋起來進行長期保存。現場勘查中對手印的固定、提取方法除了上述幾種之外,還有熒光試劑法、碘熏法、硝酸銀法以及寧海得林法等等。

三、利用“502”熏膠顯現手印痕跡反差增強技術

通過“502”熏膠顯法顯現出來的手印紋線是白色的,一般情況下只能使用拍照手段來提取手印,但是如果客體表面的顏色本來就很淺,那就必須對手印痕跡進行發差增強處理,這樣才能將其進行拍照固定。

(一)通過加碘進行反差增強在“502”熏膠中加入微量碘,用碘和“502”熏膠一起對手印痕跡進行熱熏,碘就會跟著“502”熏膠一起揮發,這樣得到的手印痕跡呈現的是淡黃色,更容易用拍照提取。

(二)粉末染色方式

利用“502”熏膠將手印顯現出來之后,立刻使用帶磁性的黑色粉末或者其他粉末對顯現出來的手印進行刷顯或抖顯來增強反差。

(三)利用生物染色劑進行手印反差增強

將0.2%-0.5%龍膽紫或孔雀綠乙醇溶液滴在經過“502”熏顯的手印上,等到手印變干之后,用乙醇將小犁溝中殘留的染色劑反復沖洗掉,這樣呈現的手印紋線就是紫色或者綠色。

(四)使用熒光染色劑進行手印反差增強

手印在經過“502”熏膠熏顯之后,立刻使用0.1%-0.5%的羅丹明6G、羅丹明B或者是基礎黃40的乙醇溶液(或(1%XJ-1甲醇溶液)處理手印,再用乙醇或者是甲醇將客體進行反復多次沖洗,經過這種方式處理過后的手印在紫外燈或者多波段光線其中的某一段長光的照射下呈現的是熒光狀態。

(五)BBD熒光染色反差增強方式

將BBD溶液滴到經過熏顯之后的手印紋線上,讓手印紋線充分被BBD溶液浸潤,待到BBD溶液自然揮發干燥之后,利用無水乙醇對手印紋線進行沖洗、晾干,這樣處理后的手印紋線經過紫外燈、藍光燈、激光或者是多波段光源的照射下呈現的就是黃色熒光狀態。

四、真空鍍膜顯手印方法

真空鍍膜手印顯現法是在真空條件下,在印有手印的客體表面鍍上單層或者多層金屬、介質薄膜,這樣就能夠將手印痕跡清楚地顯現出來。其原理是利用手印與客體表面光潔度的差異,使吸附在客體表面的蒸發料遠遠多于吸附在手印表面的蒸發料,這樣手印就清楚地顯現出來了。對于玻璃、金屬制品、搪瓷制品以及陶瓷等耐熱性較好的檢驗材料上經過“502”熏膠熏顯過后的手印,可以使用加熱法減薄,但是使用這個方法必須注意對溫度的控制。例如,在使用電熱鼓風干燥箱進行耐熱檢驗材料上的手印進行加熱法減薄時,首先要在160℃下加熱大約4分鐘之后,再將溫度調高至165℃加熱7大約分鐘就可以了,但是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加熱的溫度要控制好,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如果溫度低于155℃,那么“502”熏膠聚合物就不能減薄,如果溫度高于177℃,那么經過“502”熏膠熏顯的手印就會迅速消失。

五、經“502”熏膠顯現過后的手印減薄技術

(一)加熱減薄法

前面已經提到加熱減薄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就是通過加熱的方式控制溫度對經過“502”熏膠熏顯過后的手印痕跡進行減薄,使得手印紋線更加清晰。

(二)膠帶粘取減薄法

膠帶粘取減薄法就是通過把進口膠帶裁剪成適合手印痕跡大小的形狀,將裁剪好的膠帶粘貼到經過“502”熏膠熏顯過后的手印痕跡上,然后對膠帶進行輕輕地按壓,按壓的時候要留一點邊以便能夠順利地將膠帶揭起,揭開之后的手印痕跡就會被減薄。這個方法可以反復多次使用,直到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化學試劑減薄法

使用濃度太低的化學試劑進行手印減薄效果不明顯,而農地太高的溶液有會與“502”熏膠中的聚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黃色或者橙色的化合物,使手印痕跡遭到破壞,因此,化學試劑減薄法采用的是10%醋酸水溶液或者10%氫氧化鈉水溶液。首先使用脫脂棉蘸取10%醋酸水溶液或者10%氫氧化鈉水溶液之后,涂在經過“502”熏膠熏顯之后比較厚的部分上面,用手指對其輕輕按壓大約15秒,然后將脫脂棉移開,重新用干凈的脫脂棉將多余的溶液輕輕吸走;其次,重復上面的步驟至達到最佳的效果之后,用滴管將殘留在手印上面的多余溶液沖洗掉,如清晰不干凈,那么剩下的溶液會跟“502”熏膠中的聚合物發生化學反應使得手印發黃。

(四)丙酮與乙醇混合液減薄法

第2篇

[關鍵詞]公安 工具痕跡 檢驗

中圖分類號:D918.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4-0276-01

1 前言

工具痕跡是基層公安機關日常案件現場常見的一類痕跡物證,工具痕跡檢驗鑒定對于認定作案工具、澄清犯罪事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工具痕跡檢驗難度大,實際工作中利用率卻不高。工具痕跡檢驗的難點在于用作分析、比對檢驗從而得出鑒定意見的樣本的質量決定檢驗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對鑒定意見的可靠性以及證明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梳理工具痕跡檢驗鑒定樣本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問題,規范收集、制作、使用樣本的程序和方法是提高工具痕跡利用率的當務之急。

2 工具痕跡樣本

樣本就是研究中實際觀測或調查的一部分個體,研究對象的全部稱為總體。工具痕跡檢驗中的樣本是供鑒定對照、比較用的已識物,是痕跡檢驗鑒定人員有目的地進行偵查、調查活動后所獲得的,稱為比對樣本。工具痕跡檢驗鑒定是依據同一認定原理,通過對先后出現的工具遺留的特征反映體進行檢驗,解決先后出現的工具是否同一的認識方法。其中先出現的工具即被尋找工具,后出現的工具即受審查工具;先出現的工具的特征反映體即物證,受審查工具的特征反映體即樣本,是鑒定用的比對材料。工具痕跡鑒定樣本多數是實驗樣本。即用嫌疑工具可能留痕部位,在適當材料上模擬現場痕跡形成的動作進行實驗,有目的地制作出來的痕跡稱為工具痕跡實驗樣本。有時在發案后,因某種原因工具嚴重磨損變形,或某人有持工具作案的嫌疑,但是找不到作案工具而失去了直接用工具制作樣本的可能性,就要設法尋找遺留樣本,即作案工具在發案前或發案后不久遺留在其他物體上的痕跡,可以利用該痕跡作為比對現場痕跡的樣本,稱之為遺留樣本。

3 工具痕跡樣本注意事項

3.1 客觀充分是選擇樣本的首要條件

工具痕跡檢驗是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工作,科學可靠的鑒定意見是在客觀全面的認識和充分深入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工具痕跡自身的多變性要求樣本制作必須客觀充分,避免因為樣本數量的有限使片面的、偶然的因素導致錯誤的鑒定意見。同時必要的樣本數目是保證樣本指標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基本前提。

首先應當根據現場痕跡的遺留情況,安排不同的實驗方案,每次實驗樣本,都要觀察、確定兩者特征的異同,對相同特征要反復實驗驗證確保其穩定、可靠;對差異特征要考慮能否得到解釋。在幾次樣本中都出現的特征才能認為是工具上具有穩定性的特征,才能作為下一步比對檢驗時可以利用的可靠的特征。其次,要保證制作實驗樣本痕跡的數量,幾個甚至幾十個。目的是便于對幾個樣本痕跡進行比較,從中選擇多次重復出現穩定特征的樣本痕跡。這樣做對于避免誤用偶然因素形成的特征,保證樣本質量是完全必要的。對于疑難痕跡,更要堅持反復實驗,保證充分的樣本數量,同時,制作實驗樣本的過程也是深入認識痕跡形成的有效方法。客觀充分原則不僅保證樣本特征的穩定性,同時,也保證樣本選擇在一定范圍內的隨機性和樣本檢驗可重復性的要求,是鑒定結論科學性的重要保證。

3.2 準確性是選擇樣本的必要要素

工具痕跡檢驗難度大的重要原因是工具痕跡具有多變性。不同工具會形成不同的痕跡;同種工具的不同部位也會形成多種痕跡;同一工具的同一部位因為動作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痕跡;甚至因為受力大小和方向的改變也會形成不同的痕跡。這就要求制作痕跡樣本時準確分析工具與客體的接觸部位以及作用力的方式、大小、作用點等,才能保證樣本和檢材具有比對價值。準確性主要體現在,首先選擇適當的實驗樣本材料,原則上要選擇與F場承受客體的物理屬性相同的材料。應該選擇軟硬度適當、干濕接近、物質結構、塑性適合、材料表面光潔度相同或相近。這樣制作的樣本沒有增加或消失特征,才能真實反映工具接觸部位的特征。其次是持械動作要準確。持械破壞動作影響痕跡的種類也影響特征的質量。例如按壓與打擊都形成凹陷痕跡,但是痕跡形成機理不同,特征反映也會有所區別。還有受力大小、方向、角度要一致;如垂直打擊形成凹陷痕跡,傾斜打擊就有線條狀痕跡,當近似平行打擊時痕跡反映以線條痕跡為主,單一線痕的寬度、深度以及線痕間距、線痕總體數量、寬窄都會有變化。最后是嫌疑工具接觸部位必須準確。工具可能留痕的部位很多,留痕部位的隨機性很大。例如,鋼絲鉗剪切形成鉗剪斷頭,我們要考慮上刃、下刃、里刃、外刃,還要考慮位于刃口的前端、中部還是后部等,只有認真分析、準確定位才能制作出好的樣本。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保證工具痕跡鑒定樣本的質量和鑒定結論的可靠性,提高工具痕跡的利用率,就要堅持及時、準確、客觀充分等要素,除此以外工具痕跡樣本的使用還應遵守獨立原則、合法原則等收集使用證據的一般原則。同時基層公安機關工具痕跡技術人員也要隨時掌握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有的放矢、從容布局,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具檢驗工作的開展,才能給偵查破案的破解提供更有效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鐘新文.犯罪現場上工具痕跡利用率偏低原因及對策[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1998,(2).

[2] 徐立根.物證技術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09.

[3] 張書杰,工具痕跡學[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02.

[4] 王洪賓,工具痕跡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對策[C].全國痕跡檢驗學術交流論文選,2005,545.

[5] 馬洪臣,淺談痕跡的分析和利用[J],刑事技術,2001年06期.

作者簡介

第3篇

關鍵詞:電子郵件,取證,計算機犯罪

 

一、引言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與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電子郵件作為信息交換方式,以其新型、快速、經濟的特點而成為人們通信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論文參考網。與此同時,各種犯罪分子也開始普遍利用電子郵件作為工具來實施其罪惡。

二、Email取證及相關問題:

2.1 Email取證及其現狀

Email取證主要是指分析電子郵件的來源和內容來作為證據、確定真正的發送者和接收者、以及發送的時間。在實際辦案過程中,一般的偵查人員和公訴人員缺乏相關的專門知識,在收集、提取、保全、審查、運用電子證據的時候往往困難重重:電子證據的刪除太快太容易,執法部門機關在取證前,可能已經被毀滅;目前在我國電子證據能否成為證據、電子證據成為證據的條件及合法性等問題存在廣泛爭議;這種偵查難、舉證難、定罪難的境況迫切要求適用的取證工具的產生與應用,而互聯網電子郵箱申請與真實身份并沒有掛鉤,一旦出現問題,通過Email偵查取證難度很大。

2.2 Email取證需了解的基本技術

一般來說,E-mail的收/發信方式分為兩種:通過ISP或免費郵箱服務商提供的SMTP發信服務器中轉的發信方式;通過本機建立SMTP發信服務器直接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

三、Web 電子郵件事件取證線索發現與分析

對電子郵件事件痕跡進行檢驗,發現線索是電子郵件取證的關鍵問題。Web電子郵件線索發現可以在兩個地方進行:服務器端和客戶機端。服務器端取證一般指通過在Internet關鍵節點部署郵件監控系統進行取證。通過將電子郵件監視軟件安裝的ISP的服務器上,來監視可疑的電子郵件。論文參考網。客戶端取證是通過Web郵件用戶通過賬號和密碼登錄到郵件服務器上,進行相關的電子郵件活動是取得痕跡。,用戶查看電子郵件信息時,只要瀏覽過,就會在機器上流下蛛絲馬跡。目前,在我們國內用的最多的瀏覽器是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Explorer,這里主要研究在客戶端通過IE提取痕跡。

3.1 Web Email事件的線索發現

用戶利用IE收發、閱讀電子郵件的事件,使得IE瀏覽器把某些信息顯示出來并且放入緩存。因而,Web 電子郵件事件痕跡可以從一些相關的文件中找到,這些與Web Email痕跡相關的文件位置主要包括:收藏夾、Cookies、歷史記錄、瀏覽過的網頁的鏈接、Internet臨時文件、Autocompletion文件等。通過這些可以得到很多包括用戶的私人信息以及該用戶所在組織的信息等。

3.2 通過瀏覽器發現Email事件痕跡,尋找取證線索

利用Web瀏覽器來收、發、閱讀電子郵件時會在硬盤上留下大量的數據。在Web 瀏覽器的歷史記錄Index.dat文件和緩存記錄里,瀏覽器的歷史記錄和緩存記錄都在本地硬盤上保存,通過歷史記錄和緩存記錄查詢可以很容易的看到瀏覽器曾經訪問過的網站的地址。

通過查看Index.dat文件和瀏覽器的緩存來尋找時間痕跡。

index.dat記錄著通過瀏覽器訪問過的網址、訪問時間、歷史記錄等信息。實際上它是一個保存了cookie、歷史記錄和IE臨時文件記錄的副本。系統為了保密是不會讓用戶直接看到index.dat文件。但進入IE的臨時文件夾“TemporaryInternet Files”,在其后面手工加上“Content.IE5”,可發現該文件夾下面另有文件夾和文件,其中包括index.dat,該文件被系統自身使用,無法通過常規方式刪除。通過查看本地硬盤的Index.dat,可以查出該機器曾經造訪過哪些網站,是否在相應的時間訪問過與案件相關的SSH服務器、Proxy服務器或者其它與案件相關的IP地址。

IE使用緩存Cache來存放已訪問過的一些網站的信息來提高瀏覽速度。一般地,這些都存在Internet臨時文件夾里面,起到加速瀏覽網頁作用,可以通過查看緩存內容來發現Email事件的痕跡。

3.3 通過Web電子郵件的文件頭查找線索

Web電子郵件頭中除了標準的電子郵件頭部分,還包含許多其它的信息。有些利用內部局域網連接互聯網用戶認為他們處于防火墻之后,他們的真實身份不會通過瀏覽過的網站暴露出去,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多數局域網內部用戶通過透明訪問外部的Web服務器,當用戶訪問外部的郵件服務器時,收發或閱讀郵件時,在局域網服務器端,可以通過Email的頭HTTP_X_FORWARDED_FOR來獲取服務器的服務器名以及端口,通過HTTP_VIA可以知道客戶的內部IP。

在現實中,發信者為掩蓋其發信信息,利用一些工具來掩蓋電子郵件的文件頭信息,例如使用Open-Relay、匿名E-mail、Open Proxy 、SSH通道等,在電子郵件頭中提供錯誤的接收者信息來發送信息。利用Open-Relay,郵件服務器不理會郵件發送者或郵件接受者是否為系統所設定的用戶,而對所有的入站郵件一律進行轉發(Relay)。發信者在發送電子郵件的時候,就會利用這種開放功能的郵件服務器作為中轉服務器,從而隱藏發送者的個人信息和IP地址。實際上通過open relay服務器發送的電子郵件中仍包含真正發送者的IP地址信息,對于使用Open Rely的Web電子郵件,可以從兩方面來取得線索:Web電子郵件的郵件頭中包含原始發信人的IP地址;Open Relay服務器的Open Relay日志文件里面也包含原始發信人的IP地址。

在匿名E-mail情況下,接受方沒有任何發件人信息,但可以從郵件信頭部分看到發信的時間,使用的郵件服務器等信。論文參考網。發信者使用匿名郵件轉發器轉發電子郵件,將郵件轉發到目的地,真正的發信人則被隱藏起來,相對來說,這種情況下的線索就顯得比較復雜。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頭和Web電子郵件的日志文件來回溯到提供匿名發信服務的服務器(提供匿名發送的Web站點),然后查看其日志文件,確定發送被追查的Email發送的時刻,到底哪個Web電子郵件賬號連接到了匿名服務的Web服務器上,其IP地址是什么。

Open Proxy具有連接或重寄信息到其他系統服務器上的功能,作為一個Proxy,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網絡信息傳遞的中間人,對于通過open Proxy發送的電子郵件,在轉發信息的過程中系統刪除了能確定流量源頭的原始信息,對這種電子郵件,發現線索的只能是通過電子郵件頭以及Web電子郵件的日志尋找其使用的Open Proxy的IP地址,然后在服務器的日志文件中來發現真正的發信人地址。

四、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網絡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打擊計算機犯罪技術也需要隨之不斷發展,計算機勘察取證技術所面臨的問題將不斷增多。本文僅對Web電子郵件痕跡取證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如何針對這些Web電子郵件事件痕跡,設計一個綜合的Web電子郵件取證工具是下一步要繼續研究的內容。

第4篇

[關鍵詞]公安 刑事技術 痕跡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6-0252-01

1 前言

自1997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后,視聽資料被列為一種獨立的證據。由于種種原因,視聽資料在民事案件中雖被廣泛接受,但在刑事案件中卻沒有它應有的地位,它的使用一直受到各種限制,或者f對其認識還不統一,還存在爭論。視聽資料是指以錄音、錄像設備所反映的聲音和形象,電子計算機儲存的資料,以及其他科技設備與手段所提供的有關案件的信息。這些設備所儲存的信息具有證據價值,已為人們所共識。在司法實踐中使用視聽資料作為證據已經開始,修改后的刑訴法明確增設視聽資料為一種獨立證據。

2 數字技術在刑事技術的具體應用

2.1 圖像復原技術在刑事模糊圖像處理中的應用

圖像在采集、傳輸的過程中,由于成像設備、外界條件、傳輸介質、人為等各種因素而引起圖像質量降低從而形成模糊圖像。圖像復原技術分析圖像退化的原因,試圖建立起精確的圖像退化模型,并對退化過程逆轉從而將退化圖像恢復本來面目。在刑事圖像拍照時所用光圈過小,景物光點變成圓斑形成散焦模糊圖像;錯誤曝光可能引起圖像失去暗部或亮部的細節;對焦不準,拍攝主體對象模糊不清形成離焦模糊。如果圖像獲取過程中采集設備與拍攝對象產生相對運動,則會產生運動模糊,如監控中運動車輛的車牌號碼識別是當前刑事圖像復原的一個研究熱點。另外由成像設備、傳輸介質引入的噪聲隨機加在圖像中形成噪聲模糊。針對不同類型的退化圖像,圖像復原技術建立相應的退化模型,運用維納濾波、逆濾波等方法去除干擾和模糊。

2.2 圖像預處理的常規方法

圖像幾何矯正、標注、測量技術為物證對比鑒定提供輔助工具圖像幾何變換可實現對圖像進行坐標變換、縮放、旋轉、變形、配準等,是對圖像預處理的常規方法。

在物證檢驗于非平面客體上的痕跡,例如圓柱圓錐、彎曲物體的轉彎處、不規則弧面上的手印、文字等。由于攝影鏡頭的光學特性也會形成影像的變形,如魚眼鏡頭的強烈桶形畸變。變形的痕跡給檢驗鑒定帶來極大的困難,可以預先運用數字圖像處理的幾何變換方法矯正,降低工圖像測量技術以數學和度量學為基礎,通過二維平面的圖像信息獲取三維立體相關信息,包括對長度、高度、角度、周長、面積的測量等。常見的圖像測量應用為從照片或視頻信息中測量嫌疑人的身高、物品的尺寸、紙幣的厚度等。圖像的標注和測量在物證鑒定中應用最廣,傳統人工測量檢驗操作復雜且誤差較大,而使用數字圖像測量比對技術,測量精確操作簡單。如對印章印文進行測量比對、拼接比對;人相鑒定;筆跡分析鑒定;指紋對比鑒定;工具痕跡鑒定等工作均可以用數字圖像處理工具進行輔助檢驗。

2.3 數字圖像取證技術在刑事圖像鑒定中的應用

隨著數字圖像技術的發展與圖像處理工具的廣泛普及,數字像的編輯修改變得異常簡單,偽造圖像的大量出現給社會安全穩定帶來隱患,因此數字圖像取證技術成為當前圖像處理與信息安全研究熱點。數字圖像盲取證技術根據圖像自身的成像原理、場景特征、設備引入噪聲、篡改留痕的特征對可疑圖像運用數學方法計算分析從而對圖像真偽做出量化的鑒定結論。圖像取證技術在刑事圖像領域主要應用于數字圖像真實性與原始性的檢驗。

2.4 數字圖像合成重建技術在刑事影像合成的應用

數字圖像合成技術是利用計算機繪圖技術來形成圖像。數字圖像重建技術則利用輸入的空間、形態、時間等數據信息生成二維或三維圖像。目前這兩項技術在現場勘查、法醫人類學中已成功應用。計算機人像組合技術可以根據目擊者的描述用數據庫中的面部器官部組成人面部像,用于排查犯罪嫌疑人。計算機顱骨復原系統可以根據無名顱骨還原其生前的二維或三維頭像。在犯罪現場獲取的平面圖像與空間測量信息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進行影像與事件的三維重建,例如對現場三維圖像自動生成,對犯罪事件進行案情模擬演示等。

3 數字圖像在刑事技術應用中的優勢

處理精度高,按目前的技術,幾乎可將一幅模擬圖像數字化為任意大小的二維數組,現代掃描儀可以把每個像素的灰度等級量化為16位甚至更高,這意味著圖像的數字化精度可以達到滿足任一應用需求。

適用面寬,圖像可以來自多種信息源,從圖像反映的客觀實體尺度看,可以小到電子顯微鏡圖像,大到航空照片、遙感圖像甚至天文望遠鏡圖像。這些來自不同信息源的圖像只要被變換為數字編碼形式后,均是用二維數組表示的灰度圖像組合而成,因而均可用計算機來處理。

靈活性高,數字圖像處理不僅能完成線性運算,而且能實現非線性處理,即凡是可以用數學公式或邏輯關系來表達的一切運算均可用數字圖像處理實現。

4 結語

數碼影像技術能夠有效的保存現場的相關線索證據,不僅為案件的偵破帶來了巨大的作用,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幫助,同時對證實嫌疑人犯罪行為的有效證據。因此刑事技術大力促進數碼影像技術的成熟發展和進步,才能更好的發揮其在案件偵查中最大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劉耀.物證鑒定科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8.

[2] 徐立根.物證技術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09.

[3] 張書杰,工具痕跡學[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02.

[4] 王洪賓,工具痕跡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對策[C].全國痕跡檢驗學術交流論文選,2005,545.

作者簡介

第5篇

    一、主位推進模式

    韓禮德(1994)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定義及劃分方法,他認為主位(theme)是信息的起點,由句首位置來實現,其余部分稱為述位(rheme)。[1]Danes(1974)指出,每個語篇及段落都可以看成一個主位的序列,篇章的真正主位結構是主位的承上啟下,而篇章中的主位間的所有復雜關系都稱為主位推進程序(thematicprogression)。[2]

    通過大量的研究,Danes提出四種推進模式,再加上其他學者如徐盛桓(1982)[3]、黃衍(1985)[4]、黃國文(1988)[5]、胡壯麟(1994)[6]、朱永生(1995)[7]所做的研究,共有以下七種主位推進模式:(1)主位同一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2)延續型,上句的述位成為下句的主位;(3)述位同一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4)交叉型,上句的主位成為下句的述位;(5)衍生型,上句提出總主位,然后從總主位派生出幾個次主位;(6)主-述作主位型,上句的主位和述位中所表達的信息共同成為下句的主位;(7)述位分離型,上句的述位包含了可派生的述位,分別成為下面小句的主位。本文將根據以上七種基本主位推進模式來分析中英作者撰寫的醫學英語期刊論文中的主位推進情況。

    二、語料研究

    (一)語料

    本篇文章共收集醫學論文80篇,前40篇由英美醫學工作者撰寫,選自國外醫學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Journalof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An-nalsofInternalMedicine和BritishMedicalJournal;后40篇由中國醫學工作者撰寫,選自國內四本英文版醫學雜志ChineseMedicalJournal,ChineseMedicalSciencesJournal,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和Jour-nalofCollegesofPLA。同時,這80篇文章都有明顯的“IMRD”[8]結構。

    (二)分析步驟

    本文僅對討論部分進行分析,原因在于論文的討論部分是中國作者撰寫英語論文時出現問題最多的部分[9]。具體步驟如下:(1)標記討論部分的小句及其主位和述位;(2)判斷主位推進模式;(3)計算各主位推進模式的使用頻率,使用頻率=某主位推進模式的次數/討論部分主位推進模式的總數;(4)利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檢測差異是否存在顯著性。

    (三)統計結果及分析

    通過對80篇文章進行分析,我們得出了主位推進模式的整體分布情況。

    表1中英作者醫學論文主位推進模式分布情況

    主位推進模式英美作者論文百分比中國作者論文百分比

    首先,除了前人總結出的七種模式,我們還發現了兩種新模式:主-述作述位型模式和總結型模式。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這兩種新發現的模式。

    從表一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英作者撰寫的醫學論文中主要的主位推進模式的排列順序相同。延續型比重最大,分別為36.26%和33.52%,接下來是主位一致型、述位一致型和交叉型,而剩下的其它幾種方式的排列順序都存在差異。在英美作者的論文中,其排列順序是衍生型>主-述作主位型>述位分離型>總結型>主-述作述位型;而在中國作者的論文中,它們的排列順序是主-述作主位型>衍生型>總結型>述位分離型>主-述作述位型。

    根據每篇論文中各主位推進模式的頻率,我們利用T-檢驗來檢測中英作者在各主位推進模式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異。結果顯示,中英作者在主位一致型、延續型、述位一致型、交叉型、主-述作主位型和述位分離型的使用上沒有顯著差異。接下來,我們主要分析衍生型、主-述位作主位、主-述位作述位和總結型。

    衍生型模式是醫學英語科研論文中不可忽視的一種推進模式,主要用來描述該研究的strength和limitation。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衍生型在中英作者論文中的比重都不大,分別為3.42%和2.70%,但T-檢驗發現兩者具有顯著差異(t=-2.508,df=38,p=0.017<0.05)。具體來說,英美作者的論文中有23篇文章使用該模式,而中國作者的論文中只有14篇文章使用該模式。

    主-述作主位型模式是我們發現的兩種新模式中的一種,T-檢驗顯示中英作者在該模式的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t=4.473,p=0.007<0.05),表現為中國作者使用該模式的頻率高于英美作者。在該模式中,第一小句中主位和述位所表達的信息共同成為下一小句的述位,它的實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信息疊加,一種是指代。如:Resistin(T1)//isexpressedathighlevelinwhiteadiposetissuecomparedwithbrownadiposetissueandothertissueintherat(R1).2Inhumansubjects(T2),//cellsotherthanad-ipocytes(forexample,tissuemacrophages)seemtobere-sponsibleforresistinexpression(R2)..

    總結型模式是我們發現的另一種新模式,T-檢驗顯示中英作者在該模式的使用上也有顯著差異(t=-2.215,p=0.043<0.05)。在該模式中,前幾句的主位和述位中的信息共同成為后一句的主位,表現為后一句的主位是前幾句的總結,通常表現為Theseresults/data/figures等,如:Allofthesesubgroupfindings)//shouldbeconsideredhy-pothesis-generating…。

    (四)討論

    兩種新模式的發現反映了中國作者撰寫醫學英語論文時存在的翻譯痕跡,從而間接證明了中國作者在撰寫英語醫學論文中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存在語言遷移現象。不同文化由于思維方式的差異,文章的篇章結構也存在不同。中國人具有整體思維的特點,表現在篇章結構的組織上則為曲線式的寫作方式,即不直截了當地談及主題,而是通常開篇先總體描述,然后對問題進行歷史回顧,接著才是切入主題,提出觀點,展開分析論證,最后得出結論。西方人偏好分析,重視邏輯,因此在謀篇布局上表現為直線式的寫作方式。他們寫文章習慣開門見山,開篇直接點明主題,然后內容按直線展開,圍繞主題層層深入,層層剖析。

第6篇

摘要:犯罪心理畫像技術是根據犯罪心理學的原理,針對犯罪嫌疑人異于其他人的獨特的心理特征,通過描繪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點,從而描繪出犯罪嫌疑人的社會狀況和家庭成員狀況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種刑事偵查手段。近幾年,在我國刑事偵查領域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應用漸漸成為了一種很重要的刑事偵查手段。

關鍵詞:犯罪心理畫像技術 刑事偵查 應用

1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是根據犯罪心理學的原理,針對犯罪嫌疑人異于其他人的獨特的心理特征,通過描繪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點,從而描繪出犯罪嫌疑人的社會狀況和家庭成員狀況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種刑事偵查手段。近幾年,在我國刑事偵查領域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應用漸漸成為了一種很重要的刑事偵查手段。

1.1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產生。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興起是偵查領域里的一次重大的變革。也許,自從有犯罪現象發生的一天起,心理學就一直被類偵查人員或偵查人員應用于他們所遇到的各種與刑事偵查有關的工作中。但無論如何,由于這類偵查手段未廣泛應用,這還不被認為是一種專門的刑事偵查技術的手段。但是,有人試圖將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知識應用于司法方面得益于犯罪心理學、行為科學、犯罪學等這類學科的慢慢興起,犯罪心理畫像技術也由此產生。

1.2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定義。通俗的來講,犯罪心理畫像技術是根據犯罪人在犯罪現場所遺留的物質痕跡進行心理分析,是全面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依據犯罪心理學原理并涉及其他相關科學知識,尋找犯罪嫌疑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從而破案的一種刑事偵查手段。犯罪心理畫像技術,有人將其定義為“建立在其所實施的犯罪分析基礎之上的個人主要行為和人格特征”。這一定義不僅從犯罪心理畫像的結果入手定義了犯罪心理畫像,強調了犯罪心理畫像的任務在于辨認犯罪人的行為和人格特征,而且還指出了犯罪分析――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基礎。

1.3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在中國的出現。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專門的犯罪心理畫像技術部門正式成立以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和廣泛的傳播,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成果。在美國,澳大利亞的州立聯邦機構和執法機構大都設立了這樣的心理畫像的部門。北美洲加拿大,歐洲意大利、荷蘭和英國等國的執法部門也設有專門的畫像部門,有專門從事心理畫像工作的工作人員。經過許多年的努力,他們已經逐漸掌握了一套根據犯罪現場痕跡,來探究分析罪犯嫌疑人的心理,從而勾畫處案犯外貌及形象的方法。并且隨著研究的深入,行為性格和行為特征之間關系數據庫的逐漸成型,這門技術就會成為真正的刑事偵查科學技術。而隨著中美兩國執法機構交流的逐漸加深,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種在西方被廣泛采用的“心理畫像”技術,在我國得到推廣運用并極大促進了我國刑事偵查技術的發展。

2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應用

2.1 人們起初對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在刑事偵查領域運用的看法。一種新的技術,一門新的科學,當它還不成熟時,人們對它難免產生各種疑慮。而且,犯罪刑事偵查領域對指紋、足跡等痕跡的檢驗測試來不得半點含糊的,是必須用科技手段進行實證的,用于刑事偵查的技術手段是開不得半點玩笑的。人們會這樣懷疑,這種可以被稱為藝術的方法是否能在刑事偵查的領域上派上用場呢?所以人們對當時剛剛產生的尚在襁褓中的“輪廓描繪的藝術”的新生兒,當然不會達成共識。但隨后的事實證明,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在刑事偵查領域具有很大作為,并且很好地推動了刑事偵查手段的不斷進步。

2.2 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在刑事偵查領域的應用。顧名思義,犯罪心理畫像技術,與犯罪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樣,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產生就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刑事偵查。可以這樣說,犯罪心理畫像技術是隨著刑事偵查手段的發展而產生的。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并不是犯罪心理學家的主觀臆斷,而是犯罪心理學工作者在總結了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在刑事偵查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創新,它是科學的,客觀的,不是憑空杜撰的。

二十世紀末,對犯罪嫌疑人訊問,搜索痕跡進行追蹤,一直是一種很重要的刑事偵查的手段。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發展使刑事偵查又多了一種偵查手段。犯罪個性心理特征是犯罪分子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犯罪經歷中漸漸形成的,與他的工作、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生活經歷等方面關系密切,這種心理特征在實踐中得到不斷強化,并成為了一種行為定勢。在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時,這種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就會通過物質的或者非物質的東西表現出來,從而留下心理痕跡。這構成了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研究的理論體系,心理畫像技術依據犯罪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將其進行了新的拓展。從思維過程上,從犯罪行為分析犯罪心理,反之從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的所處環境而達到從犯罪行為認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

因此,對犯罪現場的物質痕跡加以分析,描繪出犯罪心理特征,對提高偵查人員的偵查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犯罪心理畫像對偵查而言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其研究并擴展刑事偵查能力的問題,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該技術采取從犯罪行為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從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的外部生活環境從而達到從犯罪行為來認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心理畫像技術改變了過去研究罪犯原因的側重點心理痕跡因人的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所影響和制約,利用倒置的犯罪心理學的原因論,只要我們正確運用心理痕跡理論與現場物質痕跡進行聯系分析,再狡猾再頑固的犯罪分子也抹不去自己的心理痕跡,就能突破傳統偵查手段的瓶頸,就能夠非常傳神地勾勒出罪犯的心理畫像,提高打擊犯罪的效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準確地認識與評價偵查中犯罪心理畫像的應用價值非常重要,犯罪心理畫像技術不僅將使刑事偵查對犯罪嫌疑人的分析更趨于完整并科學化,也是刑事偵查可支配的一筆寶貴財富。

參考資料

[1] 于文菲.犯罪心理畫像中的行為分析對象及方法[J].[期刊論文]-金卡工程,2010

第7篇

1.1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兩兩比較誤用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設計3組以上的均數比較,如果總體比較有差異,需進行兩兩比較,一般用SNK法或LSD法。但部分研究者卻將資料進行拆分,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兩兩比較,導致第Ⅰ類統計學錯誤發生率(假陽性率)增加,從而掉進了一個常見的“統計陷阱”,使所得結論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得出錯誤結論。SNK法與LSD法雖然并非等價,實質是一致的。SNK法一般用于經方差分析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時才決定進行的兩兩事后比較,而LSD法可用于方差分析不足以具有統計學意義時也能進行兩兩比較[1]。比較兩種方法在SPSS的輸出結果形式,SNK是“分堆”比較,一目了然,對于組別數較多的研究更為好用,但沒有具體P值,而LSD是在進行“兩兩”比較時,能給出具體的P值。

1.2兩兩比較時檢驗水準的重新調定χ2檢驗或秩和檢驗3組以上整體比較有差異時,需應用分割法進行兩兩比較,這時檢驗水準應由原0.05調定為0.0167,否則會增加第Ⅰ類統計學錯誤的發生率。特別當P值處于0.0167~0.05時,按照P<0.0167的標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按照P<0.05的標準,卻有意義,與事實相悖,出現假陽性,很容易得出錯誤結論。這種分割法有時很保守,當行列表資料分組多且為有序時可用Mantel-Haenszel卡方檢驗,也稱線性趨勢檢驗(testforlineartrend)或定序檢驗(Linear-by-Lineartest)[2]。統計路徑:用SPSS進行計數資料的趨勢檢驗,在輸出結果中讀取線性關聯檢驗統計量(Linear-by-LinearAssociation,LLA),如P<0.05可得出隨著病種級別的升高,檢測指標逐漸升高的趨勢。

1.3臨床診斷試驗中的統計學方法應用在臨床診斷試驗研究中,經常選取單項計量指標或者聯合計量指標以診斷某種疾病,若僅用初級統計學方法如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往往不能有效挖掘信息,此時應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評價。ROC曲線分析基本原理是通過診斷界點的移動[3],獲得多對靈敏度和誤診率(1-特異度),以靈敏度為縱軸、誤診率為橫軸,連接各點繪制曲線,然后計算曲線下的面積,面積越大診斷價值越高。ROC曲線很直觀,能根據敏感性與特異性之和最大化原則自動產生最有效的診斷臨界點。具體路徑可以參考相關統計專著[3]。統計學處理一般描述為:采用SPSS(版次)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對單項及聯合檢測結果作圖繪成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和標準誤,其中聯合檢測結果變量即預測概率由Logistic回歸產生(也可以用判別分析得出)。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及LSD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0.05。具體內容可據情而定。

1.4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誤用拆分文件的t檢驗或方差分析如研究共設3組,每位患者在3個時間點均查某項血指標,部分作者在處理此類數據時,常誤將縱向(同一時間點3組的比較)與橫向(同組3個時間點的比較)數據均應用拆分文件的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來處理,結果導致統計學第Ⅰ類錯誤發生。此組數據實質是重復測量資料,應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SPSS中的統計路徑:數據-分析-一般線性模型-重復度量。研究者可以參考相關書籍進行處理[3]。

1.52×2析因設計及析因方差分析實驗是2×2析因設計時,分組有兩個因素,A與B,故分組為A、B、O、A+B,這個設計在析因設計研究中很常用,但常會出現分組設計正確,卻沒有用析因設計方差分析。析因設計與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4],它不但能分析治療效果中處理因素的單獨效應和主效應,還能分析因素間的交互效應,并能提高檢驗效能。非統計專業的研究者進行析因分析可能稍有難度,可參考相關統計學書籍提供的統計步驟進行此類分析[3]。

1.6Meta分析Meta分析是循證醫學系統評價常用的方法[5],應用時需注意統計學處理中計數資料采用比值比(OR)作為效應變量。具體路徑:先進行異質性檢驗,當P>0.05時,認為同質,選擇固定模型;P≤0.05時,不同質,此時可采用敏感性分析或分層分析等異質性處理,使之達到同質后再選擇固定模型;若采用異質性處理仍未達到同質,則采用隨機模型,以上統計路徑均需交代清楚。Meta分析的結果是以“森林樹”體現的,審校中我們經常遇到作者繪制的“森林樹”左上角“文獻、對比、結果名稱”等內容顯示為“?”,這是由于部分版本的RevMan軟件不能輸入中文,此時可以考慮省去,或用Photo-shop軟件添加相應中文。Meta分析作為一種高級統計方法,專業性要求較高,作者可參考循證醫學類權威雜志上的文章格式,如《中國循證醫學雜志》中“論著•二次研究”欄目的循證文章。

2科技論文中統計學處理的相關表述

2.1資料與方法中具體統計路徑的描述“統計學處理”的內容常位于論文資料與方法的最后一段,一般來說包括統計軟件名稱及版次、統計描述、統計方法、檢驗標準等內容,亦可細致交待每個表格的具體統計方法。經典例子如下,“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版次)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法及LSD法。檢驗水準為0.05”。上述內容包括了大致的統計方法,即具體的統計路徑。此部分內容,沒有絕對統一的規定[6]。常見的問題有:統計學方法描述不全、內容過于簡單、存在粘貼抄寫痕跡等。如部分論文的統計學處理中提及“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句話,這在統計學上實質是一個重復句,保留其一即可。

第8篇

關鍵詞:交通事故;痕跡;輪胎;種類;同一認定

2013年中國道路上的汽車已經比10年前多了1億多輛,是十年前的5倍多,私家車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由于許多交通事故現場并沒有交通攝像頭,但是交通事故留下的痕跡物證卻是最客觀、最有效的證據,地面輪胎痕跡是以輪胎作為造痕客體,與地面相互作用時,留在地面上的結構形象痕跡。地面輪胎痕跡的特征主要與輪胎的外部結構特征、作用方式及作用力的大小有關。在這三種因素中,輪胎的外部結構特征又是主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將重點放在輪胎的外部結構特征對于地面輪胎痕跡形成的影響。

1 輪胎結構特征

1.1 輪胎胎面花紋特征

胎面是輪胎直接與地面接觸的部分,因為車輛用途的不同,胎面上的花紋也不相同,根據車輛的行駛環境及用途進行劃分,輪胎胎面花紋可分為橫溝花紋、縱溝花紋、混合花紋、砌塊花紋和非對稱花紋。

1.2 輪胎胎面磨損特征

是指輪胎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與地面摩擦而造成輪胎磨損消耗。輪胎磨損率是衡量輪胎耐久性的重要指標。胎面磨損的類型:均勻磨損、單邊磨損、雙邊磨損、中間磨損、上局部快速磨損以及其他類型磨損。

2 輪胎痕跡及其特征

輪胎痕跡可以分為三類:(1)地面輪胎痕跡。(2)輪胎客體痕跡。(3)輪胎附著痕跡。由于地面輪胎痕跡出現的次數最多且最具有代表性,所以這三類痕跡中,本文將重點介紹地面輪胎痕跡,簡稱輪胎痕跡。

按照汽車的行駛狀態劃分,輪胎痕跡可分為滾印、壓印、拖印和側滑印。

2.1滾印,是指輪胎相對于地面純滾動留下的痕跡,非常清晰能夠完整反應輪胎的花紋類型,寬度,磨損程度,價值較高,進行同一認定成功的概率最大。

2.2壓印,是指車輪輪胎相對于路面同時做滾動、滑動的復合運動時,留在路面上的印痕。

2.3拖印,是指輪胎抱死以后在地面滑行留下的痕跡。

2.4側滑印,是指汽車在轉彎時由于慣性和離心力的作用,汽車偏離原來行駛軌跡與地面發生滑動形成的痕跡。

綜合比較四種輪胎痕跡,滾印雖然能清晰反應車輛的信息,但由于其在交通事故發生現場出現的概率并不大,所以其作用與其他幾種相比較小,但可以在了解了其他幾種痕跡判斷出車輛類型后利用其判斷車輛的來去軌跡。壓印和拖印反映了人從發現危險到踩剎車的整個動作過程,因此在交通事故現場中最為常見。

3 輪胎痕跡的確定及測量

一般情況下,交通事故現場的輪胎痕跡比較容易發現,但是,在光滑的水泥路上以及瀝青路上沒有那么容易發現輪胎痕跡,觀察者需要借助光線的作用,找到肇事車輛的輪胎痕跡,然后確定輪胎痕跡的起點和終點。

關于確定事故車輛的輪胎痕跡:如果事故車輛留在現場,那么確定事故車輛的痕跡就比較簡單;但是如果事故車輛不在現場,確定輪胎痕跡的辦法為:(1)根據痕跡的新舊程度來判斷。(2)通過測量痕跡來確定車輛的參數和輪胎花紋,測量一般包括車的軸距、輪距、痕跡接地寬度和輪胎痕跡花紋圖像,然后與事故車輛的技術參數對比,最后確認事故車輛的痕跡。

3.1 輪胎痕跡的常規測量

對于輪胎痕跡的測量,應測量輪胎痕跡的長度、寬度,測量痕跡起止點。若痕跡為不連續的痕跡,應分別測量每一段痕跡的長度,相加得到輪胎痕跡的總長度,根據情況測量輪胎痕跡間隔的距離。當各車輪留下的痕跡長度不一致時,應分別測量。如果痕跡是曲線形,應根據其突變點、拐點均勻分為若干部分,分別測量。弧線痕跡還應該計算轉彎半徑,測量外側輪胎的一段弦長s和弦高h,轉彎半徑為r,根據下面的公式可以求出轉彎半徑r:

3.2 輪距和胎面寬度的測量

胎面寬度的測量:應在痕跡上面取多個不用的點分別測量其寬度,然后取平均值。

輪距的測量,可以選擇兩個輪胎痕跡的中心連線進行測量,也可以選擇痕跡的同側的連線進行測量,也可以用輪胎痕跡內側的距離加上一個胎面寬度,或者用外側的距離減去一個胎面寬度。如果汽車后輪單側為雙輪,后輪輪距為雙輪中心的距離。車輛轉彎時,前后輪胎痕跡分離,后輪胎的輪距不變,前輪胎輪距變窄。測量的時候,可以選擇剛要轉彎時候的痕跡或者轉完以后的痕跡進行輪距的測量。

3.3 軸距的測量

軸距指的是前后輪胎的距離,測量軸距時可以選擇輪胎痕跡重點位置或者車輛轉向時可以選擇前后輪胎突變位置的距離進行測量。測量時,一般要分別測量兩側的軸距然后取平均值。

4 輪胎痕跡的提取

輪胎痕跡提取固定方法一般有拍照法和畫圖法。拍照時是要注意放置比例尺,并注意痕跡特征點的拍照。

4.1 立體輪胎痕跡的提取

在提取之前先放上比例尺M行拍照,然后將配好的石膏溶液注入立體痕跡中,放入骨架,待石膏溶液完全硬化時,小心取出石膏,并作好記錄。

4.2 平面輪胎痕跡的提取

當現場光線良好、輪胎痕跡特征明顯的時候,可直接進行拍照,拍照時要貼近體面以較小角度從不同方向進行拍照。

4.3 人體表面和衣服的輪胎痕跡的提取

在提取受害人身上的輪胎痕跡之前,先拍照固定,記錄受害人的原始位置。在確認汽車壓過受害人的身體以后,在現場勘查結束以后,對受害人的皮下出血、表皮脫落形成的輪胎痕跡用拍照法提取固定。

5 輪胎痕跡的分析及應用

對現場的輪胎痕跡進行固定提取、分析以后,可以對案件事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分析案件發生經過,案件性質,判斷涉案車輛信息,并為抓捕嫌疑人提供重要依據。

5.1 判斷輪胎種類進而推斷汽車種類、型號

不同種類的車輛一般具有不同類型的輪胎,根據現場遺留花紋類型可以判斷輪胎花紋類型,并分析汽車種類;根據輪胎痕跡的寬度以及輪距、軸距的數值可以推斷是什么類型的車。

5.2 判斷車輛行駛方向

車輛行駛時,會使路面上的灰塵分布、痕跡狀態、痕跡顏色發生相應的變化。分析利用這些特點變化,可以判斷車輛的行駛方向。當汽車駛過時,輪胎向前滾動,輪胎后方產生空氣渦流,會在路面上產生塵土花紋。當汽車低速行駛時,塵土花紋呈弧狀,并從兩側向中心匯聚,匯聚點的指向為汽車行駛方向;汽車高速行駛時,塵土花紋呈樹枝狀,樹枝展開的方向為汽車行駛方向。若輪胎花紋是對稱的,塵土分布也是對稱的。

根據制動痕跡判斷行駛方向,汽車靠輪胎摩擦產生制動力,因此,輪胎痕跡由清晰到模糊或拖痕由輕到重的方向即為汽車行駛的方向。

5.3 分析計算車輛行駛速度

根據制動拖印的長度以及路面附著系數,可以推算出車輛的行駛速度,假設質量m的汽車在坡度為θ的路面上采取制右院罅糲鋁順ざ任s的拖印,路面附著系數為μ,速度V可根據公式V=√2gs(μcosθ±sinθ)可計算

5.4 判斷碰撞接觸點

根據輪胎痕跡的變化,在碰撞以后,雙方都會偏離原來的運動軌跡行駛,所以,研究輪胎痕跡變化發生的點,就可以判斷出碰撞的接觸點。

6 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刑事科學領域的不斷創新,對于案件的物證提取和檢驗越來越規范化、高效化,在道路交通領域,形式科學技術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特別是交通事故中痕跡等微量物證的提取,使得交通事故處理越來越方便準確,并為查明一些案件的性質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未來,輪胎痕跡的應用價值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更好的服務于人類社會。

參考文獻

[1]周奇智.交通事故現場輪胎痕跡的鑒別研究[D].碩士論文,2011

第9篇

關鍵詞:痕跡物證;命案現場;勘查應用

痕跡物證是在犯罪相關的物品、人身、現場等的勘查中發現、搜集的犯罪行為留下的痕跡或者物品,它屬于命案現場的客觀存在,其中蘊含有豐富的犯罪信息,在案件性質的判斷以及作案過程的分析、偵查方向的確認等工作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命案現場工作開展中比較注重偵查部分,而忽視了現場分析,辦案人員在命案現場注重指紋的提取,忽略了其他痕跡物證的勘查。

一、痕跡物證的種類及形成因素

痕跡物證從宏觀結構上可分為立體痕跡物證和平面痕跡物證,根據造痕體不同可以分為人體痕跡物證、器械痕跡物證以及動物痕跡三種[1]。痕跡物證在形態與結構上都存在差異,而且痕跡物證形成需要的條件也是不一樣,所以痕跡物證在形成因素上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別,在其中主要包含造痕體、承痕體以及作用力這幾種因素,第一個因素主要是塑造形態的客體,也就是在命案現場留下痕跡的物體或者動物、人,這種痕跡的存在有的是物體固有的,也有的是后來加上的,在其形成過程中,這些方面的特點也就會在痕跡物證中清晰的反映出來。第二個因素也被稱為是承受客體,就是在造痕體的條件下產生的客體的一種反映,就是泥土、玻璃或者金屬等客體在特征等方面的反映體,在機械性能上存在的差異會對造痕體的特征產生直接的影響。第三個因素可以看作是載荷,主要是受到外力的影響,在痕跡的形成中不可或缺。

二、痕跡物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的作用分析

命案現場可以看作是犯罪行為的一種客觀反映,痕跡物證就是其表現形式,在命案現場中潛藏著很多的犯罪信息,通過勘查痕跡物證就能夠在其中發現豐富的信息內容,從而為進一步的開展現場分析工作提供充足的證據。在命案現場的勘查工作中,痕跡物證首先能夠起到一個提供犯罪信息的作用,在命案發生之后其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就是犯罪事實,這是對案件進行證明的首要條件,比如在現場出現的兇器、尸體以及血跡等,都可以作為事實對犯罪的發生進行證明。另外,痕跡物證還可以為勘查工作提供命案的發生方式的相關信息,通過分析痕跡物證能夠探究出命案的具體作案方式,比如撬鎖的手段、潛入室內的方法等等,并且可以根據犯罪形式的相似性進行并案偵查。通過痕跡物證分析犯罪的時間或者相關人員與命案現場的聯系,可以大略的分析嫌疑人的身份。還可以提供犯罪者的相關信息,對證人的證言進行驗證,確認相關書面證據的正確性,因此,痕跡物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分析痕跡物證的注意事項

在命案現場的勘查中優勢對痕跡物證的分析比較忽視,相關技術人員在命案現場只是將明顯的痕跡進行提取,沒有把勘查的整體現場情況與綜合的分析結果向偵查部門反饋[2]。針對這種情況有必要在痕跡物證的勘查中注意對三個"原始狀態"的關注,首先需要重視的是痕跡物證的最初位置,也就是存在痕跡的物體的位置以及痕跡的角度等信息進行確認,其次就是痕跡物證的原始樣子,也就是痕跡所在物體的整體樣貌,還有痕跡的具體的樣貌信息。第三個就是痕跡與所在物體之間的關系,不同痕跡之間的原始關系。另外,在痕跡物證的分析中還要對命案現場的案件的整體形象進行探究,技術人員需要熟悉痕跡的發現、判斷、提取等一系列工作,在現場的勘查中還需要開展綜合分析,以便能為命案的偵破提供最多的信息依據,通過整體形象的分析能夠表現犯罪嫌疑人當時的心理狀態,需要通過廣義的痕跡體系顯示出來。

四、痕跡物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的具體應用

1、通過分析痕跡物證來確定命案犯罪嫌疑人

命案現場勘查過程中,痕跡物證的提取至關重要,諸如指紋、足跡、DNA等都能夠直接認定犯罪嫌疑人[3]。有的命案犯罪嫌疑人是首次作案,可能會在現場留下比較多的痕跡物證,這樣就會比較容易破案。如果犯罪嫌疑人擁有比較強的反偵查能力,就會對原始的命案現場進行破壞或者對其進行偽裝,這樣在現場的勘查中就會比較復雜,但是在現場還是會存在一些痕跡,這些痕跡就將會成為偵破案件的一把鑰匙。比如在一小區樓內發生一起殺人案件,在命案現場勘查中,技術人員掌握了犯罪嫌疑人進入房間的方式,而且現場地面灰塵較多,所以痕跡物證比較容易分析,通過提取足跡,確認嫌疑人的現場活動,展開相關的勘查工作,隨后在下水管內發現嫌疑人留下的煙蒂,在房間東側發現裝有半瓶水的水瓶,并且在膠帶紙上提取到了嫌疑人的指紋,通過在實驗室進行痕跡物證的檢驗,確認了是嫌疑人的痕跡,隨后警方展開了排查與布控,最終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楊某。

2、利用痕跡物證去判斷犯罪嫌疑人的作案過程

在勘查命案現場時,關鍵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尋找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通過這些蛛絲馬跡倒視時空,進而呈現出犯罪嫌疑人在現場的整個作案過程[4]。對現場進行作案過程的分析對于后期的審訊工作比較有利,對于案件的偵破也能提供充足的依據。比如在一起命案中發現了11個裝有尸塊的黑色塑料袋,通過拼接確認試題為一男一女兩人,在現場的勘查中,發現現場清理的比較干凈,但是技術人員還是發現了兩處噴濺的血跡,由此可以判斷出殺人的具置,通過尸檢可以確認死者的死亡原因,在現場樓下的下水井中發現了死者的一些衣物,在小區內發現了被丟棄的作案工具,最后成功了抓捕了犯罪嫌疑人,并對整個案件的過程進行的供認。

3、利用痕跡物證可以確認命案的性質

對命案現場的痕跡物證進行收集、分析、鑒定,就可以確認案件的具體性質,比如自殺或者他殺等,這樣可以減少破案中的相關調查工作,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破案線索,能夠提升破案的效率。比如在一起案件中,火車司機在道旁發現一具尸體,公安局工作人員迅速的趕到現場,對尸體的性別、狀態以及衣著等進行確認,通過勘查發現尸體頭部有撞擊傷,手部以及面部也有傷,結合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偵查員在案件性質方面存在分歧,有的認為是自殺案件,有的則認為是他殺案件,通過對附近火車的進一步調查,發現了血跡與毛發等痕跡物證,最后確認這一案件屬于一起自殺案件,由此可見,痕跡物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的重要作用。

結束語:

在命案的偵破過程中,痕跡物證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從原來的服務于偵查破案逐漸發展為引導偵查破案,在命案現場的偵查中,工作人員需要將痕跡物證作為其勘查的基礎,對發現的所有痕跡物證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應用,發掘其內在的價值及與發生的命案之前的聯系,因此必須更加的重視痕跡檢測工作,為命案的順利偵破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由明文. 痕跡物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的分析與運用[J]. 遼寧警專學報,2012,01:80-83.

[2]郝永建. 淺談痕跡物證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的分析[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117-119.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情| 欧美成人 综合网播九公社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 男女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久久精品视频3 | 八月丁香婷婷 | 色天天天天综合男人的天堂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性色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九九精品久久 | 免费永久观看美女视频网站网址 | 国产麻豆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激情午夜婷婷 | 99久久www免费 | 埃及艳后h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 www.四虎影视 | 国产一级视频播放 | 久久国内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网友自拍 | 黄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一级片 | 斯巴达克斯第四季电视剧全集在线看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日韩欧美高清 | 日本欧美成人 | runaway在线观看免费韩国动漫 | 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网站 | 国产乱来视频 |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蜜芽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