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水稻栽培管理技術優選九篇

時間:2023-06-01 15:26:4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水稻栽培管理技術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水稻栽培管理技術

第1篇

關鍵詞:水稻 栽培 管理技術

水稻是一種重要的糧食資源,全世界許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為基本食糧。尤其是在我國,水稻作為一種絕對主食,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國,水稻的播種面積約占所有糧食作物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總產量卻高達百分之四十左右,我國約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以此作為主食。但目前,我國人口增長速度較快,耕地面積持續減少,這就對水稻栽培、供應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使我們必須在一定的耕地面積內,栽培出更加高產、優質的水稻作物,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水稻供應。

1.品種選擇

正確選擇水稻品種是水稻高產、穩產的基礎。選擇品種時要根據實際需要,如對產量、生育期、米質、口感、抗病、抗蟲、防倒伏等的不同要求圜,選擇合適的、質量好的、有保障的水稻品種。在購種時應做到:一是在購買種子時,一定要到證、照齊全的正規的種子經銷部購買;二是看清種子標簽,選用通過國家或本省審定的品種。購種時一定要檢查種子標簽,查看種子純度、發芽率、凈度是否達標。

2.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曝曬1-2天.增強種子吸水能力將種子用5%石灰水或強氯精浸種24小時左右.使種子充分吸足水分和消毒殺菌.然后用清水反復沖洗種子,直到干凈、無藥味用水稻種子包衣新技術.消除種子病菌,提高秧苗成秧率和質量,促進分蘗,降低立枯病、稻瘟病等的發病率。

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水稻播種期一定要以安全孕穗、安全齊穗為基本準則嘲,一季稻盡量在孕穗至揚花期避開盛夏高溫,雙季晚稻確保低溫寒潮來前安全齊穗。育秧方式多種多樣,應留足秧床,并嚴格控制秧齡。栽插時要根據土壤肥力和品種特性栽足基本苗,提倡東西向寬行窄株栽插。

4.田間管理

4.1水漿管理

水稻播種封藥后應及時灌水,初灌時緩水進田、小水漫灌,使土壤浸透,水層應達到10~12cm。保苗期水層管理應掌握“大水浸種、淺水催芽、干干濕濕扎根”的技術要領。初灌后田面建立穩定的水層,使種子吸水膨脹,為稻種發芽扎根創造良好的立地條件;種子露白時,要降低水層。以3~5cm為宜,以利于提高地溫、透氣、促進種子發芽:種芽立針期根長2~4cm而芽鞘長3~5cm時,應短時間落干1d。至芽鞘和不完全葉轉綠應正常落干晾田,直到幼苗長出4~5條初生根、長度超過芽長落干晾田結束。落干晾田期間補水應做到干濕交替、水層蓋地露苗,促進根系生長。要注意3點:一是冒青至3葉1心不輕易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直至畦面有細裂縫,這樣既有利于引根深扎,又有利于秧苗早發快發。3葉后建立淺水層,促進分蘗發生:二是當達到預定苗時,及時排水擱田,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淺,宜多次輕擱,重擱會拉斷根系,影響結實;三是當達到預定穗數的70%一80%時,脫水多次輕擱,干濕交替灌溉,切忌斷水過早,防止早衰倒伏,田面大部分稻穗低頭、大部分稻粒達到乳熟中期時斷水。

4.2合理施肥

施肥要堅持“前促、中控、后補”的原則,即前期要多施肥,促進稻苗早發、多分蘗、長大蘗;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體生長,防止無效分蘗發生,提高成穗率;后期要補施肥,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淺,宜根據苗情和天氣情況補施穗肥和根外追肥,早稻要重視穗肥的施用。一般用高含量復合肥375g/hm2作基肥,至2葉1心時用尿素150.0~187.5kg/hm2~作分蘗肥,中期看苗補施促平衡。穗肥以促花肥為主,施純N270-300kg/hm2-,P20590-120kg]hm2,K2045kg/hm2,其中:氮肥基施40%~50%,追肥50%~60%,磷、鉀肥全部基施。水稻葉齡在2.5~3.0葉時,此期胚乳營養基本耗盡,根系不發達,吸肥能力弱,應及時追肥,培育壯苗,減少化學除草死0.4%磷酸二氫鉀溶液750kg/hm2,一般噴2~3次。

4.3病蟲害防治

其一,選用抗病品種。選用抗(耐)病品種,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種,及時輪換種植年限長的品種,是預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

其二,是種子消毒、藥劑拌種。用吡蟲啉拌種可預防秧苗期稻薊馬、稻飛虱和稻癭蚊等;用美洲星拌種能提高秧苗素質,增強抗病蟲能力。

其三,是稻田耕漚滅螟。在螟蟲越冬代化蛹高峰期,翻耕冬閑田、綠肥田,灌深水浸漚,使螟蟲不能正常羽化,達到殺蛹滅螟、降低發生基數。四是秧田期噴施超級送嫁藥。秧苗移栽前2~3d,噴施超級送嫁藥,預防或減輕大田病蟲害的發生。五是科學用藥。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應在害蟲低齡幼蟲期和病害發病初期施藥。在水稻播種至秧田期重點防治種傳病害、灰飛虱、螟蟲等;在水稻破口期重點防治穗瘟、稻曲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螟蟲等;在水稻穗期以稻飛虱為主治對象,兼治其他病蟲害。根據不同病蟲害,正確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路農藥,做到對癥下藥。在藥液中加增效劑,可提高藥效.減少農藥用量。

作為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的水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人類食用部分為穎果,由于其營養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較高,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糧食,水稻要想奪取高產,首先就要在有水源保證灌溉的地區種植以求發展,要根據水稻的需水規律及灌溉對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實行科學管水。科學種稻,使水稻達到優質,高產,增收。

參考文獻:

[1]王昌文.水稻直播栽培管理技術[M].現代農業科技,2010(18).

第2篇

一、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

(一)種植地塊選擇

在種植無公害水稻的過程中,地塊的選擇十分重要。其中,產地環境必須要與工廠及煤礦等區域距離較遠,同時還需要保證所選擇的地塊沒有污染,生態環境理想。另外,在選擇種植地塊時,需要綜合考量土壤的肥力及灌溉的便捷性。

(二)水稻品種選擇

要想全面提高水稻產量,必須要重視無公害水稻品種的選擇。一般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進行選擇,以保證水稻品種的質量符合要求。必須要確保水稻品種具有高產性能與抗病蟲能力,而且生育期要適中,貯藏相對方便。可以將購買的水稻種子晾曬2~3d,這樣不僅能夠將表面病菌徹底殺滅,同時還能夠提高種子的發芽概率。隨后,應當開展消毒工作。使用質量分數為70%的志信甲托,劑量為200g與100kg的水攪拌,將質量為60~70kg的水稻種子浸泡其中,時間控制在48h,而后將其撈出并催芽播種。也可以使用質量分數為40%的強氮精200倍液浸泡種子,需要用清水浸泡種子12h以后,再使用藥液浸泡水稻種子12h,再次使用清水沖洗,而后將其撈出并催芽播種。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應當拌合生物肥。把經過催芽的谷種拌肥大佬固氮菌,其中如果是直播田,需要667m2地的種子拌合2.0~2.5kg,而插秧田則需要保證每兩分秧田的種子拌合0.5~1.0kg。

(三)水稻育苗

在育苗方面,無公害水稻種子質量標準不容忽視。通常應保證無公害水稻種子純凈度超過98%,同時發芽率要超過95%。另外,所選擇使用的水稻種子必須要經過晾曬、選種及浸泡和消毒、拌種等一系列的種子處理流程。基于此,在選擇育苗場地時,應將無紡布當做育苗覆蓋的主要材料。此外,要確保土質的肥沃程度,保證通風條件理想,不存在病蟲。

(四)合理配置底肥

要想增強無公害水稻育苗養分,最關鍵的就是要確保底肥配置的合理性。結合實踐經驗,底肥的配方主要有以下4種:①使用50~75kg的有機無機復合肥與25kg鉀鎂硅鈣肥、200g志信鋅混合使用;②使用25kg質量分數為45%的復合肥與25kg鉀鎂硅鈣肥、200g志信鋅混合使用;③50kg有機肥與20kg碳酸氫氨、35kg過磷酸鈣、25kg鉀鎂硅鈣肥、200g志信鋅混合使用;④使用800~1200kg的農家肥與10kg尿素、7kg氯化鉀及50kg過磷酸鈣混合使用。應保證底肥施加量充足,滿足水稻苗期對于養分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合理使用多功能水稻壯秧劑,對水稻壯秧進行培育。因為壯秧劑本身帶肥帶藥且養分充足,所以,只要施用一次就能夠達到預防病害與水稻小苗3.5葉期對于營養的需求。在水稻秧齡為3.5片葉時,秧苗就會呈現出脫肥的現象,所以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追肥。如果采用的是缽盤育苗的方式,則需要1m2使用黑土7.5kg與壯秧劑83g相互混拌均勻后將其配制成營養土;如果使用的是常規旱育苗的方式,則需要1m2使用壯秧劑167g,將其撒于作好床面之上,同表層土混合攪拌均勻以后即可進行水稻播種。

(五)水稻插秧

在無公害水稻插秧前,需要積極開展準備工作,不僅要針對已經選擇的地塊進行整地,同時還應當提前澆灌地塊,以促進水稻種子更好地發芽與生長。而完成灌溉水以后,間隔的時間不應當過久,并使用機械設備耕地,將雜草全部清除。插秧前一定要完成整地工作,并在氣溫在12℃左右進行插秧。值得注意的是,在種植無公害水稻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田間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水稻秧苗成活的概率。

二、無公害水稻的田間管理

(一)水分管理

在無公害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進而增強田間管理工作的效果。在無公害水稻插秧至分蘗整個階段,一定要控制灌溉量,而在分蘗盛期則應運用淺灌溉、濕灌溉的方式。在無公害水稻分蘗末期,應避免灌溉,而是要晾田,進而達到預防病蟲害的目的。對于無公害水稻孕育出穗至開花階段,必須保證稻田內部的水分適中,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比較理想的狀態是水層6~7cm,對于出穗及開花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在無公害水稻進入早熟期間,則應注意不允許過早使稻田內斷水。

(二)防治病蟲害

無公害水稻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草害、蟲害與病害。其中,針對草害比較嚴重的田地,可以通過噴霧的方式施加農藥。針對病害與蟲害問題,應將農業防治作為首要選擇方式,加大田間管理工作的力度,進一步提高水稻抗性。其中,物理防治指的就是在栽培水稻的過程中,合理運用頻振式殺蟲燈來誘殺趨光性的害蟲;生物防治則是使用具備有機認證機構認可的生物性與植物性農藥,對田間的害蟲數量進行有效的控制,或者是借助現有天敵來對害蟲種群的數量進行抑制。

(三)施肥技巧

無公害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肥量比較大,同時吸肥數量與速度會根據水稻長勢的變化而變化。在無公害水稻株體內部因不同部分的分配量不同,所以肥料施加量也存在差異。并不是高吸肥量就有利于水稻的生長,必須要充分衡量各部分分配狀況,一旦分配不合理,則會嚴重影響水稻產量。此外,無公害水稻不僅要施加有機肥料,同時還應施加必要的微量元素,為其生長提供必要保證。其中,比較重要的微量元素就是銅、鋅、錳等,但是一定要重視施用量。在水稻灌漿期間,需要吸收大量營養,所以,此階段的施肥工作必須要確保能夠促進水稻的葉片生長,進一步增強光合強度,提高水稻米粒質量,降低空穗出現的概率。而施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水稻的穩定生長,土壤肥力充足,節省水稻種植成本,實現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全面提高,同樣還能夠避免化學肥料施加過多對于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結語

在人們日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無公害水稻也備受關注,成為餐桌上重要的食品。在此背景下,為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必須要全面強化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為此,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漸突顯出來。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專業性與復雜性都比較明顯,所以,同樣也提高了對于農業技術工作人員的專業要求。在種植無公害水稻的過程中,必須要始終遵循栽培技術的要點,積極開展田間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無公害水稻的質量與實際產量。

參考文獻:

[1]林昌樂.淺析無公害水稻優質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14(6):58.

[2]廖曉輝,唐鐵京.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要點及推廣應用實踐[J].農家致富顧問,2016(2):53-54.

第3篇

[關鍵詞] 倉庫技術 水稻 應用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5-0069-01

一、前言

最近這幾年,數據倉庫技術因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所以該技術一直都在進步和完善之中。現在對于處理數據系統中的發展規律性與數據間的關聯性都較為科學。然而,伴著農業的不斷發展,其數據也在持續增漲,原來的政策支持系統也表現出余力不足的現象。以前傳統的農業都是運用數據模型與系統的知識建立在政策提供的ADSS系統上,經過計算機協議的幫助完成了多樣的政策軟件系統,是創建在數據庫技術上,可是不足的地方是數據庫的數據是很受限制的,也不能進行大量的信息處理和歷史數據保存。但隨著數據倉庫技術的不斷完善,這些限制也都得到了良好的解決。

二、數據倉庫技術在水稻栽培管理中的應用

1.數據庫的系統結構

傳統的OLTP數據庫的設計與倉庫技術是有很大的不同,當中主要包括前端服務、后端服務與數據源倉庫。

所謂的數據源倉庫據就是根據歷史的變化主題和集成面的信息來支撐整個信息庫。客戶端軟件(前端服務)就是同意讓客戶分析與利用查詢處理的方法將更多的模型數據變為可視化;而數據獲取軟件(后端服務) 就是負責向數據的倉庫供應數據的,對數據倉庫原本已有的軟件及數據進行負責計算、清理和綜合換算,向用戶與模型庫供應整理后的數據[1]。

2.數據分析

非結構化的數據系統是得到政策所支持的,因為其中一次簡單的查詢就要聯系到好幾百張表格的上千列數據,繁雜錯綜相交的水稻數據鏈連在一起還會干擾到整個系統的性能,并且客戶只有在剖析時才能夠得到相關的農業水稻數據,查找的方式也是很隨機的,還主要是受到系統的局限性制約。現在最為廣泛使用的方式是水稻數據挖掘以及聯機的分析解決法,同時還要在計劃的系統處境里直接為水稻數據挖掘與聯機分析處理提供數據倉庫[2]。

3.數據挖掘法的研究

在有關水稻的數據倉庫里存放著多種多樣的存儲數據和集成數據,但是怎樣在其中獲得有效的信息數據是需要到一定技術的相協調的[3]。同時在對水稻數據開展數據上挖掘還要運用快速精準的換算方法,根據水稻數據庫的不同層面使用不一樣的推算法,得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依照這樣子的規律把水稻數據倉庫分成不同的子母表格和列表的記錄信息,因此就更加有利于對水稻數據的挖掘和運算,也利于我國農業栽培管理的發展。

4.系統的整體設計

水稻的系統的策劃是運用了整體決策支持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是運用了新的決策系統與原有的決策支持系統相結合的,兩者還進行相互聯系、補充以及促進。其中的水稻數據要確保做到數據的綜合運算,完成聯機的多維立體數據分析。利用數據的挖掘功能對數據倉庫知識與挖掘數據庫里的信息進行綜合運算,落實多個模型組結合運算的水稻數據庫,也為水稻數據庫的技術研究管理給予有效的幫助。為此,相關的專業人士可以將這一數據庫進行定性的分析和推廣,集成健全的水稻整體結構系統,發揮其中的有用功效,在提高我國水稻的生產量的同時還發展了其它農業的科技水平。

5.數據倉庫模型的設計

目前有關農業數據倉庫的模型有樹形、雪花形、星形和星形雪花形四種。但是他們的區別點就是的聯系是不一樣的。由于水稻數據的復雜龐大,所以要進行詳細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難度,更不用說是對其目標函數的運算。因此,對于繁雜的水稻數據庫的分析最好運用星型雪花型模型。主要的優勢是便于用戶的理解、建立模型便捷,同時還能夠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多維的數據分析[4]。星型雪花型模型是由典型的維表與事實表構成的。事實表是用于信息的查詢,當中的子維表是可以再延伸成為事實表的整體結構。經過實踐的證明,這樣的系統數據倉庫表主要包括時間、地區、投資和信息等等。事實表中的維表又可以分為:①時間維表, 包括月份、季度和年度等;②地區維表,包括地區名稱、土壤、氣候類型等;③投入維表,包括水費、電費、肥料費、農藥費、農用機械費、維修費用和他費用等;④種植維表,包括種植品種、價格、質量等等;這就說明了水稻數據庫的繁雜性,要建設一個數據庫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學技術,同時也突出說星型雪花型模型術最合適運用于水稻數據庫。

三、結語

在文中,對于水稻數據庫的建立、管理和水稻栽培進行了框架的描述,還對數據倉庫技術應用于水稻栽培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中實施了初步試的實驗,其中也依照了水稻數據的管理特點,設計出星形雪花形的數據庫結構,為水稻數據庫實現了OLAP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等運用,也為我們國家的水稻生產和農業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國偉,陳桂芬,姚玉霞,等.水稻精準作業智能空間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0,9(32):78.

[2]董偉,黃義德,錢平,等.基于本體的水稻栽培知識庫構建及應用[J].農業網絡信息.2011,4(01):45-50.

第4篇

關鍵詞:有機水稻;栽培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食品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提倡有機稻谷的食用。基于此,本文重點介紹了有機水稻種植的基本條件及其管理措施,以期為有機水稻的發展提供參考。

1 有機水稻栽培的先決條件

1.1 優質的土壤環境

一般來說,應采用秸稈還田技術,且在田間施加有機肥、生物菌肥等,另外還要適當的耕翻,活化土壤結構,為水稻的良好生長創建優質的生存環境。

1.2 適宜的營養補充

按照水稻生長規律,合理的安排施肥,可將生物菌肥和有機肥當作基肥,另外還要注意適當的施加種肥和葉面肥,并在水稻植株生長旺盛時做好營養補充。

1.3 有效的植株保護

在水稻播種之前應該使用合格的有機生物制劑對水稻種子做浸泡處理,以控制和減少種子出苗期的病蟲害。如果水稻在生長期出現病蟲害,應該優先選用生物方法進行防治,且施加適當的葉面肥來增加水稻自身的抗性,減少病蟲害的大面積擴散。對于稻田雜草的處理應該優先選用人工滅草,嚴禁使用化學農藥除草。

2 有機水稻的栽培技術

2.1 地塊的選擇

對于有機水稻的種植,其中的重點是地塊的選取,有機水稻所使用的地塊必須達到國家GBl5618—1995一級標準,且地塊附近空氣條件也應該達到國家一級質量水平,灌溉水須符合地面水環境GB5084—92三級標準。有機水稻的栽培地塊優先選擇在肥力充足、灌溉方便,且與其他非有機種植區有足夠隔離帶的地區,在附近有污染源地區嚴禁種植有機水稻。

2.2 水稻品種選取

在有機水稻栽培時,對于品種的選取是其中的重點之一。有機水稻的品種應該優先使用中熟、高產穩產、適應能力強、抗性高的品種,且種子一定要經過詳細的篩選,確保其顆粒飽滿、粒型完整,無病蟲害且無雜草種子摻雜。

2.3 有機水稻的育苗

首先在水稻種植之前必須進行曬種、鹽水浸泡選種,然后使用1%的生石灰浸種,以減少種子的帶菌量;接著將育苗床床面耕翻10~12cm,且確保床面平整、細碎,床寬一般為1.8~2.2m;育苗床每平方米施加有機肥8~10kg,并將苗床土壤攪拌均勻;當氣溫在5℃時就可以開始播種育苗了;播種量與播種方式相關,一般常規的育苗種子使用量為1800粒/m2,地膜打孔育苗播種量為2500粒/m2,而營養缽則保持在700粒/盤。

2.4 插秧

插秧過程中,準備工作必須要做好,首先提前將大田進行整地,然后灌水,促使田地里的雜草種子萌芽生長,接著利用機械耙地,清理掉已經生長的雜草。對大田整理完之后,等到外界氣溫達到12℃以上時就可進行插秧,這里要注意水稻的田間密實度必須合理,以保證秧苗的生長質量,另外插秧要做到直、淺、穩、勻、足。

2.5 管理秧田

對于水稻秧田的管理其重點應該是調溫控水,要想保證秧苗的健壯生長,必須對秧苗的生長溫度合理把握,秧苗稻根適宜溫度在12℃左右,稻葉的適宜溫度在15℃左右,低于該溫度秧苗將停止生長,秧苗的最佳生長溫度應該為22~25℃,如果苗期溫度過低,就很可能造成白化苗及青枯病的出現等。另外,應該要使用恰當的手段將苗床溫度控制在15~28℃,以促進秧苗的生長,且注意晝夜溫差,盡量做到白天溫度不過高,夜晚溫度不至于過低,這樣才可利于秧苗的緩慢健壯生長。

3 有機水稻的管理

3.1 稻田栽種前的除草

一般在插秧前15d就可以將稻田翻耕并且進行大水漫灌以除去田間的大部分老草及雜草種子,到插秧前2~3d再次對稻田進行翻耕來除去稻田內新萌生的雜草,另外在水稻的生長過程對發現的雜草要進行及時的人工拔除。

3.2 稻田的水分管理

一般在幼穗分化至抽穗前要進行淺-濕-干間歇性灌溉,抽穗之后進行淺水濕潤灌溉,促使稻田的根系快速生長。這里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井灌區要對井水適當加溫再行灌溉;灌溉時要及時清理掉田埂雜草,并除掉田間稗穗,這樣既可保證陽光對水面的來直射提高水面溫度,還可起到減少病蟲害的目的;在稻田將要成熟時,應該及時排水,促進稻田的成熟,一般在黃熟期(即抽穗30d之后)就可停止灌溉,開始排水,根據實際稻田的情況,遵循漏水地晚排,洼地早排原則。

3.3 病害的防治

有機水稻以稻瘟病、紋枯病、惡苗病、稻曲病等最為常見。如果稻田出現這些病害可以通過合理密植、培育壯秧、科學控制水肥、控制高峰苗、適時擱田等辦法來提高水稻植株的抗性,從根源上減少病害的發生。

3.4 蟲害的防治

有機水稻中最為常見的蟲害有螟蟲、稻薊馬、稻飛虱、稻象甲等,對于有機水稻的蟲害防治應該優先選擇農業防治,通過加強對田間的管理,提高水稻的自身抗性;其次應該合理的運用物理防治方法,即大量的使用頻振式殺蟲燈對害蟲進行誘殺,最后應該利用害蟲天敵來對害蟲進行有效的控制。

4 結語

總之,在有機水稻栽培及管理時,嚴禁使用各類化學合成的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而是要切實做到遵循植物的生長規律,并采用可持續發展農業理念及技術,保持水稻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春麗.淺析有機水稻種植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2(12).

第5篇

[關鍵詞]涇縣 單季稻 直播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172-01

涇縣地處皖南山區,全縣耕地面積29.36hm2,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其中水稻種植面積30.71hm2,單季稻種植面積占3/4。近年來,隨著化學除草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農村勞動力主體結構的變化,涇縣直播水稻面積發展較快,尤其是單季雜交稻直播面積日趨增加,約占單季水稻種植面積的80%。由于直播稻低節位分蘗,主蘗穗基本整齊一致,成穗率高,總穗數多,較傳統移栽水稻一般增產10%。直播水稻無拔秧植傷和栽后返青過程,生育期縮短,一般比同期移栽的水稻縮短5-7天。減少了育秧、移栽環節,便于機械化播種,有利于發展規模化生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推廣價值。但在栽培管理上,與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存在著苗不足、草害重、易倒伏三大難題。因此,在生產上應特別注意掌握好“力爭全苗、化學防除、防止倒伏”等關鍵栽培技術。

1.精細整地,力爭全苗

1.1精選良種:直播稻由于扎根淺易倒伏,同時還受前茬作物成熟期的影響,季節緊張。因此在品種選擇上,既要選擇生育期為早、中熟的品種,又要選擇矮桿耐肥抗倒,發根力強的大穗高產品種。選擇的品種與雜草的競爭能力強,要有較強的耐澇性、耐旱性和彈性,確保能在淹水條件下發芽。根據多年種植經驗和大面積示范,涇縣單季雜交稻直播一般選用深兩優5814、兩優6326、五優308、新兩優6號等抗倒伏優質高產品種。

1.2精細整地:播前10d大田進行耕翻整地,耕翻不宜過深,一般采用旋耕為好;田面要平,做到全田高低落差不超過一寸。大田整得不平,低洼積水易造成爛秧或高溫傷苗,地勢高的播后遇高溫晴天,易干芽死苗。對面積大的田塊應根據地勢高低沿田四周開好排水溝,以便灌排通暢,提高曬田和藥劑除草效果。

1.3播前準備:播前選晴天曬種1-2d,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用25%保鮮克乳油3000倍液浸種,一般間隙浸種8-10h。浸種后可撈出直接催芽。種子催芽要適度,以催至露白或芽長半粒谷為宜。一般要求667m2播種量3.5kg左右,如遇不利氣候條件或種子發芽率較低,應適當增加播種量,確保每667m2大田8.5萬~10萬基本苗。

1.4適期播種: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遲播7-10d,涇縣單季稻直播以5月下旬為宜,最遲不超過6月20日。以避免梅雨季節雨水過多而淹沒秧苗、造成爛秧。播種方法可采用分畦定量,先播70%,后補30%的方法進行,關鍵要確保均勻度。播后重塌谷,要求不露,防止鼠害。當發生缺苗時能及時補苗,確保全苗。

2.化學防除,避免草害

播種后2-5d選用直播稻田芽前專用除草劑(如幼禾葆)進行重點封殺,控制第一個雜草高峰期的發生。也可每畝用封清(30%芐嘧?丙草胺)140-160g,在落谷上水后2-3d兌水40kg均勻噴霧。落谷后至齊苗前畦面濕潤無積水,如遇雨天要排干墑溝水,遇干旱天氣晚上灌跑馬水;齊苗后至封行前畦面淺水層,淺水勤灌,水接水,以水控草。對第一次防除(土壤封閉處理)后仍殘存的雜草,可在水稻3-5葉期進行一次噴藥處理。為防止第二次雜草高峰期出現,應選擇既有莖葉處理效果、又有土壤封閉作用的除草劑,一般可用二氯芐、乙.芐等噴施。播種后沒有用藥或除草效果較差的田塊,可采取補治的措施來“掃殘”。一般掌握在秧苗2-5葉期,根據雜草種類選擇相應的除草劑進行噴藥莖葉處理:2-3葉期,如封殺不佳,可用二氯芐全田噴灑一次,翌日上水,并保水3-5d;5葉期后,視苗情草情選用二甲四氯、千金或禾大壯等除草劑補殺。

3.重視管理,防止倒伏

3.1淺水分蘗:堅持芽期濕潤,苗期薄水。三葉期后宜建立淺水層,促進分蘗發生。分蘗盛期達到預定苗數22-25萬時,應及時排水擱田,宜多次輕擱,以利根系深扎,降低最高苗峰,達到壯個體、穩群體的目標,重擱會拉斷根系,影響后期的灌漿結實,且易引起倒伏。

3.2平衡施肥:直播水稻根系分布淺易倒伏,施肥應結合稻田翻耕,使腐熟的有機肥分布于10cm的土層中,并將50%一60%的氮肥、100%的磷肥、70%-80%的鉀肥在耙田時1次施入,以促使根系向下伸長,有利防倒。當秧苗長至2葉1心時一般畝施尿素5-7kg,促進秧苗分蘗,確保齊苗壯苗。4葉1心期一般畝施尿素10kg,以后視苗情和天氣情況施5kg尿素作穗肥。于拔節后及抽穗后施用。

第6篇

[關鍵詞]水稻;苗期管理;技術

培育壯秧是水稻增產的基礎,保證苗全、苗勻、苗壯是獲得高產的關鍵措施。

一、苗床溫度管理

播種后至1葉露尖,溫度以保溫為主。溫度在28~30℃,最適溫度25~28℃,2葉期保持25℃,3葉期保持20~22℃,最低溫度不低于10℃。在水稻出苗綠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晚上揭地膜,溫差小,秧苗適應新的環境快,如果中午氣溫高時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騰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進行小通風,隨著葉齡的增長,通風煉苗時間相應延長,在2.5葉期,溫度不得超過25℃,高于25℃,要通風降溫,防止出現早穗現象。如果夜間沒有霜凍,就不用覆膜。

二、苗床水分管理

播種前澆透底水的情況下,原則上在2葉前盡量不要澆水,以后澆苗床水在早、晚葉片不吐水,午間新展開葉片卷曲,床土表面發白,應把一上午曬溫的水一次澆足、澆透,盡量減少澆水次數,更不要冷水灌床,會導致冷水僵苗,影響稻苗生長發育。盡量做到旱育壯苗,水長苗,旱長根,要想秧苗盤根好,必須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狀態下才能促進根系發育,特別是在插秧前2~3d,最好不要澆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盤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d應用ABT4號生根粉,每667平方米用0.3~0.5g水澆灌稻苗根部,可使水稻秧苗發根多、白根多、根系長,盤根好。

三、控制秧苗徒長,矮化促蘗

培育壯苗關健是控制徒長,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長,促進分蘗的作用,能提高秧苗葉綠素含量,增強酶的活性,利于代謝,增強抗旱、抗寒能力。在出苗后15d噴施,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0.3g矮化促蘗效果好。壯苗標準:秧齡30~35d,葉齡3~3.5葉,苗高12~14cm,單苗根數9~11條,莖粗2.5~3mm,百株干重3~3.5g,帶蘗率30%以上。

四、預防水稻苗期病害

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溫多濕、溫差大、土壤偏堿、光照不足、播種量過大、秧苗細弱等多種因素所致,嚴重影響了水稻秧苗素質和水稻單產的提高,采取以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預防水稻立枯病的發生和蔓延。做好種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溫度和濕度,培育壯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發病時,用瑞苗清水劑,每平方米噴施1mL,可有效防治立枯病。青枯病發生比較輕時,移栽到本田會自行得到緩解;發病比較重時,灌水上床,待葉片展開后,立即把水排出;嚴重發病時用瑞苗青水劑,每平方米噴施1mL。在移栽前5~7d噴施75%“三環唑”一次,做好稻瘟病的預防,保證移栽無病蟲壯秧。營養障礙,缺鋅苗期發現心葉基部和葉脈失綠褪色,葉片中間出現橢圓形棕色小斑點,甚至新葉呈黃白色,苗根出現黃多白少,植株長勢差,則說明秧苗表現缺鋅。調治方法是補施鋅肥,即葉面噴施0.1%~0.2%硫酸鋅,或每畝用多元素光合微肥100mL對水30~40kg噴霧。缺鉀水稻苗期缺鉀表現為,苗秧矮小、瘦弱、呈暗綠色,有時葉片出現淡紫色,基部葉片尖端和葉緣發生紅褐色小斑點。主根和分枝根均短而細弱。嚴重時葉片自尖端向下逐漸變赤褐色枯死,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150g,對水30~40kg葉面噴霧,間隔7d噴一次,連噴2~3次。

五、管理上易出現的現象

1.燒苗

是施肥過多引起的一種現象。施肥過多往往整床或一塊塊出苗不齊,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針期開始不長,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白天多澆水,大揭膜,再澆水再揭膜,反復進行,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進扎根,稻苗發新根后正常管理。

2.烤苗

指的是溫度過高發生稻莖葉發黃的燒苗現象。出現烤苗大部發生在苗床里加蓋平鋪塑料膜的育苗方法。如果發生烤苗現象時不要輕易毀苗,因為土壤的溫度比棚內空氣溫度低,有時稻苗的莖葉雖然烤死,但生長點并不一定死,可以繼續生長。所以只要生長點不死,每平方米追50g硫銨和生根劑后在30度以下的溫度下,盡可能保證溫度和濕度,促進稻苗生長,稻苗長出2葉后開始進入正常管理,這樣緩過來的苗雖然育不出壯苗,總比重新播種好。

3.冬害

水稻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凍害的程度就越重,受凍害的稻苗剛開始稻葉變成水浸狀的濃綠色,經過太陽曬后就變黃變白。預計氣溫要達到0℃以下時,頭一天澆水就可以有效地減輕凍害的發生。發生嚴重的凍害后,每平方米追50g硫銨和生根劑,稻苗長出2葉后開始進入正常管理,上部有些葉受凍害時一般對稻苗的生長影響不大。

4.僵苗

通常水稻缺鋅引起的僵苗癥出現在插秧后2~4周之內,以20d左右的發病率為較高。稻苗新葉基部失綠而發白,老葉沿葉脈兩側呈褐色斑塊,或有不規則的褐色斑點;下部完全葉的尖端干枯,新抽出的葉片短而窄,出葉速度緩慢,不分蘗,植株矮縮。早稻田如果出現成片發僵,會明顯影響稻谷產量。水稻缺鉀引起的僵苗一般是在稻種返青后就會出現,在移栽后20~30d內達到高峰。生長停滯,植株矮小,葉色深綠,分蘗少。植株下部葉片從葉尖向葉基逐漸出現黃褐色到赤褐色斑點,并連成條斑。缺磷形成的僵苗癥狀是新葉暗綠,下部葉色紫紅,葉片小而直立,葉鞘長而葉短。稻苗分蘗少、根系少呈褐色、無白根。原因是土壤有效磷供應不上,造成稻苗缺磷。而苗期是磷營養的臨界期,對磷表現敏感,容易缺磷。間接原因最主要的是稻田水涼、土溫低。冷涼的環境既可使土壤中有機態磷的釋放受阻,又使土壤中無機磷向根表的遷移困難,造成了磷供應不上。

第7篇

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施肥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3.013

由于稻米的國際交易量并不高,倘若我國稻米出現較大的缺口,則很難通過國際貿易來達到供求平衡。因此,加快對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以及施肥管理的研究,提高水稻的產量對于提高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水稻高產的概念

高產即在現有條件下,比一般栽培管理的水稻產量更高,一般以下幾種情況被認為是高產:一是產量比一般栽培管理的水稻產量增加了15%以上;二是產量比一般管理水平的產量增加了1.5~3噸/公頃時的產量水平;三是單季稻地區的產量超過了10.5噸/公頃。從栽培角度上來看,只要是在大面積生產中增產了15%以上都可以認為是高產。水稻高產栽培的目標和任務就是根據水稻的品種及其生產條件,最大程度的解決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的生理特性出現問題,從而發揮其生長優勢和增產潛力,在現有的生產水平上提高產量,并降低生產成本,實現高效益生產。

2水稻高產的關鍵栽培技術

2.1 選優良品種

為保證水稻高產,則首先要選擇高產優質抗性強的優良水稻品種,只有選擇好的優良品種,才能達到水稻高產,不同的水稻品對于環境自然條件要求不同,不同的品種在同一環境條件下,其產量差異較大,所以要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產量最高的水稻品種,同時需要做好實驗示范,然后再大力推廣。

2.2 培育多蘗無病蟲害健壯秧苗

育秧有濕潤育秧、溫室兩段育秧、旱育兩段育秧和旱育秧等技術。現主要介紹稀播控水旱育秧技術,這種是以培肥苗床為基礎,降低播種量,一般以1.2米寬8米長播1公斤種子為一個標準苗床廂,一個苗床廂的秧苗移大田栽一畝地,要對苗床廂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并精確地對土壤進行水分控制,有條件的利用土壤爆發負壓計及時對土壤的水分進行檢測,通過苗床控水稀播和病蟲防治等方式提高秧苗素質。

2.3 合理密植

水稻要獲得高產,合理密植也是很重要的措施,密度的大小要根據土壤肥力和品種特征特性來確定,一般以土壤肥力低植樹矮、葉片窄直立的品種,移栽時密度要密一點,反之土壤肥力高、植株高、葉片寬批散型品種移栽時密度要稀一點。合理密植是合理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有效穗、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從而提高產量。

2.4 科學灌溉技術

科學灌溉也是提高產量的一項重要技術,其原則是水稻移栽活棵后淺水促分蘗,苗足擱田控制無效分蘗,分蘗臨界期至拔節初期為孕穗期保持田中有水,在水稻由營養生長轉化生殖階段期間,為促使協調土壤的水土管線和碳氮關系,在水稻揚花受粉后進行干濕交替灌溉,在土壤水勢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灌淺水層,待土壤自然落干至指標值后再灌淺水層,采用土壤負壓計來對水勢進行監測。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以及水稻葉片光合作用的能力,提高水稻的產量。

3水稻施肥管理的基本原則

3.1適量施肥

施肥量過少會導致肥料不足,無法滿足水稻的生長需求,而如果施肥量過大,不僅會導致肥料的浪費,還會出現燒苗的現象和病蟲害發生,在對水稻進行施肥之前,要先全面的對水稻肥料的用量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根據當地土壤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肥料,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肥料促進水稻的生長。

3.2均衡施肥

均衡施肥就是指在對水稻進行施肥時要按照氮磷鉀肥料的配方的比例施用,不能偏施單一肥料,要根據水稻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配比施肥,同時增施有機肥從而促進高產增收。

4 水稻施肥管理技術分析

4.1確定整地產量

在對水稻進行施肥之前要先全面的了解并制定一個整地目標產量,并對產區進行布點試驗,做好增產預期值,由于不同產區的水稻產量差異較大,在土地肥力較強的地區,水稻對肥料的需求較低,在土地肥力較弱的地區,水稻對肥料的需求較高,因此,在施肥之前,一定要做好整地產量的試驗和檢測,對產區的產量進行整體的把握控制,使得施肥管理工作可以在適當的范圍內開展。

4.2 確定整地氮肥用量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先確定整地的氮肥用量,再根據比例來計算出磷肥和鉀肥的用量。但是水稻肥料的用量要根據水稻生長情況以及氣候的變化而調整,尤其是在水田中,水稻對氮素化肥的吸收量較低,因此,在降雨量大的情況下要對氮肥的使用量進行調整,減少氮肥的使用,提高水稻的抗病力,增加產量。

4.3深層施肥

一般采用深層施肥作業來增強固氮效果,從而解決由于氮素化肥施用后發生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而導致氮素大量流失的問題。深層施肥主要是固氮,即最大程度的減少硝化反應對氮素的影響,深層施肥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現反硝化反應,減少氮素損失,有效的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

4.4緩減施肥

水稻施肥的重要環節是追肥,追肥要在保證肥料充足的情況下,降低肥料的使用量,一般采用遞減的追肥方式來減少集中施肥而造成肥料流失的情況,防止水稻出現早衰等病癥,使水稻籽粒不飽滿。在進行追肥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肥料,比如鈣鎂肥料等不溶于水,不適合根外施肥;碳酸氫銨等有毒揮發性的肥料也不適合根外施肥。根外追肥要選擇溶于水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等肥料。進行葉片噴施,提高后期水稻結實率和千粒重。

5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

加強水稻病蟲防治研究,掌握防治技術是提高水稻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如果病蟲害防治做不好,水稻產量將會造成減產甚至可粒無收,為了提高水稻產量必須做好病蟲防治,要根據當地常年水稻易發生的病蟲害,研究其發生規律,掌握防治方法,根據氣象預測天氣變化雨水量的多少結合水稻生長生理階段的特性制定出正確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時間,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把水稻病蟲害控制在對產量影響最低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產量。

參考文獻

[1]徐彩紅.有機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2,29(05):534.

第8篇

1、品種選擇選用偏大穗型,分蘗力強,抗病耐寒性能好的中早熟優質米品種,要求純度98%以上,凈度97%以上,發芽率90%以上,含水量15%以下。

2、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2~3天,風選、鹽水或黃泥水選后,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或25%施保克乳油2毫升兌水10公斤浸種日公斤,然后催芽。催芽的正確方法是,將浸好的種子,用40℃溫水預熱10分鐘,然后在地上鋪半尺厚的稻草,并墊好塑料布,把種子倒在塑料布上,插上溫度計,蓋上濕麻袋(絕對不可用塑料布蓋種子,以免造成缺氧,催成只長芽而不長根的種子)。催芽開始時的溫度要達到30℃,高溫破胸,破胸后,將種子攤開,溫度降到25℃,恒溫催芽,種子有80%露白即可。在整個催芽過程中,每隔2~3小時就要翻動一次,使種子受熱均勻,出芽整齊。

3、苗床選擇與整地在旱田地或水田地固定苗床,要培育永久育苗地,位置固定,常年培肥,本田育苗時要填土加高50厘米做高臺育苗床。淺翻8~10厘米旱耙,達到細碎平整,3月20日前扣棚增溫。

4、床土配制及做床選用沃必達、苗必壯等壯秧劑,與過篩細土按比例混拌均勻,達到一次性完成調酸、施肥、消毒等作業。

5、播種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籽200克,播種時將種子壓入土中使種子充分與土壤接觸,最后覆蓋0.5厘米厚的過篩無草籽細土。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5t時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19日左右。播種后澆透水,覆蓋1層完整的地膜保溫保濕。

6、苗床水分管理視苗床水分含量情況,缺水時要及時進行補澆,保持苗床濕潤。

7、溫度管理播種到出苗前密封管理,出苗綠化后撤去地膜,1葉1心期溫度控制在20~25℃,2葉期后控制在20℃,此時注意通風煉苗,3葉期后只要無霜,晝夜揭開棚膜放風,適應天然氣候。插秧前用10%大功臣,一遍凈等毗蟲啉類藥劑15~20克/畝,兌水噴霧防治水稻潛葉蠅。

二、寬窄行插秧

1、整地泡田提倡秋翻地,2翻1旋,整地要求耕深15~18厘米,不漏耕,不重耕。插秧前5~7天放水泡田,做到不板不爛。

2、插秧時間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3℃時開始移栽,一般在5月15日~5月25日,5月30日前全部結束。

3、插秧規格一般采用(12+6)×4~6寸。一積溫帶栽培水平高的可采用(12+6)×8寸。

4、插秧質量做到行直穴勻,不浮苗,不倒苗,播深要控制在1厘米以內,不宜過深,不漏插,要插滿插嚴。

三、本田管理

1、超稀植栽培在水層管理上應以淺為主,以水保溫、增溫,以水促控,以氣養根,以根保葉,達到活稈成熟的目的。

插秧時,灌花達水,做到淺插,防止漂苗;插秧后,灌苗高2/3的深水層護苗,加快返青;返青后,水層保持在3厘米,增溫促進分蘗;孕穗期如遇低溫,應灌15厘米深水,護胎,防冷害;抽穗開花期保持淺水層,滿足生態需水;灌漿期開始間歇灌溉,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增強根系活力,保持葉的功能期;到黃熟期停灌,一周后收獲。

2、施肥原則及方法在施足優質農肥基礎上,化肥做到前控、中補、后重、把施肥重心向后移。農肥、磷肥全量做底肥。鉀肥分基肥、蘗肥(倒3葉期)2次等量施入、尿素分基肥、蘗肥、穗肥各占30%、奶%和30%,蘗肥分2次施入,6葉期前和7葉期末、8葉期初各施蘗肥總量的50%,穗肥分2次施用,倒3葉期和倒1葉期各施穗肥總量的50%。

3、施肥量畝施優質農家肥2立方米,尿素13.3~16.7公斤,磷酸二銨0.7~10公斤,硫酸鉀6.7~10公斤。

4、防治病蟲害殺蟲選用吡蟲啉類殺蟲劑,殺菌選用75%豐登防治稻瘟病。由于采用稀植栽培技術,所以選用的化學除草劑必須對水稻安全,不能抑制水稻分蘗。

4.1 插秧前封閉除草。插前2~3天,水整地后趁渾水未消時立即施藥,施藥時田內保持3~5厘米水層。每公頃用12%農思它3升或60%馬歇特1升或30%阿羅津0.6~0.75升或50%瑞飛特0.9升采用甩撒法施藥,施藥后2~3天換新水后插秧。

4.2 插秧田前期除草。插秧后7~10天,水稻返青后,稗草1.5葉期每公頃用60%馬歇特1.5~2升或30%阿羅津0.75~0.9升或在插秧后3~5天,稗草1葉期之前每公頃用50%瑞飛特1.05升,同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吡嘧磺隆或嘧磺隆)混用,毒土法。施藥時保水層3~5厘米,保持5~7天。

第9篇

關鍵詞:生育期;播期;水肥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4-43-1

1 水稻生育期的劃分

水稻的生長,按栽培的管理過程,可以分為秧苗期、生育前期、生育中期和生育后期,一般在育苗階段被稱為秧苗期;插秧移栽后到分蘗結束這段時期為生育前期;從分蘗終止期至抽出幼穗這段時期為生育中期;生育后期則是從頂葉長出的孕穗期開始至成熟這段時期。

2 決定水稻產量的要素

水稻的產量多少,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單位面積內的穗數,當然是指有效的穗數,二是每個稻穗的稻谷粒數,三是每粒稻谷的重量。這三方面的綜合指數決定了水稻的產量。穗數、粒數、粒重與水稻品種、土質條件、肥、水、氣候條件都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要促進水稻高產,必須要加強這三方面的指標,手段便是改善土質、加強營養、控肥控水控溫,改善品種,再有就是調整種植方式。

3 水稻的栽培技術要點

水稻產量的三個決定因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要達到高產的目的,必須要做到協調好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綜合調配才能實現高產目標。

3.1 目標產量的確定

要根據品種特性、地塊肥力、土壤結構確定種植結構和方式。據數據統計,水稻產量的主要決定條件是地力的好壞,其實是施肥的輔助作用,所以要確定產量目標,必須先掌握地力情況,好的地塊,土壤耕層深厚、有機質豐富,土質是粘壤土的可以定的高些,相反,可以定得低一些。

3.2 合理安排播、插期

播種時期和插秧時期對水稻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合理的播種時期和插秧移栽時間,確保水稻在適合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奪高產促優質,不宜過早也不能太晚,過早氣溫太低易使秧苗害病,太晚了,會使秧苗錯過最佳分蘗時間,影響結穗。

3.3 培育適齡壯秧

軟盤育秧的,應選擇土壤肥沃的水田或旱地作秧田,地力差的每畝秧田應施農家肥500公斤,或復合肥25公斤作基肥。灌盤的泥漿或泥粉應采用有機質豐富的塘泥或土雜泥粉(漿)。秧苗移植葉齡3.5片左右,要求秧苗矮壯青綠不發黃,如葉片黃的要在3葉前噴施稀釋尿水或2%復合肥溶液。

水田育秧和旱育秧的,秧田要全層施足有機質肥,并提高磷、鉀肥的施肥比例。中等地力的秧田,每畝秧田施純氮7.5公斤(相當于尿素17.5公斤),氮、磷、鉀的比例1∶0.5∶1.2。要求秧苗帶蘗率80%以上,中、遲熟品種移植時葉齡5.5~7片葉。秧苗各階段的施肥比例是:秧苗基肥占總施肥量40%,秧苗追肥占60%。秧苗追肥要施好秧針肥、斷乳肥(2.5葉施)、送嫁肥(插前4~5天),其中秧針肥與送嫁肥各占秧苗追肥總量的30%,斷乳肥占秧苗追肥的40%。

3.4 水稻各生育階段的施肥比例

水稻的回青期、始蘗期、夠苗期、幼穗分化1~2期、幼穗分化4期、始穗期是施肥效益最高的時期,但上述的各個施肥時期和造別對肥料的需求比例有很大的差別。

早稻前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80%,其中基肥占前期肥量40%,回青肥占前期肥量30%,始蘗肥占前期肥量30%。中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20%,其中夠苗肥占中期肥量40%,幼穗分化1~2期占中期肥量60%。后期一般不施肥。

晚造前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的70%,中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25%,后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5%。前、中期各時段施肥比例與早造相同,后期肥在劍葉抽出至始穗期施。

磷肥的施用方法:按氮、磷的比例計算出的磷肥施用總量,全部作基肥施用,或將一半在前期追肥中與氮鉀肥混合施。

鉀肥的施用方法:按氮、鉀的比例計算出全生育期應施鉀肥的總量后,減去基肥中的有機質鉀量,然后將這一數值作為總量,在追肥中分4個時期施。其中始蘗肥占20%,夠苗肥占30%,幼穗發育1~2期占30%,幼穗發育4~5期占20%。

各生育階段施肥的時間指標是:回青肥早造拋(插)后3~4天施,晚造拋(插)后2~3天施。分蘗肥早造拋(插)后8~10天施,晚造拋(插)后7~8天施。夠苗肥早造拋(插)后18~20天施,晚造拋(插)后15~18天施。幼穗分化1~2期肥,中、遲熟品種早造拋(插)后36~40天施,晚造拋(插)后33~36天施。幼穗分化4期肥可通過剝葉觀察幼穗長度,當幼穗長度在0.5~1厘米長時,即可施幼穗分化4期肥。

4 水的管理

秧苗期秧田灌溝水,保持秧畦濕潤。返青期深水回青,分蘗期淺水勤灌,夠苗后排水露曬田,幼穗發育期淺水保胎,抽穗后干濕排灌,黃熟期不能斷水過早,收割前7天要灌一次跑馬水。

5 病、蟲、草、鼠害防治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列里番h本全彩无遮挡影片 | 欧美久久网 |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 99热在线精品免费播放6 | 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 一级片视频在线 | www.精品在线| 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6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 斯巴达克斯第四季电视剧全集在线看 | 四虎影视紧急入口地址大全 | 日本精品久久久免费高清 | 1024亚洲天堂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伊人成人在线观看 | 99这里|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 | 黄色男人的天堂 | 久久久久久九九 |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 丁香六月在线视频 | 美日韩免费视频 | 日本亚洲视频 | 99福利| 久久99久久99精品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 |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 国产精品视频2021 | 日本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 精品啪啪 | 欧美性活生活视频 | 99视频精品免视3 | 五月天丁香花婷婷 | 激情六月天婷婷 | 天天激情站 |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