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 17:05:5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道路工程概論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道路改造;施工技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入的加大,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改革開放以來這三十多年。比如對道路進行了重修、改造以及新建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的交通狀況。路網作為空間格局的骨架,同時也作為交通系統的依托?;诖朔N情況,在道路改造中,首先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結合整體規劃設計,確保設計的合理性、經濟性和可行性,在施工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和有關施工規范中的要求,確保路網改造工程施工的質量。
做好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在老舊道路改造施工開始之前,應做好圖紙的設計,設計單位應對原來的道路進行仔細勘察,掌握有關資料,然后根據相關要求、原有資料以及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設計必須要滿足當前和未來交通需要,這一點是必須考慮到的;第二,在圖紙設計之后,主管單位應組織所有包括設計、施工、監理以及拆遷等和工程有關的單位共同參加施工圖紙的交底工作,對于設計圖紙進行分析討論,將其中的問題指出來,如有需要做好設計變更方面的工作,通過圖紙交底,使得所有單位對施工的具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讓施工單位對施工技術要點做到心中有數;第三,在完成圖紙交底工作之后,各個和工程相關的單位都應到施工現場進行考察,結合圖紙和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存在問題進行商討并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特別是對設及沿線居民生產生活的路口、水井等要做好相應的施工方案。
施工中
2.1放線、土方的開挖和運輸
使用全站儀將線路中心控制樁打出來,根據設計道路的橫斷面將開挖邊線放出來并做出標識。在進行土方開挖的時候,可以利用挖掘機和推土機結合進行,對于機械無法開挖或者是不能使用機械開挖的地方,應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處理,同時要及時對廢棄物進行處理。
2.2基層和面層鋪設施工
在進行基層施工之前,要徹底清掃下承層的雜物和散落的材料,?;鶎邮┕獓栏癜础兑幏丁芬笞龅椒謱幽雺好軐?,密實度達到要求。為了使得下承層保持濕潤,在碾壓之后應進行超過七天的灑水養護,同時要保持結構層表面的濕潤在接頭的銜接中,應垂直銜接或者使用方木對端頭進行必要的處理,總之要保證對接頭處理到位;在進行瀝青混合料面層鋪設之前,要對基層進行彎沉測量,達到設計強度要求才能鋪設面層,要將基層頂面清掃干凈,在鋪設瀝青層面的時候,不同的環境問題混合料的溫度應控制在不同的范圍之內,一般情況下要將混合料的溫度控制在130-1400C以上,但是也不能超過1650C;若施工的環境溫度為100C時,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應控制在140-1750C之間。完成碾壓之后的溫度不能低于700C,當然,對于面層的施工最好在天氣狀況較好的情況下進行,盡量不要在雨季或者是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施工。在攤鋪之前嚴格檢驗瀝青混合料,嚴禁對不合格的混合料進行攤鋪。在壓實的過程中,對于接縫處混合料的溫度應引起高度的注意,若溫度達不到壓實溫度要求時,應對其進行加熱處理在進行壓實。否則就要對混合料進行垂直切割并重新鋪筑,再進行碾壓。在攤鋪和碾壓時,要安排專門的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查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存在的缺陷進行處理。應及時對壓實度進行檢查,若發現不夠應及時補壓,對于壓路機壓不倒的死角,應采取人工的方式進行壓實,對于已經完成碾壓的路面應采取一定措施進行保養。
2.3對施工有影響建筑物的拆遷
在對老舊道路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通常周圍的環境都比較復雜,涉及到拆遷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拆遷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做好和相關單位以及個人的協調溝通。
2.4舊路加寬的基本措施
2.4.1基底清淤和換填
在進行舊路修筑時,由于是就地取土就會在路基邊坡的外側形成了和路線走向一致的積水溝,在溝底將會堆積大量的淤泥。為了提高路基基底的強度必須將溝底的淤泥清理干凈,進而從最大程度上減少因此而導致的新舊路基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在將淤泥徹底清理完之后,使用天然砂礫填筑,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換填的砂礫層頂面要比常水位高二十厘米以上,同時為了保證排水應在上面設置百分之三的橫向排水坡。
2.4.2臺階的開挖和構筑
應先將舊路路基的變坡面開挖成臺階狀之后在進行填筑以增加新舊路基的整體穩定性。單側加寬部分第一階臺階高100cm,寬350cm,以上臺階的高和寬均為100cm、150cm。對于雙側加寬的部分,都開挖成高分別為120cm、80cm、80cm,寬為120cm的三級臺階。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道路工程的地質條件和使用要求進行充分的考慮之后設計出科學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以滿足道路改造的要求。
如何做好施工管理
所有工程施工都離不開有效的管理的,道路改造工程也不例外,只有做到對工程的全面管理,才能保證施工的安全、質量和進度。
3.1質量管理
施工單位應當建立質量管理小組,明確人員分工責任,依據圖紙嚴格按照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強化工程施工全過程的二階段質量控制(事前質量控制,事中質量控制)。對工程使用的生產資料都必須按標準進行采購檢查,凡不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進場材料必須做到“四檢”,即驗品種、驗數量、驗質量、驗出廠保證書。各種原材料在使用前,必須按有關規定的要求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驗,合格后送建立批準方可使用。堅持執行“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和保證“三不交”(無自檢記錄和自我評定不交,未經專業技術人員驗收合格不交,施工技術資料不全不交)自制度,嚴格執行向監理工程師的報檢制度。監理單位應當認真執行監理條例和工作紀律,對施工單位工作程序進行監管,做好每天施工記錄,有問題要及時通知施工單位停工和整改,確保整個工程達到質量要求。
3.2人員管理
由于舊路改造過程中受施工場地的制約,改造的點較多,涉及的面較廣,而且各個施工點上的施工程序也比較多,舊路結構長期受車輛荷載的影響需要進行調整設計,因此,施工現場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工作的能力,能夠有效的進行組織施工。所以項目領導小組應該在工程開工之前要對工程的特點充分的進行認識,對項目的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合理的配置,尤其是項目經理部人員的配置應該進行優化配置,各管理人員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防止由于施工管理人員自身能力的不足導致部分工作點出現窩工的現象,影響工程的整體進度。
3.3設備管理
在原理有路段進行施工改造,特別是在高速公路路段,對一幅的施工完成以后,將施工機具轉運到另一幅路段是比較困難的,需要繞行數公里甚至幾十公路的路程,施工機具在運輸的過程中往往會造成施工機具的使用率下降,且容易出現設備由于運輸距離過長出現損壞的現象,因此,對設備的使用率進行提高,合理的調配施工機具,是道路改造的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施工單位正在施工初期,要對全線施工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合理的配置相應的設備。在劃分施工段落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大型河流與鐵路的位置;可供大型施工機具穿越道路的凈空較大橋梁及大箱通的位置及數量;對地方道路的使用及協商使用情況。如果施工短路存在凈空較大橋梁或大箱通或者就近地方道路可以使用,只需要配置一套設備即可,如果被鐵路、大型河流切斷且就近地方道路無法使用的時候,就需要配置兩套施工設備。
3.4安全管理
第一,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由項目經理、施工生產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以及與安全有關設備、材料、行政、保衛等專職部門負責人組成。明確成員(或部VJ)職責,并建立周、月例會制度,解決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并進行定期和各項專業安全監督檢查。項目經理應親自主持例會和定期安全檢查。協調、解決生產、安全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第二,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制定各種安全操作規程,編制突發事故安全處置方案,對出現各種突發事故進行緊急有效處置。加強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學習有關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安全意識,增強安全觀念。建立安全生產值班制度。施工單位必須保證每班有領導值班,安全管理人員在場,認真做好安全值班記錄,隨時對工人施工環境和操作方法進行安全檢查,保證施工人員安全,保證工人在安全的環境按規范進行施工操作。
3.5文明施工
施工單位在道路改造施工中,在施工現場應有明顯的標牌,正確引導施工現場的交通,同時應保持施工現場整潔有序。每周對工地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文明施工檢查及評比,針對其中出現的不文明行為和施工方法,提出改進措施,做好記錄,對于好的文明施工給予表揚和獎勵。以促進文明施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道路改造施工比較復雜,牽扯多方面的問題,所以在施工之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在施工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確保每一個環節的施工質量。同時各個相關單位應隨時保持聯系,以便于對有些問題進行合理及時的處理,應加強對工程進度、安全以及質量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對于施工中的關鍵環節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的質量,完成高質量的道路改造,為交通面貌的改善作出突出貢獻,不斷促進道路交通的改善,促進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2015年01月11日(星期日)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A020105 金融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3 會計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7
市場營銷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20215 電子商務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礎 08094 倉儲學 03997 采購與供應管理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A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40101 學前教育 00383 學前教育學 00386 幼兒文學 A040103
小學教育 0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A040106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50102
秘書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6032 電信業務與管理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學 A081208
應用化學 02070 微生物學
02483 工業分析 02173 無機化學(二) 03475 環境化學 08220
定量分析化學 A082207
計算機信息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82214
工程造價管理 00708 裝飾材料與構造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A100701
護理學 02113 醫學心理學 02998 內科護理學(一) C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學 00245 刑法學 C050114
漢語言文學 00533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C050207 英語 00596 英語閱讀(二) G020106
金融 07250 投資學原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8390 金融風險控制與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G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7250 投資學原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60 審計學 G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設備 06568 房屋建筑概論 06001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02394 房屋建筑學 G081707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監理
06287 結構設計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礎工程
06528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06523 線路工程(本)
07259 土力學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體力學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組織及概預算
07258 結構設計原理(三)(專) G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0708
裝飾材料與構造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Z020140
財稅與金融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166 企業勞動工資管理 Z020207 市場營銷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9
旅游管理 00191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00193 飯店管理概論 00194 旅游法規 00190
中國旅游地理 Z020211
飯店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93 飯店管理概論 00194 旅游法規 00201
飯店餐飲管理 Z020212
企業財務管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Z020215 電子商務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礎 08094 倉儲學 03997 采購與供應管理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Z020242 會計電算化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60
工程財務管理 07103
現代企業管理法 00041 基礎會計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5289 項目投資管理 Z020313 銷售管理 Z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學 00245 刑法學 Z030202
社會工作與管理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0272 社會工作概論 00273 社會工作實務 Z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關系學 Z040101 學前教育 00383 學前教育學 00386 幼兒文學 Z040103
小學教育 0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Z050114
漢語言文學 00533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Z050207 英語 00596 英語閱讀(二) Z050220
商貿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Z050442
服裝設計與工程 00677 服裝材料 Z050444
環境藝術設計 00673 素描(二)(人物線描為主) 00674 色彩 00688
設計概論 Z050445
動漫設計 00673 素描(二)(人物線描為主) 00674 色彩 04744
網頁動畫設計 Z071601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2118 信息檢索 Z080704
電子技術 02595 高頻電子線路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340 線性電子電路 Z080725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 03785 創意圖形設計 04342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制作 05196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小教) 05918 數據庫原理與程序設計 Z080744
數控技術應用 05787 數控編程 05789 數控機床操作 04068 機械制圖及AutoCad 02561 機械工程材料 Z080752
電子信息工程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Z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6032 電信業務與管理 Z080786
移動商務技術 Z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學 Z080802
道路與橋梁工程 06279 道路工程制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2405 道路勘測設計 02411 道路施工與管理 Z081208
應用化學 02070 微生物學 02173 無機化學(二) 03475 環境化學 08220
定量分析化學 Z081305
烹飪工藝 02528 烹飪營養學 02527 烹飪化學基礎 02525
烹飪原料學 Z081306
應用生物技術 02070 微生物學
02537 發酵工藝學 02533 普通生物學 02072 生物化學(一) 12521
釀酒工藝學 Z081701
交通運輸 05105 民航貨物運輸 04570 民用航空法 05106
民航旅客運輸 Z081716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528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07259 土力學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體力學
07258 結構設計原理(三)(專) Z081717
交通運輸管理 02571 鐵路站場
02575 貨物運輸組織
07267 道路運輸組織 02573 旅客運輸組織
07263 運輸企業管理 00365 交通工程
02569 運輸設備 02570 鐵路行車組織基礎
07266 道路運輸行政管理學 Z081725
汽車維修與檢測 06921 汽車機械基礎 05875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06904
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2
汽車概論 Z082207
計算機信息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82214
工程造價管理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Z082230
建筑施工技術與管理 03894
施工項目管理 03887
建筑工程基礎 03891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和合同管理 Z100701
護理學 02113
醫學心理學 02998
內科護理學(一) Z100801
藥學 03027
植物化學 03026
藥理學(二) 03034
藥事管理學 Z100803
中藥學 02972
中醫基礎理論(一) 03037 藥用植物學 02974
中藥學(一) 03040
中藥鑒定學 B020104
財稅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233
稅法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106
金融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110 國際貿易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45 企業經濟統計學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B020202 工商企業管理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B020208 市場營銷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99 中外民俗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97 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 00198 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0189 旅游與飯店會計
00200 客源國概況
06124 旅游文化學 B020216 電子商務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B020222 物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5674
物業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29 物流管理 07725 物流規劃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726
物流經濟學 B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261
行政法學 B020232 勞動和社會保障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B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監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B030302 行政管理學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320
領導科學 B040102 學前教育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B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40112 小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B040302
體育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01 體育史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99 體育游戲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02 體育管理學 00497
運動訓練學 B050104 秘書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320 領導科學 B050140
對外漢語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840 日語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B050412
環境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4489
室內裝飾材料 04026
設計美學 B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 07219
數字攝影技術 07227
電腦動畫 07231 數字影視合成 09537 動態網站編程基礎 B070102 數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2009 抽象代數 02013 初等數論 B071602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33 信息政策與法規 02134 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 09537 動態網站編程基礎 B080302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02213 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4
經濟管理 02207 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B080612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80702 計算機及應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0709 計算機網絡 04751
計算機網絡安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0713 信息技術教育 01263 數據庫VisualFoxpro及學校應用 01265 Photoshop圖形處理
07227 電腦動畫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3137
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 B080738 電子信息技術 07874 信息技術導論 06169 電子電路EDA技術 07871
多媒體應用技術 B081209 應用化學 02483 工業分析 02066 有機化學(二) 02471 環境生態學 05082 波譜學 B081311 營養、食品與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論 B082208
計算機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資源管理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4231 建設工程合同(含FIDIC)條款 B082232
汽車服務工程 08587
汽車服務工程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4912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
06906
汽車運行材料 02576 汽車構造 04946 汽車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B090614 林業及園林高新技術與管理 02685 園林病蟲害防治 02831 林業企業經營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論 06509 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 06503 特種經濟植物生產技術 D030106
法律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00226 知識產權法 00233 稅法 D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D050201
英語 00840 日語 00600 高級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D050305 新聞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Y020106 金融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110
國際貿易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45 企業經濟統計學 Y020155
文化產業 04140 知識產權概論 04125 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 04139
應用寫作(本) Y020202
工商企業管理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Y020208
市場營銷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Y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99 中外民俗 00197 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 00198 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0189
旅游與飯店會計
00200 客源國概況 Y020213
企業財務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60
審計學 Y020216 電子商務 08395 網絡金融與管理 08674 計算機網絡基礎 Y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 06088 管理思想史 06093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6089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82
公共關系學
06090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Y020221
建筑經濟管理 02460 工程質量與進度控制 02204 經濟管理 01564 工程建設監理概論 Y020222
物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5674 物業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227
資源經濟與管理 02560 資源經濟學 06726
資源政策與法規 06728 資源信息管理 06734
財政與稅收 Y020229
物流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7725 物流規劃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117 鐵路運輸組織學 07726
物流經濟學 Y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Y020256
項目管理 11880 項目組織與團隊管理 05061
項目成本管理 05059 項目管理學 05060
項目范圍管理 Y020261
工程財務管理 06072 企業財務審計 05293 國際工程與建設項目管理 Y020263
現代商務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947 國際商務管理學 Y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監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Y020302 酒店管理 08424 酒店管理 04929 旅游市場營銷 06126 旅游人力資源管理 06124
旅游文化學 Y020314 銷售管理 Y030106 法律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00226 知識產權法 00233 稅法 Y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00279 團體社會工作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 00281 社區社會工作
00282 個案社會工作 00283 社會行政
00284 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 Y030302
行政管理學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320 領導科學 Y030405
偵查學 00382 刑事偵查學導論
08027 偵查措施與策略 08031 經濟犯罪偵查 08028 審訊學 08030
犯罪偵查 Y040102
學前教育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Y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40112 小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479 當代資本主義 Y040302
體育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01 體育史
09479 健身理論與方法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99 體育游戲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02 體育管理學
09480 學校拓展訓練 00497
運動訓練學
09478
休閑體育學 Y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67 馬列文論選讀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
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140
對外漢語 00840 日語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201
英語 00840 日語 00600 高級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Y050206 英語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600 高級英語 Y050218
商務英語 05959 外經貿應用文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Y050305 新聞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Y050310
播音與主持 00504 藝術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311
廣播電視編導 01181 電視節目導播 01183 電視文藝編導 01184 電視藝術片創作 01179 非線性編輯 Y050408 音樂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9471 舞蹈教學法 04805 聲樂教學法 Y050410 美術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50412
環境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4489 室內裝飾材料 04026 設計美學 Y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 07219 數字攝影技術 07227 電腦動畫 07231 數字影視合成 09537 動態網站編程基礎 Y050437
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0709 室內設計 00755 廣告設計與創意 04026
設計美學 Y050443 服裝設計與工程 03908 服裝材料學 01014 針織服裝設計 Y070102 數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2009 抽象代數 02013 初等數論 Y070405
生物技術 06708 發酵工程與設備 02066 有機化學(二) 06648 生物技術概論 06705 生物工程下游技術 Y071602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33 信息政策與法規 02134 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 02140 信息咨詢 Y080105 石油工程 01135 油藏工程 06340 油氣開發地質 Y080302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02213 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4 經濟管理 02207 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Y080338
機電設備與管理 08300 機電設備管理 02204 經濟管理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2561
關鍵詞 土木工程概論 課程特點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55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Features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Qinling, YANG Liu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arim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practice teaching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thods were discussed teach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discussion
0 前言
1988年教育部頒布了最新本科專業目錄,從此以后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正式隸屬于“大土木”的框架。從大土木的意義上講,“土木工程概論” 是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課程中相對較新的一門課程。
塔里木大學(以下簡稱“我?!保┑耐聊竟こ虒I于2003年開始招生,其下開設有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兩個方向。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在建筑工程和道路與橋梁工程的設計、施工、研究等等方面都本著“立足南疆、面向兵團、服務新疆”的宗旨,培養了大批“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高素質人才,尤其為南疆土木工程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推進作用。
自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成立之始,就開設了“土木工程概論”課程,至今已有10多個年頭。近年來,作者一直從事本課程的教學工作,本文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對其課程特點及教學進行幾點探討。
1 課程特點
教學的對象是大一新生。本課程設在大一第二學期,是學生進入大學后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重要的先導作用。
教學內容多,教材更新慢。本課程涉及內容涵蓋土木工程專業全貌,既有本專業的許多相關課程內容,如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又有各種工程結構的勘察、設計、施工、項目管理以及計算機等多方面知識,因此教學具有一定難度。再者,現代的土木工程發展較快,新知識、新技術及新材料等日新月異,而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更新較慢。所以,為了充分發揮本科的先導作用,需將土木工程最新信息及時介紹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本專業課程的積極性。
學時少。教材在編著時因考慮到概論類課程的學時較少的情況, 在內容上范圍較廣在深度上較淺,基本都是點到為止。我校本課程的授課學時數為24學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把較多的教學知識點和本課程的前沿動態生動有趣地傳授給學生,不僅需要對教學內容熟練掌握,也需要對教授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取舍與補充,是這門課程所直接面臨的難題。
2 教學探討
豐富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材。對于任課教師而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知識素質,也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科學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如在教學中,多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PPT制作技巧,所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提高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傊?,從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教師,不僅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及其學科前沿的新工藝、新材料及新技術等最新知識,還要不斷探索和豐富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并定期參加工程實踐培訓與學習鍛煉提高,以豐富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教材對于任何課程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目前,我校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由葉志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的“土木工程概論”。選擇本教材的原因有三:一是本教材采用四色印刷,重點反映土木工程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將歷史人文內容、哲理貫穿于教材中。二是本教材結合網絡資源,利于教師將文字教材和網絡資源結合起來展開教學;三是本教材按20~30學時的教學計劃編寫,與本校本課程的24學時較為接近。
針對學生不同的專業方向,授課內容詳略得當。當前各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普遍采用分流模式。例如我校土木工程專業下開設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在學生選擇專業方向時,希望他們對這兩個方向將要學習的內容、課程和特點都已有較為全面的了解,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因此,在有限課時情況下,兼顧“大土木”原則,任課教師可根據專業區別盡可能詳細地反映課程總體內容,突出相應重點。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建筑工程方向可以簡單介紹建筑按用途分類和按主體結構所用材料分類兩種分類體系,重點放在多層、高層與超高層建筑體系上;而道路工程方向可以重點介紹交通土建工程和橋梁工程;對該課程的教學可根據不同專業模塊方向進行有側重點的講解。
采用啟發、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啟發式教學是通過各種啟發誘導來挖掘學生的潛能。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教學原則。
從我校土木工程專業一年級學生的生源及高考錄取成績情況來看,具有以下特點: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好,學習積極性普遍很高,對學習充滿了渴望和濃厚的興趣;同時,對土木工程專業不是很了解,尚缺少相關的專業知識。因此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采用啟發、互動式教學方法。比如授課老師在講解道路的線形組合時,可先讓學生思考一下道路的線形形式,在提出“連接兩個城市的道路的線形為何不全部采用直線,兩點間不是直線最短嗎?那樣既可降低工程造價也可使車速開得更快嗎?”等問題讓學生去思考、討論,然后就可引出道路線形組成及結構組成等知識點。當然,任課教師可根據授課內容,把身邊熟悉的建筑材料、建筑物等引入課堂,以課堂提問的互動方式穿插于課堂教學中;或在適當時候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分組討論,課后布置一些思考問題,讓學生課去圖書館或網上去收集、查閱資料,或到實地進行考察等,以小論文的形式遞交,其成績可計算在本課程的結業考試中。
加強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目前我校開設的與“土木工程概論”課程聯系最為緊密的實踐性教學就是開設在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的專業認識實習,所以實踐性教學和課堂教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脫節問題。而在教師教學過程中,課堂內容的教學與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又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為了解決兩者的脫節問題,在授課時,可根據教學內容,可采用靈活的課堂教學方式。例如:在講到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分類、組成、作用等知識點時,可鼓勵學生業余時間去實地考察校園內各條道路及本市主要城市道路的基本情況,這樣能讓學生在接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從感官進行認識,學會將理論與實踐良好融合,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強記憶。另外,為增強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建議把土木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提前到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完成后。通過帶領學生親身實地參觀觀察本市及阿克蘇地區的具有特點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特種結構、各類橋梁、城市道路及沙漠公路等實體建筑,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熱情。
考試方式多樣化。高校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臃ń虒W的目的是否達到,既能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學生進行工程實踐的能力。開卷和閉卷是傳統教育下的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于考核問題,我校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時成績,第二部分為期末試卷的考試成績,平時成績一般占總成績的40%,期末綜合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傊行w現學生的學習過程,準確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3 結語
本課程所包括的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面較廣,為有效地發揮本門先導課的作用,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本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能夠為新生入學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課程開個好頭,充分發揮“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在專業教學當中的先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志明.土木工程概論(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 何忠明,胡慶國.高?!巴聊竟こ谈耪摗闭n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0(16):100-101.
[3] 楊柯.“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與探索[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1).
(一)著眼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建設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三個層次的子系統實踐教學體系,并將實踐教學體系落實到新修訂的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中第一子系統以認識實習為主體,涵蓋工程制圖、土木工程概論、測量實習等。使學生了解、認識、描述土木工程產品的功能要求、內部結構,激發學生學習土木工程的熱情。第二子系統包括力學、工程材料、土力學及結構實驗及課程設計等。使學生掌握材料性能、結構建模及結構分析設計方法。第三子系統包括結構檢測、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使學生掌握與實踐土木工程的分析、設計、施工檢測和控制方法。三個子系統的層次結構是“綜合—分解—再綜合”的關系;具有“實驗、實習和設計”三要素,符合人的認識規律;以能力培養、特別是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線。在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中,從以下三個方面納入實踐教學體系。
1.與土木實驗平臺相對應,設立《實驗系列課程》,打好全面開放式實驗的基礎。
2.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指導表》,將課內各集中實踐環節與課外社會實踐、科研實踐、學科競賽、創新實踐、學年作品和文化素質教育實踐等結合起來,形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將研究型、創新型實踐課和課外科技競賽活動列入教學計劃,如力學模型測試、應用軟件培訓、結構模型競賽實驗課等。
3.增設創新實踐學分,即對學生參加的各類競賽、科技創作和論文寫作等活動,進行考核后計入學分,且可免修其他課程。
(二)將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本科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活動的開展,必須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1.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課程改革。對土木工程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以及結構類實驗課等進行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線?!锻聊竟こ谈耪摗房捎媱澆捎矛F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形象生動、引人入勝的教學,組織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專家授課,使新生剛入學就重視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發揮以智引人、以志樹人的作用。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有一定的特色,將課程分為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以子項工程中的工種工程施工為對象的基本施工知識;第二層次是以整個項目工程施工為對象的現代土木工程施工,在后者中引入現代化的最新方法,采用多媒體授課,授課過程中,使學生站在項目經理的高度,統管全局,運用最新技術,去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土木工程材料和結構類課程內容廣泛,實驗課時較多,長期以來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實驗,學生主動參與少,可計劃制作各類實驗課件,讓學生利用課件,主動參與,進行模擬實驗后,再正式進行實驗室試驗,這項改革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開發創造性思維,潛移默化地掌握創新方法。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四年級的導師制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為貫徹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則,更好地實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三元結合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擬將畢業設計改在一年內機動安排,規定對四年級的導師制必須與畢業設計相結合。導師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在負責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同時,要提供學生參與工程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條件,與科學研究、創新活動結合起來。
3.探索寓于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可持續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的新路子。在教學過程中,開拓一些形式多樣的創新實踐活動。組織學參加挑戰杯結構設計競賽:以激發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主動精神,競賽活動鼓勵跨專業、跨年級、跨學科的合作,以體現團隊精神。組織學生科技活動:設置學生科技活動基金,推動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課外科技活動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結合教學環節,撰寫小論文: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結合課堂教學、實驗、實習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安排撰寫小論文,促進學生參與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為實行開放性實驗創造硬件條件。對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實驗進行調整、投入,圍繞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工作。在保證開出原計劃規定的混凝土結構、土力學、建筑材料等各類課程的實驗基礎上,擬增開一些實驗項目如“預應力張拉工藝”、“結構非破損試驗”、“道路工程現場檢測”等。
(三)通過“產、學、研”結合,依靠社會力量辦學,有效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搞好專業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關鍵是理論聯系實際。擬將廣大教師的“產、學、研”結合點形成為較大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網絡,組成可跟蹤最新技術、靈活的校外實踐基地。這是依靠社會力量辦學的新觀念。觀念的更新,可使我們克服困難,有效地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認識實習的兩周時間里,充分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利用實踐基地的有利條件,使學生了解國內外的現狀、高新技術及發展趨勢,使認識實習具有內容廣、技術新的特點。依靠“產、學、研”合作網絡,生產實習可實行“開放式”,為強調能力的培養并進一步提高生產實習的質量,修訂適用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綱并用于實踐。落實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產、學、研”基地,保證有相對穩定的、內容涉及到土木工程各個領域的合作單位;每年擬聘任10名左右校外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為學生結合實際工程進行畢業設計創造有利的條件。在畢業設計中實現五個結合,即四年級導師制與畢業設計相結合;設計題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校內外指導教師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設計題目與用人單位要求相結合。
二、結語
關鍵詞:省道單位 公路建設 財務風險 對應策略
在公路建設當中,省級干線公路(省道)是根據省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修建的干線公路,它不僅承擔著連接經濟往來、保持交通順暢的任務,同時還兼具著鞏固國防和維持政治穩定的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省道公路的修建企業一旦出現財務問題,不但會造成地方公路建設工作的滯后,而且對地方的經濟政治發展乃至國家安全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如何降低省道公路修建企業的財務風險,確保其財務工作為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已經成為了公路企業在運營中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公路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通常我們所說的財務風險在概念上存在著狹義和廣義的區別,這直接決定了課題探究的方向。從廣義上來看,公路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無法適應外界發展環境的變動或者經營管理中的突發狀況而產生的,直接影響公路建造、企業正常獲利和資金籌措的問題。而從狹義上看,財務風險的概念就可細化到管理層。我們知道,省道公路的建設是直接由省級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下派和撥款的,因此省道在修建資金上較為充裕,但是公路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不到位卻極易導致資金流向不明和資金浪費的情況發生,這也是導致多數省道修建過程中資金不足而最終迫使工程停擺的最重要因素,公路企業財務風險也由此而來。
二、省道公路修建企業財務風險類型及原因探析
由上述公路企業財務風險的概述可知,省道公路的修建企業其主要風險源自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資金和賬務管理的不到位直接導致了其財務風險的發生:
(一)財務核算不規范導致的風險
對企業所掌控的各種資源進行詳細的核算和監控是公路企業在進行省道修建過程中合理利用資金、確保省道順利完工同時規避財務風險的最基本要求。然而目前由于公路企業財務核算工作的不得力卻為企業埋下了嚴重的財務風險隱患:首先,公路企業財務建賬普遍存在不規范的問題,多數企業在工程核算上仍然沿用事業單位賬簿,因而省道建設過程中資金的投入方向根本無法得到監管,資金流向的不明造成了財務風險的加劇。例如,事業單位在購入材料時會根據自用與非自用進行區分。
其中,非自用材料在財務入賬時記做:
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而自用材料或其他情況則被簡單記做:
借:材料
貸:銀行存款
再者,公路企業的財務核算科目不準確,項目各環節沒有做到相應的明細記錄,而且在項目實施和竣工等不同階段的決算也不準確,甚至于許多款項要在完工之后仍為得到處理,企業財務賬賬不符、賬實不符,許多項目進行過程中的隱患和問題無法在賬面體現出來,致使企業財風險加劇。
(二)資金管理不規范導致的風險
資金管理不規范是導致公路企業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省道建設的建設單位為省級公路管理部門,公路企業實際為省道建設的施工方,按照一般道路建設招標書的約定,建設部門在按照約定給付計量工程款后便不會再另行支付如周轉金、材料費等款項,因此公路企業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工程款總額進行資金控制和工程運作。然而,在實際的道路工程中許多單位由于缺乏資金的有效管理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資金投入比重失調等問題,使工程中后期資金處于嚴重不足。許多企業為完成道路施工只能選擇向銀行借貸,企業負債的增加直接導致了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以及資產結構的失衡,使企業財務陷入危機,財務風險大幅提高。
三、公路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具體措施
基于以上公路企業在省道建設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筆者在本環節提出了一套有利于公路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具體措施:
(一)強化省道建設核算和監管工作
省道建設工程的核算與監管工作應當與項目施工同期進行,并按照工程進度將項目劃分為不同時期,有針對性的進行工程核算與監管。在省道建設前期,公路企業要對之后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工作根據工程款進行合理分配,擬定項目建議書即可行性報告,同時建立起正確的項目核算制度,并根據企業實際需求構建合理的明細科目,使工程的每一用款環節都能與企業賬面相吻合、達到資金流向清晰化,繼而使其發揮出項目核算的監管的功效,使項目的每一個環節和沒出資產的投入與應用都能嚴格按照計劃合理進行。
(二)強化項目資金管理工作
公路企業在進行資金投入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項目規劃書對各環節的規劃安排,合理利用工程款。這不僅需要企業建立科學的資金管理制度,同時還要求企業能夠具備較強的資金掌控能力和市場洞察力,確保項目工程的每一環節資金與資源的應用始終處于計劃內。再者,企業還要留有足夠的周轉資金,當項目前期發生資金預算超支或材料市場突變的情況下可以作為項目資金的重要補充,這就避免了項目在造期間的資金短缺問題。綜上所述,強化項目資金管理是項目可以應對各種突況的根本保障,也是公路企業在省道建設中始終保證良好工程質量、杜絕資金問題和財務風險的前提。
四、結束語
本文從公路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著手論述,指明了省道建設中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于企業的內部管理,繼而由此系統闡述了公路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與形成原因,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一套合理的財務風險控制對策。相信在本文研究的支持下省道公路建設企業的財務風險必然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國交通事業也將會得到更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有瑜.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及其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金融論壇,2002(2):49-5
[2]高良,王曉強,趙紅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方法評析.預測,2002(12):19一21
關鍵詞: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215-02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套窄、專、深的專業課程體系,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就業面廣,再加之人才市場的動態性,要求學生知識面廣、適應能力強,要求學生能夠盡快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在這種背景下“專才型”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因此,以人才需求為目標,以人才知識結構、創新能力結構為主線,結合專業需求建設實踐教學環節,以突出學生綜合專業素質,突出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突出實踐環節教學,構建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新的培養模式正是本文撰寫的著眼點。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雖然我國大學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本科教育思想仍然未得到根本轉變,目前,一些高校開始摸索建立合理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職業教育和技能培養,但總的來說尚不夠成熟。國外的實踐教學及職業教育起步較早,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英國的核心技能培養體制、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美國的職業技術培訓體系等。我國對實踐教學以及技能培養的研究,主要針對大中專學生。開展本科生的實踐教學和技能培養是近些年開始的,并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
實踐是創新之源,工程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沒有工程實踐的能力就談不上創新能力。歐美、日本等國家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的特點是以寬度為主,強調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踐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土木工程職業工程師的培訓任務很大程度上由企業承擔,而我國工程界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職業培訓方面還未形成體系,施工企業和設計院大都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要求畢業生必須具備相應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經歷。市場需求壓力迫使我國高等院校必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負擔起職業訓練的任務。因此,我國的國情要求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置必須與企業要求接軌,而且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測評方式和結果應逐步取得社會的廣泛認可。
二、實踐教學體系實施方案的探討
(一)著眼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建設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三個層次的子系統實踐教學體系,并將實踐教學體系落實到新修訂的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中第一子系統以認識實習為主體,涵蓋工程制圖、土木工程概論、測量實習等。使學生了解、認識、描述土木工程產品的功能要求、內部結構,激發學生學習土木工程的熱情。第二子系統包括力學、工程材料、土力學及結構實驗及課程設計等。使學生掌握材料性能、結構建模及結構分析設計方法。第三子系統包括結構檢測、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使學生掌握與實踐土木工程的分析、設計、施工檢測和控制方法。三個子系統的層次結構是“綜合―分解―再綜合”的關系;具有“實驗、實習和設計”三要素,符合人的認識規律;以能力培養、特別是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線。在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中,從以下三個方面納入實踐教學體系。
1.與土木實驗平臺相對應,設立《實驗系列課程》,打好全面開放式實驗的基礎。
2.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指導表》,將課內各集中實踐環節與課外社會實踐、科研實踐、學科競賽、創新實踐、學年作品和文化素質教育實踐等結合起來,形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將研究型、創新型實踐課和課外科技競賽活動列入教學計劃,如力學模型測試、應用軟件培訓、結構模型競賽實驗課等。
3.增設創新實踐學分,即對學生參加的各類競賽、科技創作和論文寫作等活動,進行考核后計入學分,且可免修其他課程。
(二)將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本科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活動的開展,必須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1.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課程改革。對土木工程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以及結構類實驗課等進行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線?!锻聊竟こ谈耪摗房捎媱澆捎矛F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形象生動、引人入勝的教學,組織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專家授課,使新生剛入學就重視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發揮以智引人、以志樹人的作用。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有一定的特色,將課程分為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以子項工程中的工種工程施工為對象的基本施工知識;第二層次是以整個項目工程施工為對象的現代土木工程施工,在后者中引入現代化的最新方法,采用多媒體授課,授課過程中,使學生站在項目經理的高度,統管全局,運用最新技術,去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土木工程材料和結構類課程內容廣泛,實驗課時較多,長期以來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實驗,學生主動參與少,可計劃制作各類實驗課件,讓學生利用課件,主動參與,進行模擬實驗后,再正式進行實驗室試驗,這項改革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開發創造性思維,潛移默化地掌握創新方法。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四年級的導師制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為貫徹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則,更好地實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三元結合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擬將畢業設計改在一年內機動安排,規定對四年級的導師制必須與畢業設計相結合。導師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在負責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同時,要提供學生參與工程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條件,與科學研究、創新活動結合起來。
3.探索寓于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可持續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的新路子。在教學過程中,開拓一些形式多樣的創新實踐活動。組織學參加挑戰杯結構設計競賽:以激發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主動精神,競賽活動鼓勵跨專業、跨年級、跨學科的合作,以體現團隊精神。組織學生科技活動:設置學生科技活動基金,推動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課外科技活動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結合教學環節,撰寫小論文: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結合課堂教學、實驗、實習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安排撰寫小論文,促進學生參與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為實行開放性實驗創造硬件條件。對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實驗進行調整、投入,圍繞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工作。在保證開出原計劃規定的混凝土結構、土力學、建筑材料等各類課程的實驗基礎上,擬增開一些實驗項目如“預應力張拉工藝”、“結構非破損試驗”、“道路工程現場檢測”等。
(三)通過“產、學、研”結合,依靠社會力量辦學,有效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搞好專業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關鍵是理論聯系實際。擬將廣大教師的“產、學、研”結合點形成為較大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網絡,組成可跟蹤最新技術、靈活的校外實踐基地。這是依靠社會力量辦學的新觀念。觀念的更新,可使我們克服困難,有效地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認識實習的兩周時間里,充分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利用實踐基地的有利條件,使學生了解國內外的現狀、高新技術及發展趨勢,使認識實習具有內容廣、技術新的特點。依靠“產、學、研”合作網絡,生產實習可實行“開放式”,為強調能力的培養并進一步提高生產實習的質量,修訂適用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綱并用于實踐。落實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產、學、研”基地,保證有相對穩定的、內容涉及到土木工程各個領域的合作單位;每年擬聘任10名左右校外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為學生結合實際工程進行畢業設計創造有利的條件。在畢業設計中實現五個結合,即四年級導師制與畢業設計相結合;設計題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校內外指導教師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設計題目與用人單位要求相結合。
三、結語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具備一定的理論功底、實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就必須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著眼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將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產、學、研”結合,依靠社會力量辦學,有效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才能最終實現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祁貴國,魯可乙.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
[2]彭大文,丁文勝,孫雨明.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
基金項目: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拓展(桂教改2010JGZ046);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GXTSZY232);以培養創造性思維為中心的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改革與教學平臺建設研究(2011JGA145)。
論文摘要:現代土木工程不斷地為人類社會創造嶄新的物質環境,成為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論述了土木工程的涵義、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引言
縱觀人類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設在和自然斗爭中不斷地前進和發展。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土木工程業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同時,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建筑物的規模、功能、造型和相應的建筑技術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和多樣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設備、新的結構技術和施工技術日新月異,節能技術、信息控制技術、生態技術等日益與建筑相結合,建筑業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為許多新技術的復合載體。而超高層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橋梁及作為大型復雜結構核心的現代結構技術則成為代表一個國家建筑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在土木工程中越來越體現了技術與創新的作用,誰能在世紀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誰就能在知識經濟時代開創土木工程學科的新紀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義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的含義可從兩方面去理解。一層含義是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筑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局壩水電和水利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工程等。另一層含義是指為了建造工程設施應用材料、工程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察、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實踐和研究己取得顯著成就,無論是結構的力學分析,還是結構設計的理論和方法以及結構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別是近若干年,在高層、大跨結構和鋼結構方面成績尤其驚人。但展望未來,土木工程領域中仍然有許多課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
二、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土木工程建設從20世紀50年代起一直沒有停過,且發展很快,尤其在近年來,發展極為迅猛,幾乎整個中國成了一個大的建設工地。新的高樓大廈、展覽中心、鐵路、公路、橋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大力研究、開發和應用。發展之快,數量之巨,令世界各國驚嘆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國鐵路運營路程已達6.78萬公里,居世界第4位,亞洲之首。鐵路朝著城市輕軌和地鐵兩方而發展。同時,我國也在積極建造高速鐵路,武漢至廣州的高速鐵路運營時間僅需4小時。此外,磁懸浮列車也在發展。橋梁工程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伴隨著橋梁類型的不斷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楊浦大橋、南浦大橋、蕪湖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等大跨橋梁的建成都標志著我國的大跨結構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進行列。目前,我國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橋3座、800m以上大橋8座、600m以上大橋15座、400m以上大橋40座,重慶萬縣單孔跨度達420m的鋼筋混凝上拱橋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興趣。在水利建設方面,50年間全國興建大中小水庫8.6萬座,水庫總蓄水量4580億立方米。建設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萬公里,目前防洪工程發揮的經濟效益達7000多億元。在大壩建設方面,我國先后建成了青海龍羊峽大壩、貴州鳥江渡大壩、四川二灘大壩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發展趨勢
(一)高性能材料的發展
鋼材將朝著高強、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和可焊性方向發展。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已經把屈服點為700N/mm2以上的鋼材列人了規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強度鋼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復合材料也將向著輕質、高強、良好的韌性和工作性方面發展。
(二)計算機應用
隨著計算機的應用普及和結構計算理論日益完善,計算結果將更能反映實際情況,從而更能充分發揮材料的性能并保證結構的安全。人們將會設計出更為優化的方案進行土木工程建設,以縮短工期、提高經濟效益。
(三)環境工程
環境問題特別是氣候變異的影響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融為一體。城市綜合癥、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問題與人類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又無一不與土木工程有關。較大工程建成后對環境的影響乃至建設過程中的振動、噪聲等都將成為土木工程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四)建筑工業化
建筑長期以來停留在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生產方式上。解放后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推動了建筑業機械化的進程,特別是在重點工程建設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總的來說落后于其他工業部門,所以建筑業的工業化是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正確理解建筑產品標準化和多樣化的關系,盡量實現標準化生產;要建立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方式的科學管理體制,采用專業化、聯合化、區域化的施工組織形式,同時還要不斷推進新材料、新工藝的使用。
(五)空間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華裔林銅柱博士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巖石生產水泥并預制混凝土構件來組裝太空試驗站。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動場所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圍。隨著地上空間的減少,人類把注意力也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地下空間,21世紀的土木工程將包括海底的世界。實際上東京地鐵已達地下三層: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設置了車站外,還建設了博物館。
(六)結構形式
計算理論和計算手段的進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為結構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條件??臻g結構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結構融為一體,結構形式將更趨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極化
能源問題是當前世界各國極為關注的問題,尋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極化的要求是21世紀人類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這也對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
此外,由于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還不發達,基礎設施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設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項專業活動中,都應考慮可持續發展。這些專業活動包括:建筑物、公路、鐵路、橋梁、機場等工程的建設,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廢棄物的處理等。
參考文獻:
[1]段樹金.土木工程概論[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論文摘要: 反思當代中國設計職業教育,探討WSR系統(即“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方法融入設計職業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模式意義以及設計教育與文化價值的關聯性研究,試圖尋找解決中國設計職業教育領域仍存在著認識、教學、實踐問題的有效途徑。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真正實現中國設計職業教育當代設計語境的轉換。
論文關鍵詞:中國當代設計職業教育;WSR系統方法論;設計的文化價值
一、中國設計職業教育問題及思考
設計職業教育在中國已經相當普遍,但與西方先進國家地區設計行業相比,中國設計職業教育尚未真正實現現代設計語境的轉換
中國現代設計職業教育仍在沿用20世紀20年代包豪斯設計學院和20世紀50年代烏爾蒙設計學院所建立的設計理念和教育模式:倡導以人為本、功能至上、藝術與技術、藝術與科技相結合設計理念。教學模式以基礎課為基礎,工作室制度為輔,通過實踐探討設計各要素的可行性,除此之外,烏爾蒙學院加開了德育、理論和實證哲學、方法論等課程。兩所學校皆注重學生綜合素養和系統理論知識的培養,要求學生的視覺敏感性達到理性水準。包豪斯和烏爾蒙兩所設計學院所提倡的設計理念和教學方法在當時固然意義重大,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的今天,綠色生態、和諧設計理念或者對于品牌文化的追求可能更有意義。
一位設計師曾說過:“設計教育是在工廠中完成,而不是在設計學院完成?!敝两?,中國的設計職業教育基本是在學校中完成的。我國美術學院雕塑系本科學制一般是五年,四年學習一年實踐,而設計類本科專業的學制都是四年,竟無實踐時間。設計類畢業生進入社會的就業率很低,大多改行干別的,即使找到設計類工作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期。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蓋爾哈特·馬蒂亞斯(Prof. Gerhard Mathias),對中國設計職業教育現狀做了一針見血的總結:“中國的藝術和設計院系已經蛻變為一家營利企業,其產品就是一批又一批從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線上培訓出來的次品畢業生,每年達數十萬人,可是這些被稱之為“設計螞蟻”的設計學生,剛出校門就已無法適應全球化經濟浪潮對現代設計人員的要求,更遑論去擔當設計教學之重任。”這話使人讀來有些可悲,但中國設計職業教育的確如此。又如一個受過四年設計專業訓練的學生和一個受過三個月設計訓練的學生都能做設計,因為他們都有設計思想,一個沒有受過任何設計專業訓練的人也有思想,也可能會在想象中將自己的居住環境或者服裝打扮設計得很到位。受過專業訓練和沒受過專業訓練的設計有何區別?如果說沒有區別,那么是否說明設計職業教育存在問題?學校教什么?如何教?誰來教?令人深思。如何突破這種狀態,首先要糾正人們對現代設計的認識問題,其中包括對設計職業教育的認識。
隨著數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設計進入非物質階段,設計要素逐漸脫離物質層面,超越“功能”和“形式”。設計不僅僅是對產品外形的打造,而是系統思考和深度實現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價值追求。
現代設計所要實現的,是一種轉化:將人的主觀意識轉化為客觀享受,將信息資源系統轉換為設計形式轉嫁給用戶。在實現這種設計轉化過程中,存在著種種關系:用戶與設計師的關系,設計師與企業的關系,企業與社會的關系,設計師與評論家的關系,設計理念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設計理念與社會、自然環境的關系,設計理念與人們生活方式的關系,種種關系形成一個復雜關系網——現代設計關系網。在這個關系網中人與人的關系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具有主觀意識的主體,設計目的是人。由于道德水準、知識文化素養、審美價值觀、哲學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設計過程中各種關系之間可能產生各種矛盾:設計師與設計管理團隊之間的矛盾,設計團隊與企業之間的矛盾,設計理念與市場需求的矛盾,產品價值與產品價格的矛盾,企業利潤與消費者承受之間的矛盾、設計創新與技術、經費的矛盾,滿足消費需求與地球資源短缺及環境的矛盾等等。當今的設計師面對這一串串復雜的事理問題和矛盾,須具有管控這些問題的意識及能力。在今天,僅憑學習形式技巧而不懂形式“生長”的綜合原因,或僅熟知幾個計算機設計軟件是無法解決上述復雜問題和矛盾的,而20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的WSR系統管理方式可能是解決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論。
WSR是“物理(Wuli)一事理(Shili)一人理(Renli)方法論”的簡稱,是中國著名系統科學專家顧基發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國HULL大學提出的。從字面上看,WSR系統方法論是指“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也就是結合物理、事理、人理處理問題的方法,它是一種綜合多種方法的方法論,可作為解決當下復雜問題的工具。WSR是典型中國傳統哲學思辨產物,國外學者將其歸為整合系統方法論一類?,F代設計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優秀設計師,創造符合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審美文化品位的設計理念,并能使中國設計真正實現現代語境的轉變。
二、WSR系統方法與我國設計職業教育的融合
以平面設計教育為例,進一步分析中國設計職業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絕大多數美術學院的平面設計系前身是原工藝美術系裝潢專業,九十年代大多更名為視覺傳達設計系,后來多數改用為平面設計系,主要包括三個專業方向:平面設計、多媒體與網頁設計、書籍設計。主要課程有:圖形語言、字體設計、設計編排、插圖、標志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書籍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商業廣告設計、網頁設計、電子出版物設計、展示設計。核心課程編排為:字體與編排設計(課時三周)、印刷出版類書籍設計(課時三周)、煙酒保健品包裝設計(課時三周)、房地產品牌設計與推廣(課時四周)、日常用品再設計(課時四周)。精品課程編排為:設計概論(20課時)、現代設計美學(20課時)、設計市場學(20課時)、圖與設計(16課時)、印刷與設計(12課時)、書籍工藝(12課時)、包裝結構材料與工藝(12課時)、設計與色彩(12課時)、廣告攝影(12課時)、文案與策劃(12課時)、品牌設計(12課時)、品牌推廣(12課時)。我們看出,課程雖多但不系統,所有課程都是與平面設計有關的概論,每門課程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需要很長時間專門研究和實踐,比如商業廣告設計,一般人都會明白商業廣告設計的重要性,商業廣告設計包括平面廣告和三維廣告制作,需要平面設計的知識、需要繪畫構圖的訓練,需要攝影技術、需要熟悉電腦操作、需要了解符號學、需要了解市場經濟學、需要熟悉產品性能和企業文化背景、需要知道媒體運作基本情況,絕不是在學校里三四周課時就能解決的,消化都談不上,更何況實踐,四年時間都無法窮盡如此全面的知識,但以項目設計實踐為主的學習,卻可能使學生引發興趣,學會處理設計中出現的各種具體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目的。在這里我們不是在否定設計學院四年的教育,而是想探索培養優秀設計人員的方法——WSR系統方法。
優秀設計師并非技術全能的設計師,然而社會需要的設計師應該是個懂規矩、明事理綜合素養相對較好的人,能參與設計管理團隊工作并知曉項目工作整體意義。如果將WSR系統方法論應用到設計職業教育領域及課程教學,那么根據這個方法所培養的設計師便是如此。
“物理”具體到設計方面是指所設計產品的客觀特性以及應用原理?!笆吕怼笔侵缸鍪碌囊幝珊鸵幘?,是“怎樣去做”的事情,“事理”中涉及到一個巨大版塊就是“管理”?!叭死怼敝缸鋈说牡览?,很大程度上是對道德的約束,“人理”所要解決的是“應當怎樣做”、“最好怎么做”的問題。人與人的關系最難處理,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文化素養和宗教信仰皆不同,對事物認識也不同,“人理”是WSR系統方法論中最難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培養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設計師是否能夠幫助解決設計職業教育中的種種問題?
馬克·第亞尼在《非物質社會:后工業世界的設計文化與技術》指出:“設計者從根本上改變了設計的著眼點,從強調產品外形的傳統方式轉換到強調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更靈活的關系上?!毙畔⑵占盎乖O計主客體,也就是設計師和用戶,設計與社會要求形成了一種相互牽制、相互融合的韌性關系。當今設計師和用戶的相互理解成為設計過程順利進行的關鍵。如同產品包裝設計,只有在消費者與經包裝的產品,或者更準確的說,消費者與設計師產生情感交流時才能產生意義,設計從來就是這樣的,只不過,在信息普及化時代尤為如此。設計主客體形成了一種不穩定結構,如何駕馭這種不穩定結構需要設計師多方面才能,除了設計專業知識外,還包括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哲學、心理學、文學、經濟學。
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標準的改變促使現代設計模式改變。正如一位社會學家所說:“從某種意義上,每一種人類行動,只要意在改變現狀,使之變得完美,這種行動就是設計性的。生產物質性人造物品的精神活動,與那種為治好一個病人而開處方的精神活動,以及與那種為公司設計一種新的銷售計劃,為國家設計一種福利政策的精神活動沒有根本區別。從這個角度看,設計已經成為所有職業教育和訓練的核心,或者說,設計已成為把職業教育和科學教育區別開來的主要標志。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商業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等,全都是以設計過程作為核心內容。”反過來看,為一件產品做設計必須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一個相對完善的建筑學院分科應該包括:建筑學概述、建筑物理學、建筑光學、建筑熱工學、建筑聲學、建筑經濟學、建筑構造學、建筑設計學、室內聲學、室內設計學、園林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工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巖體力學、濱海水文學、道路工程學、交通工程學、橋梁工程學、水利工程學、市政工程學,在中國還有必要加開風水學。如此沒有單純的設計專業,就工業設計來說,設計師為企業決定產品類型,開發潛在市場,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銷售份額,所以,工業設計專業應該包括市場分析學。今天,電腦技術知識取代繪畫技能雖是設計師的必修課但實屬表達思想的工具。除此之外,設計專業都開設有美學、符號學、繪畫、幾何學、透視學、人機工學、市場分析學、法律、設計史、藝術史、電腦技術知識、工程學、心理學、民俗學等。這便是當代設計的復雜性,與之相伴,我們在培養設計師時應該注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如果不能成為通才,也要是位“通情達理”,善于接受新知識人。漢斯格雅品牌的設計總監飛利浦·格羅厄(Philippe Grohe)在2006年米蘭國際家具展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的角色是做一名溝通人員,漢斯哥雅與設計師合作的歷史有35年,我們形成了一種對話式的團隊文化。設計師很有遠見,但他們并不樣樣都懂。他們不懂得如何做家具,不懂得如何制造水龍頭和洗浴設備。所以,我們必須交流。交流的質量決定了最終的產品和結果。”飛利浦·格羅厄強調了溝通能力在設計領域的重要性,因為設計師必須熟悉公司的品牌文化、運營模式和營銷策略。
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設計師在中國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首先,我們課堂大多仍是過去的形式,根據教科書內容布置的作業常常是虛擬課題而非實際項目,學生不可能與客戶見面,不了解市場、企業、消費方面的具體要求和條件,沒有綜合性設計目標和實際問題點。而設計過程就是解決問題過程,沒有問題實際缺失了設計所需的平臺和事理基礎。幾年下來,學生很怕遇到設計問題和麻煩,設計變成了無用的形式游戲,結果自欺欺人,何談設計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其次缺少設計實踐教育應具有綜合素質的老師,即使有些學校建立了設計工作室也有名無實。目前中國設計學院的老師大多畢業于繪畫專業或者與繪畫專業相關的工藝美術專業,或者從學校到學校的研究生,自身缺乏設計項目或案例經驗,單單靠臨時聘請外員又不能滿足龐大的設計類學生群體需要,能夠出國深造的學生多半成為別國的設計人才。當下這種情形,我們的設計職業教育確應改革師資結構與編制,將社會項目及設計管理團隊引入專業教學,將與設計有關的具有各方面專業素養的實踐型人才與理論學術師資合理配置到教學中,讓學生真正置身于實際項目的情境中團隊里,融入“物理”、“事理”、“人理”思考與研究之中,在設計師(教師)的帶領及指導下“工作”,在項目實戰中積累和健康成長。 設計職業教育目的是為設計團隊培養心智成熟的成員,除了與設計相關的專業知識外,實踐中的協作能力成為設計職業教育培育對象的基本素質?,F在的設計任務都不可能為某個設計師單獨完成,設計團隊成為設計行業的主導力量,現代設計的復雜性構成了設計團隊成員的多樣性,正如中國奧美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在接受《工業設計》雜志采訪時講的:“一個成熟的設計團隊不僅僅能想出好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把想法完全實施和執行出來。在創意的執行中遇到困難司空見慣,但由于技術原因無法實現創意卻是件很讓人沮喪的事情。因此,在進行設計團隊的組織時,必須將設計領域以外的專業人才吸納進入團隊?!蓖ㄟ^團隊合作讓設計成果達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最佳狀態。
設計團隊成員的多樣化、復雜化需要設計管理來協調統一。設計管控者不但要懂得管理,還要精通設計,更要有創新意識和跨學科經驗。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在做客CCTV《對話》節目時概括了這種管理者所要做的事情:“管理那些能產生好點子的創意人才,然后使得這些點子能被大家認同并且產生效益?!痹O計管理者如同指揮家,負責調配資源,掌控進程,實現和諧完美的設計結果。將WSR系統方法納入到現代設計職業教育中也是為了培養有管理意識的設計人才,培養“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設計師和設計管理者,避免形成機械的管理方法和單一的設計風格,同時也使設計過程充滿人情味,提高設計團隊的創作激情和創作效率,從而提升設計品質。
目前,中國設計領域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許多矛盾,包括:企業很難找到既能解決設計問題又能處理各路關系的設計師;設計師和設計類畢業生很難找到理想職業從而埋怨職場;設計師缺乏溝通能力和營銷意識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在職設計師對專業與社會關系認識不清,知識結構不合理、意志品格薄弱導致半路改行。設計師與企業相互對立相互埋怨,長期惡性循環,必將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身心健康。所以培養“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設計師是中國設計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
三、WSR系統方法基于文化基礎知識教育
現代設計職業教育課程設置中普遍缺少文化基礎知識,文化在設計中的價值越來越明顯,企業品牌文化越來越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動力。
羅蘭·巴特說:“文本的統一性不是在于他的初衷,而是在于他的理解,必須要讀者對他的理解來替代作者對他的理解”。用戶對設計接受度和理解度是設計價值所在,不管中國古代家具多么不符合人體工學,然而卻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文化品位以及精神層面的哲學宗教信仰,所以,現代中國人家中喜歡擺些明清家具來提升家庭文化品位,而再高檔的符合人體工學的歐洲家具也只能是財富和審美品位的象征。考慮到用戶對文化的追求,歐洲戰后大機器生產時代的功能主義設計理念需要與產品文化相結合。
現代企業為了追逐利潤最大化,盡量減少成本投入,包括設計成本,而設計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應該是文化投入,中國人尚未意識到文化的價值,所以造成了對文化的投入能少則少。難怪會出現人們對產品個性化、人性化、文化品質的要求與設計成本投入不成正比的現象。中國現代設計從改革開放之后才真正開始,當封閉太久的國門打開時,西方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形式一浪接一浪地涌入中國,中國人無從選擇,模仿抄襲是最方便的做法,或者直接購買國外廉價的設計方案和設計圖樣,設計在中國鋪天蓋地迅速發展,沒有探索和消化時間導致種種問題的出現。中國的設計職業教育正是在這樣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如今藝術設計專業成為最熱門的專業,學習成績欠缺的學生都來突擊設計專業,高校擴招使這種突擊式入學命中率很高。本來學習能力就差的學生,加上沒有扎實的設計專業素養,如何在設計中體現產品的文化價值。
正如Marco Diani在《非物質社會:后工業世界的設計文化與技術》開篇伊始指出的:“以電腦為中心的生活開辟了一條新的地平線。在關于技術的本質和后果的大辯論后,設計的作用將會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戲劇化地增加。隨著其重要性的擴大,設計的本質也要改變?!睌底中畔⒒瘯r代真的到來了,設計本質變了嗎?以人為本的功能主義設計理念始終不可能改變,而企業和產品的文化價值成為21世紀產品競爭的主要動力。中國人對文化價值的忽視造成當今國際名牌行列幾乎沒有中國的席位。
設計如何體現產品和企業的文化價值是中國設計職業教育應該重視的。文化是抽象的,抽象的文化通過具象的產品設計延伸。具象產品設計中的每個符號語言都應該通過理性的設計行為成為文化的注解,而設計卻屬于藝術創造中所使用的符號,這些看似普通的符號負載著超出自身的意義組成了藝術品。設計符號是一種包含著某種思想的意象,需要按照一定規則來組織,并受到各方面制約,限制美學就是在設計中產生的。設計需要結合科學中的抽象和藝術中的抽象。設計師與科學家的相似之處在于二者皆關心著“抽象”和“純形式”,因為“抽象”對設計師科學家而言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設計中的抽象與科學中的抽象相同卻與藝術中的抽象不同,然而所有這些抽象都是對某種結構關系的認識,所以設計抽象與藝術抽象的本質區別就在于認識方法的不同,認識方法的不同主要取決于經驗的不同。經驗中存在的各種關系中可以提取出一些元素,這些元素可能是同類素,可能是相似素,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元素。設計就是對這些元素的重新歸類組合,將這些抽象看不見的元素轉化為可見的東西,這個轉化的過程需要理性的指導。設計職業教育就是培養設計師理性分析問題和抽象歸納的能力,同時對符號學的學習成為必要。設計是一種系統的組織形式,需要用WSR方法系統概括設計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內容、生活方式、生命內涵和文化價值。
我們可以在所有設計作品中發現某個特定時期大眾的普遍心理狀態。設計評估主要是調查市場效應,調查消費者滿意度,按照WSR系統方法主要調查三個方面:(1)設計是否充分顯示了產品性能,即“物理”;(2)設計是否合乎客觀規律,即“事理”;(3)設計是否充分考慮到了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審美品位,即“人理”。
設計職業教育中很大的一塊內容應該為設計管理,而設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品牌的文化價值,設計作為創意產業是文化載體。它以企業文化理念和經營方針為依據,營造良好的設計環境,處理設計內外關系、制定設計計劃,確立設計目標,使設計更好地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在中國,僅有幾所管理類學院開設了設計管理專業,美術學院的設計專業里卻沒有設立這門學科,2003年山東藝術學院成立設計管理專業,最近幾年,上海交通大學工業產品與交通工具設計工作室已經對設計管理做了詳細研究,并對設計管理的主要內容、理論體系構架、基本特征、設計管理與企業經營的關系、設計項目管理、設計團隊管理、設計溝通、設計管理案例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論述,為中國設計管理邁出了重要一步。當然這些總結和論述還不完善,比如僅把設計管理歸結為高技術條件下的CAID和集成化管理系統有些偏失,設計管理范疇遠超過這些。它不僅涉及到企業生產技術與生產管理問題,也與企業文化、產品價值、市場規律、人們生活習俗等緊密相關。設計管理對于企業來說應該作為一種持久經營的文化戰略。
四、總結
我認為當下,中國設計職業教育領域存在著三大誤區:認識誤區、教學誤區、實踐誤區,是目前WSR系統方法融入設計教育關鍵點、困難點和機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