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51:0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漢語拼音的標調規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新疆;漢語;拼音;方案;運用
《漢語拼音方案》是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語音的方案,該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號表示聲調,是幫助學習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小學員入學,先學漢語拼音字母,然后用拼音字母幫助識字。在推廣普通話和外國人學習漢語方面,采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學習的工具。實踐證明,在針對新疆學員的漢語教學中,《漢語拼音方案》有很大的運用空間。
一、《漢語拼音方案》反映了新疆學員的漢語語音水平,是檢驗新疆學員漢語語音水平的客觀標準
在對疆漢語教學中,我們通過進行拼音測試發現,學員的拼音測試成績基本反映了各自真實的漢語語音水平。分數偏高的學員,在實際交流中,口語語音水平相應偏高;分數偏低的學員,在實際交流中,口語語音水平相應偏低。分數的高低其實是對《漢語拼音方案》掌握程度的真實反映。由此可見,《漢語拼音方案》具有檢驗學員漢語語音水平的功能。
新疆學員以往的漢語學習經驗中不注重《漢語拼音方案》的學習,這和內地漢語教學形成極大的反差。新疆學員在拼音測試時,還存在這樣的現象:同一個學員,針對同一個漢字標注聲調,可能幾次標注都不一樣。這說明,新疆學員的頭腦中還沒有建立正確的字調意識,標調時完全“憑感覺”。這也告訴我們,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語音意識,在對疆漢語教學中是刻不容緩的重要教學內容。
二、《漢語拼音方案》幫助發現學員存在的語音偏誤
通過拼音測試,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新疆學員在漢語語音方面存在的若干問題。
(一)對漢語音節的組成成分不清楚
漢語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組成。新疆學員絕大部分能正確拼寫出聲母、韻母,但不能正確標注聲調,少部分同學干脆沒有聲調意識,從而不標注聲調……這些情況說明,學員在聲調方面確實存在較大的認知障礙,形成新疆學員學習漢語時的主要難點。
(二)聲調標注偏誤
1.調號標注偏誤。這是拼音測試中反映出來的最大問題,是對疆漢語教學中,施教方應設法突破的問題。
2.違反標調規則。調位標注錯誤,這是拼音測試中較明顯的問題。學員不了解《漢語拼音方案》的標調規則,不知道按照元音“ɑ、o、e、i、u、ü”的順序標調,而是隨意標注,甚至標注在聲母上,或兩個單元音之間。在元音i上標調時不去點,元音ü何時去點不明確。
這都反映出學員對標調規則的模糊。不過通過對標調規則的系統學習,新疆學員能很快解決這個問題,不再犯類似錯誤。
三、《漢語拼音方案》在口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音節概念
漢語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組成,缺一不可,當然,輕聲字無需標調,是個例外。新疆學員基本掌握了聲母、韻母的拼寫,主要問題是對聲調認識的模糊。部分學員知道漢字不能沒有聲調,就是胡亂標注也要標上;少部分學員一個聲調也不標注。這就需要幫助學員完善對聲調的認知,明確聲調區別漢字的重要作用,以調動學員學習聲調的積極性。
(二)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聲調觀念
1.聲調具有唯一性。除少部分多音字外,一個漢字一個聲調,漢字的聲調就相當于人的姓名。漢字的聲調也是這個漢字的“名字”,具有唯一性、穩定性,它不隨語言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雖然部分需要變調的漢字如“一”“不”等,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需要改變讀音,但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們的本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2.聲調具有區別作用。一個音節,聲母、韻母一樣,聲調不同,意味著這個音節所對應的漢字不同。如“mɑ”音節,讀第一聲有可能是漢字“媽”,讀第二聲有可能是漢字“麻”,讀第三聲有可能是漢字“馬”,讀第四聲有可能是漢字“罵”。可見,聲調具有區別漢字的重要作用。
3.探索漢字聲調記憶規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內在規律可循,找到不其內在規律是因為人們對該事物缺乏足夠的了解。對疆漢語教學中,在語音層面最大的問題就是聲調與漢字的對應問題,而內地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其聲調習得,并且漢語各方言的聲調與普通話聲調有一定的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也有助于學生較順利完成漢字聲調習得。新疆成年學員在聲調學習中沒有上述優勢,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而對聲調習得規律研究的缺乏,也是對疆漢語教師面臨的困境。探索聲調記憶規律,幫助新疆成年學員有效習得漢語聲調,將是我們繼續研究的課題。
(三)掌握正確的音節拼寫規則
這里的音節拼寫規則包含深、淺兩個層面而言,主要是指聲調的正確標注,包括正確的標注位置和標注正確的調值。
掌握正確的音節拼寫規則,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屬于技術操作層面的客觀規則,如聲調標注位置,“i”上標調時去點,“ü”標調時何時去點,何時不去,零聲母的處理,不能隨意增減韻母的韻頭等,通過老師的課堂講解,學員課后自學,就可以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拼寫規則意識,完全掌握正確的漢語音節拼寫規則。也有助于讓學員更清晰地認識到口語語音學習中的重點是聲調不確定問題,進一步明確學習方向,有利于集中有限的精力,提高漢語學習效率。
(四)糾正聲母偏誤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新疆學員常見聲母偏誤以外,還存在一個濁輔音泛化問題。新疆學員在說漢語時,受母語中濁輔音的影響,容易將漢語中不送氣清輔音聲母如“b”“d”“ɡ”誤讀作濁輔音。現代漢語聲母大多數是清輔音,只有濁鼻音“m”“n”,濁邊音“l”,濁擦音“r”四個濁聲母。
通過對《漢語拼音方案》中聲母表的系統教學,讓學員明確自己常犯的聲母偏誤,習得正確的聲母發音,并將其存在的聲母偏誤糾正過來,以進一步提高漢語口語的語音水平。
(五)學員自學漢語的重要工具
掌握了《漢語拼音方案》,也就掌握了學習漢語的重要工具。這將給學員的學習帶來更大的自主性,即使沒有漢語教師,憑借牢固的聲母、韻母、聲調知識及拼音能力,學員也可以正確朗讀漢字,完成有效的自學,較好地實現自我的可持續性發展。
我們相信,隨著對疆漢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教學實踐的不斷完善,《漢語拼音方案》將會繼續扮演漢語學習工具的重要角色,為新疆學員學習漢語帶來更多便利。
基金項目:《新疆中學少數民族雙語骨干教師內地培訓模式研究——以吐魯番地區雙語教師培訓基地吉首大學為例》,批準編號:2012-GM-098。
參考文獻:
1.黃伯榮,《現代漢語》[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盛炎,《語言教學原理》(內部資料),國家漢辦,1989
4.王建勤,《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商務印書館,2009
5.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6.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商務印書館,2005
一、復習要點。
1、正確認讀聲母、韻母,記住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26個大、小寫字母的寫法。
3、熟練、準確地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4、掌握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5、讀準聲調,按漢語拼寫規則給音節標聲調。
二、知識平臺。
1、掌握漢語拼音的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
(1)聲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韻母:
① 單韻母(6個) :a o e i u
② 復韻母(9個) :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特殊韻母)
③ 鼻韻母(9個) :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④ 特殊韻母:er 它不能和聲母相拼,只單獨作為字音。
(3)整體認讀音節: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并按順序背誦和默寫26個大小寫字母。
(1)大寫: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寫: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讀方法,能夠熟練、準確地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1)兩拼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g u zào láng bi qū g ǎn hng qí
構 造 狼 狽 驅 趕 紅 旗
(2)三拼法:聲輕介快韻母亮,三音連讀很便當。
Pi 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ün jiü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將 邊 疆
4、讀準聲調。
字音的高、低、升、降變化叫聲調,它是音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區別字義的作用。相同音節標上不同的聲調就會產生不同的讀音,也同時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b üo(包) báo(雹) bǎo(飽) bào(抱) 。普通話只有四種聲調,分為陰平(-),陽平( ),上聲( ),下聲( ),它們的讀法是: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1、大寫字母按英語字母的教法統一讀音
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和英語的大寫字母在寫法上完全相同,讀音卻有同有異,致使小學生很難區分。而大寫字母的讀音又不影響漢語拼音的拼讀規則。在這種情況下,能否統一大寫字母在漢語拼音和英語教學中的讀音,去繁就簡,以利于小學生讀、記,避免他們記憶兩套“方案”。
2、漢語拼音聲母的讀音按字母的呼讀音教學
長期以來,漢語拼音聲母的讀音均采用字母的呼讀音加韻母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做的弊端是小學生很容易發生聲母的讀音和音節的混淆。比如聲母b和音節bo,他們的寫法不同,讀音卻相同。能否在教學聲母 b 的讀音時,去掉后面的韻母o,只教b的呼讀音,即只教b的發音要領:雙唇緊閉,聲帶震動,氣流猛得沖出。這樣做可以更好地區分聲母b和音節bo的讀音,又與英語字母輔音b的發音基本一致,為英語教學打下基礎,而且利于推動漢語拼音直呼音節的教學,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如此類推,漢語拼音的聲母除翹舌音以外,都可以教它們的呼讀音。
3、改變復韻母的教學順序
漢語拼音復韻母的讀音和英語相應的雙元音的讀音有同有異。如ai、ei、ao、ou這四個復韻母與英語相應的雙元音的讀音完全相同。教學時可以直接把這一點告訴學生。那么,教會學生這四個復韻母的讀音,就等于教會學生這四個英語雙元音的讀音,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在順序安排上,可以把這四個復韻母的教學安排在前面,另外四個復韻母的教學安排在后面。因為另外四個復韻母的發音有共同的規律(即都是做好發前一個字母的口型,然后很快地滑向后一個字母)。了解了這個規律,就能比較容易地掌握這幾個復韻母的讀音,避免發生更多漢語拼音與英語混淆的現象。
4、漢語拼音字母與英語字母的寫法能否統一
在漢語拼音書寫教學中,很多字母都是分幾筆寫成,而英語字母大多一筆寫成。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很容易將拼音字母和英語字母一樣“一筆帶過”,這樣又不符合拼音字母的書寫規則。根據這一情況,能否在小學中、高年級淡化拼音字母的筆畫教學,順水推舟,統一拼音字母和英語字母的寫法,即減輕了老師比改作業的煩惱,又促進了拼音教學與英語教學“接軌”。
5、改變漢語拼音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
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的一個難點就是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很難掌握。能否擯棄原來的教學方法,改為先把三拼音節中的介母和韻母拼在一起,再與聲母相拼,如拼讀音節 gua 分兩步走,第一步:u和a相拼,讀ua,再和g相拼,讀g--ua ―gua。這樣就能化難為易。
6、記憶音節拼寫的步驟
對音節拼寫規律的記憶,亦可采取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步驟幫助學生掌握。如先會寫聲母和單韻母拼寫的音節,再寫聲母和鼻韻母拼寫的音節(因為鼻韻母的寫法有規律可循,比較容易記憶);然后寫聲母和復韻母拼寫的音節;最后寫聲、介、韻三拼的音節。
在教學生記憶聲調符號及標調規則時,可輔以兒歌幫助記憶。(“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及標調歌:“見到a不放過,沒有 Aa找o、e,i、u相遇標在后,一個韻母最好說”)
7、關于整體認讀音節的教學
對于整體認讀音節的教學,新教材已做了較好的調整。是否還能把較難記憶的音節挑出來,允許學生用拼讀方法加以記憶。如 ye―y--e yue―yu--e yuan―yu--an yun―y--un 對于自成音節的韻母可歸類教學。如以a開頭的音節(包括a):a an ang,以e 開頭的音節(包括e):e en eng,以此幫助學生識記、掌握。在這里還可帶出一個知識點:在書寫這些音節時,左上方加“隔音符號”,以避免和前面的韻尾混淆,使學生在低年級時就對“隔音符號”有初步的認識(不要求掌握)。
8、是否要求一年級學生背寫音節
一、看圖編兒歌,圖歌結合識記字母
拼音字母的寫法,用語言描述起來總顯得生硬、復雜,這時不妨使用兒歌來幫助教學。如 “圓圓臉蛋扎小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兩個門洞m、m、m,一個門洞n、n、n,一根小棍l、l、l。a和i是姐弟,它們緊緊挨一起。”……這些兒歌如一根無形的紐帶,有效地把教材中優美的情境圖和學習內容整合在一起,既提示了字母的音,又提示了字母的形。同時,在編兒歌的過程中,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達到快速識記字母的目的。
拼音字母本身就是一些抽象的符號,有些字母特別容易混淆,單靠死記硬背效果不是很好。對此我們不妨結合字母的形狀特點,和學生一起創編一些兒歌來區分,就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如在教學聲母“b、p、d、q”時,學生自編了這樣的兒歌:“帆板沖浪b、b、b,小猴推車p、p、p,鉛筆座鐘d、d、d,汽筒打氣q、q、q。”形象而直觀,把抽象的符號變成了生活中具體可感的事物,朗朗上口。運用兒歌法教學拼音,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根據發音方法編兒歌,準確掌握發音方法
拼音字母的發音方法顯得枯燥、深奧、難懂。例如,最早和學生見面的是“a、o、e、i、u、ü”六個單韻母,很多學生盡管會讀,但發音不到位。為了讓學生領悟它們的發音要領,我帶著孩子們一起誦讀兒歌:單韻母,很重要,發音口形要擺好,嘴巴張大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出u、u、u,口吹哨子ü、ü、ü。再如,學生在練讀漢語拼音四個聲調的時候,常常把握不準確調值,教師除了多作示范外,還可以用兒歌來幫助他們領會:一聲高又平,二聲往上揚,三聲下又上,四聲往下降,再配合著聲調寫法的手勢運用,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復韻母時編的兒歌:“看前音擺口形,發完前音滑后音。”能讓學生很快掌握復韻母的發音方法。
利用兒歌來區別音近字母,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如,區分聲母“s”和“sh”,可編兒歌:“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說對四,舌頭碰牙齒;要想說對十,舌頭別伸直;要想說對四和十,多多練習十和四。”
音節拼讀是拼音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學時,結合書上的拼讀方法圖,再融入兒歌,學生就容易理解了。如,圖上小猴子在推卡片,表示“b”和“a”碰在一起就可以拼出“ba”這個音節來。教師告訴學生,在拼讀時,聲母“b”要讀得輕短些,單韻母“a”要讀得響亮些,把“b”和“a”快速連讀就成音節“ba”。這時候再插入兒歌“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并配合教師的動作演示,輔以學生親手操作,學生就能有效地掌握拼讀要
領。三拼音節的拼讀也一樣,用口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幫助學生領會拼讀方法。短短幾句《音節拼讀方法歌》,簡潔明了地概括出漢語拼音音節的拼讀方法。
三、根據規則編兒歌,化難為易,牢固掌握標調拼寫規則
單韻母i的標調有些特別,孩子們容易受思維慣式的影響,直接把聲調標在i的頭上,進而出現標調錯誤。對于這個特殊的標調規則,我也請出兒歌來做孩子們的小幫手——“小i戴花帽,頭發看不到,小ü戴花帽,不能把眼罩”。為更好地掌握這一標調規則,我讓學生結合表形圖,讓學生表演小i戴帽子,帽子不能漂在空中,小ü戴帽子不能把眼睛遮起來。其他孩子結合他們的表演配以兒歌和手勢。
字母“ü”在漢語拼音里非常特殊。“ü”和聲母“y”結合成音節“yu”,“ü”上的兩點怎么不見了呢?實際上,“ü”上的兩點雖然不見了,但依然是韻母“ü”。這個知識點非常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若輔以兒歌教學,則會降低難度,幫助學生記憶理解。教學中最常見的有三首兒歌:(1)“小ü很驕傲,眼睛往上瞧。聲母y來幫助,摘掉驕傲帽。”(2)“小ü見到聲母y,去掉兩點還讀ü。”(3)“小ü見到y,擦掉眼淚笑嘻嘻。”當然,在教學中,我們只需選擇其中適合的一首,達到教學目的即可。
給音節標調,也是拼音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學生們經常有給音節戴錯“小帽”的時候,《標調歌》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大難題。“標聲調,找a母,沒有a母找o、e,i、u并排標后頭,單個韻母不必說”。學生只需稍作思考,就能理解:在一個音節里,凡是韻母中有a的,聲調都要標在a上;沒有a但有o或e的,聲調就標在o或e上;i和u并列時,就標在后面一個字母上;音節中的韻母是單韻母時,當然就標它上面了。
四、吟唱《字母書寫歌》,規范書寫四線格
【關鍵詞】多媒體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加快識字步伐,提高識字量,進行自主閱讀,學好普通話的金鑰匙,但是漢語拼音字母的抽象、學習過程的枯燥,對于六、七歲的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如何省時高效,盡快讓孩子熟悉漢語拼音字母,熟練自助拼讀,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可是實現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漢語拼音。
一、恰當使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單純的拼音教學是抽象的、枯燥的,不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所以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注意關注小學生心理,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因此,第一次接觸拼音,開始學習a o e時,我設計了多媒體課件――“拼音王國” :
小朋友,從今天起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國。(用課件出示城堡圖)拼音王國中有很多的拼音,認識他們了,你就能識字、讀書,還會說一口好聽的普通話,想和老師一起去認識他們嗎?(生:想)
拼音王國中有三大家族,他們分別是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課件出示三座房子)。今天,我們來認識韻母家族中最可愛的一群孩子,他們就是a o e 。(課件中a o e 從房子里跑出)嗨,小朋友們好。(學生與拼音打招呼。)歡迎你們來拼音王國做客,希望我們能成為好朋友……
用生動形象的故事畫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拼音王國中的三大家族,激發起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二、靈活使用多媒體,創設漢語拼音教學情境。
多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結合教學內容,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學生的感知階段創設情景,提供與所學課文和詞語有關的聲音、圖像,將抽象的文字敘述與逼真的情景結合起來,使學生身臨其景,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輕松理解所學知識。
1、運用圖像,再現情境
在教學單韻母“e”時,課件出示這樣一幅動畫:一只白鵝從遠處游來,在池塘中央停下來,并扭頭看它的同伴,這時畫面停下來,師問:池塘中,鵝的倒影是什么形狀?用手在桌上畫一畫。學生畫完后,再出示字母“e”,這樣學生可以很快說出識記方法: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又如在教學字母“ü”時,由課件生動地演示出魚吐水泡的動畫,以此加深學生對ü上兩點的印象。
演示動畫使畫面更加形象、生動,不僅可以激趣還可節約教學時間。
2、運用語言,深入情境
學生即使把標調歌背得滾瓜爛熟,到了給ui和iu 標調時卻總搞錯。有了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解決這一難題,在學完復韻母ai ei ui 的讀音和字形后,在讀帶調復韻母之前先利用多媒體圖片編了一個故事:太陽火辣辣地照在頭上,好熱啊!瞧,拼音王國都被曬得變白了!王老師準備了三頂帽子,到底先給誰戴呢?請同學們先讀一讀標調歌:“有a不放過,沒a 找o e, i u ( ü)并列標在后。”“同學們,帽子給誰戴呢?”接著多媒體展示u 和i的對話:“我倆誰站在后面,帽子給誰戴,好嗎?”動畫強調小i站在u 的后面,帽子就會戴在了小i的頭上。就這樣,因為有了多媒體的幫助,不但突破了這節課給ai ei ui 標調的難點,還為下節課學習ao ou iu給iu 標調做好了鋪墊。
三、巧妙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刺激,提高學生接受新知的效率。
拼音教學中,小ü 跟j q x相拼省略兩點的規則,跟大y 一起去掉兩點的規則,一直是較難突破的重難點。因為有了多媒體課件的幫助,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這些規則。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 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i u ü 排成一列整齊的隊伍向我們走來了,同學們,跟他們打聲招呼吧。打完招呼后,小i 和小u 都找大y 媽媽和大w 媽媽出去玩了,成為整體認讀音節yi 和wu。這時,小ü看見別人都有媽媽帶著,就他沒有,急得大哭起來,然后,善良的大y 媽媽走過來,牽起小ü寶寶的手,說:“我帶你去玩吧,但是你要把眼淚擦掉哦!”同時,課件上大y 伸出大手,擦去了ü 的兩個點,成為了整體認讀音節yu。這樣,學生們輕而易舉地就掌握了三個整體認讀音節而且掌握了小ü 遇見大y去掉兩點的規則,后來也就輕而易舉地掌握了與j q x相拼省略兩點的規則。
由此可見,多媒體的運用,給原本枯燥貧貶的拼音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學生能在直觀的師生互動氛圍中掌握新知,活躍思維,陶冶情感。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練習鞏固
初入學的兒童自制力一般都比較差,老師如果長期進行重復單調的訓練,兒童的注意力往往處于分散狀態,運用多媒體課件則可以設計、制作新穎多樣的練習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播放錄音,準確拼音
電腦里放標準讀音,學生眼睛看圖片,耳朵聽讀音,用心不出聲讀,老師則在教學進中適時播放,學哪個拼音就播放哪個。每個讀音可根據教學的需要決定使用的次數。
2.設計游戲,練習拼音
還可以將有趣的視聽游戲滲透于枯燥的拼音練習中,如“小鳥回家”、“摘蘋果”、“找媽媽”、“采蘑菇”等等。
3.媒體輔助,書寫拼音
在讀準音、記住形的基礎上練習書寫,仍可用動畫輔助。如學寫“b”字,先在放大的四線格中出示:,再采用動畫,用箭頭所示方向依次出現筆畫、,這樣學生對“b”的筆畫順序,“b”在四線格中占的位置一目了然。這樣的教學使書寫直觀化、具體化,同時還能讓學生初步感受要把字母寫得端正、勻稱、美觀。
可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彌補傳統教學媒體的不足之處,并能為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妙用。
五、合理運用多媒體,調節課堂氣氛
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不持久,能保持的時間只有10-20分鐘,拼音教學更要選擇直觀、形象的內容,生動活潑的教法,當孩子們學累了,寫累了,這時,給他們放上一段音樂,動動手,做做操或玩玩游戲,這樣既輕松,又鞏固了新知。如:
課中操(配上輕音樂,孩子領操)――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 b p m f……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 o e ..... 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音節認讀表zhi chi ....專心聽,大聲念,學好拼音基礎牢。( 休息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每次選用其中的一部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中復習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正確認讀聲母、韻母,記住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26個大、小寫字母的寫法。
3、熟練、準確地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4、掌握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5、讀準聲調,按漢語拼寫規則給音節標聲調。
二、知識平臺。
1、掌握漢語拼音的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
(1)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韻母:ê ①單韻母(6個):a o e i u ü
②復韻母(9個):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特殊韻母)
③鼻韻母(9個):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3)整體認讀音節: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并按順序背誦和默寫26個大小寫字母。
(1)大寫: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寫: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讀方法,能夠熟練、準確地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1)兩拼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gu zào láng bèi qū gǎn hóng qí
構 造 狼 狽 驅 趕 紅 旗
(2)三拼法:聲輕介快韻母亮,三音連讀很便當。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ān jiā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將 邊 疆
4、讀準聲調。
字音的高、低、升、降變化叫聲調,它是音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區別字義的作用。相同音節標上不同的聲調就會產生不同的讀音,也同時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bāo(包) báo(雹) bǎo(飽) bào(抱)。普通話只有四種聲調,分為陰平(-),陽平( ),上聲( ),下聲( ),它們的讀法是: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5、讀記標調口訣。
聲調符號標在音節的主要母音上,可記口訣:看見a母不放過,沒有a母找o、e、i、u并列標在后,單個韻母不用說;i上標調不寫點,遇上輕聲不標調。如:休會(xiū huì)。
6、認識隔音符號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其它音節后面時,如果音節的界限容易發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號(’)隔開。隔音符號(’)寫在前后兩個音節中間的左上方。如:piǎo(漂) pí’ǎo(皮襖)。
7、注意ü上的兩點要省寫規則。
拼讀音節時,以ü開頭的韻母與聲母j、q、x相拼時,ü上的兩點要省去,如:巨人(jù rén),以ü開頭的韻母與聲母n、l相拼時,ü的兩點不能省寫,因為聲母n、l還能與韻母u相拼。如陸地(lù dì)、綠地(lǜ dì)。
8、注意兒化音變。
er(n)作為詞尾帶在別的字后面,它不能單獨構成一個音節,而是和前面一個音節連在一起,使前一音節的韻母帶上一個卷舌動作的尾音,這叫兒化韻。拼寫兒化韻時,只要在兒化音節的韻母之后加上一個r即可。如紅花兒(hóng huār)。
9、區別平舌音與翹舌音。z、c、s與zh 、ch、sh是舌尖后音,發音時舌尖翹起頂住上腭(e)前,因而叫翹舌音。
以z、c、s做聲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聲母的字,都是翹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寫字母的用法。
①一個句子的開頭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如:Yì tiáo dà yú yóu dào hǎi dǐ qù le。
②詩歌每一行開頭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如:Chuáng qián mǐng yuè guāng,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③國名、地名等專用名詞要連寫,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如:Shànghǎi Lánzhōu.
一、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興趣是人對事物特殊的認識傾向。不論興趣指向何處,總是伴隨著快樂,欣喜和滿意等情感體驗。所以,興趣對人的活動,特別是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學生對學習本身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地、積極地學習和掌握,視學習為樂事而不覺其苦。這種積極的心態,有利于他們取得較好的成績。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號,剛入學的兒童要在三周時間里記住符號的形象和正確的發音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了使學生積極而有趣地學習掌握聲母、韻母、聲調,可以采用游戲、自編兒歌、口訣等教學方法。利用實物、自制圖片、錄音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著力于激發起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
二、重視培養學生直呼音節的能力
漢語拼音掌握得越熟練越好。而最熟練的標志就是“直呼音節”的熟練運用。見形知音,知音見形。這就會加快讀和寫的步伐。現在的九年義務教學教材低年級的課文通篇注有拼音,如果沒有直呼的本領是無法提高閱讀速度的。查字典,如果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音節,就可以快速翻檢、正音。如果沒有直呼,低年級兒童的語言,思維能力的早期培養和發展,利用漢語拼音進行有效地閱讀,說話訓練都會落空。直呼音節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讓學生從聲、韻、調的掌握到直呼音節能力的形成,必須循序漸進,由拼讀向直呼音節過渡,在教學中步驟有三:
(1)進行準確、熟練的拼讀訓練,為直呼音節打基礎。在教學中,訓練學生掌握字母的本音和韻母帶調讀法及聲韻連讀法。熟練拼讀音節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漢語拼音的一般規則,做到理解后記憶,增加識記的固性,為達到直呼打好基礎。
(2)重視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直呼音節能力的重要途徑。
情境教學,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它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情境教學對課堂的語文教學是重要的補充,它豐富和深化著課堂教學,深刻地陶冶著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要重視情境教學的作用,善于利用情境進行教學。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學已經日益顯出它的勃勃生機。
在直呼音節教學中,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直呼音節的能力,教師應十分重視一年級學生的拼音學習環境的布置。把一張張帶彩圖的漢語拼音音節卡張貼在教室的圖書角上,讓學生天天與音節見面,拼拼讀讀。還可以作一張值日表,由白紙作底板,上面用黑筆寫漢字,紅筆寫漢語拼音,由當天的值日生在放學時換上次日的值日生名單。這時,學生還不認識很多字,但是他們已經學會認讀音節,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能把所需的活動卡片找出來,插到值日表上去。值日生姓名活動卡片上的漢字在課本上出現得很晚,現在輪換著在值日表上提前出現,雖然學生只知道同學名字的讀音,不知道字的樣子,但現在可以對照卡片上的注音認讀漢字,他們在不知不覺地擴大識字量,還提高了直呼音節的能力。除此以外,還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學習園地里,結合教育內容、思想內容,為學生出黑板報。如兒歌、表揚好人好事等,凡是漢字的部分,都加注拼音,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認讀音節的練習機會。學生教師精心創設的這種語文環境中,直呼音節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掌握300個常用音節
直呼音節教學階段,學生負擔過重是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減少直呼音節的數量。一年級上學期要求掌握100個常用音節,下學期掌握200個常用音節。學生有了300個直呼音節的基礎,就可以大量閱讀拼音讀物,從而鞏固對直呼音節的掌握,使之輕而易舉。
三、拼寫音節
拼音教學要求學生不但會讀,而且還要會寫。音節是最自然的語言單位,一般情況下由聲母、韻母和聲調組成。
在指導音節的拼讀時,應按以下兩個步驟進行:
(1)指導學生按拼音基本筆畫――聲母――韻母――聲調的順序訓練指導和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書寫格式,養成良好習慣。
(2)掌握一定的拼寫規則。漢語拼音的拼寫規則比較復雜,則入學的兒童年齡小,不易理解掌握。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可采用自編兒歌、口訣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記住拼寫規則并能運用自如。如教學如何對六個單韻母進行標調時,可以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
摘要:無論是“五筆字型”或是“半角全拼”的輸入,其速度均較緩慢,很不適應信息傳遞的需要。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建議:在簡化漢字的同時,也要簡化現行的漢語拼音方案,為何簡化?如何簡化?對簡化漢語拼音方案都有哪些好的建議,本文試著進行探索。
關鍵詞:簡化 漢語 拼音方案 探索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文明史,我們的祖先給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使炎黃子孫們倍感驕傲。歷史在前進,時代在發展,以“五四”運動為代表的。一浪高過一浪地推動著歷史的巨輪闊步前進,可是這艘巨輪載重超員,至今還沒有躍到世界“龍船賽”的最前列。漢語還不算世界通用語言。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漢字在電腦輸入中,明顯表露出遲鈍笨拙的弱點。無論是“五筆字型”或是“半角全拼”的輸入,其速度均較緩慢,很不適應信息傳遞的需要。所以我建議:在簡化漢字的同時,也要簡化現行的漢語拼音方案,
在教育界,現在鄉村小學正積極籌備開設外語課。可當下初年級兒童所學的漢語拼音字中,有的拉丁字母改變了英文讀音,由于“先人為主”的規律,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產生了很大的負作用,我們的漢語拼音要進一步溶解于世界通用浯中去。這并不是對炎黃列祖列宗的背叛,而是華夏文化的一大進步,這也是時展的需要。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我主張用部分單音符,和大量的復合音符分別給漢字注音,它雖不能取替漢字,我希望它能盡快地成為漢字的一部分。費不了多少年,漢丁文字一定能占居大小報刊的每一個版面。它定能完美地表現華夏豐富多彩的語匯世界。
再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華夏文化一定能在全人類得到推廣普及。使我國民族文化的經典傳播于全球,盡情發揚光大。簡改拼音方案的宗旨是:恢復一些拉丁字母的英文讀音,給小學生學習英語提供點方便;克服現行拼音方案音素多,書寫慢,直呼難;以及不能與漢字并列、同步排版等缺點.逐步走向以漢字合一的文字記錄漢語的陽光大道。
書面語言畢竟沒有口頭語言運用那么廣泛、自由。所以盡快改革語音文字,并且與漢字緊密結合起來,是漢語語匯發展必備的基本條件。
有老師做出了如下改革的設想,這里不妨摘引部分以饗讀者。
在最初的漢語拼音方案里,沒有整體認讀音節,主要是小學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們深感特殊的拼寫規則在實際教學中的困難,逐步改革而成。這便引出我的第一個問題:這些特殊拼寫規則當然包括整體認讀音節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義?沒有它,是不是有些漢字就沒法注音了?
我們試試看,首先把聲母r同樣放到韻母中,使得r具有聲韻雙重身份,廢除特殊拼寫規則的第一項,亦即廢除前7個整體認讀音節,知、蚩、詩、日、資、雌、思用自然拼音法,即為zhr,chr,shr,r,zr,cr,sr。其次,將韻母ü改為v,這一項改革勢在必行,其道理無須贅言,已處于事實應用狀態。我們看看聲母中的最后兩個y,w,實際上和韻母的i,u 完全一樣,所以才出現了特殊拼寫規則的第三項,像r即做聲母也做韻母一樣,完全可以廢除聲母的y,w.也不用什么特殊規則,只要自自然然的拼寫為寫成i(衣), ia(呀), ie(耶), iao(腰),iou(憂),ian(煙),in(因),iang(央),ing(英),iong(雍)。
u(烏), ua(蛙), uo(窩), uai(歪),uei(威),uan(彎),uen(溫),uang(汪),ueng(翁)
jv(居),qv(區),xv(虛),lv(呂),nv(女)不去想什么勞什子變i為y,變u為w,ü上的兩點省不省略,即簡單又明了,礙著誰了?
關于聲調符號,現有的標音方法,在沒有電腦的時代,很是方便實用,但在今天很明顯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腳步,現有的幾種拼音輸入法都對其無可奈何,尚未找到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法,只能靠詞組輸入這一被動有限的方式去彌補其不足。也許在拼音后加上數字1-4來注明其聲調不乏為一種解決之道。
總而言之,1、將i,u, r三兄弟即做聲母又做韻母,廢除整體認讀音節及其與之有關的特殊拼寫規則,改用自然拼音法。2、用字母v取代ü。
改革后案為:
24個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x, z
23個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i u
24個韻母: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拼寫時就用這47個聲韻母自然拼讀。
聲調符號建議采用在拼音后加上數字1-4注音的方式,即1,2,3,4分別為1,2,3,4 聲,輕聲不標。
隔音符號:保留原方案
還有的人建議提出用v來代替ü的方案。然而把v作為韻母使用,僅能用來拼寫“綠、女”兩個音節,從資源效用上來說是嚴重的浪費。應當盡可能的節省下來,為漢語拼音方案的下一步完善(以及將來的可能的漢語拼音文字的研制)留下一定的技術空間。
就目前來說,總的可利用資源就那么多(26個),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能夠有剩余資源終歸是好事,這個資源不僅不應該輕易浪費,相反如果可能,還應該進一步挖掘資源,例如字母r就是一個(我的建議是:用yu代替r,取消字母r作為聲母的用途,僅保留直讀音節ri)。節省下來的r再加上原來閑置的v,我們就有了兩個備用資源,它們可以派上更大更好的用途(例如,可用于標調法的改進)。
一、親近童心,比賽激趣,引孩子想學漢語拼音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為了更好地遵循漢語拼音教學的規律性,我是這樣上第一節漢語拼音課的:
一開課,我便向孩子們介紹: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又多了兩位好朋友,一位是劉老師――我;還有一位便是――“漢語拼音”。你們當中有多少小朋友能認字?我和“漢語拼音”會特別喜歡他。孩子們紛紛爭著說自己能認識多少多少的漢字向我“邀寵”。我并不急于表揚誰,而是對他們說:“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誰和漢語拼音交上朋友,他就會運用漢語拼音認識所有的漢字。看,我們班的黑板報,劉老師在教室墻壁上貼的班級成員名單、課程表等,上面的漢字都標注了拼音,誰能都認識,誰就能贏取“漢語拼音大王”的王冠。大家可別急,通過近一個月的學習,你就可以向老師“‘請戰’了。”看著孩子們一雙雙圓睜而充滿自信的眼睛,我樂了:他們學拼音的積極性、爭強好勝勁兒上來了。
二、追求童味,妙法登場,誘孩子樂學漢語拼音
低年級孩子不喜歡一套一套地講解、說教,他們好動、好奇、好表現自己。教學時注意兒童的這些特點,方法上追求兒童化,自然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1.有一部分孩子在進入一年級前多少學了些拼音,由于孩子們對拼音掌握情況參差不齊,課堂上出現了會的不肯聽,不會的懶洋洋的情況,于是,我請會讀的當“小老師”領讀;學習有進步的獎給一面“小紅旗”。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明顯集中了。
2.聲母f、t、j的書寫看似不難,可總有學生將它們的方向搞錯。根據低年級的孩子喜歡形象、生動的語言的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故事:“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有位f叔叔和t阿姨,他們最喜歡看大家寫他們的名字。他們說,臉朝你們的筆尖欣賞你們書寫(我刻意強調:臉朝筆尖),那真是一種享受,他們會開心地笑起來。可是,有些粗心的孩子總會寫錯他們的名字,一次、兩次、三次……他們氣得扭過頭去。趕緊看看你們的作業本,他們是在欣賞你們寫字呢,還是生氣了?”在講故事的同時,委婉地指出孩子粗心的毛病,再教給他們檢查的好辦法,可謂“一舉多得”!
3.復韻母ei、ie和ui、iu“長相”差別不大,讀音截然不同。孩子們容易認錯它們,怎樣既能準確地讀,又能正確地寫出來呢?抓住它們中的“i”就能很好解決這一問題。讀時在“ei、 ie、ui、iu”中的“i”下加上紅點點,并將“i”音刻意拉長,判斷出“i”在兩字母的前還是后,就能準確地區分它們,方法簡單且絕對有效。
三、順應童性,引領運用,促孩子愛學漢語拼音
1.孩子們在初學聲調時,往往會出現四聲混亂的現象,盡管他嘴里念著“二聲上揚”,讀出的卻是第四聲。結合音樂教學中發聲練習里的哼鳴,我讓孩子們用“唔”加上四聲練讀,經過反復地練習、用手比畫,他們很快發現:標有第一聲的字母,讀音與原來不標聲調的字母一個樣;標有第二聲的字母讀音似有疑問,讀時他們還眉頭皺起向右上方抬下巴;標有第三聲的字母讀音像是弄懂了一個問題(哦);標有第四聲的字母讀音更像是誰生氣時扭頭就走發出的聲音。我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學過的幾個單韻母,并在它們的身后寫下相應的加上不同聲調的單韻母。接下來孩子們就練開了,“夸贊”著點頭的,生氣了“恨恨地扭頭”,“疑惑”的緊鎖眉頭……下課后,居然有孩子將自己或同學的名字改成不同的聲調叫得歡了。愛玩的天性竟會如此迷人。
2.兒童天生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在學習j、q、x與 ü相拼省去ü上兩點的規則時,孩子們學起來比較抽象。曾經有“挖眼”的歌謠,可是相當殘忍、血腥,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實在不當。我便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他們編故事:j、q、x與 ü相拼省去ü上兩點的規則真是不容易記住,哪位聰明的“故事大王”能編個故事讓大家快快、牢牢地記住,那才真叫了不起呢!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編出了幾個又好記又有趣的故事:
(1)j、q、x三兄弟很愛玩墨鏡,碰見ü戴墨鏡,就借來玩玩。但當ü回家時,又禮貌地把墨鏡還給了ü。
(2)小ü是個乖寶寶,媽媽要出差好幾天,晚上不管是j、q、x三個阿姨誰來陪,他都能聽話地閉眼睡覺。
……
兒童純凈的心靈大放異彩,最可貴的是他們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3.當孩子們掌握了一定的拼x能力后,我想方設法地設計各種比賽、游戲,如:摘蘋果、森林探險等,讓孩子們動腦、動手、動口,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