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病人的健康教育優選九篇

時間:2023-08-12 09:06:2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病人的健康教育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關鍵詞:糖尿病;自我血糖監測;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6-0318-02

糖尿病是一類使身體結構及功能改變,無法徹底治愈,需要長期治療,護理及特殊康復訓練的疾病,糖尿病的發生沒有特異的原因,往往是由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包括遺傳,性別,年齡,煙灑嗜好,飲食習慣,肥胖,精神壓力,氣候等多種因素。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我國糠尿病患病率已達3.5%左右)一旦患上需終身治療,此疾病本身及各種并發癥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要遏制這個復雜疾病的流行,減輕它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單靠藥物治療是不夠的,更應該注重平時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檢測,自我治療,自我護理顯得非常重要。

我科自2009年6月起已經檢測達150多例患者之糖尿病自身抗體印跡雜交測試,通過得到的圖譜和統計值,即獲得每個患者糖尿病自身抗體印跡雜交檢測的完整資料,其中包括ICA(IA-2)-120KD,GADA-65KD,ICA-64KD,ICA-40KD,IAA-5.8KD.C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分型,預測B細胞功能,針對性地制訂干預策略,提高治療效果,取得了較好經濟及社會效益,詳見表1。

結果顯示有2人ICA(IA-2)-120KD為陽性,10人GADA-65KD為陽性,占所檢測病人的5.3%,有1人ICA-64KD陽性,有7人ICA-40KD為陽性,占所檢測病人的4.6%,9人IAA-5.8KD為陽性,占所檢測病人的6.0%。

根據以上,可明確糖尿病的分型,自2009年以來,通過檢查結果指導臨床及時調整治療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達標率,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提高了科室病床的周轉率,同時也為糖尿病的預防及預測起到了積極作用,

以前病人才能到醫院里檢測血糖,自從有了便攜式血糖儀,我們醫生的職責面雖然大幅了度增加了,給患者帶來的居多方便,徹底結束了只能到醫檢查血糖的歷史,越來越多的病人開始在家進行血糖自我檢測,提高了治療效果,醫患的相互配合,這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效果顯著。

1健康教育

血糖儀的選擇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購買血糖儀時應選擇一種精準度高,售后服務好的試紙有效期長,并且能保證長期供應的血糖儀,

(2)選擇一種易操作的血糖儀,在購買時要求銷售人員為你示范,并確認你可以單獨操作。

(3)最好選有“記憶”功能的血糖儀。以便將所測得的血糖值儲存起來。

(4)選擇顯示屏數字易辨認的血糖儀。

(5)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掌握血糖儀的操作程序。

(6)拒絕使用過期試紙,按每盒試紙的編碼調整儀器。

(7)按醫生指導的程序和要求,采血要規范,注意千萬不要追加滴血,那樣會影響測試結果的。

(8)試紙的保存方法必須按說明書上的要求進行,尤其是要在有效期內使用。

(9)血糖儀的保養更為重要,在清潔保養的過程中不要使用清潔濟之類的,也不要使用灑清之類的有機洗濟,更不要將血糖儀侵入水中或是用水沖洗,應用軟布(醫用紗布為宜)蘸清水擦試,以免損壞和損傷其光學部分。

2自我管理

合理用藥: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終身疾病,目前還沒有徹底治愈的方法,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下檢測血糖,是否血糖正常與否,不能隨便停藥,應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服藥,因此,堅持正確用藥對控制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提高糖尿病者的生活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3自我檢測

為了使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還應學會自我監測的方法,自我監測較簡易的方法是尿糖的測定,利用尿糖試紙三餐前,睡前的尿液進行檢查,間接了解血糖情況,但對病程較長,腎功能損害或合并服用某些藥物的患者來講,這種方法很不可靠,應定期到醫院測血糖,除空腹血糖外,餐后血糖的監測也十分重要。除此以外,如有其它異常,應急時到醫院治療。

4自我治療

糖尿病除藥物治療外,合理飲食(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也是自我治療的前提,不論病情輕重或有無并發癥,也不論是否應用藥物治療,使糖尿病人攝入食物其熱量受限制,均需嚴格的執行和長期的堅持,長期堅持不僅能使體重下降,達到減肥的目的,減少對藥物負擔和抵抗,有利血糖的控制,提昌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少吃動物內臟,海產品,,煎炸和腌制品,限制納的攝入,每日食鹽量應不超過2克,同時戒煙,戒灑。若飲食不當則會引起血糖過高,因病人機體不能充分利用糖,以促進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甚到危及生命。因此飲食治療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要對病人的飲食采取適當地控制,要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性別,年齡,體重等不同情況,供給糖尿病患者定量飲食。有助于降低血糖是大有好處的。

5自我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終身性疾病,所以糖尿病者的自我護理十分重要。

5.1適應運動:運動治療法是通過適當的體育活動和鍛練而防治糖尿病的方法,是治療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同藥物療法和飲食療法并稱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法寶之一,運動可增加肌肉等未稍組織對姨島素的需要量,運動還可以激活腦神精系統機能,增強肌力,使患者能夠有規律的生活,增強抵制疾病的信心,在指導患者進行運動的時候,應根據情況具體掌握運動的強度,過激的運動不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要考慮患者的運動能力,環境,生活習慣。在此基礎上指導患者進行動靜結合的運動,逐漸增加強度與持續時間。

第2篇

腦血管疾病是我國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其病程長,病死、復發率與致殘率均高,是目前世界多數國家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幸存者中的3/4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重度致殘者占40%以上[1]。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病人的健康需求,通過教育活動,使其掌握日常自我護理技能,改變過去不健康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

1 臨床資料

對2008年住院的430例腦卒中病人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腦出血274例,腦梗死156例;男225例,女105例;年齡13~91歲;首次發病393例,復發者37例,首次發病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語言障礙;其中有189例患有糖尿病,有421例患有高血壓。

2 健康教育的內容

對腦卒中病人首先了解文化程度、籍貫、年齡、民族、職業及等一般情況;然后進行健康知識和健康需求評估,主要包括腦卒中疾病知識、癥狀處理、用藥觀察和自護技能4個方面,再根據評估情況制訂腦卒中病人健康教育內容。

2.1 根據病程進展進行教育

2.1.1 入院時教育入院時腦卒中病人一般病情較重,急于求醫,此時不宜做過多教育內容,只選擇與疾病發作密切相關的病因、誘因教育,使病人保持情緒穩定。

2.1.2 急性期教育出血性腦卒中病人急性期有再出血的可能,囑其避免增高顱內壓及升高血壓的動作,如情緒激動、用力咳嗽、排便、打噴嚏等。說明絕對臥床休息的時間及重要性,可預防再出血,宣教腦血管意外的轉歸、病因和治療方法等,使病人得到及時、正確、積極的相關信息,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1.3 穩定期教育當病情平穩時,可向病人指導預防褥瘡和便秘的方法;自我護理常識;腦梗塞的病因、分類、常見癥狀及常用藥物;特殊診療檢查的準備等知識。

2.1.4 康復期教育康復期的腦卒中病人以肢體的主被動鍛煉、語言功能訓練和輔助療法的教育為主,出院前還可將書面指導、口頭講解與宣傳畫冊的內容相結合,重點強化飲食、服藥、預防復發、隨診、院外急救和轉運要點等,使病人及家屬及時掌握就診時機。

2.2 分層次有側重地進行教育腦卒中病人記憶、理解能力多有下降,加之文化水平的不同,掌握宣教內容的深淺不一, 宣教內容應分多次進行,并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決定每次宣教內容的多少、內容的連貫順序和側重點,如:對文化水平較高,理解能力較強者,側重深入講解;對文化水平較低者,重點是讓其掌握宣教的一般內容;對記憶力較差者,可分多次重復講解同一內容,并讓病人練習,以強化鞏固記憶。

2.3 健康教育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每次接觸病人的機會,如巡視病房,做各項常規護理和治療時均可穿插健康教育。如輸液時可講解所用藥物的名稱、治療作用,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更換時向病人及家屬講明預防褥瘡的方法及重要性,教會他們掌握協助翻身的技巧等。這樣,在護理實踐中為病人提供了大量有關疾病、檢查、治療和自護技能的知識。

2.4 循環教育過程進行教育、評價、反饋、再教育的循環教育過程,通過定期或隨機向病人選擇已講內容進行提問或相互間討論,以評價了解知識的程度,加深他們對教育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鼓勵病人提出問題給予解答或練習,方法正確者,及時表揚;方法不當者,及時糾正,再重復示教,反復練習,直到完全正確為止。通過此循環教育過程的訓練,病人可以完全掌握教育內容。

2.5 因人而異和時間安排上的相對固定健康教育除了穿插在日常工作中外,對于穩定期病人我們定期在工作中著重了解病人近期的健康需求,如病人想了解用藥情況、檢查結果,鍛煉方法等,然后針對不同的需求,由責任護士給予及時的幫助指導,下午工作時進行初步評價。對已掌握指導內容的,進行健康教育內容登記;尚未掌握者,責任護士給予再次指導,于下次健康教育時間再行評價,如此反復。如發現教育內容有遺忘,仍有需求者,及時反饋給責任護士,針對需求重復指導,以不斷完善病人的健康教育。

2.6 小組教育與集體教育相對合除了因人施教外,還進行小組教育,針對一個家庭、一個病房或同一病種的共同健康問題進行宣教,并讓家屬參與,可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如探視時間安排對病人及家屬集中介紹有關腦梗塞、腦出血的病因及區別、常見類型;預防再出血的措施;復發可能出現的先兆及康復技能訓練的方法等相關常識。然后由他們現身說法,可將這些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從而擴大健康教育受益面。

2.7 輔助多形式教育運用打比喻的方式,如用大樹的樹枝、分叉及末梢來形容腦梗塞的類型;或用圖片、書刊、錄像、磁帶、宣傳欄和宣傳手冊等視聽方式。對視力障礙者,可提供大號字的材料;對聽力障礙者,可提供書面材料或錄像片進行健康教育。

3 小 結

通過加強對腦卒中住院病人實施健康教育活動,使病人能夠在住院期間掌握較為豐富、系統的健康知識,這不但有助于病人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減少腦卒中的復發和并發癥的發生,還可促進其身心康復,改善健康狀況。在實施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上述健康教育內容較適于單一的腦卒中病例,對于伴發其他疾病的復雜腦卒中病例,存在局限性,宣教效果不明顯。健康教育的實施范圍目前局限于住院病人,應大力加強對社區、家庭和其他病種的病人普及健康教育,以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3篇

[關鍵詞] 冠心病;健康教育;相關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7(b)-162-01

近幾年的臨床實踐發現,冠心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且冠心病發病年齡日趨減小。由于冠心病發病前沒有絲毫預兆,一些病人如搶救不及時,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對冠心病病人實施健康教育極其重要。目的是使病人積極參與二、三級預防,減緩疾病的發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根據近幾年來我們實施整體化護理的實踐經驗,現將對冠心病病人采取的健康教育對策做如下總結。

1臨床資料

我院2005~2007年住院治療的60例冠心病病人,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45~62歲。病史在1年以內15例,1年及以上45例。冠心病類型:心絞痛28例,心肌梗死20例,心衰型6例,心律失常6例。

2健康教育

2.1針對病人不同心態,實施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取得病人的信任,進行雙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種指導――合作――共同參與型的護患關系,使病人樂于接受護士傳遞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2.1.1焦慮、恐懼型病人過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癥,每天小心翼翼,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死去。對這類病人,首先要做好親屬、同事的教育工作,請他們積極配合,共同關心開導病人,使他們感受到溫暖與被尊重。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盡量避免使用過激的詞句,尤其是那些涉及死亡、危險等詞句。可以介紹他們接觸一些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痊愈的病人,以及經過內科保守治療癥狀消失的病人。通過真實的病例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病人做一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如看書、下棋等有益活動。

2.1.2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型對自己的身體滿不在乎,即使出現癥狀也不休息,經常忘記吃藥。對這類病人要指導親屬督促其吃藥、休息,反復講解、實例舉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可以更好地工作。對當面接受而實際接受不好的病人可進行強化教育,講解此病的危險性及嚴重性,要注意教育方式、語氣、態度,做到既能達到目的,又能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2.1.3得過且過、滿不在乎型 這類病人平時身體健康,癥狀較輕微,不影響生活娛樂。認為醫護人員是危言聳聽,夸大其辭。對服藥控制疾病發展沒有充分認識。對此類病人要講解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及對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對疾病的足夠重視,使他們充分理解“心泵”(心臟)的重要意義,通過上述教育對策,可使病人迅速改變觀念,主動接受治療。

2.1.4悲觀、絕望型這類病人一旦發現自己得了這種終身性疾病,或通過冠狀動脈造影證實了自己冠狀動脈病變嚴重,就認為自己的一生沒指望了,整天郁郁寡歡,對治療和預防均不積極。此時,要提醒他們對父母、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向他們講明現代醫學診斷和治療冠心病的先進手段,并介紹治愈病例,鼓勵他們相互交流感受,請治愈者現身說教,使他們對治療充滿信心。動員家屬親友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但要事先和他們進行很好的交流,共同定好思想工作的主方向,以免適得其反。

2.2使健康教育的內容形式個體化、多樣化

2.2.1采取書面形式比如贈送《健康教育處方》,給患者贈送一本《冠心病健康教育處方》,通過閱讀,患者可了解冠心病的自我調護知識等。

2.2.2組織專題講座組織冠心病的專題知識講座,講解冠心病的治療、轉歸、注意事項及意識、自我防護等。

2.2.3個別指導針對病人知識層次、掌握疾病知識及信息程度不同,對病人進行一一指導。準確回答并解釋病人提出的問題,給予有效正確的指導。個別指導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針對性、最受病人歡迎的方式。

2.2.4建立冠心病健康教育專欄積極宣傳冠心病的保健知識,強化人們的衛生保健意識,理解健康意義。

2.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2.3.1就診前健康教育病人分診后,只要不是搶救病人,健康教育就可以進行,認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種問題,使病人相信醫生會全心全意治療他的病,使他們在候診期間一方面接受衛生保健知識,另一方面可減少候診過程中的焦慮、煩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動配合醫生診治。

2.3.2住院期間檢查、治療過程中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僅局限在正式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還要利用一切日常護理活動做非正式教育,如執行各項操作時邊實施邊講解,在陪病人做檢查的途中、在晨間護理中、在護理查房等時間,適時將有關知識教給病人,將健康教育延續到病人生命的全過程。

2.3.3出院后健康教育出院給出詳細的書面指導,出院后定期電話指導,必要時家訪。可于出院后1、3、6個月,以后可每6個月1次,這樣不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對醫院的信任,擴大了醫院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龍去脈,王貴芝,高鶴南.護士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515-516.

[2]黃津芳,劉玉瑩.護理健康教育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

[3]胡蘋,張德榮.冠心病護理中的健康教育[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5,13(1):62.

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32-01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腦卒中和冠心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1]。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已達18.8%,高血壓患者已超過二億人,每年死亡的心血管病患者中,50%即與高血壓有關[2]。而目前高血壓的預防控制情況極不樂觀,普遍認為高血壓病治療的依從性不高,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壓病得不到控制的重要因素。對高血壓病病人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治療的依化性和降低疾病的危害性的有效途徑[3]。我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對108例高血壓病人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改變了不良生活方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08例病人,均依據1999年WHO/ISH確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4]。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齡30-82歲,平均56歲,其中92例為原先性高血壓,16例是繼發性高血壓。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書面形式。使用簡略的圖畫表達健康指導的內容。圖畫內容比文字材料更直觀易懂,適合低文化程度者和文盲。

2.2 口頭講解。講解采用通俗易懂語言,講解應多次反復強調,對所講的內容向病人提問,如病人掌握欠佳則應再次講解到病人掌握為止。

2.3 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給有一定文化層次的病人及家屬閱讀。

2.4 召開病人座談會可安排血壓按制好的病人向同病種病人介紹自我調節的相關經驗,讓病人與病人之間相互交流,提高病人的自信心。

3 健康教育內容

3.1 心理指導。高血壓是一種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展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在治療上需要一個健康心理[5]。指導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學會自我心理調節、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到不愉快的事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吐,護士應給予關心安慰,積極開導。

3.2 飲食指導。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每天食鹽

3.3 用藥指導。強調長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用降壓藥使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后,應繼續服用維持量,以保持血壓相對穩定,對無癥狀者更加強調,向病人講解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應,囑附病人必須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如果根據自覺癥來增減藥物,忘記服藥或在下次服藥時補上次忘記的藥量,均可導到血壓波動。不能擅自突然停藥。告訴病人服藥的期間,變換時動作盡量緩慢,以免出現性低血壓。

3.4 休息與活動指導。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保證八小時的睡眠,不能熬夜,適當運動,避免勞累過度,提倡有氧代謝運動效果較好,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注意勞逸結合,對嚴重的高血壓病應注意休息。

3.5 出院指導。堅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定期測量血壓,保持平和心態,生活有規律,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飲食清淡,限鹽、限脂,禁煙限酒,定期隨訪,出現血壓持續升高或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肢體活動受限,及時就醫。

4 討論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而且又是可以改變的因素,其主要的防治對策對高血壓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目的認識高血壓的危險,以引起病人足夠的重視。堅持長期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通過108例病人實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改變不良心態,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減少了因高血壓并發癥帶來的不良事件。

參考文獻

[1]沈翠珍.高血壓相關知識調查現狀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7,21(7B):1789-1790

[2]夏泉源.內科護理學[M].第一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102

[3]張晶,徐海英,孫莉,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與治療依從性調查[J].護理研究,2006,20(7C):1895-1896

[4]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第三版.人民出版社2002:173

第5篇

我院肝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共收治肝病病人806例,對其中262例慢性肝病病人進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在806例肝病病人中,經統計,肝癌87例,肝硬化248例,肝炎471例;男511例,女295例;城市病人454 例,農村病人352例;慢性肝病病人262例。

2 健康教育

2.1 目標(計劃實施)。針對病人存在的知識缺乏、營養失調、潛在的并發癥等護理問題給予指導。

2.2 飲食指導。介紹慢性肝病病人合理飲食的重要性,(1)指導病人進食優質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適量脂肪、水果、谷物等易消化飲食,少量多餐。食管靜脈曲張者避免破裂出血,進少渣飲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多用蒸煮方式烹調;(2)有腹水者限制鈉鹽的攝入以防加重腹水;(3)有肝性腦病者,禁用蛋白質食物。

2.3 心理指導。慢性肝病病人的共同特點是擔心病情惡化,煩躁易怒,性情怪癖,固執,自尊心強。了解病人的思想動態,盡可能滿足合理要求,積極進行心理疏導,解釋情緒激動可誘發上消化道出血,使病人保持積極樂觀態度,鼓勵病人樹立信心。

2.4 起居指導。(1)保持病室空氣清新,通風良好;(2)說明休息的重要性,能減輕肝臟負擔,有利于肝功能恢復、肝細胞修復和再生;(3)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以促進食欲;(4)病情允許者,可適當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逐漸增加抗病能力。生活要規律,活動要適度。

2.5 行為指導。慢性肝病病人中有飲酒史者,對此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講解酒精性肝病的危害、并發癥、預后、防治原則,說明肝病病人為什么必須戒酒。(1)酒精在腸道內吸收很快,95%以上的酒精在肝內分解代謝,被乙醇脫氫酶氧化為乙醇,直接損害肝臟,使肝細胞變性、壞死;(2)多次大量飲酒可引起食欲不振、嘔吐等急性酒精中毒癥狀;(3)乙醇的毒性常影響肝臟對糖、蛋白質和脂肪的正常代謝,導致嚴重肝損傷和酒精性肝硬化;(4)飲酒是慢性肝病復發的誘因,鼓勵慢性肝病病人摒棄不良行為習慣,提高生活質量。

2.6 護肝指導。(1)宣傳肝炎預防、保健知識;(2)指導病人服用保肝藥物;(3)針對慢性肝病病人肝臟的特點及肝病的存在,故應慎重用藥,以免加重肝細胞損害。

2.7 消毒隔離。病人應患肝炎、肝硬化,擔心自己的病傳給家人,因而思想負擔重,有孤獨、自卑感,應指導病人和家屬怎樣消毒隔離。(1)各種食具和物品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接觸過的被褥衣服進行暴曬;(2)日常用品單獨使用;(3)家庭實行分餐制或碗筷隔離。

2.8 出院指導。因人而宜,針對不同的慢性肝病病人進行不同的指導,介紹出院后的飲食、休息、用藥、活動、并發癥的預防及觀察、復診時間等。

3 效果評價

3.1 通過對慢性肝病病人和家屬的了解、接觸,發調查表、設意見薄等,廣泛征求慢性肝病病人及家屬對健康教育的反應,有95%的病人受益,學到了自我保健及護理知識,對多種宣傳形式滿意,尤其是對“酒精與慢性肝病”的關系認知效果最佳。

第6篇

【關鍵詞】 護理學;社區;糖尿病;健康教育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加,據權威的資料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3~4%,城市患病率明顯高于農村,是繼心、腦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殺手。然而我國糖尿病病人普遍不重視自身病情的控制,對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知識缺乏了解,因此,加強對社區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對減輕和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現將對社區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內容介紹如下。

1基本知識

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和(或)相對不足,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伴有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與遺傳、自身免疫及環境因素有關。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晚期常伴有酮癥酸中毒昏迷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1.1高危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運動少者;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者;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兒史(即新生兒出生體重>4Kg)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者;曾有過高血糖或尿糖陽性者。

1.2臨床特征

為血糖增高、尿糖出現、葡萄糖耐量減低。

1.3臨床表現

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

1.4糖尿病分型及特點

I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者,起病急,癥狀明顯,有酮癥酸中毒的傾向;

I型糖尿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成年人,起病緩慢、隱匿,常因慢性并發癥、伴發病或于健康體檢時發現。其他還有特殊類型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損傷、藥物或化學物質作用、激素作用、某些遺傳病、胰島素受體病變等導致的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

2健康教育的目標

使血糖達到并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癥狀或延緩并發癥。

3科學飲食

3.1原則

控制總熱量,使體重達到并維持標準水平,限制脂肪的攝入,適量選擇優質蛋白,減少或禁忌單糖或雙糖的食物;堅持少量多餐,定食、定量、定餐;多飲水、限制飲酒。

3.2總熱量需要

成人休息狀態下105~125.5KJ/Kg/日;輕體力勞動125.5~146KJ/Kg/日;中體力勞動146~167KJ/Kg/日;重體力勞動167KJ/Kg/日以上。兒童、孕婦、乳母、營養不良和消瘦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減。

3.3飲食計劃

熱量50%~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蛋白質成人0.8~1.2g/Kg/日;兒童、孕婦、乳母、營養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1.5~2.0g/Kg/日;脂肪占總熱量的30%,每日膽固醇≤300mg;食鈉量≤6g/日,伴高血壓者≤3g/日。

3.4合理分配

如為三餐可分配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分配為1/7、2/7、2/7、2/7。

3.5飲食療法的誤區

3.5.1過度節食:一些患者懂得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因此過度節食或全素食,致營養素攝入不足,脂肪分解增強,代謝產物-酮體增多,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3.5.2限制飲水:有些患者疾病早期有口渴、多飲、多尿的癥狀,因此限制飲水,這是不妥的,口渴是因為葡萄糖從尿中排出時帶走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口渴就應該飲水,否則會引起脫水、高粘血癥及血栓形成。

3.5.3少吃主食多吃魚、肉 糖尿病飲食療法提倡的是平衡膳食,即適量蛋白質、高膳食纖維、低糖、低脂、低鹽的飲食,多食肉類會使總熱量增加,對疾病控制不利;多食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并可引起高尿酸血癥。

3.5.4不敢吃水果: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水果的含糖量高,進食后會加重糖尿病,因此不敢吃水果。其實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鉻、錳對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活性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因此在血糖控制的情況下,適當的進食各種水果對人體是有宜的。

4體育運動

4.1運動的作用

堅持體育鍛煉有減肥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應鼓勵病人積極的參與運動。

4.2運動的方式

首選的運動方式是步行,飯后1小時運動最合適。步行的三、五、七概念:“三”指一次走3公里三十分鐘以上;“五”指一周最少活動5次;“七”是指運動適量,只有作到運動適量,才能達到代謝優良,即年齡+運動時的每分鐘心率之和為170。

5科學用藥

5.1口服降糖藥要遵循服藥時間

5.1.1需飯前服用的降糖藥 分為兩類:一類必須在飯前30分鐘服用,如磺脲類降糖藥(優降糖等);另一類是在飯前5~20分鐘服用的,如非磺脲類胰島素(諾和龍等),此類藥起效快,作用時間短,餐前半小時或進餐后給藥可能引起低血糖,故應在飯前5~20分鐘口服,服藥必吃飯,服藥不吃飯,起不到降糖作用。

5.1.2需飯后服用的降糖藥 如二甲雙胍類,由于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故應飯后服。

5.1.3需與第一口飯同服,同時強調“嚼服”的降糖藥 如拜糖平,此藥主要通過抑制腸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速度,使飯后血糖濃度下降,該藥應在吃第一口飯時嚼碎服下,效果最好。

5.1.4早晨空腹服用的降糖藥:如胰島素增敏劑,又稱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由于此類降糖藥作用時間較長,一次服藥可維持24小時,因此,每日僅需服藥一次,建議患者每天早餐前服藥,效果更好。

5.1.5低血糖反應的原因及處理 胰島素使用過量、進食少或進食時間與用藥時間不協調,運動量大而未及時調整飲食和胰島素用量;濫用口服降糖藥,均可引起低血糖反應。表現為疲乏、饑餓感、頭暈、出汗、心悸,重癥患者可引起昏迷。一旦出現低血糖反應,應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進食糖水100~200ml或甜點心,及時到醫院就診。

6病情監測

由于糖尿病易引起心、腦、腎、血管、周圍神經及眼的慢性并發癥,因此要定期監測血、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眼底和神經系統的檢查。同時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每晚用溫水泡腳,按摩足部,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肢體壞疽。

7自我監測

7.1尿糖監測:指導病人用尿糖試紙監測尿糖的方法及結果的判斷。

7.2血糖監測:為病人演示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及指導結果的判斷。若空腹血糖≥7.8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

8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糖尿病的病程長,并發癥多,診治處理棘手,因此,大多數的病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也有的病人早期持無所謂的態度,不配合治療,一旦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后,才意識到糖尿病的威脅,進而產生沮喪、恐懼的心理。在進行健康教育時應針對病人的病情,耐心細致的進行心理護理,幫助病人和家屬正確的對待疾病,鼓勵病人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社會活動,以此來消除病人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傅祖植.糖尿病.內科學.第六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第7篇

【摘要】:通過對本社區內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了生存質量,延緩了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糖尿病;預防;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19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3(上)-0140-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正不斷增多,其并發癥日趨嚴重,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為一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綜合性自主治療。近年來,通過社區護士對患者實施切實可行的社區護理,連續性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提高了生存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1 社區護士通過健康講座 一對一宣教,發放健康處方等方式幫助患者(或家屬)掌握有關糖尿病治療的知識,樹

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指導患者要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無論是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還是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都必須把血糖維持到正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減緩糖尿病的發展,延遲并發癥的發生。

2 教會患者掌握飲食治療的具體措施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對各型糖尿病人都是基本的治療措施。按規定熱量進食,定時進食,避免偏食、過食與絕食。采用清淡食品,使菜譜多樣化,多食蔬菜。應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況,體質,制定可行的膳食計劃。患者善饑能食可給予低熱量粗纖維的食物,消瘦者可少食新鮮瘦肉,給予蛋白質成分為主的食物。肥胖者以保持病人的基本營養需要為主,要減少熱量的攝入。三餐熱量分配按1/5、2/5、2/5,或1/3、1/3、1/3的比例。

3 教育患者 實施有效的藥物治療 指導社區患者合理用藥,強調患者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不是機械地遵醫服藥,鼓勵患者對自己的行為做記錄。對1型糖尿病患者,教會其胰島素的注射技術。嚴格掌握胰島素的濃度、劑量、注射時間,正確選擇注射部位及時更換。對口服降糖藥的患者要嚴格掌握用藥時間與進餐配合,了解藥物副作用的

表現,出現異常及時去醫院診治。

4 教會患者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低血糖的發生原因可能為胰島素注射過多、進食太少或過度運動等。其表現為疲乏、饑餓感、頭暈、出汗、心悸,重者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糖尿病患者應歸納出定量按時進餐、按時用藥和定時監測的規律性,不要過于饑餓,也不要過飽,不能盲目地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攝入,外出時必須隨身攜帶面

包、餅干、糖塊等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5 教會患者預防感染 應注意個人衛生,尤其皮膚清潔,要經常洗澡,使用溫和的潔膚用品。尤其應注意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平時應穿柔軟透氣的純棉襪子,鞋要寬松軟底,不要光腳走路,指甲不要修剪過短,不要自行刮雞[。每晚用溫水洗腳,用柔軟和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的擦干腳部。冬天用熱水袋和電熱器取暖時不宜直接接觸皮膚,避免燙傷。一旦發現局部出現傷口、水皰、破裂、疥瘡要及時到醫院處理。避免接觸堅、硬、燙的物體,以減少皮膚受傷和感染的機會。

6 教育病人體育鍛煉 除有嚴重并發癥者外,鼓勵病人參加體育鍛煉向患者及家屬宣傳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運動療法的原則是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相對定時、定量、適可而止。教會患者運動量的簡易計算方法:運動中脈率次數達到170~年齡即可、進餐1h后開始運動。最好不要空腹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運動能增強脂肪細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進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對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可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促進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運動療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屬的理解支持也很重要。

7 教育患者保持樂觀心態 糖尿病病程長,治療效果不明顯,不易堅持用藥,并且為終身性疾病的特點,給患者造成了許多心理障礙,如:緊張、焦慮、孤獨、抑郁、絕望等,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社區護士應對社區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和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興趣愛好組織文化娛樂活動,如門球比賽、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鼓勵患者短期旅游。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練習書法、繪畫、養鳥等來增添生活樂趣,以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強患者積極的情感體驗,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積極、穩定、愉悅的心理,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復和控制。

第8篇

【關鍵詞】 腫瘤內科 健康教育 體會

腫瘤內科住院的許多病人都對康復失去了信心,通常不配合護理治療。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行為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1]。通過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病人樹立戰勝腫瘤的信心,配合護理治療。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筆者所在科室對入住我院腫瘤內科820例病人開展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健康教育方法

(1)成立腫瘤科健康教育管理委員會,由科主任擔任主任全面負責管理,護士長、主診醫生、護士組織長任委員制定計劃、監督實施。責任護士負責具體實施健康教育,輔助護士配合實施。

(2)成立腫瘤內科病人健康教育小組,小組人員經過專業培訓, 熟練診療技術操作,熟練掌握腫瘤相關知識及健康教育方法。均通過考核符合要求。

(3)先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性格、對疾病的認識、對腫瘤的了解程度,有無焦慮、恐懼感、家庭背景、愛好及情緒反應等。再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實施健康教育。而后根據教育中病人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育內容及形式,鞏固加強病人的薄弱環節,直到病人掌握教育內容。

(4)抓住關鍵時期進行健康教育。如入院時期、住院時期病人或家屬有疑問時、出院時期。

(5)抓住不同腫瘤的特點進行健康教育。根據不同的病種分別向病人講解疾病發病原因、性質、誘發因素,治療護理,并對吸煙者講解戒煙的必要性及有效咳嗽的方法。

(6)抓住重點內容進行健康教育。如對病人進行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化學治療健康教育、腫瘤放療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結果

通過2年對腫瘤內科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實踐,在2008年末和2010年末分別抽查100名腫瘤內科病人,進行依從性和滿意度調查。腫瘤內科病人的依從性評分從82±4.3分提高到95±3.2分;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分從90±5.3分提高到98±2.2分。

3 健康教育體會

進行腫瘤科健康教育組織管理,從管理上重視腫瘤病人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培訓醫護人員,使其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掌握相關知識和技巧,再根據病人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計劃,進而開展個性化、動態的健康教育,幫助病人認識疾病、治療手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對抗腫瘤。通過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一方面使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接受了一整套完整的健康教育,普遍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增加了病人接受治療護理及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腫瘤病人自我保健與護理的能力,改善了生活質量,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有較大提高。另一方面培養了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密切了護患關系,在實踐中提高了交流技巧,更新了服務理念和方式,要想很好的勝任工作,讓病人滿意,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因此激發了護士的學習熱情;了解疾病前沿性的治療和護理,提高了護士素質,使護士角色由單純執行操作者轉向教育、預防者,病人也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充分發揮了護士的積極性提高了護理質量,也體現了護士的社會價值。我們實施的健康教育,給腫瘤病人帶來多方面益處,能夠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和滿意度,提升醫院形象,給醫院和社會的帶來諸多益處。

第9篇

長期以來,對急診留觀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診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我們根據急診科病人多,流動性大,護理人員少,工作量大的特點,邊學習,邊探索,在急診建立了具有急診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體護理觀念有機地與急診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特點,使急診的護理質量得到了提高。現將急診對留觀病人開展的健康教育情況和體會報告如下。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急診留觀病人的健康教育將更加被病人及家屬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也越來越顯著,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為的有效方法,對臨床各種治療有增效的作用。

1 健康教育的特點

1.1 通俗性:即健康教育語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緒不穩定,老年病人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內容中少用或盡量不用醫學術語,遇到必須使用醫學術語時,則深入淺出,并輔以相應解釋,使健康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

1.2 隨機性:健康教育時注意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種不同,我們在進行健康教育時非常注意針對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視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1.3 短暫性:急診病人的觀察期較短,急性病癥得到緩解即可出院,門診隨訪,而病情較重的病人經過短期的觀察后,視病情收治入院或手術治療,這就需要護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響病人治療,又不延誤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1.4 綜合性:急診留觀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數老年病人同時患有兩種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責任護士便會向病人傳授具有綜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內容,來消除病人因病重而產生的厭煩心理和自棄情緒。

1.5 強化性:針對急診留觀病人中年齡相對老齡化及家屬比較多的特點,我們采取了反復強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同時注意觀察病人的意識、表情,來判斷病人是否明白。

1.6 禮貌性:針對急診留觀病人的起病急,情緒不穩定,患者不能及時進行角色轉換的特點,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應表現出對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誠相待,耐心負責的態度,決不能自以為是或用說教的語言,切忌生硬等語氣。

2 健康教育的內容

2.1 病人的權利與義務:主動介紹急診留觀病室的環境,醫療保險方法,便民措施,衛生注意事項,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對治療護理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2.2 常見的健康教育知識:全面系統的介紹內科、外科、神經科各種常見疾病的有關防病、康復知識。包括疾病的病因、癥狀、有關化驗檢查、飲食指導、運動療法、藥物療法、藥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導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教育內容。示范教育:為了讓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針對病人健康知識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淺程度,護士現場對病人進行宣傳示范,如幫助長期臥床病人翻身叩背,教會病人有效咳痰,指導糖尿病病人測試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討論、切磋,從中得到啟發,從而提高每一位護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3 體會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不卡 | 激情五月开心网 | 97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 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久久久一本 | 久久精品9 | 国产理论视频 | 欧美性猛交99久久久久99 | 97在线观看中心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 狠狠色狠色综合曰曰 |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五月激情在线 | 五月在线视频 | 国产 欧美日韩 在线播放 |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 欧美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色 | 四虎影视国产884a精品亚洲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αpp |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色偷偷网站 | 欧美操穴视频 |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h | 十分钟在线观看免费直播www | 亚洲伊人成综合网 | 96精品专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 |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 日韩在线视 | 五月婷婷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