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6:54:3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智慧教育方法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智慧課堂 微課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開始應用到教育中,智慧課堂的出現體現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當前,雖然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但是信息技術和教學之間還不能很好地融合,它們之間尚存在很多問題。對此,現針對微課發展基礎上初中數學教學,嘗試建構這種條件下的智慧課堂,為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參考意見。
一、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
目前學科教學的課程教授一般分為三個環節:(1)教授新的知識點。教師根據課程要求及課程教學目標,向學生教授新的知識內容。(2)通過練習掌握知識點。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做一些相關題目進行鞏固練習,對新的知識點進行梳理。(3)通過復習鞏固知識點。學生在聽取教師的詳細講解及進行鞏固練習掌握知識點后,對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復習。而學生學習的方式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學生通過認真聽老師的講解獲取教材的知識內容;一種是學生通過閱讀教師提供的教材或者資料,自主學習自主消化知識;一種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進行探究性學習,積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歸納知識。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智慧型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的具體表現。教師應根據教材知識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式進行教學。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則需要具備基本的投影儀、電視、白板等基礎設備。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方法
1.導入新課
雖說微課能夠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極大作用,但是因為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出現的時間不長,有些教師的教學水平較低,不能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聯系教學實際的基礎上促進微課的合理應用,我們可以在導入新課的時候選擇利用微課進行導入,這樣能夠豐富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導入新課“統計與概率的基礎認知”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微視頻,如彩票開獎視頻等,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做出統計并進行分析,從而導入統計和概率的相關內容。以這樣的形式導入新課,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2.開展概念性教學
教師可以在進行概念性教學時合理應用微課,并結合幾何畫板等工具,讓學生通過視頻及實物更直觀、具體地理解概念,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學習效率。比如在教授“多邊形內角和”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回顧前幾節學過的有關圖形角度計算的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三角形、長方形的內角和計算公式,進而引導學生對多邊形的內角和進行探究并總結規律,讓學生嘗試推測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多邊形內角和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展示典型例題
數學的教學不僅需要對理論知識進行詳細講解,還要通過典型的例題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例題,并進行詳細講解及分析,幫助學生積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拓展學生解題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章節時,教師需要通過“線段圖”表示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結合線段圖上提供的信息以及題意,列出方程求出速度。這時,利用微課可以直觀生動地展示出這個例題的內容、線段圖的變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解答題目。
4.數學復習的指導
課堂復習是課程教學的三大環節之一,課堂復習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前面所學到的知識。在這個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微課,提高課堂復習效率。比如,在復習三角函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演示運用三角函數的有關知識計算教學樓高度的過程,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計算原理及計算過程。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組織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測量方法到校園內進行實地測量,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三角函數的認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結語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合理地應用微課輔助教學不僅可以增強上課內容的趣味性,還可以突出教學的重點及難點,提高上課效率。微課在課堂教學的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教材及教學目標,積極將微課應用到教學課堂中,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構建智慧教育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熱情,促使初中數學課堂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一、聯系生活,發展語言智慧
鑒于拼音符號抽象枯燥的特點,教師如果不為剛剛進校的一年級孩子在頭腦中建起一座抽象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梁,那么,拼音將有可能成為孩子學習上第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這對于保護他們剛剛萌發的學習興趣與信心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認為應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即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理解。語言來源于生活,在拼音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地為兒童創設一種語言環境,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帶調音節組詞或者說一兩句簡單的話,賦予音節以意義。例如,在教“ai”這個音節時,我請一個孩子上臺來和老師站在一塊比身高,然后讓學生把觀察到的用一兩句話說出來。孩子們有的說:“胡老師高,xx小朋友矮。”有的說:“胡老師比xx高,xx比胡老師矮。”甚至有一個孩子還用這樣兩句非常精彩的話來概括出他所要表達的意思:“老師是a,我是i,高高矮矮在一起。”由此可見,當音節僅僅作為符號單獨存在時,它對學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識記又是非常困難的。可一旦把音節放在具體的環境中,讓它與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就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在強化音節教學的同時,又能夠發展孩子的語言智慧。
另外,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也能極大地激活孩子的語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例如,在教“zhi”這個整體認讀音節時,我請孩子們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告訴大家這個音節不能分開拼,只能整體認讀。因為在教“zi”時,我就是采用故事的形式來帶領他們學習的,因此,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被他們編了出來。有一個孩子這樣講道:“zh是媽媽,i是孩子,有一天媽媽帶著孩子上街,可孩子不聽話,到處亂跑,走丟了。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幫助下,才找到了媽媽,小i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再也不離開你了,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聽了這樣充滿童趣的故事,我驚異于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語言表達力。作為孩子,天生就喜歡聽故事、講故事,那么在我們低段教學中,何不利用這個特點作為我們設計教學環節的組織策略和依據,來促進學生語育智慧的發展和提高呢?
二、色彩記憶,發展視覺空間智慧
低段兒童對記憶材料是以視覺加工為主,即主要是以看來進行記憶。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刺激除了能夠引起視神經中樞的興奮外,還能在他們的“心靈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常設計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涂色,給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涂色,給字母和音節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彩色記號,讓學生在填色過程中不僅受到美的熏陶,記住了這些抽象符號在形狀上的細微區別,而且發展了視覺空間智慧。有個孩子就曾拿著自制的拼音卡片對我說:“我以前者分不清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可現在我一看見卡片上的顏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為我把聲母全部涂成了紅色,把整體認讀音節涂成了藍色。”受到這個孩子一番話的啟發,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顏色的粉筆來書寫;紅色代表聲母,黃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白色代表韻母。這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教學設計我想可能比老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他們要深刻得多。
三、兒歌串連,發展音樂智慧
兒歌是一種將所學內容本身轉化為音樂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對于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尤為喜歡。在拼音教學中,無論是教字母的發音,還是規范字母的形式,我都運用了大量的兒歌,有的是傳統的兒歌。例如。“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有的是我為了教學需要,自編的兒歌。例如在教“ei”這個復韻母時,我就編了這樣一首兒歌:“小兔飛飛,愛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像這樣的兒歌還有很多。例如,在教“ing”這個后鼻韻母時,我問他們怎么記住這個韻母的發音,有個孩子站起來說,她要用兒歌來記:“天上一顆星,樹上一只鷹,墻上一顆釘,地上一塊冰。”由此可見,通過兒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奏感中發展了音樂智慧。
一、政治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教學活動很好開展的保證。如果學生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那就說明學生擁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不會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生擁有的學習興趣越大,說明學生的學習動力越大,教學活動也將會更好地開展。所以,有趣的事例、形象的語言、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政治教學課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課堂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很好的激發,可以讓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2.通過比較,尋找異同,找出事物內在的聯系
比較法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啟發,使學生更好地弄清相關聯內容之間的聯系,從而更準確地加以運用。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對國內和國外的文化進行比較和分析,弄清楚哪些傳統文化是比較優秀的,即不僅能讓我們繼承和發揮,而且是值得外國人學習的,以及弄清哪些屬于封建糟粕,應該是在當代被摒棄的,通過這樣的比較來培養與提高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
3.抓住政治學科自身所擁有的特點
認識到政治學科的個性,找到真正適合政治教學的方法。然而,許多教學活動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去真正地把握政治學科的特點,并且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統一,使政治教學的教育實效性得到提高。不僅如此,政治教師還要教會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形成自勵、自制的好習慣。
二、課前預習
預習的時候,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找出本課主要要講的幾個大問題,每個大問題下設有幾個小問題,即要分清文章的層次。對知識進行篩選:哪些自己能看懂,哪些不懂,那么上課聽講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聽課時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綜合運用多種感官的作用,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切忌單純地聽、單純地寫。所謂眼到,就是要注意老師的演示和板書;耳到,就是要注意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包括一些具體的事例,要聲聲入耳;手到,就是要在聽與看的同時記重點筆記;心到、口到,就是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做出積極回答。
三、處理好自主與引導的關系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知識面拓寬,課堂上更有主見、更為積極地表現自己。這與教材編寫“注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價值判斷,克服說教式成人傾向”的要求相吻合。那么,自主學習是否就是聽任學生自學呢?肯定不是。課堂教學的整合,比如:學生究竟需要獲取哪些信息,通過什么途徑和方式,獲取來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將會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如何對材料進行選擇、分析與綜合等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如果教師引導不當或不去引導,只是讓學生將收集的所有信息都納入課堂的話,那就會喧賓奪主、牽強附會,達不到預計的目標。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確實需要教師去講解的,必須要由教師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講授。
四、在政治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1.網絡資源是個不可忽略的教學資源
教師可以在備課時通過網絡與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交換各自的教學心得。此外,多媒體的適當運用也能讓學生的興趣得到充分調動,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與形象。這樣,不但讓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激發,并且使學生更好地參與了教學過程。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也能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是激發思維的起點和動力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應該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列舉出現實的生活材料,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去討論,而且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得到提高。在課堂的教學中,只有通過學生的充分參與,才能夠讓學生思維產生碰撞,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智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才能為學生以后自主探究性的學習做好準備。教師可以按照教學任務,根據自身的教學方式與原則,開展生動的課堂活動,讓課堂活動來引出學習的問題,讓問題啟發學生去探究和發現。
3.教學方式和方法轉變
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理念不轉變,方式、方法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方法不轉變,理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滿45分鐘,不留給學生充分的主動學習和消化時間,這種教學方式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從而失去學習政治的興趣。其實,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是與“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學生主體作用,重知識灌輸、輕養成教育,重群體教育、輕個體教育,重課堂教育、輕社會實踐,重學校教育、輕社會教育”的應試教育理念相適應的。
4.及時教學反思
關鍵詞:智慧;教學方法;小學英語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小學英語老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高效,就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一、游戲法
把英語與游戲結合起來了,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的教學理念。從生理和心理方面分析,低年級學生天玩, 特別喜愛做游戲。游戲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學生更愿意跟著老師開口說英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克服膽怯心理,上課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可以經常穿插一些英語小游戲,讓每個學生都樂在其中。常見的英語小游戲如下:單詞接龍游戲,字母找伙伴游戲等等。小學低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因此,教師可從一些簡單的游戲入手,注重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如Hide and seek, High and low等等。筆者上課時設計的一個句型小游戲,學生頗感興趣。如需鞏固操練句型Is this…? Yes, it is./No, it isn’t.時,教師可讓一蒙住眼睛的小朋友從一組卡片中抽取一張,雙手舉在頭頂,讓全班都看見,接著讓這一學生用Is this…?猜猜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卡片,如果猜對,則全班說Yes, it is. 若沒猜對,則全班說No, It isn’t. 小朋友蒙住眼睛后,會產生異常好奇的想法,他們很想知道自己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為此,大家都會為了做這一蒙眼人而用心的記住Is this…?的發音。其次,這個游戲中的回答部分都是由全班學生一起配合完成,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不僅對Yes, it is/No, it isn’t.的意思理解到位,且能通過無意識的反復操練,真正做到會說,且應用自如。
二、 歌曲法
低年級學生感官能力特別敏銳,對音樂興趣濃厚。兒歌清脆悅耳,朗朗上口,老師若將英語句子以歌曲的形式教授給學生,他們很快就能上口,且語音語調都會隨著歌曲的節拍而自動調整。筆者對歌曲法感受頗為深刻,在多次發現教授兒歌時,學生興致高漲,因此,后來筆者經常改變學過的兒歌中的歌詞來教授新授單詞,學生更能接受。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在開學的時候便承諾會給他們舉辦一場英語唱歌比賽,學生聽后興奮不已。英語歌的歌詞源于課文中的重要句型及重點單詞,學生為了能讀準歌詞,每天上課都會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回家后也能自覺的聽錄音,模仿錄音人的語音與語調,久而久之,學生已在興趣的不斷刺激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會有莫大的幫助。
三、競爭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勝好強的心理,應多設計一些競賽類活動。筆者班級里每次默寫正確率很高,其秘訣就在于合理運用競爭法。筆者v 在教室前貼上一張班級名字列表,若學生默寫全對,則老師會幫他加上2分;若學生默寫比上次進步了,則老師也會幫他加上1分,以示鼓勵,學期末老師將每個人的分數進行統計,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進步獎等。看到別人的分數一天天在增加,天性好勝的小學生不免會產生羨慕之情,他們也想爭奪名次,獲得獎品。我之所以添加進步獎是專門給后進生準備的。后進生學習比別人落后很多,平時也很少受到老師的表揚,極度自卑可想而知,而我設定的這個進步獎給予他們一絲上進的動力,他們不用為遙不可及的大獎而陷入失落之中,相反,可以退而求次。這樣每個學生回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認真背單詞,長此以往,學生記憶單詞效果較佳。在平時上課時,老師也會讓小組間進行讀書競爭,如競賽前老師會在黑板上畫四個大圈,代表四個小組,若小組成員讀的整齊響亮且語音語調抑揚頓挫,就獎勵那個小組一個笑臉。每個孩子都渴望獲得成功的感受,他們榮譽感特強,為此他們都會坐的筆直筆直的,端正的拿著書本,用輕快響亮的歌喉,唱響校園。在競爭氣氛中,每個學生精神飽滿,你追我趕,興趣盎然。
四、簡筆畫法
第一,要增加基礎課程課時數,如《基礎會計》,將專業基礎課作為學生要抓的重點,督促學生節假日經常外出實習,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第二,要根據會計領域的新發展,設置合理的相關課程。我們可以吸納國外一些先進的會計理念和新穎的會計制度,結合我國會計行業的實際,深入研究經營風險與會計風險。我們可以開設一些專業講座來完成這些內容的學習。
第三,會計教學不是一門單純的教學,它要結合各種資訊科技,還要與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統計分析等領域相結合,以更加符合務實。
二、改革教學模式
會計教學模式的改革,應改變以往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需求為出發點,對教授與學習進行探索。在會計課程開始教授前,要給學生留給足夠的時間對會計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授課時應注重實例教學。當學生學習到一定程度后,應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業務處理與分析,并作出書面和口頭報告。若做書面和口頭報告的效果不理想,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節假日多多實習,熟悉會計人員相關工作要求,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就變成一種自發式學習,而不是被動式接受學習。
三、注重案例教學,提高會計教學質量
國際上廣泛采用案例教學,它是一種具有啟發性,能夠開發學生智力,并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能有效改善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現狀,激發學生探求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并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空間得以擴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案例設計的好壞決定案例教學的質量,要使用與當前現實客觀情況有緊密聯系的案例,特別要增加稅制的內容,如增值稅、所得稅等方面的案例。
四、會計教師要做好課上和課下的角色轉換
【關鍵詞】中職學校;合唱指揮;方法
0.引言
中職學校,是我國職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而良好的音樂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德育、情商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控意識,為其適應為了激烈的市場競爭提供有效保障。合唱指揮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有效培養起音樂感知、提高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因此提高中職學校合唱指揮教學質量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中職學校合唱指揮教學應把握的原則
相對于高中生而言,中職學校學生面臨的壓力更為直接,而其自身在知識積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有著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在進行合唱指揮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具體而言應當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1漸進性原則
相對于高中生而言,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弱、學習的自覺性不強,不少學生甚至是在家長的強迫下進入學校進行學習,因此其對學習的積極性相對不足,而音樂教育作為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非主課程,更是難以獲得其重視。因此,在進行合唱指揮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基本的簡單的學起,使學生能夠逐步感受到教學內容的意義,從而自愿的加入到學習之中。
1.2參與性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教師在課堂上扮演導演與演員的雙重角色。合唱指揮是一個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參與教學內容的設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了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進而提高其審美能力,做到素質的全面提高。
1.3引導性原則
中職學校培養的是具有一定技術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始終把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貫穿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之中。對此,在進行合唱指揮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及時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以及方法進行有效的思考,使學生能夠從教學中培養探究的精神,進而提高自我的創新意識,真正發揮職業院校在培養人動手、動腦方面的積極作用。
2.提高中職學校合唱指揮教學質量的建議
合唱作為一種眾人參與表演的集體性藝術活動,如何使動作、音色、表演整齊劃一是確保演出質量的重要保證。合唱指揮教學就是通過對指揮方法、模式等方面內容的學習來了解和掌握合唱指揮的要領,從而提高合唱的藝術性。就中職學校而言,合唱指揮教學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合唱指揮,更要使其能夠在相關內容的學習中培養自我控制、集體意識、配合意識的觀念。因此,筆者認為提高中職學校合唱指揮教學質量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2.1提高教師素質是前提
教師自身能力的高低對合唱指揮教學質量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一方面學校要重視對教師的培養,在人才引進、使用、發展等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克服以往對音樂課程教學不夠重視的弊端,認識到音樂教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豐富校園文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既要充分學習掌握合唱指揮的相關知識,從而在教學中言之有物,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心理和其興趣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從而在教學中與學生有共同語言,防止出現曲高和寡的局面,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注重基本練習是基礎
在指揮練習中,要重視對基本功的學習。一是重視聲樂知識的學習,如要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發音、呼吸、歌唱姿勢,了解氣息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的感受到在演唱中發生的變化,為合唱指揮練習打好基礎。二是要重視指揮手勢的聯系,使學生正確掌握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等等指揮動作的方式,特別是要重視起拍、收拍、附點節奏、切分節奏等相關的指揮手勢,盡可能做到準確、干脆,為下一步的指揮做好準備。三是學習相關排練的知識,從理論層面上,教會學生掌握排練指揮的技巧,提高其實際的操作能力,為下步的實際指揮打好基礎。
2.3豐富教學模式是關鍵
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盡可能豐富教學的模式,發揮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避免重復、枯燥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是要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教師要能夠熟練的使用電腦、網絡等設備,發揮其形象、直觀的特點,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優秀指揮家的風采,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二是要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教師要針對中職學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對不足、自控能力差的特點,多性的活動形式,發揮集體之間的監督和互助功能,特別是學習之初,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其學習熱情。三是要多開展評比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表演展示等形式,多開展評比活動,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望,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和發現自我的不足,進而主動進行糾正,實現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
2.4增強欣賞能力是保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增強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提高指揮的主動意識。一是增強對民族音樂的認識,通過音樂欣賞幫助學生感知民族音樂的魅力,使學生能夠從中了解到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使學生能夠在進行合唱指揮的過程中對相關音樂能夠有一定的感情認知,發現展示音樂所要展現的內容。二是要加強對不同題材音樂形式的認識,幫助學生提高指揮的能力與技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不同風格的音樂的指揮,鍛煉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掌控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瑋.淺談合唱指揮[J].大舞臺,2011(3).
關鍵詞: 詞匯 教學 高職學生
要學好一種語言,詞匯是關鍵,詞匯教學是英語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有助于提高說話能力和閱讀、寫作水平,詞匯量越大,英語學習的效果肯定會越好,詞匯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學生因為記不住詞匯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如何有效進行詞匯教學,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自覺地記單詞,是每個教師應該不斷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教給學生英語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地來到教室,而不是被迫這樣做,也就是說,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更積極進取,使詞匯教學成功。要做到這點,我們應該拋棄傳統詞匯教學方法的缺點,保留它們的優點,并與科學詞匯教學理論相結合。
一、詞匯教學的現實窘境及原因
許多教師都面臨著教孩子學習單詞的挑戰。有些教師過分強調英語的學習在于冗長的詞匯表,他們經常強迫學生記得重點的詞匯;在英語語言課程中,一些老師經常忽視詞匯的研究。他們認為,英語詞匯系統等于中國的詞匯系統,教學的唯一措施就是把它背誦下來。結果,他們更注重教學語法,而忽視了教學詞匯的方式方法。詞匯錯誤使用可能比那些語法使用錯誤更具有誤導性,事實上,詞匯教學困難程度遠遠超過語法教學,語法至少是有限的,而詞匯量是無限大的。大部分老師忽視詞匯教學,導致學生學習詞匯感覺難度大的同時感到枯燥乏味,漸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探索
1.詞匯代入學習
在詞典中,通常一個詞有多種含義,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確切地了解文章意思。大多數學生只知道詞的最重要的意思,而忽略了不太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是單詞呈現在句中或上下文,而不是孤立的。學習者在閱讀中跨越了一個新詞的運行,從上下文猜測意思是一個有用的策略。首先,學習者必須確保有關講話(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的組成部分,同時,學習者應在文章的背景下觀察等字樣。例如,當你不知道這個詞是名詞,你是否注意到,描述它的形容詞?如果新單詞是一個動詞,它用什么替代名詞?副詞又是怎樣修改的?然后應該考慮句子或段落之間的關系。
2.詞匯分類學習
教科書總是按字母順序排列詞匯表,難以通過由背誦來記住它們。事實上,很多的單詞可以分類成組。這樣,學習者可以很容易地記住單詞。
Clothes:shirt,skirt,trousers,pants,socks,hat ...
Animal:cat,dog,pig,monkey,duck,tiger,lion ...
Color:white,black,yellow,brown,green,pink ...
Food:rice,noodles,dumpling,bread,egg ...
Fruit:apple,grapes,pear,peach,strawberry ...
Happy:cheery,joy,cheerful,glad,pleased,pleasure ...
3.反義詞、同義詞學習
學會反義詞的含義很重要。當你聽到一個詞,就會連接到它記住另一個詞。聽了“He is a good boy.”,你會想到“He is not a bad boy.”“Good”的反義詞“bad”。詞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對立面,例如“soft”包含很多不同的意思,結合上下文:
Soft water hard water
Soft material rough material
Soft music loud music
Soft color bright color (Tricia Hedge:2002)
出于同樣的原因,也可以學習新單詞的同義詞,學習每個新單詞的同義詞可以幫助你提高詞匯量。例如:“He answered the questions courteously.”,“Politely”可被視為同義詞,可以被取代為“courteously”而沒有改變意思。
4.固定搭配詞匯學習
我們只是考慮學習單個詞匯,但是它也可以與其他詞語共存,有些搭配是不是隨機的,而是固定的。我們不能說“begin/commence/initiate a fire”,正確的說法是“set/start a fire”。我們看見“green”和“hand”,“green-hand”就表示初出茅廬者。
5.語素學習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老師可以通過語素教新單詞。詞素是最小的語法單位,也是最小的語義單位。自由詞素本身具有完整意義,能作為“簡單詞”而獨立使用。粘附詞素是指一些本身沒有意思或詞義或者沒有完整的詞義,不能單獨存在而必須黏附在其他形式上的詞素。很多英語單詞有詞根,一旦你學會了一個詞根,就可以學到更多新詞。根可以用前綴或后綴組合以給它們不同的含義。
粘附詞素的主要功能是在構詞上充當詞綴,包括屈折詞綴和派生詞綴。屈折詞綴包括名詞復數標志-s/-es;名詞屬格標志-‘s:第三人稱動詞單數現在時標記-s/-es;動詞過去時標記-ed;動詞-ed分詞和-ing分詞,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和最高級標記-er,-est等。派生詞綴分為前綴和后綴。如,-er,-ism,-ness,-ment,-hood,-th,-ity,-ship,-logy,-ologist改變為名詞形式,-ish,-ive,-y,-ous,-some,-able into改變為形容詞形式,-en,-ize,-ify,-ate改變為動詞形式。通過記憶詞根,記憶一些詞匯變得更容易。大多數的英語單詞有其轉化形式,包括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例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
(一)社會工作的概念界定
對社會工作的定義有很多,文章采用孫立亞在《社會工作導論》中對于社會工作的定義:“社會工作是以特定的文化傳統與社和制度為背景,以特定社會福利制度與社會政策為依托,為有需要的人們提供的專業服務。它幫助個人、團體、社區增強和恢復社會功能,促進社會福利制度和社會政策的制定與調整,并為實現上述目標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二)研究梳理
學校社會工作,這一概念產生于20世紀初的美國,其作為社會工作學科的一個分支,是伴隨著社會工作學科發展而逐步成熟的。國內在2000年以后對于學校社會工作的學術研究比較集中。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有林勝義的《學校社會工作》,他概括了學校社會工作的起源和發展,并且闡明了學校社會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對于學校社會工作的運作模式、方法、技巧和范疇都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國內范明林、張潔所著《學校社會工作》,則是將我國港臺地區的學校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與內地相結合,對學校社會工作的價值、原則和方法都作出了詳盡的闡述。)
三、社會工作方法介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們逐漸向著更加個性的方向發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首先,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符合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價值。
其次,社會工作專業的工作方法能夠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方法上的借鑒和創新。
最后,社會工作的介入能夠幫助學校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現的特殊問題。社會工作的專業性,能夠改善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心理教育的情況,并且能夠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特殊問題提供專業的服務。
四、社會工作方法介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性研究
(一)社會工作價值理念的介入
社會工作專業作為一門應用社會科學,其目標不僅在于從抽象的價值觀層面進行研究,更在于從實踐層面來指導或規范社會工作者的行為,并直接作用于服務對象。概括地說,在操作層面上,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包括了接納、尊重、個別化、自決權等原則,以下僅介紹與討論這四個原則的介入。
1.接納原則。接納指工作者真實的理解與看待案主,包括他的長處與弱點,適宜的與不適宜的品質,正面的與負面的感受,建設性的與非建設性的態度與行為,完全保持案主與生俱來的尊嚴與個人價值。同時,接納也意味著工作者要.忍受不同、模糊不清與不確定性,但它不等于贊同。那么,這一原則如何介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呢?
如何將接納的原則介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尊重與接納學生整體的個人,接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品質,包括他的長處與缺點,包容多元化的學生個性。例如,一名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位列班級末尾,但是他在美術繪畫方面上的成績卻比較突出。在當前這種以“升學率”為主要目標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往往對這種學生苦口婆心地勸阻,告訴他學習才是首要任務,成績好才能考入好的大學,讓他將心思放到正事上去,不要受到干擾。然而,接納原則則是要求教育者能接納這樣個別化的學生,接納并不一定等于贊同,教育者可以根據學生的優缺點幫助學生分析當前的狀況,認可他的繪畫才能,要尊重這類學生的個人價值,不能因為成績而一概否決了此類學生今后的發展。
2.尊重與平等原則。尊重與平等原則要求社會工作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服務對象,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情感和能力,深刻理解他們生命存在的價值、獲得個人發展的公平的權利和機會,并在此基礎上,為他們提供適當的資源與優質的服務,滿足其生產與發展的需要。在社會工作服務中,每一個服務對象,不論他處于多么困難的狀態,也不論他有多少缺點和問題,他都是人,擁有自然的和潛在的能力,也有著一個作為人存在的價值,因此,他的價值和尊嚴都應當得到應有的尊重,并且他與社會工作者處在平等的地位上。
3.個別化原則。“個別化”價值理念認為每一個人都應當有權利和計劃發展自己的個性,社會工作者應該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個體性差異,不應當運用統一的或相同的服務方法回應他們的特殊需要,要充分考慮到服務對象的性別、年齡、家庭背景、生活環境等方面帶來的個體差異性。標簽化和分類化導致對個性差異的忽視。尊重服務對象的個體性差異,運用個別化的價值理念,可以充分挖掘服務對象的個人潛力,有利于社會的多樣化發展。
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的是課堂教學的方法對全體學生進行統一、集體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方法就是采用統一式的方法,力求讓學生們以標準化的方向發展,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關注,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甚至壓抑學生的個性。“個別化”價值的介入,可以幫助改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的工作意識,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個別學生自尊感強烈,對于課堂上的公開批評不能接受,甚至會產生強烈的抗拒情緒。對于此類特殊學生的心理狀況,教育工作者要區別對待,避免以直面嚴厲的批評方式,選擇課下交談、平和式的方法與其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客觀對待。
4.自決原則。自決在實踐上被定義為,案主自由地做選擇、做決定的權力與需要。這一原則后面的信念是,案主有能力成長與改變,并能負責地使用自由。同時,案主自由抉擇時,他們會更加投入,更有動機去做改變。當然,社會工作者必須評估案主自決的能力,以此幫助他們采取建設性的行動。這一理念的價值前提是案主有解決自身所面對問題的能力,只要社會工作者為案主提供服務和咨詢意見,但最后做出最終決定的還是案主自己。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對的對象時一群未滿18歲的青少年,對于青少年是否有能力自己做決定,這點往往是教育工作者所最為擔心的事情。也因為擔心,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單向度的灌輸,忽視了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決原則”的介入,可以緩解這一種單向式的教育狀態,更多地將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調動起來。例如,在教學課堂上改變一味地灌輸知識的課堂狀況,能夠采用學生與教師互動、學生與學生合作等方式來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者,而非以往的被動接受者。考慮到高中群體的特殊性,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決原則”的介入,要尤為注重度的把握。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決,但是不能夠完全控制他們的抉擇權,而應該認真評估學生的狀況,為學生提供更多地資源幫助他們自決,并適時進行評估改善其教育方式。
(二)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
1.個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個案工作的定義: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方法的一種,它以生活適應不良的個人或家庭(又稱案主)為服務對象,由專業社會工作者運用有關人和社會的專業知識和技巧,為個人或家庭提供物質或情感方面的支持與服務,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本身能力和資源無法解決的問題,以達到個人和社會的良好福利狀態。社會工作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是:教育工作者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透過與個別行為出現偏差的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給予支持與輔導,提供一定的社會資源,改善與協調其行為;以協助學生抒發內心感受,認識面對的問題,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善用各種社會資源和機會,從而解決問題;并在恢復或增強其適應能力的同時,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心與生活素質。
個案工作的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社會工作者運用科學的助人知識,通過面對面的溝通或間接的多方面的干預為案主提供服務。個案工作是針對個人的助人活動,因此可以將其介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用來對個別行為出現偏差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環境,找出其行為偏差的個人及社會因素。個案工作是透過一連串的過程,以一對一的方式,有計劃地協助個人解決問題,其中包括六個基本程序,即接案、收集資料、分析診斷、訂立計劃、個案介入、接案評估。下面以一個案例來具體說明個案工作方法的介入。在面對一名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的學生,運用個案的方法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下:
首先是接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個案工作的方法,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面對這種沉迷于網絡的個別行為偏差的學生時,可以與學生進行初步會談,這種會談是針對這個學生單獨進行的,避免了課堂上的批評等方式激化問題。初步會談,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話題,如詢問他最近的情況,還有就是要適時地和學生約定,讓學生按照約定的時間定期來做咨詢。初步的會談是為了與學生建立一種專業的關系,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接案后,教師會主動地收集有關這名學生的情況。教師首先會通過再一次的面談,了解學生現在的狀況,如為什么這么喜歡玩網游;自從玩了網游之后,自己有什么變化;學習成績下滑這件事對學生有沒有造成心理壓力,通過這些問題的交談,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好記錄。或者是教師要通過家訪,了解該生的家庭是否在最近有重大的變故,與家人的關系有沒有發生變化等,以此收集更多地資料。
資料收集到一定程度時,教師可以加以歸納、整理、據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診斷未來介入的策略。一般從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分析:首先是生理功能方面,從學生的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等去分析,該生是名高二的男生,年齡為17歲,健康狀況良好;其次是心理功能方面,該生的抗打擊能力較弱,遇到問題后不喜歡與人傾訴,借助于游戲來發泄自己內心的感受;然后是社會功能方面,從學生的人際關系能力和社會角色功能去分析與診斷,該生的人際關系能力較差,不太與人交際,不喜歡參與班級活動,沉默寡言;最后就是環境方面,據了解,半年前父母離婚,該生的家庭關系緊張。這些都是導致該生沉迷于網絡的重要因素。
教師對案主問題的情況、性質、原因和影響做了周詳的分析,并掌握了問題的癥結之后,教師便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步驟、可用資源和預期目標,然后共同設計一套介入計劃。
到了個案介入階段,教育工作者要以更系統與結構化的方式,協助學生處理自己的問題。該生因為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導致自己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首先作為教師,要給予學生支持與鼓勵。告訴他,老師能理解父母離婚所帶來的傷害,希望學生能夠敞開心懷多與老師溝通,老師會全力幫助他戒掉網癮,并發動周圍的優秀同學來幫助他補上拉下的功課。以這些具體的意見來增加學生的希望和自信。并且要告訴學生,沉迷于網絡對于自己身心帶來的傷害都是巨大的,當自己不愉快的時候可以多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或者是多和周圍同學交流,以此來排解自己的不快心理。
最后一步是結案評估。當學生的問題已獲得了圓滿的解決,或者是學生已經有所成長并具有能力應付和解決自己的問題時,就可以結案。
2.小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組工作的定義:小組工作者在各種小組中,通過小組互動與方案活動達到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目標的完成。小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根據個人能力與需求而促進個人成長,使個人與他人、團體與社會之間達到適應,促使個人有社會改良的動機,同時讓每個人認識到自己的權利、能力與獨特性。
將社會小組工作方法介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據小組工作方法的特點,教育工作者可根據共同完成的目標、學生們的興趣等因素將學生們劃分為一個個小組,在小組當中,學生們進行溝通與互動,形成一個互動模式。小組成員在溝通中通過傳達信息,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自己在小組中說服別人的能力(領導能力),樹立自己的信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小組工作方法的具體介入如下兩個案例所示:
小組工作的方法可以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中,如在講解什么是我們的文化生活的這堂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學習任務將一個班級分成四個小組,給定時間讓各個小組收集自己認為什么是文化生活的相關資料,小組內形成討論。討論時間結束后,以形成智慧樹的方法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大樹,由各個小組將自己的答案添加到這顆樹上。各個小組的答案在黑板上一目了然之后,再請每個小組的一名成員,對文化生活的內容進行自主的梳理歸納,產生自己的看法。緊接著再讓班上的學生集思廣益,看看智慧樹上還有沒可以再添加的新內容。教師再預留一小部分的時間對各個小組完成的學習任務加以點評,并且在班級內形成小組互評,每個小組都要對其它小組所回答的內容進行一個評價,最終再由教師做一個最后的結課總結與歸納。小組工作方法,在課堂上在小組內部和小組之間都形成了一種互動模式,既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鍛煉了他們學習能力與互動能力,又能充實課堂內容,改善課堂“單向灌輸”的狀況,增加吸引力。
小組工作方法不僅僅適用于課堂上,在定期舉行的“如何克服自己的畏難情緒”的主題班會上,教師將班上的學生分成不同的支持小組。具體劃分是將具有
具有相同問題和經驗的學生組成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分享大家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方法,彼此協助解決問題,形成互動。各個小組依次說明自己所遇到的畏難情緒是如何產生的,然后自己是否能夠克服,如果能夠克服又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克服的。每個小組先進行討論,歸納總結出大家經常形成畏難情緒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標記出自己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小組內的討論結束后,教師運用圖表的形式,讓小組的代表者在黑板上給定的圖表內填充內容。全班同學根據黑板上的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于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小組工作方法介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讓同學們之間一起分享經驗,既有利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又能夠增強同學們面對問題的自我調控能力。
3.社區工作方法的介入
鑒于社區工作方法的獨特性,我認為社區工作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介入比較有限,在這里,不做過多討論。
關鍵詞:綜合英語;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8-0303-01
本文針對目前普遍采用用漢語解釋英語以及無語言環境下死記硬背詞匯教學法做了改進,并利用心理學中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提出了“147原則”記憶法,旨在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一、高效的詞匯教學法
(一)聯想記憶法
1、故事之聯想記憶
在大英精讀第一冊第一單元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中,用下面的一小故事就記住了本單元中重要詞匯。
聰聰是個非常聰明的(intelligent)尖子生(top student)。他對英語和計算機很精通(have a good command of sth).每次上課他都全神貫注(concentrate on),每個人都相信他一定(be bound to do sth)會成功。然而(nevertheless)不久,他在網上邂逅(acquaintance)了一個她喜歡的女孩,他很在意(watch out for)她的一舉一動,不料卻被她拒絕。他很失落,開始抱怨(complain toof sth)一切,隨心所欲(be free to do),最后自殺(commit to suicide)了。
由于把單詞放到故事中去記就比孤立的記單詞容易得多。德國一家記憶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實驗證明故事聯想記憶法比一般的記憶方法效率高出7倍。
2、詞匯讀音、詞形、詞義之聯想
聯想記憶單詞意指我們在記憶英語單詞時不要孤立的記憶,要發揮思維潛能,一并記憶與之相關的詞匯。“聯想”輻射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由部分到整體,可以是由某一特征聯想到一類事物,也可以是讀音、詞形、詞義方面的擴充聯想。例如:記憶單詞compliment(贊揚、夸贊)從讀音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聯想到同音詞complement(n.補足物,補語vt.輔助);從詞意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夸贊別人的好詞,如good,great,wonderful,terrific,splendid,brilliant,smart,fantastic,fabulus,amazing,surprising等詞,從詞形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以-ment結尾的詞匯,例如:development(發展),implement(工具),movement(動作),agreement(同意),management(管理),advertisement(廣告),establishment(確立)等。通過以上方法,無形中就極大地擴充了詞匯量。
3、詞根詞綴聯想記憶
英語單詞中80%的單詞是由詞素,即詞根和詞綴構成的。如單詞predict(預言)就是由前綴pre(提前)和詞根dict(說)構成的。通過詞根詞綴記單詞是一種科學、簡捷而且十分有效的記憶方法,因詞根詞綴記起來相當枯燥,如若加以聯想,詞匯記憶會變得更生動形象,記憶更持久。
以記憶aspire,inspire,expire,respire,conspire五詞為例。他們都含有-spir詞根,-spir讓我們聯想到spirit——精神,北京人把精神叫做“精、氣、神”,所以我們不妨把“spir”記成“氣”。于是aspire可以拆解為a+spire,聯想成“一口氣”,俗話說“佛為一炷香,人爭一口氣”,“一口氣”是指志向和抱負,所以aspire就表示有抱負之意;inspire=in+spire,in表“進入”,如把inspire理解成“注入”一股士“氣”,它就是“鼓舞”之意,如把inspire理解成“吹入”一口仙“氣”,就是“給……以靈感”之意;expire=ex+spire,ex表示“出去”,只有出氣沒有進氣,就是“斷氣”之意,其引申義“到期”也不難理解;respire=re+spire,re表“反復”,反復之氣息是“呼吸”之意;conspire=con+spire,con表“一起”,一起呼氣,聯想到“一鼻孔出氣”,其“陰謀,共謀”之意就迎刃而解了。
(二)語境記憶法
語境是語言環境簡稱。語境記憶法是指將單詞置于句子、課文或文化背景中加以記憶。一位外國語言學家曾說過:“可以把在不同上下文環境中的同一個詞看作是不同的生詞”。因此,一個詞如果你只記住了它一個意義,那么當該詞出現在一新的語言環境時,仍像是一個生詞。在英語里,一詞多義是非常常見的。例如“country”這個詞:
(1)Have you visited this country before?(國家)
(2)Our country has always been peace-loving.(全國人民)
(3)We are going to spend a few days in the country.(農村,鄉下)
(4)Its a good farming country.(土地)
顯然,“country”在不同的語境中含義是不一樣的。
在長期演變的過程中,英語吸納了許多外民族語言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詞匯系統。在這些色彩斑斕的詞匯背后,又蘊含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文化。
二、詞匯記憶的“147”原則
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記憶保持率是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減少。但遺忘速度卻是先快后慢。要想抵抗遺忘,就要遵循遺忘規律間歇性地反復強化記憶。因此記憶詞匯就需要不斷鞏固強化。但是,復習和強化并不意味著簡單機械的重復。為了有效鞏固已學詞匯,我們應遵循以下“147”原則。
“1”就是每天只學習單詞一次。“4”就是每天學習單詞40分鐘。一般來說,一天之中,記憶單詞的最佳時間是早晨醒來;早飯和午睡前后以及晚上入睡之前。大學生每天的注意力最高只能保持40分鐘左右,所以我們要求學生每天要在記單詞的黃金時間里記40分鐘詞匯。“7”就是遵守七日來復的道理。天地運行是七天一反復;中醫學上,7天一療程;心理學上,7天也是一記憶周期。只要我們每天堅持40分鐘學一次,堅持7天,就能記下所有單詞。
三、結語
長期以來,學習者認為詞匯學習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盡管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卻記憶效果差。久而久之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筆者主張要指導他們掌握多種單詞記憶策略來擴充學生的詞匯量,順利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和A、B級考試。
參考文獻:
[1]李如彬.快速擴大英語詞匯量的捷徑[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1.
[2]桂詩春.語詞匯學習面面觀——答客問[J].外語界,2006,(1):57-65.
[3]陳婕.大學英語詞匯記憶策略及教學探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6):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