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云計算的技術發展優選九篇

時間:2024-02-24 09:44:3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云計算的技術發展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云計算的技術發展

第1篇

【關鍵詞】云計算 網絡技術 信息網絡 發展 對策

1 當前云計算的發展現狀和特點

早在20世紀80年已經產生了云計算的思想,想通過利用計算機各個之間的有效互動管理,進行數據的分析綜合,得到最為科學合理的數據類型。當前,我國已經產生了很多“云”產品。例如:阿里云、百度云、網易云等等。這些大型IT公司受到云計算情景的吸引,積極從事到云計算的開發和運行當中,希望通過云計算來獲取最為廣闊的盈利模式。IT公司的云計算產品都在為促進人們數據傳輸和數據采集進行很好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給廣大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這些公司的云計算需要基于Web的架構來對外進行服務。它對文字處理、演示文稿、電子郵件等用戶使用的軟件進行銜接,讓公司的所有應用都可以提供相互之間的接口,讓他們更好的關聯起來。云計算無論是對IT公司還是對其用戶,都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對于公司來說,云計算可以提供更為寬廣、多功能的處理能力,同時可以從用戶當中獲取信息、數據處理和分析,讓IT公司不再受到物理資源的限制;對于用戶來說,云計算將用戶從限制的網絡當中解放出來,不再受到計算機自身條件的約束,能夠很好保證用戶數據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同時,還可以便于各個用戶之間進行大型數據的互動連接,便于一些資源進行共享。云計算同樣可以降低數據處理的難度,讓大型數據在云上進行分析處理,減輕個體的數據處理的難度和壓力,可以提高公司數據處理的能力。

云計算具有很多優勢條件,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條件和操作便利性。云計算幕后基于HTTP、HTML、XML、JavaScript等技術,我們用戶是不需要掌握的,這就會讓云計算服務更為貼切到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中。云計算的特點主要為:(1)用戶是云計算的中心;

(2)用戶需要掌握技術越來越簡單化,只要指明用戶需求和任務完成目標就可以進行問題處理;

(3)云計算不局限在單獨一臺電腦當中,它是巨大電腦群體集合參與運算,很大程度上提高運算效率;

(4)云計算的大型數據保存在云上,可以不受單一數據源的限制。只要有網絡情況下,通過登錄云服務就可以在不同電腦之上訪問數據。

2 云計算對于網絡發展的促進作用

云計算對于網絡發展具有很大程度的促進效應。云計算是基于網絡水平上的新型數據處理方式,對網絡發展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云計算將單一用戶的網絡進行有效的整合,讓用戶之間能力a生很好互動關系。當前網絡技術發展用戶之間的互動模式為“用戶―服務器―用戶”三者之間的互動,這種效率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當前云計算的發展需求,需要網絡技術進行革新,開創新型的用戶互聯關系,讓用戶與用戶之間省略服務器的限制,從而更大程度上促進數據傳輸的快速性和安全性。與此同時,云計算省去很多的單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限制。只要通過網絡就可以進行數據傳輸、數據處理和計算,不在受制于自己現存的硬件設施。網絡的發展需要向全覆蓋方面去發展,讓用戶可以免于各種無網絡、無計算機的條件下進行辦公學習。這就需要網絡能夠覆蓋到整個用戶的活動空間,讓人們隨時隨地能夠進行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這樣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云計算的能力。并且,在這種模式下的云計算需要較高的數據傳輸能力,如果用戶在不良網絡傳輸下進行工作,必然會造成云計算服務能力和計算結果不能達到人們預先的目標,從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云計算的發展。

3 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技術發展方向和目標

3.1 積極開發P2P網絡互連技術,讓信息通訊能夠不再局限在服務器之上

P2P是解決當前計算機通訊不良的最新理念。它是將計算機之間的關系進行平衡,讓每臺計算機不再是服務器的用戶端,它讓計算機既是客戶端又是服務器P2P讓所有電腦都平等運行,讓每臺電腦都承擔分散的數據,避免數據的集中運行和承載更多的數據。P2P設想并不是沒有實踐模型,如美國ARPAnet的網站,讓每臺電腦連接,它們之間都連接到云端當中,初步實現云計算的設想。

3.2 云計算要求大數據的網絡連接,對高速網絡連接有迫切需求

云計算要擺脫固定網絡連接的束縛就需要將大數據網絡連接擺在重要位置當中。只有大數據網絡連接,才能夠滿足人們傳輸大型文件和下載數據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擺脫固定網絡連接的束縛。這樣我們的工作、生活就可以在隨時隨地情況下進行,不用考慮自己所處位置和網絡環境的條件,在自己需要云計算時就可以進行,讓廣大人民從云計算當中獲得最為直接的益處。同時,當前移動互聯是未來網絡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充分開發好移動端的網絡連接,這樣才能讓云計算更快地走進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工作、學習釋放它的本能。

3.3 網絡技術要加強數據安全和數據保密措施,更好保護每一個用戶的個人信息

云計算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互聯這個大環境下由于用戶眾多,我們需要加強用戶數據安全的保護措施,讓每一個用戶的個人信息都不會被泄露。這樣云計算才能在尊重個人數據安全的同時,更好地發揮其強大功能,讓廣大用戶放心的將自己融入到云計算當中,促進云計算發展,更好地讓云計算服務廣大人民群眾,促進社會網絡技術朝著更高水平去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志勇.云計算環境下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發展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25).

[2]徐雷,張云勇,吳俊,房秉毅.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技術研究[J].通信學報,2012.

作者簡介

黃為(1985-),男,廣東省佛山市人。大學本科學歷。計算機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學。

第2篇

隨著國內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云計算技術登上歷史舞臺,并在社會眾多領域中有應用,有力的推動著社會的變革。云計算能夠對網絡資源進行大容量的存儲,為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提供可能。伴隨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但從其發展應用實踐看,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云計算的發展。對此,本文主要闡述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應用,并對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引導云計算技術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 應用 問題

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計算機性能大大提升,同時其發展面臨瓶頸期,只有實現突破,才能更好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基于云計算技術,可對大量網絡資源加以有效利用,并提高計算機的性能,為人們帶來更為優質的服務。云計算是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集成和升級,尤其在商業方面有諸多應用。但是,在該技術的應用實踐中,仍然能夠發現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其發展進程。對此,有關人員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云計算技術的研究。

1 云計算技術概述

迄今為止,云計算技術的定義眾說紛紜,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三:

(1)云計算技術可規避資源空閑或過載問題,為用戶提供所需的資源信息;

(2)云并行分布的系統,具有虛擬化等特點;

(3)云計算技術屬于軟件的邏輯階段。

作者認為,云計算技術是借助互聯網,旨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技術,對系統軟硬件服務都有涉及,既能為用戶提供針對,又能獲取商業利益。從云計算技術的特點看,主要包括:

(1)云計算技術必須具備維護數據安全可靠的特性,因其作為存儲中心,如若發生數據安全問題,則對用戶造成損失;

(2)云計算技術對客戶端的要求相對較低;

(3)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數據的高度共享;

(4)云計算技術開發具有無限性。

2 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應用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社會眾多行業領域中有應用,尤其在運營商IT系統中的應用,更具獨特的優勢,彰顯云計算技術的魅力。就云計算技術在運營商IT系統中的應用而言,主要應用于ICT業務平臺和IDC中心兩方面:

2.1 應用ICT業務平臺

運營商ICT類型業務發展以來,使業務平臺數量逐漸增多,促進運營商運營模式的創新,能夠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但在該業務平臺中,資源浪費問題日益突出,對運營商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云計算技術應用后,能夠對ICT業務平臺加以有效整合,構建統一的資源庫和實現集中式管理。在云計算技術應用中,可以為ICT業務平臺提供良好的PaaS、SaaS服務,使用戶能夠借助網絡瀏覽器對相關軟件進行訪問和使用。最為典型的應用是:云計算技術應用后,無需計算機設備對各種數據庫軟件的安裝,即可在CRM軟件服務功能的作用下,為計算機使用者提供Sales force服務,滿足其信息數據存儲需求。另外,運營商能夠開放平臺應用接口,借助平臺硬件設施對系統進行不斷的開發和研究,為運營商與客戶合作搭建橋梁。最后,云計算技術應用中,運營商構建ICT業務平臺,對各個系統的資源進行整合,為系統運行提供統一的平臺,不僅能夠提高運營效率,而且可規避信息數據重復載入、查詢費時費力等問題,降低運維成本和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2.2 應用于IDC中心

云計算技術在運營商IDC中心的應用,可以為運營商構建巨大資源池,在云計算管理平臺的作用下,可保證運營商將資源動態部署、資源調度、監控等信息內容提供給用戶。與此同時,IDC運營維護效率明顯提高,不僅降低管理難度,而且能夠有效安裝自動化軟件,減少客戶進入市場的時間。IDC中心是在云計算技術基礎上構建的,可使運營商對外界提供IaaS業務。用戶利用該中心,能夠獲取需求的信息數據內容,并以租賃方式而實現。IDC的計費方式十分靈活,逐漸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如若運營商發展中,能夠構建統一的管理平臺,則能夠為IDC的擴展提供良好條件。

3 云計算技術在應用中的問題

通過云計算技術在運營商IT系統中的發展應用看,其應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標準化問題是主要應用問題之一。與傳統網絡計算技術相比較,云計算能夠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廠家在發展中,更加注重商業模式,缺少對技術的考慮。云計算技術發展至今,缺乏明確的云計算標準。可見,我國對云計算技術標準的設定仍處于初級階段。基于此,用戶在程序、數據的遷移過程中可能存在障礙問題。其次,安全問題。運營商發展中,數據共享是尤為常見的方式。基于云計算技術而構建統一的資源池,可對全部信息數據加以管理和儲存,但數據丟失、泄露等安全問題接踵而來,如若存在安全隱患,則對運營商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經濟損失。因而,在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應用中,相關科技人員應注重提高該技術應用的安全性,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以打破云計算技術發展的桎梏。最后,商業模式問題。云計算技術發展應用中,尚未制定完善的付費機制,導致買賣雙方之間的交易關系尚不穩定。由此,我國要推進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應用進程,必須對上述問題加以充分考慮,以解決問題,清除技術推廣的阻礙因素。

4 結論

現階段,云計算技術成為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但無論從其自身發展視角,還是從應用看,云計算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始終處于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就IT系統建設而言,云計算技術具有明顯的應用優勢,既能降低經濟成本,又能實現資源的高度整合,為系統平臺自動化建設、虛擬化建設創造良好條件。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必然在社會眾多領域中有應用,通過加強對該技術的研究,有利于推動其發展應用進程。

參考文獻

[1]秦榮生.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會計、審計的挑戰[J].當代財經,2013(01):111-117.

[2]王建冬,劉洋,王繼民.國內云計算研究領域核心作者群知識結構及演化路徑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5):773-782.

[3]鄒復民,蔣新華,胡惠淳,等.云計算研究與應用現狀綜述[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3(03):231-242.

[4]王曉燕,陳晉川,杜小勇.云計算環境中面向OLTP應用的數據分布研究[J].計算機學報,2016(02):253-269.

第3篇

1 云計算技術的定義

云計算技術當前互聯網技術之一,其定義在互聯網技術行業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定義,但是通過目前各個產業中存在的各類云技術使用范疇進行有序的統一,不難得到云技術的模糊定義,云計算技術是以資源虛擬化為基礎網絡載體,以提供基礎框架、平臺、應用等服務為形式,整合大規模的計算、存儲、數據、應用等分布式資源,按照服務等級協議向使用戶收費的資源平臺服務模式。云計算技術作為一項互聯網資源平臺化分享的技術,它更多的是將電子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為基礎,進行虛擬化的信息平臺建立,并且以用戶的需求實現不同資源信息的提供,當前形勢下,云計算技術發展迅速,形成了很多成熟的技術,例如網格計算、海量存儲、Web服務、瀏覽器和虛擬技術等等。

2 云計算對于國企未來發展的影響

云計算技術作為當前各行業主要流行的網絡技術之一,已經被現代的許多工業生產管理活動所應用,我國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競爭中的主體構成,更多時候代表著社會生產力先進水平,代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其他私營企業和民營經濟沒有的優勢,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外來企業、混合型企業的參入、民營企業的不斷壯大,我國國企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局勢。新的形勢下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管理工作生產工作的效率,成為我國國企提高本身綜合競爭力新的工作重點。根據現代化管理經營理念的戰略發展指導思想,不難得到要實現我國國企生產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首要的就是進行傳統舊有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的改良,在我國舊有的傳統管理生產工作中,生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多是以語音紙質的形式進行傳遞,新形勢下伴隨著競爭機制的加劇,原有的傳統信息傳遞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瞬息萬變的競爭市場,尤其是信息搜集和匯集速度的不及時,極大程度上給我國國企相關生產管理政策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延遲,從競爭的源頭,我國大多數國企的經濟活動的開展已經落后于廣大的私營或者外來企業,因而改變信息傳遞模式成為當前國企生產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一大重點。

云計算技術作為當前適用性強、信息傳遞速度快的新式網絡技術悶雷,其對于企業信息傳遞和企業經濟策劃制定有著極大的幫助。云計算技術通過服務器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平臺,對于企業本身的各種生產銷售業務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整理出對企業現階段或者將來階段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夠對企業往昔的生產活動信息進行有序科學的列表式對比,從而以遠超傳統數據信息整理人員的工作成績,向廣大的國企管理人員提供清晰完整科學的企業市場數據信息支持,為國企下一步的生產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礎。

與此之外,云計算技術作為當前主流的企業應用型互聯網技術,其更大的效能在于信息的綜合平臺化。企業通過自己私營的云服務器或者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器,通過在虛擬的平臺上建立企業本身的生產管理制度表,從而以互聯網技術獨有的動態感官功能,實現對企業各個不同階段數據的記錄比較,進而保證對企業的二十四小時不間歇監察監督工作,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企業本身各個部門的工作效率。云計算網絡信息技術的一大優勢便是其部署迅速,對于未來企業各項目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彈性擴展能力。云計算的規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服務器的節點可以伴隨著國企本身經濟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從而擴多,并且及時的將新的企業生產節點或者部門節點拉入到國企整體的規劃管理活動當中,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國企在進行前瞻性戰略核心觀念方面的工作效率,更節省了不少的工作時間。而且云計算技術本身有著強大的計算能力、高可用性能夠更快的相應市場信息的發展變化,從而實現高度虛擬化資源統一組織、組成一個龐大的資源平臺,統一提供服務,在引導企業更低消耗的同時,提高國企的利潤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經營,形成國企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模式。

3 云計算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現狀

我國云計算技術相比較發達國家,其發展的速度和發展開始時間均較落后。Google作為我國第一個運行Goolge云計劃的廠商,在我國大范圍各大高校合作建立云服務器聯絡站,從而建造起了自己的云計算服務網絡。而IBM\HP等大型公司緊隨其后,2008年我國無錫市政府率先與IBM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云計算項目合作,這標志著我國國企第一個應用云計算系統的特例出現,隨后伴隨后我國南京政府開始建設國內首個“電子商務云計算中心”并且與廣大服務器廠商合作,實施布局全國范圍的云計算推廣方案。與此同時北京、山東、廣東等省市也開始加快了對云計算技術的相關服務的建設和云營,通過云計算搭建了政府辦公信息平臺,逐步完成了對電子政務、公共醫療、數字化城市等方面的應用部署,而此段時間我國多數國企業在政府的引領下開始大范圍的引用云計算數據信息技術,縱觀我國國企當前的云計算技術應用,不難發現我國多數國企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深度相比較國外先進大型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階段伴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國內經濟市場中參與元素的多元化,國企所占的市場地位已經從原來一家獨大的局勢變成了多強競爭的局面,新的形勢下廣大國企管理者要從自己的工作角度出發,從而著眼于當前市場的發展狀況,采用新的云計算網絡技術來提高國企的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生產消耗、提高生產效率、擴大銷售渠道、提高企業管理策略的制定實施,從而根本上提高國企的綜合競爭力,在新的條件下不斷的開發新技術,吸收新的人才理論,提高企業本身的品牌文化內涵,實現國企的可持續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志水.云計算的現在和未來[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01).

第4篇

關鍵詞:教育技術;云計算;中職教育;轉變

中圖分類號:TP393.09

1 教育技術發展概述

教育技術是根據視聽教育理論和實踐應用的基礎上,美國教育技術委員會首次提出,經過多次修改,多次實踐,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教育技術是通過創設、使用、管理適當的技術性的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的研究與符合道德規范的實踐[1]。教育技術不僅是理論研究的領域,也是實踐的領域,本文主要就教育技術的實踐領域的應用進行論述。

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教育技術的發展從萌芽階段到網絡發展階段,它在教育手段方面經歷了視覺教學――試聽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演變歷程[2]。教育技術的特點體現為積累性與選擇性,最后形成了現代教育技術。

2 中職學校教育技術應用現狀

中職教育辦學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3],決定了中職教育以培養一線的技工和服務人員為目標,同時為職業學校學生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在教育目的上需要達到一定的技能目標,也需要掌握方法目標。為達到上述兩個目的,中職學校在教育技術的實踐上應走在前列,采用時代性的技術過程和資源創設環境,但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從觀念到實踐中還存在著如下問題。

2.1 定義的誤解

教育技術在我國的還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在過去十余年間,不少地區與學校對教師進行了現代教育技術相關知識能力的培訓,但是在實踐中反映出對教育技術定義的誤解:認為只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計算機,就實現了教學的現代化。

2.2 操作環節機械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局限,表現為用電腦玩花樣、重形式。在操作環節上機械,只是將書本簡單的“復制”到電腦上,將電腦單純的作為了顯示器,按照課件內容安排教學活動,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效調整課堂。學習方式未發生變化,教學過程缺乏互動性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降低。另一極端體現是在教學活動過分依賴信息手段而摒棄傳統手段。忽視教育技術的運用目的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它們在本質上是輔教育手段。

2.3 缺乏交互,資源單一

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缺乏交互,學習過程雖然因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讓學習更便捷,但學習的形式上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習活動過程中得到的反饋信息有限。在教育資源的選擇上單一、薄弱,對資源的利用僅是對教材的普通延伸,使之不能因材施教,提供學生喜歡的資源。

3 云計算概述

云計算是根據使用量進行付費的方式,提供了一種可用、便捷、按需網絡訪問形式,通過網絡資源配置的共享池,提供了簡單、快捷使用資源的服務。

云計算有彌漫性、分布性和社會性特征。云計算的簡單技術已經在網絡服務中應用得很廣泛,如電郵、搜索引擎等。云計算的特征決定了云計算服務的共享性、同時性和交互性,按照云計算的最普通的解釋,它的目標是把一切都拿到網絡上,云就是網絡,網絡就是計算機。如今云計算技術也逐漸在開始改變信息產業的格局和人們的工作生活模式,例如Google的Google Doc和Google Apps等產品,用上了許多遠程應用如Office文字處理而不是用自己本地機器上安裝這些應用軟件。

4 云計算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探討

教育的發展需要新的教育技術,刺激了教育的發展。云計算的發展帶來信息技術的變革,教育技術也必然會進一步發展,利用云計算技術,整合教育資源促使教學方式的變化。

云計算教育是開放性的學習,它讓家庭、學校、社會教育貫穿一體。創造了全程式終生化的學習環境和模式。MOOC是美國2012年興起的一種開放型網絡教育課程,如今在全球范圍越來越普及,因為MOOC課程更具有自主性,課程更容易讓學生使用。這些特性都是云計算環境所帶來的教育模式的優越性。云計算教學特點如圖1所示:

4.1 學習的移動化

云計算環境下,網絡發展特點是移動化,教育技術發展趨勢也是移動化。如今移動設備終端的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在移動通訊中發揮了更多的作用,在這種大趨勢之下,作為教育者與其如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不如利用移動設備來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讓云計算應用在所有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之中。

4.2 學習資源的交互式轉變

在云環境下的移動化學習模式,學習資源同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學習過程中,學習資源主要由教師提供,傳統課程的內容是事先準備好的,學生在學習資源的選擇上存在著被動性。在云計算環境下的教學,學習資源的選擇更具有自主性,學習內容的提供者不再只是教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角色也發生著變化,不僅是學習者,也可能是學習內容的提供者,學習資源的準備者。學習資源將是交互式的,并在不斷的更新發展。

4.3 非正式化學習與社交化學習

在云計算環境下,學習將更加的非正式化,因移動終端的使用,可以突破傳統課程時間、空間的限制,依托互聯網技術,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對知識進行更新和儲備,不再局限于課堂和學期之內,在課余以及假期學生均可以利用學習資源進行學習,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放教師,使教育目的更有效的達成。

非正式化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共享資源的同時也補充新的資源,同時也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或者成果。學生之間形成互動和回應,在學習過程中能得到及時的回饋,達成同儕審查、協作學習的結果。

5 教師的角色從主導到合作的轉變

學習資源的交互性、學習的非正式化的發展,讓教師做出相應的轉變,教師不再僅是知識的傳播和輸出者,更是知識的創造與學習者。教師也融入到社交化學習過程中,從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作用。

參考文獻:

[1]傅鋼善.現代教育技術[M].西安:山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李瓊.教育技術的變遷與高等教育大眾化[D].湘潭大學,200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Z],2008.

第5篇

【關鍵詞】教育技術 云計算 交互式

一、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的內存、存儲和計算能力集中起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并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實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服務。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計算需求,學校不得不經常購買更新電腦設備。如果使用云計算服務,絕大部分計算任務交給云端(分布式計算機服務器)來完成,只需讓電腦接入互聯網即可。云計算帶來的變化就是正在逐漸使用在線產品替代傳統的桌面軟件,將數據資料從自己的電腦上轉移到網上時,他們正在使用著“云計算”種新興的架構,數據和應用軟件都在網絡上,用戶能夠通過任何網絡連接設備訪問它們

二、國外教育技術發展狀況

(一)Youtube上的大學課堂

繼UC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后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開設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學校視頻內容,包括視頻課程、校園生活、新聞事件以及學校體育等。UCBerkeley的YouTube頻道從2007年10月啟動至今,已經近400個視頻片段,內容涉及14門課程以及校園生活、新聞、活動、體育等。為公眾提供了了解頂級大學生活的渠道。目前訂閱者達16,043人,頻道瀏覽量達到 1,905,034次。UCLA的YouTube頻道開設不久,視頻已經達到162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視頻質量相比YouTube上其它的視頻更加清晰,這也保證了課程的可看性。

(二)交互式白板

交互式白板是與電腦和投影機相連的大型交互式顯示設備。當投影機把電腦桌面內容投影到白板上面時,用戶可以通過特殊電子筆,手指或其它設備在白板界面上操作電腦。因此,本質上交互式白板是一種觸摸式電腦屏幕。其用途非常廣泛,比如:各類教育機構的教室,公司和工作團隊會議室,職業運動教練的培訓教室,電視臺播音室等等。

進入二十一世紀,交互式白板正成為未來型教室的標準配置。在這樣的教室中上課,教師和學生都樂在其中。GTCO Calcomp公司的Interwrite Board 白板產品和Interwrite Learning互動教室解決方案,就搭配了Interwrite Workspace Software (互動工作軟件),它擁有大量的互動教學內容和資源,適用于許多學科。Mongtomeryville公司的Intelliboard (I-Board) 產品則配以Easiteach Studio(易教學平臺),是一種教學一體化軟件,提供了大量的跨學科教學工具。而來自Calgary的SMART Board白板產品裝配的軟件則包含了6600個學習組件,供教師創建自己的互動課程內容,也可以添加組件定制個性化學習活動。

(三)美國K12學校擁有聲音系統教室

一種紅外麥克風配件能讓教師輕易的提高聲音,幫助忙碌中的孩子們聽得更清楚。這種設備大約像手機般大小,可以用繩鏈掛在教師的脖子上。而整套系統則包括四個天花板上的擴音器、師生用的麥克風,以及相關的支持器材。

(四)學校視頻分享網站

學校中的視頻分享越來越被重視起來。教師認為通過與同行的視頻分享,有機會了解并學習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中的優點;學生認為視頻分享網站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出口。不過由于一些面向大眾的視頻分享網站的內容良莠不齊,致使許多學校限制了在校園中對YouTube等網站的訪問。鑒于此,一些為學校服務的視頻分享網站開始浮現出來:teachertube為教師提供了分享視頻的場所,schooltube則是為學生提供在線學習作品的地方。為保證內容安全,這兩個網站有嚴格的隱私聲明和公共認證條款。SchoolTube 會監控網站的視頻內容,以確保其對于學生來說是安全的;而TeacherTube只允許從事教育工作的注冊用戶上傳視頻。

(五)混合課程的使用

混合課程(Hybrid courses)被描述為一部分是傳統的面對面課堂教學方式,另一部分則是在網絡環境下的在線教學方式。現在,這種混合模式在大學和中小學變得越來越流行。支持者們認為這種教學理念充分利用了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的優勢――并且現在,這里有一些證據支持混合課程能幫助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混合課程在線的部分這是通過WebCT Vista平臺傳遞的,該平臺擁有各種適用教學的技術。麥克法林根據他的課程定制了WebCT環境:使用課程專用的網頁橫幅(banner)、給自己設計了一個交互式的SitePal虛擬形象、在主頁提供課程公告等等。

三、網絡技術下創新課堂應用實例

B老師在設計和實施WebQuest時常常把學生引入到社交網站相應主題的群組中,因為在這里比在現實中更有機會遇到相關主題的有經驗的人和專家,以及匯聚的一些專門的數字資源。比如,在一個財經主題的WebQuest教學中,B老師讓學生們加入到facebooke的財經群組中采訪專家、尋找資源,這好比把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學習。可見在社交網站和第二人生的角色扮演能為學生開展網絡探究搭建一個真實的環境。另外B老師還利用wiki工具引導學生展開網絡頭腦風暴,wiki會記錄下學生們思考討論的痕跡。K老師則利用社會化書簽工具del.icio.us中的tag,為學生們帶來豐富的網絡資源,這縮短了師生查找收集資源的時間。他也要求學生們把學習成果上傳到(視頻分享網站)或(ppt分享網站)上,接受更大范圍的評價。這種方式也能有效的避免了學生利用簡單的復制粘貼完成學習任務,因為作品的公開的,抄襲很容易露餡。

在21世紀,不同地區的師生通過互聯網開展交流協作學習越來越普遍。學校跨文化網際協作學習的網站提供了豐富的主題供師生們開展活動,主要方式是通過教師可監控的電子郵件方式交流,內容只在交流雙方公開。P老師則采取另外一種更開放的形式開展網際協作學習,他在上 申請建立了一個社會化網站專門用于這類教學。由于這種形式只開放了參與形式和內容,并不涉及公開學生的個人信息。所以是一種更開放更安全的形式,教師只需監控網站的內容即可。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芯片技術

計算機將能夠具備更多的智能方面的成分,它將具有非常多種感知能力、具備一定的思考和判定研究的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語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輸進手段(如語音輸進、手寫輸進)外,讓人能產生身臨其境感覺的各種交互設備已經出現,虛擬現實技術是這一領域發展的集中體現。

傳統的磁存儲、光盤存儲容量繼續攀升,新的海量存儲技術趨于成熟,新型的存儲器每立方厘米存儲容量可達10TB(以一本書30萬字計,它可存儲約1500萬本書)。信息的永久存儲也將成為現實,千年存儲器正在研制中,這樣的存儲器可以抗干擾、抗高溫、防震、防水、防腐蝕。如是,本日的大量文獻可以原汁原味保存、并流芳百世。

硅芯片技術的高速發展同時也意味著硅技術越來越近其物理極限,為此,世界各國的探究職員正在加緊探究開發新型計算機,計算機從體系結構的變革到器件和技術革命都要產生一次量的乃至質的奔騰。新型的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納米計算機等將會在21世紀走進我們的生活,遍布各個領域。

量子計算機是基于量子效應基礎上開發的,它利用一種鏈狀分子聚合物的特性來表示開和關的狀態,利用激光脈沖來改變分子的狀態,使信息沿著聚合物移動,從而進行運算。

量子計算機中數據用量子位存儲。由于量子疊加效應,一個量子位可以是0或1,也可以既存儲0又存儲1。因此一個量子位可以存儲2個數據,同樣數目的存儲位,量子計算機的存儲量比通常計算機大很多。同時量子計算性能夠實行量子并行計算,其運算速度可能比目前個人計算機的PentiumⅢ晶片快10億倍。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量子計算機有3種類型:核磁共振(NMR)量子計算機、硅基半導體量子計算機、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預計2030年將普及量子計算機。

光子計算機即全光數字計算機,以光子代替電子,光互連代替導線互連,光硬件代替計算機中的電子硬件,光運算代替電運算。

生物計算機的運算過程就是蛋白質分子和四周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功能過程。計算機的轉換開關由酶來充當,而程序則在酶合成系統本身和蛋白質的結構中極其明顯地表示出來。

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脫氧核糖核酸(DNA)處于不同狀態時可以代表信息的有或無。DNA分子中的遺傳密碼相當于存儲的數據,DNA分子間通過生化反應,從一種基因代瑪轉變為另一種基因代碼。反應前的基因代碼相當于輸進數據,反應后的基因代碼相當于輸出數據。假如能控制這一反應過程,那么就可以制作成功DNA計算機。

蛋白質分子比硅晶片上電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甚近,生物計算機完成一項運算,所需的時間僅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維速度快100萬倍。DNA分子計算機具有驚人的存貯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儲1萬億億的二進制數據。DNA計算機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電子計算機的十億分之一。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質分子,所以生物計算機既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又可直接和生物活體相聯。預計10~20年后,DNA計算機將進進實用階段。

“納米”是一個計量單位,一個納米即是10[-9]米,大約是氫原子直徑的10倍。納米技術是從8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的前沿科研領域,終極目標是人類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縱單個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

現在納米技術正從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起步,把傳感器、電動機和各種處理器都放在一個硅芯片上而構成一個系統。應用納米技術研制的計算機內存芯片,其體積不過數百個原子大小,相當于人的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納米計算機不僅幾乎不需要耗費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計算機強大很多倍。

目前,納米計算機的成功研制已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惠普實驗室的科研職員已開始應用納米技術研制芯片,一旦他們的探究獲得成功,將為其他縮微計算機元件的研制和生產展平道路。

今天人們談到計算機必然地和網絡聯系起來,一方面孤立的未加進網絡的計算機越來越難以見到,另一方面計算機的概念也被網絡所擴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Internet在過往如火如荼地發展,其影響之廣、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從沒有一種技術能像Internet一樣,劇烈地改變著我們的學習、生活和習慣方式。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有計算機網絡直接或間接地和Internet相連,使之成為一個全球范圍的計算機互聯網絡。人們可以通過Internet和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戶自由地進行通訊,可從Internet中獲得各種信息。

人們已充分領略到網絡的魅力,Internet大大縮小了時空界限,通過網絡人可以共享計算機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信息資源。“網絡就是計算機”的概念被事實一再證實,被眾人逐步接受。

在未來10年內,建立透明的全光網絡勢在必行,互聯網的傳輸速率將進步100倍。在Internet上進行醫療診斷、遠程教學、電子商務、視頻會議、視頻圖書館等將得以普及。同時,無線網絡的構建將成為眾多公司競爭的主戰場,未來我們可以通過無線接進隨時隨地連接到Internet上,進行交流、獲取信息、觀看電視節目。

當今在面向全球的網絡化應用的各種新型的微型計算機和信息終端產品方面將會成為主要的產品之一。通過便攜計算機、數字基因計算機、移動手機和終端產品,以及各種手持式個人信息終端產品,將把移動計算和數字通訊融合為一體,手機將被嵌進高性能芯片和軟件,依據標準的無窮通訊協議(如藍牙)上網,觀看電視、收聽廣播。在Internet上成長起來的新的一代自然不會把汽車當作為代步工具,汽車將會向用戶提供一些有關上網、辦公、家庭娛樂等功能,成為車輪上面的信息平臺。

第7篇

關鍵詞:云計算;體系結構;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6-3701-03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發展,傳統的用戶終端開始向更為便捷并隨時隨地可以接入網絡終端的方向發展。同時,PC、筆記本電腦也從傳統的以桌面應用為中心逐漸發展為以瀏覽器為中心,總的趨勢是終端多樣化、操作系統便捷化、瀏覽器中心化、存儲處理網絡化。終端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而這個過程將與網絡側的另一項革新遙相呼應,即被稱為“第三次IT革命”的云計算技術。隨著終端需要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以及瀏覽器逐步成為信息交換中心,更多的存儲和計算機能力遷移到網絡上,后端的服務器開始演變成“云”。云計算技術不僅使后段服務器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規模化擴展,并滿足海量數據的存儲和并發處理需求。

1 云計算相關概念

1.1云計算的演進

1.2云計算的定義

云是由相互關聯且虛擬化的計算機組成的分布式系統模式。這些虛擬化的計算機以動態的形式提供一種或多種的存儲資源。這些資源通過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消費者之間的協商來流通。基于這樣云的計算稱為云計算。簡單地說,云計算就是指基于互聯網絡的超級計算模式。

1.3云計算原理

簡單的說,云計算是指基于互聯網規模化資源池的計算、存儲、開發平臺和軟件能力提供給用戶,實現自動化、低成本、快速提供和靈活伸縮的的IT服務。

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1.4云計算的特征

1)統一的管理與分配。所有資源無論地域或規模都由統一的管理節點進行分配與使用,將資源的價值實現最大化。

2) 規模龐大。各大微軟公司均擁有近幾十萬臺的“云”服務器并且企業私有云一般擁有數百萬上千臺的服務器。

3) 服務器虛擬化。各終端請求的服務均來自“云”,并不是有形的固定實體,使用者僅需一臺電腦甚至一部手機,通過網絡就可以使用。

4) 高品質的可擴展性:互聯網的業務特征要求云計算的計算池能實現簡單和高速擴展,以便在用戶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滿足需要。缺乏可擴展性可能導致很高的管理成本和很差的用戶體驗。

5) IT獲取時間短。互聯網上提供云計算服務時均以接口的形式提供計算與存儲能力,因此,云計算運營商應具有非常強大的批量提供能力。

6) 可信任性高。“云”增加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方式來保障服務的可信任性,使用云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信。

7) 價格優廉。“云”利用具有經濟性的節點以及自動化的集中式管理將資源高效率利用,有效降低了成本。

2 云計算系統架構

3 云計算服務形式

云計算的一個很突出的傾向就是IT服務化,也就是將傳統的IT產品、能力通過互聯網(如果私有云就是內部網)以服務的形式交付給用戶,即大家所熟知的IaaS、PaaS和SaaS,對應于傳統IT中的“硬件”、“平臺”、和“(應用)軟件”。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3類服務。

3.1 1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傳統IT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因此,IaaS主要指基于傳統IT基礎設施之上提供的服務,包括計算機服務、存儲服務和網絡服務。計算服務既包括彈性虛擬機, 如:Amazon的EC2,也包括高性能計算能力,如Amazon基于Hadoop MapReduce的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高性能計算)服務。存儲服務既包括塊存儲和對象存儲服務,如Amazon SDB、Azure SQL。 提供存儲能力的可以是傳統的共享式系統,也可以是分布式存儲系統。網絡服務則包括防火墻服務、負載均衡服務、CDN服務、如:Amazon ASW的Route 53、Elastic Load Balancing、CouldFront等。

3.2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

傳統的IT平臺主要是操作系統、中間件和開發平臺,他們都是為應用開發和運行提供能力和支撐環境的,一般由用戶自行部署。而在云計算中,PaaS服務提供商集中部署和運營操作系統、中間件、開發平臺等,再以服務實例的形式將它們提供給外部的用戶,即向第三方提供應用開發與運行實例環境,例如Google的App Engine、微軟的Azure Platform。

3.3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

傳統的軟件既有面向個人的桌面軟件,也有面向企業的服務器軟件,由于用戶自行訂購及部署。而在云計算環境下,這些由SaaS服務提供商集中部署和運營,并以軟件服務實例的形式提供給用戶,供多用戶共享,例如Google的Google Apps、Salesforce的CRM服務、NetSuite的管理軟件的服務。

4 云計算發展趨勢

目前使用公有云的服務的大型企業雖然較少,但未來3年這一局面將發生巨大改觀。公有云在成本、大數據計算能力以及靈活的可擴展性方面比私有云更具有優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型企業逐漸認識到公有云的成本和靈活性優勢,因此會將一些數據和處理任務轉移到公有云上存儲和計算,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將選擇公有云使用。

隨著DropBox、Evernote等個人存儲備份工具的出現,特別是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普及,云計算開始全面進入個人消費領域。2011年,蘋果推出iCloud,Amazon推出CloudDrive和CloudPlayer,Google推出Google Music和計劃推出Google Driver,微軟升級了SkyDrive,HTC、三星、華為、阿里巴巴、小米等多廠家推出面向移動終端的云存儲服務備份等,云計算應用服務正在進入尋常百姓家,目前的主要應用形式包括多終端的文件數據備份同步、云音樂、云筆記本等。隨著智能電視技術的逐步成熟,未來面向家庭的圍繞智能電視與其他終端互動共享的各類云服務也將應運而生。

5 結束語

云計算是一個全新的、很有發展前景的計算模式。它以共享云中各節點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為其本目的,以提供給終端用戶所需的計算機資源為其主要職能進行開發與研究。目前,我國的“云”研究明顯落后,如以本文提出的云服務進行深一步的開發與研究,我國的“云”發展將有突破性進展。

參考文獻:

[1] 危烽.淺談云計算在互聯網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3).

[2] 雷葆華,饒少陽,張潔,王峰.云計算解碼[M].2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袁國駿.淺談云計算及其發展應用[J].實驗室科學,2009(4).

[4] 張德峰.云計算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6.

[5] Cloud Computing.http:///wiki/Cloud_computing.Wikipedia.2010,12.

第8篇

>> 云計算及其對圖書館的影響 云計算環境影響下的圖書館展望 云計算帶給圖書館的影響與思考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探討 云計算與圖書館的交集探討 云計算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探討 云計算對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影響 淺析云計算對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影響 云計算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影響及應對 云計算對高職醫學院校圖書館的影響 云計算與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 探討計算機技術對圖書館的影響 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字圖書館云服務模式探討 云計算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策略研究① 信息網絡化對高校圖書館改革發展影響的探討 談網絡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制度政策對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新媒體發展對圖書館的影響 出版融合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研究 淺論網絡環境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朱一紅.云計算在圖書館的應用與潛在風險[J].圖書館與實踐,2011(3).

[3]許軔.淺論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江西理論圖書館學刊,2011(2).

[4]王文清,陳凌.CALIS數字圖書館云服務平臺模型[J].大學圖館學報,2009(4)

[5]胡小菁.云計算給圖書館管理帶來挑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 4)

第9篇

【關鍵詞】虛擬化技術;云計算;企業;應用;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1-0137-01

在計算機方面虛擬化通常是一個廣義的術語,它的虛擬性主要體現在計算機元件一般并不是在現實基礎上而是在虛擬的基礎上運行的。虛擬化技術不僅對硬件容量的擴大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夠使軟件的重新配置過程得到簡化。單CPU模擬可以與多CPU并行,是CPU的虛擬化技術一個顯著特點,它不僅能夠允許在一個平臺上對多個操作系統同時運行,另一方面可以使應用程序運行在互相獨立的空間不被彼此影響,對計算機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顯著作用。而作為IT產業的又一次的成功變革,云計算的產生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分布式技術及虛擬化技術與處理器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使計算從遠程服務器或本地計算機中集中分布在一定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是云計算的基本原理。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支撐云計算的最重要的技術基石就是虛擬化,因此,虛擬化與云計算是相輔相成的。在云計算中幾乎所有的部署環境與物理平臺都對虛擬平臺的遷移和備份以及擴展等有所依賴。甚至可以說云計算的各種操作都要通過虛擬化的層次才能完成,云計算中很大部分的硬軟件對虛擬化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支持,從各種技術的發展來看,過不了多久就能實現各種資源在物理平臺上的透明運行,在資源上實現自動化分配。在現代這個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社會,信息化建設對企業來說,是影響其生存與發展的一大因素。在云計算出現之前,由于資金、人力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一些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上仍然面臨不少問題。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的產生與發展,給眾多中小企業的在信息化建設上又多提供了一項選擇。目前,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領先的有谷歌、雅虎、微軟、亞馬遜、IBM、Sun等。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在解決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有很多優勢,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

1.在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中的應用

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模式與傳統11r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別,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包括

彈性收縮、按使用量收費及快速部署和資源抽象四個顯著特征。依據訪問用戶數量的多少,云計算可以相應對對包括中間件應用、帶寬、CPU及存儲等IT資源進行增減,以使IT資源在規模上可以進行動態的伸縮,依靠用戶需要可以進行資源等及時陜速的部署,對其規模變化的滿足有重要作用。云計算的特點主要有先期成本低、虛擬化技術及按需、升級便利等。此外,由于其基礎設施的租用性,云計算的應用將會使企業在運營管理成本有很大節省,大大縮減了企業在服務器、機房電力和制冷等方面的開支。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在企業信息化的應用中首先是根據企業自身信息系統的需求或直接購買或委托開發商開發,置購服務器等軟硬件設施,采用企業自己建設、自己維護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在自己的服務器上部署自己的軟件系統。雖然,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這種應用方式可能會使企業承擔一定的IT投資風險很購置與維護費用,但畢竟只需要購置一次,無需再購買其他軟件產品,在人力維修更新等方面也不用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等,解決了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高的問題。

2.在企業平臺豐富、性能與信息化實施效率以及軟件功能集成上的應用

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帶有龐大的平臺和商性能的服務器集群,可以把各種資源整合在“云”中。尤其是云計算,能夠給一些資金不足的中小企業同樣體驗到性能先進而又豐富的大型系統平臺以及重要的信息資源在企業中的應用。在之前信息化發展的傳統環境下,一般只有大型的企業集團與重要客戶才能用到這些重要的平臺與資源。可以說,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拉小了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先進信息化與資金的差距。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所采用的架構是一種高可靠器集群數據中心架構,對系統可以實施動態更新、負載均衡,通過SSL安全套接層進行加密傳輸,實現安全身份遠程校驗,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安全性與可靠性會更高。除此之外,虛擬化技術及云計算在企業中應用是可以滿足其不同業務多種多樣的發展需要,甚至能夠依據條件量身定制各種軟件應用服務,有助于企業因盜版問題而牽扯的知識產權問題的克服與解決,有效提高信息化實施效率,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

3.在企業創新與電子商務能力提高以及擴展性方面的應用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偷伦免费视频观看的 |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一色桃子在线精品播放 | 国产高清自偷自在线观看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操你.com|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1 | 日日操狠狠干 |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偷人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高清精品一级毛片 |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段 |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 免费一级国产生活片 | 婷婷6月天 |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 欧美日本日韩aⅴ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日韩 | 伊人手机视频 | 六月丁香激情网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四虎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公开免费视频 | 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 成 人 黄 色视频免费播放 | 久久99九九99九九99精品 | 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