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健康教育評價指標優選九篇

時間:2024-03-19 10:45:4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健康教育評價指標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1)科學性原則,指應充分注意指標的相關性、層次性,并保證同一類同一層次指標之間的相互獨立性。(2)客觀性原則,指在選取的每個指標能如實反映所需評價內容的客觀本質。(3)完整性原則,指能全面反映研究內容的各方面情況。(4)可測性原則,指盡可能將指標量化,并用數字來表達。(5)簡易性原則,要求在滿足完整性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指標的數量。

2評價指標的建立及解釋

依據以上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結合對健康教育網站現狀的分析,嘗試提出健康教育網站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自頂向下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詳見圖1。體系的準則層由網站內容、界面形式、網站功能、規章制度、網站運維和社會影響6個準則指標構成,每個準則內容又有具體指標項。下面詳細介紹每個指標的含義及評價的具體內容。(1)網站內容網站內容直接關系到網站的整體質量,由四個指標組成:資訊主要評價信息的更新度、權威性和時效性;保健知識和康復知識主要評價網站內容的覆蓋度、實時性、權威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健康意識和自我醫療決策能力;內容維護評價信息的更新度、內容數量與年增長率,網站是否有專人維護并及時清除失效和錯誤信息。作為一個健康教育網站,可以多提供一些康復保健常識,在內容上可以做以下考慮:①加大對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等疾病的普及健康教育;②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加如內、外、婦、兒科等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和搶救措施;③增加合理用藥知識,如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服法等;④加強就診知識普及教育。(2)界面形式界面形式由三個指標組成:網頁布局評價網站版面是否有統一的色彩風格和主色調;網頁層次評價網站欄目、內容布局,內容層級復雜度和清晰度;健康教育特色評價網站的公眾健康教育特色是否突出。(3)網站功能網站功能由五個指標組成:友情鏈接評價網站鏈接數量,包括鏈接相關的健康機構,加入微博、微信鏈接等,是否無死鏈、錯鏈;網站導航評價網站是否提供網站地圖、幫助、重要服務和欄目使用說明等;信息檢索評價網站搜索便捷度和準確度。包括在顯著位置提供搜索引擎,提供按標題、內容的關鍵字等檢索方式,搜索結果的準確度、相關度排序等;新技術使用評價網站是否可使用人臉識別登錄、綁定QQ、微博等賬號登錄,設置網站二維碼等;網站交互性指有定制功能,網址是否容易被記住,能否支持用戶留言、在線醫生咨詢等。(4)規則制度安全制度是指是否制定了網絡安全制度、負責人是否明確;審核制度主要評價網站是否具有版權標注和有效的ICP備案號,是否有嚴格的資源審核制度;應急預案評價網站出現各種突發事件時的處理方案,如防止數據被侵入、破壞和災難恢復措施;用戶制度評價網站是否制定了用戶管理規章制度。(5)網站運維人員資質指負責網站的技術人員是否具備網絡管理、網站制作等相關專業技術資格證書;頁面響應速度評價打開網頁、搜索內容的響應時間;網站穩定性評價網站有無出現無法打開和打開網頁錯誤的情況;信息安全性主要評價對有害信息及時處理、上報,并有完整的信息追尋機制和應對措施,定期進行后臺程序、數據庫、病毒防治更新和數據備份等。(6)社會影響日均訪問量主要評價Alexa排名情況,用戶是否經常瀏覽該網站,是否使用在線預約掛號、參與健康互動討論;搜索引擎上出現率指以該網站名為關鍵詞,在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索的結果情況,包括搜索條目數和準確性;用戶滿意度指用戶對服務質量的總體性評價,包括是否有助于豐富健康知識、提高健康意識,滿足個性化需求、保護個人隱私等。

3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計算過程

根據AHP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建立各判斷矩陣后,利用MATLAB軟件計算各個判斷矩陣的權重系數(表3-表9)。查表2知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從而可檢驗矩陣一致性,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10所示。根據表10可知,所有判斷矩陣的CR值均遠小于0.1,滿足判斷矩陣整體一致性的要求,表明所構建的判斷矩陣中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成立,指標權重向量計算結果合理。經過總體目標的確定、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權重分配,可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合成權重,并根據評價體系使用百分制以便于網站實際的評價工作,根據上述計算結果,由此得出一個健康教育網站評價指標體系表。

4結語

第2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是改進教師教學、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與方式。制定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在理論思辨和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闡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應遵守的相關原則,初步建構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評價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指標

隨著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已成為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新興教育實踐活動,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如何評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效果的評價標準,探討評價方法,對于指導我國當前中小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制定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一堂課的高效與低效,往往需要通過一些可以觀察的外顯指標來進行。但是這些指標的確定需要依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而定。心理健康教育課因其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育和心理適應指導而具有獨特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更關注課堂的訓練活動和學生的情感體驗、反思內化等,因此構建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評價指標需要遵循如下幾個原則。

(一)目標指向心理品質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積極心理學思潮,改變了心理學對消極心理因素關注的局面,轉而關注個體的積極心理品質。積極心理學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從診斷、治療轉向發展和預防。積極心理學認為培養人的善端和積極品質比查漏補缺式的心理咨詢更能有效預防心理困擾,倡導關注個體的積極情緒和情感(主觀幸福感、快樂、愛)、積極的人格特質(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以及創造力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將當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務定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必須轉變消極心理學主導的局面,轉而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目標指向培養和塑造學生積極的情緒情感,讓學生更快樂地學習和生活,提高其主觀幸福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

(二)內容著眼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課程評價指標內容的選擇與設置必須關注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學生的發展任務為切入點,關注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按照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觀點,個體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一定的發展任務和要求,完成發展任務則能順利過渡到下一個階段,否則就會影響個體的發展。由于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存在著兩面性——積極和消極,那么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就必然存在困惑,倘若走向消極一面過多則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必須著眼于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引導上。

(三)過程關注心理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育心”的過程,要使個體的心靈得到教化就必須敞開心扉,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理交流的平臺,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分享自我的興趣和動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心理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心理自我的反省,反思自我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和問題,是否缺失某種積極心理品質;引導學生進行與同伴的交流,探討處理心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與教師分享自我的成長困惑和疑問,分享、傳遞心理健康維護的相關技巧,對學生的心理發展進行引導。

(四)小結強調體驗內化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的實際效果取決于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和感悟的程度。任何“說教者”“灌輸者”僅僅告訴學生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而不顧學生的自我體驗,都將導致事倍功半。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最終要靠學生的體驗內化,課堂中的訓練教育活動都必須依賴于學生自我反思,將所有外在于自我的心理技能、知識內化吸收,并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及內涵

(一)構建的指標體系

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的客觀依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需要一個具體、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心理健康課程和其他學科課程一樣存在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個元素,不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內容不是知識而是策略和方法,并且主要是通過活動來體現。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評價須從教師、教學、學生三個核心元素著手。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見下表。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解讀

1.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

對教師的評價可以從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心理教育能力兩個方面來考察。心理教師的基本素質評價著重考察教姿教態、教學理念,心理教育能力從增進咨詢效果的兩個必要因素——共情體驗和積極關注的能力兩個方面考察。

(1)教姿教態。教姿教態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對自己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教師展現的態度,是比教學方法更重要、更能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課堂教學評價需要關注教師語言是否真正做到了親切、自然、大方,肢體動作是否恰當。其觀測指標包括:言語的自然大方,平易近人,透露關懷而不顯威嚴;表情自然、親切,不生硬;肢體動作自然大方,能恰到好處地對學生的反應進行反饋。

(2)教學理念。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導致中小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兩大任務在于對心理問題的疏導和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及潛能的開發。所以對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考察應著重于教師是否將心理困惑的消解與心理品質的培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活動性決定了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旨在為學生提供心理資源,營造氣氛,讓學生自主決定其心理的發展。對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評價需考察教師是否拋棄了傳統的權威角色,及在課堂中主導、支配課程的時間和程度。其觀測指標包括:是否對學生的積極和消極行為同等關注,而不偏向一種行為;學生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各自支配時間的比例;教師是否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是否對學生的發展給予了無私的幫助,是否鼓勵學生積極糾正問題、發展品質等。

(3)共情體驗。共情是指教師暫時放棄自己成熟的理性,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體驗學生的感受,理解學生的世界,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對教師共情體驗能力的考察要看教師是否能盡快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否體驗到學生的情感,是否成為了一個“知心教師”。其觀測指標包括:耐心傾聽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立場,感受學生的內心,與學生同喜同樂融為一體,同時不失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做好一個解釋者,能與學生交換和交流意見;能進行適當的自我暴露,促進學生的發展等。

(4)積極關注。積極關注是指教師無條件地接納學生作為一個主體所擁有的情感、行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應避免出現兩類偏差:其一是關注個別化傾向,只關注少數甚至個別學生。其二是關注點的偏差——只關注學生的不良行為。對于學生群體,教師應關注課堂中每一位學生的反應,對每一位學生的活動進行積極的反饋;對于學生個體,教師在關注學生不良的行為、情感時也要關注他們積極的情緒、行為及品質。關注層面也有深淺,教師的關注不應該局限于表面,需要深入學生內心,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及感受并給予積極的肯定支持和幫助,無時不刻不體現著無條件的溫情,體現著對學生的尊重與關心。其觀測指標包括:關注的廣度,關注了班級上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只針對個別學生;關注學生的積極和消極行為而不存在偏頗;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無建設性的消極批評。關注的深度,深入學生的內心,向學生傳達出無私的溫情,處處體現著關愛,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敷衍塞責。

2.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教學過程評價

(1)教學目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主要目標分為兩個:積極適應與主動發展。從較高層面來說,需要考察教師是否以適應和發展為主要目標,是否按照學生發展的年齡特征及心理需要制定活動目標;從較低層面來說,考察教師是否能夠準確、清晰地理解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沒有偏離出適應或者發展的目的。其觀測指標包括:教師是否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制定課堂適應性和發展性教學目標;實際教學是否以促進學生適應生活、學習、生理變化、人際交往,發展智能、個性、社會性、創造性等為目標;教學目標是否細化、具體且有操作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以既定的教學目標為主,嚴格執行教學目標的同時關注生成性目標;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等。

(2)教學材料。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材料必須適應教學目標,兩者不出現沖突或脫節。建構主義課程觀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活動內容必須“回歸生活世界”,這就要求教學材料要來自生活,活動內容必須新穎、有趣,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其觀測指標包括: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適應情況;教學內容、材料是否具有科學性且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容是否來源于學生的生活,是否新穎、有趣,具有吸引力;教學內容是否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相符合,是否易于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內容的組織是否具有條理性,層次分明,層層深入。

(3)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流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課程內容、目標、教學方法的切合度,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良好體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過渡順暢、自然,水到渠成,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教學過程的邏輯性體現出一個教師對課堂內容理解的程度,缺少邏輯性的課堂顯得雜亂無章,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也從側面反映出教學準備時間不夠。對于活動過程的考察可以從活動的銜接是否環環相扣、邏輯是否嚴密、是否做到了層層遞進入手。其觀測指標包括:教學過程的流暢性,層層深入;教學過程是否存在過度牽強、生硬的問題;教學過程是否具有邏輯性,條理清晰。

(4)教學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學科的特殊性,教師應注意活動形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教學原則等相適應,尤其要控制講授法在課堂中所占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活動為載體,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心理劇、角色扮演、心理游戲、行為訓練等。在選擇具體活動形式時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的適切性。其觀測指標包括:活動時間與理論講授時間所占的比例,是否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學方法、手段的多樣性,是否能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且與教學內容做到了最好的適應。

(5)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民主、有安全感的課堂氣氛中更容易表現真實自我。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自由、民主的氣氛。學生能在民主的課堂里自由自在地探索,任何正確適當的學習行為都不會受到批評,課堂是安全、相對無拘束的,學生擁有發言權和一定的決定權。良好課堂氣氛的創設有利于學生的參與體驗。課堂氛圍的觀測指標包括:教師是否融入到學生群體之中;課堂是否是安全、民主、自由的;學生能否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學生是否足夠信任教師等。

3.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學生表現的評價

受到建構主義思潮的影響,一味強調認知目標達成的觀念逐漸轉變成關注認知、情感等多方面的目標,關注終極認知目標的同時也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同樣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參與度。

(1)行為參與。學生的行為參與是對教師教學的直接評價。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和想象力,主動支配和調節自己的活動,只有達到這種狀態,教師的預設目標才有可能實現。從學生的行為參與評價教學,就必須考察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參與面、參與程度等。其觀測指標包括:參與面,有多少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活動,表現出多大的興趣;參與度,學生多大程度上積極投入到班級活動中,是否能夠完全跟著教師的教學過程步步深入。

(2)情感體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心理體驗”,在活動中產生心靈的觸動或震撼,使學生的學習超越認知,深入情感。學生體驗的充分性、豐富性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在課堂中學生能否感受到心靈的碰撞,能否產生情感的震撼;能否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思;能否對教師預設的教學內容有深刻而豐富的體驗等,都是教學評價需要考察的。其觀測指標包括:學生是否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到教師所創設的心理環境;是否有強烈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否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3)認知改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須關注通過教學或通過活動學生在認知層面的發展和改變。即教師在結束課程后,學生在認知上是否能去除自己的非理性想法,進而接受理性的觀念。其觀測指標包括: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是否深入思考;是否在課堂中反思過自我的不良認知;是否去除了與課堂主題相關的不合理信念;掌握了多少發展積極品質的技巧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評價指標體系實施的注意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需經歷信息的搜集、整理、處理、價值判斷四個過程,期間要避免出現目標偏差和結果偏差,力求做到評價結果的準確、客觀。在評價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以改善學生心理狀況和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為目標

盡管課堂評價的直接目的在于對教師的教學有效性、勝任力等方面的評估,但評價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改進教學最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在實際的評價中要注意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和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發展,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需要圍繞此目標展開。

(二)評價方式方法、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客觀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評價要盡可能避免主觀偏差。任何評價工具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局限性,任何評價主體都具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主觀能動性,單一方法和單一主體往往易導致評價的片面性。因此在課堂評價中需要結合多種評價方法由多個評價主體參與,如學生、家長、學校領導、教師同行、教師本人都應該是評價的主體,此外還應注意多個評價主體之間的合作評價。

(三)評價信息內容收集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按照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師課堂中的表現進行收集需要體現操作的原則性和靈活性。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為收集信息提供了方向和指標,信息的收集須嚴格按照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而不得隨意改變。然而評價指標體系不可能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靈活性和變通。

(四)將評價的甄別、監督與指導、激勵功能相結合

過于注重量化評價將使整個評價過程缺少指導、激勵、人文關懷;過于注重質性評價將弱化評價的甄別、監督功能。因此,評價要結合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不能有所偏向,充分發揮評價的甄別、監督、指導和激勵功能。

注:本研究系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級課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勝任力調查》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若干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2.

第3篇

目的: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方法:在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初步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基本框架;采用Delphi專家咨詢法,在基本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增減,最終確定各級指標及權重值。結果:共進行兩輪專家咨詢,兩次咨詢表回收率均為88%,權威系數為0.905。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29個三級指標。結論:基于Delphi專家咨詢法構建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科學性、可信度較高。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質量評價;Delphi專家咨詢法;大學生

隨著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增多,各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隨之增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成為很多大學的必修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也納入各高校的議事日程。但對于這門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各高校一般采用全校通用的指標體系,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建設,阻礙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文章擬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以公平公正考核教師教學質量,促進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推進該課程的建設。

一、資料和方法

(一)Delphi專家咨詢法

Delphi法是通過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經反復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修正,使專家的意見逐步趨向一致,最后根據專家的綜合意見,對評價對象做出評價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1]。本課題主要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問題,因此,要求專家具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根據Delphi法要求,擬選擇江蘇省內17名專家作為咨詢對象,進行兩輪專家咨詢。專家的一般資料為年齡:25~<30歲5人,30~<40歲8人,40~49歲4人;教育工作年限:10年以下9人,10~20年8人;職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14人,教務管理教師2人,心理輔導員1人;學歷:碩士14人,博士3人。

(二)專家咨詢問卷制定

在運用問卷調查法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初步選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備選指標,并在問卷中設置了開放性問題,以了解專家對問卷中未提到內容的意見和建議。遵循專家咨詢法的要求,每次專家咨詢均有詳細的填寫指南,并將上一輪咨詢表的回答情況反饋給專家。備選指標重要程度依據Likert5分法分為5個等級: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專家對調查內容的熟悉程度也分為5個等級:很熟悉(5分)、熟悉(4分)、一般(3分)、不熟悉(2分)、很不熟悉(1分)。判斷依據分為理論分析、實踐經驗、從同行處了解、直觀感覺四類,影響程度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

(三)指標權重的確定

采用Delphi專家咨詢法對指標權重進行賦值,并進行運算,最終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值。各項指標權重取值范圍均在0~1之間,且各項一級指標權重之和為1,任何一項一級指標所包含的全部二級指標的權重之和為1,任何一項二級指標所包含的三級指標的權重之和為1。

(四)統計學方法

專家的可靠性由專家的積極系數、權威程度和專家意見集中程度來衡量。專家的積極系數以回收率表示,權威程度由權威系數(Cr)表示,Cr一般由兩個因素決定:專家對方案做出判斷的依據,用Cα表示;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用Cs表示[2]。權威系數計算公式Cr=(Cα+Cs)/2。專家意見集中程度指標采用變異系數(CV)表示,其值越大,表明專家意見越離散。在本研究中,整理第二輪咨詢結果,對變異系數小于25%的備選條目予以保留,當專家的意見基本趨于一致,結束本次調查。同時采用Kendall協調系數W表示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協調系數W在0~1之間,越接近于1表示專家意見協調程度越高[3]。

二、結果

(一)專家積極系數、權威程度及協調程度

第一輪咨詢15名專家應答,應答率為88%;第二輪咨詢15名專家應答,應答率為88%。一般認為積極性較高的應答率在70%以上,本研究中專家們對參與此項研究的積極性較高。根據計算公式,本研究中專家權威系數Cr為0.905,一般認為Cr≥0.70為可接受信度,因此,本研究中專家對此次評估的權威程度較高,結果可信。在本研究中,第二輪專家協調系數W=0.125,專家意見比較協調一致。

(二)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

發放專家咨詢表17份,回收15份,回收率88%;專家意見及條目修改情況總結如下。刪除部分三級指標,具體為:二級指標“硬件建設”下的設備建設、資源建設;二級指標“軟件建設”下的心理檔案、心理網站、危機干預、心理社團;二級指標“保障建設”下的經費到位、學習交流;二級指標“學生個體成長”下的心理健康水平、問題預防;二級指標“學生集體成長”下的班級凝聚力、課堂氛圍、班級成長;二級指標“教師成長”下的能力提升。修改的指標為:將原一級指標“教學效果”及其下設的二級指標“學生成長”、“知識素養”放到“教師”指標下分別作為其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原二級指標“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有重復,將“教學水平”刪除,并將其下設的三級指標“教學理念”轉移到二級指標“教學能力”下,作為其三級指標,將三級指標“教學評價”轉移到二級指標“教學效果”下作為其三級指標;將“教學環境”下的二級指標“硬件建設”放到二級指標“保障建設”指標下作為其三級指標,并在“保障建設”指標下加入新的三級指標“組織制度”。

(三)第二輪專家咨詢結果

本輪咨詢后專家的意見基本趨于一致,變異系數均小于25%,最終構建的指標體系如表1~3所示。

三、討論

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效果評估,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一個薄弱環節,也是一個難點。多年來,研究者試圖尋找一套標準化的評價體系,但進展緩慢[4]。本文在遵循現代教育理論的基礎上,采用Delphi專家咨詢法,通過咨詢專家意見,對量表內容不斷地進行修改、完善,構建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科學性、可信度較高。

(一)選擇的專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靠性

專家的選擇是實施專家咨詢法的關鍵,專家人數視研究項目規模而定,有研究認為,專家人數不宜超過50人,以15~50人為宜[5]。本研究選擇江蘇省內17名專家作為咨詢對象,其中既有教務管理教師,又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職教師,還有心理輔導員;教育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專家的學歷既有碩士還有博士。分析結果顯示專家的積極系數和權威系數較高,可以保證內容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二)兩輪咨詢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

對于采用專家咨詢法經過多少輪才可使專家意見較一致,一般無具體要求,多數短期經過2~3輪評估,專家意見已相當一致[2]。本研究在經過兩輪專家咨詢后,各項指標變異系數均小于25%,第二輪專家協調系數W=0.125,說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

(三)備選指標來源符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的要求

本研究在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基礎上[6],結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初步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備選指標,并在專家問卷中設置了開放性的問題,以了解專家對問卷中未提到內容的意見和建議。在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不斷檢驗其是否符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的要求。首先,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完整性原則[5]。其次,在課程評價的手段上,要將質化評價與量化評價相結合[7]。綜上,建立在符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要求基礎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科學的,可信度高。

(四)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必要性

各高校一般都用同一指標體系來評價所有專業課程教師的教學質量,沒有區分不同課程的特殊性。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目前我國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預防和干預的主要途徑,所以有必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與分析,并形成一套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確保大學生身心健康、平衡發展。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本身特點建立起來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做出更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楊玲玲,趙振娟,林平,等.基于Delphi專家咨詢法護士長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9):997-1000

[2]馮志英,王建榮.應用專家咨詢法設計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J].護理管理雜志,2007,7(2):6-9

[3]陳加軍.住院患者體驗量表(IPEQ)的編制[D].鄭州:鄭州大學,2013:4-5

[4]劉海燕,寧淑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需求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9):98-101

[5]李亞敏,肖嘯空,劉樹雷.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建構探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9,22(5):109-111,137

[6]游英會,趙瑞雪,鄭愛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5):408-411

第4篇

目前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的系統研究較少,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楊忠建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第一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包括領導組織和物質保障,這是工作的基礎;第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過程,主要指內容和方法,這是工作的核心;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效果,即實效性,這是工作的關鍵。每個一級指標下再確定若干個二級指標。”錢兵將一級指標分為對學校的評估、對教師的評估、對學生的評估。對學校的評估主要是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教師的配備、資金的使用,在其他學科的滲透等;對教師的評估主要是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專業知識、定期參加培訓的時間、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學能力等;對學生的評估主要是學生自我認識的發展、對社會的認識、學習人生處事態度,情感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發展等。方雙虎和姚本先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指標主要包括組織領導工作標準、基本設施工作標準、隊伍建設工作標準、課程教學工作標準、心理咨詢工作標準、心理測評工作標準、科學研究工作標準、評估督導工作標準等。

總的來說,目前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的研究比較少,不僅缺乏理論基礎。同時也沒有實證研究,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在針對作者所處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中所存在在問題提出的,不具備普遍性。在實際操作中,評價的出發點應該是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促使其向好的方面發展。而在事實上更多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個人績效進行評價,多以工作量以及獎金來衡量。

二、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體評價指標的設想

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體評價指標的設想的說明:首先以CIPP評價模式的四個要素為基本框架,即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四個一級指標。其次以第三方評價模式為指導思想,由專門第三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機構來執行,保障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專業性。最后根據具體指標的權重給予分數,可通過分數來判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情況。根據每條具體指標及說明,學校有相關活動則得分,沒有則不得分,滿分為100分,75分以上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情況良好,75分以下則需要改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的結果,也是重在促其改進。通過評價了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接著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最后再進行評價,從而形成一個循環的系統。具體指標及分數如下。

(一)背景評價

1.評價計劃的制定:計劃內容具體詳實2′,計劃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2′。

2.組織架構: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門機構5′,有分管的校級領導2′,組織定期的教育技能培訓2′,成立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小組2′。

3.規章制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章制度3′,學校制定有心理危機干預預案2′,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的計算的執行標準1′。

(二)輸入評價

1.人員編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人數與全校學生人數的比例5′,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有相應的資質2′,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人數比例2′。

2.場地設施:有專門的心理輔導活動場所5′,心理輔導室軟硬件設備齊全2′。

3.經費預算:學校每年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經費投入3′,經費使用情況符合預算2′。

(三)過程評價

1.心理輔導:心理輔導室有固定工作時間及專職人員10′,建立問題學生心理檔案并有保密管理措施5′,定期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并進行及時的心理危機干預5′。

2.心理課程:開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課10′,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3′,能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開設課程2′,能普及到全體學生2′,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2′。

3.全面滲透:學校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5′,各學科教學能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2′,課外活動中能滲透心理健康教育2′,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2′,建立與家庭的聯系1′。

(四)結果評價

第5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人們越來越感到原有的教學評價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教育教學,需要尋找新的、更加科學的與之相適應教學評價體系。所以,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教學改革特點的學科教學評價體系,既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實新課標的需要。

一、充分認識學科教學評價體系的重要作用

教學評價是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其評價指標和方法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起著導向、激勵和質量監控的作用。在任何年代、任何教育模式下,學校教學活動的所有參與者,都會為得到好的教學評價而努力調整其思維方式和教學活動來適應教學評價指標和方法。因此,教學評價在實踐中對教學活動具有指揮導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學校的辦學方向。隨著素質教育思想在學校教學中的貫徹落實和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的目的、內容和方式、方法等都有了較大的改變,急需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促進教育功能從注重鑒定和選拔向注重導向、激勵和調控發展。

二、構建學科教學評價體系的主要策略

1.學科教學評價指標要符合新課標的思想并與素質教育目標相一致。新課標的思想與素質教育目標,簡單地說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具體落實到教學中就是:第一,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負責;第二,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通過組織、指導教學,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僅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而且要獲得學習方法,并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也要得到發展。

2.學科教學評價指標要能夠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與調控作用。教學評價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學評價指標的制定一定要面向教學活動的所有參與者。其一,有利于學校領導實施評價的管理功能,把握教學方向;其二,有利于教師發揮潛能,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其三,有利于教師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為教師自我完善、發展和改進教學提供方向;其四,有利于從學生實際出發,促使學生獨立學習、實踐探索、相互交流,獲得成功的愉悅感受;其五,有利于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主題思想的貫徹。

3.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評價內容綜合化。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只不過每個人的角色不同,所擔任的工作任務不同。反思我們多年的教育實踐,教學方法注入式、教學內容滿堂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個性得不到發展等問題,原因很多,但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和手段單調,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改變過去只有領導評價教師、教師評價學生的單向評價原則,建立一個科學的、公平的自評和互評相結合,多方參與的評價機制,使學校教育活動中的每一個人,既是評價者,也是被評價者;使每一個人在評價過程中都得到自我約束、自我提高和自我發展。如:在評價主體上,學校領導可以根據學生學科成績對該科任教師作出評價;教師一方面根據成績對學生作出評價,另一方面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診斷和反思,進而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還可以以此對學校領導在制定教學計劃、開展教研活動等方面作出評價和建議;在評價方式上,學生可以采取自評、互評或教師評的方式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和結果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或提出建議。在評價手段上,要采取多種形式,要加強課堂教學評價,注重全程教育評價,在評價內容上要全面,要從思想品德行為、知識技能、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興趣特長、身心素質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要把各種評價有機結合起來。

縱觀當前中小學學科教學評價的改革方向,教學評價功能正在由注重管理轉向管理功能與教育功能并重;教學評價主體正在由“單一”轉向“多元”;評價形式正在由“單一模式”轉向“多樣化評估”;評價內容正在由“知識與技能”轉向“綜合素質”。(稿件編號:090724004)

參考文獻:

第6篇

相對于中國13億多總人口、7億多農村人口來說,健康教育的覆蓋程度還遠遠不夠,健康教育對象已由高危人群擴展至一般人群并以青少年為主我國艾滋病疫情現正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因此健康教育對象不僅要包括同性戀者、靜脈吸毒者、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以及青少年、婦女、難民、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還應該包括普通人群。回顧文獻發現,目前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對象幾乎涉及了各行各業的各類人群,包括了高危、重點及農村與城市社區的一般人群,其中青少年是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涉及最多的人群。青少年在具有性需求的同時性健康知識嚴重不足;在能力開始形成的同時對婚前、婚外態度較開放,存在無保護。因此青少年是艾滋病感染的重點人群。另外,截至2007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中50%以上為15~24歲的青少年,我國HIV感染者中青少年占80%[7]。由此可見,青少年又是艾滋病的主要受害人群。因此做好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僅是過去宣教工作的重點,而且也是未來應常抓不懈的重心。健康教育內容以艾滋病病原學、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知識為重點2004年,衛生部制訂了《預防控制艾滋病宣傳教育知識要點》,并指出可作為大眾媒體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制作防治傳播材料的依據。該《知識要點》包括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傳播途徑、反歧視等十點[8]。另外,有調查發現,預防措施、傳播途徑和病理知識是我國城鄉居民最想獲取的艾滋病知識[9]。綜合文獻發現,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內容基本涵蓋了上述十大要點,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及病原學知識也幾乎在每項健康教育中都得以宣傳;但反艾滋病歧視、防治政策、性倫理道德與生殖健康知識、無償獻血、感染艾滋病病毒孕產婦的母嬰阻斷措施等內容僅在少數項目中得到宣傳。

UNAIDS指出一般人群對艾滋病感染者存在高度污名化與嚴重歧視[3],并認為禁止歧視的法律改革等制度性干預是綜合防治的需要[5]。我國衛生部長陳竺也提出反歧視是做好防治工作的思想和道德基礎,相關的宣傳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在未來健康教育中應加強反歧視的宣傳力度,反對助長污名化的社會評判與恐懼。此外,基于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的母嬰阻斷措施、防治政策宣傳等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繼續重視宣教艾滋病病原學、傳播途徑等知識的基礎上加強這些內容的教育力度是未來健康教育應努力的方向。知-信-行理論是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導理論健康教育項目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將有關理論應于實踐以及如何應用[10]。目前我國大多數機構與項目進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均以知-信-行理論作為指導理論。但該理論在實際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難以指導對教育對象的行為及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因此該理論的作用比較有限[10]。國外艾滋病健康教育廣泛采用的則是健康信念模式、理理論和計劃行為理論、緊張與應對互動模式等多種理論[10]。因此,以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可借鑒國外應用這些理論的成功經驗,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或綜合應用多種理論于實踐中,以提高教育效果。健康教育的持續時間差異較大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動的持續時間差異較大,有長達數年的項目,也有短至2學時的健教活動,平均約4個月左右[11,12]。分析文獻發現,多數研究因為涉及的教育對象、地域等較廣泛從而導致整個項目的周期較長,但鮮有針對同一人群在一定時間內反復進行健康教育的報道。由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前期獲得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會發生遺忘,因此可能影響遠期效果。白廣義等在農村居民中進行了專題講座、發放宣傳冊及一般宣傳三種教育形式的遠期效果評價(遠期定義為3個月),結果發現各種形式的遠期效果均較差[13]。

健康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樣性且效果均較好從傳播學角度來講,傳播可分為自我、人際、群體、大眾、組織傳播[10]。綜合分析文獻發現,目前在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廣泛采用的是前四種形式。自我傳播,如向對象發放宣傳小冊子、小折頁、宣傳單頁等;人際傳播,如健康咨詢、個體健康教育、同伴教育等;群體傳播,如專題講座、選修健康教育課、小組討論、主題班會等;大眾傳播,如播放與艾滋病有關的宣傳片與電影及公益廣告、廣播、出版衛生期刊、張貼宣傳畫等。除此之外,社會營銷模式、小手牽大手模式等形式也應用于艾滋病健康教育中[15,16]。針對農村地區的健康教育,米光明等人提出了以“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為平臺,采用“自上而下”的社會動員和“自下而上”的社區參與相結合的綜合干預形式[17]。回顧文獻發現,每一種教育形式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各種形式效果的優劣,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顧沈兵等進行了自我、人際、群體、組織及大眾傳播五種教育形式的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在提高防治知識方面,最有效的是群體傳播;在服務行業中人際傳播最有效,而組織傳播在企業、集貿市場等行業中的效果最好;群體傳播在文盲或半文盲群體中的效果最好,而文化程度較高的人群中以大眾傳播效果為最佳[18]。陳瀟瀟等的研究發現,將發放小冊子自學、專題講座與現場咨詢答疑兩種形式結合實施的效果最好[14]。張勁松等的研究發現,同伴教育在態度轉變方面的作用最大;而專業教育在重難點知識方面的效果明顯優于同伴教育及大眾傳播[19]。徐緩等的研究發現,接受多途徑宣教者的知識知曉率明顯大于未接受者、知識誤解率少于未接受者,而且知曉率隨宣教方式累計接受數的增加而上升[20]。以上研究結果提示艾滋病健康教育應根據對象的不同特點、行業、興趣、教育內容等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育形式,并盡可能綜合運用多種形式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健康教育評價評價設計方案相關研究多采用不設對照組的前后測試,即通過比較教育對象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實施前后有關指標的情況來反映教育效果。雖然簡單易行,但無法控制其他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因此難以準確地評定教育效果。評價方法多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少數研究采用個人訪談、參與式觀察法等定性研究方法[21]。程玉蘭等認為問卷調查主要針對知識、態度等進行評價,結果較片面;而定性研究的主觀性較強,因此提出可應用以綜合指數法為主、以定性研究方法為輔的評價方法[21]。評價時間分析文獻發現,絕結束后1月內進行評價,有些甚至是結束后立即進行。僅少數研究選擇在教育結束后3、6、8個月等較長時間后進行評價[13,22,23]。

評價內容與指標回顧文獻發現,多數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對象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進行評價;其次是行為改變,如安全套的使用、非婚、HIV自愿檢測與咨詢等。對于上述內容的評價指標,多數文獻均選用知識知曉率、正確態度持有率及行為改變率。我國目前并沒有國家級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評價內容與指標體系,但相關研究已開始啟動并可見相應的研究成果。2002年,田本淳等研制了《預防艾滋病公眾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操作手冊》,該指標體系以效果評價為主要內容,同時對關鍵過程也進行評價,并對評價方法進行了操作性定義[24]。2004年,徐緩等提出應使用雙重指標(知曉率和知識誤解率)對人群的艾滋病預防知識知曉程度進行評價;并應用此指標在農村居民中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誤解與知曉不是完全相反的對應性關系[20]。2008年,彭佳林等制訂了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共三級,一、二、三級指標分別有3個(行為傾向、促成與強化)、8個(知識、健康行為信念、健康行為態度等)、21個(艾滋病一般知識知曉率、傳播途徑知曉率等)[25];同年,方鵬騫等制訂了人群健康教育評價的三級指標體系,一、二、三級指標分別有4個(行為傾向、促成、強化與改變)、11個(知識、健康行為態度、政策法規等)、40個(艾滋病基本知識、自我效能、安全套可及性等)[26]。國際上針對艾滋病預防控制的評價也先后提出一些指南或指標。2002年,UNAIDS和WHO為監督各國落實《艾滋病承諾宣言》而制定了《核心指標》,包括國家承諾與行動、知識與行為、效果、全球承諾與行動四類指標[27]。2004年,WHO、UNAIDS、AIDS全球基金等聯合研制了《AIDS、TB、瘧疾監測與評價工具箱》這一綜合性評價指標體系[28],內容主要包括投入評價、過程評價、遠期效益評價和產出結果評價;同年5月,WHO、世界銀行、美國國際家庭健康等聯合研制了《國家級青年人群預防AIDS項目監測與評價指南》,該指南包括工作、影響因素、行為、遠期效益指標4個部分[29]。

作者:談學靈 陳彬 單位:成都學院醫護學院

第7篇

1.主客體評估指標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體評估指標包含主體評估指標和客體評估指標,分值25分。主體評估指標包括主體構成評估指標體系和主體素質評估指標體系。客體評估指標體系主要包含學生的基本心理素質。

(1)主體評估指標體系包含主體構成和主體素質兩個指標。主體構成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情況,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是執行者。包含四個方面,其一專兼職心理咨詢隊伍的建設,考察的內容主要是否按照相關文件精神設置專兼職心理咨詢隊伍,設置的比例是否按照1:3000來執行,評估的組織人員是否滿足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需要。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授課教師隊伍建設,考察的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授課教師的職稱、年齡、師生比例等內容。其三,學生心理社團組織的建設,指學校時候成立了心理社團,學生社團機構是否健全,社團時候開展了相關的心理健康活動。其四專兼職人員的心理知識培訓,考察的是心理咨詢人員是否接受持續的接受相關的培訓,加強再教育。主體素質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主體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條件,具有指導性和方向性的功能。主要是指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情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指授課教師和咨詢工作隊伍。考察的素質包含政治素質、理論知識、能力素質和身體素質,必須愛國愛校,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能夠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2)學生的心理素質評價指標

主要考察學生心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校在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層面的工作。考察的主要方式可以借助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來進行,考察過程中注意隨機性。

2.環境評估指標。

(1)內在環境評估指標

分值8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設和管理監督體系。制度建設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選拔、培訓以及管理機制的完善情況。管理監督體系主要是指是否定期對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相關教育工作進行定期考評。主要是考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制度化情況以及決策監督體系是否健全。

(2)外在環境評估指標

分值8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機構設施以及專項經費提供等指標。宣傳指標考察的開展多種渠道、多媒體的宣傳活動,包含網站建設、校刊、校報、宣傳板以及廣播等渠道,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的途徑應該多種多樣,有自己的宣傳陣地。機構設施主要是指有無心理咨詢室、監督部門的辦公場所、心理咨詢檔案室和活動場所,以及基本的滿足需要的儀器設備、測評設備,這些設備是否能符合標準。經費指標,主要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情況,經費支持是開展工作的保障和動力。

3.過程評估指標。

(1)計劃評估指標

分值5分。主要包含教育的整體規劃、計劃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計劃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是否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以及計劃的全面性。

(2)實施方式評估指標

分值20分。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途徑。包含了教學管理、課程設置、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咨詢、舉辦報告情況等5個指標。教學管理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單位隸屬,教研室的設置以及教材的落實情況。課程設置和舉辦報告指標考察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選修和必修情況以及課程的覆蓋率能否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主要側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情況。校園文化活動考察的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情況,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否豐富多彩。心理咨詢工作指標考察的心理咨詢工作人員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的團體咨詢、個體咨詢以及解決學生問題的實際情況。

4.績效評估指標

(1)活動成效評價指標

分值8分。主要通過在校生的滿意度、往屆畢業生的滿意度、教職工的滿意度及學生家長的滿意度來進行評價,實行縱向和橫向相結合、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方式,縱向評價考察的是不同時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效果,橫向考察的是同一時期不同群體產生的效果。

(2)科研和獎勵指標

分值7分。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是否有投入及投入績效,通過科研項目和表彰獎勵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3)安全穩定指標

分值5分。主要是指在一定時間段內,有無發生重大影響穩定的極端事件。包含學生因心理問題發生的自殺、傷人,以及影響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事件。

二、建立評估指標體系

各個指標所占分值應該達到什么程度才合理,才能引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投入本職工作,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根據目前的主要工作,對指標內容進行細化。

三、評估注意事項

評估指標體系有效發揮需要考核結果的有效運用,也就是需要考核主體重視、輔導員群體的重視,否則考核就成為一種形式,有了做秀的成分。

1.及時反饋

評價部門不能將考核結果簡單進行公布,評價結果應該和結果分析進行結合,避免出現只知道結果而不知道出現結果的原因、不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工作中類似的情況還會不斷出現,甚至出現逆反情況,反而達不到評估的初衷,所以在評價體系中要注重及時反饋。

2.評估結果合理運用

第8篇

為促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掌握學校健康教育活動的進程;調整和確定學校健康教育的目標;不斷改進和完善學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納入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軌道,本著科學、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則,制定本評價方案。

一、評價對象

學校健康教育評價對象分為學校和教育行政兩個層次。

1、學校: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普通中小學校。其中農村中心小學以下學校及其它各類學校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2、教育行政:指縣級以上(含縣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二、評價方法

以學校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自評為主,學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之間互評及上級部門抽評為輔。

各地間互評或上級抽評時,采用推薦和隨機抽樣各半的方法,被評學校分值指數≥0.5為通過,否則以互、抽評的得分和等級評定代替自評結果存檔(分值指數=互、抽評分值提高數/自評分值提高數)。所評地區有一半以上的學校未獲通過,則該地區教育行政部門自評結果按減10分處理。

三、評價時間

各地中小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各地實際確定評價時間。每學年至少自評一次。原則上每學年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一次互評或抽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十月底以前將上一學年度的自評結果(表4)報國家教委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每年底前國家教委通報各地健康教育評價結果。

四、獎勵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獎勵辦法對學校健康教育開展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必要的獎勵。

國家教委將在適當的時候對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附: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的實施細則

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的實施細則

一、指標體系

學校健康教育評價分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兩個層次,指標體系的建立則以學校為主,對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不設具體評價指標。學校的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三級。

Ⅰ級指標

Ⅱ級指標

Ⅲ級指標

1、課時

教學條件

2、教材與教具

①教學基礎

(0.10)

3、采光照明與黑板

(0.30)

教學衛生

4、課桌椅

(0.20 )

5、飲水與洗漱設備

6、廁所設備

7、教學計劃

教學管理

8、教案

(0.15)

9、師資培訓

②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10、授課質量

(0.30)

(0.10)

11、傳播活動

開課情況

12、開課率

(0.05)

13、書面考核

知識掌握

14、實際操作

(0.10)

15、頭發與指甲

習慣培養

16、面部與衣著

③教育效果

(0.15)

17、體育鍛煉

(0.40)

公共衛生

18、教學用房與宿舍

(0.10)

19、校園與廁所

缺課情況

20、缺課率

(0.05)

二、Ⅲ級指標評價標準的說明

(1)、課時:根據教基[1994]14號文件要求,各中小學校(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各年級)每周要在活動類課程“科技文體活動中”安排0.5課時開健康教育課(以列入正式課程表為準)。未列入課表的其它時間和其它形式進行健康教育不作為此項指標的評價內容。

(2)、教材與教具:教材必須做到①體現“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項內容,②教育內容(文字、插圖)無概念錯誤,③課文深度和文字量符合教學規律。(三項);教具包括掛圖、模型、幻燈片及其它類型的健康教育用具。內容相同類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種計算。允許自制教具,但自制的教具必須科學、準確。本指標對教具的評價只要求內容,不要求類型,以“必備教具配備率”為評價指標。必備教具目錄見附錄1。

必備教具目錄 = ×100%

(3)、采光照明與黑板:采光照明的測量方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室內照明測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度的總平均值為本指標的評價值,總平均照度應不低于150LX;黑板應無裂縫、無反光、無眩光(3項完全達到為合格),以受檢“黑板合格率”為指標。

(4)、課桌椅:評價標準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課桌椅衛生標準(GB7792-87)》,課桌、椅號(或高度)均與就坐學生身高相符合時才計入符合人數。以受檢“課桌椅符合率” 為指標。

(5)、飲水與洗漱設施:①學校應為學生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②應提供相同于教學班數的完好的水龍頭,對無自來水的農村學校酌情評價。

(6)、廁所設施:學校修建的廁所,其學生數與蹲位比應達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廁所小便池要相應配套。

(7)、教學計劃:應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學計劃,做到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與計劃一致(確定執行情況時可參考教案)。

(8)、教案:教案應包括課時、課題、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具、教學內容及過程、教學小結等8項主要內容;教案書寫應做到無概念錯誤、整潔、簡練等3項主要內容。共11項內容。

(9)、師資培訓:授課教師平均每人每學年應接受120小時以上的培訓。培訓形式為:培訓班、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教學交流、觀摩課等。

(10)、授課質量:教師授課應做到概念清楚、啟發式教學、語言生動、理論聯系實際、板書公整等五項主要內容。

(11)、傳播活動:學校每學年應利用宣傳欄、家長會、班隊會、廣播、衛生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或家長宣傳不同形式的衛生保健知識達20次。

(12)、開課率;開設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班數占應開設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班總數的百分比。

(13)、書面考核:核實個人成績和總平均成績。以全部學生總平均成績為指標。

(14)、實際操作:從附錄2中按各年級教學要求隨即抽3項,受檢學生做到3項完全符合標準為合格。評價時對受檢學生采用逐項淘汰的辦法(每查完1項,將不符合標準的學生淘汰)。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5)、頭發與指甲:學生應做到頭發整潔(勤洗頭、無異味、無頭虱),指甲整潔(勤剪指甲、保持干凈),2項均做到為合格。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6)、面部與衣著學生應做到面、耳、頸干凈,衣服、鞋帽整潔、無異味,2項均做到為合格。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7)、體育鍛煉:學生應做到堅持做好課間操(態度認真、動作準確為合格);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百分率”為指標。

(18)教學用房與宿舍(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宿舍):應做到地面和墻壁無煙頭、無污跡、無紙屑、窗明、桌椅凈、物品擺放整齊。6條均做到為合格。有學生宿舍的學校,受檢宿舍數不應少于受檢教學用房與宿舍總數的三分之一。以受檢教學用房與宿舍“合格率”為指標。

(19)、校園與廁所:校園應做到無雜草、無亂丟廢棄物、無痰跡、無污水洼(池)、無亂寫亂畫(5條);廁所應做到無臭、無蚊蠅蛆滋生、無亂拉亂尿、糞池加蓋(5條)。公10條

(20)、缺課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種原因造成的缺課。

缺課率(‰)= ×1000‰

學年課時總數=每周平均課時數×全學年教學周數

全校學生數=(學年初學生數+學年末學生數)÷2

注:對有關指標進行評價時,可檢查全部對象,或隨機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對象進行評價。

三、評價表

表1:學校健康教育評價選項表

表2:學校健康教育評價記錄表

表3:學校健康教育評價表

表4:教育行政部門健康教育評價表

四、統計與等級評定

1、統計

學校:總得分=∑各Ⅲ級指標得分

行政:總得分=(得優學校數×1.0+得良學校數×0.8+得中學校數×0.6得差學校數×0.4)÷學校總數×100

2、等級評定

學校健康教育評價等級評定表

本次

評價

提高

良中差

20-32

33-43

44-54

55-64

65-72

73-79

80-85

86-90

91-94

95-97

98-99

100≥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1

≥019~15

17~14

15~12

13~11

11~9

9~8

7~6

5~4

3~2

1

-114~10

13~9

11~8

10~7

8~6

7~5

5~4

3~2

1

-1

-2~-3<10

<9

<8

<7

<6

<5

<4

<2

<1

<0

<-1

<-3

注:對教育行政部門不設等級評定。

附錄:1、健康教育必備目錄

2、健康行為實際操作項目

附錄1

健康教育必備教具目錄

為使健康教育教學正常進行,根據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各地中小學校應配備包括以下內容的健康教育教具。

小學:(42項內容)

人體外部形態;人體內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結構;皮膚結構;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身高、體重、體溫的測量器具;良好的個人衛生、飲食衛生、公共衛生習慣;眼保健操和用眼衛生;對數視力表;正確的讀、寫姿勢;正確的坐、立、行、睡姿勢;牙刷和牙齒(模型);七大營養素及其來源;玩耍和體育鍛煉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環境污染;美化環境;蚊、蠅、蟑螂、臭蟲、老鼠形態;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的形態;碘缺乏病;交通標志;計劃免疫;女性內生殖系統;兒童期、青春期女學生形態的變化;男性內生殖系統;兒童期、青春期男學生形態的變化;傷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中學:(19項內容)

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眼、耳、口、鼻的結構;對數視力表;七大營養素及其來源;青春期男、女生形態的變化;性病(淋病、梅毒、尖銳濕疣、艾滋病);血壓計;肺活量計。

附錄2:

健康行為實際操作項目

小 學:

中 學:

1、身高的測量

1、脈搏的測量

2、體重的測量

2、血壓的測量

3、脈搏的測量

3、肺活量的測量

4、體溫的測量

4、運動外傷或小外傷的處理

5、刷牙的正確方法

5、計算月經周期

6、做眼保健操的正確姿勢 6、拒絕吸煙、飲酒的方法

7、正確的讀、寫、坐姿

7、設計食譜

8、剪指甲

8、檢查視力方法

9、止血、包扎的正確方法

9、與異性同學交談

10計算月經周期

11、拒絕吸煙的方法

12、設計食譜

注:以當地使用教材為判斷正誤的標準

表1:

學 校 健 康 教 育 評 價 選 項 表

指標評 價 選 項指標評價選項

1.

A.0.5課時/周 D。0.2課時/周

B.0.3課時/周 E。少于0.2課時/周

C.0.25課時/周 11.

傳播活動做到細則要求:

A.≥20次 D.≥8次

B.≥16次 E.<8次

C.≥12次

2.

教材

教具教材與教具配備率分別滿足:

A.3項,100% D.2項,≥70%

B.3項,≥90% E.1項,<70%

C.2項,≥80%12.

開課率A.100% D.≥30%

B.≥80% E.<30%

C.≥60%

3.采光照明與黑板總平均照度與黑板合格率分別滿足:

A.≥150LX,100% D.≥80LX,≥70%

B.≥140LX,≥90% E.<80LX,<70%

C.≥120LX,≥80%13.

書面考核總平均分:

A.≥90 D.≥60

B.≥80 E.<60

C.≥70

4.

椅課桌椅符合率:

A.100%

D.≥70%

B.≥90%

E.<70%

C.≥80%14.

實際操作合格率:

A.≥90% D.≥60%

B.≥80% E.<60%

C.≥70%

5.飲水與洗漱設施① 飲水,②教學班數:水龍頭數

A.①達標②1:1 D.①要求自帶水②3:1

B.①達標②2:1 E.低于以上標準

C.①要求自帶水②2:115.

頭發與

指甲合格率:

A.≥90% D.≥60%

B.≥80% E.<60%

C.≥70%

6.

廁所設施男女學生蹲位比:

A.40:1,20-25:1

D.51-55:1,31-33:1

B.41-45:1,26-28:1 E.<55:1,<33:1

C.46-50:116.

面部與

衣著合格率:

A.≥90% D.≥60%

B.≥80% E.<60%

C.≥70%

7.

教學

計劃

A.有計劃,進度、內容與之一致

B.有計劃,進度、內容有調整

C.有計劃,1/3未完成

D.有計劃,1/2未完成

E.無計劃

17.

體育

鍛煉

合格率:

A.≥95% D.≥65%

B.≥85% E.<65%

C.≥75%

8.

做到細則要求:

A.11項內容

D.7項內容

B.10項內容

E.少于7項內容

C. 8項內容18.教

學用

房與

宿舍合格率:

A.100% D.≥70%

B.≥90% E.760%

C.≥80%

9.

師資

培訓平均每人每學年受訓:

A.≥120小時

D.≥48小時

B. ≥96小時

E.<48小時

C. ≥72小時19.

校園與

廁所做到細則要求:

A.10條 D.4條

B.8條 E.2條

C.5條

10.

授課質量做到細則要求:

A.5項內容

D.2項內容

B.4項內容

E.1項內容

C.3項內容20.

缺課率A.≤5‰ D.≤15‰

B.≤7‰ E.>15‰

C.≤10‰

注:對介于評價選項之間的情況,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對多因素的評價選項,以最差因素為準確定選項。

表2:

健 康 教 育 評 價 記 錄 表

1、課時:

課時/周

2、教材與教具:教材符合 項要求,教具配備率為 %

3、照明與黑板:

教 室123456789101112總計

平均照度(LX)

黑板合格率

4、課桌椅:

教學班12345678910111213合計

受檢人數

符合人數

5、飲水與洗漱設施:飲水

;水龍頭:

6、廁所設施:蹲位 男

個; 女

7、教學計劃: 有 無 ; 執行情況如何:

8、教案:內容做到

項;書寫質量做到

9、師資培訓:授課教師 人 ;本學年授課教師累計共接受培訓

小時

10、授課質量:做到 項

11、傳播活動:本學年達

12、開課率:實開課教學班數

個;應開課教學班數

13、書面考核:平均成績約為

14、實際操作 15、頭發與指甲

16、面部與衣著

合計

受檢人數

14、合格人數

15合格人數

16合格人數

17、體育鍛煉:做操合格百分率約為

%,或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百分率約為

18、教學用房與宿舍:(只填“合格”或“否”)

合格率

19、校園與廁所:校園做到

條;廁所做到

20、缺課率:本學年全校學生累計共缺課

課時

表3:

學 校 健 康 教 育 評 價 表

校名:郵政編碼:

教學班數:學生數:男生: 人女生: 人前次評價得分:

評價結果指標12345678910本次評價得分:

選項 評價等級:優良中差

指標11121314151617181920簽字

蓋章

年 月 日

選項

注:選項A、B、C、D、E的分值分別為5、4、3、2、1分。

教育行政部門健康教育評價表

單位名稱:

郵政編碼:

評價統計

指標各選項學校數指標各選項學校數指標各選項學校數

ABCDEABCDEABCDE

1 8 15

2 9 16

3 10 17

4 11 18

5 12 19

6 13 20

7 14

優良中差合計

小學(所)

中學(所)

合計

評價結果:

分負責人簽字:

公章

第9篇

【關鍵詞】 心腦血管病; 健康教育; 社區衛生

Effect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CDIO Education Model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for Urban Citizen in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GONG Shu,HUANG Hong,GONG Jie.//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0):109-11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CDIO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f urban citizen in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Method:From Jan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4,300 patients with cardio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ere screened from our community hospital for health examinat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sampling method,1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l was used for health education,the pathological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and prevention ability training underwent through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family doctor service team.The lifestyle awareness,confident behaviour control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 year of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After treatment,all kinds of life style awareness rat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all kinds of confident behaviour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hyperten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dyslipidemia and strok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ty health

First-author’s address:Lugouqiao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in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Beijing 10016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32

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病死亡人數達350萬,居各種死因的首位[1-2]。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性、致殘性和發病低齡化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教育作為“六位一體”的重要內容,已被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的業務職能[3-5]。在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由于健康教育的內容針對性不強、傳播模式單一、方法陳舊等問題,導致受眾人群的參與度低、受益率低[6]。北京市宛平地區有居民和農民11.39萬,致使新農合居民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生活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健康教育不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讓患者受益匪淺,面向新農合居民中的心腦血管病患者,注重病理知識、健康素養和預防能力三結合教育,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高心腦血管病患者相關健康素養,培養良好的行為及自我管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本社區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居民共3098名,所有居民均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項目要求進行社區檢查,從中篩選出300例心腦血管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相關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60例,女140例,按照隨機抽樣法將其分為干預組與非干預組,每組150例。干預組中,男80例,女70例,年齡30~80歲,平均(65.2±3.5)歲;疾病類型:高血壓90例,冠心病65例,血脂異常78例,腦卒中38例;非干預組中,男80例,女70例,年齡32~76歲,平均(63.8±4.4)歲;疾病類型:高血壓88例,冠心病67例,血脂異常75例,腦卒中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治療,干預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過社區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進行病理知識普及和預防能力培養。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4所大學于2006年提出的國際性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設有能力培養、全面實施及檢驗測評的12條標準,將學習者的能力分為基礎知識、個人能力、團隊能力和系統能力4個層面,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習者在4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采用工程教育規范,以分階段知識教授、實踐性技能訓練和基本急救素質培養為體系,開設用藥、慢性病知識、預防知識和急救知識的課程,定期開展醫療素質、養生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教育活動,階段性實施實操訓練、急救訓練的能力科目。建立效果評價指標,如知識評價指標、態度評價指標、過程性指標和行為評價指標,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流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干預1年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方式知曉情況(包括體育鍛煉、低鹽飲食、不吸煙、監測血壓、足夠睡眠)、知己行為控制情況(包括不良行為、治病行為、遵醫行為、養生行為)、心腦血管病治療情況。其中高血壓的療效判定標準根據《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分顯效、有效、無效[7]。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冠心病療效判定標準如下,經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顯著消失,心絞痛明顯緩解,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為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癥狀和體征有所消失,心絞痛有所緩解,心電圖有一定程度恢復,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為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的癥狀、體征,心絞痛發作、心電圖及生活質量均未改善甚至惡化為無效[8]。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血脂正常范圍,總膽固醇(TC):2.80~5.17 mmol/L;甘油三酯(TG):0.56~1.7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0.96~1.15 mmol/L;女:0.90~1.55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0~3.1 mmol/L。患者以上任一指標調至正常范圍以內為有效,反之無效[9]。腦卒中臨床療效參照《腦卒中臨床評價標準》進行評價,主要分為基本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10]。總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以率(%)表示,比較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方式知曉情況比較 比較干預組治療后各項生活方式知曉率均顯著高于非干預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知己行為比較 干預組治療后各項知己行為均顯著優于非干預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心腦血管病治療情況比較 干預組的高血壓、冠心病、血脂異常、腦卒中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非干預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食習慣的改變及各方面的壓力影響,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其患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已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之一[11-12]。藥物等常規治療固然是心腦血管病治療的首選方法,但非藥物干預治療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13]。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擔負著本轄區的健康保健工作,且健康教育作為“六位一體”的重要內容,已被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的業務職能。因此,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延緩生理衰老的過程,實行健康教育干預是必要手段之一[14-15]。

本研究中,干預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過疾病知識、用藥知識等知識教育,在正確生活方式、飲食平衡控制、煙酒危害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給予個性化指導,經過健康團隊和家庭醫生健康小組兩級教育模式,測試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生活方式改變狀況,選擇體育鍛煉、低鹽飲食、不吸煙和血壓監測等條目,進行調查和指標評估。干預組治療后各項生活方式知曉率均顯著高于非干預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由于對心腦血管病知識了解不多,特別是高血壓的危害性及其并發癥的產生不清楚,所以對由心血管病所要求的知己行為很少,通過養生素質、醫療素質等素質教育;對自控能力和急救能力加以培養,灌輸服藥注意事項、用藥知識,測試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知己行為改變狀況,選擇不良行為、治病行為、遵醫行為和養生行為等項目進行對比。通過講授心腦血管的用藥知識、預防知識和急救知識,開展醫療素質、養生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教育活動,階段性實施實操訓練、急救訓練的能力科目,參加健康日宣傳活動。干預組治療后各項知己行為控制率均顯著優于非干預組,高血壓、冠心病、血脂異常及腦卒中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非干預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心腦血管病健康教育中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能夠提高心腦血管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健康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力生,王文,姚春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6.

[2]王文,劉明波,隋輝.中國心血管病的流行狀況與防治對策[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2,17(5):321-323.

[3]篤銘麗.小組式健康教育對改善心血管內科患者血脂相關知識-態度-行為水平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6):4349-4351.

[4] Edward F.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et al.工程教育的環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4):13.

[5]周云勤.低知識層次的心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8):2230-2231.

[6]伍珍貴.健康教育對門診多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患者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5):903-904.

[7]季東.高血壓心血管病的防治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1,5(11):9-10.

[8]凌華.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6):37-38.

[9]張然.飲食治療血脂異常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2):1450-1451.

[10]盧一悅.健康教育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干預效應[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6):1191-1192.

[11]陳秀麗,劉麗新.社區健康教育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27(z2):341-342.

[12]周英芳.健康教育對心腦血管病人從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06,22(17):45.

[13]董申琴,邵小青,靳春艷,等.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7(34):4096-4099.

[14]陳榮耀,李瑞玲.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7(19):162-163.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视频在线观 | 97在线免费视频 |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日韩久久 |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不卡网站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成人自拍视频网站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丁香四月婷婷 | 久久只有精品 | 8888四色奇米在线观看免费看 | 黄大妮电视剧1~48集免费观看 | 激情综合网激情 | 日韩区在线 |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毛片 | 潦草影视大全 | 深爱五月开心网亚洲综合 | 深爱激动网婷婷狠狠五月 | 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 www.久久99|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 99热9|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 99热在| 九九热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riav| 五月激情六月婷婷 | 婷婷综合激情网 | 97免费在线观看 | 你懂的在线视频网站 |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 国产va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