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2 01:19:4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六年級半期英語總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教師上課應當語言、舉止文明,精神飽滿,滿腔熱忱地對待教學工作,公正、公平對待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湘少版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1本學期,本人擔任六(1)班英語和五(1)班社會教學,工作中認真貫徹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F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下面將從考試成績、日常教學、教研教改等方面,對前半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成績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試題難易適中,對前半期教學內容進行了較全面的檢測,學生完卷情況較好。就六(1)班來看,應考學生42人,實考學生42人,本次成績總分3518分,平均分為83.76分,及格率95.24%,優秀率61.9%,班級最低分為52分,分為98分。從全班學生的完卷情況來看,學生對基礎性的題目做得相對比較好,失分的原因主要在句型轉換和作文上,其中句型轉換得分率69%,作文得分率56%。
二、日常教學工作
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素養。本人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1、精心備課,上好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紤]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注重了像何海平、李自英、胡鳳濤、曹雷庭等一些中下層的學生的課中和課后輔導與抓促。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作業少而精,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2、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注意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學困生的轉化上,對學困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教研教改方面
1、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勇于從事英語教學的新嘗試,借以帶動現代英語教學工作的創新。
2、積極參加學校各類的教科研活動,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與時俱進,及時充電。
4、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我還經常閱讀一些教學書籍,作記錄,寫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學信息,獲得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5、積極參加課題《情景創設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的研究并搜集和積累了一定的課題資料。
四、存在的的問題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著的問題——書寫習慣很差,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不整潔。
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2、對句型轉換、閱讀理解和寫作等能力型的題目在平常的教學中訓練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以克服。
3、教學成果少。
在今后的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多動筆,并讓學生嘗試投稿,爭取有英語作品發表或獲獎。
4、教學技巧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小學英語內容簡單,學生又活潑、好動,如果沒有較高的教學技巧,會使得學生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成績不高,今后要努力改進。
五、改進措施
1、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好常規。
2、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學,少教怎么做。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松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爭辯,善于思考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于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
4、潛心鉆研《課標》,從整體上把握小學階段的目標,重視從《課標》理論探究到操作策略的轉變。
總之,要教好英語,讓學生真正學好英語,必須靠廣大英語教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鉆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
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2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英語底子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學期教學目標和奮斗目標
1、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的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
2、能運用英語在日常學校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的日??陬^交際,如問候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
3、能參加運用英語組織和開展日常課堂教學和生活游戲及其他課內外活動。
4、能聽懂指令并作成適當的反應,能讀懂配圖小故事,能根據圖片進行簡要的口頭描述,能唱教過的英語歌曲,并誦讀一些英語詩歌和歌謠。
5、樂于了解英語國家兒童的興趣和愛好及外國人的風俗習慣。
6、進一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7、進一步養成聽英語、讀英語和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三、教材重點、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四、主要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4、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5、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寫。
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3本學期,本人擔任六(1)班英語和五(1)班社會教學,工作中認真貫徹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F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下面將從考試成績、日常教學、教研教改等方面,對前半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成績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試題難易適中,對前半期教學內容進行了較全面的檢測,學生完卷情況較好。就六(1)班來看,應考學生42人,實考學生42人,本次成績總分3518分,平均分為83.76分,及格率95.24%,優秀率61.9%,班級最低分為52分,分為98分。從全班學生的完卷情況來看,學生對基礎性的題目做得相對比較好,失分的原因主要在句型轉換和作文上,其中句型轉換得分率69%,作文得分率56%。
二、日常教學工作
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素養。本人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1、精心備課,上好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注重了像何海平、李自英、胡鳳濤、曹雷庭等一些中下層的學生的課中和課后輔導與抓促。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作業少而精,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2、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注意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學困生的轉化上,對學困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教研教改方面
1、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勇于從事英語教學的新嘗試,借以帶動現代英語教學工作的創新。
2、積極參加學校各類的教科研活動,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與時俱進,及時充電。
4、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我還經常閱讀一些教學書籍,作記錄,寫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學信息,獲得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5、積極參加課題《情景創設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的研究并搜集和積累了一定的課題資料。
四、存在的的問題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著的問題——書寫習慣很差,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不整潔。
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2、對句型轉換、閱讀理解和寫作等能力型的題目在平常的教學中訓練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以克服。
3、教學成果少。
在今后的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多動筆,并讓學生嘗試投稿,爭取有英語作品發表或獲獎。
4、教學技巧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小學英語內容簡單,學生又活潑、好動,如果沒有較高的教學技巧,會使得學生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成績不高,今后要努力改進。
五、改進措施
1、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好常規。
2、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學,少教怎么做。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松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爭辯,善于思考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于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
4、潛心鉆研《課標》,從整體上把握小學階段的目標,重視從《課標》理論探究到操作策略的轉變。
總之,要教好英語,讓學生真正學好英語,必須靠廣大英語教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鉆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
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4一、全冊教材簡要分析
New Standard English 第八冊是供小學六年級下學期使用的。全書共分十一個模塊,內含一個期末復習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
在本冊,我們要繼續和Daming一起了解美國,然后了解Daming回到中國之后為小學畢業、升入中學學習做的準備。將全面復習以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技能、能力,對小學英語學習進行全面的鞏固,為在中學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全冊教學目的
進一步學習在以前已經學過的語句結構,技能等,并將學習根據圖片獨立的寫出完整的連續性的語句。
1,用英語點餐。
2,用”be going to” 結構講述計劃和將要發生的事。
3,談論過去發生的事。
4,描述某人正在做某事。
5,談論或描述當某人正在做某事時,同時又發生了什么事情。
6,談論或詢問某人過去的能力。
7,詢問原因及回答。
8,談論將來的計劃和打算。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共四個班,一共一百六十三人。
六年級學生對一些知識點大都有所了解,但是可能缺乏系統性,有的學生在低中年級的英語學習中可能對一些知識點的了解比較模糊,這就造成一個班學生之間掌握知識的效果并不一樣,這就要求老師要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要關注,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他自己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六年級學生在聽和說方面還需要多加練習,寫作能力不是很好,可以通過讀小故事,自己寫小文章的方式進行練習。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四、學生輔導計劃
1,課堂上關注到每個學生。上課前學習“每日英語”,除了要掌握低年級的內容以外,還要補充學習一句專門為高年級準備的一句日常用語。
2,舉辦課外興趣小組,使對英語學習很有興趣,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有進一步的提高。
3,通過作業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采取全班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
4,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比如英語風采大賽,鍛煉學習及使用英語的能力。
五、全冊教學時間
周次 模塊
一------ 二 Module one
三------ 四 Module two
四------ 七 Module six, and three
八------ 九 Module four and five
十------ 十一 Revise from module one to six
十二------十三 Module seven
十四------十六 Module eight and nine
十七 Module ten
十八 Revision module
十九 ------二十二 Revise all modules
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5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也步入尾聲。本學期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然也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以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鑒和參照。
一、思想政治工作
繼續搞好思想政治學習,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和《教師法》、《教育法》及“泰安市教師十不準”,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法律意識。堅持依法執教,廉潔從教。
二、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擔任了六年級一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六年級英語要求學生能夠保持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能用簡單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能夠看圖說話,簡單的寫作。
1.根據我班學生的身心素質和學科水平,以及新課標要求,學期初,我讓學生自定目標,自我加壓,讓學生在自己身邊找榜樣,結對子。
在平時的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合作,以優帶后,共同進步。使其增強了競爭意識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由于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本學期我取消了“英語天天讀”中的簽字制度,改為“課文錄音”。
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后,把自己覺得能夠讀或背誦得熟練的或教師指定的課文錄音,增強了其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大部分學生能夠堅持每天讀英語,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口語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沒能堅持下來,缺乏必要的監督。
3.當然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①對學生估計不足,或考慮不周。我在平時的訓練中,只注意了大方面的情況,沒能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因素。盲目的認為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出錯的問題及時糾正。只強調了學生的優勢,忽略的其薄弱方面的及時補差。
②對學生自覺性過于自信,沒有盯上靠上。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總是強調對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的培養,對他們抱有過高的估計和評價,因而沒有對其具體的學習情況和效果做出及時準確的驗證和審查。
③由于本學期我所擔任的少先隊內的工作較繁雜,經常是該找學生補差的時候因沒有時間而錯過,致使學生們認為英語老師不厲害不用管,導致其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也有所降低,對學生所犯的錯誤也不能及時地給予糾正。
今年是成都市教育質量年,是我縣實施教育強縣行動計劃的第一年。根據新津縣教育局XX年年小學教育工作重點和教育局小教科以及縣教研室的工作安排,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教學工作以抓教學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強化質量意識為主題;教研工作結合新教師課堂教學培訓、校片區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協作區教研活動、縣校級課題研究進行;以專項教研活動開展為引領提高教師素質,從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一)教學工作
1.堅持做好教學常規和常規工作檢查
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即“八認真”工作,就是制定計劃、備課、上課、聽課、作業批改、測試、實驗、總結。它是教學過程的重要體現,是教學質量優劣的重要保證,只有堅持不懈地做好教學常規工作,教學質量才能得以保證。本學期繼續試行以學科年級分工不過備課。使用自備教學設計,要求填寫課后反思,使用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提高自己的教學建議和作業設計以及課后反思。真正把教師從抄教材的時間變為研究教師和備課。
學校教學管理檢查每月對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和考核。每學月對教師“八認真”工作進行不定時的檢查,根據不同的月份檢查的重點不同,第一學月檢查備課準備情況和計劃制度制定;第二、三學月重點檢查備課的三個方面(以上備課內容)和學生作業批改;第四學月重點檢查復習備課和教學內容完成情況。
2.明確工作任務
每一位教師除完成學校安排的工作外,還各自擔負許多工作任務。各功能室教師還擔負資料管理、衛生清潔工作;縣青年優秀教師、學校骨干教師擔負著“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本學期申報縣級課題一個,校級課題兩個以上,力爭有市級課題的申請;新教師的指導教師擔負著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任務,指導新教師認識分析教材、備課、上課等工作,新教師每期在聽課節數里要有8節以上是自己指導教師的課,還要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多聽課,原則上同年級教師的課都要聽一節以上,公共科專職教師擔任平時特長學生的訓練任務,力爭出顯著成績。
工作質量的保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基本的質量保證。各年級(語文、數學)基本學進度,采用單元測試統一時間,統一成績登記和考試分析,查漏補缺,找出問題。公共科期末放假前一個月內組織測試。學校將組織半期和期末考試。
二是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年級和三年級要特別重視寫字教學。其他年級在作業書寫、測試等方面提出書寫的質量要求。
三是開展好三類課程的教學。一是健康教教育課;二是校本課程,內容可以是語文知識積累,也可以是數學興趣活動;三是綜合實踐活動;一、二年級開展寫字教學,三、四年級開展普通話訓練,五、六年級開展實踐與創新,學校或班級開展竟賽活動。
四是本期將作好市縣級的調研考試準備工作。1至6年級語文和數學、3至6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作為調研考試的重點,切實抓扎實和提高質量。
(二)教研科研工作
1.保證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對教研組進行年段、學科的整合
學校共設立9個教研組。即一、二年級語文教研組,三、四年級語文教研組,五、六年級語文教研組;一、二年級數學教研組,三、四年級數學教研組,五、六年級數學教研組;音樂、美術、體育教研組;品德與生活(社會)、科學、英語教研組;電教教研組。各組教研活動由教研組長負責制定計劃和組織實施。
2.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結合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培訓、校片區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協作區教研活動、縣校級教育科研課題進行。
(1)本期縣上將舉行新教師(工作不到3年的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培訓活動,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觀摩名師課堂教學展示,第二階段為新教師獻課、獻技活動。整個活動在三、四月進行。我校7位新教師參加此次培訓。
(2)結合兩年一屆的教師大比武活動,縣教研室安排本期將進行青年教師大比武的第一階段(初賽)工作,即4至6月完成學校、協作區的賽課活動,推薦出下期參加縣上決賽人員。學校在上期獻課的基礎上,推薦或一等獎的6位教師作好準備,參加協作區的賽課。
(3)抓實學校已經申報的兩個教育科研課題。一個縣級課題“小學語文備課改革實踐研究”,歐艷梅主研,另一個校級課題“小學數學作業的科學設計及其評價的研究”,陳晨主研。兩個課題以教研組為單位,教研組長負責,抓實并推進,促進教師的共同提高。
(4)各年段組在此基礎上針對研究難點,扎實抓好兩次活動。
(三)專項活動引領師生素質提高
(1)組織學習法律法規文件,特別是新《義務教育法》,提高教師依法執教水平。
(2)本期協作區的教研活動仍以主題教研活動為引領,圍繞學科內容開展,組織相關參加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能力。
(3)教師教學能力測試、信息技術應用相關教師高度重視,同教師考核方案緊密相關。
(4)本期組織五、六年級學生進行“華賽”的初、決賽。
(5)組織學生作品參加成都市第12屆“科技之春”科普活動,小制作作品收集有質量的。
三、幼教工作
1.幼兒開展“婦女節”、“兒童節活動。
上學年,在縣教體局和鎮黨委政府的精心指導下,我鎮全體教職工積極
天竺山鎮2014-2015學年度
教育質量檢測工作分析報告
上學年,在縣教體局和鎮黨委政府的精心指導下,我鎮全體教職工積極配合,各項工作都已順利完成。上學年,我鎮中小學共經歷了五場次質量檢測大戰。其中最主要的一場是今年六月份的中考,還有兩場次是縣局組織的七和六、八年級全縣質量檢測;其余兩場次則是我鎮組織的全鎮質量檢測,涵蓋一至五年級?,F我就這幾場次質量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考試結果做一分析匯報,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 教學質量檢測情況分析
(一)中考成績分析
2013-2014學年
2014-2015學年
變 化
報考人數
83
72
減少11人
錄取人數
38
39
增加1人
上線率
45.7%
54.1%
提高8.4%
全縣排名
16
3
提高13個名次
全縣獲獎
科 目
數學 英語 語文
語文 數學 政治 歷史
物理 化學 體育
減少英語1個科目,增加政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5個科目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中考報考總人數減少了11人,而被縣中錄取人數卻多出1人,上線率增加了8.4個百分點,全縣排名提高了13個位次,獲獎科目增加至7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僅在培優方面下了大功夫,同時也注意了學困生的培養,因而在本次中考中各項指標均有所提高,可謂全面開花,創下了我鎮教育的新紀錄。
(二)全縣質量檢測成績分析
1、第一學期七年級成績分析
表一:總體成績
學校名稱
考試
人數
人均
成績
鞏固
率(%)
人均分
鞏固率
得分
綜合
評價
名次
全縣平均
成 績
3490
289.64
85.81
十里鋪鎮
初級中學
29
346.28
96.67
85.00
14.50
99.50
1
天竺山鎮
初級中學
69
263.07
97.18
64.57
14.58
79.15
23
從上表中看出:天竺山鎮初級中學七年級總評位于全縣第23名(全縣共24個參評單位),其中人均成績比全縣第一名低了83.21分,綜合評價比第一名低了20.35分。不管從人均分來看,還是從綜合評價來看,我們七年級的成績還是相當的不理想,處于全縣落后位次,和全縣平均水平還有很大一段差距,比全縣平均人均成績低了26.57分。
表二:各科成績及全縣排名
語文
數學
英語
品德
歷史
地理
生物
安全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中學
85.
84
20
76.
02
11
60.
64
20
72.
61
23
90.
15
2
76.
28
16
73.
42
20
66.
98
22
從上表中看出:除歷史(全縣第2名)以外,其他大多數學科位于全縣倒數五名之列(語文倒數第五、英語倒數第五、品德倒數第二、生物倒數第五、安全倒數第三共5科)??梢哉f,不管是單科成績還是學校總評成績也創造了“歷史”,這個“歷史”是反面的,是不容許再次出現的,天竺山鎮的教育從未在一場考試中敗的這么慘。
2、第二學期六、八年級成績分析
表一:六年級成績
考點
學校
人數
語文
數學
思品與
社會
英語
科學
安全
總分
名次
全縣
平均
3693
70.37
59.29
21.15
16.18
12.79
9.07
188.82
九灣
小學
25
81.86
88.24
25.12
26.92
26.84
9.60
258.58
1
三槐
小學
19
76.18
65.97
20.32
20.95
12.16
9.42
205.00
13
板倉
小學
18
74.00
54.89
21.83
10.39
11.11
9.61
181.83
53
中心
學校
40
72.79
43.20
21.83
10.83
12.10
9.33
170.06
71
九年
制
43
57.85
51.74
21.40
12.79
11.51
8.81
164.10
77
單科
最高
成績
成績
81.86
88.24
27.27
28.87
26.84
9.89
學校
九灣
小學
九灣
小學
銀廠
小學
板廟
小學
九灣
小學
南庵
小學
從上表中看出:三槐小學總評成績還能勉強進入全縣前列,其他三所學校總分均低于全縣平均成績,中心校本部和碥頭九年制學??傇u成績均位于全縣落后位次(86個參評單位)。碥頭九年制學校和中心校本部三科總分比全縣第一名分別低94.48分和88.52分。從單科成績來看,全鎮的語文、品德與社會、安全平均成績略高于全縣的平均成績,但九年制的語文(相差12.52分)、校本部的數學(相差16.09)、板倉小學(相差5.79分和校本部的英語(相差5.35分)遠遠落后于全縣的平均水平。
表二:八年級總體成績
學校名稱
考試
人數
人均
成績
鞏固
率(%)
人均分
鞏固率得分
綜合
評價
名次
全縣平均
成 績
2834
317.98
83.5
城區一中
167
385.15
87.43
85.00
13.11
98.11
1
天竺山鎮
初級中學
78
335.34
78.00
74.01
11.70
85.71
8
碥頭九年
制學校
19
273.06
86.36
60.26
12.95
73.21
22
從上表中看出:天竺山鎮初級中學八年級總評成績位于全縣中上游,人均成績、綜合評價均略高于全縣平均成績;而天竺山鎮碥頭九年制學校八年級總評成績卻位于全縣第22名(參評單位23個),人均分低于全縣第一名112.09分,低于全縣平均人均成績44.92分。
表三:八年級各科成績與全縣排名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品德
歷史
地理
生物
安全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中學
93.53
7
75.69
10
65.72
21
86.17
7
91.66
13
94.79
6
86.61
7
94.22
7
83.90
6
九年制
82.97
21
63.6
19
40.08
23
62.02
22
91.15
15
86.64
12
75.52
18
85.52
15
81.29
8
從單科成績及排名來看,全鎮的數學、英語、品德成績整體上較差,兩所學校這三科排名均處于全縣十名開外。九年制的語文(倒數第三)、英語(倒數第一)和初級中學的英語(倒數第三)均處于全縣倒數之列。全鎮的安全科目成績相對來說略微朝前。
(三)鎮上質量檢測成績分析
為了方便統計,第一學期的三、四年級和第二學期的一、二、五年級均作為2014-2015整學年度的成績來進行展現。
1、檢測成績整體分析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語文
數學
語文
數學
語文
數學
英語
語文
數學
英語
語文
數學
英語
中心
學校
76.84
65.59
48.68
76.30
49.19
68.65
41.67
69.49
80.27
33.99
62.84
52.08
24.28
九年制
學校
57.3
59.67
42.16
80.32
64.67
18.06
67.08
板倉
小學
82.12
81.05
47.90
77.97
61.8
75.96
45.57
67.10
58.97
52.09
70.65
26.54
19.42
三槐
小學
82.49
53.19
57.67
80.12
70.57
86.66
37.42
54.65
58.97
26.73
61.41
38.93
33.9
銅塔溝
教學點
41.56
81.08
碥頭溪
教學點
62.28
60.05
50.05
91.69
蚰蜒峽
教學點
94.9
58.40
僧道關
教學點
75.54
58.97
57.16
81.04
板倉溝
教學點
98.8
92.00
柳山坡
教學點
95.18
90.53
東坡教
學點
98.6
59.60
64.80
74.24
西坡教
學點
66.52
65.12
43.84
73.76
全鎮
平均
77.13
68.40
49.74
79.33
56.59
74.17
41.85
65.38
57.89
40.05
64.59
35.27
32.9
從整體成績來看,低年級成績高于高年級成績,語數成績高于英語成績,教學點成績高于完小成績,教師少的學校成績高于教師多的學校。從全鎮平均成績來看,13個科目中有7個科目未達到及格線,其中五年級的數學、英語全鎮平均成績不足40分。
2、與去年同期比較
由于碥頭片五個校點是今年春才并入天竺山鎮的,加之原有部分教學點年級缺失,所以未涉及或無法統計到的校點、年級均未列入此表。
年級
學校
年度
語文
數學
英語
總成績
變化
一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76.84
65.594
142.434
39.734
13-14
46.2
56.5
102.7
板倉小學
14-15
82.12
81.045
163.165
37.365
13-14
56.2
69.6
125.8
三槐小學
14-15
82.49
53.192
135.682
-8.018
13-14
65
78.7
143.7
東坡教學點
14-15
98.6
59.6
158.2
-22
13-14
83.6
96.6
180.2
西坡教學點
14-15
66.52
65.12
131.64
-47.76
13-14
88.5
90.9
179.4
二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48.678
76.30
124.978
-17.922
13-14
65.9
77
142.9
板倉小學
14-15
47.899
77.97
125.869
-15.531
13-14
51.8
89.6
141.4
三槐小學
14-15
57.672
80.12
137.792
-48.208
13-14
89.5
96.5
186
東坡教學點
14-15
64.8
74.24
139.04
-41.16
13-14
83.6
96.6
180.2
西坡教學點
14-15
43.84
73.76
117.6
-19.5
13-14
60.7
76.4
137.1
三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49.19
68.65
41.67
159.51
0.21
13-14
57.4
74.6
27.3
159.3
板倉小學
14-15
61.8
75.96
45.57
183.33
27.43
13-14
50.2
73.9
31.8
155.9
三槐小學
14-15
70.57
86.66
37.42
194.65
60.85
13-14
33.8
59.7
40.3
133.8
四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69.49
80.27
33.99
183.75
70.85
13-14
40
65.2
7.7
112.9
板倉小學
14-15
67.1
76.7
52.09
195.89
74.09
13-14
52
61.9
7.9
121.8
三槐小學
14-15
54.65
67.61
26.73
148.99
30.79
13-14
41.9
70.5
5.8
118.2
五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62.84
52.08
24.28
139.2
31.5
13-14
47.6
44.3
15.8
107.7
板倉小學
14-15
70.65
26.54
19.42
116.61
-12.59
13-14
50.1
54
25.1
129.2
三槐小學
14-15
61.41
38.93
33.9
134.24
17.24
13-14
41.2
55
20.8
117
從上表中看出:14-15學年度,全鎮各校三、四年級總成績同比均有提高,反之全鎮二年級總成績各校均有所降低,其他年級中心校本部有所提高,板倉小學的一年級、三槐小學的五年級成績同比有所提高,各教學點成績均有所降低,其中西坡教學點的一年級、三槐小學的二年級、東坡教學點的二年級人均總分同比下降40分以上。
3、中心校本部與全鎮平均成績比較
年級
科 目
中心校本部
成 績
全 鎮
平均成績
全 鎮
最高成績
全鎮排名
一
語文
76.84
77.13
98.6
7/11
數學
65.59
68.4
92
4/11
二
語文
48.68
49.74
64.8
5/9
數學
76.3
79.33
91.69
7/9
三
語文
49.19
56.59
70.57
3/3
數學
68.65
74.17
86.66
3/3
英語
41.67
41.85
45.57
2/3
四
語文
69.49
65.38
69.49
1/3
數學
80.27
76.41
80.27
1/3
英語
33.99
40.05
52.09
2/3
五
語文
62.84
64.59
70.65
3/4
數學
52.08
35.27
52.08
1/4
英語
24.28
32.9
67.08
3/4
從上表中看出:中心校本部一至三年級各學科成績均低于全鎮平均成績,四年級語數、五年級數學成績高于全鎮平均成績。從整體排名來看,中心校本部四年級成績處于全鎮前列,其他年級與兄弟學校還有一定差距,尤其三年級。
4、中心校本部同一級學生成績對比
年度
2014級
2013級
2012級
2011級
2010級
2009級
2013-2014
102.7
142.9
159.3
112.9
107.7
2014-2015
142.434
124.98
159.51
183.75
139.2
170.06
變化
提高22.28
提高16.61
提高24.45
提高26.3
提高62.36
從上表中看出:校本部同一級學生進過一年的努力,都有明顯進步,其中09級(13-14的五年級即14-15的六年級)進步幅度很大。
從我鎮整體情況來看,中學部分:從第一學期七年級的倒數,到第二學期八年級的中游,再到中考的名列前茅,整體呈上升趨勢;小學部分來看:六年級的畢業檢測成績大不如前,雖然單科沒有處于全縣倒數行列的,但我鎮大多數學校(板倉小學、校本部、九年制)處于全縣中下游行列,情況不容樂觀。其他年級與往年相比,除了三年級整體成績有所下降,其他年級都略有提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在座各位的努力,離不開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線教師們的付出,離不開社會的關心,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
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將教育質量置于全鎮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前沿,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如規范辦學行為,突出有效教學;強化常規督查,規范教學活動;加強質量監控,提高教育質量;開展課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等,教學教研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強化精細化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學管理工作
我鎮始終把抓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和中心,轉發了《山陽縣中小學學校常規管理規定》、《山陽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定》等文件,提出具體而精細的常規考評要求。加大督查力度,每學期對各校進行至少兩次全面性教學常規檢查,強化了對教師備、講、批、輔、考、教研等方面考評,做到有檢查、有記錄、有反饋、有通報。各校重視抓教學常規的管理和落實,做好每月一次的常規檢查管理,不斷改進常規管理,實施備課、作業、考試評價改革,嚴格考評制度,搞好檢查和評價,減少了無效勞動,并與績效工資掛鉤,嚴格獎懲兌現。
2.強化常態化教學質量監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我鎮出臺了《天竺山鎮教學質量獎懲辦法》,根據文件要求,結合各校實際,每學年組織兩次部分年級、部分學科教學質量檢測。認真做好質量檢測工作的成績統計、分析,及時向各學校反饋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訓練與檢測,在做檢測訓練工作時,設置的習題要結合學生實際,選擇那些有多種解法的練習題,讓學生精練,做到一題多變、多解、多題一解。拓展外延,分析歸納,做一題、學一法、分一類、通一片。各校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的提升,特別是對六年級、九年級教學質量的把關,能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分析問題,查找不足,制定目標和考評方案,研究措施,學年初開展畢業班復習研討會等,學期中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跟蹤、參與專題研討”等活動,把質量意識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
3.夯實校本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建立健全教研網絡,加強教研工作考核管理;要求各校將教研活動列入制度,并定時定點進行教研活動。利用教研時間積極開展教材教法培訓、基本功競賽、優質課評比、主題研討、課堂教學模式研討、學困生轉化研討、聽評課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構建了教師間、師生間、生生間交流互助,經驗共享的平臺,通過大量的教研活動,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教師的專業成長、學生的學業成長。
4.發揮教師引領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通過以前的考試,反應出語文成績偏低于其他學科,經過反思和總結,我們確定從書寫古詩文與名人名言抓起,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還可以潛移默化讓學生認識并喜歡上中國傳統文化。為此,我們堅持每學年舉行了一次全鎮性的教師基本功大賽和學生書法競賽活動,通過教師的示范引領,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賽后的獎勵機制,有力的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5.開展多樣化交流活動,交流教育教學經驗
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鎮每學年組織舉行一次全鎮教師“教學能手大賽”活動,組織一次全鎮教師“三字一話”基本功大賽及系列活動。各校也根據自身實際開展學生數學競賽、作文大賽等活動。這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師生競賽、交流活動,激發了師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促進了學校、教師、學生的發展。
第三部分 問題與不足
冷靜審視現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前進道路上的問題和不足,這樣,我們才能繼續前進。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促進教育中的反思行為,為此,我們必須時刻進行自我反思,分析問題、尋求對策。以下幾個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管理層面存在責任缺失、重點漂移的現象。在日常教學常規檢查中發現,一些學校中心工作不突出,存在謀人不謀事的習氣,有些管理者對業務學習感到煩,對教學工作少管少問、不管不問,不思考、不研究、不創新,管理效能長期在低水平徘徊,教學工作被長期擱置,教學質量長期低迷,停滯不前,各項工作在區域內總是處于“矮子”。
2.教研層面存在氛圍不濃、實效不高的現象。部分學校圍繞教學、圍繞質量搞教研的力度不夠,表現教研氛圍不濃厚(教研參與面窄,學校行政、老教師劃入旁觀對象,“教研”僅成為個別年輕人事);常規教研落實不到位(公開課只聽不評,甚至做書面材料應付檢查);專題研究不落實(教研活動游離專題,松散雜亂,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教研榜樣力量弱(教育教學骨干的帶頭作用未能充分發揮,自生自滅);教研實效不高(研修缺乏創新,流于形式,研究內容大而空,不從實際出發,不解決實際問題,止于皮毛、流于形式,沒有針對性、沒有時效性);教師的課外研修時間少(平時的備課,批閱作業占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致使教師教學觀念和方法比較滯后,成績較差)。
3.教師層面存在觀念落后、行動遲緩的現象。教師認識不到位,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問題與不足,把自己放在了高標準上,而疏忽了自己與高標準之間已有的大差距。不少教師只熟悉本學段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缺乏對課程標準的整體把握和教材的全程理解;一些教師將新課程理念落實于課堂舉步維艱,課堂教學存在違背教育規律,不真正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策略缺乏、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上不能和學生平等交流,平等對話,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一些新入崗教師成長慢,對教材鉆研能力弱,課堂組織教學力不從心,“抄黑板”“滿堂灌”成為常規課,拼時間拼汗水,加班加點加負擔的低效方式大量存在;有些教師缺乏學科課程觀念,如思品、科學等本需要生活體驗和實驗的學科,生活變成了說教,體驗和實驗變成了變成了死記硬背,教學改革呼聲高,力度小。
4.學科層面存在學科課程落實不到位的現象。一些學校和教師不落實課程計劃要求,只抓語文數學等所謂“主科”。對于縣局分配的專職教師,隨意挪作他用,而對于技能學科從思想上不重視,甚至根本不安排;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更是一片空白,人為地造成了薄弱學科,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缺憾。一些學校教學資料、教具、圖片等教學設施嚴重不足,影響了學科課程的落實。
5.家校合作層面存在落實難、流于形式的現象。作為農村學校,留守兒童較多,無人監管,致使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課外作業不能很好落實,家長忙于打工,對學生的學習關注很少,部分留在家的家長監督作用也不能得以發揮,具體表現在平時所布置的作業,如:聽寫、背誦、課外閱讀等之類的作業,家長很少配合,大多流于形式,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學校教育成果很難得到鞏固。
第四部分 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
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碑斍昂徒窈笠粋€時期,我鎮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總體思路是: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攬工作全局,把深化課程改革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把提高質量作為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進質量評價制度,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一)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發展人,成就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既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內容很多,形式多樣。總體來說,就是要關注全體學生,承認差異,尊重規律,培養個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少年養正,青年養志。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首先是心理健康, ,富有責任和愛心,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人。要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重中之重,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抓行為習慣養成,初中抓心理健康和個性品質,并把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責任和愛心教育貫徹始終,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為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固本強基。要堅決克服把眼光定在個別優等學生身上的現象,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既關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更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允許放棄一個學生,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各校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設特色鮮明、適合學生的校本課程,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愛好什么就培養什么,適合干什么就向那一個方向去引導,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努力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二)以“一校一特色、一生一技能”為抓手,多措并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各校要按照“一校一特色、一生一技能”的要求,每學年組織舉辦文化藝術節、經典誦讀和漢字書寫大賽等活動,形成“一校一品、一班一項、一生一技”的生動局面,真正使我們的學生學有所用,學會生存。一要幫助學生掌握生活本領。各學校要適當布置家務勞動,通過學生擇菜、做飯、洗衣、清潔、縫補等勞動體驗,促使學生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二要幫助學生學會強身健體。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開足并上好體育課;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落實“兩操兩活動”制度,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三要幫助學生養成創新精神。各校要通過舉辦小制作、小發明、小種植、小養殖、小論文“五小”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四要幫助學生學會審美。要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和興趣小組。五要幫助學生學會感恩。要從小事抓起,從細節抓起,發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利用各種場合與時機,讓學生表達感恩之情。積極組織感恩主題班會、故事會、文藝節目演出、愛心援助活動,實施感恩教育。
(三)以高效課堂建設為突破口,促進素質教育創新發展
1、統一思想,切實引導廣大教師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精髓和實質。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使廣大教師全面掌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法,領會和體驗構建高效課堂的一些基本策略。重點要掌握以下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減負增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益;關鍵是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育人能力,進而科學指導學生有效學習。顯著特征是:民主課堂,即更多地賦予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權利,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力;人本課堂,即堅持以人為本,使教育的各種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調合作,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素質課堂,即創造性地使用教育教學素材,使課堂向社會生活延伸,讓學生在體驗中構建認知,拓展能力;活力課堂,即充分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2、抓住關鍵,切實實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一是由偏重教師預設課堂轉變為追求同學生自主探究和自然生成相結合,改變以教師預設來替代學生自主學習的現象。在課堂教學設計上,要切實把握兩個基本思路:一個是以學科課堂內容的結構特點來設計和組織教學,另一個是以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線索和學生心理發展過程、活動訓練為線索設計教學,從而實現有效備課。二是由少數學生參與課堂的局面轉變為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課堂,由偏重課堂教學的活躍度轉變為追求學生的參與深度。要依據學生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德國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化的發展。三是由“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轉變為“以學為主”“師生共建”的科學理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四是由偏重大量訓練轉變為著重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和提煉方法,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學會學習和提高探究能力。課堂教學要切實做到“三個精講”和“三個不講”,即: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五是由偏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轉變為追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生成性、互動性及其與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課堂教學中要合理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切禁偏激化的不用或者全用行為,最大限度的以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六是由偏重知識能力的培養轉變為追求三維目標有機融合和高效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要體現在作業和練習當堂完成率100%,正確率90%以上;學生能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并獲得積極的感情體驗,有成功喜悅的學生達95%以上。
3、建章立制,強力抓好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由于我鎮復式教學較多,大班額現象依然存在,在實施高效課堂方面困難不小,我們不強求推行一種改革方法、學習和構建一種高效課堂模式,我們的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質量。所以我們要在縣教研室和中心校的指導下,按照課堂改革的要求修訂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環節管理的規章制度,并切實抓好制度的落實,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一是把握課表教材,科學有效備課。各學段教師要對照課程標準,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明確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點,針對教學實際對教材重新整合二度架構。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流程科學合理、教學重點突破有方、教學方法恰當有效、課堂練習精選精編、教學效果明顯有效。二是加強學情研究,認真編制導學案。編制導學案要結合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實際,靈活處理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的關系,更加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走進教材,再帶者問題從教材走出來,走向課堂。教師要根據學生對導學案使用情況,不斷修改完善,使導學案更具有針對性。三是加強小組建設,開設合作學習。學生小組學習是利用學生能力之間的差異,開展合作學習,實現“兵教兵”“兵強兵”。學習小組建設的關鍵是成員分工,加強學習小組成員角色的培訓,設計好驅動方式,包括情景驅動、問題驅動、任務驅動、評價驅動,以此推動小組合作學習。四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要落實“回歸課表、回歸基礎、提升能力、拓展運用”的教學策略,適當減少課程容量,降低課堂難度,堅持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自己能做出的教師不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講學生理解不了、歸納不了、運用不了的問題,突出規律、方法和思維,突破疑點、重點和難點,注重知識的鏈接、遷移和整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五是開展多遠評價,促進訓練中掌握知識和方法,促進小組學習的持續發展;通過組內成員評價、組與組之間評價,激發小組互相學習的動力和小組之間互相競爭的熱情,培養學生公平競爭意識;通過對學習小組過程性、累積性、發展性評價,增強學習小組凝聚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六是優化作業布置,減輕學生負擔。作業布置要體現控制總量、提高質量的原則,設計具有針對性、選擇性、實踐性、開放性的作業,充分發揮作業的鞏固檢測功能。要創新作業批改方式,體現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作用,切實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推廣建立“錯題集”制度,以此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四)加強領導,規范管理,確保課堂改革的深入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課堂改革的深入推進。成立以中心校校長為組長,中心校分管教學業務人員為副組長,行管處全體成員和各校點校長為成員的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和職責,全面負責高效課堂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推進工作。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專人負責,并結合校情實際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創優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涵,提升工作水平。在常規管理工作中,校長要以身作則,不以“官員”的身份,停留于“開會布置工作”、“檢查評比成果”等“只說不做”的層面。
首先,校長是課堂的實踐者。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心。無論會議再多,檢查再多,應酬再多,課堂應是校長始終堅守的陣地,這也是中心校下發《關于加強全鎮中小學及中心校行管處人員代課、聽課、評課的通知》的初衷。校長只有深入課堂,或堅持親自上課,或堅持隨堂聽課,才能了解、體察師生的教學行為,才能點燃教育教學的情懷與智慧。作為校長,我們不應該看到他整天坐在辦公室的電腦桌前,而是要經??吹剿麏A著聽課本穿梭于教室之間,聽更多的節數,聽更多的科目,聽更多的教師。
其次,校長是校本研究的參與者。校長要力行參與聽評課的交流活動,而非僅是教學過程的記錄人,而咱們有些校長聽課是為了完成規定聽課節數的任務,所以只聽不評,或壓根兒不想參與評課;要力行參與課題研究,而非僅是掛個課題負責人,有些校長對于課題研究,缺乏實干精神,只說不做,徒有虛名,給教師消極負面影響,教師覺得很沒勁;要力行參加教師崗位練兵活動,而非僅是崗位練兵的組織人;力做教育教學經驗的提煉者,而非僅是教育教學信息的傳播者,作為校長要有自己獨到的思想、觀點等,不能人云亦云,不然沒法樹立教研的權威。所以,校長參與校本教研中,要以高要求、高標準的參與者身份,與教師共同協作,共同研究,這樣的校本教研才能走得長遠。
2、規范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一要全面規范辦學行為。各學校要認真貫徹《山陽縣中小學學校常規管理規定》、《山陽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定》,落實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足開齊課程,不得隨意刪減課時或變相挪用課時。
二要加大常規檢查力度。各校要通過推門聽課、教案作業抽查、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查閱相關材料等,全面了解教師教學常規,嚴格檢查,做好反饋通報,抓好薄弱環節的整改。
三是中心校繼續結合半期、期末舉行語文、數學的抽測及品社、科學、英語學科的抽查,并作好數據統計與試卷分析。英語學科繼續單列檢測,滿分為100分。對于質量檢測落后差距較大的學校,中心校將組織人員進行調研,所屬學校要高度重視,作好跟蹤、抓好整改。對單科綜合成績落后全鎮平均綜合成績5分的學科,由學校責成科任教師向中心校分管領導作出書面說明;同一學科連續兩次因質量薄弱作出書面說明的學校,由中心校向相關學校的校長進行約談。
四是堅決杜絕質量檢測中違規舞弊行為,對于弄虛作假者,追究相關人員及學校領導的責任,嚴肅處理,并給予全鎮通報批評。
在新的一學年里,希望大家以本次會議為契機,牢固樹立質量意識,理清思路,精心謀劃,創新舉措,破解難題,加強管理,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我鎮教學質量再上新水平,新臺階,為努力辦好社會需要、人民滿意、充滿活力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配合,各項工作都已順利完成。上學年,我鎮中小學共經歷了五場次質量檢測大戰。其中最主要的一場是今年六月份的中考,還有兩場次是縣局組織的七和六、八年級全縣質量檢測;其余兩場次則是我鎮組織的全鎮質量檢測,涵蓋一至五年級?,F我就這幾場次質量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考試結果做一分析匯報,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 教學質量檢測情況分析
(一)中考成績分析
2013-2014學年
2014-2015學年
變 化
報考人數
83
72
減少11人
錄取人數
38
39
增加1人
上線率
45.7%
54.1%
提高8.4%
全縣排名
16
3
提高13個名次
全縣獲獎
科 目
數學 英語 語文
語文 數學 政治 歷史
物理 化學 體育
減少英語1個科目,增加政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5個科目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中考報考總人數減少了11人,而被縣中錄取人數卻多出1人,上線率增加了8.4個百分點,全縣排名提高了13個位次,獲獎科目增加至7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僅在培優方面下了大功夫,同時也注意了學困生的培養,因而在本次中考中各項指標均有所提高,可謂全面開花,創下了我鎮教育的新紀錄。
(二)全縣質量檢測成績分析
1、第一學期七年級成績分析
表一:總體成績
學校名稱
考試
人數
人均
成績
鞏固
率(%)
人均分
鞏固率
得分
綜合
評價
名次
全縣平均
成 績
3490
289.64
85.81
十里鋪鎮
初級中學
29
346.28
96.67
85.00
14.50
99.50
1
天竺山鎮
初級中學
69
263.07
97.18
64.57
14.58
79.15
23
從上表中看出:天竺山鎮初級中學七年級總評位于全縣第23名(全縣共24個參評單位),其中人均成績比全縣第一名低了83.21分,綜合評價比第一名低了20.35分。不管從人均分來看,還是從綜合評價來看,我們七年級的成績還是相當的不理想,處于全縣落后位次,和全縣平均水平還有很大一段差距,比全縣平均人均成績低了26.57分。
表二:各科成績及全縣排名
語文
數學
英語
品德
歷史
地理
生物
安全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中學
85.
84
20
76.
02
11
60.
64
20
72.
61
23
90.
15
2
76.
28
16
73.
42
20
66.
98
22
從上表中看出:除歷史(全縣第2名)以外,其他大多數學科位于全縣倒數五名之列(語文倒數第五、英語倒數第五、品德倒數第二、生物倒數第五、安全倒數第三共5科)??梢哉f,不管是單科成績還是學??傇u成績也創造了“歷史”,這個“歷史”是反面的,是不容許再次出現的,天竺山鎮的教育從未在一場考試中敗的這么慘。
2、第二學期六、八年級成績分析
表一:六年級成績
考點
學校
人數
語文
數學
思品與
社會
英語
科學
安全
總分
名次
全縣
平均
3693
70.37
59.29
21.15
16.18
12.79
9.07
188.82
九灣
小學
25
81.86
88.24
25.12
26.92
26.84
9.60
258.58
1
三槐
小學
19
76.18
65.97
20.32
20.95
12.16
9.42
205.00
13
板倉
小學
18
74.00
54.89
21.83
10.39
11.11
9.61
181.83
53
中心
學校
40
72.79
43.20
21.83
10.83
12.10
9.33
170.06
71
九年
制
43
57.85
51.74
21.40
12.79
11.51
8.81
164.10
77
單科
最高
成績
成績
81.86
88.24
27.27
28.87
26.84
9.89
學校
九灣
小學
九灣
小學
銀廠
小學
板廟
小學
九灣
小學
南庵
小學
從上表中看出:三槐小學總評成績還能勉強進入全縣前列,其他三所學??偡志陀谌h平均成績,中心校本部和碥頭九年制學??傇u成績均位于全縣落后位次(86個參評單位)。碥頭九年制學校和中心校本部三科總分比全縣第一名分別低94.48分和88.52分。從單科成績來看,全鎮的語文、品德與社會、安全平均成績略高于全縣的平均成績,但九年制的語文(相差12.52分)、校本部的數學(相差16.09)、板倉小學(相差5.79分和校本部的英語(相差5.35分)遠遠落后于全縣的平均水平。
表二:八年級總體成績
學校名稱
考試
人數
人均
成績
鞏固
率(%)
人均分
鞏固率得分
綜合
評價
名次
全縣平均
成 績
2834
317.98
83.5
城區一中
167
385.15
87.43
85.00
13.11
98.11
1
天竺山鎮
初級中學
78
335.34
78.00
74.01
11.70
85.71
8
碥頭九年
制學校
19
273.06
86.36
60.26
12.95
73.21
22
從上表中看出:天竺山鎮初級中學八年級總評成績位于全縣中上游,人均成績、綜合評價均略高于全縣平均成績;而天竺山鎮碥頭九年制學校八年級總評成績卻位于全縣第22名(參評單位23個),人均分低于全縣第一名112.09分,低于全縣平均人均成績44.92分。
表三:八年級各科成績與全縣排名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品德
歷史
地理
生物
安全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成績
名次
中學
93.53
7
75.69
10
65.72
21
86.17
7
91.66
13
94.79
6
86.61
7
94.22
7
83.90
6
九年制
82.97
21
63.6
19
40.08
23
62.02
22
91.15
15
86.64
12
75.52
18
85.52
15
81.29
8
從單科成績及排名來看,全鎮的數學、英語、品德成績整體上較差,兩所學校這三科排名均處于全縣十名開外。九年制的語文(倒數第三)、英語(倒數第一)和初級中學的英語(倒數第三)均處于全縣倒數之列。全鎮的安全科目成績相對來說略微朝前。
(三)鎮上質量檢測成績分析
為了方便統計,第一學期的三、四年級和第二學期的一、二、五年級均作為2014-2015整學年度的成績來進行展現。
1、檢測成績整體分析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語文
數學
語文
數學
語文
數學
英語
語文
數學
英語
語文
數學
英語
中心
學校
76.84
65.59
48.68
76.30
49.19
68.65
41.67
69.49
80.27
33.99
62.84
52.08
24.28
九年制
學校
57.3
59.67
42.16
80.32
64.67
18.06
67.08
板倉
小學
82.12
81.05
47.90
77.97
61.8
75.96
45.57
67.10
58.97
52.09
70.65
26.54
19.42
三槐
小學
82.49
53.19
57.67
80.12
70.57
86.66
37.42
54.65
58.97
26.73
61.41
38.93
33.9
銅塔溝
教學點
41.56
81.08
碥頭溪
教學點
62.28
60.05
50.05
91.69
蚰蜒峽
教學點
94.9
58.40
僧道關
教學點
75.54
58.97
57.16
81.04
板倉溝
教學點
98.8
92.00
柳山坡
教學點
95.18
90.53
東坡教
學點
98.6
59.60
64.80
74.24
西坡教
學點
66.52
65.12
43.84
73.76
全鎮
平均
77.13
68.40
49.74
79.33
56.59
74.17
41.85
65.38
57.89
40.05
64.59
35.27
32.9
從整體成績來看,低年級成績高于高年級成績,語數成績高于英語成績,教學點成績高于完小成績,教師少的學校成績高于教師多的學校。從全鎮平均成績來看,13個科目中有7個科目未達到及格線,其中五年級的數學、英語全鎮平均成績不足40分。
2、與去年同期比較
由于碥頭片五個校點是今年春才并入天竺山鎮的,加之原有部分教學點年級缺失,所以未涉及或無法統計到的校點、年級均未列入此表。
年級
學校
年度
語文
數學
英語
總成績
變化
一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76.84
65.594
142.434
39.734
13-14
46.2
56.5
102.7
板倉小學
14-15
82.12
81.045
163.165
37.365
13-14
56.2
69.6
125.8
三槐小學
14-15
82.49
53.192
135.682
-8.018
13-14
65
78.7
143.7
東坡教學點
14-15
98.6
59.6
158.2
-22
13-14
83.6
96.6
180.2
西坡教學點
14-15
66.52
65.12
131.64
-47.76
13-14
88.5
90.9
179.4
二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48.678
76.30
124.978
-17.922
13-14
65.9
77
142.9
板倉小學
14-15
47.899
77.97
125.869
-15.531
13-14
51.8
89.6
141.4
三槐小學
14-15
57.672
80.12
137.792
-48.208
13-14
89.5
96.5
186
東坡教學點
14-15
64.8
74.24
139.04
-41.16
13-14
83.6
96.6
180.2
西坡教學點
14-15
43.84
73.76
117.6
-19.5
13-14
60.7
76.4
137.1
三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49.19
68.65
41.67
159.51
0.21
13-14
57.4
74.6
27.3
159.3
板倉小學
14-15
61.8
75.96
45.57
183.33
27.43
13-14
50.2
73.9
31.8
155.9
三槐小學
14-15
70.57
86.66
37.42
194.65
60.85
13-14
33.8
59.7
40.3
133.8
四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69.49
80.27
33.99
183.75
70.85
13-14
40
65.2
7.7
112.9
板倉小學
14-15
67.1
76.7
52.09
195.89
74.09
13-14
52
61.9
7.9
121.8
三槐小學
14-15
54.65
67.61
26.73
148.99
30.79
13-14
41.9
70.5
5.8
118.2
五年級
中心學校
14-15
62.84
52.08
24.28
139.2
31.5
13-14
47.6
44.3
15.8
107.7
板倉小學
14-15
70.65
26.54
19.42
116.61
-12.59
13-14
50.1
54
25.1
129.2
三槐小學
14-15
61.41
38.93
33.9
134.24
17.24
13-14
41.2
55
20.8
117
從上表中看出:14-15學年度,全鎮各校三、四年級總成績同比均有提高,反之全鎮二年級總成績各校均有所降低,其他年級中心校本部有所提高,板倉小學的一年級、三槐小學的五年級成績同比有所提高,各教學點成績均有所降低,其中西坡教學點的一年級、三槐小學的二年級、東坡教學點的二年級人均總分同比下降40分以上。
3、中心校本部與全鎮平均成績比較
年級
科 目
中心校本部
成 績
全 鎮
平均成績
全 鎮
最高成績
全鎮排名
一
語文
76.84
77.13
98.6
7/11
數學
65.59
68.4
92
4/11
二
語文
48.68
49.74
64.8
5/9
數學
76.3
79.33
91.69
7/9
三
語文
49.19
56.59
70.57
3/3
數學
68.65
74.17
86.66
3/3
英語
41.67
41.85
45.57
2/3
四
語文
69.49
65.38
69.49
1/3
數學
80.27
76.41
80.27
1/3
英語
33.99
40.05
52.09
2/3
五
語文
62.84
64.59
70.65
3/4
數學
52.08
35.27
52.08
1/4
英語
24.28
32.9
67.08
3/4
從上表中看出:中心校本部一至三年級各學科成績均低于全鎮平均成績,四年級語數、五年級數學成績高于全鎮平均成績。從整體排名來看,中心校本部四年級成績處于全鎮前列,其他年級與兄弟學校還有一定差距,尤其三年級。
4、中心校本部同一級學生成績對比
年度
2014級
2013級
2012級
2011級
2010級
2009級
2013-2014
102.7
142.9
159.3
112.9
107.7
2014-2015
142.434
124.98
159.51
183.75
139.2
170.06
變化
提高22.28
提高16.61
提高24.45
提高26.3
提高62.36
從上表中看出:校本部同一級學生進過一年的努力,都有明顯進步,其中09級(13-14的五年級即14-15的六年級)進步幅度很大。
從我鎮整體情況來看,中學部分:從第一學期七年級的倒數,到第二學期八年級的中游,再到中考的名列前茅,整體呈上升趨勢;小學部分來看:六年級的畢業檢測成績大不如前,雖然單科沒有處于全縣倒數行列的,但我鎮大多數學校(板倉小學、校本部、九年制)處于全縣中下游行列,情況不容樂觀。其他年級與往年相比,除了三年級整體成績有所下降,其他年級都略有提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在座各位的努力,離不開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線教師們的付出,離不開社會的關心,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
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將教育質量置于全鎮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前沿,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如規范辦學行為,突出有效教學;強化常規督查,規范教學活動;加強質量監控,提高教育質量;開展課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等,教學教研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強化精細化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學管理工作
我鎮始終把抓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和中心,轉發了《山陽縣中小學學校常規管理規定》、《山陽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定》等文件,提出具體而精細的常規考評要求。加大督查力度,每學期對各校進行至少兩次全面性教學常規檢查,強化了對教師備、講、批、輔、考、教研等方面考評,做到有檢查、有記錄、有反饋、有通報。各校重視抓教學常規的管理和落實,做好每月一次的常規檢查管理,不斷改進常規管理,實施備課、作業、考試評價改革,嚴格考評制度,搞好檢查和評價,減少了無效勞動,并與績效工資掛鉤,嚴格獎懲兌現。
2.強化常態化教學質量監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我鎮出臺了《天竺山鎮教學質量獎懲辦法》,根據文件要求,結合各校實際,每學年組織兩次部分年級、部分學科教學質量檢測。認真做好質量檢測工作的成績統計、分析,及時向各學校反饋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訓練與檢測,在做檢測訓練工作時,設置的習題要結合學生實際,選擇那些有多種解法的練習題,讓學生精練,做到一題多變、多解、多題一解。拓展外延,分析歸納,做一題、學一法、分一類、通一片。各校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的提升,特別是對六年級、九年級教學質量的把關,能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分析問題,查找不足,制定目標和考評方案,研究措施,學年初開展畢業班復習研討會等,學期中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跟蹤、參與專題研討”等活動,把質量意識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
3.夯實校本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建立健全教研網絡,加強教研工作考核管理;要求各校將教研活動列入制度,并定時定點進行教研活動。利用教研時間積極開展教材教法培訓、基本功競賽、優質課評比、主題研討、課堂教學模式研討、學困生轉化研討、聽評課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構建了教師間、師生間、生生間交流互助,經驗共享的平臺,通過大量的教研活動,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教師的專業成長、學生的學業成長。
4.發揮教師引領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通過以前的考試,反應出語文成績偏低于其他學科,經過反思和總結,我們確定從書寫古詩文與名人名言抓起,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還可以潛移默化讓學生認識并喜歡上中國傳統文化。為此,我們堅持每學年舉行了一次全鎮性的教師基本功大賽和學生書法競賽活動,通過教師的示范引領,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賽后的獎勵機制,有力的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5.開展多樣化交流活動,交流教育教學經驗
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鎮每學年組織舉行一次全鎮教師“教學能手大賽”活動,組織一次全鎮教師“三字一話”基本功大賽及系列活動。各校也根據自身實際開展學生數學競賽、作文大賽等活動。這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師生競賽、交流活動,激發了師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促進了學校、教師、學生的發展。
第三部分 問題與不足
冷靜審視現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前進道路上的問題和不足,這樣,我們才能繼續前進。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促進教育中的反思行為,為此,我們必須時刻進行自我反思,分析問題、尋求對策。以下幾個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管理層面存在責任缺失、重點漂移的現象。在日常教學常規檢查中發現,一些學校中心工作不突出,存在謀人不謀事的習氣,有些管理者對業務學習感到煩,對教學工作少管少問、不管不問,不思考、不研究、不創新,管理效能長期在低水平徘徊,教學工作被長期擱置,教學質量長期低迷,停滯不前,各項工作在區域內總是處于“矮子”。
2.教研層面存在氛圍不濃、實效不高的現象。部分學校圍繞教學、圍繞質量搞教研的力度不夠,表現教研氛圍不濃厚(教研參與面窄,學校行政、老教師劃入旁觀對象,“教研”僅成為個別年輕人事);常規教研落實不到位(公開課只聽不評,甚至做書面材料應付檢查);專題研究不落實(教研活動游離專題,松散雜亂,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教研榜樣力量弱(教育教學骨干的帶頭作用未能充分發揮,自生自滅);教研實效不高(研修缺乏創新,流于形式,研究內容大而空,不從實際出發,不解決實際問題,止于皮毛、流于形式,沒有針對性、沒有時效性);教師的課外研修時間少(平時的備課,批閱作業占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致使教師教學觀念和方法比較滯后,成績較差)。
3.教師層面存在觀念落后、行動遲緩的現象。教師認識不到位,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問題與不足,把自己放在了高標準上,而疏忽了自己與高標準之間已有的大差距。不少教師只熟悉本學段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缺乏對課程標準的整體把握和教材的全程理解;一些教師將新課程理念落實于課堂舉步維艱,課堂教學存在違背教育規律,不真正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策略缺乏、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上不能和學生平等交流,平等對話,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一些新入崗教師成長慢,對教材鉆研能力弱,課堂組織教學力不從心,“抄黑板”“滿堂灌”成為常規課,拼時間拼汗水,加班加點加負擔的低效方式大量存在;有些教師缺乏學科課程觀念,如思品、科學等本需要生活體驗和實驗的學科,生活變成了說教,體驗和實驗變成了變成了死記硬背,教學改革呼聲高,力度小。
4.學科層面存在學科課程落實不到位的現象。一些學校和教師不落實課程計劃要求,只抓語文數學等所謂“主科”。對于縣局分配的專職教師,隨意挪作他用,而對于技能學科從思想上不重視,甚至根本不安排;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更是一片空白,人為地造成了薄弱學科,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缺憾。一些學校教學資料、教具、圖片等教學設施嚴重不足,影響了學科課程的落實。
5.家校合作層面存在落實難、流于形式的現象。作為農村學校,留守兒童較多,無人監管,致使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課外作業不能很好落實,家長忙于打工,對學生的學習關注很少,部分留在家的家長監督作用也不能得以發揮,具體表現在平時所布置的作業,如:聽寫、背誦、課外閱讀等之類的作業,家長很少配合,大多流于形式,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學校教育成果很難得到鞏固。
第四部分 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
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碑斍昂徒窈笠粋€時期,我鎮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總體思路是: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攬工作全局,把深化課程改革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把提高質量作為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進質量評價制度,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一)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發展人,成就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既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內容很多,形式多樣??傮w來說,就是要關注全體學生,承認差異,尊重規律,培養個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少年養正,青年養志。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首先是心理健康, ,富有責任和愛心,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人。要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重中之重,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抓行為習慣養成,初中抓心理健康和個性品質,并把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責任和愛心教育貫徹始終,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為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固本強基。要堅決克服把眼光定在個別優等學生身上的現象,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既關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更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允許放棄一個學生,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各校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設特色鮮明、適合學生的校本課程,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愛好什么就培養什么,適合干什么就向那一個方向去引導,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努力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二)以“一校一特色、一生一技能”為抓手,多措并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各校要按照“一校一特色、一生一技能”的要求,每學年組織舉辦文化藝術節、經典誦讀和漢字書寫大賽等活動,形成“一校一品、一班一項、一生一技”的生動局面,真正使我們的學生學有所用,學會生存。一要幫助學生掌握生活本領。各學校要適當布置家務勞動,通過學生擇菜、做飯、洗衣、清潔、縫補等勞動體驗,促使學生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二要幫助學生學會強身健體。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開足并上好體育課;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落實“兩操兩活動”制度,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三要幫助學生養成創新精神。各校要通過舉辦小制作、小發明、小種植、小養殖、小論文“五小”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四要幫助學生學會審美。要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和興趣小組。五要幫助學生學會感恩。要從小事抓起,從細節抓起,發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利用各種場合與時機,讓學生表達感恩之情。積極組織感恩主題班會、故事會、文藝節目演出、愛心援助活動,實施感恩教育。
(三)以高效課堂建設為突破口,促進素質教育創新發展
1、統一思想,切實引導廣大教師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精髓和實質。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使廣大教師全面掌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法,領會和體驗構建高效課堂的一些基本策略。重點要掌握以下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減負增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益;關鍵是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育人能力,進而科學指導學生有效學習。顯著特征是:民主課堂,即更多地賦予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權利,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力;人本課堂,即堅持以人為本,使教育的各種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調合作,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素質課堂,即創造性地使用教育教學素材,使課堂向社會生活延伸,讓學生在體驗中構建認知,拓展能力;活力課堂,即充分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2、抓住關鍵,切實實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一是由偏重教師預設課堂轉變為追求同學生自主探究和自然生成相結合,改變以教師預設來替代學生自主學習的現象。在課堂教學設計上,要切實把握兩個基本思路:一個是以學科課堂內容的結構特點來設計和組織教學,另一個是以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線索和學生心理發展過程、活動訓練為線索設計教學,從而實現有效備課。二是由少數學生參與課堂的局面轉變為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課堂,由偏重課堂教學的活躍度轉變為追求學生的參與深度。要依據學生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德國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化的發展。三是由“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轉變為“以學為主”“師生共建”的科學理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四是由偏重大量訓練轉變為著重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和提煉方法,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學會學習和提高探究能力。課堂教學要切實做到“三個精講”和“三個不講”,即: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五是由偏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轉變為追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生成性、互動性及其與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課堂教學中要合理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切禁偏激化的不用或者全用行為,最大限度的以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六是由偏重知識能力的培養轉變為追求三維目標有機融合和高效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要體現在作業和練習當堂完成率100%,正確率90%以上;學生能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并獲得積極的感情體驗,有成功喜悅的學生達95%以上。
3、建章立制,強力抓好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由于我鎮復式教學較多,大班額現象依然存在,在實施高效課堂方面困難不小,我們不強求推行一種改革方法、學習和構建一種高效課堂模式,我們的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質量。所以我們要在縣教研室和中心校的指導下,按照課堂改革的要求修訂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環節管理的規章制度,并切實抓好制度的落實,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一是把握課表教材,科學有效備課。各學段教師要對照課程標準,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明確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點,針對教學實際對教材重新整合二度架構。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流程科學合理、教學重點突破有方、教學方法恰當有效、課堂練習精選精編、教學效果明顯有效。二是加強學情研究,認真編制導學案。編制導學案要結合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實際,靈活處理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的關系,更加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走進教材,再帶者問題從教材走出來,走向課堂。教師要根據學生對導學案使用情況,不斷修改完善,使導學案更具有針對性。三是加強小組建設,開設合作學習。學生小組學習是利用學生能力之間的差異,開展合作學習,實現“兵教兵”“兵強兵”。學習小組建設的關鍵是成員分工,加強學習小組成員角色的培訓,設計好驅動方式,包括情景驅動、問題驅動、任務驅動、評價驅動,以此推動小組合作學習。四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要落實“回歸課表、回歸基礎、提升能力、拓展運用”的教學策略,適當減少課程容量,降低課堂難度,堅持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自己能做出的教師不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講學生理解不了、歸納不了、運用不了的問題,突出規律、方法和思維,突破疑點、重點和難點,注重知識的鏈接、遷移和整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五是開展多遠評價,促進訓練中掌握知識和方法,促進小組學習的持續發展;通過組內成員評價、組與組之間評價,激發小組互相學習的動力和小組之間互相競爭的熱情,培養學生公平競爭意識;通過對學習小組過程性、累積性、發展性評價,增強學習小組凝聚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六是優化作業布置,減輕學生負擔。作業布置要體現控制總量、提高質量的原則,設計具有針對性、選擇性、實踐性、開放性的作業,充分發揮作業的鞏固檢測功能。要創新作業批改方式,體現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作用,切實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推廣建立“錯題集”制度,以此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四)加強領導,規范管理,確保課堂改革的深入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課堂改革的深入推進。成立以中心校校長為組長,中心校分管教學業務人員為副組長,行管處全體成員和各校點校長為成員的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和職責,全面負責高效課堂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推進工作。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專人負責,并結合校情實際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創優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涵,提升工作水平。在常規管理工作中,校長要以身作則,不以“官員”的身份,停留于“開會布置工作”、“檢查評比成果”等“只說不做”的層面。
首先,校長是課堂的實踐者。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心。無論會議再多,檢查再多,應酬再多,課堂應是校長始終堅守的陣地,這也是中心校下發《關于加強全鎮中小學及中心校行管處人員代課、聽課、評課的通知》的初衷。校長只有深入課堂,或堅持親自上課,或堅持隨堂聽課,才能了解、體察師生的教學行為,才能點燃教育教學的情懷與智慧。作為校長,我們不應該看到他整天坐在辦公室的電腦桌前,而是要經常看到他夾著聽課本穿梭于教室之間,聽更多的節數,聽更多的科目,聽更多的教師。
其次,校長是校本研究的參與者。校長要力行參與聽評課的交流活動,而非僅是教學過程的記錄人,而咱們有些校長聽課是為了完成規定聽課節數的任務,所以只聽不評,或壓根兒不想參與評課;要力行參與課題研究,而非僅是掛個課題負責人,有些校長對于課題研究,缺乏實干精神,只說不做,徒有虛名,給教師消極負面影響,教師覺得很沒勁;要力行參加教師崗位練兵活動,而非僅是崗位練兵的組織人;力做教育教學經驗的提煉者,而非僅是教育教學信息的傳播者,作為校長要有自己獨到的思想、觀點等,不能人云亦云,不然沒法樹立教研的權威。所以,校長參與校本教研中,要以高要求、高標準的參與者身份,與教師共同協作,共同研究,這樣的校本教研才能走得長遠。
2、規范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一要全面規范辦學行為。各學校要認真貫徹《山陽縣中小學學校常規管理規定》、《山陽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定》,落實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足開齊課程,不得隨意刪減課時或變相挪用課時。
二要加大常規檢查力度。各校要通過推門聽課、教案作業抽查、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查閱相關材料等,全面了解教師教學常規,嚴格檢查,做好反饋通報,抓好薄弱環節的整改。
三是中心校繼續結合半期、期末舉行語文、數學的抽測及品社、科學、英語學科的抽查,并作好數據統計與試卷分析。英語學科繼續單列檢測,滿分為100分。對于質量檢測落后差距較大的學校,中心校將組織人員進行調研,所屬學校要高度重視,作好跟蹤、抓好整改。對單科綜合成績落后全鎮平均綜合成績5分的學科,由學校責成科任教師向中心校分管領導作出書面說明;同一學科連續兩次因質量薄弱作出書面說明的學校,由中心校向相關學校的校長進行約談。
作繭自縛,往事不堪回首
我是個從農村出來的窮孩子,要說素質,我不一定會比別的孩子強??筛改竻s給了我吃苦的素質,他們讓我知道:只有刻苦學習、吃苦耐勞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1987年從師范學校畢業時,我靠著自己的努力進人福州教育學院二附小工作。憑著自己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很快就贏得了成為名師們徒弟的機會。全國勞動模范、福建省首批特級教師林天從老師,以及學?,F任校長、特級教師羅振興老師,先后成了我的師傅。憑著自己的好學和努力,一顆對孩子負責、對家長負責的“責任心”,以及從師傅那學來的“半桶水”,第一年教畢業班,參加初考,全班56位學生就有32名數學得了滿分。榮譽與機會從此就常常光顧我――多次選送參加省、市乃至全國的公開觀摩課教學比賽,捧回一張張一等獎的獎狀。在同事們的眼里,我開始出名了,我自己也開始沾沾自喜。
可是一封學生的來信。卻成了我從師路上的一個轉折點。
林老師:你還記得我們嗎?你87年畢業,我們88年進二附小,你教了我們6年的數學,大家背地里都叫你“高壓鍋”,你還記得你是怎樣懲罰上課講話的同學嗎?你還記得為了拿到好成績,一個晚上讓我們做多少道應用題嗎……雖然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們班都是十佳班級,五年級時還被評為優秀班級,可是我們一點也不喜歡你……
孩子的來信。就像一聲響雷驚醒了夢中人。我一直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好,我總覺得只要能讓學生考出好成績,能讓所帶班級在各項評比中拿到好分數,就是好老師??墒俏覐膩砭蜎]有體會孩子的心情,在我的眼中唯以學習成績定英雄,可我了解我的學生嗎?我又何曾走進他們的心靈呢?靜下心回想,看師傅們上課時總是和顏悅色,而我每天卻繃著苦瓜臉,師傅的學生下課總是圍著師傅轉,而我的學生卻沒幾個能和我真心交談,師傅每天布置的作業總是那么少,而我……一比嚇一跳,我只學到師傅的外在,師傅們的內功我沒學到手,我在自己編織的繭中默默無聞地工作,雖然順應了家長們的心愿,可是這“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一種近乎“窒息”的感覺,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訴師傅,還有一些埋怨師傅沒有傾囊相授的意思。師傅告訴我:“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我是有意讓你在實踐中摔打、磨練,有了切膚的痛,才會讓你警醒,我正等著你來找我呢?”師傅的話給我這個旅途中迷路的人。指明了方向。
抽絲剝繭,化蛹成蝶
2001年10月,我有幸參加了全國骨干教師數學培訓班。專家的講座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肩負的重任和將要面對的嚴峻挑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信息化浪潮的沖擊,都對教師們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使得我原先的自以為是一下子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我接觸到幾位優秀的教師,他們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仰慕已久的、擁有六十年教齡的霍懋征老師,她“愛滿天下”、“灑向學生盡是愛”的高尚師德感動了我,她以自己愛的情感和愛的行為滋潤每一個孩子,激勵著每一位學生上進,賞識著每一位學生的才華,讓每個學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期待著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可我給學生的卻是什么呢?我終于明白教育的根本是“愛”。我決心要抽絲剝繭,重新找回那迷失的愛。
回校以后,我發現我們的教學評價存在許多誤區,在考試指揮棒的引導下,老師們只重視結果評價,卻忽略了過程性的評價,因此只有極個別特別優秀的學生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大多數學生很少甚至從未有過成功的經歷,害怕甚至厭惡數學學習。因此我與一些熱心課改工作的老師們一起進行了“改革評價手段。促進主體發展”的相關課題研究。其中包括“尊重個性差異,讓每個孩子都體驗成功的快樂”“尊重個性差異,實施因人而評”“允許學生失敗,倡導再來一次我能行”等小課題實驗研究,此外還做了“怎樣通過試卷改革促進學生發展,落實發展性評價”以及“數學課堂中評價語言”的專題研究。通過科學地使用評價工具,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實驗班的孩子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更高了。而學會了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思的學生,學習變得更輕松,掌握技能更扎實了,每個學生都因為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到成功而愛數學,以至于經常在下課鈴聲響后,學生會發出“怎么這么快就下課了”的感嘆。
“改革評價手段”只是通過外在的評價讓孩子喜愛數學,這是永遠不夠的。作為數學老師應該啟迪學生的智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于是我決定對學習方式的改革進行研究。在首都師范大學的導師和我的師傅的幫助下,我利用一年的分散研修期進行了探究學習的課題研究,對十二冊的教材進行研究和實踐,探索出教材中哪些內容是適合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的,哪些內容不太適合。以此為據我設計了一些采用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數學課。組織相關老師觀摩、評議并不斷完善,一年后根據研究過程撰寫出的論文《適合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教學的教材內容的研究》以及《正確認識數學學習中的探究與接受》得到首都師范大學專家和導師的一致好評。目前探究學習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接受和推崇,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學習方式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他們在這樣的課堂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更能體會到獲得知識成功的體驗,不僅學到探究的方法。更能體驗到運用學習方法解決問題的樂趣。孩子們現在再也不必加班加點地進行題海戰術了,他們的翅膀更加健壯。已經能夠自由地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所以就是在我上午擔任二附小六年級一個班數學教學工作同時還兼任辦公室主任,下午要搭乘公交車,花費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到閩侯桐口小學為五年級一個班學生上課的情況下,所教的畢業班孩子的成績卻還是全年段最棒的。
有了這些成功的研究體驗后。我被課題研究的魅力誘惑住了,我繼續深入研究《正確認識數學中的探究與接受》、《探究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如何發揮》等有關課題。
春色滿園,蝴蝶翩翩
一枝獨秀不是春,就在我感受到自己成長的快樂時也意識到,這份成長的經歷應該讓所有的年輕老師一起分享,讓他們也盡快地成長起來,我把自己的研究經歷和成果帶給他們。《孩子你大膽的朝前走――改革評價手段,促進主體發展》、《探究學習引發的思考》、《數學課堂評價》等專題講座,在參加
五區八縣高級教師培訓班的教師中反響很大。在暑期為新教師進行培訓活動中我接觸了很多剛踏上工作崗位,渴望上進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老師,我把自己的電話留給他們,不管自己多忙,只要是他們的困惑,我都會耐心地對他們進行指導,與他們一起探索教育教學的最佳途徑。每逢接到電話或者是看到他們,我就會想起年輕的自己,想起師傅們為我所做的一切,是他們為我指明前行的方向。于是,我自然也愿成為這些年輕教師的同行者、引路人,結合自己的親和力強,善于與學生溝通,注重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的教學風格,來帶動周圍的年輕教師,與他們共同進步。我只愿能早日見到“春色滿圓、蝴蝶翩翩”的美麗情景。
課題研究展示
在我看來,評價改革和探究式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我手執的兩柄利劍,缺一不可。當它們一起揮舞時,孩子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才能相得益彰,進步才更明顯,而我,也才能舞出那絢麗奪目的劍花,以下兩部分是我在結合課題研究成果與案例寫的一些心得。以期與大家一起分享(評析部分由福建省勞動模范,特級教師林天從完成)。
孩子,你大膽地朝前走――改革評價手段,促進主體發展
當前學校教學的評價存在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激勵與促進發展功能的問題。教師往往在評價時只看結果,不考察學習過程。因此只有個別學習優秀的學生能得到積極評價,產生愉快的體驗,激發自信心。而大多數學生成了隱性的失敗者,難以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
下面選取的兩篇小文章是我和孩子們每月一次的數學學習心得交流的摘要,兩封信件則是我與家長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這些摘要和信件中不難看出孩子們與我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在孩子們的眼中,我是一個嚴而有格,既教知識也教孩子做人道理的媽媽似的老師。在家長眼里是一個教風嚴謹,既教知識也教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的好老師。
學生心得一:
這次半期考試。雖然我的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成績之和也許是套班第一,但還是那句老話,我將繼續努力,好的保持。壞的改進。我認為:學習實際上是一次次的賽跑比賽。我這可以算是五十九人中的第一名,但是,緊跟在我身后的有許多同學,如果我停下來休息了,那么我后面的同學將一個個迎風趕上,到了那時候,再去追,是十分吃力的,不進則退嘛!
我想請您幫我一個忙:我對簡算這一方面比較生疏。希望您在課間能幫我補缺補漏,當然,我自己也會在家中多做些練習,爭取趕上去,因為您常告訴我們,您做人的原則是:越困難、討厭的事情,就越要克服,化討厭為喜愛。我也一定能像您一樣與困難斗爭到底。
(林老師寄語:非常感動,有這種精神,什么事會做不好呢?老師永遠支持、關注著你,和你一起與困難斗爭到底!)
學生心得二:
轉眼開學已有兩個多月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應該怎么求,我現在已經了如指掌,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小數應用題等知識也掌握得較好,不足之處則是我太馬虎,計算常常算錯。這半學期以來,我不僅學到了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我還學到了進一步學習其他知識的一些基本方法。比如:在解決行程問題以及其他一些較復雜的問題時,可以用畫圖法,當然,在解決問題時還可以用假設法、排除法、枚舉法等。遇到新知識時,還可以用“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的方法。在了解了這些學習方法后,我就可以利用這些方法在課外進行自學了。還有我自己總結出一套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解決問題分四步:(1)讀熟題目,把題目讀熟,便于理解;(2)找清關系,把各部分的關系弄清楚,好解題;(3)聯系問題,把條件與問題核對,想出解題思路并寫下來;(4)檢驗避錯,把問題換作條件,把其中一個條件換成問題,倒過來想,看是否有錯……
(林老師寄語:學數學,不僅要學會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課堂的學習,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并把這些方法應用于解決其他相關的問題之中。你不僅學會老師課堂中教的方法,還能自己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真好呀!)
賀信
的家長:
祝賀您:您的孩子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能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言。每天都能認真及時地完成好作業。并能及時做好訂正工作。
家長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醒
的家長:
您的孩子雖能及時做好作業。但還沒養成及時訂正的習慣。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督促孩子做好訂正工作。
家長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
點評:碧珍老師通過評價方法的改革,使學生樹立主人翁的學習態度與自信心,學習興趣濃厚,競爭意識強烈,“以人為本”的精神得到充分的體現。
孩子,你自由地翱翔――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都意識到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人的可持續發展,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學會學習,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探究性學習方式成為備受教師們推崇的學習方式。我自己也熱衷于探究性學習方式的研究,也曾走過一段彎路。下面結合自己兩次教學“小數的性質”的教學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對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認識、發展、提升與感悟的過程。
第一次:放任自流,盲目追求自主探究。
2001年從北京參加培訓回校后,帶著對探究性學習的“滿腔熱情”,我借班為某縣的教師開了節公開課內容是“小數的性質”。本想在老師們面前炫一炫自己的學習成果,卻沒想到自己會在“探”上摔了個跟頭。
課前我預設孩子可能會選取米尺、格子圖、數位表來驗證我提出的問題:
(1)學生利用直尺驗證:0.1米是1分米,0.10米是10厘米,0.100米是100毫米,它們在尺子上所表示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驗證:把0.30和0.3寫在數位順序表中,從數位順序表中看出,它們的位數雖然不同,“3”所處的位置相同,所以0.30=0.3。
(3)學生利用正方形格子圖來驗證:0.30是30%,0.3是3%。從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圖中取其中的30份,就表示0.30。從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圖中取其中的3份,就表示0.3。從圖中很明顯地看出0.30=0.3。或者可以想。10個1%是1個10%,30個1%是3個10%,所以0.30=0.3。
可是課堂上的情形不容樂觀:孩子拿著尺子、方格紙無從下手,我又擔心自己若是去引導,就無法體現孩子的自主探究,只是到一些組進行個別指導,一節課下來,我上得很辛苦,探究花去很多時間,可效果卻不好,課時任務也無法完成。課后靜下心來好好反思:首先,我在備課中忽視了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即備學生,該班孩子有沒有自主探究的經驗,起點知
識小數的意義有沒有掌握好等。其次,最大的失誤在于沒有把握好“探”與“引”的關系,盲目放任學生去自主探究,而忽視了教師引導者的重要地位,于是我決定再上“小數的性質”。
第二次:引探結合,教師引導與學生探究兩不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小貓幫媽媽買手套。市場里小猴賣8元,小鹿賣8.0元,小山羊賣8.00元,到底到哪家賣得便宜呢?從而引出8元、8.0元、8.00元寫法不一樣,但是所表示的錢數又一樣的問題。
二、大膽猜想、小心求證。
1、猜一猜: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相等嗎?0.3和0.30呢?
2、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工具:米尺、方格紙、數位順序表。請你想一想。你準備用什么工具來驗證0.1米、0.10米和0.100米是否相等,用什么工具驗證0.3和0.30是否相等,在小組中交流你的想法,統一意見后請小組長匯報。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時進行引導。例如:問孩子“為什么你用米尺來驗證0.1米這一組,而不用它驗證0.3和0.30這一組呢?”
3、請小組長到老師這兒領取工具,分組進行驗證。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教訓,這次上課時。課前的情境創設為孩子后面的探究搭起了新知識與生活經驗間的橋梁,這個橋梁為孩子的大膽猜測奠定了基礎。在孩子驗證之前我為孩子留下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以及匯報交流的時間,在孩子匯報的過程中又能及時給孩子以指點。這樣就為孩子的順利探究鋪平了道路。這樣的教學,既能讓孩子充分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得當,探得深入。
兩次教學“小數的性質”,讓我深深體會到,探究學習和接受學習是兩種不同的但又是相輔相成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教師教學風格以及學生的學情狀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而異(教材內容不同選擇的學習方式也不相同)。在教學中只有把兩種教學方式完美地融合,我們的課堂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