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非英語專業優選九篇

時間:2022-07-13 12:45:5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非英語專業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二、要求:

英語專業在研究生階段一般劃分為3個主要方向碩士點:文學、語言學和翻譯。

1、文學以感性知識文學評論等為主,適合文科背景較強的考生跨考;

2、語言學以理性的理論知識為主,與各學科結合緊密,文理科背景的考生都適合跨考;

第2篇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口語教學;學生;能力

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更加重視,認識到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學習英語口語時,非英語專業學生普遍顯得比較靦腆,許多學生認為只要能看懂文獻就可以了,因此導致了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讀寫能力基本過關,而會話能力、交際能力較差。在這一背景下,談論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和完善教學實踐方法就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一、 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重視程度問題

首先,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在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課程結構與課程設置中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一般院校的精讀課占課程總學時的3/4,而所謂的聽力課或聽說課大都只是進行聽力訓練。跟選擇英語專業的學生比較起來,不是英語專業并沒有專門開設英語的口語課程,也沒有口語教師專門配備,這樣就會使得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對于英語的學生上就缺少了口語的課堂教學。另外的一點就是,中國長久以來的傳統教學和應試教育,這兩種的雙重影響下,課堂中的教學就只是將下課文內容、還有其中包含的單詞,做下中英的翻譯這些就占用了課堂上大部分的時間,對于聽力的練習就只有一點點的時間。正是因為這樣,口語教學在課堂的教學中,很難夠有生存的地方。

(二) 教學模式問題

盡管說,大部分的教師都意識到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的重要性,但是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實際上所采用的教學還是傳統的模式,都是以教師作為中心,以掌握書本內容為主要目的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在英語的教學課堂上,老師在傳授學生語言知識上,所用的時間占據著課堂時間的大部分。而且,擁有與教師教授的時間比較長, 在課堂上缺乏了與學生的互動,這樣子就使得了課堂上的氣氛沉悶,容易讓學生產生了壓抑的感覺。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因為感覺到緊張或者是焦慮,從而自信心缺乏,從而就會阻礙了他們參與的課堂活動。在課堂上,表現不好的同學,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而這些情緒的出現則會造成英語口語學習動力以及自信心的減退,在學習上形成了惡性的循環作用。

(三) 自主學習能力問題

日前,可以說在教學實踐的這個領域中,學生們大多數都還沒有接受英語自主的學習模式。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有著過分依賴教師的習慣,對于自主學習不僅僅是不會選擇接受,而且也不會。在進入了大學之后,因為缺乏了這方面的一些能力,盡管說是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來學習,但是學習英語的效果還是不太理想。而且可以說,英語的口語能力想要獲得提高,這就特別需要學生在這上面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學習,因此,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說在口語的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強我國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 聽力與口語教學相結合

語言知識、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就是“聽”,這也是學習開口說話最重要的第一步。學生能夠獲得正確的語感以及能夠將自己的思維正確地表達出來,這其中最基本的途徑就是通過聽力的練習獲得的。英語的聽力教材中,涵蓋的內容大多數都是與人們日常的生活有關聯的,可以將學生的口頭表達豐富起來。教師們在進行聽力練習的時候,可以選擇讓學生多做一些有關口語的活動,讓學生能夠聽到地道的英語,從而讓他們能夠將母語的干擾克服,培養成能夠直接用英語來表達交流的好習慣。

(二) 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

大學期間對于英語的聽說教學,大部分所偏注的重點都是聽力教學,有關口語的教學活動,都是不太容易進行的,或者就是效果并不太好,針對這樣子的情況,教師們應該要多采用別的辦法,比如說任務語言教學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們可以根據所要教授的課程內容,制定并且設計出富有任務性質的教學活動,并且將活動的難度一步一步增加,由淺到深,慢慢地循序漸進。更加具體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可以有以下的方式:

1. 跟讀與模仿

可以這樣說,大部分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這方面的知識上都是比較薄弱的,尤其是語音和語調這方面上,而且可以說,對于音標的學習多數的學生所能夠了解掌握的都只是一部分內容而已,可能他們對于一部分音標的發音還存在著錯誤的現象。針對這樣子的情況呢,首先需要解決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對于有聲資料上,能夠進行時間比較長的跟讀以及模仿,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學會正確以及糾正發音的問題。

2. 復述

復述是口語練習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形式,這種方法不同于背誦原文的枯燥乏味,變消極的死記硬背為積極的思維訓練。這樣做,學生們在復述時既可以掌握課文中的句型和語法,又可以鍛煉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語言的交流表達能力。

3. 角色扮演

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訓練出來,這樣子是有助于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基本價值。

4. 自由討論

啟發學生的思維這就是“自由討論”的根本目的,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夠充分得發揮。這樣的活動比較適合某一個話題的導入階段,教師提出一些問題,然后可以讓學生通過自由討論的形式,來集合眾人的智慧,這樣既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總的來說,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普遍不令人滿意,教師應以當今時代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出發點,運用各種符合實際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和水平,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英語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惠中.怎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J].外語界,2008(1).

[2]魯莉.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新思路[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3]高海虹.如何開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0(6).

[4]康志峰,陸效用.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9):32-35.

第3篇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口譯技能

一、引言

口譯是一種即席性很強的語言符號轉碼活動,“就是將一種語言所講的意思當場準確、及時地用另一種語言再現出來……達到‘準、順、快’,即忠實、通順、及時”①。口譯的過程可以概括為:原語輸入解碼記憶編碼譯語輸出。口譯質量的好壞取決于譯員本身的綜合素質以及對以上幾個環節的熟練駕馭。仲偉和用下面的公式加以概括:KI (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ation ) = KL ( Knowledge for Language ) + EK ( Encyclopedic Knowledge ) + S ( P + SP) ( Presentation Skill)②。口譯與經貿、科技知識息息相關,因此“準”是衡量口譯質量的重要標準。英語專業學生因其專業限制無法滿足各行各業對口譯人才的需求,而具有一定口譯能力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備受青睞。如何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的需求在非英語專業學生中開設口譯課,系統有序地培養口譯人才,便給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二、口譯理論基礎

1.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在語言理解階段,對確定口頭語言的意義至關重要。Chiang, C.S.& P. Dunkel③和Schmidt-Rinehart④證明背景知識有助于二語聽力理解。在口譯中,能影響翻譯者對信息的注意和記憶,幫助譯者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推理并最終提高譯者對信息的處理速度。用背景知識和語篇知識推測和提取意義,即把聽到的語言信息與長期記憶中的說明性知識聯系起來,使他們之間建立和諧與匹配,進而進行解碼。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⑤,較豐富的背景知識為吸收新輸入的信息提供了心理框架,所以譯者對輸入的新信息特別敏感,注意力也就容易集中。當大腦中的相關背景知識與輸入信息之間建立起和諧匹配時,譯者便實現了對輸入信息的解碼,并容易記住話語的要點。具有背景知識,譯者有時不必細究輸入信息中某個單詞的意義或某個話語的語法結構,便可進行合理推導、預測并達到理解的目的,繼而加速在口譯過程中的信息處理速度。

在教學工作中有很多建立背景知識的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強化學生已有知識,幫助吸取新知識。其次,利用多媒體手段加大輸入、強化輸出。除了必需的聽說課,我們對非英語專業學生所熟悉的話題、掌握的詞匯量等進行調查,依據調查結果,選定相關內容,如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響、故事片等。

所有這些內容必須涵蓋典型的詞匯、語法、語言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斷鞏固提高,建立起口譯所需的背景知識。

2.行為主義心理學

J.B. Watson⑥根據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創立了行為主義心理學,他認為:刺激形成條件反應,強化是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B. F. Skinner⑦發展了他的學說,操作性條件反射成為新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斯金納把行為分成兩類:一類是應答,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另一類是操作,使有機體自身發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與這兩類行為相應,斯金納把條件反射也分為兩類。與應答相應的是應答性反射,稱為S(刺激)型( Simulation);與操作相應的是操作性反射,稱為R(反應)型(Reaction)。S型條件反射是強化與刺激直接關聯,R型條件反射是強化與反應直接關聯。人

類行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構成的操作,是作用于環境而產生結果的行為。在學習情境中,操作更有代表性。斯金納很重視R型條件反射,因為它可以塑造新行為,人類更大范圍的行為類型是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過程獲得的。在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斯金納認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充當消極聽眾,沒有機會普遍地、經常地做出積極反應。

口譯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多項任務并行處理的過程,涉及到注意力分配和能力分配的問題,具體到聽、分析、翻譯和表達,是一系列行為能力的綜合表現。這些行為能力均受一定因素制約。語言的強化練習(即口譯)和良性刺激,使學生形成運用語言的操作性反射,從而取得一定程度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大多數學生善于聽而羞于說。我們應當鼓勵學生不斷進行口譯練習,克服心理障礙,使其養成口譯技能。“技能是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活動方式或心智活動方式,它是通過練習完成的。”⑧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如下方式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形成操作性反射:先讓學生上講臺,背誦一些指定的內容。他們會經歷一個從結巴到流利的過程。習慣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從口譯單句練習開始,過渡到段落翻譯,再到較短的篇章翻譯訓練。這些都是對指定的內容進行操作,旨在對已知內容作聽說譯的綜合訓練。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師生對譯,學生之間相互翻譯,組與組之間進行口譯比賽、角色分譯等,既可在課堂完成,也可通過多媒體網絡完成。學生能較快適應這種操作方式。

3.交際語言測試理論

Bachman根據交際教學法在他書中(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提出了交際語言測試理論。他的測試對象是語言學習者。他把交際語言能力分為了三大部分: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以及心理生理機制( psychophysical mechanisms)⑨。語言能力包括傳統的詞匯、語法、句法、語用等方面的習得,這一點在語言教學,尤其是外語教學上是最基礎的。而策略能力是人們的策略――或者說是腦力,在外語的運用和交際中得以體現。它是語言交際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人腦對話語活動的修正,他對交際活動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所謂心理生理機制,其實就是人對音頻信號的接收、轉化、制造、發送等心理和生理的能力。交際是動態的過程,重要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語言的交際性能。口譯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實現語言的交際功能,充分考慮到語言之外的東西,例如文化差異、背景差異等方面,避免直譯硬譯,減少誤會。

三、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必要性

學科間差異的增大和學科研究的深入對口譯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英語專業的課程設計側重語言基本功和語言文學知識,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口譯過程中,正確理解專業很強的術語或語句含義并找到相應的英語表達絕非易事。因此,在幾乎無暇思考的口譯過程中,究竟有多少重要信息流失、被誤譯或不得已被歪曲,在許多情況下是無可考證的,這必然會影響口譯的質量,甚至帶來嚴重后果。2004年6月高教司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質,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⑩。針對上述現狀和社會對口譯人才的迫切需求,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應由傳統的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筆)譯技能擴展到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和口譯技能。

2.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可行性

首先,我國的幼兒英語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小學普遍在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初、高中的英語教學業在傳統的語法――翻譯的基礎上融入交際法的教學思路,為大學英語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全國非英語專業四、六級統考和近幾年逐步推行的口語考試都說明大學英語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方面獲得了很大成效,對教學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中學生的弱項――聽力及口語也由于考試要求的逐步增加而有了穩步的提高,盡管課時有限,學生對聽說的重視程度及實際水平都有明顯提高,在教學方面,許多老師在授課中增加了英語講解的比例,這為口譯教學提供了可能性。

再次,專業英語或專門用途英語(常縮寫為ESP)的逐步普及將大大帶動口譯教學。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專業閱讀階段實施方案規定》,非英語專業三四年級學生應“……提高閱讀和翻譯英語科技資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的信息。”這是在基礎英語學習上的突破,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詞匯和表達的基礎上,會感到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信心。陳莉萍B11指出,“外語+專業知識”“外語+專業方向”“外語+專業”“專業+外語”等是目前正在試驗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21世紀復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指出英語專業的學生只是ESP學習者的一小部分,更大一部分來自非英語專業。而相比較而言,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結合英語深入專業知識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為口譯教學提供了

便利條件。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ning)已擴展到外語教學的各個方面,不僅涉及教育技術和手段,還涉及教學模式、方式和方法,乃至教育、教學思想和理論。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等理論為計算機在教學中的運用奠定了基礎。多媒體教學因其手段的先進性、高效性,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廣泛性,對場景模擬的真實性、現場性,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學習的方便性,超越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等優點,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這些條件讓我們為培養涉外型、應用型,尤其是具有一定口譯能力的非英語專業人才成為可能。

四、教學實驗過程與效果

1.教學實驗過程

2005年9月開始,我們對8個新入學的班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對比教學實驗,步驟如下:

首先,選8個班級,分別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及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每個專業有兩個平行班。我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英語入學考試,同專業兩個班級的英語成績基本持平。然后又對他們進行有關口譯問卷調查,發放300份,收回300份,結果顯示:認為口譯在以后工作中很重要的占88%,認為口譯訓練有助于提高聽說譯能力的占95%;認為大學期間有必要進行口譯訓練的為89%;認為對已知內容進行口譯的最大障礙是:心理原因為46%,不會譯為54%(其中聽不懂為29%,說不出為20%,其他為5%)。我們從8個班中的每兩個同專業班中隨機抽選一個班(共4個班)作為實驗班,另五個班作為對比班。以兩學年為實驗期。根據所用教材、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以及今后的就業可能,靈活制定了口譯教學內容,做到了既不脫離教材,又和專業掛鉤,以點帶面,大家共同提高。此外,科學地安排研究步驟:以每學期、一年和二年時間作為研究效果的測試階段。在實驗班與對照班之間展開橫向比較以及同一班級不同階段進行縱向比較,對其口譯和綜合能力的測試進行數據對比研究。

實驗操作如下:①背誦和模仿。實驗開始階段以背誦為主,內容主要從精讀和視聽說課文中(配有磁帶和視聽材料)抽取,讓學生背誦時模仿標準的語音語調,作為必須完成的任務,且與平時成績掛鉤,刺激學生操練英語。班級分成若干個語言小組,并由組長負責監督與記錄每次布置的背誦情況,上課時花大約10分鐘進行抽查,適當地糾正他們的語音語調。這一環節把聽說和精讀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建立背景知識,臺上臺下背誦可克服心理障礙,模仿可解決聽說問題。②口譯簡單的句、段(均為指定內容)。選擇的內容涵蓋一些典型的詞匯、語法和其他語言文化知識,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用聽說方式表達語言,并初步了解口譯技巧。口譯內容在課內或在語言小組完成。老師定期檢查,并根據學生個體進步狀況調整訓練計劃。③口譯短小篇章(這不是指定內容,但與本專業相關,其難度與所上的精度課相當)。該階段仍是對所學內容的外化表現,唯一不同的是內容未預先告知,目的是讓學生向真正意義上的口譯靠近。

2.教學實驗效果

(1)學生信息反饋

為了反饋口譯教學實驗的效果看法和建議,我們對學生分階段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地調整教學。兩年實驗后,我們再一次作了問卷調查,結果為:認為口譯對他們有很大挑戰的占98%;認為口譯對聽說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的占50%,有很大提高的占49%,無幫助的為1%;認為口譯對他們今后學英語提供了有效學習方法的占94%。83%的學生認為對所學的知識掌握不牢固是口譯訓練過程中最大的障礙,16%的學生認為聽說是障礙。

(2)期末測試成績對比

我們對實驗班和對比班從2005年9月到2007年7月進行了4次期末考試,對比查結果為: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0.01,+0.45,+1.23,+2.25

化學工程及工藝:-0.01,+0.32,+1.58,+2.13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0.01,+0.18,+1.13,+2.06

土木工程:-0.06,+0.14,+1.17,+1.96

從這些成績對比差可看出,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成績起點基本相同,但經過口譯訓練后,實驗班成績提高幅度每學期呈上升趨勢。但各專業進步幅度各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化學工程及工藝進步最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土木工程進步稍小。我們初步斷定,專業不同以及各專業對英語的要求不同影響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各專業的男女生比例不同會影響英語學習的環境,從而導致結果不同。

(3)學生獲獎成果

口譯訓練尤其是通過多媒體進行口譯訓練特別適合某些個體學生。實驗班的同學參加校級、省級、國家級等英語比賽中獲佳績達20余次,其中有兩位同學分別于2006年與2007年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級特等獎,有兩位同學榮獲河北省第九屆世紀之星英語演講比賽二等獎。另外,實驗班的聽力、口語和翻譯等單項成績比對照班的進步更顯著。

五、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給我們的啟示

1.練好語言基本功是學好口譯的前提條件

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何兆熊教授曾提出,努力做到說出來的英語“grammatically correct, socially appropriate, communicatively effective”。學生英語語言基本功是重中之重,是口譯人才的看家本領。如果學生說出來的英語語言不夠準確,用詞不夠貼切,表達不夠地道,就無法達到口譯的要求。筆者在口譯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基本功不扎實,語言水平低,已成為制約口譯水平提高的根源所在,而非許多人認為的口譯技巧訓練不夠的問題。因此,口譯教學應從練好基本功開始,高標準嚴要求。

2.口譯教學對學生是一個良性刺激

非英語專業口譯訓練能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能將口譯理論滲透到技能訓練中,把學生的認知語言轉換成行為語言,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應用能力,能破除傳統教學法和現代教學法之間的障礙,在它們之間搭起一座橋梁。

3.教師應培養一種修“道”之“閑”心

曾指出:“大學并不是販賣文憑的機關,也不是灌輸固定知識的機關,而是研究學理的機關”。大學“不可視為養成資格之所”,“學者當有研究學問之興趣,尤當養成學問家之人格”B12。口譯課是富有挑戰性的課程,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口譯教師的語音語調、口語表達、漢語能力、翻譯(口譯)能力等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口譯教師對口譯特點要深入了解,熟悉各種形式的教法,掌握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等。另外口譯教師要能做到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大事、新聞、各種記者招待會、各類報刊等,善于發現各種相關材料為我所用。

六、結束語

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在我校的試驗初步取得成功,要想使口譯教學在非英語專業中普遍開展,任重而道遠。目前口譯方面的理論和實踐還很匱乏,這對于非英語專業口譯課的開設既是挑戰,又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間。如果能在口譯理論、教學法、教材編寫和測試方法上深入探討,非英語專業的口譯教學將不再是無源之水,會給口譯事業注入新的血脈。

注釋:

①王永秋.口譯聽說技能訓練 [J].中國科技翻譯, 2001, (4)37-39.

②仲偉和.譯員的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 [J].中國翻譯, 2003, (4)63-65.

③Chiang, C. S & P. Dunkel. The effect of speech modification, prior knowledge, and listening proficiency on EFL lecture learning [J]. TESOL QUARTERLY, 1992.2645-51.

④Schumidt-Rinehart, B. C. The effects of topic familiarity on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78)9-11.

⑤Anderson, J.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 4th ed.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5.

⑥Watson, John Broadus.行為主義心理學[M].李維澤,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⑦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五十年的行為主義 [A].西方心理學家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⑧劉和平.翻譯的動態研究與口譯訓練[J].中國翻譯,1999, (4)31-36.

⑨陳菁.從BACHMAN.交際法語言測試理論模式看口譯測試中的重要因素[J]. 2002 (1).

⑩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

關鍵詞:聽力策略;英語專業;非英語專業;差異;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

一、研究背景

高校學生在提高其英語聽力技巧及能力時會運用不同的聽力技巧,英語專業學生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聽力技巧的使用上有無差異?若有,這些差異是否有意義?本文旨在研究這一問題并盡量收集學生在提高聽力技巧及能力時所運用的聽力策略方面的數據,以便為學生聽力策略的改進連提供建議。

對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于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諸如Oxford(1990,a),Cohen(1987)以及O’Mallay &Chamat(1990)等研究者就已經強調了有效的語言學習者會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和技巧來解決他們在語言學習中所面臨的問題。

盡管人們對學習策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對學習策略尚無一個確定的定義。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學習策略的特征,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1)學習策略是學習的規則系統,如“學習策略是內隱的學習規則系統。”(Duffy,1983,引自劉電芝,1999);(2)學習策略是學習過程或步驟,如“學習策略是選擇、整合、應用學習技巧的一套操作過程。”(Nisbert & Shucksmith,1986);“學習策略是能夠促進知識的獲得與儲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步驟和過程。”(Dansereau,1985);(3)學習策略是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Mayer,1988);(4)學習策略是學習活動,如“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目的地影響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動。”(Mayer,1984),“學習策略是被用于編碼、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動……”(Jones,1986,引自劉電芝,1999);(5)學習策略是學習者采用的對其學習有用的思想觀點及方法(季佩英,賀夢依,2004)。以上觀點雖各有側重,但他們都是以認知理論為理論基礎。如果將學習活動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那么,學習策略則是那些能促進信息加工的任何外顯行為和內隱的心理活動。具體地說,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或調控方式。學習策略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Oxford1990),而聽力策略是學習者在語言聽力學習中所運用到的觀點及行為,因此它包括以下三種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及社會情感策略(季佩英,賀夢依,2004)。

學習策略的使用對于英語作為二外的學生來說是其語言學習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Wafa Abu Shmais,2000)。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語言學習中聽力策略的使用上有很明顯的差異。從過去到現在的研究上看,很顯然所有的學習者都使用到某種學習策略,只是不同的學習者基于很多可變因素而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以及在策略使用的頻率上也有差異(Chamot & Kupper,1989)。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記憶策略的使用頻率要比英語專業學生高,而其他四項策略較低。總的來說,英語專業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袁鳳識,劉振前,張福勇.2004)。

優秀的語言學習者善于將不同的學習策略有效地應用到學習中(Chamot & Kupper,1989;O’Mallay and Chamat,1990;Oxford,1993)。成功的學習者能夠根據學習的任務、材料、自我目標、需要、動機及學習的不同階段來選擇使用恰當的學習策略(Oxford,1990,b)。大多數英語專業的學生認為語言學習時學習關于語言的知識與通過語言來學習更多的東西,而對于大多數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語言學習就是學習語言。前者側重于語言能力,后者僅側重于語言知識點。并且,根據REid,Melton,王初明(鄭樹棠等,1997)的研究,中國學生更愿意選擇自學而不喜歡小組學習。因此,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喜歡自己學習來記單詞、背短文,而英語專業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來練習英語,譬如:做英語演講、參加英語短劇、唱英文歌和看英文電影等。

二、學習策略的差異研究

以上的研究者們主要是對英語學習的策略進行了探討,而對于不管是英語專業還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普遍感覺比較難的聽力方面的學習策略的討論還比較少,因此,筆者在此就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聽力策略方面的運用及差異進行了個案研究,希望對大學英語的聽力教學及英語學習者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本研究以貴州財經學院的學生為調研對象,分為兩組,第一組學生是英語專業學生:31個大二學生,54個大一學生,其中18個男同學,67個女同學;第二組學生是非英語專業學生,50個大二學生和50個大一學生,其中43個男同學,57個女同學。

調研問卷是根據(季佩英,賀夢依,2004)設計的問卷改編的,這一問卷基于Oxford(1990)設計的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語言學習的策略目錄)。問卷調查旨在分析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廳里學習中的策略使用差異。問卷調查表是以中文的形式發給學生的,目的在于方便學生理解問卷問題。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年級和出生地;第二部分是關于聽力策略的問題,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問卷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英語專業學生最常使用的聽力策略是什么?

(2)非英語專業學生最常使用的聽力策略是什么?

(3)英語專業學生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聽力策略的使用上有什么差異?

問卷調查一共30個問題,調查對象以李克特量表的五級來回答問題:1=從不這樣做;2=很少這樣做;3=有時這樣做;4=通常這樣做;5=總是這樣做。

調查對象在做問卷調查之前就已經被告知他們的參與純屬自愿。調查對象不用給出他們的名字,僅僅給出性別、年齡、年級及出生地。

問卷于2009年12月28日發給學生,回收180份有效問卷,其中84份來自于英語專業學生,96份來源于非英語專業學生。調查結果采用Excel及相關概率知識來采集及分析。

三、研究結果

分析結果用以下三組策略來表現:(1)認知策略(COG);(2)元認知策略(MET);(3)社會情感策略(SAF)。

表1給出了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最常使用的聽力策略的頻率使用情況。表1中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表明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最高,就平均值來看,英語專業3.29,非英語專業2.926。其次是認知策略,最后才是社會情感策略,英語專業3.076,非英語專業2.68。

這個結果指出不管是英語專業,還是非英語專業學生,都更偏向于使用元認知策略,只是英語專業學生對該策略的使用頻率高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

表2表明,對于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平均使用最多的就是元認知策略。

四、分析與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了貴州財經學院學生聽力策略使用的范圍,英語專業學生的使用范圍是3.076-3.294,非英語專業學生的使用范圍是2.68-2.926,在聽力策略中以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為最高:3.294。研究者認為一些個人策略的使用歸因于中國的文化與教育體制使得學生、特別是通常以大班教授英語課的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上很少有機會能夠使用到功能性的實踐策略。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關注通過像大學英語過級考試四、六級之類的考試。這一研究有一個重要的暗示,就是英語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與使用語言學習策略的機會。O’malley與Chamot介紹了如下的策略教授步驟:   教師首先向學生展示或識別他們目前的語言策略,接著解釋使用額外的學習策略的理由與實際運用,再提供給學生策略實踐的機會與方法,然后評估或幫助學生去評估他們使用了新的學習策略后所取得的進步的程度。(1990,pp 157-59)

通過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聽力策略使用上的差異,我們能夠看出英語專業的學生更頻繁地使用聽力策略。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加關注學生聽力策略的訓練。教師要通過觀察學生在教室里的表現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目的、動機、聽力策略的使用和聽力理解情況。教師在學生聽力學習過程中應盡量提供給學生大量的聽力策略來滿足學生的需要與期望。

五、結論和建議

本研究目的在于調查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學生在聽力策略使用上的差異。調查結果表明無論是英語專業學生還是非英語專業學生都最頻繁地使用元認知策略,并且顯示英語專業學生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聽力策略的使用上有意義的差異。

一般來說,英語專業學生的聽力技巧與聽力能力比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的強。從這個調查的結果來看,很明顯,聽力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者的聽力技巧與聽力能力。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需要意識到聽力策略教授對于聽力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授給學生聽力策略的努力已經產生了良好的結果(Rubin & Thompson,1994)。然而,在教授給學生如何有效地使用策略之前,教師需要接受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潛在地傳授策略的培訓。

但是該調查的缺陷就是本研究所采用并改編的問卷缺乏更權威的評估,該問卷所具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還需要進一步證實,以及抽來作問卷調查的學生僅局限于貴州財經學院的學生,缺少普遍性。因此有必要對聽力學習過程中聽力策略的使用問題進行大量的研究,并且既然聽力策略的使用對語言學習有幫助,那么對于社會情感策略及其他聽力策略使用的研究也是值得推薦的。

總的來說,聽力策略教授對于提高語言學習者的聽力技巧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方面的調查研究都會對目前的外語聽力教學實踐起到借鑒及指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Chamot,A.U.&Kupper,L.(1989).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ForEIgn Language Annals,22,13-24.

[2] Cohen,A.D.(1987).Studying learner strategies.How we get the information.In A.L.Wenden,and J.Rubin(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pp.31-42).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3] O'Malley,J.M.,& Chamot,A.(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Oxford,R.L.(1990a).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Boston,MA:Heinle & Heinle.

[5] Oxford,R.L.(1990b).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beyond:A look at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styles.In Magnan,S.S.(Ed.),Shifting the Instructional Focus to the Learner(pp.35-55).Middlebury,VT:Northeast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6] Oxford,R.L.(1993).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4,65-94.

[7] Rubin,J.&1 Thompsons I.(1994)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2nd ed.).Boston:Heinle & Heinle.

[8] Mayer,R.E.(1988).Learning strategies:an overview.In C.E.Weinstein,E.T.Goetz,and P.A.Alexander(eds).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Issues in Assessment,Instruction,and Educa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

[9] Nisbert,J & Shucksmith,J.(1986).Learning Strategies.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0] Wafa Abu Shmais(2000).Unpublished MA dissertation on…….

[11] 袁鳳識,劉振前,張福勇.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策略差異研究[J].外語界,2004,(5).

[12] 季佩英,賀夢依.大學英語師生聽力策略研究[J].外語界,2004,(5).

第5篇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 英語 課外閱讀

1 理論背景

語言學家Krashen(1985)認為能否掌握第二語言的關鍵因素是接觸大量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材料。與輸入材料接觸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聽,二是讀。復旦大學教授董亞芬(2003)認為“廣泛閱讀及多讀原著是學好外語不可或缺的條件”。可見廣泛閱讀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問題

本次調查是通過請學生回答問卷的方式進行的。調查問卷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用于英語課外閱讀的時間、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2)閱讀的目的;(3)英語閱讀困難及原因。

2.2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臨沂師范學院2006級非英語專業 220名學生(見表 1)他們的年齡由19至22歲不等,平均年齡為20.67歲,其中女生120名,男生100名。

2.3研究工具

本調查是通過請學生回答問卷的方式進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問卷用中文寫成。該問卷包含三個部分,共18個問題。第一部分1—5是基本情況第一包括其姓名、年齡、性別、專業及每周分別用于課外閱讀、課外學習的時間。第二部分6—18對學生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方法、目的和困難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問卷請任課教師在課前或課后發出,讓學生填寫并當即收回。此次調查共發放了105份問卷,收回105份,其中有效問卷103份。回收問卷后,筆者任意選取了10名愿意合作的被調查者分別用中文進行了面談,請他們就其問卷調查內容進行具體說明。

筆者利用 SPSS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了有關分析。就其問卷調查內容進行具體說明。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總的看來,調查對象用于英語課外閱讀的時間較少而閱讀最多的材料為“報紙、雜志”;多數學生最主要的閱讀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調查對象在調查對象在英語閱讀中的最大困難是沒有時間閱讀課外書。

3.1課外閱讀時間

表1表明,調查對象用于英語學習、閱讀的時間都較少,課本學習、課外閱讀平均時間僅為2.7h和2.1h。他們的平均課外閱讀時間與清華大學的理科生2.2h和南京大學的文科生2.17h的時間相近每周課外用于英語學習平均只有4.8h,少于南京大學的非英語專業的學生5.91h。在面談中,很多學生指出看不懂和專業課的壓力導致了他們不愿或不能在英語學習方面過多的投入時間和精力。

調查對象課外閱讀時間明顯少于課本學習時間。通過面談,筆者發現多數學生認為課本學習比課外閱讀重要,因為考試內容多為書本內容,學好課本有利于提高考試成績。另一方面,教師并未對課外閱讀提出任何要求,也沒有任何形式的檢查,課外閱讀對英語學習是有益并不能直接表現出來。

3.2閱讀材料

以下表2依次列出非英語專業學生經常閱讀的材料

備考資料:近一半的學生選擇閱讀備考資料,訪談中,多數學生指出通過做各種英語練習有助于提高英語成績,特別是四、六級等全國統考的成績;

報紙雜志:約42.7%的調查對象平時閱讀英語雜志或報紙,主要包括:《中國日報》、《二十一世紀》、《英語世界》、《英語學習》、《英語沙龍》。選擇這些雜志的主要原因是:時事性較強,內容豐富,趣味性較強并且購買或借閱方便;同時,這些國內出版的報紙雜志語言簡單,內容熟悉,容易讀懂,因此理所當然成為學生們首選的課外讀物。

小說:多數學生對小說較有興趣,但由于市場銷售的多為長篇小說,需花費較多時間閱讀,并且部分學生、教師、家長視小說為“閑書”,所以只有少數學生閱讀,且閱讀的多是世界名著簡寫版。

專業書籍:閱讀專業書籍的學生只有 2人,占0.9%。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人數卻分別達到 12.8%和 24.2%,其比例遠遠高出臨沂師范學院的調查結果。原因可能是臨沂師范學院屬于地方性大學,受教學水平、師資力量以及學生自己的英語水平所限造成的。

3.3閱讀目的

表3表明學生進行課外英語閱讀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沒有人選擇無一定目的,而近一半學生閱讀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英語水平,但這也不是他們閱讀的惟一目的,也有42.7%學生閱讀是就業的需要,僅有9.5%的學生希望通過英語閱讀豐富自己的生活,達到娛樂的目的。

這一結果表明,目前學生的外語閱讀主要屬于為通過考試,獲取信息或其他與前途有關的工具型,而不是欣賞型的。學生在閱讀中得到的樂趣不多,當然就會盡可能少地閱讀。讀得少就有理解困難,閱讀速度就上不去。理解困難,速度慢又反過來影響到閱讀樂趣。

所有調查對象都認為英語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英語水平。13.16%學生認為幫助很大,34.21%認為較大,47.37%認為一般,還有5.26%認為幫助較小。可見,基本上所有學生已認識到英語閱讀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對其幫助大小認識還不一致。

3.4課外閱讀的困難

15.9%的學生認為“可找到的適合的英語材料太少”。面談中,多數學生提出希望能看到近幾年的暢銷流行小說,最好能有一些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還有不少學生對時事性、趣味性較強的報刊雜志有興趣,但我國現有的報紙雜志也只有那么幾種,選擇范圍很小,而多數英語報刊雜志把重點放在英語“學習”、“應試”上,真正重在“閱讀”的報刊寥寥無幾。

35.9%學生指出“多數閱讀材料太難,看不懂”。而目前我國出版機構似乎較熱衷于四級應試教材、書籍,真正適合這一層次學生閱讀的英語材料卻很少。多數為適合英語專業學生的報紙、雜志或原版名著,而這些作品對于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難度過大。

有32.3%名學生提出“沒有時間讀”,一方面因為專業學習緊張,而另一方面這也與閱讀方法不當、閱讀材料過難有關。

相對重點大學來說,臨沂師范學院的學生的基礎還是比較差的。因此為他們課外閱讀的主要困難是“看不懂”和“沒時間”。面談中,不少學生反映上英語課效率低,似乎沒有學到什么;課外閱讀缺乏有效指導。

第6篇

一、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生源量增加但質量參差不齊

雖然我校處于西部邊遠地區,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研究生考試規模的逐年壯大和本科生就業困難的實情,來我校學習的本科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大部分為應屆生,少部分為往屆生,工作多年,平時基本沒有使用英語的機會;有的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市;有些事漢族學生,但有不少的少數民族學生,包括不懂漢語的藏族學生;有些本科階段為英語專業并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有的為體育特長生英語水平只停留在初級階段。有些學生要求介紹或者講解雅思或者托福,有些學生連四級都通不過。這種情況為研究生英語的教學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二)大多數研究生為調劑生且眼高手低

因我校處于青藏高原,教育質量并不發達。每年來我校學習的研究生只有十分之一為第一志愿生,其他均為調劑生。調劑生因為考研時的卷面分數不高或者面試分數不高的原因沒有走進自己心目中的大學,不得已而調劑到這里,且是自費。很多人收到了挫敗,帶著懷疑和不信任的心態,對學校和老師逐漸喪失了信心。可是他們的實際英語水平并不見得就比第一志愿生高。很多人因為眼高手低而不能通過期末考試,設置拿不到學位證。

(三)課程設置采用統一標準

我校研究生生源參差不齊,但是英語教學均采用統一的課本。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消化不良,有些學生吃不飽的問題。且學校要求只要通過大學四級就可以拿到碩士學位,這給很多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比如少數民族學生和體育特長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二、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嘗試

(一)豐富教學課程,滿足學生的多元化要求

我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課程設置多元化。除了分級教學外,我們可以設置多樣的課程,就像一個超市一樣,讓學生各取所需。比如,可以將英語教學分為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和翻譯五部分,如果學生工作中要經常和人交流就選擇其中的聽力或者口語作為必修課,其余部分作為附屬,以選修課的方式教學;如果學生要從事研究性工作,要求能讀懂選自各類書籍和報刊的不同類型的文字材料,還應能讀懂與本人學習或工作有關的文獻、技術說明和產品介紹等,學生就可以選擇閱讀、寫作、翻譯作為必修課,其他為選修課。

必修課的開設應該突出其趣味性和實踐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并獲取收益。而選修課則突出專長且比較強調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課程,如高級口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視聽說、求職面試英語、實用商務英語以及高級學術英語寫作等。另外還可以開辟興趣課堂,興趣課堂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如網絡教室、語音教室和外籍教師等資源。為學生播放英語新聞或英語電影,請教師為學生做專題報告或系列講座,組織學生進行有關英語的活動等。

(二)接受現實,完成角色轉變

調劑生雖然擔負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但是學校仍然一視同仁,在生活和學校資源上與第一志愿生并無二至。他們是我校研究生的主要組成部分。當我們從一個習慣了的環境中邁出腳步,步入一個新的環境中時,如果可以培養好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那你就會贏在起跑線上。不要去抱怨別人沒有給你什么,你要去想你能怎么才能獲得那些。除此之外我們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辨識自我,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條路那個目標。以每一次新的開始作為新的挑戰,而不僅僅是上一次的結束。積極的自我調適,向著夢想追風前行。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應該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外語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課上活躍教學氣氛,課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外,還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手段,讓學生更好地接觸到外語學習的氛圍。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多關心這些群體,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增加學習的信心。

(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實行分級教學

第7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

大學英語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在2007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已全面闡述,”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1]傳統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其主要以四六級為教學目標。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面臨挑戰。因此,本文針對目前存在的現狀,對翻轉課堂下的非英語專業口語進行一定的探究,旨在提高非英語專業口語水平。

一、目前大學的非英語專業口語教學現狀

從非英語專業學生口語水平方面來看,目前學生大多為啞巴英語,不重視口語的聯系。但是層次不一,一些來自于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口語水平相對較好,但大多數學生尤其是來自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學生,口語水平普遍低下。在交流中主要體現為一下三方面問題:

(一)發音不準,受方言影響較大。

(二)語速慢,不流利。

(三)語法錯誤較多。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平時口語實踐機會少,也缺乏國外文化的背景知識。[2]從非英語專業課堂教學方面來看,非英語專業的課堂教學大多以漢語為主,純英語教學課堂較少。這樣一來,非英語專業所處于的英語課堂也缺失了英語語言氛圍的渲染,從而不愿意以英語口語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此外,非英語專業課堂大多為大規模授課為主,課堂人數較多,教師無法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的聽課效率,也無法給予每位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畢竟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課時有限。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四六級通過率而非其口語水平。從目前的考試制度方面來看,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口語考試制度。雖然,大學四六級考試除了筆試外增加了口語考試,但是其口語考試目前并沒有引起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的重視。四六級口語考試制度實行時間較短,尚未真正完善。

二、翻轉課堂與非英語專業口語教學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翻轉課堂并非簡單的創建視頻,交由學生觀看,教學視頻不是翻轉課堂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模式下:

(一)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下,大多數的教學形式為“一刀切”。教師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水平給出相應的學習內容。這樣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之下,對于水平教高的學生來說,課堂所講內容落后于水平而失去了價值;對于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無法根據老師的課堂節奏,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可以給予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的視頻教學內容,更好地因材施教。學生跟隨適合自己水平的視頻練習自己的口語,不斷糾正自己的語音語法等。教師可以通過平臺讓學生將其讀音錄下來,通過網絡平臺上傳給教師,教師通過聽學生的錄音,為每位學生提出針對性建議,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二)突破時空限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下,學生主要是跟隨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進行學習,缺乏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此外,由于特殊情況而缺課的學生,將無法獲得相應知識內容的學習,導致其學習會出現不連貫性。相比之下,翻轉課堂突破了時空的局限,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網絡平臺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內容進行練習口語。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不再局限于課堂,給予了每位學生更多的機會在課下進行自主練習口語,提高口語水平。并且,教師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通過網絡在線平臺,給予一個特定時間為學生提供在線解答,為學生及時解決在口語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

(三)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口語水平在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下,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且由于大班教學形式,無法給予每位學生相同的機會進行口語的練習。有限的課堂時間大多為教師不斷地為學生灌輸知識,學生缺少知識的輸出,口語得不到有效鞏固練習。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對教師課堂內容已經進行了學習,課上有效利用時間進行課堂討論或者答疑。之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演講、辯論、roleplay等形式的口語練習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選擇幾個小組進行課堂展示,輪流進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高校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水平亟待提高,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面臨著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模式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有較高的可行性。雖然,翻轉課堂模式目前還未特別完善,但其有利于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也正是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現狀下,未來英語口語教學發展的方向之一。筆者希望,能夠加快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的步伐,提高我國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適應社會發展之潮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4).

第8篇

關鍵詞:新生 英語學習 語音能力 培養策略

引言

在高考應試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學出現了重語法分析,輕聽說能力培養的現狀。大一新生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語音問題,一些學生甚至不知音標、音節為何物,進入大學后不適應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英語學習,不知該從何入手,英語學習陷入困境之中。語音作為語言的基礎,能有效促進英語學習,語音能力對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亦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英語學習應從發音開始,但是,怎樣來培養非英語專業新生的英語語音能力呢?

一、了解英語語音學習的相關知識,更加系統地學習語音

語音是語言所使用的有效的物質材料。學習語音時,首先要搞清楚字母、音素、音標、以及音節之間的關系。字母:文字的書寫符號,英文中有26個字母。音素:語音的最小單位,是語音學家在分析和比較了許多種語言后概括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音素有48個,一般分為元音和輔音兩大類。音標:錄音素的標記符號。一定要把音標和寫法相同的字母區分開來。音節是聽覺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語音單位,由一個或幾個音素按一定規律組合而成的。

二、克服焦慮心理,勇于出錯

焦慮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種特有的心理現象,焦慮對英語學習者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研究表明英語課堂上焦慮頻率和程度高的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相對較差。大多數學生因為英語水平不高,怕讀英語的時候出錯、丟面子而緊張焦慮,從而不愿意開口,接著語音能力得不到提高,影響英語學習,進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學習者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為害怕出錯而不張嘴,只是在心里默記。需要明白出錯并不一定是壞事,語音練習――出錯――發現錯誤――糾正錯誤――不再出錯,這樣才能達到語音提高的目的。

三、了解發音原理,多模仿、勤練習

語音學習不光是模仿,在模仿的同時,還要明白發音的原理,做到自覺模仿,避免用自己語言里近似的音去代替別的語言里的音。比如,在教學中發現總有些學生把把字母C[ s i:]發為漢語拼音“xi(系)”,單詞thing[θi η]發成漢語拼音“xing(幸)”。音素[s ]的發音原理為雙唇微微張開,舌端靠近齒齦,舌頭自然放松,氣流從齒間送出,但聲帶不振動。音素[θ]的發音原理為舌尖微微伸出,上下齒輕輕咬住舌尖,送氣但聲帶不振動,氣流從舌齒之間發出,擺好位置之后再送氣。而48個音素中并沒有“x(西)”這個音,它是漢語拼音有的一個音。

模仿是“口耳之學”,要有老師指導,而明白了原理,甚至還能無師自通。我們每個人的發音器官都相同,發音原理大多可以通過自身的體驗去領會,并不難學。比如,清輔音和濁輔音發音的主要差別在于前者聲帶不震動,后者則需聲帶振動。在學習時可以把手放在喉嚨處來體驗領會。

四、說好普通話,避免方言干擾

在一次英語演講賽上,一位選手各方面表現都挺好的,但就是單詞首部[n]音均發成[l]音,比如單詞like ([laik])發成Nike ([naik])。隨后一位評委讓其讀出milk(牛奶)的中文讀音,這位學生竟然把“niu nai”讀成了“liu lai”,同樣出現了把漢語拼音n發為l的現象。后了解到,這位選手是河南信陽人,信陽位于河南南部,這一帶的方言中鼻音[n]一般不置于音節首部,說話時用邊音[l]來代替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把“niu nai”發為“liu lai”就很習以為常了。

上述例子是一個典型的母語負遷移現象。母語負遷移現象是指學習者把母語的某些語言項目直接遷移到目標語中,而導致錯位的出現。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說好普通話對避免類似負遷移現象有很好的作用。現在英語專業教學培養計劃中,中文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現代漢語”課程被設為英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說好標準的母語,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五、教師在平時課堂上要根據學生情況,有所側重,營造語音學習氛圍

因種種條件限制,非英語專業學生沒有專門開設英語語音課,這就要求教師在為新生講授大學英語課程的時候,把一些重要的英語語音知識滲透到英語課堂中去,對學生出現的語音錯誤及時糾正,對學生的英語語音學習正確引導。但同時又不能加重學生學習負擔以免形成抵觸心理。

多為學生營造語音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學、多說、多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促進英語學習。

六、利用網絡資源,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給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在網上有很多好的英語學習網站和視頻,比如百度文庫、大耳朵英語學習網站、《傻瓜國際音標》、《瘋狂英語》、《走遍美國》等,網絡學習給學習者營造了一種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還可以通過看原聲電影,聽英文歌,讀英文笑話等方式,在輕松娛樂中培養語音能力、學習英語。

七、學校要多為學生創造條件,促進學生學習

學校要在軟件與硬件上多為學生創造條件。比如開設英語語音相關的選修課;在校內網站上多上傳英語學習資料;多舉辦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等英語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多請一些資深的名師為學生做講座為學生英語學習做指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建設語音室,確保大學英語課程全部在語音室講授,學生課下能夠到語音室進行自主聽力等。

結語

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不同于以往普遍以教師為主體的高中英語學習。在入學初學生就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從語音學習開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培養語音能力,為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想必,語音能力的提高會對今后的英語學習起到順水推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2]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

第9篇

摘 要:自20世紀其實年代中期以來,英語詞匯策略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研究選取某高校20名在讀研究生作為受試,借助SPSS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試圖探究英語專業研究生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在詞匯策略的使用上有何異同。結果表明:(1)兩組學生只有在認知策略上存在差異;(2)每個子策略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

關鍵詞:詞匯策略;研究生;比較

一.引言

詞匯是英語學習中不容分割的一部分,正如McCarthy所說,無論一個人掌握多么好的語法或發音,如果詞匯量有限,那么他將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也不能正確的理解別人的意思,因而語言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受形式主義的影響,教師往往引導學生機械地背單詞,效率低下,這引起了學者們的興趣,隨后大量研究開展,結果表明,恰當且靈活的使用詞匯策略會大大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然而,多數研究均將目標鎖定在大學生的詞匯策略使用,忽略了對研究生的調查研究。事實上,研究生作為新一代的精英人才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本文選取研究生為實驗對象,探究英專和非英專研究生的詞匯策略使用異同,以期對日后詞匯教學提供意見和建議。

二.文獻綜述

自70年代中期,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日益豐富,而作為構成語言的基本材料,詞匯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詞匯策略的使用也成為了眾多研究的著眼點。Parry研究探索閱讀,詞典學習和詞匯學習的關系;Wenden和Rubin,Medani和Vann Abraham比較了優生和差生使用策略的情況,指出差生的策略使用與優生僅相差毫厘;Clarke和Nation(1980)指出,通過情境和猜測學習詞匯效果極佳。國內的實證研究也在陸續進行。王文宇博士曾調查并分析了50名大三學生的新詞記憶方法和對記憶策略的看法;吳霞和王薔(1998)研究了非英語專業學生詞匯策略的使用情況;豐玉芳(2003)則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詞匯策略使用進行比較研究。

事實上,根據不同任務的難度等級,學生將結合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因而不可能僅僅使用一種策略來學習詞匯。因此,策略的不同分類對幫助學習建立一個完整的詞匯策略選擇的框架具有重大意義。最初的研究源自Oxford對策略進行的分類: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每個策略下各有3個子策略,如直接策略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O’Malley and Chamot在Oxford的基礎上提出將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的觀點。結合以上兩種分類,在直接策略上出現了較多重合,因此本研究將借鑒Oxford對直接策略的分類開展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任選取某高校英語專業研究生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各20名,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開展研究,并試圖探討以下問題:(1)英語專業研究生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在學習詞匯時會使用哪些策略?(2)英語專業研究生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在使用詞匯策略上是否存在不同之處?如果有,存在怎樣的差異?

四.結果與討論(以下結論均來自調查問卷數據,因版面原因不能附表)

一、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詞匯策略使用情況

英專研究生更傾向于通過推斷詞義學習詞匯,他們常常借助前綴、后綴和詞根記憶單詞,并利用近義詞、短語甚至小句幫助他們完成記憶,有些學生還表示通過發音記憶單詞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由于學習英語多年,英專學生具備較好的專業素養,因此他們在詞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上并不集中。此外,數據還顯示英專學生使用記憶策略的情況并不好,他們認為這種策略過于機械乏味。

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詞匯策略使用情況

非英專研究生采用的詞匯學習策略遠遠少于英專研究生。他們使用最多的是補償策略,而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同的子策略之間又存在較大差異,如當生詞不影響他們完成閱讀的情況下,他們幾乎不參考字典提供的釋義。將生詞寫在卡片上的方法在非英專研究生中也不適用,通過采訪得知,盡管學生承認這是一種合理有效的方法,而且很多學生都進行了嘗試,但他們并不能堅持下來,因而導致結果并不樂觀。

三、英語專業研究生與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詞匯策略使用情況的差異

為探究英語專業研究生與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詞匯策略使用情況的差異,本研究借助SPSS分別對三個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T檢驗,結果如下:

策略P值

認知策略.019

記憶策略.342

補償策略.389

由表可知,兩組研究生在認知策略上存在明顯差異,而在記憶策略和補償策略上并不存在差異。

本研究還進一步探究了各個子策略使用情況的差異對比,英專研究生更愿意通過推斷詞義,借助前綴、后綴和詞根記憶單詞,而非英專研究生則并不傾向這種方法。通過采訪可知,英語專業研究生更為了解詞匯的構成情況,以及在何時使用該詞匯最為恰切,因此,他們知道怎樣處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生詞難詞,而這一點反而是非英專研究生所缺少的。

此外,英專和非英專學生均表示借助目標詞所在頁的信息也可以幫助記憶單詞,非英專研究生在采訪中表示,當在課本中遇到重要的生詞,他們會借助該頁出現的所有信息,包括圖片、頁碼、位置等記憶生詞,當他們再次遇到這些生詞時,浮現在腦海中的信息就會幫助回想。此外,非專業的研究生對不影響詞義的生詞直接忽略而英專的研究生則會通過查字典等方式積極處理,在采訪時兩組學生分別給出了原因。非專業的學生表示他們在閱讀時主要是獲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內容而非細節,所以當遇到不影響理解的生詞時,他們會直接忽略,相反,英專的研究生則是以擴大詞匯量、提升專業技能為目標學習任何生詞的

總的來說,記憶策略和補償策略均為兩組學生所用,但不存在明顯差別,但認知策略則明顯不同,究其原因,英專研究生不僅將語言視為一種工具,還看做是一門學問,因此在使用學習策略上與非英專學生相比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同。

五.結論

由于英語仍舊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所以有必要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建議。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策略相結合在英語學習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學生需要明確各種策略的使用方法,做到因地制宜,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狀況作出不同的決定,以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重視學習策略的教學,不僅在日常學習中慢慢滲透灌輸,還可以組織集中的訓練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意識,而后有效的使用學習策略。(作者單位:長安大學)

參考文獻:

[1] Cohen,A.(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2] Clarke D.& Nation (1980)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word from context:Strategy and techniques.System 8(3):211-220.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的色网站 |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五月婷综合 | 青春草在线观看播放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网址 | 国产麻豆精品免费视频 | 黄色视屏免费 | 99热最新在线 | 都市激情男人天堂 | 久久97久久99久久综合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人 | 国内精品美女写真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2020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 久久午夜激情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 | 好男人资源| 欧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在线 | 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 色播激情五月 | 欧美一级艳片爽快片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日本不卡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 久久羞羞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 国产精品资源 | 欧美精品超清在线播放 | 国产va| 免费观看美女视频的网站 |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 | 五色月婷婷 |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 欧美性生活视频免费播放网址大全观看 | 蜜臀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