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1 16:59:1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危險源的辨識與思考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已正式施行,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升到了國家法律層面,這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大制度突破,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雙重預防機制的根本出發點是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積極構建生產安全事故防線。危險源辨識作為風險分級管控基礎性、關鍵性工作,其辨識是否全面、是否具體、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質量和效果。
一、存在問題
1.辨識制度操作性不強
危險源辨識主要是超前預判辨識企業、區域、崗位安全風險,通過制度、管理、技術、工程等措施實施,提升安全風險管理水平。近年,各級職能部門都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立和運行作為安全檢查、巡查、稽查重要內容,有力推動了雙預防機制落實。這種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產生一些問題。比如在危險源辨識的相關制度中只是照抄相關規范,沒有結合工程具體施工條件、環境、工藝,沒有工作內容、基本程序、責任人等,僅滿足于相關制度制定,沒有從落實的角度對制度進行評估評審,使得制度操作性不強、落實起來困難,危險源管理不能如實反映工作實際。
2.辨識主體責任不實
生產經營單位對本單位生產安全承擔主體責任,是本單位生產安全責任和危險源辨識工作的主體,具有不可替代性。實際工作中,諸多生產經營單位把聘請第三方咨詢機構作為開展危險源辨識的重要手段,但容易形成唯第三方咨詢機構的局面,忽視自身主體責任落實。聘請第三方咨詢機構開展相關工作,能夠從專業化角度相應彌補工程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技術、能力、經驗不足,雖值得肯定,但過于依賴第三方咨詢機構,無形中淡化了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責任意識,形成事不關己“旁觀者”心態,影響了辨識工作的主動性、全面性、實效性。
3.辨識內容不具體
多部位作業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設的普遍現象,每個作業部位的風險因素不唯一,同一類型的風險因素不會僅存于一個作業部位(每個部位都是一個危險源),因此從風險管控角度出發,必須把所有部位所有風險因素找出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全面防控措施。但在具體辨識過程中,普遍存在辨識內容不具體,以風險因素類型代替風險具體方位、位置,風險因素不明、風險位置不明、監控措施不明等問題,影響風險管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實。
4.辨識組織不夠及時
隨著施工階段、周圍環境、季節氣象的變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投入的人力、物力存在明顯差異,危險源也會隨著工程建設的不同狀態而隨時發生變化。但實際工作中發現,受組織工作復雜的影響,相當一部分水利水電工程參建單位沒有結合工程建設的實際狀態及時進行危險源動態辨識。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認識不到位
一是未認識到危險源辨識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僅滿足于相關制度的制定和規定動作的開展;二是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把聘請第三方咨詢機構輔助開展危險源辨識作為規避主體責任的“擋箭牌”;三是未認識到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積極意義,認為危險源辨識僅為安全管理部門的事情,未組織和動員各層級、各職能部門、各作業隊伍及人員參與其中。
2.評價體系不完善
一是自上而下推動機制容易造成生產經營單位重文件布置而輕落實,重文字資料而輕施工現場,曲解督導檢查目的,沖淡工作實效,出現迎檢標準代替工作落實標準、日常迎檢與工程建設實際割裂開來現象;二是各類評審標準中,檔案資料占比過大,使得生產經營單位在準備、迎接評審過程中,更加注重檔案資料的質量,淡化了工程現場工作落實。
3.工作面前顯畏難
危險源辨識是一項系統、長期、復雜的工作,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必須有充裕的時間、精干的人員、充足的經費作為保障,這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定額標準偏低之間存在矛盾,會導致在危險源辨識工作組織實施過程中存在避重就輕、得過且過現象。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涉及交通、高邊坡、深基坑、高空作業、腳手架、特種設備、臨時用電、不同地質環境等;當前水利工程施工組織普遍是多作業部位同時施工,每個作業部位至少3項施工內容,組織起來難度大;同時以勞務承包為主體的工程隊伍專業技術力量普遍不足,部分單位和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危險源辨識工作參與不積極,也為危險源辨識增加了不少難度,難以精準開展危險源辨識,容易出現走過場現象。
三、對策建議
1.正確理解危險源的概念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28001—2011)中,把危險源定義為: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導則(試行)的通知》(辦監督函〔2018〕1693號)中把危險源定義為: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亡、健康損害、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從上述兩個不同的定義不難發現,危險源辨識一定要找到“源”,否則就像無根之水,找不到源頭,監控之箭就沒有了“靶標”和“靶心”,失去了方向。
2.強化主體責任意識
安全生產管理的目的是安全,背離了這一初衷,哪怕投入再多人力、物力、財力,也毫無意義。強化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意識既是安全生產法的要求,也是多年實踐工作經驗的總結。要樹立參建單位在危險源辨識中的主體地位,形成由上至下、自下而上雙循環工作機制,客觀、精準、及時組織好危險源辨識工作。
3.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擔當
安全生產法明確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安全生產責任制網絡(見圖1)。該制度涵蓋了從主要負責人到普通勞務人員的各級從業人員安全責任,形成縱向的全員管理體系,做到“人人有責”“人人都是主角”;包括了各級領導層、職能部門、現場作業班(組)的安全責任,形成橫向的安全工作管理體系,做到“事事有人負責”。4.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危險源具有全周期性,這就意味著危險源辨識工作應該貫穿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要研究危險源的過去—現在—將來、正?!惓!o急之間的辯證和發展關系。在施工開始前、建設過程中根據作業內容對危險源進行辨識,確保辨識工作能夠緊密結合工程建設實際,及時準確發現潛在的危險源,降低工程施工危險系數,確保工程建設安全。
5.探索專業化用工準入標準
國務院先后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凸顯了我國在新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對人才的新需求。要適應新發展階段的特點,探索專業化用工模式,研究不同類型企業、不同專業用工的數量和質量標準;要有利于全面提高現場勞動者的素質,解決專業性、操作能力不足和安全意識不強的問題;要有利于維持勞動者隊伍穩定,解決工程施工現場人員流動大的問題;要有利于提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效益,解決安全管理效果不佳的問題。
6.科學制定危險源辨識相關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實。要貫徹落實上級的有關規定,確保把有關要求細化到制度中;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鼓勵不同崗位人員參與相關制度的制定工作,群策群力;要科學開展制度的評審評估工作,及時修訂完善,突出其適用性、可行性。
7.規范組織危險源辨識工作
規范組織危險源辨識工作,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員調選和培訓;要全面、及時、動態和準確收集相關信息,對施工內容、施工環境、施工方式等各方面進行科學分析和調查;要加強危險源辨識工作結果的審查,確保內容全面、評價準確、措施到位;要建立責任人和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掌握危險源動態變化。危險源辨識工作內容示意圖見圖2。
8.統一安全生產管理標準
強化依法依規抓安全生產管理,保持各項政策、標準的連貫性、穩定性、一致性,強化強制性標準的落實,劃出底線、紅線。
9.加強信息數據化管理
積極對接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設規劃,整合提升現有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水利水電施工中各項數據的掌握,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推進水利水電施工現場管理的科學化,保障施工安全。
參考文獻:
[1]薛文萍.水利工程施工中危險源辨識與控制[J].山西水利科技,2017(3).
作者:白建峰 王海燕 王相謙 單位:河南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監測站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水利工程管理篇1 1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基本內容 1.1創設組織 在開展項目的過程中,施工企業往往聘用項目經...
施工測量論文: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探析 摘要: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作為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水利經濟論文:水利工程經濟管理計算機運用 1工程特點及微機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系...
酒店室內設計與施工:淺析大連城堡豪華精選酒店室內設計 【摘 要】:現代酒店室內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
水利專業論文:水利工程特色專業探索 一、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第一,采取“引進來,走...
水利工程經濟論文:水利工程中農村經濟發展探究 1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存在的問題 1.1水管單位管理人才匱乏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