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3 18:40:4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檔案專業技術總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摘要醫院個人專業技術檔案是醫院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考評、職務職稱晉升、學習教育、科研、經驗總結的記錄和憑證,是醫院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專業技術檔案在醫院人事管理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在科研及其他方面也發揮著特有的作用。
關鍵詞醫院;專業技術;檔案;管理
Discussion of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ospital persona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file
Yan Qin,Ceng Xiufe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ji City,Xinjiang 831118
AbstractThe hospital persona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file is the records and documents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position and technical title promotion,learning educ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summary of hospita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spital archives.Persona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fil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in hospital personnel management work.At the same time,it also plays a unique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Hospital;Professional technical;File;Management
醫院個人專業技術檔案,是個人在醫院工作實踐的歷史記載,是個人工作經歷、學習教育、科研能力、經驗總結的記錄和憑證材料等材料,以及考核考評材料,是專業技術人員在從事工作活動中積累的。它不僅能夠對個人的專業素質、技術能力給予客觀地反映,而且能間接反映出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科研工作能力,因此它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利用價值[1]。它是一種專門檔案,主要對個人情況進行反映,具有檔案的基本屬性,與文書、科技和人事檔案之間具有一定的差別,但又有一定的聯系。
醫院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主要特點
完整性:①必須為醫院所有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專業技術檔案,不得遺漏。②專業技術檔案必須能清晰反映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學歷、職務、專業技術職稱、科研能力、學術水平等變動情況。
真實性:即專業技術檔案內的所有材料必須都是真實的、準確的、無誤的。其中,包括組織上的考核考評材料和個人提供的材料,都是絕對不應該存在修改和偽造的,必須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
保密性:專業技術檔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可能會涉及個人重要的科研項目,所以應正確處理好保密和利用的關系。
內容的廣泛性:專業技術檔案記載和反映一個人在單位工作的經歷、能力和品德等信息,是用人單位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依據。記載有學歷、年度考核、職業道德、進修、培訓、繼續教育、職務、職稱晉升、獎懲情況、科研等,內容十分廣泛。
醫院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收集
個人專業技術資料的收集是專業技術檔案工作的重要基礎環節。專業技術檔案的歸檔范圍貫穿于臨床醫療、教學科研等專業技術活動的全過程。如果沒有收集工作,檔案管理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其他環節的工作就無從做起。
專業技術歸檔資料的收集方法:①經常性收集: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收集專業技術歸檔資料是工作的起點,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檔案,人事部門應該建立完善的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歸檔資料,同時,經常對個人專業技術檔案進行核查,對所缺資料及時與本人或相關部門聯系,予以補充。②隨時收集:為及時補充專業技術檔案,根據日常工作,隨時發現,隨時收集[3]。③定時集中收集:根據醫院工作,人事部門每年集中時間收集年度考核、繼續教育、科研成果、獎懲情況等歸檔資料。
收集工作的要求:①全面及時: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歸檔資料進行全部、及時、完整地收集,并且及時將歸檔資料移交給檔案室。②把好歸檔資料接收關:檔案管理人員加強責任心,對接收的歸檔資料嚴格把關,無保存價值和利用意義的一律不歸檔;歸檔資料必須完整,不得缺頁漏項。
醫院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保管和利用
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保管:專業技術歸檔資料經收集、整理、分類、編號、裝訂后,建立索引目錄,方便查找,并及時歸入檔案庫房。保管過程中,要保持庫房清潔衛生,控制好庫房內溫度和濕度,做好“八防”(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強光、防高溫、防蟲蛀、防鼠咬)措施。
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利用:在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利用中,借閱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借閱分為內部借閱和外部借閱,其中內部借閱又分為個人借閱和單位借閱,個人只限于借閱本人檔案;醫院人事部門、科研部門因工作所需,借閱個人專業技術檔案較多,但不得帶出檔案室,如需要相關資料,在不違背保密原則的前提下,可以復制。借閱部門及個人應嚴格遵守檔案借閱制度。
綜上所述,醫院建立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為了充分發揮個人專業技術檔案的作用,檔案管理部門必須不斷提高對檔案的認識,不斷轉變管理思路,建立現代檔案管理模式,多途徑、多渠道地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提高其利用效率,為醫院管理服務,為臨床醫療服務,為教學科研服務,使專業技術檔案在醫院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監測部門 專業技術檔案 管理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145-02
Reflec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ized Technical Archive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s
Feng Tao
(Liaoning Provincial Envirnmental Momitoring & Experiment Center, Shenyang Liaoni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specialized technical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s are in urgent need of standardized and digital management.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ized technical archives,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ized technical archives based on practical instances and problems, that is, the scope of archiving, standardizing th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filing of documents, and carrying out digital work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specialized technical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and role of archiv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 Specialized Technic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明確要求,“實驗室應有與其從事檢測和/或校準活動相適應的專業技g人員和管理人員”“實驗室保存人員的資格、技能和經歷等檔案”。為了符合實驗室評審要求,提高環境監測的管理水平,筆者單位于2003年建立了環境監測人員專業技術檔案。專業技術檔案基本滿足了監測工作的需要,在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評審考核、監督檢查、執法、驗收監測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檔案的價值,必須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的管理。
1 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現狀
1.1 檔案意識不強,領導重視不夠
從2003至今,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一直是由辦公室負責管理。由于領導重視不夠,管理人員頻繁更換,先后有6位同志負責專業技術檔案的管理工作,其中5名同志是兼職。由于他們不懂檔案專業知識、沒有管理經驗,檔案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不規范。在每年收集、整理專業技術檔案過程中,部分同志檔案意識不強,不愿積極主動地配合工作,不認真整理個人專業技術檔案。
1.2 案卷整理不規范,檔案管理水平落后
專業技術檔案是人事檔案的一部分,是對人事檔案的補充和完善。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檔案收集難、卷內材料沒有系統鑒別和整理、案卷質量不規范等問題。部分同志對專業技術檔案的作用缺乏認識和重視,不及時歸檔、歸檔材料不齊全、內容不完整、分類不準確、各類別之間無標識、無頁碼、無卷內目錄、材料排列混亂、裝訂不整齊、未填寫備考表等問題。檔案工作缺乏監督檢查,檔案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1.3 檔案利用率低,檔案信息化建設滯后
檔案管理人員服務觀念守舊,服務手段落后,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檔案利用率低。每年借閱專業技術檔案的人較少,利用檔案的目的主要是工作查考,如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檢查工作、執法監測等工作,而真正查閱用于人才選拔、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檔案材料幾乎沒有。由于利用檔案的人數少,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服務意識,只重視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工作,疏于檔案的開發利用及信息化建設,致使檔案的作用和價值未充分發揮出來。
2 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工作思路
2.1 制定專業技術檔案歸檔范圍,確保案卷齊全、完整
(1)建檔范圍。凡從事環境監測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都要建立專業技術檔案,包括干部和從事監測工作的工人。
(2)歸檔范圍。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專業技術檔案文件材料大致可分為11類。
第一類,履歷材料:干部簡歷表、干部履歷表等。
第二類,學歷材料:學歷證書、學位證書、結業證書、繼續教育證書等。
第三類,專業技術材料: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表、推薦表、評定表、資格證書、外語考試合格證、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文件等材料。
第四類,科技成果材料:課題技術報告、課題鑒定材料、科研成果登記表、課題成果驗收證書、課題獲獎證書、專利證書等材料;
第五類,材料:發表學術論文、論著、書籍及獲獎論文證書等材料。
第六類,年度考核材料:專業技術年度考核評價表、年度個人總結、述職報告等材料。
第七類,獎懲材料:各種先進人物登記表、先進事跡表彰、嘉獎、通報表揚及榮譽稱號等材料。紀檢、監察等部門工作中形成的有關個人檢查、受處分方面材料。
第八類,任免材料:干部人事任免文件、關鍵崗位任命文件、授權文件等材料。
第九類,人員能力確認材料:培訓證書、持證上崗資格證書、國內(國外)學習鑒定材料、培訓資料、培訓報告、研修報告等材料。
第十類,人員監督記錄材料:質量監督員在日常工作的各項監督檢查記錄。
第十一類,其他材料:職務競聘演講材料、演講比賽材料等。
2.2 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工作,保證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檔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檔案的宣傳、培訓工作,各科室和專業技術人員要重視檔案工作,要認真配合檔案人員做好檔案材料的收集、補充工作,確保專業技術檔案的內容不斷更新、完善。
2.2.1 專業技術檔案的收集
根據專業技術檔案的特點和來源渠道,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收集方法。
(1)集中收集。
圍繞單位的例行工作進行集中收集。根據單位工作安排,辦公室等部門每年都在固定時間開展專業技術職稱評聘、評先進評優秀、年度專業技術考核、年度工作總結等工作,人事勞資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收集上述檔案材料。人事勞資部門需對檔案材料真實性、完整性進行認真審核,合格后在材料上加蓋公章,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將材料移交檔案室歸檔。
(2)隨時收集。
針對某項工作任務和活動進行隨時收集。為了及時補充檔案材料,凡已結束的工作任務隨時收集隨時歸檔。如課題結題材料、培訓證書、持證上崗考核證書、出差報告、干部任免文件、獎懲文件、新進人員檔案等材料。專業技術人員、人事勞資部門和相關部門負責檔案材料的收集,檔案材料需經相關部門審核確認,加蓋公章后,由專業技術人員移交檔案室歸檔。
2.2.2 專業技術檔案的整理
專業技術檔案參照《干部檔案整理工作細則》進行整理,實行一人一檔,集中統一管理。檔案人員協助專業技術人員將收集齊全的材料進行分類、排序、編目、裝訂,文件材料經過系統整理后立卷歸檔。具體整理方法如下。
(1)卷內文件的排序。
卷內文件材料要按類別進行排序。每一類中的檔案材料要根據材料內容的內在聯系和材料之間的銜接或材料形成的時間排列順序。新補充的材料要根據材料內容放入相應的類別后排列。
(2)類號和頁碼的編寫。
卷內文件材料排列好后,應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編寫類號和順序號,如第三類第一份文件在材料右上角寫三-1。每份材料的右下角編寫頁數,以件為單位編寫頁數。
(3)卷內目錄的編寫。
文件材料整理好后,要對每類文件材料編制卷內目錄,放在卷首方便查找。卷內目錄包括:類號、材料名稱、材料形成時間、份數、頁數、備注等欄目。
(4)案卷號的編寫。
為了迅速、準確地查找檔案,要對專業技術檔案案卷進行科學的排列和編號。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按內設機構、職稱排序。按單位內設機構排列,將同一部門的專業技術檔案,按其職稱由高到低進行排列。
2.3 開展專業技術檔案數字化建設,加大檔案的開發與利用
為了適應環境監測工作的需要,更好地開發利用專業技術檔案,運用網絡版檔案管理軟件,建立專業技術檔案數字化信息庫。兼職檔案員可利用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設備將紙質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形成電子檔案,錄入檔案管理系統中,實現專業技術檔案網絡化、動態化管理。
專業技術檔案能夠全面、翔實地記錄一個人的德、能、勤、績等信息,檔案人員要充分發揮專業技術檔案的價值和作用,要利用專業技術檔案信息資源,積極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如論文匯編、科研課題匯編、花名緣缺嘌泄ぷ鰨積極主動地為領導決策以及監測工作提供服務,為選拔人才、培養人才、職稱評聘、評先評優及實驗室認可評審等工作提供依據、憑證和參考。
當前,中央決定對省級以下環保監測機構實行垂直管理。各級監測部門應充分認識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要以此次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的管理,加大檔案宣傳力度,增強職工的檔案意識,各部門要積極配合檔案人員做好專業技術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為環境監測系統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服務。
3 結語
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發展,環境監測隊伍在不斷地發展壯大。由于環境監測工作涉及多領域、多學科,各個專業的環境監測人員眾多,管理好、利用好專業技術人員的檔案尤為重要。檔案人員要更新檔案管理模式,創新服務觀念,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檔案管理水平,在監測工作多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優質服務,讓每一位專業技術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
參考文獻
[1] 宋炳政.檢測機構人員技術檔案管理的實踐[J].蘭臺世界,2016(S1):128.
[2] 劉蓓,王笑玲,謝萍,等.試論預防醫學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檔案的收集和管理[J].實用預防醫學,2007,14(2):575-576.
【關鍵詞】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改進策略
三級綜合醫院本身職工人數眾多,其中大多為專業技術人員,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專業技術人員亦隨之壯大,因而加強并不斷改進醫院專業技術檔案建設,能有效集中起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相關檔案材料,便于快速地查閱及審驗,能促進醫院建設及管理、提升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提高整體服務能力。
一 、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現狀
醫院專業技術檔案是醫院管理職工的重要工具,是醫院選拔人才、任用人才、培養人才、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載體,是醫院專業技術職工工作、生活、思想政治的生命線,因而應予以重視。首先,目前大多數醫院對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許多個人專業檔案資料由職工自行保管,處于零散存放管理的無序狀態,檔案資料不全、丟失等現象時有發生。其次,關于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規范和機制尚未健全及完善,存在檔案資料收集渠道不統一、不規范等狀況,影響了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全面性、真實性。此外,醫院管理部門眾多,職工崗位性質及人員類別繁多,其中涉及到的職能科室較多,檔案資料被多個部門收集管理,管理較為分散,例如有關職工姓名、參加工作年份等基本信息主要由人事部門進行管理,而專業技術人員的醫療考核、技術準入、技術任職、會診情況等資料是由醫務處予以手工登記,職工的繼續教育、論文情況、課題等相關資料由科教處予以登記,這一多部門管理收集檔案信息的情況,使得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檔案資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之間難以有效實現共享,整合程度及利用價值不高,難以切實滿足醫療、科研、教學等需要。
二、 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的改進策略
(一)提高認識,保證質量。專業技術人員的檔案管理是醫院檔案管理的關鍵部分,應予以重視,檔案管理人員應提高這項工作的認識,本著嚴謹求實、尊重科學、重視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成果的態度,加強縱向管理,強化責任意識,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合理安排工作,在充分熟悉業務、開展業務的基礎上,嚴把質量觀,充分發揮專業技術檔案的利用價值,使專業技術檔案切實服務于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及醫院管理部門。與此同時,檔案管理人員還可加強對專業技術檔案作用及價值的宣傳,并通過各種溝通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聯系制度,積極獲取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有效發揮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效益。
(二)抓好檔案資料的收集工作。一是保證專業技術檔案收集的全面性。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檔案應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基礎材料、任職資格評聘材料、科研成果材料、考核材料等,其中基礎材料包括履歷、學歷、學位及各項證書復印件、資格證書、專業技能考核證書等等反映出專業技術人員個人資歷和業務技能水平的材料;任職資格評聘材料則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歷次任職資格申報表、評審表、任職資格證書、聘任證書等職稱晉升中所形成的各類文件材料;科研成果材料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總結、技術報告、論文成果、科研項目成果、獲獎證書等反映其業績的各類成果材料;考核材料則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學習情況、工作完成情況、獎懲情況、學術成果報告情況、評定審核情況、領導考核意見等,此外,專業技術人員的各類社會兼職聘書、榮譽證書等其他材料也在檔案資料收集的范圍之內。在檔案資料收集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收集的范圍,保證專業技術檔案收集的全面性。二是收集的方式可將平時收集和定期收集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平日里,需要歸檔的檔案信息材料應得到及時的歸檔,避免檔案材料散落在部門或是個人手中,只有實現各類文件材料的及時有效歸檔,才能保證其完整性、真實性,真正反映出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及成長的歷史面貌。檔案工作人員還應積極深入到各個部門及專業技術人員科技活動中,掌握第一手資料,定期對相關材料進行鑒定、整理、歸檔、保存。
(三)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當前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條目分化,內容簡單,效率不高,且難以實現客觀、全面的評價,亟須改進,醫院應與時俱進,逐漸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構建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口徑的檔案管理系統,從而不斷完善醫院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醫院可根據自身實際,構建切實可行的專業技術信息化檔案管理系統,系統的模塊可由幾個部分組成:人員基本檔案、醫務檔案、科教檔案、護理檔案、藥學檔案、醫德醫風及履歷信息檔案等。根據各個系統模塊及內容,以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主線,導入醫院各個職能科室的排版、考勤、科研管理、臨床工作量、培訓、考試、考核、醫療質量、醫風醫德等相關數據,并予以嚴格控制、審核,形成完整、連續且動態化的檔案數據,形成專業技術人員全過程的動態電子檔案數據庫,不斷推進醫院專業技術檔案的規范化管理,也有效推進了檔案資料的共享及利用。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改進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醫院職工信息集中管理、信息共享、科室協同管理的重要舉措,不僅能有效地避免資料收集整理的重復性,促進專業技術檔案的規范化管理,而且還能為醫院領導決策及職工的崗位考核提供有益的依據。
【⒖嘉南住
[1]黃鵬宇,陳凌,儲繼志,魏新萍,鮑勇.信息化手段管理社區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檔案模式探討[J].智慧健康, 2016(01).
本文從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現狀出發,探討改進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
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改進策略
三級綜合醫院本身職工人數眾多,其中大多為專業技術人員,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專業技術人員亦隨之壯大,因而加強并不斷改進醫院專業技術檔案建設,能有效集中起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相關檔案材料,便于快速地查閱及審驗,能促進醫院建設及管理、提升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提高整體服務能力。
一、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現狀
醫院專業技術檔案是醫院管理職工的重要工具,是醫院選拔人才、任用人才、培養人才、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載體,是醫院專業技術職工工作、生活、思想政治的生命線,因而應予以重視。首先,目前大多數醫院對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許多個人專業檔案資料由職工自行保管,處于零散存放管理的無序狀態,檔案資料不全、丟失等現象時有發生。其次,關于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規范和機制尚未健全及完善,存在檔案資料收集渠道不統一、不規范等狀況,影響了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全面性、真實性。此外,醫院管理部門眾多,職工崗位性質及人員類別繁多,其中涉及到的職能科室較多,檔案資料被多個部門收集管理,管理較為分散,例如有關職工姓名、參加工作年份等基本信息主要由人事部門進行管理,而專業技術人員的醫療考核、技術準入、技術任職、會診情況等資料是由醫務處予以手工登記,職工的繼續教育、論文情況、課題等相關資料由科教處予以登記,這一多部門管理收集檔案信息的情況,使得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檔案資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之間難以有效實現共享,整合程度及利用價值不高,難以切實滿足醫療、科研、教學等需要。
二、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的改進策略
(一)提高認識,保證質量。專業技術人員的檔案管理是醫院檔案管理的關鍵部分,應予以重視,檔案管理人員應提高這項工作的認識,本著嚴謹求實、尊重科學、重視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成果的態度,加強縱向管理,強化責任意識,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合理安排工作,在充分熟悉業務、開展業務的基礎上,嚴把質量觀,充分發揮專業技術檔案的利用價值,使專業技術檔案切實服務于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及醫院管理部門。與此同時,檔案管理人員還可加強對專業技術檔案作用及價值的宣傳,并通過各種溝通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聯系制度,積極獲取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有效發揮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效益。(二)抓好檔案資料的收集工作。一是保證專業技術檔案收集的全面性。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檔案應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基礎材料、任職資格評聘材料、科研成果材料、考核材料等,其中基礎材料包括履歷、學歷、學位及各項證書復印件、資格證書、專業技能考核證書等等反映出專業技術人員個人資歷和業務技能水平的材料;任職資格評聘材料則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歷次任職資格申報表、評審表、任職資格證書、聘任證書等職稱晉升中所形成的各類文件材料;科研成果材料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總結、技術報告、論文成果、科研項目成果、獲獎證書等反映其業績的各類成果材料;考核材料則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學習情況、工作完成情況、獎懲情況、學術成果報告情況、評定審核情況、領導考核意見等,此外,專業技術人員的各類社會兼職聘書、榮譽證書等其他材料也在檔案資料收集的范圍之內。在檔案資料收集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收集的范圍,保證專業技術檔案收集的全面性。二是收集的方式可將平時收集和定期收集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平日里,需要歸檔的檔案信息材料應得到及時的歸檔,避免檔案材料散落在部門或是個人手中,只有實現各類文件材料的及時有效歸檔,才能保證其完整性、真實性,真正反映出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及成長的歷史面貌。檔案工作人員還應積極深入到各個部門及專業技術人員科技活動中,掌握第一手資料,定期對相關材料進行鑒定、整理、歸檔、保存。(三)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當前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條目分化,內容簡單,效率不高,且難以實現客觀、全面的評價,亟須改進,醫院應與時俱進,逐漸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構建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口徑的檔案管理系統,從而不斷完善醫院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醫院可根據自身實際,構建切實可行的專業技術信息化檔案管理系統,系統的模塊可由幾個部分組成:人員基本檔案、醫務檔案、科教檔案、護理檔案、藥學檔案、醫德醫風及履歷信息檔案等。根據各個系統模塊及內容,以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主線,導入醫院各個職能科室的排版、考勤、科研管理、臨床工作量、培訓、考試、考核、醫療質量、醫風醫德等相關數據,并予以嚴格控制、審核,形成完整、連續且動態化的檔案數據,形成專業技術人員全過程的動態電子檔案數據庫,不斷推進醫院專業技術檔案的規范化管理,也有效推進了檔案資料的共享及利用。加強專業技術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改進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醫院職工信息集中管理、信息共享、科室協同管理的重要舉措,不僅能有效地避免資料收集整理的重復性,促進專業技術檔案的規范化管理,而且還能為醫院領導決策及職工的崗位考核提供有益的依據。
【參考文獻】
[1]黃鵬宇,陳凌,儲繼志,魏新萍,鮑勇.信息化手段管理社區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檔案模式探討[J].智慧健康,2016(01).
[2]楊建民.從三級甲等醫院評估看專業技術檔案管理[J].黑龍江史志,2014(09).
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的職能和任務要求,其依法出具的檢驗報告書必須科學、真實、準確,而決定實驗室檢測/校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員、設施和環境條件、檢測和校準方法及方法確認、設備、測量的溯源性、抽樣、檢測和校準物品的處置等各個方面,其中第一要素為人員的科學管理,要求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必須擁有一支各類專業人才齊全、技術全面、能快速應對食品藥品突發安全事件的精英隊伍。如何科學管理和規范建設這支隊伍是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面臨的一項重要問題。加強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檔案的管理,是實施人力資源技術信息儲備和人才發展戰略的基礎。人員技術檔案是全面反映人力資源整體情況,充分發掘人力資源的基礎,現就專業人員技術檔案的管理作以探討。
一、做好專業人員技術檔案管理的作用
1.滿足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事業發展的要求。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飲食用藥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做好專業人員技術檔案工作,能便于領導及時了解和掌握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隊伍各類專業人員現有的狀況,為合理使用、培養和開發利用各類專業急需人才,提高專業人員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專業人員快速應對和處理各種飲食用藥安全突發事件能力,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2.滿足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人才管理要求。專業人員技術檔案能夠完整地記載各類專業人員的資歷、能力、業績和專業技術水平。管理并運用好專業人員技術檔案,能為各項科技工作招聘、人才交流、推薦科技人才、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評聘、人力資源儲備提供詳實、可靠的材料依據。
3.滿足社會服務的需求。在食品藥品檢驗檢測和科學研究工作中,各省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必須按照相關準則和法規,建立規范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與管理,確保出具的檢測數據準確、可靠,滿足服務社會的需求。
4.滿足實驗室認可/認證工作的要求。《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要求:“實驗室管理者應確保所有操作專門設備、從事檢測和/或校準、評價結果、簽署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的人員的能力。當使用在培員工時,應對其安排適當的監督。對從事特定工作的人員,應按要求根據相應的教育、培訓、經驗和/或可證明的技能進行資格確認”。“實驗室應保留所有技術人員(包括簽約人員)的相關授權、能力、教育和專業資格、培訓、技能和經驗的記錄,并包含授權和/或能力確認的日期。這些信息應易于獲取。”所以,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專業人員技術檔案管理程序,也是滿足質量管理體系及實驗室認可/認證工作要求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與技術檔案材料分類
省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以食品、藥學(含中藥學)專業人員為主,同時應有醫療、生物、藥物制劑、分析化學、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檔案管理、圖書情報、會計、法律等各類專業人員,以確保各學科互為補充,合理配置。
省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檔案應全面、客觀、真實,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基礎材料。主要包括專業人員履歷表、學歷和學業證書(含畢業、結業、修業、肄業)及后繼學歷證書;各種專業技能考試、考核合格證、資格證;參加各種科技研討會、專業技術會議、出國考察、進修學習、短期培訓;繼續教育及能反映專業人員個人資歷和技能水平的各種材料。
2.任職資格材料。主要包括專業人員歷次任職資格評審表、任職資格證書、任職聘書及檢定員證、操作員證、上崗證、上機證、內審員證、監督員證、審核員證、評審員證等相關的任職證書。
3.科研技術成果材料。主要包括反映專業人員業績的專業工作總結、技術報告;發表的學術論文、論著;主持或參與各項科研課題鑒定證書、獲獎證明、證書及完成者證書;發明創造專利證書及外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
4.考核材料。主要指每年度對專業人員進行考核的考核登記表。內容包括:本人述職;培訓進修學習情況;著作論文及重要技術報告情況;完成主要專業技術工作;創造發明及成果情況;工作失誤、失職情況等。
5.其他材料。指專業人員參加各種專業學會、學術團體的聘書、聘任證及各類榮譽證書等。每一卷技術檔案應具備的基本信息有:檔案號、姓名、科室、最高學歷、畢業時間、第一學歷、畢業時間、第二學歷、畢業時間、工作時間、職稱、任職時間。論文信息管理:檔案號、題名、出版時間、責任者、級別、(標有ISSN或CN)收錄、數量、歸檔時間。論著信息管理:檔案號、書名、出版項、出版時間、科室、主編副主編、編委、編者一、編者二、編者三、數量、歸檔時間。參加科研工作情況信息管理:檔案號、項目名稱、合同編號、課題來源、類別、經費、研究起止時間、承擔單位、負責人、參加者名次、歸檔時間。科研課題完成情況信息管理:檔案號、課題名稱、研究起止時間、鑒定時間、鑒定單位、證書編號、科室、負責人、參加者名次、歸檔時間。獲獎情況信息管理:檔案號、獲獎名稱(科技成果、醫療成果、優秀論文、專利證書、榮譽證書)、授獎單位、授獎時間、級別(國家、省、部、市)、證書號、歸檔時間。學術會議情況信息管理:檔案號、會議內容、參加地點、會議時間、主辦單位、科室、參加者、歸檔時間。培訓、進修情況信息管理:檔案號、起止時間、專業內容、進修單位、參加者、培訓鑒定歸檔時間。學術職務情況信息管理:檔案號、學術團體、職務、任職時間、聘任單位、科室、受聘者、歸檔時間等。
三、專業人員技術檔案材料的收集管理
1.實施“一人一檔”。為便于檔案管理,了解每一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背景及崗位變動情況,需要建立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在內的每人一套的技術檔案。
2.將文件的收集貫穿到日常工作中。業務報告、年終工作總結,國內外各種刊物發表或會議交流的論文等材料,醫學科技成果,都屬于收集的范圍,應該隨時注意收集;還可以制定規章制度,規定外出人員學習結束后及時向培訓管理部門上交培訓資料,由培訓歸口管理部門再向人員技術檔案管理部門移交等。
3.把好專業技術職稱評聘材料關。技術人員檔案大部分是技術職稱評聘過程中形成的,評聘工作為個人技術能力和業績的集中展示提供了機會,它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技術人員在專業技術工作中的經歷、品德、業務專長、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在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評定和技術職務聘任時同步收集材料,大量的專業技術證明材料可以通過這一渠道來收集。
4.在完整收集各類資料的基礎上,檔案管理人員逐人、逐項進行整理、編目、著錄,整理完畢的技術檔案材料,存放檔案盒歸檔。有條件的機構,在保存文本技術檔案的同時,還可以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檔案管理,采用電子表格錄入,將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檔案的全部信息建立關聯,集中表達在一個窗中的各頁面內,直觀地展示個人的基本信息、技g信息,專業人員可以通過內部局域網點擊查閱本人的技術檔案材料,最終達到技術檔案管理自動化的目標。
5.對每個專業技術人員收集的論文、成果等個人技術材料,要建立嚴格的登記手續,同時,對散失在外沒有登記的文件材料,各有關科室要集中收到檔案室進行統一管理,避免遺漏,定期收集。要做好這方面的收集工作,還需要各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關鍵詞: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成長規律
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是我國檔案人才隊伍的骨干力量,對于推動檔案事業的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研究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成長規律,自覺運用人才成長規律,對于打造一支創新型檔案干部隊伍,為檔案事業發展提供高層次的人才保障非常有必要。本文以北京市在職的142名具有檔案系列高級職稱的人員為研究對象,通過案例研究、調查問卷、文獻調研、訪談等形式開展研究,尋找其成長規律。
一、北京市檔案高層次
專業技術人才的基本情況
(一)幾個相關理論問題的探討
明確相關概念,是統一思想、消除模糊認識的根本,是研究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基礎。檔案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總量指有專業技術職稱和沒有職稱,在檔案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員數量之和,是可能成為檔案專業技術人才的人員總量。檔案專業技術人才是指在檔案工作崗位上,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并已取得相應級別檔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本文研究的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是指檔案工作者中具有檔案系列副高及以上職稱的人員。以上關系如圖1“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及相關概念示意圖”所示。北京市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成長規律是北京地區檔案專業高層次人才成長過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和穩定的聯系。
(二)北京市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總量
截止到2011年底,取得北京市檔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才共有240人,在職的有142人,其中,取得檔案系列正高職稱的8人,取得檔案系列副高職稱的134人。北京市檔案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總量約4000人,在職的北京市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約占總量的3.6%。以下數字及分析都是指在職的北京市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三)北京市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結構
從單位結構分析,機關(含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75人,約占53%;事業單位34人,約占24%;企業33人,約占23%。從學歷結構分析,博士研究生學歷3人,約占2%;碩士研究生學歷20人,約占14%,本科學歷100人,約占71%,大專學歷19人,約占13%。從年齡結構分析,35歲及以下4人,約占3%,36-50歲107人,約占75%;51-60歲31人,約占22%。從性別結構分析,男21人,約占15%,女122人,約占85%。
二、北京市檔案高層次
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規律
(一)高級專業訓練規律
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必須承載三項基本任務:掌握本專業領域相對先進的知識或技能,具備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職業操守,在本專業領域進行必要的知識或技術創新;具有專業技術性,實現知識、技術、職業操守的良好傳承。接受高級專業訓練是提供承載這三項任務能力的良好方式。通過學習,將人類社會長期形成的知識和技能傳承下來,是人才獲得優勢積累的最基本的方式,這種傳承關系在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過程中非常明顯。
其一,接受正規高等教育。從專業訓練的主要途徑看,學歷教育訓練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博士與碩士)。統計表明,學歷越高,越易成為高層次人才。在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23人,約占16%,本科學歷100人,約占71%,研究生和本科畢業學歷人數達到87%。高等教育基礎知識扎實是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重要的因素之一。
其二,有扎實的檔案學知識背景。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大多數具有檔案專業背景,在具有檔案系列正高職稱人員中,檔案專業畢業的有7人,約占88%,在具有檔案系列正副高職稱人員中,檔案專業畢業的有86人,約占64%。經研究,在教育階段和職業生涯期間,畢業于著名檔案高等教育學府,師從大家,更容易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以具有檔案系列正高職稱人員為例,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的約占61%。
其三,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非常重視繼續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首先,注重提高學歷層次。以8名具有檔案系列正高職稱人員為例,他們參加工作時的學歷為大學本科7人,大專1人;工作以后,他們努力提高學歷層次,參評職稱時達到博士研究生學歷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2人。其次,重視接受前沿知識與技術培訓。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對知識非常渴望,經常參加研討會、培訓會,以獲得檔案工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
(二)工作實踐歷練規律
實踐過程不僅是熟能生巧、固化專業的過程,也是向他人學習的過程。“常年工作實踐鍛煉”與“高等教育基礎知識扎實”一樣是專業技術人員取得工作成績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市具有檔案系列正高職稱人員為例,8人中有7人一直從事檔案工作,1人有過轉崗經歷,參加正高評審時,從事檔案工作時間最少的為7年,最多的為24年,平均從事檔案工作17年;至2011年底,他們平均從事檔案工作23年;他們絕大多數經過多個崗位磨礪,平均每人經歷過4個檔案工作崗位的鍛煉。
(三)科研項目帶動規律
檔案科研項目是難度相對較大、需要一定創新性的工作,這種工作不僅需要有很多優秀人才參與,同時也能促進人才把自身的潛能調動與開發出來。依托科研項目,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科學精神,居全國前沿水平的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獲得檔案科研課題的機會”成為檔案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北京市具有檔案系列正高職稱的人員為例,每人都曾參與過檔案科研項目,其中有3人獲獎的科研課題達到9項。此外,這些人員還深入研究檔案工作,6人曾參與編寫著作,有的人員編著和參編的教材達到4部:最多者達到68篇,平均每人撰寫論文26篇。
(四)“競爭選擇”規律
人才競爭是一種必然現象。正是這種社會競爭培育了人的進取心和首創精神,成為高層次人才輩出的重要因素。人才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過程,每一個關口都面臨著競爭。正是在這些競爭中,能者脫穎而出。檔案系列職稱制度是被社會廣泛認可的培養、選拔不同層級檔案專業技術人才的有效政策措施。檔案工作者以北京市檔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標準為目標,不斷努力,促進自己成才。根據歷年數據分析,有的參評人員經過4次答辯才取得檔案系列高級職稱資格。正是有這樣的競爭選擇才能促進檔案工作者不斷學習、加速成長。
(五)組織依托規律
在某些特定單位、群體中有高層次人才相對集中涌現的傾向,即一個目標科學、結構合理、功能互補、人際關
系融洽的組織,有利于內部人才之間的切磋砥礪,取長補短,客觀上加速了人才的優勢積累,有利于一大批成員都取得良好成就。截至2011年底,在北京市檔案系列正高職稱中,北京市檔案局(館)的人員有6位,占75%:在檔案系列正副高職稱中,北京市檔案局(館)的人員有34位,占25%。北京市檔案局(館)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比較集中的單位。這與其工作人員承擔科研課題、接受繼續教育、聆聽檔案領域和相關領域專家授課的機會多,能夠較早觸及檔案領域前沿知識有關,也與其成員之間能夠經常切磋砥礪,互相啟發有關。
(六)把握最佳成才年齡規律
人才成長都要經過繼承期、創造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個階段,因此,人才發揮作用有一個最佳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以創造期為中心,是人才學習、創造進而貢獻社會的最好時期。據研究,專業技術人才的最佳發揮作用時間是30-50歲,目前最佳年齡期有推后和明顯延長現象。
據統計,北京市取得檔案系列副高職稱資格人員的最低年齡是31歲,最高年齡是55歲,平均年齡是41歲。取得檔案系列正高職稱資格人員的最低年齡為38歲,最高年齡為55歲,平均年齡為44歲;取得檔案系列正高職稱資格人員獲得檔案系列副高職稱資格時的平均年齡為36歲,比只取得副高未取得正高的檔案系列職稱人員的平均年齡提早5年。
三、對檔案工作者成為檔案高層次
專業技術人才問題的思考
廣大檔案工作者都有成才的愿望,而人才成長又受多種因素制約,分析這些因素非常必要。
(一)影響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北京市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在職的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只占北京市檔案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總量的3.6%;年齡結構不合理,50歲以上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占總量的22%,35歲及以下的青年高層次人才嚴重不足,只占3%。這些與檔案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北京建設世界人才高地的目標相比有很大差距。
2011年,北京市檔案局在全市專職檔案員中開展了問卷調查,回收了有效調查問卷641份。在回答“晉升高一級職稱時的障礙”時,202位被訪者認為是“學術成果不夠”,148位被訪者認為是“不能通過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在回答“不想取得高一級職稱的原因”時,269位被訪者認為是“本人是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104位被訪者認為是“職稱不與工資掛鉤”。可見,“本人是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學術成果不夠”、“不能通過職稱外語等級考試”、“職稱不與工資掛鉤”是影響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主要因素。
(二)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途徑
人才成長的因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類,內因是主要因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個人努力是成才的內因。通過個人努力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途徑如下:
1.長期扎根檔案事業,實現積累優勢
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過程是優勢積累的過程,優勢積累是日積月累的功夫。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知識與經驗逐漸積累起來,某些人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積累優勢時,其素質與能力便會產生飛躍,向更高層次發展。在同樣的自身條件和時代條件下,高層次人才成長與優勢積累的效率和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優勢積累的效率越高,人才的質量越高。高級專業訓練、工作實踐歷練是效率較高的優勢積累方式。優勢積累需要長期扎根某項工作,幾十年來如一日,刻苦鉆研。檔案工作者應該把發展檔案事業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不為外界環境左右,心無旁鶩,潛心鉆研檔案工作,不斷積累,最終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2.實踐工作與理論研究有機結合是成才的重要途徑
實踐工作與科學研究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如果只重視實踐工作,忽視理論研究,或者只重視理論研究,忽視實踐工作,在事業上難有大作為。檔案工作者要注重從實踐工作領域尋找檔案學研究的新生點,不要畏懼寫作,要勤于動筆,寫出頗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和著作。用理論指導現實工作,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實現更高層次的進步,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3.終身學習,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擁有超人的毅力,終身學習,勤奮地著書立說,總是站在檔案事業的前沿。檔案工作者要立足本職崗位,加強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以主動適應工作對象、工作環境和工作手段的發展變化。要不斷提高學歷水平,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復合型人才,不但學習檔案學知識、還廣泛學習法學、歷史學、信息學知識,融幾門學科為一爐,達到以通馭專的境地。只有終身學習,才能在提高檔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使自己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三)優化檔案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環境的幾點措施
人才成長除個人努力外,成長環境等外因也非常重要。應該優化人才成長環境,為檔案高層次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一是深化檔案職稱評審改革,使人才能順利地向高層次發展。建立并落實以能力和業績為主要指標的高層次人才評價體系,探討檔案高層次人才的職稱破格參考條件,研究評價指標的設置向一線人員傾斜,向創新人才傾斜。
二是為檔案人才成長提供教育培訓機會和實踐鍛煉平臺。采取各種學習方式,讓檔案人才在不斷學習中提高知識水平。繼續為檔案人才提供到首都高校學習檔案專業的機會,提高其學歷層次。搭建檔案人才終身學習平臺,有針對性地選拔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進行強化培訓。提供實踐機會,不斷搭梯子、壓擔子,引導他們在工作實踐中增長才干。
三是強化對檔案專業人才的激勵機制,有效發揮激勵作用。現在檔案系統中有些人員是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職稱不與工資掛鉤,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驅動力量減弱。面對這種情況,要建立對杰出的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獎勵制度,授予榮譽稱號,給予精神獎勵,以不斷激勵檔案工作者刻苦學習、努力實踐,引導其成為檔案高層次專業人才。
四是發揮杰出檔案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育人作用,尤其發揮具有檔案系列正高職稱人員的傳幫帶作用。以他們豐厚的學養、豐富的人生閱歷和人格魅力帶動、影響檔案專業技術人才,幫助他們成長。
注釋:
[1][2][9][11][12]:北京市檔案局.檔案系列高級職稱數據庫[z].1994-2011
[3][4][5][10]:北京市檔案局.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Z].1994-2011
[6][7][8][13]:北京市檔案局.2011年度北京市檔案局問卷調查[z].2011
參考文獻:
1.孟秀勤,史紹潔.北京人才工作報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白春禮.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長里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徐頌陶,孫建立.中國人事制度改革.[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8.
[關鍵詞] 檔案管理;醫院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b)-111-02
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浙江省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多年來,該院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更多的中青年科研人才大膽探索,勇于創新,醫院遵循“內培外引”的人才隊伍建設思路,使醫院構建起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為醫院事業建設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激活用人機制的同時,加強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下簡稱衛技人員)的個人業務檔案管理顯得尤其重要。
1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個人業務檔案的概念
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個人業務檔案(以下簡稱個人業務檔案)是國家機構和社會組織管理活動中,直接產生的反映個人經歷、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工作表現和業務實績等為內容的文件材料;是以個人為立卷單位,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加工整理而成的個人業務檔案材料。它為組織上選拔、使用人才、晉升職稱、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據、憑證和參考。它對于一個醫療衛生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結構比例、技術力量、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個人業務檔案歸檔范圍:①考核類: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工作人員年度職業道德考核表。②教育培訓類:包括學歷、學位、各類培訓證明材料。③獎懲類:包括獎勵、處懲結果證明材料。④論著成果類:包括論著期刊、成果獎勵證明材料。⑤其他類:包括職工履歷表等有關職工基本情況證明材料。而最早形成的材料是由學校畢業分配來院的有關學生個人的學歷、思想表現、學習成績、實習評語、獎懲情況等文件。其后在從事業務技術工作中不斷形成的新的有關聘用、獎懲、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業績水平以及履行崗位職責情況等真實記錄,經整理而成的個人業務檔案。因而個人業務檔案立卷后,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個人所從事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增加而豐富,是一個人業務經歷面貌的客觀反映。 因此,檔案管理人員要不失時機地維護好個人業務檔案的完整性。
2加強個人業務歸檔管理工作的措施
從當前我院個人業務歸檔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材料收集完整方面,存在一定難度,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從業后,為晉升晉級繼續報考院校的畢業生檔案中缺少繼續深造的學習與鑒定情況登記表等材料。二是年度考核材料歸檔不全。為了做好我院衛技人員業務檔案材料的收集歸納
和整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檔案,作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1領導重視是醫院開展業務檔案工作的有力保證
隨著醫院各項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實,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已擺到領導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該院領導非常重視對個人業務檔案的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到它既是關系到衛技人員個人的切身利益,又是醫院衛技人員人力資源配備的客觀反映。因此,在加強對專兼職檔案人員業務素質培訓和教育的同時,重視對檔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是對收集的檔案材料必須是辦理完畢的正式材料,材料應齊全、真實、文字清楚、對象明確,有承辦單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二是對檔案的材料凡規定由人事部門審查蓋章的,須經人事部門蓋章。三是檔案管理部門要經常了解和掌握形成檔案材料的信息,加強溝通渠道,建立聯系制度,不斷改進工作和服務方法,取得業務部門的支持和配合,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地做好個人業務檔案的收集工作。
2.2加強責任意識是檔案人員做好檔案工作的關鍵
檔案工作要求檔案人員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忠于職守、熟悉業務、嚴格把關,該歸檔的材料要及時歸檔。如畢業生報到建檔、人才流動關系轉接等,都要保證個人檔案材料歸檔的及時和完整。特別是在發現缺少應有的檔案材料,又無法從原院校或單位收集時,應及時通知本人,能積極配合單位盡快想辦法通過各種途徑將自己的材料找回或及時補充,一旦時間久了會給當事人在從業證明、職稱晉升、資格認定等方面帶來諸多困難,甚至造成憑證材料無法彌補的損失。如一位專科畢業的已工作了幾年的護士,在辦理領取本科自學考試畢業證書時,要求復印專科畢業的成績單,經我院人事檔案部門查閱,發現唯一缺少原就讀高校的成績單,經輾轉雖補回了專科成績證明,但給檔案部門和她本人都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通過檔案利用工作的一個實例,進一步宣傳檔案的作用和價值,了解收集檔案的實際效益,做好檔案工作。
2.3嚴把質量關,真正為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服務
個人業務檔案與一般人事檔案比較而言,具有一定的特點,因而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側重點不同。因此,在認真收集好歸檔材料的同時,要嚴格把好個人業務檔案歸檔質量關。對衛技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完成年度工作后,在進行自我總結的基礎上,經科室負責人評議后,交由專業歸口職能部門。如醫生系列歸醫務科負責考評,護理系列交護理部負責考評,然后由人事科對其個人進行各項評分標準的綜合考評,其中包括工作業績、科研成果、獎勵情況、論文出刊等,將考評匯總資料提交院專業技術與非專業技術考核小組進行考評,遵循公平公正、擇優推薦、統籌兼顧等原則,按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的一定比例,擇優排序進行綜合考評,最終為優秀、稱職或不稱職的考評結果,經人事部門簽字蓋章后,移交綜合檔案室歸檔。因此,個人專業技術年度考績材料形成過程,涉及內容真實可靠、全面完整。在歸檔時,應加強工作責任感,理順內部關系,完善運行各個過程,環節之間的銜接,嚴格按照歸檔范圍要求,及時、準確、詳實記錄其年度工作表現,嚴格把好質量關,力求做到歸檔材料齊全完整,缺一不可,保障檔案材料的數量和質量,真正為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服務。
一、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總體短缺
1.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發展空間受限
對于化工企業來說,由于受企業性質、地域特征、傳統觀念等因素影響,作業生產輔助單位的技術人才,化工儀表自動化專業技術人員一般發展空間有限。經常是在一個崗位上停止不前,很難有較大的突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的工作和學習積極性。
2.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培訓制度不完善
盡管目前各企業均較為重視員工培訓工作,但在實際培訓當中,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相脫節,重理論、忽視實際的現象仍然一定程度的存在著。由于化工生產連續性的特點,在化工儀表維護人員的培訓中,紙上談兵的現象很普遍,很難在實戰中檢驗培訓效果。特別是一些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知識缺乏的老同志,常常是會干不會說,會干不會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和員工參與的積極性。
3.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培養經費不足
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經費作為支持。化工儀表的主要特點是的先進性,而其研發,需要高投入。因此,需要巨額資金作保證。出于技術保密等需要,化工儀表生產廠家一般都對此嚴格控制。除非特殊需要,才會提供有限的相關技術資料,并需要繳納相關費用才肯提供培訓機會。作為老化工企業,生產經營均較為困難,有限的資金大部分被用于生產經營、設備改造,因此,提供給專業人才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儀表自動化人才的培養。
二、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缺失
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的不規范也對人才培養造成一定影響。
1.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產生與收集的脫節
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主要指各種設計圖紙、儀表使用說明書等。由于多種原因,當前,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到位等原因,使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技術文件資料的形成、積累、整理和歸檔出現部分真空,使專業技術檔案出現了一定的脫節和遺漏。特別是由于部分人員跳槽,為提高身價,利用工作之便,帶走部分技術資料,更使企業應有的技術資料出現空白,影響了后續人才的培養。
2.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人員素質難以適應要求
當前,企業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多游離于企業檔案管理部門范圍之外。特別是一些較先進的技術資料,如新進儀表的說明書,僅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在某種程度存在著人為原因造成管理真空的現象,使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出現斷層,難以為員工在實際工作中提供借鑒。
三、改善當前儀表自動化管理水平不高的方式方法
1.提高認識,加強對化工儀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作的領導
做好化工儀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首先要打破傳統觀念,從制度上提高輔助單位的地位,同時,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的機制,為化工儀表自動化人才提供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
2.要努力形成重視化工儀表專業技術人才的氛圍
企業各級領導,特別是主管生產工藝、設備的領導和部門,要把化工儀表專業技術人才管理和使用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和企業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積極發揮推動作用。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積極制定政策,對于那些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土專家,要采取科學考評,綜合認證等形式,做好首席技師評選等相關工作,讓他們有榮譽、有地位,提高收入水平。
3.健全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制度建設是規范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的根本保證。要健全制度,應該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要依法治檔,提高檔案意識。各部門和各單位的主要領導要堅持依法治檔,把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大力宣傳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制定細則,做好協調工作。化工企業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涉及到企業的生產、研發、設備、檔案管理等部門,需要各部門協調解決。因此,必須要建立管理細則,使每一環節均有章可循。三是強化管理,解決實際問題。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到化工儀表專業技術檔案的主要產生單位,了解和掌握實際情況,為收集整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4.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儀表自動化人才培養
化工企業儀表自動化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作,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要與把該工作作為企業員工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制度上加強對儀表自動化人才培養的分類指導、監督、檢查。要主動與生產、設備、研發等部門,共同促進儀表自動化人才培養工作的有效開展,并要及時、總結和推廣人才培養的經驗。同時,各相關部門也應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做好企業的儀表自動人才培養工作提供和創造有利條件,確保該項工作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5.加強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素質
第一條為實施檔案法規,加強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監督職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是指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貫徹實施檔案法規的監督檢查以及依法對違反檔案法規行為的查處。
第三條國家檔案局和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是國家貫徹并監督執行檔案法規的機關,依法行使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權,并依法對違反檔案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第二章執法監督檢查機構和監督檢查員
第四條國家檔案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局應設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機構,計劃單列市、省(自治區)轄市、行署和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設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機構或監督檢查員,負責組織、協調各自管轄范圍內的檔案執法監督檢查工作。
第五條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機構的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和其它檔案法規規章;
(二)監督檢查檔案法規的實施情況;
(三)調查處理管轄范圍內的違反《檔案法》案件;對輕微違法行為進行批評教育或發出《檔案執法監督檢查通知書》(見格式一);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承擔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組織的案件查處和其他檔案執法監督檢查任務;
(五)組織總結、交流本行政區域檔案執法監督檢查工作的經驗;
(六)對同違反檔案法律、法規的行為作斗爭表現突出的人員或者集體,提出表揚和獎勵的建議。
第六條檔案執法監督檢查人員,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廉潔正派,秉公執法,并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在本單位工作一年以上的;
(二)具有館員以上專業職稱,熟悉檔案法律、法規的;
(三)熟悉檔案工作業務,經過法律知識培訓,確已掌握與檔案有關法律知識的。
第七條專職或兼職檔案執法監督檢查員均發給《執法監督檢查證》。中央國家機關監督檢查員證由國家檔案局負責制作與填發;地方監督檢查員證分別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局及計劃單列市檔案局負責制作并填發。
第三章檔案執法監督檢查
第八條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各自管轄范圍內檔案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應與檔案業務工作密切結合,檢查的內容和重點應根據檔案法規實施的情況具體確定。
第九條檔案執法監督檢查的主要形式為:
一、對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
二、建立檔案行政執法情況報告制度;
三、開展各種形式的檔案執法檢查;
四、受理群眾舉報、申訴;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形式。
第十條對下列行為,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機構和執法監督檢查員可以發出《檔案執法監督檢查通知書》:
(一)未建立檔案工作或檔案管理制度的;
(二)檔案保管條件差,危及檔案安全的;
(三)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行制度不嚴,可能造成檔案損毀的;
(四)發現檔案破損、變質、下落不明或泄密等情況,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的;
(五)拒不向本單位檔案部門移交應當立卷歸檔的文件材料的;
(六)不按規定向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七)科研成果、產品試制、基建工程或其他技術項目鑒定驗收時,未按規定驗收檔案,致使檔案殘缺不全的;
(八)借閱檔案未按規定及時歸還,且屢催不還的;
(九)在保管或新用檔案中涂改、撕毀、丟失檔案的;
(十)其它可能導致檔案損毀的行為。
《檔案執法監督檢查通知書》應寫明被監督檢查單位或個人所違反的具體檔案法規條款和違法事實以及改進要求。
第十一條本規定所稱對違法案件的查處,是指縣級以上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違反檔案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行為的查處。
縣級以上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具有《檔案法》第二十四條、《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八條所列違法行為,應依法查處。
第十二條違反《檔案法》案件,按下列分工查處:
(一)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違反《檔案法》案件,由同級或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必要時會同其上級主管機關查處;
(二)公民違反《檔案法》案件,由發生違法行為所在地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查處;
(三)各級檔案館違反《檔案法》案件,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或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查處;
(四)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違反《檔案法》案件,由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或上級主管機關查處。
第十三條凡符合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查處的違反《檔案法》案件,查處機關都應受理;如按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不應由本單位受理的,要及時移送有權受理的機關。
第十四條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權糾正下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查處違反《檔案法》案件的錯誤或不適當的決定。
第十五條查處違反《檔案法》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
第四章查處違反《檔案法》案件的程序
第十六條查處違反《檔案法》案件的程序為:
——調查
——處理
——上報備案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認真審查違反《檔案法》案件,并負責組織調查。必要時與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共同進行調查。
調查人員每次不得少于二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它關系可能影響查處工作的,應當回避。
第十八條調查違反《檔案法》案件時,檔案執法監督檢查員應出示《執法監督檢查員》證。其它調查人員應持有關部門的證明文件。
第十九條依照本規定,對違反《檔案法》案件調查清楚后,確認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情節較重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由查處機關依法提出處理意見,簽發《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見格式二),直接通知違法單位法定代表人或違法行為人所在單位協助執行。
確認違反檔案法規行為構成犯罪的,由查處機關按法定程序移交發生違法行為地的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有關部門接到《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后,應按通知書提出的意見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回執退回;如對處理意見有異議,應于接到該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通知書發出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十五日內既不退回處理結果回執,又不向通知書發出機關提出書面意見,查處機關有權詢問情況和建議其上級機關督促執行。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向作出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屬于監察機關監察對象的人員,也可以向同級或上級監察機關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機關應在三十日內作出決定,并將結果通知申訴人。
申訴期間不停止對處理決定的執行。
第二十二條查處機關應將結案的違反《檔案法》案件的有關材料按規定格式(見格式三)填報,向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廣東省人事廳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各地級以上市人事局、省直各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拓寬人才評價的服務領域,加強評委會管理,改革評審辦法,完善評審標準,規范評審程序,推進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社會化,加快我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現就相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望遵照執行。
一、不論公有制、還是非公有制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申報評審或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和職(執)業資格的條件上一視同仁,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為在非公有制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或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和職(執)業資格提供服務。
(一)非公有制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合法取得的專業技術資格,與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沒有區別,在非公有制單位的任職時間可連續計算,具備條件的,同樣可申報評審或報考高一檔次資格和職(執)業資格。
(二)非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需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或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和職(執)業資格的,相關材料由所在單位審核蓋章后,直接報送所在地縣(區、市)人事部門。縣(區、市)人事部門應及時審核,將符合要求的材料分類報送地級以上市人事部門或評委會。高、中級資格評審結果的公示工作由縣(區、市)人事部門負責落實,并將取得資格人員的評審表(原件)移交負責其人事檔案管理的機構存檔。
(三)為便于非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或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和職(執)業資格,各地級以上市政府人事部門可按管理權限,在不降低資格條件的前提下,出臺相應政策措施,暢通申報途徑,精簡申報程序,簡化評審材料,提高工作效率。
二、未正式辦理調動手續的外省專業技術人員,凡與我省企事業單位簽有聘約,并工作一年以上,符合申報條件的,可經所在單位,按規定程序申報評審相應檔次的專業技術資格。其在外省獲得的專業技術資格,經確認后予以承認。
三、在國外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不受資歷限制,按其實際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申報評審相應專業技術資格,其在國外取得的業績視為專業技術業績。
四、在我省工作的港、澳、臺同胞以及外籍人士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按自愿原則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或依據有關規定,報名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專業技術資格以及職(執)業資格考試。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的,按我省現行職稱評審的資格條件、評審程序、評審辦法等政策規定執行。
五、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凡符合申報條件的,可以同時申報評審兩個系列(專業)以上的專業技術資格。
六、凡符合申報條件,且身體健康、正受聘于我省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含機構改革離崗退養人員),按照個人自愿原則,可以通過現受聘工作單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
離、退休人員評審通過的專業技術資格僅作為其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評價,辦理離、退休手續時規定的工資福利等各項待遇不變。
七、目前還是工人身份但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凡符合條件的,可以申報評審或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和職(執)業資格。其獲得的資格與專業技術人員一視同仁。
八、我省農村具有一技之長的鄉土人才,可以按實際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申報評審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時可在學歷、論文要求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取得專業技術資格的,可到各類企事業單位應聘。
九、貫徹業績優先原則,鼓勵優秀中、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對現行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學歷、資歷條件作如下調整:
(一)凡申報評審中級資格的,不受評審前是否被聘用的限制。同時將學歷(學位)(法律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資歷條件調整為:
1.碩士學位獲得者,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年限由獲得碩士學位后3年調整為2年以上;或獲得碩士學位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累計3年以上;
2.研究生班畢業或獲得雙學士學位,取得助理級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年限由3年調整為2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級資格的,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助理級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年限由4年調整為3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級資格的,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4.大學專科畢業,取得助理級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年限由5年調整為4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級資格的,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
5.中專畢業的,不再執行“中專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其中取得助理級資格后,受聘助理級職務5年以上”的規定,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者,或取得助理級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者,可申報評審中級資格。
(二)凡申報評審高級資格的,取消破格和評審前是否受聘的限制。具備博士學位,或取得中級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的人員,達到副高級或不分正副高級資格條件的,可按規定程序申報評審副高級或不分正副高級資格;取得副高級或不分正副高級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的人員,達到正高級資格條件的,可按規定程序申報評審正高級資格。
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調整我省職稱外語政策,加大對基層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傾斜力度。
(一)從*年起,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和聘任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職務),凡國家政策規定有外語要求的,均須參加國家人事部統一組織的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不再組織省內的職稱古漢語、醫古文考試。
(二)在外語成績要求上,根據系列(專業)、年齡、地域的不同區別對待:
1.高等學校教師(不含黨校教師)、自然科學研究、農業科學研究的人員,仍按原規定的外語條件執行。
2.藝術、工藝美術專業人員,其外語成績,僅作參考。
3.其他系列*年(含*年,下同)以前出生的,以及1977年恢復高考前進入大、中專院校學習且畢業的人員,職稱外語考試成績僅作參考。
4.其他系列*年至*年出生的,以及在縣以下基層單位(含行政區轄下的鄉鎮單位)工作的人員,職稱外語考試成績達到40分以上,當年有效。
不符合上述2、3、4款規定的人員,外語考試成績必須達到人事部劃定的合格分數線。
十一、對業績顯著、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采取特殊評審的辦法,評審高一檔次資格。
(一)業績顯著、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范圍:
1.中國科學院院士;
2.中國工程院院士;
3.獲得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者;
4.經人事部等七部委選撥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者;
5.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二)上述人員(含已離退休人員)申報高一檔次資格,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依照現行程序報省人事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三)省人事廳負責組建專家評委會,審核申報人員業績材料,評審確定相應專業技術資格。
十二、為進一步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全省高、中級評委會的組建和運作必須嚴格執行《廣東省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庫管理暫行辦法》(粵人發〔*〕101號),按規定條件、數量組建評委庫,隨機抽取當年度評委會組成人員,各評委會必須遵守相關紀律,全程接受監督。
十三、為保證職稱評審的公平、公正,全省高、中級評委會的評審結果,必須按照《廣東省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人員公示管理辦法》(粵人發〔*〕236號),將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及資格名稱,返回所在單位進行公示。對評審過程中出現的違紀違規行為,單位和個人均可向高、中級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市人事局以及省人事廳監察室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舉報。省人事廳舉報電話:020-83133936(監察室)、020-83133947(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十四、繼續堅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與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分開的原則。各級評審組織要嚴格條件標準,履行評審程序,保證評審質量;用人單位要堅持按國務院《關于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規定》(國發〔〕27號),根據工作需要和編制、職數,自主決定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并加強聘任后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