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17:18:5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接電話禮儀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及時接
一般來說,在辦公室里,電話鈴響3遍之前就應接聽,6遍后就應道歉:“對不起,讓你久等了。”如果受話人正在做一件要緊的事情不能及時接聽,代接的人應妥為解釋。如果既不及時接電話,又不道歉,甚至極不耐煩,就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盡快接聽電話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讓對方覺得自己被看重。
2、確認對方
對方打來電話,一般會自己主動介紹。如果沒有介紹或者你沒有聽清楚,就應該主動問:“請問你是哪位?我能為您做什么?您找哪位?”但是,人們習慣的做法是,拿起電話聽筒盤問一句:“喂!哪位?”這在對方聽來,陌生而疏遠,缺少人情味。接到對方打來的電話,您拿起聽筒應首先自我介紹:“你好!我是某某某?!比绻麑Ψ秸业娜嗽谂赃?,您應說:“請稍等?!比缓笥檬盅谧≡捦玻p聲招呼你的同事接電話。如果對方找的人不在,您應該告訴對方,并且問:“需要留言嗎?我一定轉告!”
3、講究藝術
接聽電話時,應注意使嘴和話筒保持4厘米左右的距離;要把耳朵貼近話筒,仔細傾聽對方的講話。
最后,應讓對方自己結束電話,然后輕輕把話筒放好。不可“啪——”的一下扔回原處,這極不禮貌。最好是在對方之后掛電話。
4、調整心態
當您拿起電話聽筒的時候,一定要面帶笑容。不要以為笑容只能表現在臉上,它也會藏在聲音里。親切、溫情的聲音會使對方馬上對我們產生良好的印象。如果繃著臉,聲音會變得冷冰冰。
打、接電話的時候不能叼著香煙、嚼著口香糖;說話時,聲音不宜過大或過小,吐詞清晰,保證對方能聽明白。
5、左手接聽
便于隨時記錄有用信息。
商務電話禮儀:
國際商務運作離不開電話這一便捷的通訊工具,當你的聲音通過話筒傳向世界各地時,是否也能做到彬彬有禮?
①語調的魅力用清晰而愉快的語調接電話能顯示出說話人的職業風度和可親的性格。雖然對方無法看到你的面容,但你的喜悅或煩躁仍會通過語調流露出來。
②打電話時語調應平穩柔和、安詳,這時如能面帶微笑地與對方交談,可使你的聲音聽起來更為友好熱情。千萬不要邊打電話邊嚼口香糖或吃東西。
③得體的問答來電應在第二聲鈴響之后立即接聽,在禮貌問候對方之后應主動報出公司或部門名稱以及自己的姓名,切忌拿起電話劈頭就問:“喂,找誰?”同樣,來電話人需要留話也應以簡潔的語言清晰地報出姓名、單位、回電號碼和留言。
前臺接電話禮貌用語,前臺服務員包括電話總機話務員,需要面對不能謀面的顧客,解決各類諸如預訂、投訴、疑難等問題,通過聲音也同樣需要表達出禮貌與尊敬。每一位前廳服務員應該在接聽電話時注意以下幾點:
1.說話文明,服務熱情
(1)接待服務使用禮貌語言,持之以恒,習以為常。一接來電,敬語當先,如說您好!、請講等。
(2)語氣要謙遜,態度要誠懇。不論通話人說話時什么態度,話務員要始終保持語氣謙遜、態度誠懇,不與通話人頂撞,發生爭執。
(3)語調要親切、委婉。具有幫助別人排擾解難和樂意助人為樂的精神,說話時語調親切、委婉,使通話人感受到你的關心和協助。
(4)音色要柔和、悅耳,使通話人好像聽到家中親人的呼喚一般,得到賓至如歸之感。
(5)發音要準確、清晰。不論用哪一種語言和方言說話都要做到發音準確、清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對方聽清楚。
(6)語言要簡練,用詞要得當。說話簡明扼要,不啰唆,用詞得當,不誤解,切忌脫口而出粗俗的語言。
(7)語速快慢要適中,根據不同的通話對象,要恰到好處地掌握講話速度,對有急事的通話人,不能給人一種慢條斯理故意拖延時間的感覺,對老年人或語言不易溝通的通話人要適當放慢語速,以期達到明白無誤的目的。
2.耐心誠懇,維護信譽
(1)解釋要耐心。當通話人有疑問求助時,話務員有責任耐心地盡力向對方作解釋,切不可置之不理,悄悄把電話掛上。如通話人要接的分機占線,應說對不起,房間占線,請稍等片刻或對不起,通地方的線路沒空,請過一會兒再打過來等。
(2)接受投訴要虛心。通話人對飯店服務質量有意見來電投訴時,要以虛心的態度仔細聆聽,答應通話人定將此事及時轉告有關部門,切不可拒絕或中斷通話。
(3)叫醒服務要準時。住店賓客如來電要求在某時提供叫醒服務,話務員要當即做好準確、完整的記錄,如不是輪到自己值班,應在下班時對來接班的話務員做好交代,屆時按要求準時叫醒賓客,切不能大意誤事,影響賓客工作或行程的安排。
(4)對于代客留言,代客撥號,電話查詢等業務,應不怕麻煩。絕不可對賓客說我沒空、我不知道之類的話。即使通過一再努力仍未達到賓客的要求,也應主動向賓客作出解釋并致歉。
(5)對拖欠長途電話費的賓客,要禮貌地提醒,耐心說服,切忌態度粗暴、出言不遜,遇復雜問題,可轉交總服務臺處理。
(6)話務員從事的是一項機要工作,飯店內部的信息和賓客的私人情況是不能外泄的,這既是組織紀律,也是禮節禮貌上的起碼要求。為了維護飯店的聲譽,話務員不得向外界披露飯店和賓客的情況,以確保住店賓客不受打擾或發生意外。
接聽電話的四個要求
飯店來往的客人很多,因此服務員接聽電話也應做到服務標準化,以樹立本店形象。
1.要正確使用稱呼
(1)按職務稱呼。首先設法了解客人的姓名和職務,按照姓氏冠以職務稱呼,如張局長、王科長、吳博士等。如不知姓名,僅知其職務,也可直呼其職務以解眼前急需,如:董事長、總經理、經理、局長等。如只知其姓氏而不知其職務,也可按照姓氏冠以先生或小姐、女士進行稱呼。
(2)按年齡稱呼。在無法了解姓名和職務的情況下,可根據客人的年齡狀況、性別等予以尊稱,如:先生、太太、小姐、老人家、小朋友等。
(3)按身份稱呼。如果電話是軍隊打來,對方報了姓氏或職位或軍銜,應按軍銜級別稱呼,如師長、團長、連長、將軍等。暫時不清楚軍銜的官員可統稱首長。對無軍銜的士兵可稱同志或解放軍同志(僅限國內軍人)。對國內地方官員,如知道職務的應按職務稱呼,如不知道職務的可統稱先生,也可稱同志。如對對方的情況一概不清楚時,對方是男士應稱先生;如對方是女士,應先向對方詢問請問我應該怎樣稱呼您呢?然后根據對方提供的資料選擇稱呼,千萬不可隨意稱呼對方,以免造成誤會。
2.正確使用敬語
電話中的敬語一般有您、您好、請、勞駕、麻煩您、多謝您、可否、能否代勞、有勞、效勞、拜托、謝謝、請稍候、對不起、再見等。
3.對容易造成誤會的同音字和詞要注意咬字(詞)清楚
中國語言比較豐富,也很復雜,多種方言和民族語言交織,同音字比較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完全相反的意思。由于電話交談不能面對面解釋,很容易造成誤解,應特別注意。在通話中咬字要清楚,避免兩種語言混合使用,而造成誤會,例如:食著未死著未(廣東白話);水餃睡覺(不標準普通話);徐生(徐先生)徐衫(廣東白話)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能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里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對該單位有了較好的印象。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就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樣說:“你好,這里是XX公司”。但聲音清晰、悅耳、吐字清脆,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對方對其所在單位也會有好印象。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單位形象”的意識。
(二)要有喜悅的心情
打電話時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樣即使對方看不見你,但是從歡快的語調中也會被你感染,給對方留下極佳的印象,由于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電話中,也要抱著“對方看著我”的心態去應對。
(三)清晰明朗的聲音
打電話過程中絕對不能吸煙、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懶散的姿勢對方也能夠“聽”得出來。如果你打電話的時候,彎著腰躺在椅子上,對方聽你的聲音就是懶散的,無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所發出的聲音也會親切悅耳,充滿活力。因此打電話時,即使看不見對方,也要當作對方就在眼前,盡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勢。
(四)迅速準確的接聽
現代工作人員業務繁忙,桌上往往會有兩三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種,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或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里會十分急躁,你的單位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后,附近沒有其他人,我們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才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會給對方留下惡劣的印象。
(五)認真清楚的記錄
隨時牢記5WIH技巧,所謂5W1H是指①When何時②Who何人③Where何地④What何事⑤Why為什么⑥HOW如何進行。在工作中這些資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對打電話,接電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電話記錄既要簡潔又要完備,有賴于5WIH技巧。
(六)了解來電話的目的
上班時間打來的電話幾乎都與工作有關,公司的每個電話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只說“不在”就把電話掛了。接電話時也要盡可能問清事由,避免誤事。我們首先應了解對方來電的目的,如自己無法處理,也應認真記錄下來,委婉地探求對方來電目的,就可不誤事而且贏得對方的好感。
通話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一種交際方式。它是運用電話等現代通訊工具進行交往, 具有快捷、方便的特點。盡管不是面對面地交談, 卻能讓人迅速獲得信息, 及時進行溝通。
在公務活動中, 使用通話交流情況、溝通信息、商洽問題、答復事項, 是一種最普遍的工作手段。通話包括打電話和接聽電話。不論是使用普通電話還是
移動電話, 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規范。
學會通話可以樹立良好的電話形象。如果缺乏電話使用常識, 沒有掌握通話的技巧和禮儀規范, 就會影響公務活動的開展, 甚至損害機關單位的形象。
怎樣打電話?
誰不會打電話?也許你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打電話確實是一種最常見的交際方式。但是要正確掌握打電話的方法, 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問題的。
時間選擇。公務通話一般要在辦公時間內進行, 不要在下班之后打, 更不能在深夜、凌晨及午休、用餐、公休假時間打, 除非有特別緊急的事情。如果是撥打國際長途電話, 要注意時差, 不要擾人清夢。要掌握通話的時間, 一般不宜過長, 以不超過五分鐘為好。如果要通話較長時間, 最好用面談的方式。如果只能通話, 必須征詢對方是否方便, 否則就要另約時間聯系。
表述得體。通話表述要符合禮儀規范, 不能高調門, 語驚四座; 口氣謙恭有禮, 熱情、溫和、親切、自然。語速適中, 過快了容易讓人聽不清楚, 產生匆忙應付的感覺; 慢條斯理, 拿腔拿調, 也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舉止得當。打電話要輕拿輕放, 不要急不可耐, 一遇到無法接通的情況就表現得很不耐煩, 甚至甩話機。電話接通后, 要等鈴聲響過六遍后, 確信對方無人接聽, 才掛斷話機。通話時不要抱著電話四處走動; 仰坐、斜靠、歪躺或趴在桌上通話都是不適宜的。通話時也不要吃東西、抽煙、喝水、翻報紙雜志,甚至與旁邊的人閑聊。
注意環境。打電話要注意周圍環境。移動電話不要在嘈雜的大街上、一些公共場所通話。辦公室打電話, 要避免談話聲、嬉笑聲、咳嗽聲。如果有急事, 可以先整頓一下通話環境, 待安靜下來再撥通電話。
怎樣接電話?
接電話要注意以下禮儀:
及時接聽。電話鈴聲一響, 要及時接聽, 不要慢騰騰地任由鈴聲響個不停。一般在聽到完整的鈴聲響后接起電話。同時響起電話, 要先接起一個, 詢問對方是否介意接聽另一個電話, 征得同意后才能接聽另一個電話。不要同時接聽兩個電話。
文明應答。接聽電話要做到有問必答, 依問作答。鈴聲響起, 要拿起話筒問候對方, 并自報家門:
你好! 這里是 ( 單位) 或你好! 我是 , 或者詢問對方: 你好! 請問找哪位? 如果要找的人不在, 最好告訴對方不在的原因, 或告訴對方聯系方法。一般不宜用 你是誰、 你找誰、有什么事之類的話發問。與對方通話, 要盡量每問必答,但不要答非所問, 東拉西扯, 大聊其天。對方交談內容結束要即時道別, 說聲再見。
接聽電話不可太隨便,得講究必要的禮儀和一定的技巧,以免橫生誤會。無論是打電話還是接電話,我們都應做到語調熱情、大方自然、聲量適中、表達清楚、簡明扼要、文明禮貌。
1、及時接電話
一般來說,在辦公室里,電話鈴響3遍之前就應接聽,3遍后就應道歉:“對不起,讓你久等了。”如果受話人正在做一件要緊的事情不能及時接聽,代接的人應妥為解釋。如果既不及時接電話,又不道歉,甚至極不耐煩,就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盡快接聽電話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讓對方覺得自己被看重。
2、確認對方
對方打來電話,一般會自己主動介紹。如果沒有介紹或者你沒有聽清楚,就應該主動問:“請問你是哪位?我能為您做什么?您找哪位?”但是,人們習慣的做法是,拿起電話聽筒盤問一句:“喂!哪位?”這在對方聽來,陌生而疏遠,缺少人情味。接到對方打來的電話,您拿起聽筒應首先自我介紹:“你好!我是某某某?!比绻麑Ψ秸业娜嗽谂赃?,您應說:“請稍等。”然后用手掩住話筒,輕聲招呼你的同事接電話。如果對方找的人不在,您應該告訴對方,并且問:“需要留言嗎?我一定轉告!”
3、講究藝術
接聽電話時,應注意使嘴和話筒保持4厘米左右的距離;要把耳朵貼近話筒,仔細傾聽對方的講話。
最后,應讓對方自己結束電話,然后輕輕把話筒放好。不可“啪——”的一下扔回原處,這極不禮貌。最好是在對方之后掛電話。
4、調整心態
當您拿起電話聽筒的時候,一定要面帶笑容。不要以為笑容只能表現在臉上,它也會藏在聲音里。親切、溫情的聲音會使對方馬上對我們產生良好的印象。如果繃著臉,聲音會變得冷冰冰。
打、接電話的時候不能叼著香煙、嚼著口香糖;說話時,聲音不宜過大或過小,吐詞清晰,保證對方能聽明白。
5.用左手接聽電話,右手邊準備紙筆,便于隨時記錄有用信息。
打電話禮儀
打電話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好時間。打電話時,如非重要事情,盡量避開受話人休息、用餐的時間,而且最好別在節假日打擾對方。
2、要掌握通話時間。打電話前,最好先想好要講的內容,以便節約通話時間,不要現想現說,“煲電話粥”,通常一次通話不應長于3分鐘,即所謂的“3分鐘原則”。
3、要態度友好。通話時不要大喊大叫,震耳欲聾。
4、要用語規范。通話之初,應先做自我介紹,不要讓對方“猜一猜”。請受話人找人或代轉時,應說“勞駕”或“麻煩您”,不要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手機使用注意事項
在手機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們在使用手機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不要在醫院或者是在機場用手機,以免影響機場及醫院的電子設備。
2、打電話時,請注意一下,有些地方是不允許使用手機的。如加油站,一些餐館,酒吧,劇院,電影院以及火車行李站都禁止使用手機。
3、當不使用手機時,請鎖住手機按鈕,以防意外撥打諸如119、110、120等特殊的電話號碼。
接、打電話常用禮貌用語
1.您好!這里是×××公司×××部(室),請問您找誰?
2.我就是,請問您是哪一位?……請講。
3.請問您有什么事?(有什么能幫您?)
4.您放心,我會盡力辦好這件事。
5.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6.×××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轉告嗎?(請您稍后再來電話好嗎?)
7.對不起,這類業務請您向×××部(室)咨詢,他們的號碼是……。(×××同志不是這個電話號碼,他(她)的電話號碼是……)
8.您打錯號碼了,我是×××公司×××部(室),……沒關系。
9.再見!(與以下各項通用)
10.您好!請問您是×××單位嗎?
11.我是×××公司×××部(室)×××,請問怎樣稱呼您?
12.請幫我找×××同志。
13.對不起,我打錯電話了。
在會議中間鈴聲不斷響起、有人在臺下沒完沒了地撥打、接聽電話已經成了大家深惡痛絕的事。在現代社會,很多人確實需要在同一時間內處理幾件事,但要從維護群體利益出發,能拖的會后解決,能提前的會前解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臺上講話,下面的人都在沒完沒了地打電話,你高興嗎?
電影院、嚴肅音樂會、舞蹈演出等嚴禁手機鈴聲干擾
如果是觀看電影、聽嚴肅音樂會、看舞蹈演出等,嚴禁手機鈴聲干擾。通常情況下,應當關機。因為即便是鈴聲設置為振動,也不宜拿起來接聽或者突然站起來走到門外去。任何響動都有可能破壞整體氣氛,影響其他人的欣賞。
在醫院也應將鈴聲調到靜音,同時不宜接聽電話
到醫院去探訪病人,要提前將手機鈴聲調到振動上,以免影響病人休息。如果在探訪過程中有人來電,盡量不要接聽,等探訪完畢后再打回去。如果實在有急事,接聽電話聲音盡量要輕,同時力求簡短。對住院病人來說,在醫院每天躺著無聊,也不能拿著電話與外界煲電話粥,以此打發時間。孰不知你睡不著并不等于別人也睡不著。另外醫院晚上進入休息時間后,一些值班的護士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也常常發生打電話談戀愛或聊天的情況。護士應該考慮到雖然自己是上班時間,但病人已經到了休息時間,在安靜下來的醫院里,很小的聲音都會傳到病房,影響病人休息。
公務拜訪、宴請中不宜撥打、接聽電話
公務或商務拜訪他人、宴請客人時都不宜撥打、接聽電話。拜訪和宴請都是一種隆重的禮節,所以行為上就要顯得非常尊重對方。拜訪他人、宴請客人時還在與會場外的人交流交談,會讓人感覺不受尊重。
到別人家做客也不能老打電話
到別人家做客,是侵入到了別人的私人領地,所以就不能為所欲為。如果不停地撥打、接聽電話,會讓主人難堪。
接打電話時的禮儀細節;要正確有效地使用電話,應該做到親切文明、簡捷準確。打電話時,雖然相互看不見,但是聞聲可知其人。因此,通話時一定要客氣禮貌堅持用“您好”開頭,“請”字在其中,“謝謝”、“不客氣”結尾,嗓音要清晰,音量在適中,語速要恰當,通過聲音在對方心里樹立良好的形象。打電話是為了爭取時間,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因此交談時詞語達意簡潔,語言清晰準確,以避免誤聽。
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使對方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情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語言就會對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樣說:“您好,這里是XX”,但聲音清脆、悅耳,吐字清晰,同讓人聽了不清晰、陰沉的聲音,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在電話中給人印象不佳,對方對你所在的單位也會有看法。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企業的形象”的意識。
迅速準確的接聽
企業業務繁忙,一個辦公定有時往往會有幾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鐘,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里會十分焦急,你所在的企業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后,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也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才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并留下惡劣的印象。
打電話之前,應確定第一受話人、 第二受話人, 然后確定電話交談的內容,如果內容較多,應事先打個腹稿,力求表達清楚、簡練。給不熟悉的對象打電話時,要給對方以沉著、思路清晰的感覺。接通電話并確認電話號碼無誤時,應立即簡要報明自己的身份、姓名及要通話的人名,當對方答 “稍候“時,應握著話筒靜候;假如對方告訴你“要找的人不在”時,切不可魯莽地將話筒“喀啦”一下掛斷,應道聲“謝謝”。
在商務交往中,普普通通的接打電話,實際上是在為通話者所在的單位、為通話者本人繪制一個給人深刻印象的電話形象。
所謂電話形象,即人們在通電話的整個過程之中的語言、聲調、內容、表情、態度、時間感等的集合。它能夠真實地體現出個人的素質、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通話者所在單位的整體水平。
與日常會話和書信聯絡相比,接打電話具有即時性、經常性、簡潔性、雙向性、禮儀性等較為突出的特點。所謂即時性、經常性、簡潔性、雙向性都不難理解,而所謂禮儀性卻不能夠不為之“正名”。
電話的禮儀性特點,直接與前面提到過的“電話形象”密切相關。它指不論是打電話還是接電話,都必須以禮待人,克己敬人。假如不注意在使用電話的過程中講究禮貌,先敬于人,無形之中將會使自己的人際關系受到損害。
使用電話通訊,有主動地撥打電話與被動地接聽電話之別。從禮儀方面來講,撥打電話與接聽電話時有著各自不同的標準做法。
撥打電話時,對一個人的電話形象影響最大的,當首推他自己的語言與聲調。從總體上講,應當簡潔、明了、文明、禮貌。
在通話時,聲音應當清晰而柔和,吐字應當準確,句子應當簡短,語速應當適中,語氣應當親切、和諧、自然。
有一點務必請注意:打電話時,嘴部與話筒之間應保持三厘米左右的距離。這樣的話,對方接聽電話時,才能聽得最清晰。
打電話時所使用的語言,應當禮貌而謙恭。應盡快地用三言兩語把要說的事情說完。應遵循“通話三分鐘”原則。
打電話時,每個人開口所講的第一句話,都事關自己給對方的第一印象,所以應當慎之又慎。
打電話時所用的規范的“前言”有兩種。第一種適用于正式的商務交往中,要求用禮貌用語把雙方的單位、職銜、姓名一一道來。其標準的“模式”是:
您好!我是×××公司××部副經理×××,我要找×××分公司經理×××先生,或者是副經理×××先生。
第二種適用于一般性的人際交往,在使用禮貌性問候以后,應同時準確地報出雙方完整的姓名。其標準的“模式”是:
您好!我是×××。我找×××。
如果電話是由總機接轉,或雙方秘書代接的,在對方禮節性問候之后,應當使用“您好”、“勞駕”、“請”之類的禮貌用語與對方應對。不要對對方粗聲大氣,出口無忌,或是隨隨便便將對方呼來喚去。
得知要找的人不在,可請代接電話者幫叫一下,也可以過后再打。無論如何,都不要忘了說話要客客氣氣的。
在通話時,若電話中途中斷,按禮節應由打電話者再撥一次。撥通以后,須稍作解釋,以免對方生疑,以為是打電話者不高興掛斷的。
1、“鈴聲不過三”原則
在電話鈴聲響起后,如果立即拿起,會讓對方覺得唐突;但若在響鈴超過三聲以后再接聽,是缺乏效率的表現,勢必給來電者留下公司管理不善不好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會讓對方不耐煩,變得焦急。如果因為客觀原因,如電話機不在身邊,或一時走不開,不能及時接聽,就應該在拿起話筒后先向對方表示自己的歉意并做出適當的解釋,如“很抱歉,讓你久等了”等。
如果是在家里接聽電話,盡管沒有必要像在單位里那樣及時,但盡快去接聽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基本禮貌。如果鈴響五聲以上才去接聽,也應向對方表示歉意。老朋友之間盡管沒有必要做出鄭重其事的道歉,但向對方解釋一下延誤的原因也是必要的。
2、規范的問候語
在工作場合,接聽電話時,首先應問候,然后自報家門。對外接待應報出單位名稱,若接內線電話應報出部門名稱.
自報家門是讓對方知道有沒有打錯電話,萬一打錯電話就可以少費口舌。規范的電話體現的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而且也反映出本單位的高效率和嚴管理。
在家里接電話可以有很多選擇,規范一點的可以用:“喂,你好!”問候對方。當然在家里接聽電話與工作單位接聽電話有所不同,在家里,關鍵是要讓對方感到親切友好,而這種親切友好主要是通過接聽電話的人的語調、語氣來體現的,過于規范化的電話反而會讓人覺得“公事公辦”的冷淡。
例如:電話開門基本話術“您好,,這里是XX,我是小薛,很高興為您服務。[若兩秒沒有應答],請問有什么可以為您服務的?”;
找相關人員,“請稍等”,5秒以內,電話人不能接聽,須說明“您好,XX很快就來”“您好,XX正在XX,請稍等一陣”。
要找的人不在或不能接聽電話時的處理。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詢問對方姓名前,先告知他要找的人不在。
例如:當場不能接聽電話,“您好,XX正在XX,方便讓他等下打給您嗎?”[是/否]“好的,我記錄了”。
當事人不在,“您好,XX[人]XXXXX,等他來了我讓他回給您可以嗎?”[是/否]“好的,我記錄了”
禁忌:“他不在”、“打錯了”、“沒這人”、“不知道”等
3、接到錯誤的電話也應該禮貌應對
接到錯打的電話,人們很容易忽略了禮貌問題,甚至很粗魯,這是因為人們認為錯打的電話與自己沒有關系。但事實上,并非錯打的電話都必定與自己沒有關系,有時,對方也恰恰是與自己有重要關系的人。因此,接聽電話時,最好每一個電話都講究禮貌,保持良好的接聽態度。
4、要學會記錄并引用對方的名字
接電話時,對對方的談話可作必要的重復,重要的內容應簡明扼要的記錄下來,如時間、地點、聯系事宜、需解決的問題等。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員,應該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聽辨能力。
假如對方是老顧客,經常打電話來,一開口就能聽出他或她的聲音,那么可以用合適的稱謂問好:“您好,王經理。”這樣一來,會給對方留下特別受到重視的感覺,增強對方對你的好感。
5、應在對方掛電話后再掛電話
電話交談完畢時,應盡量讓對方結束對話。當對方向你說“再見”時,別忘了你也應該說“再見”,并等對方掛了以后再掛電話,最好不要一聽到對方說“再見”就馬上掛電話,尤其不能在對方一講完話,還沒來得及說“再見”就把電話掛了。若確需自己來結束,應解釋、致歉。通話完畢后,應等對方放下話筒后,再輕輕地放下電話,以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