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3 06:33:1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廢水處理設施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健詞】污廢水處理 培訓 就業 職業能力
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高校進入后規模擴張時期,龐大的畢業生群體相繼進入就業市場,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在今年節后的用人招聘會上,長三角出現了用工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但雙方咨詢者多,簽協議者少。求供職雙方結構性矛盾明顯。隨著就業準入呼聲漸高,政府逐步出臺相關行政準入制度,這種矛盾會更加突出。依賴于傳統教育模式下出來的畢業生,顯然在這場求職戰中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為了拉近學與就業之間的距離,順應相關行政準入制度,針對性的進行職業崗位培訓,可有效提高就業命中率。
1.職業能力的基本結構與就業準入培訓制度
國家人力資源能力發展戰略,確定了由特定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為層次的人力資源能力結構[1],分別代表了在一個具體職業中、一類職業領域中、以及全部職業活動中所需要的從業人員能力要素。
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們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伴隨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就業者具有與人合作、與人交流、解決問題、信息處理、自我學習、數字應用等職業核心能力。
通用能力,即不同職業群體體現出來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識,是超越于具體職業與行業(如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特定知識和技能的,一切管理者應當共同具備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
特定能力是指從業人員在某個具體職業中所必備的崗位專業能力。特定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順利就業以及快速適應職業崗位要求的作用更顯著,也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應著力解決的問題之一。
經過社會對人才需求狀況的深入研究,教育部19號文件中強調,必須加強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學生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深化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在全社會實行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并重的制度。高校要在傳統的學歷教育的基礎上轉向雙證并軌,把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2],教學實踐中既重視專業知識傳授,又要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
2.污廢水處理設施運營工特定能力培訓性質與培訓目標
培訓性質是:為提高污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率,穩定污廢水處理設施出水合格率,對將承擔污廢水處理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崗前技能培訓,達到上崗的要求;對在崗操作和管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以提高其操作和管理能力[3]。
培訓目標是:培養熟練的初、中級污廢水處理工。通過學習達到對污廢水處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有所了解,對污廢水處理廠(站)的管理有所了解;熟悉城市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的基本單元;掌握污廢水處理過程中主要設備的操作與管理、維護與保養。從而達到提高污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率,提高和穩定排水(回用水)質量。
3.培訓模塊構成及學時分配
根據職業資格要求,把整個培訓分為8個教學模塊:分別是污廢水處理與維護管理概述、物理化學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污泥處理與處置、水處理機械設備和污廢水監測。共計學時44學時,其中理論32課時,實訓12學時。
4.培訓團隊
從受訓學員未來崗位能力分析,建設一支優秀培訓團隊是關健,由一只來自官、產、學、研單位人員組成的教學團隊是比較適宜的。
本教學團隊由16人組成。政府的官員2名,一線人員4名,科研院所人員2名,本校“雙師”教師8名,均有培訓師資質。
5.重視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是培養職業特定能力的必要條件,要提高學員的職業能力,關鍵是圍繞職業能力要求建設好實訓基地,使學員在實訓基地得到充分的工程實踐鍛煉,鞏固知識、強化技能、提高素質。
污廢水主要包括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各企業在處理污廢水時選用的工藝不同,我們選擇了8家處理工藝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作為實訓基地,如城市污水處理廠、印刷電路廠、電鍍企業、印染企業、造紙企業等。能充分滿足污廢水處理各模塊的實訓要求。
6.培訓成效
2012年我們共舉辦了污廢水處理設施運行培訓班8期,受訓人員319名,一次性合格率為83%,不合格的經過再培訓,大部分都能通過考核,全年總合格人數312名,總合格率達到97.8%,合格學員經相關行政部門核準取得相應資質證書。對這312名合格學員的就業跟蹤顯示,各學員全部被全省34家企業接收,從事污廢水處理工作或污廢水運營管理工作。受訓學員上崗3個月后,通過對用人企業的訪問調查,企業對這些人的滿意率達100%。
7.結束語
7.1開展污廢水處理設施運營就業準入培訓,符合行列準入制度,也符合教育部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精神,同時滿足了大學生就業或轉崗人員再就業獲取職業崗位技能的需求。
7.2開展就業準入培訓,能迅速提高從業人員職業崗位能力,尤其是職業特定能力。在以崗位(群)職業特定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過程中,突出一技之長、學以致用,針對性十分明確,大學生零距離就業優勢明顯。企業對這種人才也十分青睞。
7.3由于培訓目標針對性強,加之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在不斷變化,這也對培訓機構持續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訓機構認真分析崗位技能的變化,做好教學模式改革,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加大實訓基地建設,改善實訓條件,積極推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高度統一。使“就業-培訓-就業”和諧可持續發展,構建終生化的學習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蔣乃平.有中國特色的職業能力內涵[J].職業技術教育.2008(4):45-49
[2]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
[3]林榮忱.污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6年
作者簡介:
劉鐵祥(1964-)男,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部高級講師,主要從事噪聲監測、環境治理研究;
【關鍵詞】底鍋廢水;物化預處理;生化處理
1 工程概況
某酒業為新建釀酒廠,其生產工藝是以高梁、小麥等為原料,采用傳統的釀造和制曲工藝制成曲酒。該廠釀酒車間每天產生30噸蒸酒底鍋水,這種蒸酒底鍋水含有大量發酵產生的有機酸,所以PH在3.0-5.0左右,還含有發酵中沒有利用的溶解性淀粉及其它有機物質,所以COD高達10000mg/l以上,水質呈醬黃色。廠區每天約有生活污水10噸。要求處理后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其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標準見表1。
表1設計進出水水質情況
2 工藝流程
2.1廢水處理流程的確定
2.1.1物化預處理工藝的選擇
由廢水水質情況可知,該廢水酸性,廢水有機物濃度高,因此我們預處理采取投加鐵刨花預曝和加藥中和沉淀。
廢水首先進入調節池進行混合調節后,用泵打入鐵曝池,經過鐵碳電解反應后流入中和沉淀池,再投加堿液將廢水PH調整至6-9,然后通過機械攪拌混凝沉淀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并除去部分CODcr,最后上清液才流入水解酸化中,開始進行生化處理。
2.1.2生化處理工藝的選擇
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污水處理站的出水水質,工程投資,運行及管理是否方便可靠,運行成本高低等,因此正確選擇適當的污水處理工藝是污水處理的關鍵。因該種底鍋廢水成份復雜,COD含量較高,沖擊性較強,因此,我們工藝采用耐沖擊性強的ABR膜法厭氧技術。
2.1.3好氧系統處理:
好氧處理廢水方法比較多,而接觸氧化法和其它活性污泥比較來看,具有設備操作簡單,維護容易,運行穩定且耐受高負荷沖擊的特點。本工程采用兩級接觸氧化法進行好氧生物處理處理。
2.2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圖及操作要點: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工藝流程圖
操作要點:釀酒底鍋廢水首先經過格柵除去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等雜質,進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水泵將水抽入鐵曝池進行廢水的改性,然后進入中和沉淀池投加堿液和PAM、PAC進行中和絮凝沉淀,接著進入ABR膜法厭氧池廢水在厭氧菌的作用下將難降解的物質降解為易降解的物質,將廢水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的物質,最終分解為CH4和H2O,此后進入沉淀池處理后,經過脫氮除磷處理后再進入二級厭氧池進行常溫降解處理,厭氧出水經兼氧池后進入兩級接觸氧化池,對廢水中的物質進一步分解為CO2和H2O,在鼓風曝氣的作用下,生物好氧菌將廢水進行生物徹底降解除去BOD,同時COD也得到去除,在經過氧化脫色去除色度后,最后進入清水池進行回用或達標排放;污泥排放到污泥干化池,通過干化脫水后外運處理。
3.主要設備設施及參數
3.1主要動力設備
表2 主要動力設備
表3主要建筑物
4 運行效果
表4 各處理單元運行效果
5結論
采用“物化預處理-生化”組合工藝,可以確保釀酒廢水處理后達標排放。次工藝除具有耐沖擊負荷、運行穩定、易于管理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和其它工藝比較還具有抗沖擊荷,運行費用低,投資成本低,運行管理方便等優點。
參考文獻:
[ 1 ] 唐受印,戴友芝,等.廢水處理工程[M ]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31323161
[ 2 ] 王凱軍,秦人偉.發酵工藝廢水處理[M ]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13421561
關鍵詞:禽類加工廢水;氣浮;生物接觸氧化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floating-hydrolysis acidification-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poultry slaugh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examples. When CODCr water more than 3000 mg/L, water can achieve the country "meat processing industry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discharge" (GB13457-1992) level standard. This process has cover an area of an area small, processing efficiency good, the operating cost is low characteristic, can be widely used in poultry slaughter and process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Keywords: poultry processing wastewater; Floating;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中圖分類號: X7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目前,我國已基本上實現定點屠宰,屠宰的廢水處理成為當務之急。屠宰廢水屬一類中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其污染類型主要表現為耗氧污染。廢水中含有血液、油脂、毛、畜禽內臟雜物、碎肉、未消化的食物和糞便等。廢水呈紅褐色,具有較強的腥臭味,含有較多的病源微生物,如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必將對受納水體及周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1]。石家莊市某肉類食品加工廠是集鴨子屠宰、冷凍及肉類加工為一體的綜合加工企業,日屠宰鴨子50000只,廢水排放量為1000m3/d。企業根據生產規模情況和相關的法規結合當地的情況,實施了污水處理站的處理工程。
1 廢水的水質水量特點及排放標準
1.1 水質水量特點
廢水主要來源為:(1)活鴨入廠后,首先在臨時飼養場作短時間停留,進行觀察和檢疫,排放的主要有糞便水、糞便沖洗水和宰前沖洗污物。(2)屠宰工藝主要為屠宰、內臟處理、解體和整理及清洗。屠宰工段的排出廢水量大,占全廠廢水量的50%,廢水含有大量的血液和蛋白物質,廢水呈鮮紅色,有腥味。(3)內臟處理工段產生的廢水主要含有胃腸內的未消化物及排泄物。(4)解體、整理及洗凈工段是屠宰車間的最后一道工序, 所排出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液、動物脂和碎肉等,廢水顏色較深。
屠宰過程中廢水往往集中在上午短時間內排放,水量波動較大,根據生產規模,工程按1000m3/d設計,24小時連續運行。
設計進水水質:CODcr≤3000 mg/L,BOD5≤1800 mg/L,SS≤1500 mg/L,氨氮≤150 mg/L,pH:6~9。
1.2 排放標準
由于處理后水直接排入自然水體,因此,處理出水按《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457-92)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即:CODcr≤70mg/L,BOD5≤25 mg/L,SS≤60 mg/L,氨氮≤15 mg/L,動植物油≤15 mg/L, pH:6~9。
2 廢水處理工藝
2.1 工藝流程選擇
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污水的處理效果、運行成本和工程總投資,選擇適當的處理工藝是工程的關鍵。根據進水水質、處理程度要求、占地面積、工程規模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本工程確定工藝為“格柵+氣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消毒”。
本工藝流程中,廢水先經過粗細機械格柵將大顆粒的漂浮物和懸浮物去除,進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用提升泵將污水提升進入氣浮機,在微小氣泡粘附下,主要去除油類物質。經氣浮處理后的廢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把難降解的高分子物質水解、酸化成較小的分子,進一步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條件。水解酸化出水進入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物處理,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好氧生物處理被降解。廢水通過進人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使污水充分的硝化和反硝化,使污水中的BOD5、CODcr、SS、NH3一N、TP、TN得以去除。生化池出水經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進入消毒池,污水經過二氧化氯消毒后達標排放。氣浮機浮渣和二沉池剩余與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后用帶式壓濾機制成泥餅,晾干后集中外運處理,壓濾出水并入調節池重新處理。格柵攔截的柵渣晾干后集中運至垃圾處理站處理。
2.2 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工藝流程圖
2.3 主要構筑物和工藝參數
格柵:安裝粗細不銹鋼機械格柵各一臺,自動清渣,最大處理水量為60m3/h,廢水經機械格柵去除廢水中的羽毛、碎肉骨渣和內臟雜物等固體懸浮物。機械格柵安置在調節池入口處,粗格柵柵距15mm,細格柵柵距5mm。
調節池:污水經格柵攔截大顆料雜物后自流入調節池,均化水質水量,保證后續處理系統的進水穩定性。由于屠宰廢水主要集中在上午排放,水量變化較大,所以調節池應設置的足夠大。本工程調節池水力停留時間14.3h,總容積為600m3,地下鋼砼結構。
氣浮機:氣浮機為A3鋼制設備,采用壓力溶氣氣浮方式,水力停留時間0.5h,溶氣壓力為0.25~0.35M Pa,空壓機自動控制。聚丙稀酰胺加藥量為每噸廢水0.002kg,聚合氯化鋁加藥量為每噸廢水0.1 kg,刮渣機每2小時刮渣一次。水中的油脂和大部分氨氮在這里被去除[2]。
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為半地上鋼砼結構,設計停留時間6小時,總容積為252m3,內裝組合填料。利用厭氧菌和兼性菌對廢水進行水解和酸化,降解CODcr、BOD5,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接觸氧化池:半地上鋼砼結構,設計停留時間12小時,總容積為540m3。接觸氧化池采用羅茨鼓風機曝氣,池底設曝氣軟管。池內裝組合填料,污水淹沒全部填料并與填料上的生物膜廣泛接觸,在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得以去除,污水得以凈化。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2.5~3.5mg/L,汽水比約為15~20:1[3]。
二沉池:半地上鋼砼結構,表面負荷1.00m3/m2•h,分2格,總容積為168m3,內裝斜管填料,池底污泥部分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氣提到污泥池。
消毒池:半地上鋼砼結構,設計停留時間1小時,總容積為42m3。本工程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處理。設高純型二氧化氯發生器一臺,有二氧化氯產生量為600g/h。
污泥池:地下鋼砼結構,總容積為80m3。主要作用為濃縮污泥體積,降低含水率。
帶式壓濾機:型號DYQ1500DN;帶寬:1500;處理量:30~60 m3/h;帶速:1.5~12m/min;沖洗水耗量:24 m3/h;泥餅含水率:70~80%。
3 運行效果
經過3個多月的試運行,石家莊市環保監測站對該工程出水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為:
pH:6~9,SS:15 mg/L,CODcr:58 mg/L,BOD5:16mg/L,氨氮:14mg/L,動植物油:9mg/L。
檢測結果表明,廢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良好,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4 結論與建議
1)本方案采用格柵+氣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消毒工藝處理禽類屠宰廢水,工藝成熟,技術可靠,處理效果好,建成后可作為禽類屠宰廢水處理的示范工程。
2)由于禽類屠宰廢水含大量羽毛、碎肉骨屑等固體懸浮物和大量油脂,因此,禽類屠宰廢水要做好預處理,設置機械格柵和氣浮工藝是必要的。
3)保護環境的關鍵還在于改進生產工藝,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減少廢水的排放量,節省能源。
參考文獻:
[1]陳金宇.肉類屠宰加工行業對環境的主要影響及污染防治對策[J].氣象與環境學報,2006(22):59~61.
[2]高俊發.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169~179.
[3]黃炎歆,關鳳宇.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砂濾工藝處理療養院污水[J].中國給水排水,2002,12:77~78.
關鍵字:醫院污水 廢氣處理 設計施工一體化 招標
中圖分類號:TU2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玉環縣第二人民醫院的污水及廢氣處理系統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標,主要是醫療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及廢氣處理,其中醫療廢水和生活污水、經隔油池處理的廚房含油廢水混合后,再進行后續處理,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包括自動在線監測裝置。
一、詳細提出招標內容及招標界面范圍劃分
招標界面劃分主要按總體范圍和專業范圍進行展開,具體如下劃分:
(1)總體招標范圍:招標文件要求的污水及廢氣處理系統設備及所屬配套設備〈包括污水處理池站內所有設施、連接管線、各類閥門、傳感器、配電箱、控制柜、控制系統(含控制主機、控制器、控制軟件、控制管線)、鋼架、減振裝置、地腳螺栓、電氣管線(含接地)、防腐、保溫隔熱材料、支托架、隨機工具〉等全部設備,以及自動在線監測裝置和用房、露天標準排放口等。
(2)專業界面范圍:
室外污水處理池站位置詳見招標人提供的給排水總圖、建筑總圖。
土建專業:污水處理站為全地埋式,構筑物(水池等)采用混凝土結構,所有污水處理池站混凝土構筑物由招標人負責,不納入本次招標,但污水處理池站和地面設備站房建筑結構圖、設備基礎尺寸圖、鋼架底座、預埋件及現場預埋工作均由投標人負責完成。
電氣專業:從低配電源引至本次招標項目總電源配電箱柜上端接線端子位置的強電線路敷設由招標人指定的單位負責施工,總電源配電箱柜下端頭出現回路至設備控制柜或其他出線回路、電纜橋架、管線、控制管線等均由投標人負責完成。
C. 給排水專業:除了進污水處理池站的進水總管和出水總管及加藥用自來水管接至標準排放口(設置在污水處理池站邊上)外1米處由招標人委托的單位負責以外,其余與污水處理系統有關的所有給排水管線、各類閥門、法蘭(包括與加藥用自來水管連接對接工作)均由投標人負責完成。
D.廢氣處理專業:本次污水處理池的臭氣廢氣處理方案設計,包括污水處理池上廢氣收集和處理、排放,廢氣工藝的設計、施工;廢氣處理設備以及廢氣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等。
E.設計及深化專業:投標人必須嚴格按招標文件和現行國家標準規范(包括當地環衛、疾控、市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進行污水處理系統施工圖設計,圖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水處理池站結構圖、平面圖、各工藝平面圖、各專業系統圖、控制原理圖、設備材料表、設備基礎圖、大樣圖、剖面圖。
二、明確原水水質、污水處理量和排放標準指標
1、原水水質和污水處理量要求。采用全地埋式污水處理站,污水處理系統的原水水源為醫療污水和生活污水,設計最大日水處理量:600m3/d,按24h連續運行設計,設計流量為25m3/h。Q=1600m3/d。
2、出水水質排放標準指標要求。
出水水質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表2的預處理標準。出水水質應優于以下指標,如糞大腸菌群數≤5000MPN/L;COD≤250mg/L;BOD≤100mg/L;SS≤60mg/L;出口總余氯滿足3-10mg/L(接觸時間≥1h)。
三、明確廢氣處理工藝及排放標準要求
(1)主要技術要求:
對本污水站廢氣處理要求按《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標準執行。
組織氣體進入管道定向流動到能阻截、過濾吸附、輻照或殺死病毒、細菌的設備中,經過有效處理后再排入大氣。
廢氣處理可采用臭氧、氯消毒劑、紫外線消毒處理對空氣傳播類病毒進行有效的滅活。
按局部通風設計原則,針對有害氣體散發狀況,優先考慮密閉罩。
對于格柵口和污泥的清除處,由于操作需要,可以采取敞口罩。
通風機選用離心式,排氣高度15m。
通風機流量和壓頭需要根據不同處理方法的要求選取,對于使用氧化型消毒劑的情況,通風機和管材應考慮防腐。
(2)廢氣排放要求:
污水處理站排出的廢氣應進行除臭除味處理,保證污水處理站周邊空氣中污染物達到表1要求。
表1 污水處理站周邊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
四、提供基本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及消毒劑形式要求
參照《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醫院污廢水處理設計規范》CECS07:2004、《醫院污廢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等標準規范文件規定,本工程出水水質執行預處理標準,污水處理工藝采用一級強化處理+消毒工藝。
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沉淀池接觸消毒”,醫院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機械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接觸氧化池進行生物處理,經沉淀池混凝沉淀(過濾)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沉淀池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
要求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效果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確保系統安全運行、達標排放。
消毒劑采用二氧化氯。
五、進一步提出系統控制及配套設備性能要求
(1)系統控制要求:
污水處理站24小時PLC自控運行。
本控制系統采用國內外成熟、高效、優質的設備,采用先進可靠的自動化控制技術,與工藝相配合,按系統自動運行常規配置。
本工程應具備設備運行遠程操作控制、自動運行和故障報警等功能。
總電控柜內設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工藝設備的自動控制,各種設置在總電控柜上集中控制。并滿足BA控制要求。
本系統能實現與潛污泵、風機、監測儀等同步聯動、自動切換、缺藥報警、故障報警等功能。
投標人提供的污水處理系統的本體控制系統和就地控制設施包括:控制柜、就地控制電控箱,全部就地一次儀表、二次儀表和測量元件。
投標人所提供的加藥系統計量箱、溶液箱等,應設置就地液位指示。
(2)在線檢測裝置
污水外排口處應設污水計量裝置,并宜設污水比例采樣器和在線監測設備。
檢測因子:至少包括流量、COD、PH。
(3)設備性能要求
污水處理站各處理構筑物及處理設備之間的管道應采用襯塑熱鍍鋅鋼管或優于其的管材。
輸送氯氣的管道應使用紫銅管;輸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閥門采用塑料隔膜閥。
污水處理站內各種閥門應選用合資或國內知名品牌。
工藝管道主要指與泵、鼓風機、脫水機等設備直接連絡的配管,應根據工藝設計的要求確定,并考慮腐蝕性環境和能承受可能出現的最惡劣的和運行條件。
主要處理設備高效、操作維護容易、運行安全節能。
所有設備的表面應采用于標色全面涂刷,色標應符合《城市污水處理廠管道和設備色標》(CJ/T158-2002)的規定。
1.1簡介
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有機物和懸浮物含量高,易腐敗,一般無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體富營養化,以致引起水生動物和魚類死亡,促使水底沉積的有機物產生臭味,惡化水質,污染環境[1]。該食品廠是一家專門從事速(冷)凍食品研發、生產、貿易的綜合性企業,主要產品有魚類、糯米類、面點類、油炸類、餅類等系列速凍調理食品。
1.2廢水水量及水質
生產過程,主要食品廢水含有動物油脂、魚類殘屑、地面沖洗雜質等,屬有機廢水。除動物油脂外近似生活污水,廢水中含有COD、BOD、SS、NH3-N、油脂等有機污染物。該廠各類廢水平均濃度,以及排放標準見表1所示。
2某速凍食品廠廢水處理工藝
2.1工藝的選擇
該食品廠的工業廢水除動植物油外,近似生活廢水,生活廢水屬有機污染廢水,廢水含有COD、BOD、SS、NH3-N、油脂等有機污染物,處理一般都采用生化方法,因為廢水的BOD5/CODcr≈0.5,可生化性強。這里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法處理該廠的食品廢水。
2.2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生產廢水經格柵進入隔油池去油,生活廢水經格柵進入生活廢水集中池,鍋爐廢水經格柵進入鍋爐廢水集中池。三者再統一進入調節池對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再進入初沉池隔油和沉淀,然后進入酸化水解池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性物質,將難于生物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質。之后經接觸氧化池,廢水中的有機物絕大部分予以降解,再經混凝和絮凝反應池將廢水中顆粒在相互接觸中聚集,以形成較大的絮凝體,然后經斜管沉淀池將泥水分離。最后進入清水池。工藝流程圖見圖1。
2.3廢水處理工藝說明
2.3.1格柵。格柵的作用是去除食品加工廢水中的較大雜物,防止這些雜物對后續工藝設備、管道的影響。格柵攔截效果直接影響后續工藝處理效率,如果攔截效果差,會造成厭氧池堵塞,去除率下降,出水無法保證達標。格柵去除的固體雜質人工收集在固體雜質收集箱內。2.3.2鍋爐廢水集中池。其功能主要是收集鍋爐廢水,對水量和水質有一定的調節,內設穿孔曝氣。配套設配:曝氣系統一套。2.3.3生活廢水集中池。其功能主要是收集生活廢水,對水量和水質有一定的調節,內設穿孔曝氣。2.3.4隔油池。去除生產廢水中的油脂,自動溢流至調節池中,內設穿孔曝氣。結構形式: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襯玻璃鋼防腐。2.3.5調節池。對水量和水質的調節,生活污水調節池和鍋爐廢水集中池液位高時自動溢流至調節池。調節池設有液位控制系統,液位達到一定高度時,系統自動啟動提升泵,將廢水提升到反應池;液位低于一定高度時,泵自動停止運行。調節池污水經提升進入初沉池。內設穿孔曝氣。2.3.6初沉池。初沉池的功能主要隔油和沉淀。食品廢水最關鍵是隔油,初沉池進一步隔油,確保隔油效果良好,才進入生化系統。2.3.7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工藝屬于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技術范疇。水解池內分污泥床區和清水層區,待處理污水以及濾池反沖洗時脫落的剩余微生物膜由反應器底部進入池內,并通過帶反射板的布水器與污泥床快速而均勻地混合。污泥床較厚,類型于過濾層,從而將進水中的顆粒物質與膠體物質迅速載留和吸附。由于污泥床內含有高濃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內缺氧條件下,被載留下來的有機物質在大量水解—產酸菌的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性物質,將大分子、難于生物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質。2.3.8接觸氧化池。設生物親和性填料。該填料以中心繩、聚烯烴塑料支撐架和彈性絲條組成,絲條以支撐架為中心在水中呈均勻輻射狀生長,有一定的柔韌性、剛性,網片。采用鼓風機和水下不銹鋼穿孔管鼓風曝氣,汽水比例為15:1。厭氧池出水經鐵曝氣池和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可將廢水中的有機物絕大部分予以降解。2.3.9混凝和絮凝反應池。投入適合的混凝劑,經過充分混合,使膠體穩定性被破壞(脫落)并與混合劑水介的聚合物相吸附,使顆粒具有絮凝性能。而絮凝池的目的就是創造適合的水利條件使這種具有絮凝性能的顆粒在相互接觸中聚集,以形成較大的絮凝體(絮狀)。池底設曝氣,使混凝劑、絮凝劑能完全反應。2.3.10斜管沉淀池。經絮凝反應后的礬花狀廢水自流到斜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然后沿池的整個斷面緩慢上升。污泥經板框壓濾機排除。
3結果
該工藝設備投入試運行以后,經過3個月的工程調試進入穩定運行狀態,環境監測站對該廠生產廢水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見表4。進出水的取樣點分別為該處理站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處。結果表明:COD,SS,BOD5,NH3-N,動植物油等各項指標均符合《廢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標準。
作者:章志青 林軍 單位: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黃巖環保局
參考文獻:
[1]唐受印.食品工業廢水處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關鍵詞:焦炭 吸附 含油廢水處理
1 試驗用水及試驗裝置
試驗用廢水樣品采自某油田采油廠預處理后的采油廢水,石油烴類含量為10.35 mg/L。為防止在處理過程中因廢水中石油烴類物的破乳析出而改變其在廢水中的含量,故加入了適量乳化劑。
篩選粒徑為2~8 mm的粒狀焦炭,在0.1 mol/L的稀鹽酸中浸泡一晝夜后水洗,再用0.1 mol/L NaOH浸泡一晝夜后水洗至中性晾干,裝填于高0.8 m、直徑3 cm的三根玻璃管中,焦炭層厚分別為:h1=0.5 m,h2=0.3 m,h3=0.7 m,焦炭層兩端分別用玻璃纖維封墊。
試驗裝置見圖1。試驗過程中,控制出水的石油烴含量≯1.0 mg/L。
2 試驗結果
共進行了三個空床線速度和三種焦炭層厚度的試驗,取得九組數據,試驗結果列于表1。
將試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空床線速度條件下炭床累積工作時間(t)與焦炭層厚度(h)的直線回歸方程:
v=4.58 m/h時,t=2 131 h-557
v=6.21 m/h時,t=1 471 h-417
v=9.28 m/h時,t=894 h-310
表1 焦炭柱吸附石油烴試驗數據 空床線速度(m/h) 焦炭層厚度(m) 總處理水量(m3) 累積工作時間(h) 4.58 0.5
0.8
1.5 1.66
3.69
8.55 513
1140
2641 6.21 0.5
0.8
1.5 1.46
3.25
7.88 332
740
1795 9.28 0.5
0.8
1.5 1.04
2.46
6.82 158
375
1040
由以上三條回歸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可以計算出重要的設計參數飽和吸附量(N0)、吸附速率常數(K)和不同空床線速度條件下的h0(見表2)。
表2 N0、K、h0的計算值 空床線速度(m/h) 斜率
(h/m) 截距
(h) N0
(kg/m3) K
[m3/(kg·h)] h0(m) 4.58
6.21
9.28 2131
1471
894 -557
-417
-310 101
95
86 0.387
0.518
0.697 0.262
0.284
0.347
3 討論
① 飽和吸附量N0是焦炭的特性,從表2數據看,隨著空床線速度(v)的提高,N0呈下降趨勢。
② 由表2可見,吸附速率常數K隨著空床線速度的增大而顯著提高。因為流速增大,使得焦炭表面上的水膜更新加劇,有利于吸附過程的進行。
③焦炭床的臨界高度(h0)隨著空床線速度(v)的增加有比較明顯的提高。因為空床線速度的提高減少了廢水停留時間,盡管吸附速率常數K也隨空床線速度提高而增大,但K僅與v的0.828 3次方呈正比。因此,在保證出水石油烴濃度符合處理要求的情況下,增大廢水的空床線速度,焦炭床的臨界高度必有所增加。
④ 對于工業生產裝置而言,為了使所處理的廢水在整個床層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均勻,通常床層高度至少等于床面直徑。因此一般情況下,床層高度遠大于臨界高度h0,空床線速度對臨界高度的影響在設計中可不作為主要設計參數考慮。
4 設計實例
在某含油廢水處理工藝設計中,采油廢水經粗粒化、混凝沉降除油等工序后,廢水中含油濃度可從10 mg/L以上降至2~3 mg/L。為達到含油濃度降至1.0 mg/L以下的深度處理要求,增加并設計了焦炭吸附床處理工序,具體設計參數如下:
進水石油烴含量:C0≤5 mg/L
出水石油烴含量:Ce≤1.0 mg/L
處理水量:Q=100 m3/d
每日處理時間:t=8 h
選取空床線速度:v=11 m/h。
計算焦炭床層直徑:D=1000.758×11×8=1.203 m,取1 200 mm
焦炭層高度:取床直徑的1.5倍,h=1.5 D=1.8 m
根據表2計算數據得到的N0~v,K~v冪函數擬合關系,如圖2、3。
由圖2、3的兩條曲線可查得,當空床線速度為11 m/h時,有:
N0=82.6 kg/m3
K=0.808 m3/(kg·h)
此時的臨界高度為:
h0=(v/KN0)ln(C0/Ce-1)=11/(0.808×82.6) ln(5/1-1)=0.228 m
焦炭柱可工作時間為:
t=(N0·h)/(C0·v)-1/(C0·K) ln(C0/Ce-1)= 82.6×1.8/5.0×10-3×11.0-1/(5.0×10-3×0.808)·ln(5-1)=2360 h
每年更換次數:
365×8/2360=1.24次
焦炭床利用率為:
(h-h0)/h×100%=1.8-0.228/1.8×100%≈87%
5 結論
【關鍵詞】廢氣凈化;凈化效率;低溫等離子;
【分類號】:TU992.3
0. 引言
大慶屬石油化工城市,是新興的內地資源型城市,以石油化工和石油開采業為主的工業城市,隨著全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項目的不斷上馬,這就要求相應配套的處理設施不斷的完善,但由于大慶所在地域溫度的局限(大慶最冷月平均氣溫-18.5℃,極端最低氣溫-39.2℃),這就要求廢氣凈化裝置應保證在低溫天氣情況下的運行效果,但目前一些廢氣凈化裝置在低溫天氣運行時,效果不明顯,無法保證正常的凈化效率,因此,為了克服低溫狀態下現有廢氣凈化裝置效率低下的問題,本文重點就低溫等離子凈化功能進行了設計。
該裝置增加了廢氣通過行程,采用兩級凈化模式及雙供電系統,使通過凈化裝置的廢氣分布均勻、流速減緩,并提高電場放電強度,從而大大提高了廢氣凈化效率。
1. 尾氣凈化裝置現狀
現在常用的廢棄凈化裝置是安裝在封閉殼體內的篩形極板組組成,其中負極板采用平板布置,而正極板采用齒形布置,通過正極板齒尖對負極板的放電作用,流經齒縫的慢速氣流,在經過齒尖放電區時,會被電離為正負離子,從而向兩個極板上附著。雖然在這種模式下,空氣可以被有效分流,6成以上的空氣會流經強電場區,但是,這種模式下空氣流動不均勻,中間部分的空氣流速較大,難以實現較為有效的空氣過濾。因為不在電極尖端的空氣不屬于電場區,在此區域內幾乎沒有空氣凈化功能,所以,傳統空氣凈化器裝備的凈化效率值得商榷。現狀條件下,為了增加等離子凈化器的功能,我們采用多級布置和配合布袋前級的方式對尾氣進行凈化。
2. 技術革新及應用實現
2.1 加強氣流穩態控制
首先,應該控制氣流均勻的進入電場區。
通過多微孔板,氣流可以在多級整流后,均勻的進入電場區,此時的氣流的流速已經放緩,比較有利于電場區對于氣流的充分過濾。目前,微孔板的空隙采用三角孔布置,使用較長的孔徑比,使得氣流在孔徑中得到有效的整流。
其次,在電場區制造紊流。
在氣流進入電場區時,因為電場區的足夠截面積和前置的整流效果,電場區的氣流已經較為緩慢,而通過電場區的倒三角葉片,使得電場區氣流得到擾動形成漩渦,因為漩渦的滯留作用,使得粉塵在電場區可以更加長時間的滯留,受到更長時間的氣溶膠電泳作用。
2.2 改善電場結構
通過對稱分布的通氣間隙,我們可以幾乎無限擴大尾氣凈化裝置內的通氣面積,而不會因為通氣面積的增加而增加通氣間隙。為了將放電電極之間的電場做到最強,就應該使得放電電極之間的距離最短。而縮小的通氣間隙,以及橫向多層次的通氣間隙布置,使得系統內的電場場強得到有效的提升。
通過間隙中的交變電場,交替為不同的極板對之間施加不同的電勢差,從而使得系統在氣溶膠電泳模型中實現較強的電牽引作用。
最后,通過電極的多齒結構和筋片結構,使得氣流在電極之間的可控性更加增強,使得電場可以多級作用,在前級的電離效果沒有解除之前,后級極板可以直接對流動空氣中的尾氣雜雜質進行牽引和吸附。通過多次電極的連續處理,以及多級尾氣凈化裝置的聯合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尾氣凈化。
2.3 實現微電腦控制
通過分布在尾氣凈化裝置內部的粉塵探頭,我們可以實時得到尾氣的處理效率問題,如果尾氣效率出現問題,系統會縮減進風壓力,并列或者串聯更加多的凈化裝置,加大系統電壓等方式對尾氣處理進行加強,如果尾氣排放質量合格,系統會適當的解列尾氣凈化裝置,降低尾氣凈化裝置的電壓,使得系統更加的綠色節能。
圖1:外形結構圖;圖2:連接結構圖;
圖3:機芯結構圖;圖4:A-A剖視圖;
2.4 表面處理
酸鈦鋇作為一種導電涂料,可以有效的減少極板的油污吸附率,杜絕因為運行過程中極板吸附油污導致的表面電阻增大和電場場強下降的問題。通過系統的傾斜安裝和防吹灰設計,大量的吸附油污通過經過表面噴涂處理的光滑表面滑落入積灰袋中,實現系統的低維護率。
同時,酸鈦鋇還存在一種電學特征,他因為電磁激化作用,可以在同等電勢差的基礎上,形成更強的電荷積聚和反向局部擾動。使得粉塵在經過電場牽引接近電極板時,受到一種“微斥力”作用,使得粉塵對極板的吸附率更低。
3 結束語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為了解決目前廢氣凈化裝置在低溫運行不穩定、凈化效果不明顯的問題,目前,全國各大城市都在加強力度對工業排放的尾氣治理工作,以此作為減輕PM2.5等典型污染的有效手段。而布袋設備無法針對PM2.5進行管理,所以,開發更為有效的等離子凈化器是減少典型污染的關鍵手段。
【參考文獻】
[1]劉躍旭.低溫等離子體凈化船舶艙室空氣進展[J]廣東化工2013-09-15(17)104-105
[關鍵詞]分質處理 含鉻廢水 含鎳廢水 含銅廢水 達標排放
中圖分類號:X7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2-0164-01
1、前言
某電鍍企業位于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年加工電鍍件1.0萬m2,鍍種主要涉及鍍銅、鍍鎳、鍍鉻共三個鍍種。項目所在開發區具備較完善的排水設施,且有二級污水處理廠受納開發區企業外排廢水,因此該廠電鍍廢水處理達標后即可外排開發區管網,進而送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由于鍍鉻廢水、鍍鎳廢水、鍍銅廢水以及車間其他廢水具有各自的特點,為避免處理過程中離子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出水水質,保證穩定達標出水,將電鍍廢水根據各自特點不同,單獨處理后再進行混合處理。
2、電鍍廢水的具體情況
該廠電鍍車間廢水分為3類:(1)第一類為鍍鎳后清洗廢水,主要污染物為pH值、鎳離子;(2)第二類為鍍鉻后清洗廢水,主要污染物為pH值、六價鉻離子;(3)電鍍車間其他廢水,主要污染物為pH值、銅離子、鐵離子、COD、SS和石油類。
由于該廠含鉻廢水產生量小于1.0m3/d,水量較小,考慮技術、經濟可行性,同時通過對同行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考察,根據《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2-2010)中的相關要求,該廠在電鍍車間內設置單獨的含鉻廢水收集池及預處理設施,預處理后的含鉻廢水(含三價鉻離子)進電鍍綜合廢水處理設施進一步處理。含鎳廢水和電鍍車間其他廢水的產生量較小,且在處理工藝選擇與參數控制上接近,可收集后一起處理,因此該廠在電鍍車間內設置電鍍綜合廢水處理設施,對鍍鎳后清洗工序的含鎳廢水和電鍍車間其他廢水,以及含鉻廢水預處理設施出水進行收集和治理。
該廠電鍍處理流程見圖1,含鉻廢水處理工藝見圖2。
廢水處理工藝簡述:
(1)電鍍綜合廢水處理設施
該廠將鍍鎳前清洗、活化廢水,鍍鎳后清洗廢水,鍍鉻前清洗、活化廢水和電鍍車間地面沖洗水收集后,連同含鉻廢水預處理設施出水,送電鍍綜合廢水處理設施統一處理。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pH值、COD、SS、三價鉻離子、銅離子、鐵離子、石油類和鎳離子。廢水首先進入調節池,后進入反應器同時緩慢連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及絮凝劑,將廢水pH值調節至大于9,并采用機械攪拌,反應時間不少于20min,廢水再進入斜管沉淀池內,絮凝體沉淀與上層清水分離,沉淀污泥收集后送板框壓濾機,上層清水進入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吸附處理,出水與其他經處理的廢水混合后外排市政污水管網。為了保證過濾效果,多介質過濾器需定期反沖洗,反沖洗水回流斜管沉淀池。沉淀池產生的污泥用板框壓濾機處理后做危廢處置,壓濾機濾液流回調節池重新處理。
該廠采用的電鍍綜合廢水處理工藝為《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2-2010)給出的可行方案,同時此廢水處理工藝已在同行業被廣泛應用,并且能夠做到達標排放。電鍍綜合廢水處理工藝可行。
(2)含鉻廢水預處理設施
項目含鉻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pH值和六價鉻離子,含鉻廢水首先進入含鉻廢水收集池,均化水質水量,然后進破鉻反應池,池內加入焦亞硫酸鈉和硫酸,pH值至2~3,通過ORP控制儀控制ORP在260~300mV,使含鉻廢水中的六價鉻離子被還原成三價鉻離子,然后由提升泵打入電鍍綜合廢水處理設施。
該廠個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效果見表1。
該廠電鍍車間廢水最終經電鍍綜合廢水處理設施外排,根據《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表2相關要求,該廠電鍍車間外排廢水中總鉻、總鎳需要在電鍍車間廢水排放口滿足排放限值要求,由表1可知,電鍍車間排放口總鎳、總鉻排放濃度分別為0.009mg/L、0.017mg/L,能偶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相應要求。
根據需處理的各廢水水質、現有廢水處理設施狀況和國內外對增塑劑、有機酸生產廢水處理技術現狀,確定以下工藝技術方案:充分利用現有廢水處理站的處理工藝、單元設施、主要設備,進行相應技術改造,以處理全廠需處理的有機酸、增塑劑等生產廢水和其它沖洗、冷卻排水、生活污水等低濃度廢水,實現全廠廢水的達標排放。
2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在對其各股廢水水質特點、處理工藝總體方案分析基礎上,依據確定的總體方案,體現最大限度利用現有廢水處理站的工藝設施和設備的原則,確定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3廢水處理站單元處理工藝優選確定
全廠廢水處理站的處理工藝流程中的關鍵處理單元,如絮凝反應、厭氧水解、厭氧生物反應器、好氧生物處理單元等工藝進行優選確定,現分述如下:
3.1絮凝反應沉淀工藝選擇
由于絮凝反應、沉淀工藝所處理廢水種類、成分復雜,其中含有相當量不可降解COD,且進入厭氧、好氧等生物處理系統的水質濃度較高,完全依靠生物處理系統處理,而實現COD和色度的達標排放有較大的困難。因此,廢水生物處理系統之前增加絮凝沉淀處理工藝單元是十分必要的,可確保預處理后水質有機負荷的降低、BOD/COD值的提高、改善可生物處理性能,為生物處理后的達標排放提供水質條件。因此,需要對絮凝沉淀系統采用具體單元設施工藝技術進行必要的優化,以確定采用的工藝技術。絮凝沉淀處理系統按其處理機制,大體上可分為絮凝劑與處理水的混合、絮凝反應以及沉淀的固液分離等3個過程,每個過程需要不同的工藝條件,也對應各自不同的過程單元設施。處理水與絮凝劑的混合工藝方式主要有:機械攪拌混合、水力沖擊攪拌混合等;對應單元設施有:機械攪拌混合裝置和水力攪拌混合裝置(旋流混合器、固定螺旋混合器、文氏管混合器等)。機械攪拌混合裝置具有設備復雜、能耗高、需對主要設備表面進行防腐處理、管理維護要求高等不利因素,目前很少使用;水力混合裝置目前小規模水量應用較多的裝置是旋流混合器和固定螺旋混合器,其中固定螺旋混合器具有裝置最簡單、能耗較低、維護管理極為方便等特點、實用性較強、適用性不受水量規模的限制、應用較廣;本工程選用固定螺旋混合器作為絮凝沉淀系統的絮凝劑與處理水的混合裝置。絮凝反應裝置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主要是水力混合反應器,具代表性的反應器單元設施主要有:旋流反應器、多池穿孔旋流反應器、折隔板反應池、網格反應池等,但適用于小型規模的水利混合反應器以旋流反應器、多池穿孔旋流反應器應用較多,其中旋流反應器具有占地面積小、結構簡單、特別適合于小規模水量情況下的水與絮凝劑的混合反應。本工程選用旋流混合反應器作為絮凝沉淀系統的反應裝置。沉淀池工藝形式較多,常用的有平流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豎流式沉淀池和斜管(板)式沉淀池以及反應澄清池、脈沖式澄清池等[1],適宜于小型規模水處理的高效沉淀池當屬斜管(板)式沉淀池,斜管(板)式沉淀池具有水力負荷高(通常是一般沉淀池的3~5倍)、相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等優點。故此,本工程選用斜管(板)式沉淀池作為絮凝沉淀系統的固液分離沉淀裝置。
3.2厭氧處理系統工藝選擇
厭氧處理工藝發展至今,已形成多種單元工藝,如接觸厭氧法,厭氧濾池(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上流式厭氧過濾床反應器(UBF)等等。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性問題,接觸厭氧法和厭氧濾池其容積負荷低、占地面積大、設施容積大、相應投資較高,培菌起動時間較長,但其抗沖負荷解力強;UASB反應器,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較小的設施容積,占地面積也較小和較好處理效果與適應性,但其培菌起動時較長,有效容利用率不太高等特點;UBF反應器具有AF和UASB兩類反應器的特點,具有比前者更高的容積負荷和更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運行更加穩定[2]。據預處理后水質狀況,本工程選用兩相厭氧工藝技術。這是一個較為穩妥的厭氧處理工藝,對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較為適合,該工藝前段的厭氧水解酸化對提高廢水可生化處理性能、降低廢水中抑制生化處理因素等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可為后續厭氧處理提供條件,后段厭氧消化裝置可對大量有機負荷去除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副產沼氣。
3.3好氧處理系統工藝選擇
應用好氧生物處理法來處理有機廢水的工藝單元很多,主要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濾池法和在活性污泥法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序批活性污泥法(SBR)及其改進型工藝技術如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CAST)、間歇排水延時曝氣工藝(IDEA)、間歇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工藝(ICEAS)、連續需氧池和間歇曝氣池串聯組成工藝(DAT-IAT)、一體化活性污泥法(UNITANK)、改良式序列間歇反應器(MSBR)等,這些好氧處理工藝技術各有其特點[3]。結合廢水處理站和生產車間占地均屬較為緊張的具體情況以及上述好氧處理工藝特點和處理水質特點分析,本工程推薦占地少、運行操作穩定、適合難降解廢水處理的“連續需氧池和間歇曝氣池串聯組成工藝”(DAT-IAT工藝)為改建后廢水處理站好氧處理工藝系統,以求最大限度地節省占地、并發揮其處理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可靠的優勢,在保證處理效果的情況下,省去二沉池,以節省工程投資和占地面積。
3.4污泥處理系統工藝選擇
污泥是廢水處理的產物,對其妥善處理與處置是廢水處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國內同類企業廢水處理廠(站)污泥處理處置經驗,并考慮本工程廢水處理廠處理水量不大,日產生的污泥量不多,排出剩余污泥已基本穩定,且產生有相當部分的絮凝沉淀化學污泥,這樣有生物剩余污泥和絮凝沉淀化學污泥所構成的本項目污泥。因此本工程選擇如下的污泥處理處置流程:生物剩余污泥+絮凝沉淀化學污泥濃縮脫水泥餅填埋處置從廢水處理過程中排除的生物、化學污泥一般含水率較高,經濃縮后其含水率可以降至96%左右,體積大為減少,從而可大大減少后續污泥脫水設備的容積或容量,提高處理效率。濃縮的主要方法有間歇式與連續式重力濃縮、浮選濃縮和機械濃縮。污泥處理實際中,經常采用板框壓濾機和帶式壓濾機、離心機脫水機作為污泥脫水的設備[4]。本工程根據所需脫水處理的污泥屬生物、化學混合污泥,具有產量小、過濾脫水困難等特點,本著充分利用站內原有板框壓濾等脫水設施的原則,綜合考慮采用板框壓濾脫水工藝處理廢水處理系統排出的污泥。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