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7 07:14:2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生鮮工作計劃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一、理順職能,明確責任。目前,各市正在進行機構改革,要以此為契機,全面理順工作職責,將分散在原部門的生育保險職能,劃轉到醫療保險處。同時,要明確目標,建立目標責任制,盡快將因機構改革使生育保險有所停滯的狀態扭轉過來,責任落實到人,切實做到生育保險工作層層落實到位。
二、加強調研,摸清底數。面對生育保險管理新機構、新人員的情況,各地要深入調研,摸清底數,研究解決生育保險工作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三、制定政策、完善措施。目前,全省僅有×××、××、×××、××等市出臺生育保險管理辦法。今年,其它市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加快生育保險改革步伐,盡快出臺相應政策,可以先從機關事業單位生育保險改革起步,建立統籌機制,使生育保險逐步規范化、制度化。
四、典型引路,擴大范圍。各地要學習秦皇島市生育保險改革的經驗,在原有生育保險試點的基礎上,積極擴大,覆蓋范圍,各市要把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可以考慮所有參加醫療保險的單位。同步參加生育保險,按照生育保險政策規定繳費,享受待遇,使生育保險工作實現新突破。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一、基本情況
(一)全縣七鄉三鎮共衛生院10個,70個行政村衛生室,70名村醫(其中有女村醫12人,,男村醫58人);各衛生院設有防???,各有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婦幼專干,負責本轄區內的婦幼保健工作。
(二)縣婦幼保健院是全縣婦幼保健工作的技術指導中心,在職職工31人,其中業務人員27人,(大專22人,中專5人)財務后勤人員4人。中級職稱9人,初級職稱21人,年內無退休人員,年末在職人數為31人。院內設有兒???、婦??啤⒔y計科、基層指導科、婚姻保健科、醫技科、藥劑科、財務后勤、院辦公室等職能科室,全院全年出勤率為100%,派出縣駐鄉專家5人。一年來,全縣婦幼專干人員基本穩定。團結協作,積極努力的開展婦幼保健工作。
二、全縣婦幼保健工作開展情況
1、加強管理,規范業務
(1)根據年初衛生部、省衛生廳等各級領導、項目專家對我縣“降消”項目工作及婦幼衛生工作的檢查督導意見和全縣的“降消”項目專題工作會議相關要求,加強對全縣各項婦幼衛生工作規范管理,在做好常規婦幼保健業務管理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各項婦幼保健工作規范和制度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加強全縣婦幼衛生業務管理工作。
(2)加強對鄉、村的婦幼保健業務指導,責任到人。縣保健院抽出近20個產兒科人員分片包干到7鄉3鎮,加強業務指導。從09年5月份起,每月按各鄉衛生院定時、定點的工作安排,在院內醫生十分緊張的情況,堅持每月到各鄉協助村級婦幼保健服務工作。全年共下鄉協助、指導工作111人次,共784天??h、鄉婦幼保健工作人員共同完成孕產婦產前檢查1073人次,兒童健康檢查7262人次。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村級婦幼保健服務工作的開展。
(3)根據考察學習到的經驗,借鑒人家的先進做法結合工作實際,重新編制了全縣婦幼衛生信息統計表、卡、冊,對全縣婦幼衛生基礎數據進行月報管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婦幼衛生數據檔案。
2、落實措施、加大項目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力度
(1)以鄉為單位,集中各鄉村醫和農家衛生員進行縣、鄉、村婦幼保健管理操作規范、“降消”項目的運作程序和新的婦幼衛生信息月報表應用進行全面培訓;全年共辦培訓班15期,培訓村醫及農家衛生員2094人次,通過不斷的加深培訓,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村醫及農家衛生員對婦幼保健工作的理解和認識。明確了村級婦幼保健的工作任務和職責;幫助鄉衛生院明確和理順了每月鄉對村婦幼保健工作的指導、督查管理機制。基本理順了縣、鄉、村婦幼衛生三級網的工作規范和操作規程。
(2)每月協助鄉衛生院定時、定點進村衛生室培訓和協助工作,對鄉婦幼人員和村醫進行實地面對面、手把手的孕產婦保健、高危孕產婦篩查及高危管理,兒童保健、健康咨詢、健康體檢等婦幼保健技術培訓,使村醫和農家衛生員的婦幼保健服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年共進村衛生室指導協助工作 111人次,指導村醫和農家衛生員 1255人次。通過邊指導邊培訓,進一步促進和提高了鄉婦幼保健人員的業務技術服務能力和對村婦幼保健工作的指導能力。
3、加大“降消” 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宣傳和婦幼保健知識健康教育??h、鄉、村婦幼保健工作人員在進行孕產婦保健、產前檢查的同時,向孕產婦及其家庭和家屬充分宣傳“降消” 項目和“新農合”中國家對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的優惠政策、限價住院分娩、貧困救助、住院分娩的好處等。全年共集中培訓、宣傳“降消” 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宣傳和婦幼保健知識 19 批次,共有1925人接受培訓;對多少2268個孕婦家庭發放“降消” 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宣傳;全縣共發放“降消” 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婦幼保健知識健康教育宣傳處方30248張,約有 60000多人接受了健康教育。在全縣衛生工作會議和婦幼衛生工作例會上政府分管領導、衛生局領導、縣婦幼保健院相關科室又進一步安排強調了“降消”項目工作,重新對“降消”項目的運作程序進行全面培訓。
共3頁,當前第1頁1
4、2009年全縣各項婦幼保健工作指標完成情況:
(1)孕產婦死亡率:2009年全縣共有孕產婦總數1672 人,活產數有1672人,有孕產婦死亡2例,孕產婦死亡率為119.62/10萬。與上年相比下降了159.71個十萬分點(XX年年孕產婦死亡率為279.33/10萬);按上級下達的指標要求(150/10萬),控制在要求指標以內。
(2)孕產婦保?。?009年共有孕產婦1672人,共進行孕產婦產前檢查1073人,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64.17%,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51個百分點(XX年年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55.66%);系統管理327人,系統管理率為19.56%,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4.97個百分點(XX年年孕產婦管理率為14.59%)
(3)高危孕產婦篩查和高危住院分娩:2009年共篩查出高危孕產婦116人,篩查率為6.94%,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個2.48 百分點(XX年年高危孕產婦篩查率為4.46%)。高危管理116人,高危管理率為100%。高危產婦住院分娩96人。高危產婦住院分娩率為82.76%,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12個百分點(XX年年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6.88%)。
(4)住院分娩率:2009年全縣共有孕產婦總數1672人,活產數有1672人,其中:住院分娩837人,住院分娩率為50.03%,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52個百分點(XX年年住院分娩率為29.54%),按上級下達的指標要求(40%),完成指標要求。
(5)新法接生:2009年共有107人,新法接生率為64.47%,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7.95個百分點(XX年年新法接生率為36.52%)。
(6) 兒童保健:2009年共有0——6歲兒童10664人,5歲以下兒童7558人,3歲以下兒童4853人,年內共進行7歲以下兒童健康體檢7262人,兒童保健覆蓋率為68.1 %;系統管理966人,系統管理率為19.91 %;篩查出高危和體弱兒童219人,體弱兒管理率為100%。
(7) 嬰兒死亡率:2009年全縣共有嬰兒死亡37人,死亡率為: 22.13 ‰;與上年相比下降了6.5 個千分點(XX年年嬰兒死亡率為28.63‰);按上級下達的指標要求(25‰),控制在指標要求內。
(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009年全縣共有5歲以下兒童死亡 43 人,死亡率為 25.72 ‰。與上年相比下降了9.89個千分點(XX年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35.61‰)。
(9)新生兒破傷風監測:年內無新生兒破傷風發生,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為0‰;無出生缺陷兒。
(10)母乳喂養實查人數為1329 人,母乳喂養1319人,母乳喂養率99.25%,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16個百分點(XX年母乳喂養率為99.09%)。
(11)2009年度出生死亡漏報調查:按照兩個死亡監測方案的相關,對全縣三分之一的鄉、三分之一的村進行本年度的出生死亡漏報調查,全縣共抽查了葉枝、白濟訊、維登三個鄉,抽查了三個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共10個村,三個鄉共上報活產數534人,漏報調查后實際有出生數569人,漏報35人(葉枝鎮5人、白濟訊19人、維登鄉11人),漏報率為6.15%;上報死亡人數17人,漏報調查后實際死亡18人,漏報1人,漏報率為 5.56%;上報孕產婦死亡數2人,漏報調查后實際死亡2人,無孕產婦死亡漏報。從上述漏報調查中可以看出,全縣的鄉村婦幼保健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特別是在孕產婦、出生、死亡等情況方面,還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空白點,如何加強對村級婦幼保健服務,加強孕情況跟蹤,盡量或減少漏報,是我們下一年度工作中應著重加強的重點。
(12)、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
維西縣2009年的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按省、州(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制定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防治艾滋病相關成員單位領導為成員的《2009年維西縣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并按“實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的緊緊圍繞所有孕婦、產婦及婚前保健人群等目標人群,開展了如下工作:
①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咨詢活動。配合“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艾滋病日”等節日,開展圍繞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各種宣傳活動。大力宣傳“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發放各種宣傳冊、畫報、宣傳單等資料,通過縣、鄉各助產服務單位分放到婚前保健人群和孕產婦手中,向孕產婦傳遞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和信息。
②提供自愿咨詢與檢測服務
——縣婦幼保健院為婚前保健的男女雙方免費提供有關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咨詢,傳遞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信息;進行危險行為評估;介紹并建議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則下,填寫《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知情同意書》后提供檢測服務。對檢驗結果為陰性或陽性者均要進行檢測后咨詢,進行有效的避孕指導。
——以縣醫院為主,對所有孕產婦提供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前咨詢,咨詢內容包括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危害,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相關信息;幫助評估危險行為;解釋檢測的意義和利弊及等待結果時的預防措施;介紹并建議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則下,填寫《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知情同意書》,免費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為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孕產婦提供檢測后咨詢;為其提供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相關信息,幫助其分析感染狀況,由本人及其家屬知情選擇妊娠結局,填寫《選擇妊娠結局知情同意書》。并為決定終止妊娠的陽性孕產婦提供服務,給予有效的避孕指導。對選擇繼續妊娠者,加強孕期保健,動員其住院分娩。共3頁,當前第2頁2
——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婦的配偶接受相關的咨詢和檢測。
——2009年共完成孕期hiv抗體檢測313人,產時hiv抗體檢測510人, hiv陽性孕婦3例, 2例在檢測后咨詢,自愿終止妊娠,另一例從縣疾控中心轉介到縣保健院。
——2009年共收到上級分發下來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試劑、藥品17種191件,發放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試劑、藥品17種191件,均按要求及時發放到各鄉鎮衛生院。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㈠各級黨委政府對“降消”項目工作的領導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鄉黨委政府是鄉村級衛生工作的直接領導管理部門,應將轄區內的“降消”項目工作與一切“惠農、惠民”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抓共管,切實加大宣傳、發動全鄉孕產婦住院分娩,確保母嬰安全,努力降低兩個死亡率。
㈡三級婦幼保健網的網底極度薄弱,由于缺乏村級婦幼保健女村醫,導致使居住在農村的孕產婦保健服務難以開展,甚至是無開展.這是導致我縣的孕產婦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難以控制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㈢縣、鄉、村對孕產婦住院分娩的宣傳、發動工作力度不夠深入, 個別鄉鎮還存在孕產婦宣傳發動的盲點和空白點。是導致孕產婦漏報、住院分娩空白的重要原因。
㈣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力度亟待加強,目前社區的健康教育還不夠深入,宣傳面還不夠廣泛;應廣泛發動社區群眾,多部門協作,積極開展社區衛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全面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的開展,發動和引導社區居民樹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規劃的實施,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和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我保健能為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逐步提高社區居民利用健康保健技術服務的能力。以此促進社區各項衛生服務工作(包括醫療服務、疾病預防、婦幼保健等)的全面開展。
㈤從全縣婦幼衛生工作考核中可以看出,考核的結果普遍上升,但是離上級要求的工作指標相差還甚遠,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斷加強工作力度,使全縣婦幼衛生工作得以長足發展。
㈥鄉衛生院對村醫的管理力度,村醫對婦幼保健工作的責任心有待進一步加強,通過近半年來加強了對鄉、村級婦幼保健的指導督促檢查工作力度,村醫對婦幼衛生信息臺帳的規范有所提高,但出生死亡漏報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這說明村醫對轄區內孕產婦信息的掌握不透,問題還是在村級,有個別村醫甚至將婦幼衛生信息統計臺帳丟失。嚴重影響到全縣婦幼衛生信息統計工作的完整性。
㈦各鄉鎮衛生院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婦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明確鄉本級對婦幼衛生工作的職責任務,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管理力度。應本著全面服務于本轄區所有服務對象的原則,認真研究,如何提高本轄區婦幼保健技術服務的對策,逐步提高本鄉的婦幼保健技術服務能力,為切實保障本轄區婦女、兒童,這一社會弱勢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優質服務。
(八)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局面難以打開。新婚姻登記條例出臺后,強制婚檢被取消,婚前人群hiv檢測工作難度較大。
五、下一年度工作計劃
㈠進一步加大縣、鄉、村各級政府對全縣“降消”項目和婦幼衛生工作的領導與管理,加大政府責任目標的執行力度,將孕產婦住院分娩宣傳發動工作融入“三農、惠農”工作中,切實提高住院分娩率;
㈡加強縣、鄉、村三級防保網的建設,加強對鄉村婦幼保健人員培訓,強化對基層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拓展工作內容和范圍,不斷提高基層的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全面開展婦幼保健技術服務,加強兩個系統管理,繼續做好孕產婦住院分娩宣傳發動工作,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兩個死亡率。
㈢繼續加強鄉、村兩級婦幼人員的培訓,進一步加大婦幼保健網絡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婦幼保健網底職能,提高農村婦幼保健技術的服務能力。
㈣加大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利用健康保健服務的能力,加強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努力降低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率。
㈤加大《母嬰保健法》的執法力度,開展婚前保健和產前診斷技術服務,加強做好pmtct(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積極做好三級預防措施,提高婚前健康檢查率,降低出生缺陷兒的發生率,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和發放。
㈥對全縣托幼機構進行衛生保健管理,有計劃的對幼兒進行健康檢查,發現疾病及時矯治,治療效果評價分析,加強兒童“四病”的防治、宣傳,提倡母乳喂養。
㈦加強縣、鄉、村婦幼衛生統計臺帳的管理及運作。及時、準確、完整的做好每一個臺帳的登記統計工作。力求各項婦幼衛生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科學性。避免和杜絕各種數據的漏報、缺報和瞞報。
一、發展思路
2012年全年衛生工作的總體發展思路為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原則;明確三個主題(管理、發展、創新),推進四項制度(基本衛生保健、醫療保障、藥品流通、醫院內部管理),實現五個建設(班子建設、隊伍建設、責任體系建設、黨的組織建設、行業作風建設)。
二、總體目標
(一)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2012年參合率達到90%以上。
(二)完成縣醫院一期工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樓、珠琳中心衛生院、壩美鎮第一衛生院、壩美鎮第三衛生院綜合樓建設任務,抓住中央擴大內需的良好機遇,力爭縣婦幼保健院業務用房擴建等重點項目,加強農村鄉村一體化管理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50個,建設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養社區全科醫生20名。
(三)加大衛生執法監督力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監督覆蓋率100%,食品衛
生合格率達85%以上,行政審批及時率100%,群眾舉報投訴及時處理率100%。
(四)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3年平均水平,兒童預防接種“五苗”覆蓋率達95%以上。加強麻風病防治工作。
(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衛生縣城創建工作成果,農村改廁500座;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主要措施
按照總體發展思路和實現目標要求,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1、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完善衛生局應急辦公室建設,加強食品安全、職業衛生安全、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統籌全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加強人員培訓、應急演練和物資儲備。
2、做好醫療事故防范和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1)進一步增強各醫療衛生單位醫療事故防范意識,加強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培訓,成立醫療安全組織,落實防范措施,做好醫療事故防范工作。
(2)切實保障醫院感染科的正常運作,加強
流感病例、腹瀉病例的監測,提高重大傳染病的防控能力。
(3)建立、完善醫院傳染病報告信息系統,加強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管理。
[nextpage](4)加強艾滋病、狂犬病、結核病等主要傳染病和麻疹、乙腦、水痘等重要傳染病疫情的預防控制工作,切實控制麻風病和降低相關傳染病的疫情。進一步落實劃片管理責任制,加強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和流動兒童免疫管理。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提高整體檢測水平。
(5)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及干預,提高公眾自我防范能力。
3、加強艾滋病防治,做好省級綜合防治項目。落實“四免一關懷”配套政策。加強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告知和隨訪管理,加強孕產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總結綜合防治項目工作經驗,拓展工作內容和形式。積極開展娛樂經營場所預防艾滋病高危行為干預工作,抓好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的建設,提高入組率。
4、繼續推進母嬰安全和“降消”項目,逐步建立長效救助制度,預防和控制出生缺陷,擴大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及高危兒管理工作。
5、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繼續開展全球基金結核病防治項目,擴大免費管制肺結核病的范圍,全面完成上級結控項目各項
工作指標。進一步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病人檢測和學校疾病預防管理、指導及追蹤隨訪工作。
6、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協調作用。開展健康進學校、企業等活動;加強以食品安全、職業衛生安全、重點傳染病及慢性病防控為重點的健康教育工作。通過整合資源,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核心,醫療衛生機構為骨干,學校以及相關單位為抓手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二)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進一步提升群眾對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2012年醫院管理的主要任務和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主題、七個堅持”,即“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七個堅持:
一是堅持把領導班子作為醫院管理的決定因素。各醫療機構領導班子和領導班子成員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真正做到互相通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諒解、互相擔待、互相協調、互相補臺、互相促進。
二是堅持把抓好醫院的規劃作為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醫院的規劃定位至關重要,各醫院必須按照“管理、發展、創新”的思路修改、完善三年、五年規劃,在制定規劃中明確定位,在落實規劃中提升管理水平。
第二、加強縣、鄉、村三級防保網的建設,加強對鄉村婦幼保健人員培訓,強化對基層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拓展工作內容和范圍,不斷提高基層的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全面開展婦幼保健技術服務,加強兩個系統管理,繼續做好孕產婦住院分娩宣傳發動工作,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兩個死亡率。
第三、繼續加強鄉、村兩級婦幼人員的培訓,進一步加大婦幼保健網絡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婦幼保健網底職能,提高農村婦幼保健技術的服務能力。
第四、加大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利用健康保健服務的能力,加強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努力降低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率。
第五、加大《母嬰保健法》的執法力度,開展婚前保健和產前診斷技術服務,加強做好PMTCT(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積極做好三級預防措施,提高婚前健康檢查率,降低出生缺陷兒的發生率,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和發放。
第六、對全縣托幼機構進行衛生保健管理,有計劃的對幼兒進行健康檢查,發現疾病及時矯治,治療效果評價分析,加強兒童“四病”的防治、宣傳,提倡母乳喂養。
一、進一步推進衛生監督體系建設
1、抓規范,求創新,進一步完善機制建設
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行政處罰、投訴舉報受理等工作程序和單位內部日常工作機制,規范全縣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全面推行衛生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制度,推行輕微違法警示制、行政處罰約談制和罰款繳納到期提醒制,確保衛生執法公開、公平、公正和人性化。
2、加強能力建設,提高衛生監督隊伍的綜合素質
按照國家“十二五”衛生規劃和《2010-2020年衛生人才發展規劃》的要求,緊抓機遇,使衛生監督機構建設、人員編制和裝備配備等執法能力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結合《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的實施,著手啟動衛生監督機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根據《2011-2015年全國衛生監督員培訓規劃》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做好各專業執法技能培訓,積極推廣現場快速檢測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的應用,努力提高衛生監督工作的技術含量,使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和水平有進一步的提高。
二、切實加強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監督管理
1、完善制度,明確職業病防治任務和目標
加強對職業健康體檢機構的監督管理,依法規范職業健康體檢行為,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開展職業人群健康促進。
2、以醫療機構放射性危害為重點,做好放射防護監督管理
開展全縣醫療機構放射診療情況調查,摸清底數;加強醫療機構放射診療許可和防護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和健康管理工作;提高醫療機構放射診療項目衛生審查率和放射診療設備檢測率。
三、加強環境衛生管理,著力改善公共場所和飲用水衛生狀況
1、全面推行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工作
在住宿、美容美發、游泳、洗浴等公共場所單位實施量化分級管理,促進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加強自身管理,不斷提高公共場所衛生水平。加大對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宣傳工作,提高社會認知度。
2、強化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檢查
加強對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單位的監督檢查,以水質監督抽檢和飲水消毒管理情況以及涉水產品為重點內容,開展全面監督檢查,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確保人民群眾飲水衛生安全。
四、創新監管模式,全面做好學校衛生監督工作
會同教育部門和疾控機構,建立健全學校衛生溝通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學校衛生工作模式。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加強對學校和托幼機構監督檢查和宣傳指導,督促學校和托幼機構進一步規范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組織開展以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控、醫療服務及學習生活環境等為重點的學校衛生綜合監督檢查,努力提高學校衛生監管水平,切實保障廣大學生身體健康。
五、加強傳染病防控監督,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1、突出重點傳染病防控檢查
繼續做好以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為主的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結合季節特點,開展冬春季呼吸道和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醫療機構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內腔鏡、血透室等消毒隔離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2、加強消毒產品監管
嚴格落實產品監管責任制度,保障監管效果,以消毒劑和消毒器械的索證驗證情況等為重點,加強醫療機構使用的消毒產品監督檢查。
3、進一步加強對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監督檢查
開展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和疫情報告監督檢查,嚴格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的管理,規范醫療廢物處置,嚴防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加強對疾病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疫苗管理和預防接種、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監督檢查力度。
六、加強醫療機構和血液安全監督管理
1、強化醫療服務市場監管,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加大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非法行醫案件。重點檢查醫療機構的人員資質、消毒隔離制度落實和醫療廢物處置情況。強化醫療廣告監管,凈化醫療廣告市場。認真查處群眾關心的熱點案件,抓好大案要案的查處,曝光非法行醫典型案件,保持高壓態勢,震懾不法分子。
2、繼續加大血液安全監督力度
加強對采供血機構和臨床用血單位的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采供血行為,確保臨床用血安全。
七、開展專項整治,努力解決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
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一是開展以“加大消毒產品監管力度,保障人民群眾消費安全”為主題的消毒產品專項整治。二是開展以“加強公共場所監管,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為主題的公共場所專項整治。三是開展以“規范采供血行為,保障血液安全”為主題的采供血機構專項整治。四是開展以“加強水質監測,保障飲水安全”為主題的生活飲用水專項整治。五是開展以“強化責任意識,規范服務行為”為主題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項整治。六是開展以“加強傳染病防治監督,控制疾病傳播”為主題的傳染病防治專項整治。七是開展以“加強放射防護,規范放射診療”為主題的放射診療專項整治。通過專項整治活動,切實解決影響我縣公共衛生的重點、難點問題,依法維護群眾健康權益。
(一)進一步強化黨政行為,保障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力度。督導各鎮、各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
低生育水平的意見》,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把領導干部抓計劃生育的力度作為評價整體工作的重要標準之一,強化黨政領導的重視、支持力度。
(二)進一步規范基礎工作,夯實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基礎。下大力夯實農村基層、城市社區、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責任制“三大基石”,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在農村基層規范季普查、月訪視,實現孕前型管理。堅持分類管理,先進村抓提高、合格村抓完善、后進村抓轉化,整體推進人口計生工作向前發展。在城市社區,著力加強居委會(社區)計生干部隊伍建設,完善規章制度,努力實現城區計生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在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加大責任追究。
(三)進一步深化優質服務,拓展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空間。一是以“三新”亮美工程為抓手,推進“雙文明”創建。繼續深化新觀念、新家園、新風采活動,促進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的深入開展。二是以“三項基本”建設為主體,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圍繞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網絡、基本職責、基本能力建設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相結合,深化“民心工程”、“出生缺陷干預”、“家保服務”,為廣大育齡群眾提供計劃生育全方位、立體化服務。三是以“三項工作”為重點,加強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建設。重點抓好獎扶特扶、貧困幫扶及《條例》規定獎勵政策的落實。
(四)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優化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環境。推動建立黨政負責、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的綜合治理工作機制,不斷加大社會撫養費征收、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為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五)進一步優化隊伍建設,提升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后勁。切實穩定和加強縣、鎮、村計生組織隊伍建設,全面推行職業化管理,建立健全以崗位特點為基礎、以規范化管理為手段、以能力建設為目標的職業化管理框架體系。大力實施崗位練兵競賽活動,全面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做好人口計生工作和服務群眾的能力。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牢固樹立抓業務必須抓黨建的思想,持續抓好干部作風整頓。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意識形態責任制,馳而不息糾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慎終如始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強化醫療機構防控,推廣分時段預約診療,規范發熱門診設置,做好預檢分診。突出做好人、物同查,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繼續發揮“心在線”心理疏導作用,做好境外和重點疫區入返人員管理服務。完善應急預案、方案,強化醫療物資儲備和醫務人員培訓,全力備戰秋冬季疫情防控。
(三)加快推動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進程。一是加快實施重點債券項目建設。包括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一期、縣疾控中心規范化建設項目、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建設項目一期、縣精神病院建設項目和大羊鎮、沙河站鎮、梯門鎮、新湖鎮四家衛生院改擴建項目,以及銀山鎮、彭集街道、舊縣鄉三家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項目和老湖鎮中心衛生院二期工程。其中,大羊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已經立項,舊縣鄉衛生院新建項目已經在建。二是積極謀劃儲備項目。其中,債券項目包括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二期、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建設項目二期、斑鳩店鎮衛生院新建項目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包括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縣疾控中心規范化建設項目,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建設項目,縣精神病院建設項目和銀山鎮中心衛生院等9處衛生院改擴建、新建項目,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三是激發基層醫療機構活力,舊縣鄉衛生院、商老莊鄉衛生院、大羊鎮衛生院、彭集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省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水平》標準,部分衛生院達到推薦能力標準;爭取州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社區醫院;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及標準化建設水平再度提高。
(四)繼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落實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控費機制。繼續深化“縣管鄉用”“鄉管村用”人才使用機制。深入開展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人事和薪酬制度等方面改革。全力以赴抓好醫養結合示范創建工作,積極總結推廣沙河站衛生院與養老院“兩院一體”醫養結合典型做法和工作經驗,更加鞏固縣老年護理院、接山鎮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等機構醫養工作。
(一)進一步強化黨政行為,保障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力度。督導各鎮、各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
低生育水平的意見》,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把領導干部抓計劃生育的力度作為評價整體工作的重要標準之一,強化黨政領導的重視、支持力度。
(二)進一步規范基礎工作,夯實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基礎。下大力夯實農村基層、城市社區、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責任制“三大基石”,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在農村基層規范季普查、月訪視,實現孕前型管理。堅持分類管理,先進村抓提高、合格村抓完善、后進村抓轉化,整體推進人口計生工作向前發展。在城市社區,著力加強居委會(社區)計生干部隊伍建設,完善規章制度,努力實現城區計生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在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加大責任追究。
(三)進一步深化優質服務,拓展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空間。一是以“三新”亮美工程為抓手,推進“雙文明”創建。繼續深化新觀念、新家園、新風采活動,促進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的深入開展。二是以“三項基本”建設為主體,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圍繞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網絡、基本職責、基本能力建設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相結合,深化“民心工程”、“出生缺陷干預”、“家保服務”,為廣大育齡群眾提供計劃生育全方位、立體化服務。三是以“三項工作”為重點,加強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建設。重點抓好獎扶特扶、貧困幫扶及《條例》規定獎勵政策的落實。
(四)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優化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環境。推動建立黨政負責、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的綜合治理工作機制,不斷加大社會撫養費征收、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為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五)進一步優化隊伍建設,提升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后勁。切實穩定和加強縣、鎮、村計生組織隊伍建設,全面推行職業化管理,建立健全以崗位特點為基礎、以規范化管理為手段、以能力建設為目標的職業化管理框架體系。大力實施崗位練兵競賽活動,全面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做好人口計生工作和服務群眾的能力。
欣榮公司在縣、鎮政府、村支兩委及萬寶新區扶貧隊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目前已流轉荒蕪土地470余畝,租用時間為30年。公司產業園于2019年8月19日正式開工動土。股東會明確了發展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種植養殖為主體,科學管理,結合實際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
2019年度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基礎設施
1、8月19日公路路基開挖,需修道路2800余米,需要資金8萬余元。
2、公路圓管涵十二處,直徑0.5m的涵管需6處,0.4m的涵管需6處,需資12000萬余元(包括人工費、材料費)。
3、需砌公路擋土墻17處,大約300立方,需資1.0000萬余元。
4、公路需鋪碎石30車,每車1200元,需資3.6000萬元。
5、公路碾壓需壓路機工作1/個臺班,需資0.3000萬元。
6、綜上公路需資要14.1萬余元。
二、建設辦公房及其它用房
1、辦公樓面積120m2(含正負零、主體、裝修)一層水泥磚砌筑大約需資14.4萬元。
2、辦公設施及生活用品大約需資5萬余元:空調4臺、電腦3臺、辦公桌椅、會議室桌子等。
3、豬欄50m2。約需1.5萬元。
4、倉庫100 m2,約需4.2萬元。
5、牛欄70m2,約需1.8萬元。
6、育雛棚180 m2,約需4.2萬元;雞舍10個,每個0.8000萬元,需資8萬元。
7、基地圍欄:全長約3200m,需材料13.76萬元,人工費1.6萬元。
8、水、電(材料、人工費)約需8.8萬元(水0.8萬元、電8萬元)用電線路1300m。
9、基地保衛棚2個,約需資1.2萬元。
10、綜上共計65.49萬元。
三、油茶林翻墾
1、翻墾總面積470畝×每畝480元,計22.6萬元。
2、茶樹樹苗:470畝×75株=35250株×每株3.8元=13.395萬元。
3、人工栽培:450個工日,計8.1萬元。
4、土地租金:田310畝×200/畝=6.2萬元
土160畝×100/畝=1.6萬元
5、綜上合計:52.41萬元
四、修建水塘
1、修建水塘6口,共面積9畝,每畝需資2.5萬元(人工、材料、馬轉等費用)共需資22.5萬元。
2、綜上共計22.5萬元。
五、以上項目在2019年實施到位,總共所需金額154.5萬元,目前股東已集資60萬元,短缺金額94.5萬元。
2020年度工作計劃
根據2019年工作完成情況,2020年需要完成以下工作,才能穩定加快產業園的發展。
一、急需修建水渠4000m。
二、灌溉油茶林需修建水庫1口。
三、2020年正月中旬需購進雞苗1萬只。
四、2020年3月養殖田魚、牛、豬、鴨、羊,經果林栽培,蔬菜種植等。
五、油茶林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