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流感的預防措施優選九篇

時間:2023-02-27 11:17:2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流感的預防措施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流感的預防措施

第1篇

關鍵詞:中心靜脈導管;感染;護理措施

目前,腫瘤化療均采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進行,具有安全性高、留置時間長、患者痛苦小等特點,可更充分的滿足周期化療和營養支持的需要[1]。相關數據顯示[2],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是導管相關感染中最嚴重的類型,不僅會影響化療的進展和效果,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以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防控CRBSI具有極為重要的臨床意義。據此,本文對近期相關研究文獻進行了整理和歸納。

1 CRBSI的誘發危險因素

1.1宿主因素 湯欣[3]認為,腫瘤患者使用化療藥物,可導致中性粒細胞高度減少或缺乏,而白胞計數一旦低于4×109/L,其機體免疫功能就無法抗衡細菌的侵襲。另外,很多患者無菌意識不強,如果健康教育不足或缺失,其自我維護導管即會出現不到位,進而導致 CRBSI的發生。張曉霞等[4]指出,年齡是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年齡每增加一個等級,CRBSI發生率則增加4.645倍。

1.2導管因素 馬曉燕 [5]通過研究認為,導管相關性血栓和CRBSI聯系密切,可有效防止血液返流,減少血栓形成的三向瓣膜導管CRBSI發生率低于前端開口無瓣膜結構的導管。此外,正壓輸液接頭的消毒更換不及時可導致微生物直接進入血液引發CRBSI;而導管固定不牢,是導致導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一旦處理不及時,就會迅速發展為CRBSI。

1.3操作因素 穿刺部位是誘發導管靜脈炎的原因之一,靜脈選擇不當會導致血管機械性損傷。馬曉燕等指出,多次穿刺可使皮膚防御能力下降,增加CRBSI發生幾率。此外,李慧萍等強調,延長導管的維護期會導致敷貼黏性降低、松動,進而使敷貼下細菌繁殖增加,從而引起局部感染。

從上述研究文獻結論可以看出,CRBSI發生的危險因素多且復雜,而其中很多均可以通過有效措施得到防控,如強化健康教育、提高護理操作水平,加強護理責任心等。因此,構建系統的、科學的整體護理防控體系應該是防控腫瘤患者發生CRBSI的重要手段。

2 護理防控CRBSI的措施

2.1控制宿主不良因素 在腫瘤患者WBC急劇下降或骨髓抑制期內、感染或潛在感染期內、疑診導管相關感染"菌血癥"、"敗血癥"期內應減少,甚至不置管,以防誘發CRBSI。此外,他們特別強調,院內健康教育極為重要,不僅要針對患者,更要包括陪護者,使防控工作得到多角度的支持。而健康教育的內容要通俗易懂,具有普適性。護士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明確教育目標,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如對文化低,年齡大的患者采用一對一講解,對文化層次較高者發放資料,鼓勵其自我學習,以提高其自信心。

2.2控制導管不良因素 防止血液反流是防止CRBSI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選用柔韌性佳、排斥性小、不良反應小、防返流的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導管固定要使用透氣指數為3000的無菌透明敷料,這樣可以有利于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降低局部感染的發生。輸液接頭要采用正壓接頭,使其余三向瓣膜產生協同作用,有效預防血栓、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另外,不正確的封管方法、患者咳嗽等增加胸腔壓力的活動均可致導管內回血增加,從而增加導管內細菌定植的幾率,誘發CRBSI,因此,必須采取脈沖方式沖管并正壓封管,確保肝素帽內充滿封管液,同時要重視維護病室的呼吸道、口腔、鼻腔的通暢、清潔。

2.3控制操作不良因素 無菌操作是降低CRBSI最為重要原則之一,因此,護士在操作時要嚴格洗手、戴口罩、帽子、無菌手套、穿無菌手術衣,執行無菌配液、無菌輸注、全封閉輸注;要對導管進行嚴格的預處理,即使用肝素液沖管后,再使用5mg地塞米松溶液對導管進行充分浸泡,以防止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另外,應使用可直接降低導管出口位置細菌定值發生率的洗必泰、碘酊、碘伏、酒精等作為消毒劑,消毒范圍應保持10×10 cm,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防控CRBSI的發生已成為了目前腫瘤科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常規防控措施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體系,并發揮了有效的臨床作用。而不斷發展的護理新型理念和技術也在進一步完善著該防控的效果,但是,從本文搜集的文獻來看,其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針對于腫瘤患者及其陪護者的健康教育體系的研究較為薄弱,很多文章均是泛泛而談,并沒有體現出臨床的使用價值。此外,病情觀察是防范CRBSI的重要手段,而現有文獻中對此進行研究的寥寥無幾,這對于新崗護士的迅速成熟無疑是一種理論層面的缺失。因此,我認為,目前對防控CRBSI的研究應著重將各種新型護理概念轉化到護理細節中,從而使防范CRBSI得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郝瑾,唐婷,倪冬敏,等.1例腫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并發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212-213.

[2]Jing Zhang,Liangdan Tang,Yanlin Chen,et al.Upregulation of Abelson interactor protein 1 predicts tumor progression and poor outcome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J].Human pathology, 2015,46(9):1331-1340.

[3]Christina S, Mullins,Michael, Linnebacher.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and cancer: causality and therapeutic possibiliti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2,18(42):6027-6235.

第2篇

關鍵詞:鄉鎮規模養殖場;禽流感;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號:1007-273X(2017)03-0032-01

鄉鎮農村地區的規模養殖場和小型散養戶都存在雞與鴨、鵝混養或雞與鴨、鵝同場分隔飼養的傳統養殖習慣。而鴨、鵝大多是在戶外放養,與候鳥類及其糞便接觸較多,因此對此類養殖場禽流感的防控尤為重要。

1 禽流感病毒流行的原因分析

(1)環境方面。許多養殖場(戶)相互間隔距離太短,不符合衛生防疫要求,人員流動頻繁,又缺乏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病死畜禽隨處丟棄,不經過無害化處理,禽舍衛生狀況差,糞便不能按時清理。

(2)病原體不斷增多和變異。很明顯的是新的禽病在不斷地產生,出現了新的病原體或者某些病原體發生了變異,如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鴨肝病等就出現了不少變異毒株。這樣導致原來有效的疫苗現在變得無效或者效果不佳。

(3)細菌性病原體的耐藥株不斷產生。主要是濫用抗菌藥物,特別是飼料廠長期使用抗菌藥物作為飼料添加劑,加重了細菌抗藥性的產生。

(4)缺乏綜合性的防疫措施計劃。養殖從業人員缺乏系統性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疫病綜合防治技術。

2 診斷

禽流感是一種表現呼叫系統到嚴重全身敗血癥等多種癥狀的傳染病,禽類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一般可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作出初步診斷,同時實驗室可以通過血清學診斷而確診。防治禽流感,目前主要采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以提高健康家禽的抵抗力和減少患病家禽的死亡率為目標,減少禽流感病毒對養禽業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

3 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禽流感病毒潛伏期一般為3~5 d,最長可達21 d。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常無任何病狀而突然死亡。雞一般病初表現為精神沉郁、厭食、垂頭縮頸、隨后出現雞冠和肉髯發紺、頭部水腫、眼瞼腫脹、結膜炎、呼吸困難、常發出“咯咯”聲,鼻分泌物增加,病雞常有搖頭表現,嚴重者窒息死亡。有的病雞出現神經癥狀,如驚厥、作圓圈運動、癱瘓和眼盲。母雞表現就巢性增強、產蛋量下降、腹瀉等癥狀。

4 綜合性防控措施

首先,要給家禽提供全價配合飼料和充足干凈的飲水,使雞體質強壯而增強對病毒的抵抗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具有堅強免疫力的雞群;同時做到圈舍要通風良好及做好家禽在不同時段的免疫接種工作。

4.1 疫病發生時的基本預防措施

(1)立即封鎖雞場,停止家禽購進、賣出和轉移家禽等導致禽病傳播流行的活動。

(2)隔離病雞,指定專人負責,使用專用的飼料及用具。

(3)組織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確診,查明病因及傳染源的傳播途徑。

(4)雞場內外要做到徹底全面的噴霧消毒。妥善處理好病死雞,特別是對病死雞的尸體、糞便、墊料等應運往專業技術部門指定的地點集中燒毀或消毒深埋處理。

(5)對假定健康雞群采取緊急預防接種。

4.2 疫病發生時的基本防控措施

(1)建立嚴格的檢疫制度,隨時了解當前禽病發生和流行的特點,把握禽病發生的趨勢。

(2)加大推廣新技術的力度,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以及專業技術水平。

(3)嚴禁從疫區或可疑地區購買雞苗、種蛋或雞類加工食品;推廣新飼養模式,減少傳染機會,實行全進全出的制度。

(4)禁止家禽與野生水禽類直接或間接接觸。

(5)飼養員接觸過水禽類后要及時更換衣服,進場工作前要經洗澡和消毒后方可進入家禽飼養場工作。

(6)加強雞舍內外的隔離和消毒工作。

(7)對來往飼養場的車輛、人員要執行嚴格的消毒程序。

(8)注意不要與水禽類動物混養,做到不讓野鳥類進入禽舍。

第3篇

中圖分類號:R2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0)11-0085-01

標準預防的觀點認為,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傳染性。不論其是否有明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性的皮膚與黏膜,均需進行隔離。甲型H1N1流感自2009年3~2009年4月在墨西哥等地暴發以來,以較快的速度傳入我國,并在我國迅速蔓延,在我縣境內沒有確診病例之時,本院收治1例鄰縣送來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后經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患者咽試子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本院對所治患者在醫院的診療活動中均實施標準預防措施,包括洗手、穿隔離衣、戴帽子、口罩,診療活動中標準防護后沒有發生院內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院是一所中醫專科二級甲等醫院,現有病床300余張,年門診20余萬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1.3萬人次,年報告各種法定傳染病100余例,常見的是傷寒與副傷寒、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結核、HIV感染病例。2009年12月15日17時,患者黎某,男,17歲,云南富源某鄉鎮人,身高1.56m,體重46kg,以頭痛和腿痛、發熱人院外科,入院2h后疑似甲型H1N1流感轉入內科隔離治療,2009年12月17日上午6時30分死亡,患者在院時間37h,其中在隔離病房27h,普通病房10h。一對甲型H1N1流感為醫院首次報告。也是2009年縣境內唯一1例確診患者。

1.2 方法對確診患者在醫院整個診療活動中所接觸的醫務人員和其他后勤保障人員均發放“甲型流感密切接觸人員健康告知書”,由本人填寫基礎信息和健康觀察內容,包含體溫、咽痛、咳嗽、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痛、嘔吐、腹瀉等以及檢查結果和其他癥狀體征,觀察期自接觸之日起滿7d后交由防保科統計。

2 結果

接觸人員28名,在實施整個醫療救護過程中均按照標準防護穿戴工作衣帽、醫用防護口罩,按照手衛生進行洗手。其中救護車駕乘人員4名、放射科檢驗人員2名、臨床科室醫生5名、護理人員10名、參加會診醫生7名(疾控2名戴N95型口罩),經過7d觀察后統計,接觸人員中,年齡最大53歲,最小20歲,以青壯年居多;男性12名,女性16名男女之比1:1.16,無明顯差異。體重超過80kg以上有5人,占總人數17%,無孕婦及其他高危因素人員。

在7d觀察期內,體溫有4人超過36.5℃,但在37.1℃以下波動,其他24人體溫在正常范圍;有3人有輕度咽痛1d,1人自述有胸痛和咳嗽,肺部無陽性體征,其它人員一切正常。

第4篇

【關鍵詞】留置導尿;尿路感染;預防措施

1留置導尿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原因

1.1導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正常情況下尿道是一個無菌環境,插管導尿是侵入性操作,常可導致尿道粘膜損傷;若無菌觀念不強,尿管污染,可使細菌通過尿管直接種植在膀胱內,為細菌侵入及增殖創造了條件,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

1.2尿管留置時間是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導尿管對人體是異物,當插入尿管并長期留置尿道膀胱內,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壞正常的生理環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對細菌的防御作用。岳素琴[1]在留置尿管時間與尿路感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調查了233例尿路感染病歷,留置導尿占醫院內尿路感染的66.5%。當天插尿管發生尿路感染占3.43%。留置導尿1天、2天、大于或等于14天者,尿路感染發生率分別是6%、9%及91%。徐敏[2]調查30例留置導尿病人,3天菌尿發生率為26.7%,7天發生率為66.7%。10天發生率為93.3%。以上數據說明醫院泌尿系感染與尿管保留時間有直接關系,且尿管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

1.3護理因素:在導尿操作前,不注意手衛生,消毒不嚴格,操作不戴無菌手套或手套、無菌尿管被污染不更換均可將尿道口細菌帶入膀胱,造成菌尿。操作過程中動作粗暴,造成尿道黏膜損傷為細菌增殖創造了條件。另外操作后宣教不到位,患者知識缺乏,自己強行拔管或隨意分離尿管與集尿袋接口等,也為尿路感染提供了機會。

1.4患者因素 在留置尿管的過程中,患者自己也是導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插管過程中患者躁動不安,導尿管觸及尿道壁,或者未經醫護人員允許自己強行拔管,導致尿道黏膜破潰,削弱了尿道黏膜對細菌的抵抗作用。如果尿管未完全脫出時,患者或家屬自行將尿管插入尿道,或引流管銜接處脫離時又擅自接回。這些都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

1.5長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長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多。陳文良等[3]27例預防性使用廣譜抗生素超過14天,真菌性泌尿系感染率為53.57%。而且各種細菌對各類抗生素敏感率僅為40%。說明廣譜抗生素的長期應用雖然能有效地預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

2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預防措施

2.1嚴格掌握導尿指征,縮短留置尿管時間:樹立插入尿管就會引起感染的觀念,不能用留置導尿解決尿失禁和記錄出入量問題。對尿失禁女性患者可采用尿不濕,男性則采用中號保鮮袋接尿,更換時及時清洗會。對已留置導尿的患者,注意訓練自主排尿功能,定時夾閉尿管,鍛煉膀胱收縮功能力,縮短留置尿管時間。

2.2導尿管的選擇:插管前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尿路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尿管。插入動作要輕柔?目前廣泛采用氣囊硅膠尿管,對黏膜刺激小,氣囊的內固定也避免了膠布外固定易污染及固定不牢的缺點。一般情況下每月更換1次。氣囊導尿管的頭部到氣囊的距離為4~6cm,要將氣囊完全送人膀胱,必須見尿后將尿管插入6cm以上,再慢慢往回拉,這樣氣囊才不會因插入過淺而損傷尿道。在確定氣囊完全進入膀胱時,根據患者情況,一般男性注入5~10ml生理鹽水,女性注入10~15ml生理鹽水,方能防止尿管脫出和尿漏。

2.3遵守操作規程,嚴格無菌操作。進行尿管護理時操作要認真,特別是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須保持無菌,同時要保證見尿后再插入尿道的尿管應絕對無菌。留置期間若尿管脫出,應更換尿管重新留置。

2.4安全防護:操作前要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講解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對躁動不安或意識不清的患者可采取保護性約束。減少因知識缺乏而強行拔管造成尿道損傷。

2.5 減少或避免膀胱沖冼:對留置導尿的患者,在許可情況下鼓勵多飲水,已達到多排尿,而進行生理性膀胱沖冼的目的,每日飲水不少于1 500~2 000 ml,平均每小時尿量50 ml左右。

2.6保持尿道口清潔:留置尿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外陰及尿道口周圍2次,每次大便后應先清潔會,再及時消毒會陰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管清潔無菌。

2.7 采用密閉式引流系統:盡量避免分離尿管與集尿袋接頭,從而減少感染機會。研究表明:普通集尿袋3天更換一次,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換一次較合理。

2.8 保持引流尿液通暢:隨時注意觀察尿液顏色/尿量,注意避免尿管/引流袋彎曲受壓,保持其通暢,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應低于恥骨聯合,防止尿液反流,一旦發生尿道口污染,應進行早期局部治療,防止細菌逆行感染。

綜上所述,導尿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預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嚴格無菌操作;嚴格掌握導尿指征;盡量不插管;留置尿管后要嚴格進行尿管護理;盡量縮短留置時間;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尿路感染的發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參考文獻

[1]岳素秦.醫院內尿路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5):358

第5篇

關鍵詞:鴨疫巴氏桿菌病;流行特點;診斷技術;防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1-0030-02

鴨疫巴氏桿菌病是危害雛鴨的一種接觸感染性疾病,該病呈急性或慢性敗血癥過程,以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干酪性輸卵管炎和腦膜炎為特征。由于該病的傳播和蔓延快,常給養鴨場和養鴨專業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有效的方法是早期診斷、及時防制,有效的切斷傳播途徑和消滅傳染源是防制該病的關鍵。

1 病原學

鴨疫巴氏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不運動、無芽胞。菌體寬0.3~0.5 μm,長1.0~2.5 μm。單個、成雙或呈短鏈狀排列,沒有觀察到運動[1]。在豐富蛋白胨、蛋白胨血瓊脂或巧克力瓊脂上36 ℃微氧環境中培養2 d可見光滑的、無色素的菌落。最適生長溫度為37 ℃,多數細菌可在45 ℃生長,而在4 ℃不生長[2]。

2 流行病學

2.1 易感動物

主要發生于2~7周齡的雛鴨,以2~3周齡雛鴨最為嚴重。5周齡以下的雛鴨常在出現癥狀后1~2 d死亡,較大的鴨子可存活較長時間。種鴨也可感染、帶菌及排菌[1]。

2.2 傳播途徑

該病可以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飛沫、塵土等經呼吸道、消化道和損傷的皮膚(特別是腳部皮膚)等途徑傳播[3]。

2.3 流行特點

該病在潮濕多雨、寒冷季節多發,也有很多學者認為炎熱季節多發。應激條件是一個誘因。發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差異較大,為5%~80%和5%~75%,在衛生條件好、飼養管理較好的鴨場,該病多呈散發性,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很低,不超過5%[1,3]。

3 臨床癥狀

急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嗜睡、縮頸,兩肢癱軟,共濟失調,鼻孔有漿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拉淡綠色稀糞,瀕死時出現神經癥狀,最后全身痙攣而死[1]。慢性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少,頭、頸歪斜,生長受阻。

該病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為主。有的病鴨兩腳發生癱瘓,不能行走。一般于發病后1~3 d死亡。病程稍長者可見局部關節腫脹,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也有患鴨掌部腫如核桃大,切開見有膿性和干酪樣壞死[1]。幼鴨呈現多發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的跗、腕以及肩關節發生腫脹、發熱和疼痛。腳麻痹,起立和行動困難。患鴨食欲和體溫正常,瘦弱,發育遲緩,精神倦怠,眼和鼻有分泌物,有輕度咳嗽和打噴嚏,下痢,部分病鴨出現共濟失調。

4 病理變化

病理剖檢最明顯的變化是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及肝脾腫大等。急性病例可見嚴重的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蓋纖維性滲出物,慢性病例表現為心包增厚、混濁,與纖維性滲出物粘連在一起;肝臟腫大,有肝周炎、肝壞死;氣囊混濁、增厚;有些病例可見腦部充血、腦膜炎等;少數日齡較大的鴨見有輸卵管發炎、膨大,內有干酪樣物質[1]。

5 診斷

5.1 臨床診斷

根據發病特點、臨診癥狀及剖檢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因鴨大腸桿菌病也常出現肝周炎、心包炎和氣囊炎,因此,在臨床診斷上需與大腸桿菌病相區別。一般鴨大腸桿菌病潛伏期比該病短,多突然發病,迅速死亡,剖檢時腹腔常有特殊臭味,有明顯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癥,腹腔纖維素性滲出物為乳白色、濕潤、呈凝乳狀,肝臟腫大,有時呈銅綠色。而鴨疫巴氏桿菌病剖檢時,腹腔一般無特殊腥臭味,其纖維素性滲出物常較薄而透明,較干燥,肝臟腫大,多呈土黃色或棕紅色[4]。鴨疫巴氏菌病還易并發或繼發于雛番鴨“三周病”或雛鴨病毒性肝炎。若要進一步確診,需做細菌的分離和鑒定。

5.2 血清學技術

5.2.1 熒光抗體法 謝永平等[2]應用直接熒光抗體法檢測急性病例,涂片標本上可見黑暗的背景有帶綠色熒光的菌體,本法特異性強,快速而簡便,效果良好。李家奎[4]等用從肝、腦分離的細菌及組織涂片抗體染色證明,肝臟檢出菌數多,并認為死亡小鴨的病程與細菌抗原的定位和菌體數量的多少有關。

5.2.2 ELISA法 張鶴曉等用裂解的Ⅰ型RA菌體作為包被抗原,建立間接ELISA方法,檢測鴨血清中抗RA抗體;胡清海等用脂多糖(LPS)作為包被抗原,建立了間接ELISA方法來檢測血清中抗體。

6 防制措施

由于該病多發生于冬春季節,所以要做好鴨的防寒保溫工作,育雛室要通風、干燥,勤換墊草,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轉群時全進全出,轉群后禽含需徹底消毒,同時避免應激因素的影響。

一旦發生該病,可在每千克日糧中加入3 g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 g,喂服,連用4 d,能很快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是單獨肌肉注射鏈霉素和雙氫鏈霉素,在發病前期或疾病的早期用三甲氧芐氨嘧啶(8%)+磺胺嘧啶(40%)聯合給藥亦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方法是1 mL藥物中加入到4 L飲水中,連續給藥3~5 d。治療用藥也可用林可霉素和壯觀霉素聯合肌注或青、鏈霉素聯合肌注。青、鏈霉素劑量為2~4萬IU/kg,每天2次,連用3 d,還可肌注2.5%海達注射液 0.5 mL/kg,2次/d,連用3 d[5]。

接種鴨疫巴氏桿菌疫苗,7~10 日齡注射1次,20~25日齡再注射1次,保護率可達 90% 以上。

發病的鴨場應采取綜合防制措施,消除和切斷傳染源,達到控制和預防該病的目的。可用抗毒威帶鴨消毒,每兩周帶鴨消毒1次。對病死鴨應進行無害處理,隔離發病鴨群,以制止疾病的傳播。鴨舍經徹底清潔消毒后,空閑15~30 d周方能使用。不同年齡的鴨群應分開飼養[3]。

參考文獻:

[1] 卡爾尼克BW.禽病學(第9版)[M].高 福,劉文軍,譯.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

[2] 謝永平,徐光霞.我國鴨疫里默氏桿菌病研究進展[J].貴州畜牧獸醫,2001,25(3):10-11.

[3] 潘孝成,章孝全.安徽省鴨疫巴氏桿菌的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0,28(3):372-374.

第6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91

導尿并留置尿管是臨床上搶救危重患者、某些大手術后、排尿困難患者常用的一種操作技術,而長期留置尿管后引發的尿路感染卻是一種常見的院內感染,居醫院感染的前3位。有資料顯示,醫院獲得性感染40%為尿路感染,70%以上尿路感染與尿管有關[1]。因此留置導尿中如何預防和控制感染成了臨床工作中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本文查找留置導尿中引起尿路感染的相關因素,探討有效的預防措施。提示醫護人員應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的適應證,縮短留置尿管時間,加強無菌觀念,加強對留置導尿后的護理,可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現將留置導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總結如下。

尿路感染相關因素

留置時間過長:大量研究表明,尿路感染與留置尿管的時間呈正相關。留置尿管患者菌尿發生率按每天5%遞增,長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幾乎100%發生菌尿,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2]。

機械性損傷:導尿管在插入過程中損傷尿道黏膜,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強行插入極易引起黏膜損傷。而導尿管插入長度不夠,氣囊段未完全進入膀胱,注液后壓迫尿道,亦可致尿道黏膜損傷。導尿管本身作為異物也可導致尿道黏膜及膀胱黏膜產生刺激性炎癥。

操作者無菌觀念差:操作前未按要求執行六步洗手法,外陰消毒不徹底,動作粗暴;操作中未嚴格區分無菌區和清潔區,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等極易將細菌帶入尿道內,引發感染。

破壞引流系統的密閉性:頻繁更換集尿袋,疑似導尿管阻塞時,用注射器疏通,進行不必要的膀胱沖洗等,這些操作破壞了泌尿系統的密閉性,增加了細菌入侵的機會。

健康宣教不到位:對于留置導尿的患者,護理人員未能進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屬不能正確掌握留置導尿的日常護理和注意事項。同時對醫務人員預防尿路感染的在職教育也欠缺,導致了尿路感染的增加。

預防措施

嚴格掌握適應證,縮短留置時間: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分析,選擇是否需要留置尿管,能不留置的盡量不要留置,不能用留置導尿解決尿失禁和記出入量問題,對尿失禁者,女性可用尿不濕,男性可用接尿器或保鮮袋接尿。對已留置導尿的患者,注意訓練自主排尿功能,定期開管。同時,每天對留置導尿患者進行評估,盡早拔除尿管。研究證明,尿路感染與留置時間呈正相關,因此,盡早拔除尿管是防止泌尿系統感染的關鍵[3]。

導尿管的選擇:導尿前應對患者進行評估,首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導尿管的型號,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選擇12~14號,成年女性選擇16~18號,目的是減少尿管對尿道黏膜的刺激和損傷。其次是尿管材質的選擇,應選用質地柔軟、對黏膜刺激性小的硅膠尿管。有研究證明,橡膠導尿管發生尿道炎者22%,而硅膠管僅為2%[4]。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泌尿系是一個無菌的環境,操作前洗手(六步洗手法),按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導尿前徹底清潔患者會,認真消毒尿道口。操作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個無菌區域,不慎污染時及時更換,拔出的導尿管切忌重新插入,以免污染。插管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男性尿道狹窄難以插入時,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去掉針頭,抽取少量滅菌石蠟油從尿道口注入,減輕插入時的摩擦,盡可能縮短操作時間,避免反復多次插入,減少污染機會。在引流過程中若發生脫落及滲尿,應采取無菌操作處置,更換已脫落的導管。

留置尿管的護理:保持會清潔,每天用1%新潔爾滅或2%醋酸洗必泰及碘伏等消毒外陰,導尿管與尿道連接處用消毒液擦拭,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從尿道處上行感染[4]。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其扭曲、堵塞及滑脫,疑似導尿管阻塞應更換導管,不得沖洗。同時避免不必要的膀胱沖洗,不要輕易分離尿管與集尿袋的接頭及頻繁采集尿標本,盡量保持其密閉性,以減少細菌污染。導尿管每兩周更換1次,集尿袋每周更換2次,集尿袋及引流管位置低于恥骨聯合,防止尿液逆流。采用間歇性引流夾管方法,加強膀胱功能鍛煉。

加強健康教育:尿路感染的治療成功,不僅依靠抗菌藥物,更應注意糾正可能存在的易感因素,并鼓勵患者采取一些自助的預防措施,這在經常發生的患者尤為重要[6]。醫護人員應教會留置導尿者注意個人衛生,每天大便后及時清洗會陰,保持會清潔。攝入營養豐富的食物,改善機體營養狀況,少吃油膩及刺激性強的食物。同時多飲水,每日飲水量要達2000ml以上,增加尿量,以達到泌尿道自凈的目的,保持泌尿道清潔。

醫護人員的在職教育:醫院感染管理科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進行相關感染率的監測,定期將監測結果反饋給病房。舉辦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的在職培訓,使得每個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認真執行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的預防控制措施。有資料表明,此措施執行后導尿管相關感染率由32‰下降至17.4‰。

總之,留置導尿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故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必要的情況下,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盡量縮短留置導尿的時間,維持系統的密閉性,加強護理,加強健康宣教,建立住院患者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率監測,并定期將資料反饋給病房,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黃青敏.留置氣囊導尿管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4):541.

2 呂建萍,方玟,李小林,等.留置導尿過程中集尿袋更換時間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4):975-976.

3 紀蓮蓮.導尿及留置尿管的護理[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5,37(2):187.

第7篇

關鍵詞:農村禽流感防疫;問題;措施

1 禽流感概述

禽流感,指的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導致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禽類傳染病。禽流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同時還帶有一定的"毀滅性",一旦爆發將會給養禽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嚴重阻礙養禽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危及公共衛生安全[1]。所以,針對禽流感建立一個長效機制,重視且做好基礎免疫工作,積極防止禽流感的發生和蔓延,已經成為熱點研究之一。

2 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的問題

2.1防疫禽流感宣傳力度不夠 在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宣傳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相關主管部門未能做好防疫禽流感的宣傳工作,沒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以及網絡等現代宣傳媒介,甚至沒有印發宣傳資料,以致于養殖戶對此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不利于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2]。

2.2養殖方式和觀念落后 農村養禽業存在諸多問題,如養殖規模不大、管理不精細以及防疫條件不理想等。養殖者不重視甚至不支持免疫工作的開展,從而導致免疫密度無法獲得顯著提升。另外,受經濟因素以及傳統觀念的影響,養殖者未能充分認識到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隨意丟棄甚至食用病死家禽的問題比較突出,給農村禽流感整體防控工作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3基層防疫隊伍存在的問題 部分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無論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實際操作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一些村級防疫員,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弱,再加上上級主管部門未能有效落實相關培訓工作,導致一些最前沿的禽流感防疫技術沒有得到理想的推廣以及應用。一些農村基層獸醫機構有待完善,主要問題有工資偏低、工作責任不具體以及基礎設施落后等,這給農村地區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2.4動物防疫的組織管理薄弱 動物防疫工作不僅是政府行為,同時也是社會行為,還是公共衛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其組織管理工作應由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目前,動物防疫的組織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下述問題:①動物疫病防疫未能真正納入政府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使得一些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存在認識上的偏頗,認為該項工作是畜牧獸醫部門的工作,因而在相關的組織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不重視甚至不參與的問題;②動物防疫法律體系有待健全,受此影響,一些防疫政策和技術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和推廣;③動物防疫監督執法工作有待落實,未能實現對阻撓免疫行為的有效打擊。

3 解決措施

3.1擴大宣傳,強化農民的疫病防控意識 在禽流感防疫工作正式開始之前,當地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重視和做好宣傳工作,一方面要責任到人,調動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以及網絡等現代宣傳媒介以加深養殖戶對禽流感防疫工作的認識。一線防疫工作人員應充分認識宣傳的重要性,并積極落實到行動中去,如貼防疫標語,將防疫宣傳資料準確發放到每一位養殖戶的手中,并予以必要講解,從而使養殖戶充分認識到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主動參與到該項工作中來[3]。

3.2推廣技術,注重疫情預防知識的普及 建議重視和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預防知識以及技術的普及工作。各個基層站應設立一個專門的禽業科技知識宣傳專欄,結合當地條件和需要推廣適宜的養殖技術,實時動態公布當前最新的禽類疫病預防知識,強化養殖戶預防為主的養殖理念,使他們懂科技且能夠做到合理運用,從根本上推動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可持續開展[4]。

3.3強化培訓,提高基層防疫隊伍專業水平 重視并做好基層防疫隊伍的技術培訓工作。通過培訓班以及講座等形式深化防疫人員的基礎知識以及法律知識,強化其基本操作技能。對業務不精的防疫人員應加強教育,同時嚴格落實優勝劣汰以及按勞取酬制度,充分激發防疫人員的工作熱情。建議適當提高基層防疫人員的薪資及福利待遇,通過獎懲機制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針對年齡偏大的基層防疫員,建立健全退休制度,根據工作年限發放相應數額的退休工資獎勵[5]。如此一來,能夠顯著提升年輕一代基層防疫人員的工作信心,又達成了新老防疫人員自然更替的目的,同時還推動了基層防疫隊伍的不斷完善,為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4加大投入,建立動物防疫長效機制 不斷完善農村動物防疫網絡,如設立村級動物防疫室,要求其充分做好如下工作:①每年春秋兩次普免以及新補欄禽類的補免工作;②防疫檔案建立和完善;③動物標識的佩戴;④圈舍消毒;⑤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⑥疫情觀察等[6]。

3.5應重視和推動法律體系的建立與健全 在建立與健全法律體系的過程中,應突出其可操作性以及強制性,尤其要細化和明確相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使其在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有法可依。與此同時,應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將防疫目標通過層層落實的辦法具體到個人,避免"重布置、輕檢查"的問題,逐漸建立一個科學的動物免疫監督機制,從而保障基礎免疫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采用多層次目標責任制;②采用獸醫責任制;③制定科學嚴謹的檢查標準等[7]。

4 總結

在當前形勢下,深入研究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具有相當積極的現實意義,是推動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途徑,將會對農村整體發展產生直接且重要的影響。所以,面對現階段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應明確工作思路,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保障農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推動農村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鳳橋.農村禽流感防疫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養殖與飼料,2010,10(12):81-82.

[2]陶雪江.淺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術[J].畜禽業,2010,10(15):4-5.

[3]金云武.農村禽流感免疫效果調查分析及對策[J].福建畜牧獸醫,2010,6(17):18-19.

[4]金云武.淺談農村禽流感免疫效果分析及對策[J].福建農業,2010,11(22):29.

[5]汪煒.流行病應急響應的國際合作--聯合國領導下的禽流感防疫機制透析[J].戰略決策研究,2014,4(32):87-95.

第8篇

【關鍵詞】 護理干預;腦膜瘤;并發癥;預防措施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949-02

腦膜瘤是指源于腦膜的中胚層的一種腫瘤,其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外傷等相關因素有關[1],首次進行手術治療后,因腫瘤局部浸潤性質的生長,腫瘤周圍常伴有重要的血管、神經難以將腫瘤全部性的切除,而至腦膜瘤再次復發,根據患者的身體癥狀、體征以及自身素質,以及針對腫瘤的相關部位,形成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筆者現將護理干預措施外預防腦膜瘤切除術后早期并發癥中的應用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收治的腦膜瘤患者88例進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在45-78歲,平均年齡在56.29±2.16歲。其中矢狀竇旁腦膜瘤的患者23例,大腦鐮旁腦膜瘤的患者20例,橋小腦角腦膜瘤的患者15例,嗅溝腦膜瘤的患者1l例,側腦室腦膜瘤的患者5例,小腦幕腦膜瘤的患者4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預防腦膜瘤切除術后早期并發癥的措施,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觀察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預防腦膜瘤切除術并發癥的措施如下:

1.2.1 顱內出血 患者往往有意識改變,表現為意識清醒后又逐漸發生反應遲鈍、嗜睡甚至昏迷。主要原因是術中止血不徹底,導致術后出現滲血,或瘤夾脫落導致動脈瘤再出血,顱內壓驟然升高也可導致再出血。密切觀察患者意識情況,一旦發現再出血征象,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1.2.2 腦血管痙攣 腦血管痙攣是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原因。腦血管痙攣多開始于出血72h后,在7d達到高峰。動脈為減少腦血管痙攣的發生,我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早期手術: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紅細胞破壞產生5-羥色胺,兒茶酚胺等多種血管活性物質作用于腦血管發生血管瘤破裂圍手術期腦血管痙攣發生率為40%-60%,且持續2-3周[2]。痙攣患者早期手術,盡早清除積血,可防止腦血管痙攣的發生。

1.2.3 應激性潰瘍 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應激性消化道出血現象,鼻飼前回抽胃內容物,觀察有無咖啡樣或者新鮮的血液,患者是否有嘔血以及黑便、柏油樣便等情況[3],發現異常報告醫生處理。遵醫囑禁食水、胃腸減壓,給予止血、抑酸、保護胃黏膜等對癥治療。

1.2.4 腦水腫 由于腦組織長期處于壓迫狀態,在切除腫瘤后,腦組織灌注壓隨之增加,術后會產生反應性的水腫使顱內腫瘤加之。表現患者術后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出現昏迷,雙瞳不等大,會伴有惡心、嘔吐癥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遵醫囑足量按時的快速使用脫水劑,并準確記錄24h的出入量。不能因補充機體的血容量而延誤脫水藥物的使用.使腦水腫加劇甚至發生腦疝。嚴格控制液體的入量及準確的輸液速度。準守“量出為入,寧少勿多”的輸液原則。嚴格控制晶體液體的輸入速度,避免加重腦水腫的發生,控制日輸入量

1.2.5 癲癇 嚴密觀察術后癲癇發作的先兆癥狀,如患者出現頭昏、頭痛或頭痛加劇,煩躁不安、局部肢體感覺障礙、抽動以及幻覺等,出現上述癥狀,應加以重視,并向醫生匯報及時進行處理,防止癲癇發生。患者出現癲癇發作時,立即給予頭低側臥,下頜稍向前,頭偏向一邊時唾液和呼吸道內分泌物流出嘴角;保持呼吸通暢,隨時吸呼吸道內分泌物防止窒息。

1.3 數據處理 統計分析使用SPSS11.3軟件包完成,P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實施腦膜瘤切除術后并發癥的措施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比較差異顯著(P

3 討 論

腦膜瘤切除術后早期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后的預防并發癥的措施能夠明顯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減少疾病的復發率,降低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護理人員掌握與本病相關并發癥的理論知識,術后嚴密觀察病情及并發癥的處理,能夠加快腦膜瘤疾病患者的恢復,盡可能降低致殘率,能夠提高患者的術后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顧薇薇.顯微外科治療垂體瘤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2(4):3728.

[2] 王大明.電解可脫式鉑金彈簧圈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J].中華外科雜志,2009,83(21):1389-1391.

第9篇

21世紀我國腦卒中患者發病率已經占世界首位。在腦卒中患者中泌尿系統感染發病率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是留置導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留置導尿伴隨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管作為異物影響膀胱對細菌的正常沖刷作用。從而增加感染的危險,是常見的一種留置導尿并發癥。①所以,腦卒中留置導尿患者,如何有效預防醫院內尿路感染,已引起許多臨床工作者的關注,現將相關研究綜述如下:

1 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及其診斷

1.1 尿路感染發生率

尿路感染是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癥,國內研究均表明,腦卒中留置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發病率較高,國內容桂榮等報道②,在尿路機械性操作或有導尿管的患者中約20%~60%的患者有尿路感染,占醫院獲得性感染的40%。俞學紅等③認為,留置尿管3天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為31%。5天以上感染的幾率為74%,長期留置尿管感染的幾率幾乎為100%。國外的研究數據。④與國內上述研究基本一致。研究證明,女性、老年人、自身慢性疾病都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⑤

1.2 尿路感染診斷依據

參照2001年衛生部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泌尿系統病歷學診斷標準,尿培養革蘭陽性球菌,菌落數≥105cfu/ml

2 腦卒中留置導尿并發尿路感染的危害

2.1增加病死率

腦卒中留置導尿伴隨尿路感染容易導致持續性菌尿,并有發生嚴重腎盂腎炎和無癥狀細菌尿,甚至嚴重菌血癥的危險⑥從而增加患者痛苦,導致病死率的增加(25~60%)。⑦

2.2增加住院費用及時間

腦卒中患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不僅增加治療費用,而且增加腦卒中的治療難度,及患者的住院時間,據國外文獻報道,每發生1次尿路感染將會花費至少600美元。假如并發菌血癥將至少花費2800美元,尿路感染導致住院時間的延長,平均延長2.4~10.3d。⑧

3 相關因素

3.1 腦卒中疾病的影響

因腦卒中導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礙,臨床上常表現為排尿困難或尿失禁,需長期留置導尿這將更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

3.2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老年人腎血流量減少,腎臟濾過率降低,腎小管重吸收與排泄功能減退,腎臟濃縮能力不足,此外,對糖的重吸收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有更多的糖從尿液中排出,從而使糖尿病加重。老年人的膀胱肌肉萎縮,肌層變薄,纖維組織增生使膀胱變小或括約肌松弛容易變小,這些變化,可使老年人排尿次數增多,每次尿量減少。也有的老年人可由于逼尿肌無力或者習慣性便秘、尿路結石等原因,而引起尿潴留,排尿不徹底等癥狀。還可以由于括約肌收縮無力或大腦皮層對低級中樞神經的控制能力降低而出現尿失禁,致使泌尿系感染。老年人的輸尿管,膀胱容易形成憩室可導致細菌存留,故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3.3 女性患者的解剖結構

女性泌尿系統感染多由上行感染引起,首先是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長度只有4cm左右,而且尿道括約肌薄弱,細菌很容易從尿道侵入膀胱。其次,女性的尿道口與陰道,靠得較近,國外有研究證實,大便失禁是長期留置導尿伴隨尿路感染的主要風險因素,94%的尿路感染有大便失禁。⑨

3.4 環境因素

由于患者長期臥床機體抵抗力低下,外在環境的污染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⑴空氣污染,病室內空氣是主要污染來源,探視及陪護人員的活動給消毒帶來困難,因而污染病區和病室。⑵護理人員為傳染源,大多時腦卒中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而護理人員不能做到一對一護理,護理人員的雙手不認真清洗,消毒,成為傳播細菌的媒介。⑶床單位的污染,腦卒中患者常因嘔吐,大小便失禁,腹瀉而使床單位污染,不及時更換也易受細菌感染。⑷外陰的清潔,大小便失禁,患者易污染尿道口,增多的陰道分泌物也易污染尿道外口致尿路感染。

3.5 抗生素不合理應用

腦卒中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多種疾病,這些病人大部分曾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細菌對各種抗生素的耐藥明顯增加,而致人體生理機能改變,而致菌群失調,使交叉感染,條件致病菌,雙重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

3.6 營養因素

多數腦卒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吞咽困難,應激性潰瘍等,病人吞咽功能下降,長期臥床,進流質飲食,這樣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的蛋白血癥,機體抵抗力進一步下降易導致尿路感染。

4 預防護理措施

4.1 加強基礎護理,積極治療原發病,加強基礎護理:(1)、病室環境的消毒,定時開窗通風,控制家屬探視時間及次數,每天用1:500含氯消毒液濕式打掃2次,并進行紫外線消毒。這樣可殺滅空氣中細菌,杜絕醫源性感染。(2)、保持床單位的整潔,及時更換被污染的床單位。保持干凈、清潔、平整,減少致病菌的侵害。(3)、保持外的清潔,勤換內褲,大便后用干凈衛生紙擦拭或用溫水清洗,應從前向后,避免污染尿道口。洗滌時所用的盆要專人專用,防止交叉感染。

4.2 留置導尿患者的護理:(1)、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護士的干預來避免不必要的導管安置和限制導管使用時間可減少尿路感染,⑩應加強相關培訓,通過教育和實現新知識補充,并用新知識指導實踐,⑾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2)、尿管的選擇:選擇尿管過粗不但易造成劇烈刺激,且造成組織損傷,臨床上應根據具體情況個性化選擇。硅膠導尿管,表面光滑、壁薄、柔軟、內經相對粗,尿液流速快,不易形成殼垢、難堵塞,對人刺激小,減輕留置導尿管的副作用。⑿目前臨床應用較多。(3)、導尿的無菌操作:導尿時無菌操作不正規或消毒不嚴格均可將尿道口的細菌帶入膀胱造成菌尿。無菌操作是預防感染的前提,馬保俠研究表明,如果將導尿管與集尿袋連接先后順序加以改動,先連接氣囊導尿管與集尿袋,然后在接常規的順序進行導尿,更符合無菌操作。⒀(4)、集尿袋更換時間:留置導尿的腔內逆行感染病原菌多來自集尿系統:集尿袋、膀胱沖洗液,為保持密閉性,應盡量減少尿管與集尿袋接頭分離。單向活瓣集尿袋具有防止尿液逆流,減少尿路感染發生的作用。⒁賀彩芳等研究表明,單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換1次為宜,普通無菌集尿袋每周更換2次較適宜。⒂(5)、導尿管留置時間:導尿管留置的時間與尿路感染的發生正比。留置導尿時間越長,則尿路感染發生率越高。對于腦卒中的部分老年病人,必須留置。(如尿失禁等)也應在不需要時立即拔除。目前留置導尿在老年病人中還常被濫用。我們應根據病情加強評估,提醒醫生及時拔除尿管。(6)、留置尿管更換周期:近年來不少研究者對留置導尿患者,更換導尿管周期進行了研究,高危尿管阻塞患者(PH>0.8)每2周更換1次導尿管。非尿管阻塞患者(PH

5 展望

綜上所述,腦卒中留置導尿老年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給病人帶來相當大的痛苦增加了病死率,住院費用及時間。尿路感染的發生,與患者疾病因素,自身因素,尿管的選擇,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會陰護理,減少大便的感染,保證足夠尿量等因素有關。嚴格掌握留置尿管的指征,盡早拔除是關鍵,加強留置導尿期間的護理是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環節。嚴格的無菌操作,保持會清潔,選擇合適導尿管,加強腦卒中老年患者的支持營養,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鼓勵多飲水,均會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但對于,大便失禁留置導尿病人是否需要經常更換尿管,會陰護理的方法和溶液,采取哪種措施能最有效地保持大便失禁患者會清潔,以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等,有待于今后研究解決。

參考文獻:

[1] 劉燕,雙腔氣囊,導尿管,留置導尿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及預防護理。2007(6)

[2] 容桂榮,張萍萍、郭芳、劉瑞芹、唐桂榮、單向沖洗式氣囊導尿管的臨床應用與分析2003(10).

[3] 俞學紅、任旭東、杜燕導尿與尿路感染分析。1996(6).

[4] oh kawa M.sugata T.Savak M Bacterial and cry stal ad herence to the surfaces of indwelling urethal cethelers 1990(4).

[5] 湯雅娟,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8.22(4):76~77.

[6] 錢桐蓀 腎臟病學。2001.

[7] Mojtaba M.Yunes p. Mohammad RF Intersive care unit-ac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sepsis:etiology,risk factors, and patters of antimicrobial resis tarce 2008.

[8] Laupland KB. Iygun DA. Davbies HD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acquiring nosocomial urinary tract in fec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2002.

[9] Tos hie T,Kiyoko M.Shinobu O Relation ship between cathe ter care and 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t Japanese general hospitals,a prospectional study 2008.

[10] Ellen H.Elpern.Kathryn K r educing use of indwellyin urinary catheters and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009(6).

[11] imitri MD.Michael AK.James RJ Internel survey of Foley catheter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mong Minnesota nurses 2010(1).

[12] 陳繹虹、張惠玲留置硅膠尿管與乳膠尿管患者舒適度比較,實用醫學雜志,2005.21(18)2089~2090.

[13] 馬保俠,改變導尿管與集尿帶連接順序的應用體會。2006(2).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片 | 国产夫妻精品 | 99伊人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视频最新 | 精品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 四虎影视大全 |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 www.男人的天堂 | 乱网站 | 97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高清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 五月婷婷激情在线 | 99欧美视频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 欧美日韩a| 婷婷四月|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www免费人成_看 |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 快播短视频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 精品视频入口 | 国产1级|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 久久久久亚洲视频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成人小视频网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 | 精品的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播放 | gogogo在线观看 | 欧美另类日韩 | 免费毛片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