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記敘文寫作教學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22 17:47:0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記敘文寫作教學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記敘文寫作教學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外國小說欣賞;記敘文;寫作教學

讀和寫是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兩個方面,它們二者是合二為一的整體,任何一個具體文本的學習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為學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做基礎的。

一、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占到高達40%的比例,也是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行界定的一種重要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并沒有統一的教材規范,教師逐漸形成這樣一種共識,語言運用能力是在對基礎知識把握之上的一種能力提升,因而,在作文課的教學中主要是通過一些范文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寫作實踐能力。由于各地區的情況不一樣,因而在作文教學中也就無法可依,教學工作的開展顯得混亂。但是,總的來說都重視對學生作文寫作形式的培養,重視批改式教育,而沒有去對學生的作文內容進行指導,沒有在作文課上給予學生一定的信息反饋。

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面對這種情況,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提出自己關于作文教學的一些嘗試。

二、作文課程教學方式

目前很多學校都將作文課程單獨列出來,采用單獨式教學法,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是不合理的,因為閱讀和寫作是一個相反的教學過程,因此,將這二者結合起來教學,其效果會遠遠大于單獨式教學模式成果。

在閱讀課程中有意識地將相關的寫作知識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閱讀文本的分析懂得如何去遣詞造句,如何去構架問政,如何運用各種修辭方法,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充滿人文關懷。

筆者在此以《外國小說欣賞》閱讀教材為例,探討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開展記敘文教學活動,如何將各個單獨的作文技巧貫穿于文本教學中,讓學生在經典文本的閱讀中學會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三、《外國小說欣賞》與記敘文寫作教學互滲模式

1.正確的教學定位

在文學世界里,外國小說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外國小說欣賞》課程的開設為學生認識世界打開了新的窗口。作為教師應該認真地貫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對《外國小說欣賞》課程進行正確定位。

第一,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是為了了解更加豐富的世界。第二,這門課程主要是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第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能夠對原有基礎知識形成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第四,對學生的寫作技能進行熏染培訓。

之所以將這門課最后定位到對學生寫作技能的培訓上是因為《外國小說欣賞》的編排理念正好與作文教學的思路不謀而合。教材是按照小說的構成要素來編排的,其中分為“敘述”、“場景”、“主題”等八個單元,而在每一個章節單元中又將其分為了四個板塊。

例如,在“場景”這一單元中,就在“話題”這一板塊中先為學生介紹了什么叫做“場景”描寫,然后又介紹了場景描寫的五大功能。學生通過對一個單元的學習學到的是關于記敘文要素的特點,這樣學生在無形中就獲得了關于作文的寫作技巧。作為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將作品細化,例如,對《橋邊的來人》的語言描寫、《牲畜林》的故事結構,《墻上斑點》修辭手法的運用等等進行分類講述。對這些作品文本分析的過程實際上是記敘文如何寫作的教學過程,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中,無形地使記敘文的相關知識得到運用。

2.實施過程要點

首先,應該將記敘文的各種要求細化,并分步驟實施。教育心理學家曾說,有效的教育開始于期望能夠達到的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任務細化,確定每一小步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對所學文本進行研讀后對某一個句子進行仿寫,通過這種簡單地訓練讓學生印象深刻。這樣的教學方式,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第二,選擇摹句,注意難度適中。教師在選擇學生需要仿寫的句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度,因為過難會讓學生失去信心。例如,《老人與?!愤@篇文章,本身是寓意較強的文章,讀起來需要很多的解讀,因而在仿寫的時候就應該摘取一兩句,或是修辭手法運用出神之處,或是語言簡潔之處,而不是要求學生做整體文本的模仿,這樣容易讓學生失去信心。

第三,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教材能夠讓學生打開視野,然而教師的正確引導才是讓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作為語文教師應該選取與生活實際,與教材本身相貼切的題目,讓學生將文本、實踐與自身結合,寫出優秀的記敘文,而不是空談理論,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有感情。

四、結語

教學具有靈活性,就《外國小說欣賞》這門課程來說,應該讓每一個板塊單元發揮其指導學生作文創作的目的。讓“情感”專題指導學生創作的真實性;讓“情節”專題指導學生的生動表達;讓“場景”專題指導學生作文的豐富性。

參考文獻:

第2篇

2.下面對于選擇研究對象需遵循的原則描述錯誤的是: C. 選擇干預對其影響較大的對象

3.下面哪項不是實驗性研究的優點:B. 應用的普遍性好

4.下面對類實驗研究的描述錯誤的是:D. 類實驗性研究在回答自變量和因變量的關系時,比實驗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5.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最佳分配比例是:A. 1:1

6.實驗設盲是為了避免:D. 以上均是

7.百科全書屬于:B. 參考性工具書

8.文獻檢索時應當先檢索:A. 電子文獻

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屬于:A. 參考數據庫

10.資料搜集時應注意:D. 以上都是

11. 國內最大型的學術期刊數據庫為:A. 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

12.綜述的組成包括:B. 封面、題名頁、目次摘要

13.通過綜述的寫作,可以:D. 以上都是

14.以下一般宜采用縱式寫法的綜述是:C. 動態性綜述

15.學位經答辯委員會舉行會議,進行討論,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全體委員中至少()以上通過才符合要求。B. 三分之二

16.學位論文的組成不包括:D. 答辯報告

17.寫好綜述的關鍵是:D. 體現創新的思想

18.資料搜集時應注意:D. 以上都是

19.下面哪項不符合圖書的特點:C. 出版周期短

20. Web上最大的免費提供臨床醫學全文文獻和繼續醫學教育資源

(CME)的網點是:B. Medscape(醫景)(/)

21.學術性期刊多選用的文摘類型是:A. 報道性文摘

22.下面哪項是情報線索:C. 二次文獻

23. 揭示文獻內容較深的是:B. 索引

24.一個研究人員的全部工作時間中,查閱文獻的時間占: B. 50.90%

25.現代最常用的摘要形式為:C. 結構式摘要

26.醫學學術論文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 描述性

27.醫學學術論文的前置部分不包括:D. 前言

28.以下不能成為著者的是:C. 對研究組做一般監管者

29.實驗型論文的討論部分:B. 要體現創造性發現與獨到見解

30.以下結構靈活,沒有統一格式的論文是:D. 醫學管理論文

31.對于由一個錯誤的實驗設計所產生的實驗數據,在進行數據處理

之前,其最好的補救辦法是:D. 重新設計,重做實驗

32.實驗設計的核心內容由三方面組成:D. 以上都包括

33. 什么是實驗設計不可缺少的三要素:D. 以上都是

34.試驗設計中強調必須遵守“隨機、對照、重復、均衡”四大原則,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C. 純化“信號”、降低“噪音”、多快好省

35. 下列對于實驗設計類型闡述全面的是:A. 就是在實驗研究中安排實驗因素和重要非實驗因素(簡稱區組因素)的一種結構或模式

36.屬于重復原則的是下列哪項C. 即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做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獨立實驗

37.下面對Delphi法的敘述錯誤的是:C. 與專家會議的效果相同

38. 下面對非結構式資料收集的評價錯誤的是:D. 可對資料作出精確的統計分析

39. 最常用的量表是:B. Likert量表

40.下面對于問卷法收集資料的描述錯誤的是:D. 敏感性問題穿插放在卷中的位置

41.下面對信度和效度的關系描述錯誤的是:A. 高信度一定能代表高效度

42.收集小兒的資料一般選用的問題類型是:A. 兩分制問題

43.統計研究設計的目的在于:D. 以上均是

44. 臨床試驗設計方案的內容不包括以下哪項:D. 統計分析

45.規范化的臨床試驗,其核心問題就是:D. 既要考慮到以人為對象的特殊性與復雜性,又要保證實驗研究的科學性

46.下列哪項不是實驗設計的三要素:D. 受試時間

47..實驗設計的內容不包括下列哪項:D. 不用對參與實驗研究的人員進行統一培訓

48.臨床試驗設計方案應由研究者與申辦者共同商定并簽字,報( )審判后實施:A. 倫理委員會

49.下列描述錯誤的是:B. 某作者觀測中藥組與西藥組在服藥后1 、3 、6 周的骨密度變化情況,采用t檢驗分析

50. 在制作統計表時常見的錯誤表現在:C. 主謂倒置

51.統計推斷方面的錯誤包括:D. 以上均是

52.通常認為均數小于( )倍標準差的資料呈偏態分布:A. 2 倍

53.以下哪項不屬于臨床試驗論文設計問題:D. 使用標準誤代替標準差

54.臨床療效常用“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描述,這類資料屬于等級變量資料,應采用何種統計方法:C. 秩和檢驗或Ridit分析

55. 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CAJ)檢索特點是下列哪

個C. 引文檢索,相關度排序檢索

56.在Elsevier Science數據庫高級檢索與專家檢索中區別是下列哪項 B. 可用布爾邏輯表達式

57.資料搜集時應注意:D. 以上都是

58.文獻檢索時應當先檢索:A. 電子文獻

59.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廣泛使用的學位論文數據庫

是:C. ProQuest博碩士論文數據庫

6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屬于:A. 參考數據庫

61.國內最大型的學術期刊數據庫為:A. 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

62.百科全書屬于:B. 參考性工具書

63.關于病例對照研究的描述,下述哪項是正確的:A. 病例組與對照組是自然已經形成的,并不是研究者能主觀控制的

64.下列哪項被認為是最佳標準的臨床試驗:D. 隨機對照雙盲試驗

65.臨床科研選題應具有可行性,下列哪項不符合其要求:D. 不需要獲取受試者的知情同意

66.以下哪項不是臨床科研課題的來源: C. 國外的同類研究

67.隨機對照試驗(RCT)的基本特征是:D. 以上均是

68.對臨床科研目的的描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C. 進行疾病病因的微觀研究

69.臨床群體研究的傳統模式的優點是:D. 以上均是

70.下面哪項不是我國目前臨床群體研究在方法學方面存在的問題:C. 僅憑病例報道

71.現代臨床群體研究中,研究者最為關心的要點是:A. 信息的真實性

72臨床群體研究的關鍵環節是:C. CRF和數據庫

73.現代臨床群體研究的本質特征是:B. 信息流

74.臨床群體研究的現代模式的思路是:A. 研究目標——研究設計——

75.反映一組性質相同的觀測值的平均水平,常選用算術平均數和幾何平均數。適合用算術平均數計算的資料應該是服從( )的。D. t分布

76.某血庫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資料如下: 血型O、A、B、AB人數為1823、1598、2032、641。該資料中與“血型”這個變量對應的資料該叫做什么資料呢?B. 名義資料

77.《600例小兒燒傷休克期治療分析》,原作者在文中指出:“600例燒傷患兒,210例早期有休克癥狀,其中3歲以下者110例,占52%,3歲以上者100例,占48%,年齡越小,休克發生率越高?!?。其錯誤在于:C. 誤用百分率取代百分比

78.301例口腔癌頸部淋巴結處理的隨訪研究》。原作者隨訪301例首診治療口腔癌患者,計算頸淋巴結轉移病理檢出率、單純原發灶切除后頸淋巴結復發率、頸淋巴清掃后頸淋巴結復發率,舌癌、口底癌、下齦癌、頰癌合計(%)T1,2期為7/22(31.8),T3,4期為2/6(33.3),N0期為1/4(25.0),N1期為6/16(37.5),這樣表達的不妥之處在于:

第3篇

  

   

書面表達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許多學生在此方面丟分甚多,以致影響最后總分,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勢在必行。在考試中最常見的形式是要求學生根據所給信息(information)和思想(idea)來作文,亦稱為"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而學生對于語言要素綜合應用的能力較弱,寫出的東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中文式英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必須經常提醒學生注意這一問題,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接受英語表達的思維方式,久而久之學生才能寫出比較地道的英語,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 的錯誤。故書面表達訓練從初二下學期就應開始,并逐步強化提高,最終達到應考要求。在此就自己日常教學中的經驗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最終達到"All roads lead to Rome "的目的。  

一、 掌握寫作技能,知道該怎樣動手。  

寫作和其他筆頭練習,如造句、填空、改錯等有根本的區別。寫作要求表達清楚而完整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寫作涉及的問題很多,除了語言各方面的問題外,還有思想內容和所用材料、組織條理、書寫格式等,都需要仔細考慮,認真對待。  

1、 掌握各種體裁文章格式  

(1) 記敘文(Narration)  

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種文體。寫作中應遵循以下幾點。〈1〉交待要素,即人、時、地、事。〈2〉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敘述完整、具體。〈3〉要重點突出,目的明確。記敘文所記的都是過去發生的事,原則上通常用過去時態寫。  

(2) 說明文(Exposition)、描寫文(Description)  

這是英文常見的兩種文體,以解說和描述為主要表達方式。  

(3) 日記 (Diary)  

這是把自己當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的事以及見聞或感受記錄下來的書面形式。文體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稱寫。  

格式如下:  

a. Oct 26 , 1999 Wednesday Fine  

It is two months since I began this diary…….  

b. Friday May 1st Cloudy  

Today is May Day ……  

(注意:常用以表示天氣的詞有Fine, Cloudy, Rainy, Windy, Snow等)  

(4)書信(letters)  

一般分為私人信函(Personal letters)和正式信函(Business letters)。英文書信從信封到正文,其格式與漢語有許多不同。書信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a. 信頭(Heading)  

寄信人地址和寫信日期,寫在信封右上角,地址由小到大。  

例:NO. 19 Middle School  

320 DenShan Road  

NanChang, JiangXi  

China, 330006  

August 28 2000  

b. 信內地址(Inside address)  

收信人姓名、地址在左上方,位置比信頭低一至二行。私人信件一般不寫信內地址。  

c. 稱呼(Greeting/Salution)  

d. 正文(Body)  

e. 結束語(Ending)  

f. 簽名(Signature)  

(5)通知和便條(Notice , Note)  

一般至少有口頭通知、書面通知兩種形式,至少包括3項內容:1、時間,2、地點,3、活動內容。  

便條一般有留言條,請假條。特點是:格式簡單,開門見山,三言兩語。  

例如:  

a. Attention, please.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  

b. Notice  

第4篇

論文關鍵詞:高中英語,圖式,閱讀教學

 

一、引言

閱讀是個認知過程,語篇的意義不僅需要從句子中發現,還需要從讀者的背景知識中導出?!?】背景知識也叫圖式。圖示在閱讀理解中的作用是幫助我們進行推理和加速理解過程。對背景知識的另一種解釋是情景框。說不同語言的人的情景框有些相同,有些不同。語言知識和情景框或背景知識都存在于人們的長時記憶中。閱讀第二語言寫成的語篇時,如果讀者頭腦里情景框與語篇中情景框不一致時,即使他的語言知識沒有問題,閱讀理解也會遇到困難。閱讀理解不僅是語言問題,教學生閱讀的時候,不能只教語言,還要教學生背景知識和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根據這一理論,閱讀理解首先輸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記憶中尋找能夠說明這些信息的圖式,當足以說明這些信息的圖式被找到以后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就可以說產生了理解。德國哲學家康德最早提出“圖示”(schema),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工智能專家魯梅哈特(Rumelhart)建立并發展了圖式理論。按圖式閱讀理論,讀者的閱讀能力由三種圖式來決定,即語言圖式(linguistic schema)、摘要傳遞的意義,達到讀者與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否則,閱讀理解就失敗。筆者將圖式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實效性作以下探索。

二、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建立語言圖式

語言學家Goodman認為:“閱讀是一種心理語言學的猜測游戲”,“是一個選擇的過程”。【3】在這個心理語言學的過程中,讀者根據語言符號不斷地進行猜測,隨時對所獲取信息進行分類、歸納、預測,并不斷地進行判斷,然后檢驗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也就是說,讀者根據自己的體驗和需要與作者進行思想交流.而影響這種交流的常常是詞匯障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遇到語篇中的詞匯障礙而頻頻查驗詞典,一則影響閱讀速度,二則中短信息及邏輯思維的連續性,必然會嚴重影響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例如詞根log(言、說)可與不同的前綴或后綴組合產生出幾十個不同的詞來,如:dialogue, eulogy, prologue,monlogue, antilogy......。如果學生熟悉這些英語單詞的前綴: dia-相對 ,eu-美好, pro-前, mono-單獨, anti-相反,經過分析, 即猜出它們分別為:“對話”,“贊頌”, “序言”, “獨白”, “自相矛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詞匯分析技能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常用的構詞法,牢記常見詞匯,擴展詞綴范圍。久而久之,學生即可運用詞匯的部分線索判斷詞義,克服詞匯障礙。此外,還幫助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各類辭典, 推斷、預測、猜測詞義練習, 掠讀及略讀技能的綜合運用。詞匯和語法的導入也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起促進作用, 如熟詞新義, 固定短語, 表達方式以及種類繁多的俗語、俚語、術語、委婉語, 俏皮語等都屬于這個范疇, 都會增加閱讀理解的難度, 適當的導入會使學生舉一反三, 大大提高閱讀效率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2)建立內容圖式

閱讀過程是一種跨文化交際過程。世界上不同社會不同人種,對于自然環境、氣候、宗教、服飾、飲食等等,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認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這些認識和觀點既有差異性、也有共同性。幫助學生意識到這些民族間的差異性,可以更透徹更準確地理解原文。此外,文化禁忌也是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閱讀中值得注意,例如,大多數西方人都非常注意保護個人的“privacy”。 閱讀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白不能以母語文化的習慣來衡量西方人的社會習俗,應見怪不怪,理解原文的真正意義及文化內涵。高中英語閱讀材料涉及科普、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和生活等許多領域,內容涵蓋日常生活、人物、社會、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環保、經濟等諸多領域的熱點、焦點問題,范圍極廣。這些文化知識,學生十分缺乏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是學生提高閱讀水平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還應增加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教學中應根據每課課文的體裁、內容、難易度、對背景熟悉程度的不同,不斷變換講授方法,將背景知識傳授巧妙地融合于課文講解中。例如:在The Birth of A Festival一文中,讓學生知道Kwanzaa(寬扎文化節)的起源及其慶祝方式,并了解了the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即人們對新世紀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此外,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英文報刊雜志也是一個有效途徑。例如可有組織地訂閱“英語沙龍”,“二十一世紀報”等一些語言淺近的英文報刊,不斷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通過不斷的積累文化背景知識,學生頭腦中儲存的圖式就會越來越豐富,閱讀時就會激活相關圖式,加深對所讀材料的理解。

(3)建立形式圖式,

語言學家Harris 指出“語言并不存在于一連串的單詞或句子之中,而存在于聯系著的語篇中。”閱讀的根本目的是領會語篇的整體意義,獲取所需信息,與讀者進行交流。指導學生熟悉各類文章篇章結構的特點有助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語篇的邏輯結構、謀篇布局和關鍵詞要特別講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上下文之間的關系,文章的思想連貫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理解這篇文章的意思。因此,教師應從語篇的角度去向學生介紹和講解各種文章結構及其特點,訓練學生運用標題,語篇標記和關鍵句去識別文章結構,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文體的寫作特征及修辭手段,通過分析修辭語言讓學生了解文章體裁結構,增強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力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從而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提高了閱讀效果。通常,一份高考英語試題的閱讀部分通常會包括人物經歷或事件描述類的記敘文、介紹社會現象或現代高科技類的說明文、提供各種信息的應用文、話題談論類的議論文等。教師應加強這幾種文章體裁的閱讀指導。學生熟讀這些文章后,就能應付試卷中出現的各種題材的文章,而不至于感到陌生,增強他們在考試中的信心,使他們在應試中發揮出最高水平。

三、結束語

德國教育學家芭斯多惠曾經說過: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去學習。”將圖式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思維,特別是概括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有利于貫徹與實施《英語課程標準》的新理念。作為重要的閱讀理論之一,圖式理論無疑對英語閱讀教學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激活有關圖示,幫助他們把已有的背景知識與閱讀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聯系起來,培養他們在閱讀中運用圖示的能力,使學生從以往那種被動的、單純接受信息的閱讀過程變成一種主動的、積極與作者交流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程東元.外語教學技術[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 32-33.

[2]Rumelhart, D. E..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of cognition,In Rand J. S., B. C. Bruce & W. E. Brewer (Eds.), Theoretical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M],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3]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ogical Guessing Game[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6:126-135.

[4]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6.

第5篇

一“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背景及價值、主要觀點和創新處

中學作文教學長期處于無效、無序、無趣、無法的狀態,而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重要途徑,也最能反跌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

傳統的作文教學研究主要有三種序列設計:一是以文體(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序,二是以知識(按字詞句篇編列訓練內容)為序,三是以能力(或“觀察、分析、表達”三階段訓練;或“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書面表達、文章修改”四階段體系;或“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表達、修改”等多階段訓練體系)為序,都因為脫離教材、設計繁雜、耗時過多、序列沒計僅強淵作文教學的某一方面,缺乏與作文教學相關的文體、知識、能力等各聞素的整合而不能被大面積范圍的師生所接受。

“三位一體”作文研究避免了傳統作文教學研究序列將文體、寫作知識、寫作能力割裂開來、各自為陣的弊端,極富整合力、創新力的提山作文教學的新理念,使學生的作義能力呈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 “三位”指經典文學篇目、思維、生活,“一體”指生命體。“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以“發掘生活素材、開展趣味活動、借鑒經典篇日、引導寫作思路、美化文章語言、提升人生境界”為理念,是與經典文學篇目相結合、與思維方法相結合、與生活現實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生命體發展、提升學生生命境界為最終日的的全新作文教學。

二“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項目主要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

(一)“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的具體內容

1經典文學篇目與作文 中學語文沒有專門的寫作課及寫作教材,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有意識的幫助學生理清教材中經典文學篇目在文體、文章格局、語言運用、寫作手法等方而的知識點。把教材中的文學經典作為寫作的范文,同時推薦相關的課外文學名篇輔助閱讀,增強學生對文章、文體知識、語言表達的感受力。

作文教學與經典文學篇目結合有幾點好處:(1)學有所州:讓學生能從課文學習中得到模仿的范本。(2)學以致用:將教材巾的知識現學現用到習作中。(3)課外名篇能拓展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2思維與作文好作文必須有好思路:七至九年級,教師應在日常閱讀教學和寫作指導課}=多進行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生活與作文 生活永遠是寫作的源頭,無論是講讀課文、寫作指導,都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對知識深入淺出的講解,才能讓學生親近作文、愿意作文、喜愛作文。

4生命體與作文閱讀和寫作都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閱讀滋養人,寫作讓人學會思考和表達。作文能展示生命體成長發展的軌跡,作文能讓生命體不斷在反思中提升。

(二)“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方法

1理論方法:文獻法(我們查閱近十年的作文教學研究內容,并有文獻綜述)

調查法(我們有初一新生的作文調查問卷和分析)

2實踐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我們有近60節作文教學案例)、歸納法(我們有總結作文教學方法和模式的論文)、縱向比較(期中、期末考、初三月考中作文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統計數據)

(三)“三位一體”作文研究序列及過程(見文后附表)

(四)“三位一體”作文教學實施步驟、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醞釀(2007/10―2008/7)教師了解學生現有寫作水平,做好數據統計、原始資料的積累,縱向比較,分析總結。2008年4-5月,請相關實驗教師上公開展示課,課題小組成員評課、交流心得。2008年6月,收集實驗教師論文、教學案例,做好階段性小結。

第二階段:實施(2008/9―2009/7)實驗教師在上一年實驗的基礎上,反思作文教學中的得失,相應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實驗教師通過寫作專題講座、公開課展示、學習交流寫作教學心得等方式不斷提升寫作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教師在自身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的行為準則和基本課型,積累典型教學案例,通過公開課、集體交流評課、小組交流、外出考察學習、專家講座等多種方式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學方法。2009年6月,進一步收集實驗教師論文及案例,做好第二階段小結。

第三階段:結題(2009/9―2010/6)首先,在前兩年實驗的基礎上,實驗教師能總結出自己在“三位一體”作文教學方面的行為準則和基本課型。然后,完成專題研究報告,接受相關部門評審。

三“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項目的成果

(一)成果的主要內容及表現形式: (從2007年10月至今)

1學生習作發表:課題組教師指導學生在《作文導報》 《紅樹林》 《蛇口消息報》等多個報刊上發表習作多篇。

2 學生習作獲獎:課題組教師指導學生在“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南山區現場作文競賽、“紅樹林”雜志征文比賽中多人次獲一、二、三等獎。

3 實驗班的作文成績明顯高于非實驗班級(深圳市中考作文滿分為40分)。

4 作文教學案例:課題組負責人陳芳老師在2009年7月“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年會全國中學作文教學現場課上獲得二等獎;課題組有4位教師、共6節作文教學錄像課獲得“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全國作文教學錄像課比賽一、二等獎。

5 作文教學論文:課題組8位教師在“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全國作文教學論文評比中多次獲一、二等獎。在南山區語文教師論文評比中多次獲特等、一、二等獎。

(二)成果的影響和貢獻:

從2007年起, “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組已經積累了近60節作文指導課課例,形成了以“發掘生活素材、開展趣味活動、借鑒經典篇目、引導寫作思路、美化文章語言、提升人生境界”為理念的作文教學新模式。讓荔香中學更多的學生勤于寫作、樂于表達,提升了學生的生命境界。

在2008年中學生學習水平測試中,荔香中學學生作文能力居南山區各校前列。

2007、2008、2009年,荔香中學語文成績較以往有所提高,是課題組老師們齊心協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成果。

課題組教師們的作文教學錄像課、現場課,在全國作文教學錄像課比賽、現場課比賽、南山區作文教學錄像課比賽中屢獲佳績。

第6篇

論文關鍵詞:人物心理轉變靠“誘因”點燃

 

在記敘文習作中,我們經常要描寫人物的心理轉變,面對這一關鍵的細節,有些同學處理得過于簡單牽強,讀起來感覺不太自然;也有些同學生搬硬套,顯得過于模式化,給人以不夠真實的感覺。

其實,人物的心理轉變過程絕對不可能說變就變,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外在的誘因來催生,促使人物進行思索,認識并獲得啟發,從而完成人物的心理轉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賞析幾位文學大師在描寫人物心理轉變方面的寫作技巧,希望對大家的習作有所幫助。

一、人生的挫折成為心理轉變的誘因

人生免不了要經歷挫折,挫折是良師,反思好它,會有利于我們成長。在敘事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中,魯迅的心理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轉變,那就是棄醫從文。這一思想上的轉變究其原因,就是他親身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挫折:“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語文教學論文,文中真實地再現了兩次事件,面對被嚴重挫傷的自尊心,作者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1)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2)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論文怎么寫。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第一處作者用反語式的抒情獨白,發泄了內心的憤懣不平,也深刻地感受到弱國國民倍受歧視的悲哀;第二處中國人的歡呼聲、喝彩聲更是深深刺傷了魯迅,讓他感到中國民眾精神的愚昧與麻木。歷經了兩次挫折與傷痛,促使作者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使作品中“我”的心理轉變過程變得水到渠成、合情合理,讀者在欣賞其作品時,也能感受到當時作者內心深處微妙的變化,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棄醫從文這一心理轉變的外在誘因。

二、他人的點撥開導成為心理轉變的誘因

當你遇到問題迷茫混沌時,他人的點撥開導可能會讓你醍醐灌頂,有“撥開云霧見月明”之感,從而產生心理轉變。如當代作家程海的《三顆枸杞豆》一文中,“我”是一個植物學家,而小時候卻是出了名的“淘氣鬼”,貪玩逃學,是什么促使“我”的心理產生轉變,致使“我”對生活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那是身患絕癥的三叔反復教育開導的結果。首先,在小樹林里,瘦骨嶙峋的三叔“時間不多了”、“太遲了”的感慨和嘆息,促使“我”認真思考: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細,也怪不得他說“太遲了”!臨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戀這個世界,甚至留戀世上的一草一木,這是我小時候發現的人生的一個很大的秘密。后來,“我”看到他在泥土上畫了三個圓圓的“”,來總結自己的一生,用他自己沉痛的教訓來教育“我”:要認準目標,堅持不懈語文教學論文,不然就會一事無成。接著,他用枯瘦的手抓太陽的動作和內涵深刻的話語啟發“我”:要捉住“太陽”,珍惜時光。最后,他臨死前把有象征意義的三顆枸杞豆贈送給“我”,“我”領悟到了其中蘊含的深意:它是生命告終的句號!是三個遺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點。于是,我從這三個“”出發,勤奮地去追尋一,二,三……以至更復雜、更艱深的學問。

三叔的四次教育和開導,振聾發聵,是那樣的刻骨銘心!也促使我心理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由貪玩逃學到勤奮好學。

作家程海的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種常見的心理轉變的描法:寫好心理轉變的外在誘因——他人的教育開導。當然,自己的認識與醒悟更為關鍵。

三、感人的瞬間成為心理轉變的誘因

感人的瞬間,真情的畫面,會在人物的心靈深處定格,強烈震撼之余,定然會觸使人物心理發生轉變。如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背影》一文中,開始父親對“我”悉心關照,“我”卻不領情,不理解父愛,直到親眼目睹了父親不顧自己年老體衰,還去為“我”買橘子的背影:黑色的穿著打扮令“我”心酸;一連串艱難努力爬月臺的動作,令“我”心顫,這時“我”才真正理解了如山的父愛,并流下了感動的熱淚。

在本文中,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下的感人瞬間,精心雕琢人物的言行舉止,使“我”的心靈感觸更深刻,反省更徹底,由不太理解父愛到充分理解父愛,心理轉變也就順理成章了論文怎么寫。

四、大自然中的景物成為心理轉變的誘因

近代著名的文藝美學理論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經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對景物充分地觀賞、品味后,心靈就會受到感染,與景物自然地交融,心理也會潛移默化地發生轉變。比如著名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一文中,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我”的心上,被一株開得很盛的紫藤蘿所吸引,不由得停下了腳步。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細膩地描寫了紫藤蘿的花朵,它的生機勃勃和淺紫色的芳香,給了我無限的生機與希望,帶走了我心中的悲痛與焦慮,讓我深受感染與撫慰。“我”寧靜了,喜悅了語文教學論文,振作了,并領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的心境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從而產生了前進的動力,“加快了腳步”。

一個內心悲痛的人,從生機勃勃的紫藤蘿花中受到感染,得到啟示,形成心理轉變,這種觸景生情的寫法值得我們借鑒:先細膩地描寫景物,準確地表現景物的特征和品格,把自己的心融合到景物的描寫之中,物我交融,自己的“心境”才會發生轉變。

通過以上這些名篇佳作的分析,我們發現,人物的心理轉變,既有外在誘因的促發,更有其內在因素的主導。習作時,只有充分寫好導致人物轉變的外在誘因,用外因來“點燃”內因,我們筆下的人物心理轉變過程才會顯得自然而又真實,細膩而又逼真。

第7篇

【關鍵詞】高三 英語 寫作 訓練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規定:高中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寫簡單的書信、便條和通知等;能填寫簡單的個人履歷表等。書寫格式,行文及常用詞語等無嚴重錯誤。能根據提示,在30分鐘內寫80-100個詞的短文。意思表達清楚,無嚴重語法錯誤?!钡珡淖置嫔蟻砜矗@個要求并不高,但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教師仍然發現大多數學生運用英語寫作的能力有待于提高,表現為詞不達意,言不由衷,語法錯誤多。這也反映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寫作教學不夠重視。

在過去幾年的高考英語試題中,書面表達題占卷面試題的比值為16.7%,現在為30%??梢娺\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訓練。

然而,目前中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普遍較差,在平時練習或高考中,不論何種文體的短文,學生能寫出全部內容或絕大部分要點的不多,而能做到語言基本無誤、行文連貫、字跡清楚、標點符號正確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進入高三復習階段,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寫作能力的強化訓練,做到每周必練,每試必練。

對學生進行書面能力的強化訓練,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步驟和措施。

一是從易到難,從簡單句到短文,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寫作指導。強化訓練開始時,先要求學生寫出簡單的短句。如各種代詞作主語,與be,have,do,go,come,get,can等常用動詞的一般現在時形式作謂語構成主謂結構的簡單句子。

在布置學生書面表達訓練時,教師仍可以給出一些漢語和英語的提示,要求學生寫出一些含有主、謂、賓、狀結構的單句,或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動詞不定式或被動語態,還可要求學生寫出還有時間、條件狀語從句的復合句,能正確使用一些常用的連詞,如and, but,if,when,after,before,while等。

經過一至兩個月認真嚴格的訓練,學生就能寫出結構正確、語言規范、意思清楚(包括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類型)的簡單句、并列句和不太復雜的復合句;并能正確地解決主謂語的一致、人稱和數、時態和時間狀語的正確使用??梢哉f具備了初步的寫作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課本上的練習題,對學生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訓練。高中課本每單元后面都給學生提供了有利于逐步提高寫作能力的練習。這些練習形式多樣,語言結構緊密結合基礎知識,對于激發學生練習寫作的興趣和提高書面運用英語的能力大有裨益。但是進入高三英語總復習階段,由于時間緊、復習內容多,各類練習量大,任務重,不可能再把課本后面所有的書面表達練習重做一遍,教師可以從中抽取比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和句型要求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寫出一種形式的句子3―5個,不再量大而在精。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短期內得到較扎實的訓練,能寫出表達一定語義、符合規范的句子來。在第二階段,適當增加一些有用的表達形式,如: neither...nor...,enough to...,more...than...,I would love to...,seem that...,It happen that...等,讓學生學會運用,還可要求學生會寫帶有關系代詞who ,which,that的定語從句,但不必要求寫出含有虛擬語氣,復合結構、倒裝和動名詞完成時、被動式的句子。

經過三、四個月至半年左右循序漸進的強化訓練之后,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短文寫作訓練。

學生進行短文寫作訓練時,教師應提供各種文體的范文,講明各種文體的要求,如日記的格式、信封的寫法、信函的起首與結尾、通知的要求等,并給于必要的提示。在學生了解各種文體的寫作后,進行范文模式寫作,每周1-2篇。這方法簡便速效,能較快地直接實現從單句表達到短文寫作的過渡,進而學會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與交流。

當然,學生僅限于能模仿范文寫作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根據國家教委考試中心提出的要求,讓學生獨立地根據所給的情景和要求進行寫作。也就是說,學生能根據所給的文字或圖畫的提示,正確地理出思路,按不同文體的要求寫出80-120字左右的短文。因此,進入總復習的最后階段,學生要進行有提示的寫作訓練,能獨立地寫出諸如便條、通知、記敘文、信件、致辭、改寫、看圖寫話作文以及簡短的議論文。

在強化訓練的最后階段,教師要及時給于指導,包括寫作前的指導與寫作后的精評。寫作前的指導可以避免學生獨立寫作時出現較多錯誤,寫作后的精評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時間緊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抽查部分學生的作文評閱,重點抽查中下水平學生的作文,也可讓學生按照要求互相改批,還可將一些寫得較好、錯誤較少的作文張貼出來。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強化訓練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字跡清楚工整,單詞拼寫準確無誤。正式寫作短文之前,可以簡擬一份草稿,短文寫作完畢,要通讀檢查全文,主要檢查以下幾點:1.短文是否離題。2.格式是否正確。3.內容是否完整;4.句子結構是否正確。5.有無嚴重語法錯誤,語言是否規范。6.書寫是否工整。7.單詞拼寫是否正確。8.大小寫、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

聽、說、讀、寫幾方面的訓練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聽說能力,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詞匯并學完了部分基本語法之后,一定要把學習語言基礎知識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緊密結合起來。寫作能力的強化訓練不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切實可行的。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 高效作文 貼近生活 感情自然 方法多樣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前段時間,媽媽不知大家去杭州學習,去了好長時間,可能有一個月吧。今天,媽媽終于從杭州回來了,我非常高興!因為媽媽的懷抱很暖和,因為媽媽回來了,爸爸的生日就能過得更好,因為媽媽在家里會給我讀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很想她,想媽媽的感覺,是一種想哭的感覺?!?/p>

這篇題為《媽媽回來了》的作文,是筆者無意間在網上看到的,僅107個字。此文近日在海內外5萬多篇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首屆冰心作文獎小學組一等獎。這讓身為語文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的筆者深深思索了很久,學生到底該寫什么樣的作文?

目前作文課與兒童生活世界脫軌,是小學生寫的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兒童生活世界的豐富多彩,一方面是兒童作文寫作內容的缺乏和單調乏味,作文課與兒童生活世界不能有機結合,出現了兩張皮的現象。只有把作文課與兒童生活世界有機結合,那么,作文課與兒童生活世界如何接軌,作文課與兒童生活世界接軌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1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

作文評價標準有很多,諸如立意新穎、語言生動、布局巧妙、選材新穎,但是,作文講評課,把作文是否寫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可以加強導向,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凡是作文寫自己熟悉的生機勃勃的校園生活、幸福美妙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的,教師就表揚,給作文得高分,給作文較高的評價,這樣學生自然地就會去關注自己生活的圈子,寫自己熟悉的生活了。

比如在四年級第一學期的作文教學中,作文讓寫一處景物,筆者就讓學生寫美麗的校園,小區的綠地、街道、甚至是馬路邊的行道樹;作文題目是寫一個熟悉的人,于是提醒學生可以寫自己的老師、同學、爸爸媽媽;如果寫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就讓學生寫慶祝國慶節合唱比賽、慶祝元旦游園活動、跳繩比賽、學生社團活動;學生有話可說,學生的作文內容豐富,生活氣息很濃,令人耳目一新。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更高了。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正確的作文觀:作文并非藝術品,而是與他人溝通的媒介。也就是說:學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際――回歸到真實的言語狀態。

2從寫作方法上加強指導,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系統

新課標在寫作階段的目標設定,特別強調感情態度方面的原因,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方面,讓孩子們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第一學段的相關表述是“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信心”;到第三學段才過渡到有初步的寫作意識, 即“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第四學段則提出“寫作就是貫徹了語文課程標準這樣的思想”。

只有在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是學生出自己的主觀感受。強調“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活印象深刻,最感動的內容”;學生在積極地放膽地表達生活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寫作技能的水平,加深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對“放膽文”的指導和評價,要以表揚為主,通過作文朗誦會、作文走廊、作文比賽等多種形式,鼓勵全體學生,滿腔熱情地肯定他們的點滴成績。所以我的作文指導課,指導學生從自己生活的圈子出發精心選材,寫出最有價值的生活,從寫作方法上加強指導,建立高效的學習方法系統。小學生的作文不能只是為了寫作而寫作,也應該指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生活首先要有順序、有條理。寫靜態事物時要寫出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用途等內容。并要求學生按從遠到近或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去觀察,然后有條理地寫下來。寫動態事物應包括寫動物、活動變化的事物等。如寫動物,就要寫出它的外形體態及生活習性的內容。寫活動變化的事物,就要寫出它活動變化的情況。對這類動態事物,我們可以采取“游動”的方法來觀察。如在一次寫一動物的作文過程中,事前我講明了“游動”的觀察方法,讓學生按這方法去觀察自己家養的一種動物,并讓學生有條理地寫出來。這樣,有的學生寫“我家的一頭黃?!保馨腰S牛寫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親眼看見他家養的牛一樣。寫敘事時,要求學生按時間推移或地點變換的順序來觀察,要觀察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重點是觀察事情的經過和主要辦事人物的行動。作文時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出來,把主要辦事人辦事的過程寫具體即可。寫人時要求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神態和心理活動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寫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如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的作文,作文讓寫家鄉的一處景物,讓學生從生活的圈子出發精心選材,如校園的花草、寶輪寺塔、雙龍灣、虢國博物館等,學生興致勃勃,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寫作素材,作文寫得個性鮮明、內容豐富多彩,迸發出創新的火花,令人欣喜。

3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高效的作文訓練系統

課外活動課,讓學生從自己生活的圈子出發寫生活日記,參加作文比賽或投稿,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有效的作文訓練系統。筆者經常讓學生寫“隨筆”,通過“以觀察實物為途徑,以段落和簡單的篇章做形式,將描寫和敘述結合起來反應周圍生活的記敘文訓練”。隨筆為了強調不拘于形式,段落和簡單的篇章適合于中年級,而簡單的篇章和較為復雜的篇章則適合于高年級。表現手法也不限于“描寫”和“敘述”。隨筆可以寫自己的觀察,也可以寫自己對身邊事的看法,對一個現象的思考,也可以寫生活中細小的感動或是某種觸動心靈的情緒。不拘泥于形式和字數,只是記錄,學生在這樣的記錄中自然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我手寫我心,我筆抒我情”了。

參考文獻

[1] 楊樹芳.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M].語文出版社出版,2007.

第9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課堂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是整個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競爭能力、創新精神、業余愛好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之上得以延伸的。因此,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已成為教師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呢?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語文的課堂教學成效如何關鍵之一在于教師的備課。教學的基礎在于知識,教師的作用是傳授知識,只有教師對教材有了詳盡的了解和深刻的認知,才能較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具體而言,備課就是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大致包括以下幾點:

1.明確教學目的

教師在備課時應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堂課該說什么、怎么說,要引導學生做什么、怎么做,經過這堂課后,應該達到一個怎樣的預期效果?這些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配合大綱研究教材,并根據教師對本班學生的了解,有針對性地選取課堂講解的內容,這樣才能有助于達成教學目的。

2.突出重點,攻克難點

教師在研究教材的同時,應該揣測編者的用意,再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來把握教材的重點,發現其難點。根據對重點、難點的把握制定教學方案,選擇學生好接受的、易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關系到教師能否成功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3.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一個成功的教師,不光要善于借鑒已有的教學方法,還應通過總結教學經驗來創造新的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方法是多樣化的,如朗誦法、復述法、揣摩法、記憶法、提綱法、分解法、探究法、提問法等。教師可以根據課堂選文的題材、文體、內容等選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例如朗讀法可用于散文,概括法、復述法等適合于記敘文。此外,還可以引進PBL(問題導向性教育法)、TBL(任務導向性教育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力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4.有效利用硬件設備

不管是傳統的板書,還是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教師可根據教學條件選擇適當的方式作為媒介。板書和課件都是教學中引導學生的關鍵,它是教材的小結和脈絡,學生可以通過它對授課內容進行把握。因此其設計一定要合理,在邏輯清楚、條理清晰的同時,還要結合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引導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

二、爭分奪秒,有的放矢

1.課堂之上要精講

知識是無限的,但課堂是有限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課堂內向學生傳授盡可能多的知識。傳統的語文教學里,一些教師會按照“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八股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不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效率必然低下?,F代的語文教學要求主則詳,次則略,教師講課要抓重點、攻難點,牽動人隅而提挈全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緊扣重點、著重難點,不僅可以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讓學生聽到想聽的、需要聽的,雙方配合良好,才能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2.營造活躍式的課堂氛圍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會激發參與活動的欲望,增強表現欲,使其思維活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鍛煉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問題,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敢于批判,不“隨波逐流”,通過各種方式來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輕松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貴在積累,重在練習

語文教學,教的就是聽和說,怎么聽懂別人說的話(或者看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怎么清楚地向別人傳達自己想要表明的東西(或者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對于這樣聽說讀寫的能力,知識的累積是基礎,練習是關鍵。課堂在講授之余,還應著重于練習,使得練習也成為教學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指定的練習,不僅可以讓他們主動掌握字詞句章等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和思維模式。而反復的練習,也是知識積累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溫故而知新

語文教學中,復習是一個重要環節,雖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在課堂上進行,但是其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成效。學生在課堂上無論以多么先進的方式學習了多么豐富的知識,倘若不能記憶以后變為己用,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那么這堂課上所有的投入不就白費了嗎?只有科學的復習,才能把學生潛意識中的已學知識全部喚醒,鞏固記憶,使學生牢固掌握已學到的知識,達到整體記憶、深刻理解、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如何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需要教師去積極研究和探索的一項長期任務。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接受新的事物、引進新的理念,具有高度的自身修養和文化內涵,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需求,才能不斷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李東.初中語文教學論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東西南北?教育觀.2011(21).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免费的视频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 久久一区视频 | 欧美天天视频 | 国产福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极品第一页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 男人天堂app | 黄色一级短视频 |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成人网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九九九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 欧美性区 | 五月婷婷伊人网 |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爱啪啪影视 | 免费成人小视频 | 欧美a在线观看 | 玖玖爱免费 | 婷婷 综合网站 |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 秋霞影院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a视频在线观看 |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美女精品 |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九色视频网址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福利视频 | 97公开免费视频 | 国产黄色自拍视频 | 91亚洲精品 | 日本在线日本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 欧美图片自拍偷拍 |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