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農業安全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24 15:21:5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農業安全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農業安全論文

第1篇

論文關鍵詞:安全養兔嚴防四頑疾

 

兔瘟仍是獺兔的頭號“殺手”,近年來該病明顯出現了早齡化、非典型性和散發型特點。發病年齡是多元化趨勢,尤其是剛斷乳的仔兔也有發生,最早在40日齡左右。臨床癥狀和解剖特點也并非與典型性的兔瘟完全相符,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漸進性死亡,渾身癱軟。剖檢特征均表現胸腺腫大出血,其他如肺部和氣管出血,肝臟變性,腎臟腫大出血,直腸內有膠凍樣黏液,有淡黃色黏液,有的具有1~2條癥狀,有的多條,并不統一。另外,兔瘟很少大面積流行,多為散發型、局部性。其防治方法是:

該病只能采取以預防為主的措施,在管理中,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按時足量注射疫苗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仔兔在35~40天首免,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20天后加強免疫1次。以后每年注射3次。注射單苗效果最好,聯苗對兔瘟免疫有一定影響。發生兔瘟后有以下三條治療途徑:

1、注射高免血清,見效最快,效果最好農業論文,但成本高,貨源缺。

2、注射干擾素,干擾兔瘟病毒的復制,在發病初期有效,但疫病過后仍然需要注射疫苗。

3、兔瘟疫苗緊急預防注射,每只2~3毫升,3天后逐漸控制病情,7天后產生較強的免疫力。

二、疥癬病

兔疥癬病又稱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兔體表的疥螨或癢螨引起的一種外寄生蟲病。侵襲面廣,發病率高,交互感染,控制較難。該病有高度的傳染性,如果治療不及時,病兔可因逐漸消瘦和虛弱而死亡,危害十分嚴重。其防治方法是:

1、不要購買帶耳螨疥癬的病兔,不用疥癬病兔配種。

2、保持籠舍干燥,經常用火焰消毒兔籠。每個季度用2%的敵百蟲水溶液給兔蘸蹄1次站。

3、疥癬病發生時,及時用專用的溶劑和水溶液給兔涂抹患部,7天后重復1次。同時用5%的水溶液噴灑兔籠和場地,焚燒墊草污物。兔癬1次凈涂抹患處,嚴重的7天后可重復用藥1次,用畜衛佳(阿維菌素)內服,每千克體重0.1克,7~10天重復用藥1次。滅蟲丁按說明要求肌肉注射。

三、腳皮炎獺

兔腳皮炎常見多發,雖不致死,但影響種兔種用價值和商品兔毛皮質量,患病兔不愿活動,食欲減退,日漸消瘦,行動輕緩,下肢不敢承重,四肢頻頻交換支持體重,有時拱背臥籠。檢查患兔腳掌,出現脫毛、紅斑、化膿,破潰后形成經久不愈易出血的潰炎并結痂,有的潰炎上皮的真皮可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其防治方法是:

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兔籠的清潔衛生,清掃籠底要徹底干凈,定期用0.3%過氧乙酸噴霧消毒。

2、兔籠籠底最好以竹板制成。籠底要平整、釘子無突起、籠內無銳利物。

3、免疫注射葡萄球菌苗,每只兔2毫升,1年免疫2次。治療時,先將患兔放在鋪有干燥、柔軟墊草(或其他鋪墊材料)的籠內。用橡皮膏圍病灶做重復纏繞(盡量放松纏繞),然后用手輕握壓。壓實重疊橡皮膏,20~30日可自愈;患部剪毛并消毒,清除壞死組織,3%過氧乙酸清洗后,涂擦磺胺嘧啶、土霉素軟膏等,當潰瘍開始愈合時,可涂擦5%龍膽紫溶液,每天1次;重者外用消毒紗布包扎好農業論文,同時注射青鏈霉素各10萬單位,每天早晚各1次,直至痊愈;嚴重病例立即淘汰。

四、傳染性鼻炎

獺兔傳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桿菌和波氏桿菌為主的多種病原菌共同作用的結果,是獺兔的主要傳染性疾病之一。其防治方法是:

該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染性強,四季發生,大小兔易感,疫苗效果甚微,藥物控制困難,治愈率低,復發率高,病程持續期長,容易惡化和繼發感染其他疾病等特點,用藥見效,停藥復發,是生產中最為頑固的疾病之一。其推薦方法是:

1、青霉素和鏈霉素,每千克體重各2~3萬單位,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續3天。

2、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2萬單位,每日3次,連續3天。

3、卡那霉素,每千克體重15毫克,每日2次,連續3天。

4、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4毫克,每日2次,連續3~5天。

第2篇

論文關鍵詞:伏夏蛋雞安全高產管理措施

 

雞的最適宜產蛋溫度為15~23℃,最高耐受溫度為30℃農業論文,超過耐受溫度則表現為張口喘息、飲水量增加,而采食

二、降低雞舍溫度

1、植樹種草:在雞舍的周圍植樹種草,樹木和草坪既可吸收輻射熱,又可以凈化空氣。別外,通過光

2、鋪墊隔熱層:在蛋雞舍屋頂鋪墊隔熱層農業論文,高溫季節在蛋雞舍的屋頂鋪墊稻草

3、通風換氣降溫:寵養密閉的蛋雞舍應采用縱向通風來降溫,開放式蛋

4、氣霧法降溫:在蛋雞舍內安裝氣霧管道。當通過以上降溫方法,雞舍內氣溫

三、調整飼料日

1、提高氨基酸用量:在飼料中增添0.2%的蛋氨酸,以防止因采食量減少而導致所

2、提高日糧能量水平:在飼料中添加1~2%的脂肪或

3、增加維生素用量:飼料在高溫季節時部分維生素易遭到

四、添加抗應激

1、增加維生素C的用量:維生素C能降低雞的體溫,增加采食量農業論文,減輕熱應激

2、增加維生素E的用量:維生素E能顯著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和抗

3、添加阿司匹林:在飼料中添加0.02~0.03%的阿司匹

4、添加碳酸氨鈉:在飼料中添加0.1~0.49%的碳

5、口服補鹽液:補鹽液可準持血鉀濃度,

五、加強飼養

1、降低飼養密度:在高溫季節,蛋雞的飼養密度應降低

2、調整喂料時間:每天喂雞3次,一般在早晨5點第1次上足量的飼料

3、勤清雞糞:雞糞中蛋白質含量高,極易發酵產生大量

4、添加消化藥:高溫季節農業論文,雞群大量飲水,消化液被稀釋,使雞的消化能力下降。經

5、保證清涼的飲水:使用飲水槽的雞舍,中午應每隔2小

6、防止雞受驚嚇:在舍內還是舍外,對任何操作都應輕聲進行農業論文,

7、不突然更換飼料:當因原料原因,需要更換飼料

8、定期清理水、料槽:在高溫季節1~2天清洗1次水槽,清除1次飼槽的殘余

9、定期消毒:每隔3天對周圍環境和舍內帶雞消毒1次。

飼料,以防水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殘余飼料發生霉變。

時農業論文,只能逐漸更換,以防應激反應的發生。

不要騷擾著處于安靜狀態的蛋雞,以減少熱應級發生。

時換1次水,使水管進入水槽的水保持清涼。

常添加一些助消化藥有助于保持雞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并提高采食量。

熱能農業論文,應把當天的雞糞及時清除防止堆積發熱。

,上午11點加少量飼料,晚上8點上足量的飼料。

標準飼養密度的15~20%,減少產熱量。

管理

調節碳酸平衡,防止機體脫水。

酸氨鈉農業論文,能緩解熱應激反應。

林能有效增加雞體的散熱量。

病能力,每噸飼料中加入50~100克維生素E。

反應。氣溫在30℃以上時在每噸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100克。

藥物

破壞,高溫季節期間應適當增加維生素的用量。

動植物油,或者動植物油的混合物。

需要的蛋白質攝入量不足,使蛋重變輕農業論文,產蛋率和生產性能下降。

糧結構

仍然超過30℃以上,則采用氣霧的方法進一步降低蛋雞舍內的溫度。

雞舍要安裝風扇或風機,使舍內空氣有一個理想的流動量。

,當中午光照強時,用水將鋪墊的稻草灑濕,每隔3小時灑濕1次。

合作用釋放氨氣,改善了雞舍周圍環境的空氣質量,使蛋雞在高溫季里有個舒適的產蛋環境。

的方法

量減少,糞便變稀,繼而蛋重變小、蛋殼變薄,產蛋量明顯下降,嚴重時還造成蛋雞中暑死亡。

第3篇

論文關鍵詞:冬季安全高產養雞防感冒

 

1、非免疫群體、雞群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很弱。

2、不科學的保健預防方案

3、飼養管理不當,如:冬季天氣變涼養殖戶在通風時不注意舍內溫度致使雞受涼感冒。舍內空氣質量不好,導致雞呼吸道粘膜受損流感病毒侵入機體。

二、流行特點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冬、春兩季多發。各個日齡段的雞都可感染,10多日齡雛雞出現咳嗽、甩鼻、呼嚕等癥狀,但不會有大量死亡;20齡左右病情加重,死亡數增多,出現(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三炎癥狀;30齡達到死亡高峰,死亡量近1-3%。

三、臨床癥狀

感冒病毒主要有強毒型和溫和型兩種,現在主要以溫和型多發。主要表現:眼睛變形、流淚、有分泌物,出現甩鼻、伸頸呼吸、體溫升高、采食量下降,雞腳趾鱗片出血等。糞便多呈黃白、綠色不成形的為主。

四、剖檢變化

腿肌有的出血有的不出血、胰腺出血、腺胃出血或不出血、肌胃膠質層出血;出現三炎癥狀、嚴重的有包心、包肝;腎臟腫大出血;直腸條狀出血;氣管環狀出血并有大量白色粘液,支氣管出血并有黃色干酪物。

五、預防措施

冬季預防雞感冒,可以從防寒保暖、通風、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進行防治:

1、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氣溫較低,不利于養雞。因此,要采取措施防寒保溫,使室內溫度不低于3℃。適當增加飼養密度;煤爐管道送溫;修繕雞舍門窗和屋頂,墻壁要粉刷和堵縫,防止漏雨和賊風入舍;大風和降溫天氣關好門窗。

2、保持通風干燥

雞舍內過度潮濕農業論文,細菌和寄生蟲會加快繁殖。冬季既要防止雞感冒,又要保持雞舍干燥衛生。地面養雞,2周左右換一次墊料;更換或維修漏水水槽,給水時不能太滿;及時清除雞糞,減少地面沖洗次數;天晴時打開門窗換氣,以降低舍內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

3、加強飼養管理

⑴早晚補充光照。保持光照時間14~17小時,每4平方米雞舍裝一個離地2米、有反射罩的40瓦白熾燈即可論文下載。

⑵適當增加飼料中的蛋白質和能量水平,加大餅粕、魚粉、玉米、細糠的配比。

⑶保持環境安靜。飼養員進雞舍不要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動作要輕,定時進行喂料、清掃工作,雞舍周圍盡量不產生噪聲。

⑷注意飲水。最好給溫水,在水中添加維生素E、維生素C和糖多維。也可在飼料中添加小蘇打,蛋雞料加5~6%、肉雞料加0.5~0.8%。

4、搞好防疫治療

⑴空舍期間打掃衛生并消毒3~5次。

⑵實現全進全出。

⑶按程序抓好預防。特別是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傳染病的疫苗注射。在飼料中加0.1%的百球消等藥預防球蟲病。

⑷定期消毒。雞苗用氧氟沙星加多糖飲水,在成雞飲水中加百毒殺、3%漂白粉等藥物,每周1次;雞舍地面噴撒生石灰粉,或先用3%燒堿溶液消毒,1日后再用1∶25的菌毒敵消毒,每周1次。

⑸雞糞集中堆積發酵處理。

⑹平時勤觀察,發現病雞及時治療。

六、治療方法

1、定期飲用黃芪多糖(芪黃素)建議隔周飲用,后期用感快好飲水預防。

2、治療用感快好+毒霸+肝腎康;感快好1天2次間隔10小時以上,毒霸中午集中1次飲用,下午或晚上集中飲用肝腎康。

第4篇

交通警察執勤主要在國、省、縣級公路,市區等,農機進不了城,也上不了高速,出入縣鄉、村級道路為主,交警警力觸及不到,這一區間農機管理法律法規賦予的是源頭管理的權利,顯得相對薄弱,就要有一支正規執法隊伍來管理,成立公安、農機聯合執法中隊既使農機執法正規化、經常化,又能改變農機路面監管的缺失現象。從天長市農機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成立公安農機執法中隊一年前后對照,當地農業機械上牌率上升8個百分點,持證率提高近5個百分點,年檢率則提升了12個百分點,拖拉機違法載人、超載超限現象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健全鄉鎮、村農機安全監管網絡

農民農閑進城務工,農忙生產“急、短、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土地新的流轉模式,興辦農機大院、農業、農機合作社成為必然,如何適應這些變化,扎實開展農機管理,建立健全鄉鎮、村農機安全監管網絡已相當迫切。以某鎮已鍵全農機安全監管網絡與某鎮未建立此網絡為例,前者農業機械分門別類建立了到組的臺賬,農業機械注冊、持證、年度檢審等情況一目了然,在鎮、村、組三級安全監管員經常性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醒下,農機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農機“三率”也較高;后者只有一本籠統的臺賬,農機上牌率僅為72%,持證率64%,年檢率也只有80%,而且在田檢路查中感覺此地駕駛、操作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因此,如果村組設安全員,農機大院、合作社有專管員,鄉鎮根據擁有量配備監管員,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分片有負責人,層層落實,齊抓共管局面一定會形成,而且與農機安全生產示范創建相吻合。

3純農田作業小型農業機械實行登記備案

從某鎮調查顯示,300余臺14.7千瓦以下小拖拉機已基本退出運輸市場,從事農田作業,牌證納管率不足30%,甚至有空白的村民組,目前農田作業機械牌證管理免費發放還未實行,如果由村安全員統一標準入戶免費進行檢驗,統一格式登記備案,其中穿插安全常識的講授,再由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錄入建立電子檔,統一制作發放備查卡片,既使農田作業機械在作業區間移動有了“身份證”,又使小農機安全監管有源可尋,如此低成本運作切實可行,農機戶又能接受。

4降低農業機械駕使、操作人員申辦證件成本

為何上牌率與持證率總不均衡,在日常與機手接觸中就不愿持證原因多人多次交流,經費嫌高、時間嫌長仍是主要因素。農機手中大部份農閑外出務工,農忙回來又很急,而申領農機駕駛、操作證件按流程要一個多月,時間上產生沖突;培訓、考試費用加起來1千多元民,機手較難接受;在田檢路查中有些機手駕駛、操作技能很熟就是不愿領證,也有上述因素。可以試行在不降低考試質量的前提下,采用社會化報考,既可減少辦證時間、降低領證成本,從而調動機手辦證積極性,提高持證率。

5對于超長期使用的農業機械制定強制報廢時限

目前,在用的農業機械十年以上不在少數,某地抽查210臺農田作業機械中:收獲機械58臺中有21臺、大型拖拉機45臺中有19臺、小型拖拉機107臺中有42臺使用超過10年,這部份機械缺乏保養,車況差,修理不專業,私自改裝,湊合用等情況也大有存在,大大降低了農業機械安全生產性能,造成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油耗高效率低的弊端也顯而易見,所以限時報廢,應盡快落實,為提高擁機戶更新的積極性,配套農機以舊換新的政策,不僅加快老舊機具淘汰,提高農機現代化水平,又使安全高效的農機作業為農業增收出力。

6增加經費投入,使用先進監管設備

由于經費困難,不少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檢驗方式還未使用檢測設備,送檢下鄉的工作車也未配備,檢測質量難以用標準來規范,使得農機檢驗流于形式。某市8縣(區)無一家擁有正規檢測設備、流動檢測車,僅兩家有簡易檢測裝置,其他都還是人工檢驗,與農業機械現代化建設不相適應,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改變現狀,以農機安全技術檢驗,促農機安全生產。

7對接公安采集信息,擴大農機違法處置覆蓋面

第5篇

一是比較效益下滑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農民在糧食生產中的角色已由過去的“生產者”變成了“經營者”,種糧效益成為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首要目標。農民種不種糧、種多少糧、種糧投入多大主要看比較效益。現在,一方面是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過去主要是生產資料成本上漲,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土地流轉加速,近年來人工成本和土地流轉費用也在快速上漲。現在種一畝地,農資、人工、流轉租金算下來每畝成本要700元以上,正常年景可以實現純收入300多元,抵不上一個人三天的打工錢,遇上災年還會虧本。另一方面是價格上漲空間受限。現在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掛,我國的關稅保護水平又低,進口對國內價格形成抑制和打壓,同時,受制于“天花板”效應,糧食生產成本上漲又不能在價格上得到體現。怎樣協調產業政策、價格調控政策和進出口政策,為國內產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使種糧農民獲得必要收益,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糧食安全。

二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我國農業資源“先天不足”,面對持續剛性增長的農產品需求,我國只能在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約束下謀劃農業生產。雖然這些年我國也采取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休漁禁漁這些養護資源、改善環境的措施,但還不具備像資源大國那樣長期、大范圍的耕地休耕條件,農業發展不得不依賴資源的高強度開發,資源環境的弦已經繃得很緊。要看到,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以每年1個百分點以上的水平提升,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爭水、爭地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環境污染加速向農業農村擴散,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趨緊。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推進,每年要占用耕地600~700萬畝。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用水問題越來越突出,有的地方地下水資源過度開發,灌溉設施老化失修,區域性和季節性干旱頻繁發生,已經成為糧食生產的主要威脅。還要看到,目前農業資源利用方式也不夠合理,不同程度存在耕地“重用輕養”、大水漫灌、化肥農藥過量施用等問題,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這與社會公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對城鄉生態環境的要求不斷提升形成反差。如何在農業發展的同時保持農村青山綠水和良好生態環境,也成為十分艱巨的任務。

三是加強農業支持保護面臨新的發展要求。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家財力增長,我國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不斷增強,為糧食生產“十連增”、農民增收“十連快”提供了重要支撐。但也要看到,在經濟運行的新常態下,加強農業支持保護面臨新的形勢,需要適時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隨著整體經濟運行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逐步轉向中高速增長,財政收入增幅也隨之放緩。有專家估算,按照我國目前的經濟規模,經濟增速下調一個百分點,GDP大約減少6000億元,稅收相應減少1000多億元。從2014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8.1%。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保持前些年“三農”投入快速增長的勢頭殊為不易。這就要求在繼續增加投入的同時,更加重視提高財政資金效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進一步提高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經濟增速和財政增速放緩,還會影響到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的增長,這些變化都對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對國家糧食安全產生新影響。

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舉措

針對新的形勢,中央2013年底提出了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即“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我們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刻理解、準確把握這5句話20個字的豐富內涵。

第一,在發展目標上,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就是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這是由我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受資源約束,需要有效利用國際市場和國外資源。但十幾億中國人不能靠買飯吃、討飯吃過日子。這是因為:一方面,國際市場調劑空間有限。目前全球的糧食貿易量僅有2500~3000億公斤,不到我國糧食消費量的一半,大米貿易量350億公斤左右,僅相當于我國大米消費量的1/4,既不夠我們吃,也不可能都賣給我們。另一方面,大規模進口不可持續。在糧食貿易上,我國的大國效應明顯,買什么什么貴,賣什么什么賤。如果我國長期從國際市場大量采購糧食,可能引起國際市場糧價大幅上漲,不僅要付出高昂代價,也會影響我國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因此,只有立足于國內保障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才是可靠的。

第二,在發展優先序上,始終堅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過去我們強調保全部、保所有,這是當時歷史條件下沒有辦法的辦法。現在耕地就這么多,需求又那么大,必須有取有舍,集中力量先保住最基本最重要的。綜合考慮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和資源條件,首先要“保口糧”,其次要“保谷物”。也就是說,稻谷、小麥這兩個主要的口糧品種要做到絕對安全,進口只能是品種調劑,而玉米隨著飼料需求的快速增長,進口比例可以稍微高一些,但也要做到基本自給。這樣定位,絕不是減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決不能誤讀為可以放松國內糧食生產,而是要合理配置資源,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一是優化品種布局。水稻核心是建設東北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3個優勢區。東北地區著力發展優質粳稻;長江流域要穩定雙季稻面積,逐步擴大江淮粳稻生產;東南沿海地區要穩定水稻面積,著力發展優質高檔秈稻。種植面積要大體穩定在目前的4.5億畝以上。小麥核心是建設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西北、東北5個優勢區。種植面積要大體穩定在3.4億畝以上。玉米核心是建設北方、黃淮海和西南3個優勢區。目前,我國玉米面積5.45億畝,應保持基本穩定。二是支持重點產區。主產區是糧食生產的壓艙石,目前13個糧食主產省的產量占全國的75%,商品量占80%,調出量占90%。要加大對主產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步使800個產糧大縣的人均財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調動主產區重農抓糧的積極性。鼓勵主銷區與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區域合作關系,加快建立主銷區對主產區的利益補償機制。三是扶持新型主體。從發展趨勢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成為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提供商品糧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點。要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的基礎上,引導土地有序流轉,扶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新增補貼要向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傾斜,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

第三,在發展著力點上,努力確保產能、強化科技支撐。盡管實現了“十連增”,但我國糧食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看老天臉色,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可控性還不高。目前,我國中低產田占耕地面積的2/3,有效灌溉面積僅占一半多一點。據專家測算,我們的高產田提質后畝產可提高5%,中低產田改造后畝產可提高20%,加起來就會新增生產能力500億公斤。提高糧食發展穩定性,最根本的是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長足進展,2013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已由傳統的人力畜力為主轉向以機械作業為主,2013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9%。農業科技和機械化發展,為糧食連年增產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差距還不小,潛力也不小。因此,實現確保產能,關鍵是做到“兩藏”:首先是藏糧于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必須堅持既要保護耕地數量,也要提升耕地質量。要嚴防死守耕地紅線。雖然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顯示,耕地的賬面數字有所增加,但耕地還是那么多,產能也還是那么多,實際并沒有增加。對此,必須有清醒的“紅線意識”,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農民可以非農化,耕地決不能非農化。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保持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有地可種”。要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大興農田水利,大力推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應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集中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項目資金,大力開展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0年,全國要新建8億畝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其次是藏糧于技。解決我國農業問題最根本的出路在科技,要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給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要深化種業科技體制創新,強化種子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推進制種育種基地建設,開展重點品種聯合攻關,充分運用傳統育種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加快良種研發,選育一批高產、優質、高效新品種。推進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要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主產區推進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全程機械化。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起步雖晚,但發展較快、前景廣闊。要推動信息服務進村入戶,直接面向農民開展政策、法律、市場、技術等全方位信息服務,發揮信息化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助推作用。

第6篇

論文關鍵詞:冬春肉雞安全飼養嚴防呼吸道疾病

 

春季北方地區空氣干燥,晝夜溫差大,雞舍多以爐火取暖,造成舍內灰塵過多,且一般養殖戶在此時加大了雞群的密度,而通風工作做不到位,這樣一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極易誘發雞的一些疾病,尤其是雞慢性呼吸道病(又稱支原體病)、喉氣管炎、支氣管炎、鼻炎等疾病,并且可能并發其它疾病,一旦發病會給雞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預防。

一、肉雞呼吸道綜合癥的發病原因

1、非傳染性致病因子

雞舍通風換氣不良,排風口大而進風口小,導致雞舍內空氣稀薄缺氧,有害氣體如硫化氫、氨等濃度過高,刺鼻熏眼;舍內空氣濕度小,墊料濕度不夠,塵埃飛揚農業論文,造成粘膜受損;夜間供溫相對集中,為保溫而不敢通風,忽視了空氣和墊料的濕度;雛雞3~5周齡期間,免疫接種頻繁,應激因素增多;不正確的免疫接種,尤其是傳支和新城疫的免疫間隔時間過短,引起嚴重的呼吸道病,而這種疾病和臨診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認為是野毒感染發病而錯誤處置,使問題更加糟糕。

2、傳染性致病因子

⑴支原體

MG感染是極其重要的因素。從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雞群發病的最初誘因依然是感染支原體。特別是有些種雞場沒有做過任何的支原體免疫,雛雞支原體感染嚴重,表現出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并且發生早,過程重,繼發病多,死亡嚴重。由于支原體的早期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破壞和剝脫,使完整的呼吸道免疫屏障變得千瘡百孔,給野毒入侵打開了門戶,也使疫苗反應加重。同時,由于上皮細胞被破壞,使細胞的免疫應答低下,這也是雖然在新城疫和傳支的免疫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發病雞中依然見到很多新城疫和傳支的重要原因。

⑵感染呼吸道綜合癥

病毒包括新城疫、流感、傳支、傳支變異株、傳喉、鼻支氣管炎等。新城疫病毒仍然是最重要的病毒病原。雖然我國養禽業已十分注重對新城疫的防治,但是該病的暴發仍很常見,而且感染的日齡越來越早,非典型表現越來越普遍。

3、大腸桿菌感染

大腸桿菌廣泛存在于各雞場,其中致病性大腸桿菌約占15%。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支原體開始發作,一方面剝落上皮細胞給大腸桿菌的進入打開門戶;另一方面又引起呼吸道發炎和咳嗽,機體喪失抗病能力,使大腸桿菌順著呼吸道長驅直入。大量細菌在氣管或支氣管內停留,可以誘發劇烈的炎癥反應而出現相應的呼吸道癥狀;進入肺部的大腸桿菌誘發肺炎,循氣囊感染的大腸桿菌又會進一步導致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或敗血癥。

二、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種類

1、雞慢性呼吸道疾病

該病是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能引起發病的應激因素主要有:

⑴在春、秋、冬季節,晝夜溫差比較大或受寒流的襲擊農業論文,由于沒有及時做好防寒工作,雞群因受寒而發病小論文。

⑵雞舍通風不良,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如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濃度高時,雞群發病。

⑶飼養密度過大,雞群發病。

⑷多種疾病發生時,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鼻炎等病發生時,可繼發慢性呼吸道疾病。

⑸當雞齡過小時即便是正常的氣霧免疫也可激發本病。

2、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本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生,但以雛雞和育成雞多發。此病有三種類型,即呼吸型、腎型、腺胃型。

⑴呼吸型傳支

雛雞多發,發病后以呼吸困難為特征。

⑵腎型傳支

以20日齡左右的雞多發,呼吸道癥狀不明顯,或呈一過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線上升;死后變化以腎的變化最為明顯,腎臟高度腫脹、蒼白,由于尿酸鹽的沉積,呈“花斑腎”樣;死亡率可達10%~20%。

⑶腺胃型傳支

40~80日齡的雞多發;死亡的雞非常瘦是明顯的特點;解剖后的變化以腺胃的變化最典型,腺胃腫脹明顯,有的可呈圓形;胃壁增厚,腺胃周圍出血。其它變化無診斷價值。

呼吸型傳支可用新城疫傳支二聯苗。腎傳支和腺胃型傳支可選擇油乳劑滅活苗進行免疫。

3、雞新城疫

現在發生的新城疫絕大多數都是在免疫雞群當中發生的非典型性新城疫。大多數發生的原因是由于疫苗選擇不當、免疫間隔時間過長、免疫方法不合理等造成的。

發病雞群中的病雞精神食欲比任何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雞都差,病后2~3天雞只開始死亡,而且死亡逐漸增加,這在雛雞發病時比較明顯。發病大約7天左右,雞群中出現有神經癥狀(歪脖、轉脖、轉圈等)的病雞。如果雞群整體免疫力低,發病后病雞癥狀還要嚴重。

三、肉雞呼吸道綜合癥的防治對策

1、消除非傳染性誘病因素

⑴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對雞的刺激。把雞舍通風換氣和飼養密度有機結合起來。

⑵通風換氣是現代養雞生產中十分重要而又常被忽視的問題。要加大進風口,盡最大可能地交換舍內空氣

⑶加大墊料管理力度,不論采取什么措施,均應使墊料保持腳踏不響、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的濕度,并堅持每日翻動兩次,保持松軟,便于驅散氨味。

⑷營養:不僅要保證飼料中不缺乏蛋白質、氨基酸等常量營養物質,而且要平衡,更不能缺乏任何一種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特別是維生素A。因為維生素A是保證上皮組織完整性的維生素,如果缺乏,上皮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壞農業論文,病原體相對容易入侵。其它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可能造成免疫系統的發育障礙。

⑸嚴格控制雞舍的環境溫度(育雛期間雞舍的溫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超過2℃)、濕度。

2、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⑴實行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欄后要及時徹底清掃雞舍,將雞舍糞便運離,并集中堆積發酵。

⑵嚴格消毒:分別用5%火堿、甲醛、雙鏈季銨鹽對雞舍和用具嚴格按要求徹底清洗消毒,其中火堿水要浸透地面3厘米。

⑶入雛前5天開始調整雞舍溫度,并做好最后1次消毒。熏蒸消毒過的雞舍一定要提前開門、窗通風,以免因甲醛含量過高而損傷呼吸道。

⑷雞雛入舍后,定期進行帶雞消毒。可用0.5%強力消毒靈或威蘭金碘,每隔2~3天噴霧1次,以阻斷病毒和細菌的傳播小論文。中間可以使用雙鏈季銨鹽類穿插消毒,以降塵除埃,減少細菌病毒傳播的載體,并清除部分細菌

⑸定期對雞的飲水進行消毒。菌毒凈、百毒殺在雞肉中無殘留,可用作飲水消毒。實行飲水消毒,要準確計算使用濃度,并注意在飲水投服和噴霧接種弱毒活疫苗前后各2天,停止飲水消毒。

3、搞好疫苗接種

⑴要結合本場本地疫病發生的情況,制定靈活的免疫程序,堅持在免疫監測指導下的科學免疫,使雞體產生足夠的特異性抗體,這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有些養雞戶害怕出現免疫漏洞,將程序定得過密,反而出現免疫疲勞和干擾,致使抗體水平不高或出現明顯低下期,尤其是傳支疫苗,會明顯加重疫苗反應,出現呼吸道癥狀。

⑵在制定免疫程序時,1~5日齡、10~25日齡前后嚴防支原體,可選擇羅紅霉素、泰農、奧福星等;在發病高峰期和敏感期,用各種在當地沒有耐藥性又沒有藥物殘留的抗菌藥物輪換使用;對細菌病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

⑶懷疑有支原體感染的肉雞群建議采取如下免疫程序:5~7日齡用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活苗點眼、滴鼻,新城疫滅活苗注射0.1毫升;10~17日齡用進口法氏囊苗滴口或飲水;18~20日齡用新城疫IV系或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苗(活苗)飲水。

⑷接種疫苗時,為了避免接種過程中造成應激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在免疫接種前后3~5天停喂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在日糧中適當添加口服補液鹽、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應激劑。

⑸預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發生: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毒株的毒力不能太強農業論文,特別是首免。因為雖然毒力稍強的法氏囊疫苗有非常好的保護力,但這類疫苗可造成免疫抑制,對其它疾病的保護率就會降低。由于飼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問題,可以通過在飼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來減輕,或者通過原料的采購、儲藏等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

4、認真做好藥物防治

⑴定期對雛雞進行藥物預防。雛雞出殼1~10天內,在飲水中添加抗生素和電解多維,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但一定要注意添加的劑量,以免引起中毒。

⑵在呼吸道疾病多發的冬春季,應飼喂一些強力魚肝油粉,因為魚肝油粉里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可增加粘膜細胞的屏障功能,并且促進抗體的產生。

⑶雞群一旦發生呼吸道綜合癥,要迅速、準確診斷,并對癥下藥:

①因細菌性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綜合癥,可首先選用喹諾酮類藥物,如恩諾沙星、環丙沙星飲水投服。

②由真菌引發的呼吸道綜合癥,可用制霉菌素、硫酸銅等飲水投服治療。

③病毒性呼吸道病,雖用抗生素和合成藥物無效,但有時為了防止繼發感染,可適當使用抗生素與嗎啉呱(病毒靈)以及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藥如板藍根、金銀花等。

第7篇

農民農閑進城務工,農忙生產“急、短、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土地新的流轉模式,興辦農機大院、農業、農機合作社成為必然,如何適應這些變化,扎實開展農機管理,建立健全鄉鎮、村農機安全監管網絡已相當迫切。以某鎮已鍵全農機安全監管網絡與某鎮未建立此網絡為例,前者農業機械分門別類建立了到組的臺賬,農業機械注冊、持證、年度檢審等情況一目了然,在鎮、村、組三級安全監管員經常性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醒下,農機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農機“三率”也較高;后者只有一本籠統的臺賬,農機上牌率僅為72%,持證率64%,年檢率也只有80%,而且在田檢路查中感覺此地駕駛、操作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因此,如果村組設安全員,農機大院、合作社有專管員,鄉鎮根據擁有量配備監管員,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分片有負責人,層層落實,齊抓共管局面一定會形成,而且與農機安全生產示范創建相吻合。

2純農田作業小型農業機械實行登記備案

從某鎮調查顯示,300余臺14.7千瓦以下小拖拉機已基本退出運輸市場,從事農田作業,牌證納管率不足30%,甚至有空白的村民組,目前農田作業機械牌證管理免費發放還未實行,如果由村安全員統一標準入戶免費進行檢驗,統一格式登記備案,其中穿插安全常識的講授,再由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錄入建立電子檔,統一制作發放備查卡片,既使農田作業機械在作業區間移動有了“身份證”,又使小農機安全監管有源可尋,如此低成本運作切實可行,農機戶又能接受。

3降低農業機械駕使、操作人員申辦證件成本

為何上牌率與持證率總不均衡,在日常與機手接觸中就不愿持證原因多人多次交流,經費嫌高、時間嫌長仍是主要因素。農機手中大部份農閑外出務工,農忙回來又很急,而申領農機駕駛、操作證件按流程要一個多月,時間上產生沖突;培訓、考試費用加起來1千多元民,機手較難接受;在田檢路查中有些機手駕駛、操作技能很熟就是不愿領證,也有上述因素。可以試行在不降低考試質量的前提下,采用社會化報考,既可減少辦證時間、降低領證成本,從而調動機手辦證積極性,提高持證率。

4對于超長期使用的農業機械制定強制報廢時限

目前,在用的農業機械十年以上不在少數,某地抽查210臺農田作業機械中:收獲機械58臺中有21臺、大型拖拉機45臺中有19臺、小型拖拉機107臺中有42臺使用超過10年,這部份機械缺乏保養,車況差,修理不專業,私自改裝,湊合用等情況也大有存在,大大降低了農業機械安全生產性能,造成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油耗高效率低的弊端也顯而易見,所以限時報廢,應盡快落實,為提高擁機戶更新的積極性,配套農機以舊換新的政策,不僅加快老舊機具淘汰,提高農機現代化水平,又使安全高效的農機作業為農業增收出力。

5增加經費投入,使用先進監管設備

由于經費困難,不少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檢驗方式還未使用檢測設備,送檢下鄉的工作車也未配備,檢測質量難以用標準來規范,使得農機檢驗流于形式。某市8縣(區)無一家擁有正規檢測設備、流動檢測車,僅兩家有簡易檢測裝置,其他都還是人工檢驗,與農業機械現代化建設不相適應,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改變現狀,以農機安全技術檢驗,促農機安全生產。

6對接公安采集信息,擴大農機違法處置覆蓋面

第8篇

1.1大多數的農機駕駛員對于農機的安全管理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在農村的田間道路行駛不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所以對于管理部門的政策沒有有效的執行。而更有部分駕駛員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不考慮農機的安全性,一味的對農機進行加長加高處理,并且在速度上不斷提升,所以經常會出現超載超速的現象,存在眾多的安全隱患。大多數的農機駕駛員只是會駕駛,而卻缺乏對農機的保養意識和常識,對于機車內存在的安全隱患無法及時發現,導致行駛的過程中因為部件損壞而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增大,嚴重威脅到人身安全。

1.2農田作業的農機安全管理不完善,農機駕駛員對于機車安全行駛的意識較差,認為田間的作業環境簡單,不會發生安全事故,所以在思想意識上就忽視了機車操作的安全性。雖然從事農田作業的機械與從事道路運輸的車輛相比,雖然相對發生事故的機率較低,但前者的數量遠遠大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十幾倍),且作業有一定季節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較大,因此,對出事農田作業的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同樣不能放松。

2、農機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2.1培養一支技術過硬、法規意識強的農機駕駛員隊伍隨著農機化范圍的不斷擴大,農機駕駛員的隊伍也不斷的壯大,所以為了保證農業機車的安全操作,農機安全監理部門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利用一切媒體工具宣傳農機駕駛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通過真實的案例來進行警示。對于農機的使用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凡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車輛必須進行登記統一管理,在進行駕駛業務知識和安全常識培訓后,經審查合格方可發證,并且要參與每年的年審。對于優秀的駕駛員要注意發揮其主導作用,利用自身的行為感染身邊的駕駛員,提高農機駕駛的安全性。

2.2加大農機安全宣傳的力度安全隱患的消除要在發生前進行,不要等到事故發生了再注意到安全駕駛的重要性,所以農機安全管理部門要做好宣傳工作,利用多種手段向廣大農民以及農機駕駛員講解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動員全民積極的參與進來。為了保證機車處于安全狀態,要加強對機車的日常養護,對于容易損壞的零部件,要經常檢查,在機車使用之前,要對其進行安全檢查,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3按時參加年檢年檢是對農業機車的使用狀況,自身的性能以及各個零部件的損壞程度進行的檢查,對于存在的安全隱患能夠及時發現,確保機車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在年檢時還要加強對駕駛員的安全知識培訓,養成定期檢查的好習慣。孫懷寶雙遼市東明鎮農機站

2.4加大對農機違章作業的監督檢查力度農機安全監督檢查是農機安全監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確保農機安全行駛的重要手段。所以農機安全監理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機安全的監督管理力度,對農機交通安全狀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目前,在鄉村的道路安全狀況管理方面,還是交通管理部門的薄弱環節,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重要的國道、省道等道路。因為缺乏管理力度,所以農業機車違反安全駕駛現象頻現。為了加強對農村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農機管理部門應該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尤其是要加大在農忙季節的檢查力度,確保農業機車的安全行駛,為農業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3、新形勢下,農機監理部門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堅持發展的主題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發展必須堅持以搞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為中心,積極面對當前形勢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緊緊圍繞搞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這個中心、這個主題,把工作重點放到了鄉村、田間、場院,挖掘有利因素,努力促進農機監理事業健康發展。

3.2堅持服務理念服務是立足之本,發展之源,服務也是農機監理事業永恒主題。“文明執法、優質服務”示范窗口的創建精神也正是由“服務”二字體現出來的。我們在繼續發揚農機監理服務精神前提下,要進一步強化農機監理服務手段,積極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新的服務方式,通過服務增強農機監理的工作實力。

3.3堅持體制創新體制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工作創新的基礎。在目前這種新的形勢和環境下,必須建立新的監理體制,就要在鞏固提高市、縣一級的基礎上,重點加強鄉、村兩級體制的建設。只有監理體制的不斷更新,不斷完善,才能確保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要通過管理體制的創新、服務方式的創新,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更新觀念,科學管理,加快農機監理事業發展的步伐。

4、結束語

第9篇

論文關鍵詞:安全高效養豬要以預防傳染病為中心

 

目前很多養豬戶已經意識到種豬是豬病最大的傳染源。據調查,目前有80%的豬病發生在產房和保育階段,所以有專家提出“母豬關鍵8周管理” 和“初生定乾坤,斷奶決勝負” 等管理理念,充分說明最容易遭人忽視的“冰山一角”——母仔豬的管理水平將直接決定整個養豬戶的經濟效益。所以,必須高度重視種豬的管理:

一、嚴格把守引種關

引種前一定要對種豬所在地區或種豬場的管理、防疫水平(老板口碑)進行反復認真調查,有條件的應重點對豬瘟、圓環病毒病、豬藍耳病、偽狂犬病等做抗原檢測農業論文,嚴防病從種入、“引狼入室”。

二、嚴格隔離飼養

剛購進的種豬一定要隔離飼養3個月以上,確認是健康豬才能入舍飼養。

1、做好藥物保健

要定期添加對本場細菌敏感的藥物控制鏈球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根據不同季節,每1~2月投喂一次四環素類藥物以控制衣原體病、支原體病和附紅細胞體病。特別是在母豬產前產后5天、乳豬出生后3、12、21天以及仔豬斷奶前后5天、仔豬轉舍前后3天等最易產生應激、誘發疾病時期,更要在飼料飲水中添加抗生素、抗病毒制劑、抗應激藥物、免疫增強劑等。

2、做好分娩母豬的管理

當前許多自繁自養養豬戶首先被以下疾病所困擾:母豬“三聯癥”(產后無乳、乳房炎、子宮內膜炎)、仔豬“三聯癥”(黃、紅、白痢)、母豬便秘、產后不食、有些養豬戶仔豬凍死、壓死和餓死的比例高達30%雜志網。所以,必須加強分娩母豬的管理:

⑴母豬哺乳期必須飼喂高能高蛋白等營養全面的泌乳期飼料,建議自由采食。

⑵防止妊娠期母豬便秘。

⑶提前做好產房消毒、產房保溫設備和接生器械藥品準備工作。

⑷接生過程中要做好母豬、外陰以及仔豬剪牙、斷尾、斷臍帶時的消毒工作。

⑸讓每頭仔豬吃足初乳并固定好(對豬瘟感染嚴重的豬場小豬應在吃初乳前1小時做豬瘟超免)。

⑹母豬產前產后5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如恩諾沙星、阿莫西林預防各種疾病。

⑺母豬產仔當天宜少喂或不喂飼料,喂麩皮糖鹽水,根據季節適量添加雙黃連口服液和生姜大蔥熬汁以及消炎鎮痛藥物。

⑻母豬在產仔過程中要保持圈舍環境安靜,做好母豬難產及假死仔豬急救準備。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区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 可以看的毛片网站 | 免费观看黄色影片 | 日本精品久久久免费高清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你懂的在线观看视频 | 99视频精品免费99在线 | 国产免费爱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免费看片亚洲 | 色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 丁香激情综合网 | 偷拍福利视频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 99精品视频在线成人精彩视频 | 精品精品 |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 欧美高清正版在线 | 9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 天堂成人在线 |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秒播 | 国产干美女 |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 | 飞出个未来第六季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邱淑贞三级艳电影全集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 天天综合五月天 | 色欧美在线 |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 五月天色网址 | 视频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