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6:1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藏醫學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 語言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遠古時代,隨著類人猿共同生活及集體狩獵的需要,經過了千百萬的錘煉,他們的口、舌、喉相互配合,漸漸地學會了利用簡單的音符表達情感;利用大聲吼叫傳遞信息,以此達到某種目的,當然也收獲著由于語言給人類文明帶來的喜悅。正如革命導師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勞動不僅創造了語言,也創造了人本身”。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逐步提高以及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類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人類的語言也逐漸從簡單的發音傳遞信息、到結繩記事,進而發展為今天能表達內心情感及復雜心理活動的完整的語言文字體系,成為“人類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列寧語錄)。可以說,語言文字的發展對于推動全世界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各個民族語言文字的發展,也為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技術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承載工具,這種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力地推動著各民族自身獨特文化的發展。
除了語言文字的發展外,另一種與人類起源一樣久遠的文明是醫藥學。在與大自然長期漫長的艱苦斗爭中,遠古人類在面對生老病死等自然現象時,逐步學會了從最初的被動祈天拜神等精神活動外,到偶然發現一些具有藥用價值的礦植物,并主動尋找利用它們來療傷治病的實踐活動。隨著斗轉星移、年輪的增加和實踐經驗的提高、傳承和積累,世界許多民族都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原始醫藥學。不難想象,語言文字和醫學的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從遠古的口耳相傳,到中古的一代一代的著書傳播知識,以至到今天的醫學的高度發展,語言文字的發明、利用和提高,無疑對人類醫藥學的傳承、交流和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青藏高原是人類文明產生較早的地區之一。根據近百年考古發現和歷史學家研究,從阿里地區到康藏地區都已經發現了萬年以上的石器遺跡。由此判斷出,在距今5萬年左右就有人類生活在這些地區。古代藏族人民不僅創造、發展了自己的語言文化,在與自然和疾病的長期斗爭中,也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是藥三分毒,有毒必有藥”的說法,充分說明藏民族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原始的醫療,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藥物學方面的知識。可以肯定地說,藏醫學是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長期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逐漸形成的。雖然目前我們仍無法明確指出藏醫學問世的具體年代,但據藏醫學最早的文獻―苯波教《大藏經》中頓巴?辛饒米沃切(公元前1917年)所著的醫典《蹦耶》的資料顯示,原始藏醫學的萌芽距今已有三千九百多年歷史了!在近四千年的藏醫學的發展歷史中,藏語言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進作用,特別是藏語文字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原始藏醫學的萌生和發展。以后,隨著藏語、漢語、維吾爾語和蒙古語等多種語言在藏區的使用,藏醫通過與內地和其他國家醫學的交流,使藏醫藥文化不斷發展,也使之成為中華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2 縱觀歷史,藏醫從最初的萌芽狀態發展到今天具有完整體系的醫藥學,其中藏語言和文字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公元7世紀,藏文字的出現為藏醫藥的誕生和建立奠定了基礎;公元11世紀以后,廣泛的交流以及藏醫藥學校的成立,推動了藏醫學人才和藏醫藥體系的逐步完善;20世紀中葉,和平解放以后,藏醫藥學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
2.1 藏語文的發明促進了原始藏醫的脫胎換骨 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著分化、統一的過程,而社會的統一總是要求語言的統一。當社會生活發生漸變和激變時,語言一定會隨著社會生活的步伐發生變化。當人類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隨著人們日常交流的深入,刻字等符號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保留思想意識的需求,因此逐漸發明了文字。在原始宗教―苯教的文獻記載中,公元7世紀以前,苯教創始人頓巴?辛饒米沃切曾經使用一種“象雄文字”。這種文字并不完備,流行地區和使用范圍也不廣,主要是巫師、苯教徒用以書符、畫咒、記述教義。當時在藏區,除了相當蒙昧的原始醫學之外,相傳在吐蕃第一任藏王拉妥妥日年贊時期,就有來自印度的吾西嘎西及其后裔的行醫活動。
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強盛的吐蕃王朝。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法律的頒布及文化交流活動的需求,創立藏語文的需求迫在眉睫。于是松贊干布派遣大臣吞彌?桑布扎去天竺學習梵文,并結合藏語言的特點創造了藏族拼音文字。藏文拼音文字的出現是吐蕃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藏語拼音文字的優點在于簡便性和普及性,以30個字母為基礎的藏文文字,經過以后若干年的修訂、完善逐漸的能夠表達藏民族生產生活的內容。藏文文字的發明,使得藏民族以前口耳相傳的原始文化得以記錄下來,實現了文明的積累和傳承,便利了文化的交流和傳遞,極大地促進了藏族其他文化的發展。除外,藏文的發明也為后來藏醫學與周邊民族的醫學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時,為了鞏固吐蕃王朝與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政治關系,松贊干布迎娶了尼泊爾的赤尊公主與唐朝的文成公主,她們帶來了大量的經典著作,包括醫學及其他方面的經典,其中有中醫醫典《醫療大全》、《頭傷醫治簡述》,以及印度醫生帶來的《布夏母本、子本》等,還從鄰國特別是從天竺迎請博學多識的專家、譯師,極力翻譯、整理佛學、醫藥書籍等。此外,天竺醫生巴熱達札,漢地醫生韓維康(又稱韓文海―筆者注)、大食國醫生嘎林諾三人總結和借鑒三國醫學精髓后,合編了七卷本的《無畏武器》。到了吐蕃第三十八代贊普赤松德贊時期,他還邀請漢地、天竺等九位知名醫生,與當地眾多藏醫進行了廣泛的醫學研討,并將多個民族的醫學著作譯成藏文,還設立了藏醫學校。8世紀金城公主入藏后,又帶來了《月王藥診》,由天竺翻譯家摩哈衍那和比如扎那在藏族醫生和翻譯家的幫助下翻譯成為藏文,該書無疑對藏醫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2 各民族醫學的交流催生了獨特的藏醫學,并形成完整的醫學體系 隨著藏文的不斷完善,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之間醫學的交流。這一時期,藏王廣泛地邀請漢地、天竺、尼婆羅、克什米爾等國在當時醫學界享有很高聲譽的醫藥學者來訪,藏族醫學家同他們一起就醫藥學方法與理論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研討,使得藏族醫學家能夠廣泛吸收印度、中國各地的醫學精華,為以后研究醫學和著書立說、進一步豐富與發展藏醫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藏醫藥學在其形成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曾涌現出了許多才華橫溢,著書立說的杰出人物。這一時期,被后人稱為“藥王”的玉妥?云丹貢布(708年出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辭艱辛,為了發展藏醫學,曾赴天竺等國三次,漢地五臺山一次進行醫學交流。他認真學習和研究了天竺、漢族等醫藥學理論,吸收其有利的醫學精華,在與著名印度翻譯家比如扎那共同探討、翻譯并傳授釋迦牟尼佛所講授《四部醫典》精華的基礎上,編寫了舉世聞名的藏醫學巨著―《四部醫典》。《四部醫典》有一百五十六個章節,涉及到生理解剖、病因病理,臨床各科、診斷治療、藥材方劑、手術器械以及醫學倫理等內容,是對藏醫藥學基本理論和具體臨床實踐的完整總結,標志著完整藏醫學體系的形成。其中詳細闡述了與西醫的細菌學、胚胎學相近的論述,可見當時的藏醫學已是符合科學精神的先進學術之一。這部藏醫學的經典著作至今在國內外仍有較大影響,目前已有漢譯全本和俄、英文譯本,《四部醫典》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醫學財富。
吐蕃時期的藏醫學文化與周邊國家、地區的交流進入了空前盛世,為促進藏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試想如果沒有藏王松贊干布時期創造的藏語言文字作為基礎,藏醫學的發展在當時決不會有如此的成果,許多藏族醫學家在有關藏醫藥方面的著述立說也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造詣。
到了公元11世紀,在醫學史上被視為第二藥佛的新玉妥?云丹貢布翻譯、借鑒并吸收了從漢地傳來的《月王藥診》之精華,以及《月光》、《八支醫要》等醫著,結合地勢氣候,對《四部醫典》作了大膽的補充、修訂和整理,使得其內容進一步充實完善。此外,他還著有《大小八支醫要集》等重要的藏醫學歷史巨著。公元17世紀,即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時期,為推進藏醫學文化,在藥王山設立了藏醫學校,召集全藏知名醫生,對于《四部醫典》進行編撰、校訂。當時的藏文典籍文獻取得了非常巨大的進步,浩如煙海,功績非凡,是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幅員遼闊,是一個方言很多的地區,如果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支持,《四部醫典》的校訂工作必然有很大的難度,由此可見,藏醫學的發展與語言的鋪墊作用密不可分。
2.3 和平解放極大推動了藏醫學走出 自和平解放以來,藏醫學與內地乃至世界的交流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藏醫學的長足發展,為藏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989年,大學藏醫系與自治區藏醫學校合并建立了藏醫學院,成為獨立設置的藏醫藥高等院校,有來自四川、云南、青海、甘肅、內蒙等地的學生來學習,為了幫助學生的藏醫專業的學習,學校還專門開設了藏語、漢語和英語課程。1990年9月1日,拉薩市藏醫院擴建為自治區藏醫院的成立是藏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的又一標志。
2000年,自治區黨委五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將藏醫藥列為自治區重點發展的六大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之一。同年,在拉薩成功舉辦了首屆國際藏醫藥學術會議,來自德、美、法、俄、日等國的18名專家和中國國內包括臺灣、香港地區的582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收到論文500多篇,在學術上和政治上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該藏醫藥學術會研討了藏藥業發展的現狀和前景,促進了藏醫藥學術的交流和繁榮,擴大了藏醫藥在國內外的影響。在這次會議上,多國的醫學專家對藏醫擅長治療的腦神經系統疾病、潰瘍病、胃炎、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風濕和風濕性關節炎、肝炎等都有嚴謹的科學報告,標志藏醫藥的臨床研究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本次大會上藏語、漢語、英語、德語、日語等語言都被頻繁應用到,這次醫學交流會是一次多語言的文化交流會,大會的圓滿成功,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語言文化的交流對于推動藏醫學走向世界的橋梁作用。
2.4 如何借助語言文字,擴大交流,推動藏醫藥學走向世界
21世紀是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交流化、知識多元化、全球同步化和市場經濟化。但是,許多農產品商人和藥品制造商為了追求商業利益,大量的使用化學成分較多的飼料和藥品,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危害。因此,人們對于傳統醫學、綠色食品和綠色藥材的需求和青睞越來越迫切,人類健康成為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關注的主題,這為藏醫藥學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間,給傳統藏醫學走向世界,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提供了絕好的發展平臺。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借助語言工具將藏醫藥發揚光大,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的健康事業,是藏醫藥發展的新課題。
藏醫首先是文化,然后才是醫學;自古以來,藏醫藥學為藏族人民的防病治病,以及整個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盡管現代醫學已經進入以信息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為代表的發展階段,但是,具有3800多年悠久歷史的藏醫藥依然魅力不減,受到越來越多海內外人士的青睞。在現代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發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藏醫學的獨特優勢正引起醫學界廣泛關注,相關研究正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藏醫學走向世界,一方面需要更好的發掘原有的藥材、藥方,確認有用成分,減少有毒副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加強與世界醫學的交流與學習。這一切都離不開語言這一輔助工具。
1959年民主改革后,特別是黨的以來,藏醫藥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進一步重視與大力支持,使其在、青海、四川、甘肅等各藏族聚居地區都取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祖國內地也得到廣泛的應用。近年來,一些與藏醫藥相關的典籍正被翻譯成英、日、俄等多種文字,對推動藏醫藥學在全世界傳播并得到世界的認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至今為止,一直沒有全面系統地組織過相關的翻譯工作。
總之,隨著每一次科技進步,人類的語言都會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而任何文化的發展又都需要語言作為其交流工具;語言文字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和藏醫藥的發展也有著密切關系。我們也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藏醫藥學文獻的英語翻譯工作,促使她走出中國,更廣泛地在國際上傳播,從而提升民族醫學以及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這一工作具有以下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促進藏醫藥學在世界范圍傳播,提升藏醫學的國際影響;第二、通過系統翻譯藏醫學著作,可以使國際醫學界更加了解和重視藏醫學,促進未來合作、發展現代藏醫學;第三、可以有效反駁西方編造的“文化毀滅論”。目前系統翻譯經典藏醫文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迫切性。因此,我們要積極利用語言文字這一人類交流的主要工具,推動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傳播。繼承、發揚、光大藏醫學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
參考文獻
1 桑吉東珠?昂巴.《淺說藏醫藥學的興起與發展》.
2 第司?桑吉嘉措.《藍琉璃》.(上冊),人民出版社,1982:91-93.
3 達莫?洛桑卻扎.《色金》(手抄本).自治區藏醫院圖書館,62-64.
【關鍵詞】醫學文化文化功能
Abstract:Socialfunctionsofmedicalcultureincludesixdifferentaspects.Firstly,itmoralizespeople,thatalsomeans“culturecivilizesthemasses”.Secondly,itisacarrierthatpassesdownmedicalhistory,medicalexperienceandmedicalethics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Thirdly,itplaysaroleofcentralizationbecauseaparticularcultureistheemotionaltiethatsustainsthecentripetalforceofacertaincollective.Fourthly,itidentifiesbecauseaccuratedistinguishinganddifferentiationofmedicalconditionsarebasedupontheidentifyingfunctionofmedicalculture.Thefifthfunctioniscoding,inanotherword,conditionsinmedicalcultureactuallyarecombinationsofcodesthatareabidebypurposeandlogicaswellasconventionsandrules.Finally,medicalcultureperformsasasocialdrive.Individualmedicalbehaviorsaresubjectedtocollectivepsychodynamic;medical-socialdevelopmentdependsuponthedriveofsocio-psychologicalmechanism.Inaddition,medicalcultureperformsasorientationandunscrambling.
Keywords:medicalculture;culturalfunction
醫學活動是與人們實現高水平的生活質量和高水平的生命質量關系最為密切的社會活動之一。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中,協調、維系人們各種社會關系的基本元素是文化。人類的一切醫學實踐,其由始由生、所興所盛、至極至衰,最根本的驅動力量和影響因素便是醫學文化。文化是以意會符號承載的族群主觀信息,它包括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創造、所產生的一切物質方面的內容、精神方面的內容以及驅動人們進一步進行社會實踐的心理程序;醫學文化則是通過一系列具象符號和抽象符號所表現的與醫學這樣一個特定族群有關的主觀信息,它在驅動、指導人們醫學實踐的過程中主要表現出以下一些社會功能:
1醫學文化的教化功能
文,所以載道也,“文化化人”主要就是講文化的教化功能。醫學文化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醫學觀、醫學態度、醫學精神、醫學行為及習俗、醫學倫理、醫學道德等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內容不僅對醫療主體,而且對醫療對象都起著重要的教育作用。
自父精母血凝聚成胎生存于世,人要食用五谷雜糧,歷受風霜寒暑,時而遭火炙水,偶爾遇蚊叮蟲咬,大自然的風寒暑濕燥火,人世間的喜怒憂思悲恐,都可能對人的健康構成不同程度的威脅。追求身心健康是人們的普遍愿望,而如何在健康時恒久地保持健康,在不健康時盡快地消除影響因素而恢復健康,則取決于人們對待醫學的觀念和態度。敬畏生命,崇尚醫學,尊重科學規律,恪守保健規則,是人們須切切謹記的基本原則和正確態度。如何才能夠樹起科學的健康觀、自若的生命觀、正確的醫學觀、理性的求醫觀,關鍵還是看人們對醫學文化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或者說,關鍵是看醫學文化對人們的教化和影響程度。
醫學是崇高的事業,古今中外的人類社會都對醫學職業者之倫理道德有著極高的要求。醫乃仁道仁術仁功仁業,自古以來無仁不成醫,普天之下無醫不守仁。盡管在現實社會中確有一些不良不肖之徒借醫謀財,傷天害理,然而從總體上說,行醫者都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誠如《醫學生誓詞》所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為醫者須“……獻身醫學……恪守醫德……竭盡全力……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這些都是醫學文化對醫務人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代代的醫務工作者,都是飽受醫學文化中倫理的濡養和道德的熏陶,在醫學實踐中堅持著“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諧至要”的醫學文化之本質,視病人如親人,為其傾注至愛至親之情感,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以說,醫務人員之道德品質、理論素養、技術水平、執業態度等都是醫學文化教化的結果。
2醫學文化的傳承功能
“傳承”表現的是“授受”這樣一種社會功能。傳者,上授予下、前授予后也;承者,下受于上、后受于前也。醫學文化的傳承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前人將醫學經驗積累、醫學理論總結、對醫藥學的發現和認識等傳授給后人;二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醫學的認識和理解、感受和體驗等所進行的相互交流,對醫學的評價和判斷、觀念和趨向等所進行的互動和傳譯。通常情況下,人們對醫學文化的傳承功能更多地是理解為傳授和繼承。
人類在漫長的生活實踐和進化過程中,遭受過自然、社會帶給的無窮傷害以及人們追求健康的無量挫折,逐步實現了對生命本質和健康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發現了無數關于治疾療傷、防病延年的辦法和經驗。這些內容作為醫學文化的重要元素,更多地表現為活鮮鮮生命體的主觀意識和感受,一旦生命終結,由生命體承載的思想、觀念、意志、意識、感受等所有主觀信息便立即蕩然無存。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十分短暫的,任何人所處的時段都是非常渺茫的。然而,任何人對醫學的認識和發現都是人類的寶貴財富,任何時段所產生的醫學經驗和知識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怎樣才能實現使無數生命主體探索發現的零散的醫學文化元素得以繼承、發揚和光大,這就必然要依靠醫學文化的傳承功能。[]
3醫學文化的凝聚功能
作為以意會符號承載的族群主觀信息,文化乃族群之魂、民族之根。我們知道,文化是協調、維系各種社會關系的基本元素,它對于族群或民族有著強大的凝聚作用。世界上一些典型的宗教族群其內部結構異常牢固,中華盛世五十六個兄弟民族其深情厚誼堅不可摧,其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皆自于文化的凝聚作用。不僅社會文化有著強大的凝聚功能,即使是社會亞文化之一的醫學文化,在醫學實踐中所發揮的凝聚作用也隨處可見。比如,人們求醫擇醫,多趨向于大醫院,以致于越是大醫院越門庭若市,業務繁忙;人們尋醫訪醫常集中于名醫生,以致于越是名聲響亮的醫生越是趨之若鶩,應接不暇。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醫學文化的凝聚作用。再比如,醫學科學門界雜陳,種類繁多,或張氏外科,或李氏內科,或中醫中藥,或藏醫藏藥……,各界各門所以能夠存在,各種各類所以能夠興盛,最終原因必然是各自都有崇奉擁戴的信仰共同體,而維系這些醫學信仰共同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醫學文化。
4醫學文化的標識功能
社會文化在本質上是族群主觀信息借助于承載介質予以表現的意義統一體,這種承載介質即前文所及的意會符號。意會符號可以是物質形態的,也可以是精神形態的,還可以是民風社俗的;可以是器物的,可以是音視的,還可以是思想的、心理的。然而,意會符號不論是物質形態、精神形態,還是心理形態,習俗形態,它們大多情況下是多重因素有機聚匯的復合體,而且作為社會亞文化的辨識標志,簡單符號表達的意義比較特定,而復合符號
通常在表現共性的基礎上帶有特定的領域烙印或行業烙印。如一座建筑物,可以用來辦銀行,可以用來開商店,可以用來作醫院,隨著不同的用途變化它會自然地加載上行業通識的社會標志,通過這些不同的標志便承載起了不同領域的文化。這就是文化的標識功能。
醫學文化的標識作用表現比較普遍而且針對性比較明顯,如建筑物附上紅十字即代表是醫院,汽車車身噴上“120”即代表是救護車,處方簽上的“R:”表示“請取”,瓶簽上的頭骨骷髏表明藥物有毒,樓道內一個大大的“靜”字表示治療環境需保持安靜……。不僅如此,醫學論文記載著人們對醫學的探索和發現,醫學古籍記錄著前人對醫學的經驗和總結,醫學法規提示人們在醫學實踐中必須遵守的規則和律令,醫學病歷保存著每一個病患者疾病發生發展及醫生施術施治的原始信息……。
醫學文化的標識功能與醫學文化的編碼功能比較接近,但醫學文化的標識功能更偏向于表達醫學文化現象“度”的特征。
5醫學文化的編碼功能
準確、科學的編碼是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文化的基本前提。所謂準確、科學,是指文化現象中的具象符號、抽象符號都必須既合目的、又合邏輯,既合習俗、又合規律地進行編碼,通俗地說就是約定俗成的排列組合,否則就無法完成使不同個體、不同族群意會理解的功能。文字排列的先后順序,繪畫色彩的濃淡相宜,書面語言的主謂賓狀補,優美樂音的宮商角徵羽,軍事中的排兵布陣,飛行中的主率僚從,庫存貨物的方位描述,宇宙飛船的經緯坐標……,與其說文化現象都是一個個意會符號,不如說它們歸根結底其實是一組組科學編碼。
社會文化具有編碼功能,醫學文化亦然且更盛。醫學社會實踐中,物質因素的存在形式,精神因素的表達形態,心理因素的活動狀態,以致于生命現象本身的運動方式等都靠其特殊的編碼來實現。醫院主、輔機構的空間布局是通過編碼完成的,超級復雜的手術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是因為醫護人員對手術程序、所需物資、人員布局、器械擺放和取用規律都進行了嚴格的編碼;醫療法規的條分縷析,醫學論文的起承轉合,中藥配方的君臣佐使,求醫擇醫過程中的比較權衡,無一不帶有鮮明的編碼特征。就人們的生命現象來說,四肢五官,臟腑骨骼,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生物基因的遺傳密碼,也都表現為特別的編碼現象。總之,醫學科學的方方面面都較為明顯地昭示著醫學文化的編碼功能。
醫學文化的編碼功能與醫學文化的標識功能比較接近,但醫學文化的編碼功能更偏向于表達醫學文化現象“序”的特征。
6醫學文化的驅動功能
社會的發展不僅依其自身的規律,而且需有一定的動力,這種動力相當大的程度上來自于社會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具體說來,個人行為依靠主體心理程序驅動,社會行為依靠社會心理驅動。人生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懈趨近需求目標的過程,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需求隨所處的時空、境遇及原有目標滿足程度等條件的不同,總會不斷表現出不同的需求層次,而且低層次需求目標的滿足,必然導致對高層次目標的誘發,由此形成永遠沒有盡頭的需求層級和目標鏈路。在對期望目標永無止境的追求過程中,以主觀能動性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因素責無旁貸地充當起了驅動目標追求的源動力。這就是文化的驅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