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高效養豬技術優選九篇

時間:2023-05-29 16:16:2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高效養豬技術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高效養豬技術

第1篇

關鍵詞 藕;泥鰍;牛蛙;循環利用

中圖分類號 S645.1;S966.4;S96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4-0242-02

為解決大型養豬場排泄物的循環利用難題,探索種養結合的新技術模式,2011年,安徽潤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藕―泥鰍―牛蛙―豬糞”種養結合高效循環利用模式研究,合計收入459 678.8元,成本合計179 960元,總利潤279 718.8元,取得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成為有效的種養結合高效循環利用模式。為充分利用藕塘的生態環境和空間,轉化池中的昆蟲、浮萍等,進行增加牛蛙的放養試驗,以期提高藕池環境空間的利用率,豐富模式內容,增加經濟效益,試驗塘面積1.87 hm2,結果牛蛙生長良好,該模式為大型豬場的豬糞處理提供了新模式,現將情況報告如下,以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池塘條件與清整

池塘面積1.87 hm2,水深0.3~0.6 m,于入冬前進行清整,并施基肥,施用經過發酵的豬糞,用量9 000 kg/hm2左右。

1.2 蓮藕種植

在清明節前后,當水溫超過5 ℃栽種藕種,用三七藕,栽藕種6 000~6 750 kg/hm2。

1.3 放養泥鰍種

11―12月放養自繁培育的400~600尾/kg的1齡泥鰍種,放養量為375 kg/hm2 [1-2]。

1.4 牛蛙防逃設施等建設

每隔25~30 m立一水泥樁,用網片圍成防逃墻,網目3 cm,網高1.2 m,每隔15~20 m設置誘蟲燈為牛蛙增加餌料,設置燈60盞/hm2,每盞燈功率為5 W。

1.5 牛蛙苗放養

5月10日,購進牛蛙蝌蚪苗10萬尾,放養密度為53 571尾/hm2。

1.6 日常管理

(1)控制水位。注意控制水位,堅持巡邏觀察,在干旱和暴雨季節注意管理水位,一般控制在0.3~0.5 m,利于藕和泥鰍生長[3-4]。

(2)追肥。當蓮藕發芽,長出第2片葉,施用發酵的豬糞13.5 t/hm2,以促進蓮藕生長。蓮藕開花前追施發酵的豬糞22.5 t/hm2。在整個生長期中,如果水質較淡,泥鰍餌料不充分時,可以視情況追施豬糞、沼液,每次用量為3 000~4 500 kg/hm2。

(3)燈光誘蟲。每天晚上開啟誘蟲燈誘蟲,第2天早上關閉,注意觀察牛蛙和泥鰍的活動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藕、鰍、蛙收獲

蓮藕收獲:依據市場變化,8月下旬開始上市,合計收獲藕43 568 kg,平均產量23 340 kg/hm2。

泥鰍收獲:自10月后視市場價格進行逐步捕撈,集中在暫養池中集中銷售,共收獲泥鰍4 234 kg,平均產量達到了2 295 kg/hm2。

牛蛙收獲:長成牛蛙30 000只,成活率30%,規格200~300 g,平均規格250 g,共收獲牛蛙4 382 kg,平均產量2 347.5 kg/hm2。

2.2 經濟效益

如表1所示,收獲藕43 568 kg,總共收入156 844.8元,均價3.6元/kg,藕單位面積收入83 874元/hm2;共產泥鰍4 234 kg,單價56.0元/kg,收入237 104.0元,單位面積平均收入126 794元/hm2;牛蛙收獲4 382 kg,單價15.0元/kg,收入65 730.0元,單位面積平均收入35 150元/hm2,合計總收入459 678.8元,單位面積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總成本179 960元,單位面積平均成本96 235.3元/hm2,總利潤279 718.8元,單位面積平均利潤149 582.2元/hm2。藕利潤87 310.8元,單位面積利潤46 690.3元/hm2;泥鰍利潤164 211元,單位面積利潤87 813.4元/hm2;牛蛙利潤28 197元,單位面積利潤15 078.6元/hm2。

3 結論與討論

3.1 生態種養高效循環利用模式效果

該試驗是對“藕―泥鰍―豬糞”生產藕池中模式的改進試驗,在生產中發現,該循環利用豬糞能力強的特點,池塘實施了3次施肥和追肥,循環利用了發酵豬糞45 t/hm2左右,是高效循環利用模式,但藕塘生態環境較好,尚存在可以利用的空間,池中水陸生昆蟲較多,生產結果顯示,放養牛蛙后,豐富了模式內容,提高了對環境空間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牛蛙這一特色水產品,生態效益更加突出。

3.2 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

該模式不僅處理豬糞能力強,而且循環利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十分顯著,藕、泥鰍、牛蛙銷售收入合計459 678.8元,總成本179 960元,總利潤279 718.8元,投入產出比高達1∶2.55,單位面積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遠遠高于一般種植模式,在該模式的產值中,藕、泥鰍、牛蛙的產值分別占總產值的34.12%、51.58%、14.30%,水產養殖產品在產值中所占比例達到65.88%。在利潤中,藕、泥鰍、牛蛙的利潤分別占總利潤的31.21%、58.71%、10.08%,牛蛙的利潤占比例較低,主要因為防逃網、水泥樁、電線、誘蟲燈一次投入大,按照3年攤銷。水產養殖產品利潤在總利潤中所占比例達到68.79%,顯示出該模式的優越性和經濟上的可操作性。

3.3 技術分析

結果表明,該模式技術是可行的,泥鰍個體小,體表黏液多,不會被藕桿碰掉鱗片,放養泥鰍為自己培育的苗種,成活率較高,因為放養密度低,在養殖實踐中沒有發現病害,因其為雜食性魚類,對發酵豬糞培育的浮游動物、底棲動物、蚯蚓等及有機碎屑均能很好利用,較適宜進行藕塘混養;牛蛙在藕池中生長效果良好,從個體生長情況看,平均體重約250 g,生長迅速,表明仍然可以增加放養密度,由于生態環境好,天然餌料豐富,牛蛙的價格高于一般養殖牛蛙15%以上。藕的品種為三七藕,8月上市的三五藕價格為3.6元/kg,產量22.5 t/hm2左右,春節前后上市2.0~2.4元/kg,產量37.5 t/hm2左右,可依據市場調整,不同上市時間品種藕可以互補增效;施肥是促使藕生長的重要措施,3次大規模施肥是需要的,大約比例每次分別占總量的20%、30%和50%,特別是開花前的及時施肥是關鍵,影響到產量的高低;同時,也發現在藕池中水面表層生長有大量的綠萍,幾乎蓋滿水面,說明泥鰍不能充分利用浮萍,應注意調整增加能大量攝食綠萍而又不傷害藕芽的魚類,以進一步提高效益。

4 參考文獻

[1] 萬全,張志強,吳延明,等.“豬糞―藕―泥鰍”生態種養高效循環利用模式研究[J].水產養殖,2013(2):1-2.

[2] 王占偉,劉茂軍,馮志新,等.種養結合養豬新模式的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3(3):93-95,106.

第2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8-0123-02

近些年以來,各大高職院校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都展開了持續的探索與革新,并且在長時間的實際教學當中形成了比較規范和穩定的教學方式,累積了許多成功的教學經驗。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技術是一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的專業,盡管高職學院已經吸取了許多教學經驗并得到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伴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企業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學生們從學校畢業后在短時間內仍然無法讓自身能力滿足相關企業的從業要求,高職院校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針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革新也是形勢使然。

一、目前從事建筑行業工作人群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建筑業還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多數從事具體施工的作業者素質較低,綜合能力偏弱,且嚴重缺乏安全意識,這部分工作人群中接受過相關專業教育的技術工作者非常少,大多數人僅僅只接受過短期培訓。這些都是造成許多施工項目的質量差,各種工程事故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基層技術工作者的受教育比例,就必須提高施工企業的整體素質。除此之外,伴隨當前國內工程監理事業的持續發展與優化,監理公司也十分需要可以在施工現場進行多方面管理的綜合性人才。

二、當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教育模式落后,只重理論,與實際情況脫節

長久以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的觀點都是,學生應同時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較為完備的知識系統與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的實踐工作技能。伴隨社會高速發展,建筑工程行業也逐漸融進了國際化的潮流中,各種新式專業詞、新方法、新手段等都不斷地挑戰著高職院校傳統的教學課本,為了更好地適應時展,教學必須跟上時代脈搏。而現實情況是,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從培養的總目標到實際計劃、教學大綱的編制上都太過看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及完備性,忽略了實踐課程的安排,實踐類課程在總課表中的占比一般為兩成左右。在專業教學活動方面,老師的授課只關注完成授課任務,忽略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踐性教學部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只看重知識的傳授,授課重點是老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考試結果是最重要的考評指標。在這種應試教育當中,師生們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只為了得到讓人滿意的“成績”,但即使這種“成績”十分優異也不代表學生能自如的進入社會進行實踐工作。在整個培養過程中都忽視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學生缺少實際工作中十分需要的創造能力。

(二)高職院校在硬件及實踐性教育基地上投入不足

由于高職院校在管理理念及管理人員自身素養方面的原因,使得院校在教學實踐基地、實驗室與相關設備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學校實驗室設備使用率偏低,而以上均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無法得到切實提升,使專業性教學始終在傳統應試教育的道路上艱難前行,沒有跟上時代步伐朝著素質教育的大方向前進,因此,高職院校教學跟不上社會發展與生產建設的發展道路。目前,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大綱當中,理論性課程占據六成以上,實踐課程只占兩成,這其中還包含了認識實習、測量實習、課程設計以及綜合練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內容。高職院校并未很好地理解現代化工科教育理念,因此在實踐教學部分的師資配備、績效考評等方面都沒有給與足夠重視,這樣就嚴重壓制了老師與相關技術員工參與到這一教學部分當中的熱情。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由于校方并未將實踐課程當作教學的重要組成,因此時常發生隨意取消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情況,實踐性教學課程變為可有可無的部分,這也是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無法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革新策略

(一)革新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教學課程的設置須以就業作為基本導向,教學的基礎課程要以實際運用作為根本目標,重新構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在新的課程體系中,主要包含三大部分,職業核心技能課程、職業拓展課程以及綜合訓練課程。職業核心技能課程需依照對知識的認知過程來設置,重點課程以施工流程作為主線建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內容包含多個任務構成,要以任務模式來完成教學任務;職業拓展課程需要依據高職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與職業發展道路來安排教學方向;綜合訓練課程主要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專項能力訓練課程,一個是頂崗實習,由這兩個部分的訓練實現對學生綜合實踐技能的培養。

(二)創建全新的考評系統,重點考核實際能力,輔助考核理論知識

考評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必須綜合考慮崗位職業技能需求,依照以實際技能作為主體、理論知識作為輔助的準則,設定理論考核與技能考核的評分權重,同時考慮企事業單位考核標準來確立能力考核的組成部分。考核人文素質及職業拓展能力課程這要依據以知識傳授作為主體,同時考量實際崗位技能需求;考核綜合實訓課程,要建構以能力為中心、過程為重點的考評系統,綜合考試成績和企事業單位實踐考核成績,讓學生的成績評價和崗位要求相符。

(三)創建以能力培養作為考核目的的教學管理系統

高職院校要逐漸創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策略,建立動態且多方位的教學管理系統。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培養及課程標準、能力培訓標準、教學品質監管標準以及管理系統,創建一套可以反饋校內外教學品質信息網絡系統,進而可以及時有效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改進,促使教學可以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確保人才培養方案能夠順利開展。

(四)強化教師團隊的創建

在明確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后,就需要重點對課程體系展開革新舉措,而這部分措施一般都是縮減課程的教學時數,這就使得教學時數和教學內容的之間的沖突尤為凸顯。因此,教學方式的革新成了關鍵,需要采取先進的教學方式,在限定的教學課時之內,教完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這對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素質高的師資團隊才能培養出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的人才。“雙師型”教師正是高職院校師資團隊中的中堅力量。老師需要參加到工程實踐活動當中,學校要組織老師接受相關培訓并且聘請有經驗的企事業技術員工或相關專家到學校進行講學,以此來滿足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需求。教師對教學的認知與態度是教學工作是否能成功開展的重要部分。

(五)管控教學質量

依據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強化由高職院校、相關企業與教研組織一同參與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創建,優化并完善校方與企業的合作,訂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標準,形成高職院校、企業與社會各界一同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利用現代教學管理系統軟件,達到教學質量監控與教學評價的信息化、透明化與制度化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教學督導、學生評價、老師評學、同行評教等。

(六)創建校內外實訓基地

依據專業技能的要求、核心課程安排狀況、實訓教學內容的組織等,在校內建立相關的實訓中心,例如工程造價實訓中心、建筑工程測量實訓中心等。在校外和企業單位簽訂用人協議,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基地中更好地完成實踐性教學任務,在每個基地中還需安排實訓指導教師。

四、結語

在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后發現,在實踐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問題,例如校方與企業的合作機制尚未完善,企業配合度較低;頂崗實習和企業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上存在許多沖突等。值得注意的是,高職教育其實是兩套培養系統組成的,首先是一個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其次是一個培養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這兩大系統之間要能融會貫通地運用。改革高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事情,培養人才的策略一定要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而伴隨高職教育改革的持續進展,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創新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王金圳.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黎明職業大學為例[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0,09:25.

[2]陳賢清.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探討[J].中國建設教育,2010,01:15.

[3]唐艷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廣西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廣西教育,2015,05:20.

第3篇

1.標準化建場

首先要選擇合理科學的場址。豬場一定要選擇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水源、電力方便、交通快捷并遠離污染的地方。如地勢低洼、道路坎坷或建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不僅陰暗潮濕,而且進出困難,最重要的是不能給生豬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勢必帶來一定的麻煩甚至造成嚴重后果。

其次,標準化豬舍是規模化養豬的必備條件。選擇與飼養規模相適應的設備設施,是提高豬的生產水平和養豬效益的關鍵所在。一定要根據種公豬、繁殖母豬、仔豬、育肥豬的生理特點,建造科學合理的豬舍。陜西省農業廳王宏主編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技術手冊》較為全面地介紹了——100頭標準化規模育肥戶、600頭商品代場、1000頭擴繁場的不同模式,并附有設計圖紙。非常實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根據不同地形、地質情況、建筑材料等適當調整,做到科學合理、經濟適用。

2.優質化引種

豬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生豬的生長速度,繁殖性能等。就以育肥豬場而言,三元、四元雜交豬種就比低代雜交豬生長速度快,從出生到90kg一般4~5個月就可完成,而一般豬種6個月也長不到90kg。實際生產過程中,有些戶養的豬8個月、滿年甚至1年多才出欄的現象屢見不鮮。實踐證明,每頭良種豬比一般豬最少多收入300~500元。

目前,世界上已有的豬種我國都已引進回來了。“杜大組合”是當前全球普遍應用的最佳組合。我國基本沿用了這套組合。這套組合特別適用規模養豬場。

3.疫病防治

認真搞好疫病防治是經營好規模養豬場的關鍵。經營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3.1規范引種

首次引豬時必須到正規的豬場。必要時可先做血液檢查,確保無病無疫時方可作出引種決定。裝車前還需帶全免疫檔案、檢疫手續等。進場后密切觀察一段時間。

3.2正確免疫

首先制定科學適用的“免疫程序”,一定要結合當地疫病流行特點及本場實際情況,應用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免疫方案。不能照抄、照搬書本上的東西。避免因免疫帶來的應激反應和不必要的人力、財力浪費及不應有的損失。

當然“免疫程序”是要依據時間和本場情況的不斷變化而及時修改的,也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一旦確定了免疫程序,必須嚴格遵照執行。具體實踐中一定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按時,按要求,按說明書的劑量認真搞好免疫。實賤經驗得知,免疫劑量上,一般常見病如豬瘟注射、雞新城疫的飲水免疫,都要加大2~5倍甚至8倍。飲水免疫還要考慮藥物的浪費問題。否則,劑量不足就會帶來抗體水平太低,起不到防疫的目的。

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考慮母源抗體干擾、豬場的發病史、免疫途徑、季節、不同疫苗之間的相互干擾等諸多因素。

3.3預防用藥

一些疾病,如仔豬黃、白痢,只要事先在飼料中加入藥物,完全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為了預防常見病,一般養殖場都定期或不定期在飼料中加入土霉素粉、黃芪多糖粉、氟哌酸粉、環丙沙星粉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3.4嚴格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是保證豬群健康和正常生產的重要技術措施。根據季節變化和疫病流行情況,要定期或不定期對進出車輛、人員、養殖環境、養殖器具、豬體表面進行徹底完全的消毒。切不可怕麻煩而忽視了這一工作。

當然要建立一整套的消毒制度,并做好記錄。

4.科學飼養、規范管理

首先為生豬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盡量避免過度擁擠、空氣污濁、溫度偏高或偏低。

飼養密度:直接影響豬舍內的空氣衛生狀況,飼養密度大,豬只散發出來的熱量多,舍內氣溫就高;但濕度、灰塵、微生物、有害氣體的含量就會增高,噪音強度也會加大。

一般合理的飼養密度是:斷奶仔豬0.5~0.8m2/頭;育肥豬 1~1.2m2/頭;繁殖母豬1.5~3.2(帶仔母豬)m2/頭。種公豬應依據實際情況稍大一點,以創造寬敞的活動空間。

溫度:空氣溫度是影響豬只健康和生產力的重要因素。豬是恒溫動物,在一定范圍內的各種環境溫度下,無論是在嚴寒的冬季,還是酷熱的夏季都能通過自身的調節作用來保持體溫的恒定,但是這要消耗很多的熱量,既增加了日糧的消耗,又影響了營養狀況,輕則日增重下降,嚴重時可以引發疾病甚至死亡。各種年齡的豬只適宜溫度是:

斷奶仔豬:28~22℃;繁殖母豬分娩前:18~20℃、分娩期間:25~26℃、分娩:1~23d 25~20℃,值得注意的是初生仔豬保育舍的溫度應保持在:30~28℃,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降低到24℃。

相對濕度:豬舍內要保持合適的濕度,假如過大,可以減弱機體的抵抗力,是發病率提高。髙濕有利于各種病原菌的繁殖,仔豬副傷寒、丹毒、仔豬黃白痢、疥癬和其他寄生蟲都很容易蔓延。一般60%~70%即可,但肥育豬相對高點應在70%~75%。

①通風:是豬舍降溫放熱的有效措施,即可排除舍內的熱量,又能改善空氣污濁度,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實際生產中要依據舍內空氣質量和溫濕度的情況,適時通風換氣。

②選擇質量可靠的飼料。目前市場上的飼料品質參差不齊,經營者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的品牌飼料。萬不能以價格高低隨意用料。否則不是影響豬只生長速度,就是帶來了新的疫病發生,造成不要的損失。

③積極應用先進的飼喂技術。大力推廣“套餐飼喂”模式,按照豬只不同生長階段,飼喂不同檔次的飼料,以避免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現在正規的飼料廠家,都有繁殖母豬、育肥豬、種公豬、仔豬等不同品種的飼料。飼養者可依時依階段選擇。

④注重豬體保健。以往的以“預防為主”的意識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然而現代養殖業必須重視豬體保健,這樣不僅提高了豬體的健康水平和生長速度,而且也防止了一些疾病的發生和傳染。

這一方面,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實踐。生產的“乳菌寶”、“益畜王”等保健品效果很好。值得大力推廣。特別適合規模養殖場應用。

5.正確把握市場

第4篇

1.創造力的概述及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1創造力的概述

創造力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通過已知信息,開展思維活動,產生新認識,創造新事物的能力。一般情況下會認為,創造者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才能、智商高的人士,其實不然,根據西方學者研究表明,智商超過一定水平時,智力和創造力之間的區別并不明顯。創造力是人類的一種潛在意識。對于高校美術學生而言,更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才能,激發學生的潛在創造力。

1.2創新的價值

在這個科技化的時代,所有的一切,電腦基本都可以完成操作。人的記憶力連電腦的億分之一都沒有。可想而知,電腦的儲蓄量是多么強大。但是,在這個時代,電腦再強大,也只是死物,它也只是人類的結晶,根本不會有創新的可能。但是人腦恰恰相反,雖然記憶儲存等個方面沒有電腦的功能強大,只有一條,電腦是永遠也不能及的。那就是人類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大膽假設一下,如果世界上不再產生新的事物,醫療技術不再提升,電子產品不再更新,這樣世界,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嗎?這樣的世界人類還能存活多久。所以,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存儲能量,才能不斷的創新,更好的為社會作出有價值的貢獻。在當代的教育中,美術基礎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更有價值。美術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可以隨意的發揮跟想象,利用自己的知識,加上層出不窮的創意,就是一副嶄新的作品。那要怎么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呢?在這里簡單的介紹一下。

2.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1課外學習給學生創造制造條件

高校美術基礎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導入一些方式方法,吸引學生,對美術的創造欲望。慢慢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對學習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經過在課堂上進行一些列的引導,不僅可以活躍課堂,還能調動孩子對學習的主動性。藝術來源于生活,要想學好美術,首先,要豐富學生對一些著名畫家及畫冊的鑒賞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新事物的發現能力。可經常帶領學生去大自然中,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了解大自然的生長規律,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積累大量的視覺資料,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在生活中養成對人、物品、或是事件的強烈的觀察力及感受力。為創造更優秀的作品存儲知識、奠定基礎。

2.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以及作畫方式都不一樣,有的是隨意勾畫美麗的自然景觀,有的則把動物畫的栩栩如生。不管哪種手法,這都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教師應該給與這種創造精神的鼓勵。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可以找到自己作畫的方向以及風格。創造力就是把想象付諸行動后的結果。沒有想象也就不會有創造,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想象是自由活動的表現,思維改造所采取的一種形式,是對感情的一種探測。有深度有廣度的探測就是好的創造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不過是想象力的仆人。”此外,一件藝術品,除了智慧還有另有一種裁體,就是具體的表現技術。創造力加良好的表現技術就是一副完美的作品。而在美術教學中,想象力需要教師去引導探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象力,不要依照自己的想象去評估學生的作品,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經常讓學生,通過一個故事,或是一個短片,進行想象作畫,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在不斷的實踐學習中得到提升。

2.3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進行創造能力的過程。也叫操作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方式。只有無窮的想象,沒有實際的操作能力。那么,所有的創造才能只能形同紙上談兵。毫無價值可言。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使兩者相結合,能夠靈活的創造性的利用自己的思維生產服務。才是完整的創造力的過程。學生通過各種繪畫操作方式來達到最終的效果。所謂操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而是長期的進行大量的練習所積累的經驗。只要你擁有無限的想象能力,與良好的操作能力,繪制出驚人的優秀作品也不奇怪。無論怎樣的作品,都離不開創新,只有無窮的創造力才是藝術永久的保障。

2.4打破常規教學,更有力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簡而言之,在美術基礎教學中,必須以學生是獨立人格為基礎,進行教學。充分的讓學生展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創造成果。給予學生更多的互動,更多的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一種平和、輕松的上課方式,讓學生愉快的、無壓力的進行上課。也使得一些學生可以更大膽的進行創造,盡情發揮自己的專業水平技巧。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各個文化領域之間的滲透式學習,有效的擴展學生的思維,打破傳統教學的思維方式,尊重傳統畫作的學習。打破局限的設計繪畫,學會更好的融匯貫通,增加人文關懷的選修課,比如一些傳統的民間藝術,都可以增加學生的視覺體驗。積累更多的傳統文化及經驗。更多的開闊視野與知識面,為以后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5篇

在養豬戶中,有95%以上都沒有參加過系統的養豬技術培訓。沒有文化或文化程度不高的,又打算從事養豬致富,有的靠從親朋好友與實踐中慢慢地學,甚至養殖多年了連基礎的理論都說不上來。配制飼料是估算著來配制,遇到復雜一些的疾病都無法診斷。交了多年的“學費”(發病造成的死亡、飼料成本偏高等損失)后,自己還是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懂得養豬的系列技術。有點文化的,自己能夠看懂書籍,就以為能夠輕易掌握全面的養殖技術,結果按照書本上介紹不是養殖成本高,就是生長慢,疾病一個接一個來,最后不得不求助各種專家指導,但到頭來還沒有幾個能掌握全面養殖技術的。

我國有很多的技校,就是沒有幾個地方可以有系統地培訓養豬技術,特別是培養低成本的養豬技術。本刊讀者服務部舉辦第一家低成本高效益養豬技術培訓班。培訓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新零排放無污染發酵床養豬技術:零排放發酵床養豬技術是自主研發的新專利技術,菌種國內獨創,成本國內最低,用戶群最大。我們現在推廣的零排放養豬技術有以下兩種:

1.接觸式墊料活力發酵床養殖技術。本技術在養豬運用上欄舍有三分之一是水泥地面,水泥地面中有降溫水管(小規模養殖可以不用水管),墊料由深層墊料區(發酵區)與淺層墊料區(就是埋有水管的水泥地面,也是好氧區)。這種養殖技術適合養殖規模小、對肉質要求高的用戶特種豬(野豬、香豬、豪豬、黑豬、土豬等)養殖。這項技術的缺點是:養殖密度不大,需要消耗較大的人工翻耙墊料,墊料需求大等。但此技術運用在土雞飼養上(飼養時間超過70天以上的肉雞),不僅建造簡單(墊料20厘米即可),而且效果良好,目前已經被多個大型集團家禽養殖公司運用。

2.不接觸墊料零排放活力發酵床養殖技術。此技術最新研制成功,它成功地解決了目前傳統發酵床養殖存在的諸多問題,可以運用到規模養殖業上,讓發酵床養殖技術真正達到了如下效果:

①完全零排放。使用本技術后沒有任何的動物糞料排到養殖區外,也不需要排污溝與處理池,節約大量糞便處理的用地與建設成本,以及將來的人工處理成本。

②養殖環境無臭味。運用本技術后,養殖場幾乎聞不到臭味,蚊蠅顯著減少,不僅減少了因為養殖場臭味、氨氣等帶來動物呼吸系統等的疾病,還為飼養者提供了健康保護。

③不存在夏天過熱的問題。因為墊料厚度僅為40厘米且一直處于膨松狀態,墊料始終保持在30℃左右,加上通風的漏糞板形式,夏天開窗,漏糞板上幾乎沒有熱氣上升,而到了冬季關窗后,墊料30℃的熱氣上升正好是廉價的自動加溫保暖熱源。

④墊料問題得到解決。由于動物不再接觸墊料,墊料的使用壽命更長,加上墊料始終膨松透氣,墊料分解動物排泄物更好;最關鍵的是這項技術選擇墊料的范圍更廣:各種鋸末、樹葉、樹枝、秸稈、食用菌渣甚至之前的發酵床不能使用的花生殼粗粉都可再應用,可以直接將這些廉價的物質轉化為優質有機肥,一舉多得。

⑤真正的懶漢養殖。這項新技術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翻耙墊料、不需要任何的人工沖洗欄舍和清掃動物糞便,日常操作只需要飼喂加一般管理即可,可節約三分之二的人工。

⑥節約用水、用藥。由于不需要沖洗豬欄,因此可節約65%以上的用水,加上由于益生菌環境的生成、養殖場減少了臭味與氨氣等因素,動物疾病顯著減少,又減少了用藥,不僅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也顯著提供了經濟效益。

⑦可以正常消毒。由于動物不再接觸墊料,可以正常像過去一樣隨意消毒,雖然一些消毒劑會落到墊料的表面上造成一些益生菌的死亡,但墊料下部的菌群是安全的,加上消毒劑有一個時效,時效一過,下面的菌群就會快速繁殖到表面,正常進行分解動物的排泄物等工作。

⑧養殖密度可以恢復到常規水泥地面的養殖密度,節省了投資。而接觸式墊料發酵床的養殖密度卻受到限制。

這項技術可廣泛運用于養殖整個過程,用于養豬、養牛、養羊、養雞、養鴨、養鵝以及特種養殖業上,只要您有心想做零排放、無污染養殖,我們都有能力給您設計出來,保證您的養殖場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都達到零排放的要求。

二、培訓方式:

1.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室就在養豬場內,培訓教室是完全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電腦投影講課,傳授養豬的各種技能。學員可以親自操作配料、飼喂、受精、接產、、喂藥、注射、消毒、防疫與疾病防治等(部分實踐操作因時間原因有可能操作不完,但有完整的錄像片,并全部贈送給學員),以及數種飼料的發酵和調制(豆渣、泔水、米糠、統糠、菌渣等多種飼料科學發酵和調制成營養全面的飼料)。

2.技術亮點。采用各種廉價飼料收到最佳的經濟效益。飼養成本與全部采用商品全價飼料相比大約可降低15%~50%。采用保健環保無污染養殖技術把死亡率、發病率降到最低,生長速度快,豬無藥物殘留。適合中小養殖場、養殖戶學習、參考。

三、培訓時間和費用:

第6篇

在網絡條件下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有必要將網絡技術整合到教育中來,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上做到推陳出新,為學生創建一個更為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的、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Little 1991; 龐維國 2000)。簡單地說,自主學習就是“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的能力”(Holec,1981)。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個性化學習方式的效率高低。

在理論上,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中,學習內容相對比較豐富,通過超鏈接能夠方便地獲取相應的學習輔導材料,因此,學生只要確定了學習目的,就能夠根據自身情況,設立學習目標,選擇完成目標所需要的學習內容,根據學習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一步步地完成一個個的學習目標,最終達到學習目的。在整個網絡化的自主學習過程中,網絡能夠監督學習過程,及時評價學習結果,給學生提供有利的反饋,方便學生調整改進學習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高效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經過對英語教學的研究,我們總結出一些切實可行且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我們的做法總結如下:

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在各高校的普遍應用,教學方式也要相應發生變化,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網絡教學質量。教師由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該指導學生懂得從哪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和依據認識的需要處理信息的方法,使教育更具有現代性。教師可采取以下方式:

1.演示、講授性自主探究。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及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探究知識,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完全自主探究練習。授課過程中教師完全放手,以學生為中心獨立上機操作為主,在學習中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選擇聯系進行鞏固,延伸練習達到的知識掌握和技能的形式。

3.在教師指導下自主研究。對于學習能力低的班級或知識難度較大的內容,可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自學,質疑提出問題,利用網絡查詢進行解疑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培養。

4.互助合作自主研究。利用網絡上的電子公告板功能實現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

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小組討論,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現成知識總是有限的。如果教會學生的是學習方法,則會讓學生終生受益。 現代社會強調的是終生教育,要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景,開展小組討論,啟迪學生多角度思維,在集體這個大家庭中,相互吸取他人之長處,在比較、選擇中靈活掌握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這種學習方式體現學生主體性,是激勵自主創新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小組討論,口語對話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每位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自由發言的機會,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也給了他們一個自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空間,培養了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提高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為學生開辟新的學習空間,借助網絡技術,將文本資料和電子資料有機結合,將課內外知識相互滲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條件,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到成功的樂趣,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為:校內外資料平臺和資料庫;教師提供的相應網站;教師創設的虛擬學習環境;學生自主在因特網上收集的資料。 信息的收集是學生開展研究性活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收集的信息加工、整理、得出結論并解決問題。給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交流場所,讓學生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內容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同時學會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盡管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生的英語成績不斷進步,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高,或者說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能順利地穩步提高。事實上,他們中的有很多人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大多數人自控能力不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難以自覺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在這種情況下,為進一步提高網絡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的效果,我們應該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對他們的自主學習加強監督,做好形成性評估,幫助他們逐漸增強學習毅力,這樣才能真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我們相信隨著教師觀念的更新和學生對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將逐步改變由教師利用計算機傳播知識學生旁觀的局面,師生將共同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轉變角色,在自主研究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最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美】艾碧主編,丁興富等譯.網絡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第7篇

因此,我針對學困生的這些不良表現,進行了以下的嘗試。

一、創設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們中國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從之前的實驗中我發現,學困生會對密切聯系他們生活實際、或是很感興趣的事物倍感親切,并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是激發和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規律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盡其所能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啟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設某種情境引導學困生去體驗。

二、要求具體、分工細化、責任到位

對于學困生存在的這些不良表現,我們認為并不僅僅是因為學習的興趣問題,更主要的是完成學習任務的責任不夠明確造成的。如要求小組合作完成某個實驗,或是小組間進行適當的討論,這些活動優秀生都很積極主動地參與,而且能以較快、較準確地完成,而這時教師往往提問的也是優秀生,學困生少有機會,他們就會認為課堂教學活動我參與不進去,長此以往,學困生就會認為學習任務與我無關,責任意識漸趨淡薄。故我們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確,每個學生都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每個人都有參與學習的責任,需要大家的配合來共同完成探索性學習任務。

三、對學困生進行適當的個別“導學”

這里的“導學”主要包括課前導學和課堂個別導學。

大部分的學困生知識基礎、智力水平相對落后,其對問題的思考能力較其他同學落后,用時也比較長。而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緊湊的,這樣的高效課堂,對于學困生來說是不可能有充足的探索學習時間與空間的。學困生沒有探索、沒有實踐操作、沒有思考,當然也就不可能有發言權,自然也不可能有效參與合作交流學習活動。故我對學困生設置課前導學,讓學生提前一天明確學習的課題——課堂要探究的問題,如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布置探究學習的任務,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課時,可以在上課前,先布置學困生回去嘗試用剪拼等方式來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由于是在課外,探究的時間與空間相對比較寬裕,學生自主收集資料、處理信息、操作實踐、獨立思考等在時空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證。但是,考慮到學困生在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上的欠缺,故可在第二天上課前,再對他們的探究結果進行一定的指導、點到為止。這樣可以有效地解決學困生在課堂上時間不足的問題,使其思維盡量跟上別人,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來。讓學困生提前一天明確學習任務,還可以解決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存在的淺嘗輒止現象,有效解決探索學習的不深入、合作學習流于表層等問題。

雖然課前“導學”有助于學困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但是學困生由于思維遲鈍、學習行為和習慣差,他們往往在課堂合作和交流過程中還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學習障礙,這時就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進行個別“導學”。每節課教師都要合理地規劃安排好時間,巧妙調控,留幾分鐘的個別導學時間。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三邊關系》時,在操作環節教師有2、3分鐘時間,這時教師應該離開講臺,走近學困生身邊,蹲下身子,與他們進行交流,針對他們的困難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四、要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第8篇

一、二氧化碳氣肥的高效施用

1. 施用二氧化碳氣肥應重視環境條件和施用量 溫室內栽培的蔬菜不同,其對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要求也不同,多數蔬菜二氧化碳的補償濃度是80~100毫克/千克,飽和濃度是1000~1600毫克/千克(因蔬菜種類不同而不同)。溫室內溫度高于蔬菜最適溫度1~2℃時最適宜施用二氧化碳氣肥。經濟補償溫室內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當外界光照較強、氣溫較高時,可適當通風換氣,利用好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如光照強度在適宜的幅度內,適量補施二氧碳氣肥,能大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溫室內光照較弱時,即使提高二氧化碳濃度,也不能加強光合作用。溫室內補施二氧化碳氣肥后,可明顯促進植株和根系生長,根系的吸收能力會大大增強,若此時土壤供水不足,葉片會萎蔫,光合作用反而會下降,所以,設施內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的同時要保持土壤適宜的持水量。瓜果類蔬菜苗期不要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宜在定植緩苗后進行,以利于促進花芽分化,抑制營養生長。甜瓜、番茄等二氧化碳氣肥適施期為開花后10~20天,黃瓜在開花后7~15天。除瓜果類外,其他蔬菜苗期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可促進苗粗、苗壯,提高成活率和早期產量等。上午溫室內氣溫達到15℃時,半小時后適合施用二氧化碳氣肥;若溫室內溫度超過15℃,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前,密閉的溫室最好先開小窗通風半小時,后關閉通風窗,每天施用2~3小時。二氧化碳氣肥的施用時間和持續天數要根據不同蔬菜、溫室、溫度等靈活進行,黃瓜可在定植后4~5天開始施用,一般連用30~35天。二氧化碳氣肥的施用量也要根據不同蔬菜確定,一般蔬菜的適宜濃度應維持在1000毫克/千克左右,黃瓜為800~1000毫克/千克,番茄為1000~1500毫克/千克。

2. 二氧化碳氣肥的施用方法

①化學反應生成法。每畝溫室內均勻放置35~40個瓷盆、瓦罐、塑料盆等非金屬容器,內墊鋪塑料薄膜。容器放置要高于蔬菜生長點20厘米,以利于二氧化碳下沉擴散到葉面上,方便吸收利用。每個容器內倒入其容積1/3的36%稀硫酸溶液,每天將1350克碳酸氫銨均勻加入35~40個容器內,每畝溫室內可產生二氧化碳1000毫克/千克。加1次稀硫酸,夠加3天碳酸氫銨用。如容器內加入碳酸氫銨不出現白煙或冒泡,表明稀硫酸已反應用完,應將生成物硫酸銨水按照1∶100的比例加水當作追肥等用掉,然后再重新加入稀硫酸。如無可適用的稀硫酸溶液,可用98%工業硫酸銨稀釋,硫酸銨與水的稀釋比例為1∶3。硫酸稀釋前要手戴膠皮手套,腳穿長筒膠鞋,身系膠布圍裙進行周到安全保護,穿戴好以后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攪拌均勻,千萬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防激濺燒傷人體。

②鋼瓶二氧化碳施用法。鋼瓶中的二氧化碳經加壓變成了液體,出氣壓強為1~1.2千克/厘米2,每個溫室或塑料薄膜大棚每天放氣7~12分鐘即可。

③通過施用廄肥等有機肥產生。此法方便、實用、經濟,通過在溫室內適量增施有機肥緩慢分解釋放二氧化碳氣體。研究表明,1噸有機肥腐爛分解可釋放出1.5噸二氧化碳。

④施用固氣顆粒肥。這種二氧化碳肥便于施用,方法簡單,施用時將肥料施于地表土中1~2厘米,每畝40~50千克,二氧化碳會緩慢釋放出來,持效期可達40~60天。

二、施用注意事項

1. 燃燒煤等補充二氧化碳可能產生危害 燃燒產生的氣體成分復雜,內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溫室內空氣濃度只要達到0.2毫克/千克并持續3~4天,有的蔬菜就會出現中毒癥狀;濃度達到1毫克/千克,持續4~5小時,敏感蔬菜會出現中毒癥狀;濃度達到10毫克/千克,大多數蔬菜會中毒受害:故不要輕易使用燃煤等補充二氧化碳。蔬菜受二氧化碳為害后,先在葉緣和葉脈間出現斑點,接著不斷失綠,受害輕的僅葉背出現斑點,受害重的整片葉如水浸狀,漸漸褪綠枯萎。蔬菜不同,二氧化碳中毒后斑點的顏色也不盡相同,番茄、黃瓜、辣椒等葉面斑點為白色,茄子為褐色。

2. 肥水供應要適當 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后,溫室蔬菜生長加快,光合作用明顯加強,營養消耗增大,因此應適時、適量增供肥、水,否則增產、增收效果將難以顯現。

第9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and the new era of urban construction, we mus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establish training patter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c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ersonnel, improve the personnel adapt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change teachers' concept,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to enable students to "zero distance post" occupation ability goals. This paper stress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strengthen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cultiva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focus 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measures.

Key words: 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一、企業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人員能力的要求 企業對所需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主要反映在道德心理素質和專業理論知識上。不同企業在看待畢業生學歷層次上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有些企業認為高職生踏實肯干,其對學生道德心理素質、職業素養的要求較高,認為高職生的自我定位要準確一些,更能吃苦耐勞。很多企業表示,在現代社會中人際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畢業生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當前很多畢業生在這一方面都比較欠缺,學校對此應加以培養。從理論知識的角度來說,很多企業都表示畢業生應具備以下一些能力:建筑材料方面,如建筑材料識別與分析的施工現場經驗識別方法的培養、建筑材料識別與分析的實驗操作方法的培養。識讀圖及制圖方面,被調查的企業一致認為畢業生應該掌握很強的識讀圖能力,這是從事相關崗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而對電腦制圖方面來說,不同性質的企業對制圖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是都要求畢業生能夠有一定程度的繪制圖能力。施工現場控制能力,如建造中施工技術現場指導與施工過程質量監控能力,一定程度上的計量計價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過程中所需成本。對施工組織的能力也是畢業生所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之一。

二、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 1.實踐能力難以掌握 職業教育更注重技術知識的習得,而技術知識除了系統性、邏輯性、確定性的顯性知識外,還包括大量的默會知識。實踐能力具有實踐性、情境性、層次性、不可言傳性、不確定性、非邏輯性等特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領域的工作經驗、操作技藝等都屬于默會知識的范疇,采用常規的課堂教學方式難以獲得,實踐能力的掌握一定要有技巧熟練人員的示范和樣本式的手把手傳遞,以及學生一步步的模仿、用心的體悟及身歷其境的“歷練”。目前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進行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改革,但由于受到班容量過大、師資力量不足、實訓基地有限、課程體系缺乏彈性、教學組織缺乏靈活性等因素影響,學生動手訓練依然嚴重不足,實踐能力難以獲得。 2.學生不能適應實習崗位 當前,企業接受學生實習沒有國家優惠政策支持,也不能帶來明顯利潤,企業接收頂崗實習學生的主要動力是招聘實用人才,解決企業用工之急,因此實習學生的頂崗工作能力就成為頂崗實習環節能否做實的關鍵。在當前建筑一線人才培養中,由于學生在校內主要偏重理論學習,接觸工程實際較少,專項基礎技能訓練不足,綜合實踐技能訓練缺乏,因此大多數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能力不強,有的學生找不到實習單位,有的學生即使找到了實習單位但由于不適應而被淘汰,最后使頂崗實習流于形式。 3.實踐教學體系的缺失 當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沒有形成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現有的實踐教學只是按知識結構而沒有按能力結構實施技能訓練。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沒有打破學科界線、專業界線甚至是課程界線,因此,實驗或實訓只是單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訓練,不能提高綜合技能;技能培養規格沒有按照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企業的技術應用水平和對技能型人才的真正需求進行,難以培養出高等級的、適用性強的職業技能人才。 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措施

1.建立校內的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而且所接受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進行,從而減少了費用并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培訓結束后隨即投入工作。雖然我國目前也非常重視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但學校制的培養模式客觀上使學生遠離了生產第一線,而集中安排的生產實習又不利于學生及時將所學理論同實踐相結合。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理論課的同時,也應加強動手能力培養,只有在知道這道工序的具體操作過程前提下,才會有可能創新改進工藝技術,同時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勢在必行。校內實訓基地可以看做微型的未來工作崗位,在基地里學生可以接觸到建筑工地實際施工器具,在學生頭腦中可以生動立體地呈現出在課堂中學到的內容,為以后頂崗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實訓基地可以分為基礎實訓室、主體實訓室、屋面實訓室、裝飾實訓室等。在各個實訓室分列建筑行業現階段分項工程各種施工工藝實體,讓學生更具體貼近操作實際。 2.加強校企合作,創建校外實踐基地 建立跨企業實習中心具有其他形式無可比擬的優勢。就建筑行業而言,眾多的中小企業難單獨舉辦職業教育中心,因此,組織企業聯合舉辦或者由行業主辦跨企業實習中心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職業教育的途徑。校外實習基地必須建立足夠的不同功能的實訓基地,既要有跟崗實訓基地,也要有頂崗實訓基地;既要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實訓基地,也要有鋼結構、砌體結構等各種典型結構類型的工程宴訓基地。這種聯合中小企業的職業教育更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并使之得到了確切保證,這使得以培養生產第一線實際操作人員的職業教育真正成為受企業歡迎的教育。 3.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訓操作的指導教師必然是具備實踐經驗的專任教師,“雙師型”教師要求教師既具有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經驗,而且教師群體中有的長于理論,有的長于實踐。同時還要堅持“請進來,送出去”的原則。對在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計劃中應用性很強的課程,“請進來”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講授。因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就應增加專任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學校在引進人才時應積極從當地的知名企業中引進一些專業基礎好、實踐經驗豐富、操作技能高、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充實教師隊伍。他們既可以將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操作技能等傳授給學生,促進教學和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對原有的教師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促進他們向“雙師型”教師轉化。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成人影院 | 成人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www.黄色在线 | 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 国产无限制自拍 | 欧美日韩亚洲m码色帝国 |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国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激情综合五月网 | 五月天在线播放视频在线 |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 四房开心蜜桃 |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 狠狠综合欧美综合欧美色 | 国产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男女 | 精品你懂的 | 日韩在线视频第一页 |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琪琪精品色 | 久久精选| 我色综合 | 深夜久久 |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拍 |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 | 插久久| 久久这里只是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色视频网 | 97在线免费视频 | 成人短视频在线在线观看 |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 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 | 第一国内永久免费福利视频 | 女人的天堂网站 | 嫩草影院发布页 | 婷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国产综合久久 | 日韩午夜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