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計算機網絡主要特征優選九篇

時間:2023-08-10 17:01:1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計算機網絡主要特征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

在計算機網絡中,其中的信息儲存和信息管理都是由網絡數據庫進行實現的。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也隨之而普及開來,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到計算機網絡中來。因此,網絡數據庫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其安全問題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對象,也只有對其安全問題進行重點關注,才能夠給整個數據庫提供安全保障,其中的數據才能夠得到安全防護,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網絡數據庫的穩定,并更好更穩定的為廣大用戶而服務。

1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和目標

1.1 主要特征

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是我國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具備以下幾點特征:

(1)安全性。對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實施安全管理,是確保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的關鍵。計算機網絡在運行過程中,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將信息的內容進行加密,準確把握信息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實施數據信息的安全保護,以免出現數據信息泄露的情況發生。

(2)完整性。計算機具有較為廣泛的使用領域,且具體操作方法也有不同,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信息儲存因此也就存在較大的區別。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管理本身具有完整性的強大特點,可進一步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有效和準確,并使數據信息得到正常使用。另外,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可突破條件的限制,確保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在安全的狀態下正常使用。

(3)故障處理性。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造成計算機系統出現故障。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證實施過程中不會存在故障的威脅,實現故障的有效處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可針對不同問題進行及時分析,并為此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以便防止故障問題的發生。

1.2 主要目標

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當今我國進行信息處理工作的重要形式。應用安全管理技術確保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目標:

(1)針對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具體內容實施統一集中管理,確保數據信息的正確性,并按照實際的應用情況予以適當改進。

(2)每當新數據需要錄入到數據庫之中,需要進一步檢測數據信息的正確性,確保各個環節的信息處理過程都符合標準,對信息數據進行集中統一管理,以保證數據庫的安全穩定。

(3)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在實施過程中,利用安全管理技術確保其安全使用,保證使用人不會受到安全威脅和利益侵害,達到信息數據安全共享的顯著效果,進一步保證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實施水平和服務質量。

2 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的發展現狀

計算機網絡數據的安全評估旨在通過分析數據庫的信息資源是否具備安全性來實現,數據庫的發展現狀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包括風險問題的評估工作、入侵電腦的檢測工作以及防火墻保護工作等,只有將這些方面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性能,便于人們的存儲和使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保障數據庫內部的信息資源不受侵害,數據庫本身不具備較高的價值和意義,導致數據庫不安全性能的逐步提高主要源于以下幾點:

(1)物理性硬件存在的問題:物理硬件是組成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基礎條件,物理硬件的良好使用可進一步確保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性能,進而提高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穩定,如果物理硬件出現問題,那么就會導致整個計算機網絡出現故障,隨之影響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各個環節,導致數據庫中的信息資源逐漸流失,造成無法挽回的不利局面。

(2)網絡數據庫自身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數據庫需要做好及時地防護工作,不過,對計算機網絡的防護也需要尤為注意,如果網絡出現了什么問題,那么就會造成病毒的入侵,致使數據庫信息資源受到威脅,面臨著不穩定的發展形態,繼而影響了數據庫的安全管理。

(3)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問題: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很可能會出現人為的錯誤,由于工作人員管理不當、操作錯誤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不健全引起的問題,會造成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問題,制約著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使用。

3 安全管理技術

3.1 安全管理模式

所謂安全管理模式,是指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中最為基礎的重要成分之一。通過數據庫內部的結構優化,從而實現數據庫的安全管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往往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導致安全存在不穩定的情況,因此,提高網絡數據庫的安全性能是保證數據庫合理運行的關鍵。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運行有利于提高數據庫安全管理的等級程度,避免信息資源的泄露,利用安全管理模式進行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保障工作有利于數據庫實施多層次的安全儲存,并進行有效的加密工作和防護工作,對數據庫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以便提高數據庫安全管的運行能力,確保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3.2 存取控制管理技術

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利用安全管理技術進行安全防護時,在其存取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一些權限的影響,導致一些未經授權、未進行認證的使用者對數據信息資源進行訪問,從而為網絡數據庫的安全性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利用存取控制管理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這一現象的存在和發生,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取控制管理技術可對一些未經授權或者未進行認證的使用者進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對用戶權限進行有效管理,并對使用者所發出的請求指令進行檢測,確保擁有核發途徑的使用者可以得到相應的操作權利,避免一些不正當操作情況的發生,一旦出現不正當操作,可對數據庫的使用者進行一定的檢測審核,從而達到權限檢查的目的,確保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安全運行。

3.3 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是使用范圍較為廣泛的一種管理途徑,且具有有效及時的強大功能。數據加密技術主要通過一些語言程序對數據庫的信息資源進行安全防護,對其進行安全加密工作,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可以更為安全、穩定和可靠。數據加密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安全技術,可提前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不過由于數據資源量多大,無法實現較為全面的加密工作,不過可以對數據庫里面的信息資源進行分層次加密,進而有效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能,進一步提高數據庫的可靠性和及時性。

4 結語

總之,網絡、數據庫、計算機系統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數據庫的安全性問題是一個永遠發展的問題。因此,我們還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技術研究的力度,不斷更新、改進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安全管理技術,解決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存在的安全問題,促進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進步和發展,提高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實力和水平,使得網絡平臺健康有效,對用戶進行最有利的幫助。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

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主要來源于系統所受的干擾,系統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系統自身的脆弱性之間形成了一個主要矛盾,在此矛盾的作用下,系統安全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傳統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主要將計算機作為單一用戶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于計算機使用者,隨著計算機服務模式的遷移,計算機網絡應用口不斷增多,不僅僅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應用,同時也涉及到國家的重要信息,網絡化環境下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成為信息處理的主要工具。信息安全便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特點及其主要威脅

1.1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分析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安全威脅的突發性,網絡信息安全受到威脅并不是日益積累的,而是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征,無人能夠預測網絡威脅發生的具體時間。網絡可能在短時間內受到木馬入侵甚至是黑客攻擊,最終導致信息的泄露。其次是網絡保護的脆弱性,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所有人員都能夠進入網絡當中,網絡的不同環節都有可能遭受攻擊,一定程度上導致網絡存儲以及數據傳輸受到嚴重的干擾。最后一個特征是信息傳播的廣泛性特征,網絡上在消息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正是因為這樣的優勢,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于網絡傳播虛假信息,給人們正常生活造成威脅。

1.2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分析

網絡信息安全威脅因素的來源有多個方面,其中主要的威脅有木馬也病毒威脅、系統漏洞的威脅以及黑客的攻擊。木馬和病毒威脅是伴隨網絡發展過程中的最大威脅,自從網絡產生起,就有了木馬和病毒的威脅。木馬和病毒的特征主要表現為極強的隱蔽性特征,在觸發之前,肉眼難以觀察出任何的危害,但是一旦觸發,就會對網絡造成極大的破壞。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原來完整的網絡防御體系出現了較多的漏洞,給被入侵者創造了更多的機會。此外,黑客對網絡系統會進行攻擊和滲透,從中獲取信息進行非法交易。

2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的主要策略

2.1提高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成為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為了增強系統安全,首先應該提高人們的安全防護意識。通過計算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使用戶清楚地認識到非授權訪問以及非法入侵網絡帶來的嚴重后果,還有制造病毒甚至是竊取信息帶給社會的損失和危害,同時讓他們知道在出現這種行為時自身應該承擔的相關法律責任,在正確的教育渠道引導下,可以避免用戶知法犯法的行為出現。此外,還應該增強計算機使用者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業務水平,在計算機操作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系統要求的程序進行操作,從而減少病毒入侵帶來的威脅。

2.2構建網絡信息系統防火墻

保護內部信息的防火墻是網絡信息系統中采用的安全防護手段。通過防火墻技術的應用能夠在計算機網絡的內外部中間建立一個保護層,內部訪問會根據原有的協議進行,網絡內部對外部網絡資源的訪問需要在原有的協議授權約束下才能進行,外部網絡訪問本地網絡資源則會受到防火墻的阻攔,這樣一來,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內部網絡資源受到外部網絡的非法入侵,對內部網絡數據信息的保護有大的幫助。當前使用的防火墻體系模型主要有兩種,其中一種是未被列入允許的訪問服務都默認為禁止,第二種是未被列為禁止的訪問服務都默認為允許。前者的安全性保護較強,但是會對用戶需要的一些服務造成限制,第二種模式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但是在這種模式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潛在威脅較大。此外,根據防火墻所處的位置,可以將其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網絡層防火墻以及應用層防火墻。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防火墻技術,從而對計算機系統安全起到很好的保護。

2.3加強應用軟件的安全防護

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防護可以將系統用戶按照實際的需求進行分類,并且對其實施資源權限的管理和限制,安全策略的設置可以根據不同的用戶進行設置。應用程序安全防護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內容,對于通用文件的保護制定相應的技術要求,從而保護文件的完整性。對于特定的復雜應用可以進行分解,使其變成通用應用,然后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保護。此外,還需要加強數據庫以及系統監控設施的應用,采用安全檢測工具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掃描,發現系統漏洞時及時進行修復,避免因為漏洞的存在而導致計算機遭受病毒威脅。2.4加強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網絡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技術體系,信息系統的安全在網絡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眾多挑戰和威脅。因此,在網絡的發展過程中,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需要不斷的完善和修訂,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鉆法律的空隙,對他人造成危害而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方面,我國曾頒布了相關法律體系,例如,1994年頒布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1996年頒布的《計算機網絡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等。為了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實施有效地保護,國家應該協同有關部門加強法律實施細則的制定,形成全方位的法律管理措施以及互聯網安全管理辦法,更好的保障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3結語

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個人信息使用的安全,更關系到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所以,網絡安全保護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是一個動態的并且不斷變化的事物,因此在實際安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的采取解決措施。一方面,應該加強安全防護技術的使用,采用多種防護技術保護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另一方面,需要加強法律法規政策的完善,用法律制度約束非法用戶的行為,減少非法用戶對人們信息造成的損失。此外,還需要加強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從根本上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韓偉.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5,7(12):34-35.

[2]孫研.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5,13(11):137-139.

[3]叢曉穎.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6,7(1):16-18.

[4]譚麗燕.試述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6,14(1):313-314.

第3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 A

前言:隨著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統化、多元化及集成化是現代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技術發展的基本趨勢。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其自身也有一些安全隱患存在,而怎樣才能夠將這些安全隱患徹底清除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十分重要。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主要是對外部非法用戶的攻擊進行防范來確保網絡的安全的。

1、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概念

1.1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的主要內容包括信息的完整性、軟件系統的可靠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從而得出的主要特征有:

1、網絡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是指保護不被非法更改網絡數據。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保護的另一內容是,在存儲、傳輸的過程中要求數據信息不被非法刪除、修改或丟失,計算機網絡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保護。

2、網絡數據的保密性,是指予以加密保護網絡用戶的保密信息,防止泄漏和被竊取。

3、網絡系統的可靠性,保障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可靠性是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的首要特征,即網絡的可用性和穩定性。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穩定運行,是計算機網絡能夠高效、積極、持續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因而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的最基本特征和首要目標是網絡系統的可靠性。

1.2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是指對計算機及其網絡信息資源保護不受自然或人為因素的損害和威脅,對信息資源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進行保護。簡而言之,就是保護計算機網絡軟硬件的正常運行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被更改、破壞或泄漏。

2、網絡信息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簡單說,計算機網絡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臺以上的計算機互聯起來的集合。

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拓撲技術、密碼技術、信息通訊安全技術等多種知識學科。它主要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的正常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

3、計算機網絡主要存在的問題

(1)計算機病毒: 像“蠕蟲”病毒、“CIH”病毒、“千年蟲”、病毒到“熊貓燒香”病毒,病毒一直是計算機系統安全最直接的威脅。病毒依靠網絡傳播,常常通過服務器以軟件下載、郵件接收等方式進入網絡傳播,竊取網絡信息,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2)惡意攻擊:人為惡意破壞數據、信息的完整性,竊取密碼,偷窺并公開別人隱私。

(3)網絡軟件自身設計缺陷和漏洞,軟件在設計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往往給黑客攻擊留下了接入點,還有軟件人員為方便管理留下的軟件后門。

(4)網絡內部攻擊:在局域網內部,一些非法用戶冒用合法用戶的口令以合法身份登錄網站,竊取信息,破壞信息內容。

(5)網絡外部攻擊:在局域網外部,偽裝合法用戶進入網絡,修改網絡數據、竊取、破譯機密信息、破壞軟件執行。

4、網絡信息與網絡安全的防護策略

4.1常用方法

現在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措施必不可少,少了防護措施,就如同雞肋。從技術上說來,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由防病毒、防入侵檢測等多個安全控件組成。就此對我們常用的幾種防護技術進行分析

(1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是一種保護網絡安全的技術措施,可以看成是安裝在因特網和內部網絡之間的一道屏障,根據安全計劃和安全策略中的定義來保護其后面的網絡。可以說是控制進出網絡通信的閘門。

(2)病毒檢測

安裝網絡版的殺毒軟件,及時并隨時對系統進行掃描,及時通過網絡INTERNET更新病毒庫和軟件。

(3)補丁程序,修補系統漏洞。操作系統因為自身的復雜性和對網絡需求的適應性,需要進行更新和升級,除服務器、工作站等需要操作系統升級外,也包括各種網絡設備,均需要及時升級打上最新補丁,嚴防網絡惡意工具和黑客利用漏洞入侵。

(4)提高物理安全

保護網絡關鍵設備(交換機、大型計算機),制定嚴格的網絡規章制度,采取防水、防火、防輻射及不間斷的UPS電源。

(5)訪問受限及隔離技術

對用戶訪問資源的權限進行嚴格控制和認證。如動態口令、身份認證、權限加以控制。還可以安裝隔離卡(單臺機)、隔離閘(多臺機)進行隔離實現。

4.2定期維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應用程序維護。系統業務處理過程是通過程序的運行實現的,所以應用程序維護很關鍵。

(2)數據和代碼維護。主要負責數據庫安全性、完整性、并發控制。當用戶環境變化時,必須對代碼進行修改。

(3)文檔維護。在進行應用系統、數據、代碼維護后,要及時根據維護后的變化,對相應文檔就行修改,保持與系統一致性。并對維護內容進行記載。內容包括維護工作的內容、情況、時間、人員等。

(4)硬件設備維護。硬件設備維護主要包括對網絡設備、服務器、計算機、打印機的日常管理和維護。要定期對各設備進行檢查、保養和查殺病毒工作,同時要設立設備故障登記和設備檢修故障登記。通過定期檢查維護,及時解決潛在故障隱患,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5、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已成為我們生活、工作的一部分,網絡安全面臨的挑戰正在增大。網絡面臨的攻擊也會層出不窮。因此,我們要采用相應的安全對策,制定相應的防范策略來阻止攻擊,確保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和穩定。

第4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網絡行為;復雜性理論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3-0000-02

The Complexity Theory Study of Computer Network Behavior

Yang Jinghui

(Xiamen Garrison,Xiamen361003,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age,more and more complex behavior of computer networks,computer networks,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he behavior of large-scale computer network.In order to better manage and control complex computer network,improve network service quality,complexity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behavior of computer networks,explore a new method of complex network behavior.Analysis of behavior of computer networks lack the traditional methods,complexity theory is applied to clarify the behavior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an overview of its development status,and to specify its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Network behavior;Complexity theory

一、引言

當今的計算機網絡異常復雜,運行時的動態變化規律成超分布、超并行、超復雜性質。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對象正是這種動態變化規律,具體研究對象有:拓撲結構的動態變化、傳輸性能動態演化、網絡安全、故障診斷、以及動態網絡流量等。建立或優化出具有更高性能的計算機網絡,在巨量用戶的情況下,依然能保證高質量服務。故,研究計算機網絡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行為分析方法的基礎理論大多為“還原論”思想,一定程度不適合當今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發展需求。基于傳統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方法的缺陷,將復雜性理論應用于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之中,為探索復雜網絡行為研究方法提供新思路。復雜性理論是一種基于非線性、動態、復雜系統的理論,其是解決系統整體性的新方法。故在研究計算機網絡宏觀行為特性時,復雜性理論有其巨大優勢。

二、傳統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行為分析方法的基礎理論大多為“還原論”思想,一定程度不能較全面地當今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發展需求,其局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計算機網絡中的采樣和測量理論已不適用于現在復雜背景下的計算機網絡。

2.復雜計算機網絡中的宏觀可靠性的研究甚少。

3.復雜計算機網絡中的安全行和宏觀安全監控理論缺乏。

4.傳統的陣列新能評估理論不能處理長程相關條件下的性能評估。

5.復雜計算機網絡拓撲圖狀態分析理論甚少。

6.復雜計算機網絡中時常發生異常大流量,對這種顯現的研究和處理理論甚少,而傳統的Poisson和Markov理論不能準確刻畫,故,需要新的數學理論對其進行研究。

7.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中的流量實時測量和監控理論較少。

然而,現今的計算機網絡發展迅猛,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故,探索新的方法,來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的方法,以提高網絡服務質量,因此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三、復雜性理論

復雜性理論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科學”,作為一種介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新科學研究工具。

將復雜性理論應用于現今的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之中,可從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宏觀上研究和分析其網絡行為特性,該領域的研究能突破傳統算法的一些局限,更好地建設出和優化現今的計算機網絡結構,保證服務質量。

復雜性理論主要包括:混沌學、分形學、自組織學、以及復雜網絡學等,是一種新型的交叉科學:

1.混沌是非線性系統中,貌似隨機運動的復雜現象,各個科學領域,包括計算機網絡中,存在大量的混沌現象,其主要特征包括有界性、遍歷性、不可預測性、分為性、普適性等。

2.分形所描述的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多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是體縮小尺寸的形狀,即自相似性。由于其由非線性、非平衡過程所產生,故其具有非周期、無規則的自相似特征。

3.自組織是一種系統的自我調節的過程,為整個系統自我生存、尋求適應性、創造性的行為。各種內在因素相互影響,使復雜系統能夠自動地變換成“自組織臨界狀態”,此時,系統的時空動力學行為不再具有特征時間和特征空間尺度,而是時空關聯(滿足冪定律分布),如果越過該臨界狀態,系統會產生復雜的相變現象。

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復雜性是宏觀的,包括行為復雜、功能復雜、結構復雜等各個方面。而復雜性理論的自組織性、臨界性、自相似性、非線性等鮮明特征正好符合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各種特征。

四、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復雜性理論發展

由于復雜性理論的特性適用于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故國內外很多學者對將復雜性理論應用于網絡行為研究感興趣,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計算機網絡流量行為研究方面,WE Leland等人于1994年發現實際的計算機網絡流量符合自相似特性,而并不符合傳統的poisson分步布,這表明傳統的poisson、馬爾科夫流、自回歸等分析手段不在適用,后來進過大量學者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系列流量模型,比如報酬模型、無限源Poisson模型、MMPP模型、On/Off模型等。

在網絡拓撲行為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實際的計算機網絡并不是一個隨機網絡系統,而是一種具有小世界特征和無尺度特征的復雜網絡,其節點度服從冪律分。欲研究計算機網絡的拓撲行為,就必須先著手建立有效的網絡拓撲模型,隨著學者深入研究,提出了比如WS模型、BA模型、局部演化模型等網絡拓撲演化模型,及針對網絡的魯棒和脆弱性,提出的HOT模型等。

在將混沌學引入到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中的方面,研究發現計算機網絡中普遍存在一種貌似隨機的現象,其具有混沌的各種特性。為引導這種混沌現象向好的方面發展,學者陳關榮等人在詳細分析了計算機網絡流量控制系統中的混沌現象之后,將將混沌控制方法引入到網絡流量控制當中,另外,國內外一些學者探索試將混沌最大Lyapunov指數、以及相空間重構技術引入到計算機網絡流量行為研究和分析領域,獲得了一些成果。

五、展望

將復雜性理論引入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現今的計算機網絡越來越復雜、有其符合復雜性理論的特性,且復雜性理論的研究比較成熟。

在計算機網絡拓撲機構研究方面,網絡拓撲演化行為具有動力學、非線性、自組織性等,而將復雜性理論的自組織學、混沌學、分形學、拓撲學等領域研究成果引入計算機網絡拓撲研究尚不充分,且更具具體的實際計算機網絡特點結合復雜性理論進行研究也尚待探索。同樣,在計算機網絡流量行為研究方面,針對網絡流量的混沌、自相似等特性,結合混沌理論、分形理論等,全面闡述網絡流量行為的特點動態變化形式,并對計算機網絡流量進行有效建模,支持其特征參數,為給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奠定基礎、以及為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穩定運行等方面提供理論前提。

六、結論

21世紀的信息化將給人來帶來巨大財富,計算機網絡行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而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中的復雜性理論研究將為其提供一種新方法。在此,針對實際計算機網絡的復雜性特點,總結了傳統網絡行為分析方法的缺陷,并綜述了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中的復雜性理論研究現狀,指明其在管理和控制復雜計算機網絡方和提高網絡服務的質量方面取得的效果,總結了復雜性理論應用于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有效性,并闡述該理論研究的重要意義,以及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

[1]戴汝為,操龍兵.Internet―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J].中國科學(E輯),2003,33(4):289-296

[2]霞崔,李耀東.復雜網絡與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探討[J].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2004,1(l):78-81

[3]WE Leland,M Taqqu,W Willinger.On the Self-Similar Nature of Ethernet Traffic(Extended Version).EEE/ACM Transaction on Networking,1994,2(2):1-15

[4]A Enarmilli,M Roughan,D Veiteh,etal.Self-Similar Traffic and Network Dynami-cs.Proe of The IEEE,1995,90(5):800-819

[5]V Paxson,S Floyd.Wide Area Traffic:The Failure of Possion Modeling.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1995,3(3):226-244

[6]B Tsyboko,N Georganas.On self-similar traffic in atm queues:definitions,Overflow probaility bound and cell delay distributio-n.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1997,5(3):397-409

第5篇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技術 應用 發展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11-0224-01

1、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概述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它是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與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縱觀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為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做好了技術準備,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網絡標準化產生。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以ATM技術為代表的高速網絡技術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準備。

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2.1 計算機網絡分類

2.1.1 按網絡覆蓋范圍分類

局域網(LAN):在一個企業、學校或大樓內使用。使用簡單的技術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城域網也時常并入局域網的范圍。局域網傳輸速率快,通常在100Mbps以上;誤碼率低,通常在10-11~10-8之間。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廣域網地理范圍在幾十千米到幾萬千米,小到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大到一個國家、幾個國家、全世界。因特網就是典型的廣域網,提供大范圍的公共服務。與局域網相比,廣域網投資大,安全保密性能差,傳輸速率慢,通常為64kbps、2Mbps、10Mbps,誤碼率較高:10-7~10-6。

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城域網介于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地理范圍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覆蓋一座城市或一個地區。

2.1.2 按拓撲結構分類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通常有三種,即總線型、環型和星型。

2.2 網絡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集中式,集中式網絡操作系統是從 分時操作系統擴展而成,典型代表是UNIX系統,它性能可靠,電信、金融等行業大多采用此系統。(2)客戶機/服務器模式,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應用模式,服務器提供資源共享,客戶機具有讀獨立的處理能力,在需要時通過網絡向服務器發出請求,連上服務器后,就像使用本地磁盤一樣來使用服務器。它的典型代表是Windows NT/2000/2003和Novell的NetWare。(3)對等式,對等式網內每臺計算機既有客戶機,又有服務器的功能,如Microsoft的Windows95/98,Windows for Workgroup和Novell的NetWare lite就是典型對等式NOS的代表。

2.3 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

計算機網絡的傳輸介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線介質如:雙絞線,有線傳輸介質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無線介質如:紅外線、衛星和激光等。

2.4 計算機網絡互連設備

計算機網絡互聯設備主要分為以下五塊:

(1)網線,連接網絡端口與計算機端口的線視為網線,一般是使用的雙絞線,銜接頭為RJ45,網線的末端由水晶頭內安置網線而來。

(2)網卡,網卡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設備,主要作用是連接計算機與網絡。網卡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唯一性,即每張網卡的MAC都是唯一的,主要由系統統一管理和分配。

(3)集線器,顧名思義就是將很多線集中在一起,具體來講就是一種將多臺計算機或多個網絡連接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網絡的設備。

(4)交換機,它是網絡與網絡之間的連接設備。另外,也有多層交換機的說法,多層交換機工作在網絡層或以上,能處理數據,這也就相當于在一般交換機的功能上又進一個層次了。

(5)路由器,路由器是連接多個子網的設備,比交換機更高一個等級。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這是網絡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路由器有自己的硬件和軟件系統,并能智能化地處理網絡路由和數據轉發。

3、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分類及其應用

3.1 局域網絡

局域網絡(Local Area Network,縮寫為 LAN)它的主要應用包括:總線型局域網及以太網、令牌總線形局域網、令牌環形局域網、交換式局域網、高速局域網(包括FDDI、快速以太網、ATM局域網)、典型局域網(包括windows NT、Novell網絡)、移動網(GSM)等。局域網具有以下特征:地理分布范圍小、數據傳輸速率高、誤碼率低、協議簡單,結構靈活,建網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擴充。

3.2 因特網

Internet是一個全球的、開放的信息互聯網絡。它主要提供以下服務,如:網頁瀏覽(WWW)、遠程登錄服務(Telnet)和文件傳輸(Ftp)電子郵件(E-mail)電子公告牌(BBS)電子商務服(EC)等服務,為廣大用戶訪問網絡提供了方便途徑。

3.3 ATM

ATM網絡是由ATM交換機和ATM終端經鏈路連接而成,ATM是以分組傳送模式為基礎并融合了電路傳送模式實時性能好的優點而成,具有以下特點:具有統計時分復用能力、采用的基本傳送單元為信元和面向連接的通信服務方式,可綜合多種業務流,同時可實現VP和VC兩極交換。ATM已經廣泛應用于主干網,大有取代FDDI和交互式快速以太網的趨勢。

3.4 無線網絡

無線網絡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絡,同時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以及射頻技術。其與有線網絡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傳輸媒介的不同,無線網絡是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絡互為備份。

4、下一代網絡技術

從現有的網絡技術來看,下一代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將是以軟交換為核心,光聯網,分組傳送技術為基礎的開放式網絡。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加便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薛志文.淺析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信息與電腦,2009.

[2]張帆.朱國仲.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綜述[J].光盤技術,2007.

第6篇

當前,我國整體的社會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數字信息化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計算機作為數字信息化的重要載體,它的出現不僅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改變了我們的各種行為習慣。現階段,計算機在諸多行業中的運用都十分廣泛,人們對它的依賴性也越大,但不可否認,計算機網絡的使用安全是我們目前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為了進一步增強大眾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有效性的了解,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探索,對其進行如下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安全;有效性

如今,計算機的運用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它是與社會的各個階層、行業息息相關的,所以許多行業內的數據流通都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信息傳遞,也是通過相應的網絡鏈接進行的。在數據和信息傳遞工作開始之前,網絡的使用安全必須是我們首要保證的。目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危害類型主要有計算機病毒、網站信息泄露、系統入侵等,這其實也都是和信息數據的保密、完整、有效性三個方面有關。為了進一步增強大眾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有效性的了解,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研究探索,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進行了下述的分析,從安全管理的基本內涵到實際的運行管理都進行了一一論述。

1.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概述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管理,是指當信息在一個網絡環境中傳遞的時候,我們利用先進的網絡控制和管理技術實現數據的完整、保密和有效。網絡環境的構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物理網絡,另一是虛擬網絡(邏輯網絡),這是與計算機的實際構造相互對應的。因此,計算機網絡還有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兩個方面。物理網絡安全主要是與一些計算機的傳輸系統設備相關,比如服務器、路由器等。至于虛擬網絡的安全,則是和具體的軟件、系統相關,關于它的安全防護,我們需要重點從防火墻、數據密碼加密等方面下手。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特征是資源共享,又同時具有開放性、國際性。目前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存在著巨大的隱患,除了相關物理運行設備的外在因素,比如自然災害等突發狀況、設備故障等偶發因素,以及人為的破壞影響,這還和虛擬網絡的病毒傳播、系統非法入侵等有關。很多不法分子,為了獲得相應的數據信息,不惜人為破壞計算機的電腦配件,甚至利用一些惡意代碼和計算機病毒從而使得計算機系統癱瘓,這都使得我們在使用計算機時的網絡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2.計算機網絡安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網絡運行安全模型低。計算機網絡在運行時,它都是按照一個安全模型進行工作的,但很多現有的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保護模型的等級較低,當故障出現,對網絡硬件設備進行保護時,其劃分的功能區域不明顯,保護工作常常不能及時進行,并還會出現在一個區域內重復保護工作。網絡的運行安全模式必須能夠對使用者的信息儲存、傳遞等方面進行良好的保護工作,并且還需要對入侵者的破壞行為進行阻止,及時保證使用者的信息不被泄露。因此,安全模型必須事先能夠對入侵者的行為進行破壞評估,并及時根據評估進行安全策略預防工作。與此同時,物理設備都應有相應的安全策略和權限設置,比如路由器,對于網絡接入者必須嚴格限制和監督。目前計算機網絡安全按照保護的等級可分為最低保護、自定式保護和強制性保護三類,為了加強虛擬網絡的保護范圍和力度,我們對于系統軟件都要設定為基本的自定式保護,對于某些重要的信息數據,還要設定為強制性保護。

2.2計算機網絡的不穩定性。計算機網絡的不穩定性,主要體現在操作系統和計算機內部系統上。操作系統的不穩定是因為其原本的體系結構存在漏洞,這些漏洞在運行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給病毒軟件提供攻擊的機會,比如操作系統的創建進程和超級用戶的越級操作。至于計算機內部系統,一般而言是計算機的硬件故障,比如電源、驅動器、硬件故障,當然還有軟件故障,比如操作系統的失靈、驅動程序和應用軟件的故障等。網絡的組成是還需要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的,在網絡連接中,網絡端口的一個使用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虛擬網絡中,TCP/IP協議是保證用戶進入網絡的一個重要安全協議,但是如果有非法用戶搭線進行非法訪問,這個協議是無法全面保證計算機內部的信息安全。

3.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有效性措施

3.1研發安全技術,維護網絡環境。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保證,首先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發它的安全技術,并從多個方面維護網絡的安全環境。物理網絡中,各個設備的接口和運行使用方面都要做好安全使用的準備工作,一旦出現網絡故障時,能夠防止信息傳遞時的信息泄露。在虛擬網絡中,防火墻應該是重點的安全保護,對于現階段防火墻還不能夠防護的方面要及時完善。安全技術的研發要建立在實際的物理設備上,并根據虛擬網絡運行的要求及時進行補充。

3.2提升個人安全防范意識,做好網絡安全的監督管理。對于用戶來說,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使用,還需要個人提升自我的安全防護意識。用戶在進行網絡沖浪時,應事先開啟網絡的系統防護,對于一些不法網站應該拒絕登陸,如果發現有病毒惡意攻擊計算機,立即開啟殺毒軟件進行防護。企業和個人在進行網上交易時,要了解其相關的注意事項。網絡的安全監督管理,應該由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出面,對網絡犯罪進行嚴格的偵查處理,一旦發現問題網站,及時對這些網站進行問題查處。

4.結語

總而言之,就當前的時展要求下,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它不僅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是維護我們網絡使用的主要工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保障工作,不僅需要硬件、技術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的監管以及廣大互聯網使用者的共同努力。作為網絡使用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的意識,而政府部門也要加強對網絡的監督管管理,對于違法的網絡行為及時進行處理。

參考資料:

[1]黃志龍.計算機網絡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5).

第7篇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 通訊技術 故障 處理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在使用方法上越來越簡便,人們能夠快速掌握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使用方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1]。然而,計算機通訊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故障,容易造成計算機網絡用戶重要信息的丟失和泄漏。因此,作為計算機網絡通訊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對故障的類型進行詳細的分析,針對故障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找尋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不斷提升我國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安全性。

一、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故障的主要特征

1、線路容易產生故障。計算機網絡通訊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線路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通訊線路在鋪設的過程中經常存在多臺計算機進行同一個線路的連接,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未形成獨立的線路。線路是計算機進行網絡通訊的重要依據,作為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定期對相關線路進行檢測,避免線路存在問題[2]。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計算機網絡通訊在運行的過程中,由于長期受到外界惡劣天氣的影響,加上相關部門維護保養的不到位,造成通訊線路存在嚴重的老化現象,因此線路容易產生故障。

2、計算機端口的故障。計算機的網絡通訊功能需要借助計算機的端口來實現,然而計算機的端口在構造上非常脆弱,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對端口的使用,容易對端口造成損壞。此外,部分計算機用戶由于自身不良習慣,在計算機運行的過程中使用端口,長期對端口進行該方式使用,大大降低口端口的使用壽命。端口的類型與計算機本身的性能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因此計算機用戶在對端口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對計算機的具體型號進行識別,避免不當的使用方式而影響到計算機的網絡通訊功能的發揮。

3、計算機配置的故障。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計算機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計算機網絡用戶在數量上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由于計算機網絡用戶在整體素質上存在差異,部分計算機用戶對計算機相關的專業知識很陌生,處于摸索的狀態,在對計算機的日常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使用不當的情況,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端口斷電的現象[3]。

二、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故障解決的有效方法

1、做好對計算機的日常維護。作為計算機用戶,要想避免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產生故障,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對計算機的日常維護,確保計算機能夠在使用的過程中正常運行。用戶在對計算機進行維護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計算機內部硬件進行檢查,查看相關線路是否正常,倘若發現線路存在問題,需要對線路進行及時的更換,避免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造成計算機產生故障,逐步提升計算機的整體性能。

2、對計算機打好安全補丁。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倘若存在安全漏洞,將會對整個計算機網絡環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計算機管理人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計算機的維護保養,針對電腦的系統問題提前打好安全補丁,防止漏洞造成計算機系統的破壞,避免計算機用戶重要文件出現破壞和丟失[4]。計算機網絡通訊安全技術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計算機內部存在漏洞的威脅,對計算機內部系統進行攻擊,從而造成了整個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產生故障。因此,對計算機打好安全補丁,能夠為計算機用戶構建一個良好的氛圍,推動我國網絡通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3、對計算機防火墻進行完善。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在整個大的網絡環境下進行,受到外界影響的因素較多,且在性質上較為復雜。因此對計算機進行內部防火墻的完善,進行安全代碼的設置,對計算機內部重要文件進行安全加密,能夠保證計算機用戶對網絡通訊技術使用的安全[5]。此外,防火墻的安裝,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能夠有效防止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威脅,計算機整個系統的運行受到了防火墻的保護,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網絡通訊技術的整體水平。

結語:總而言之,計算機網絡通訊難免會存在技術方面的故障,倘若這些故障問題得不到解決,將會對我國整個信息行業的發展產生阻礙。因此,作為網絡通訊的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存在故障的原因進行分析,提高人們對通訊技術故障的防范意識,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提高對通訊技術安全方面的重視,從而不斷提升我國信息化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參 考 文 獻

[1]祖桂英,董曉慧,胥玲,劉慧慧.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故障分析與處理[J].通訊世界,2016,18:61-62.

[2]彭曉明.基于計算機網絡通訊的技術故障成因及處理對策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1:50.

[3]周立廣.淺談計算機網絡通訊的技術障礙和處理方法[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4:304+306.

第8篇

關鍵詞 網絡型病毒 網絡安全 安全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普及,當前計算機運用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網絡信息時代,人們對網絡具有較高的依賴性。但是在計算機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由網絡型病毒帶來的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對人們生活生產中的信息通訊安全造成消極影響,需充分對網絡型的病毒進行分析,提升網絡安全水平。

1 網絡型病毒概況與計算機網絡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威脅

1.1 網絡型病毒概況

計算機病毒是會對計算機造成危害的、人為編制而成的代碼或者程序,從上個世紀80年代流行至今,計算機病毒的分類較多,如,按照寄生對象,可分為混合型病毒、文件型病毒以及引導型病毒幾類,另外還可按照特有的算法、危害的程度或者相關鏈接形式進行分類。網絡型病毒的特點在于具有可執行性、傳播性、破壞性以及隱蔽性,最為突出特征在于傳播形式復雜,擴散面積廣泛,傳染速度較快以及較難進行清除等。據相關數據統計,超過86%以上的網絡型病毒在清除之后仍然會在30天以內進行二次感染。

1.2 計算機網絡潛在的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絡面臨的是網絡設施、網絡數據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隱患。概括而言包括3大方面的安全威脅:其一是人為的攻擊,又分為被動的攻擊以及主動的攻擊,主動攻擊指對數據流進行復制、修改、插入或者延遲,從而實現信息破壞目的,被動的攻擊為截獲某種信息,實現監視或者偷聽目的;其二是人為粗心大意造成的威脅,例如,計算機用戶操作失誤形成安全漏洞,防火墻設置不完善則會為外界攻擊創造條件;又如,未能及時對防護軟件進行更新也會帶來隱患;其三,網絡下載軟件存在漏洞,也會成為黑客攻擊的重點。

2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究

實際上,網絡型病毒可能是執行碼,也可能是某個程序,對計算機正常使用造成破壞,甚至損壞硬盤或者操作系統。①如同生物病毒,網絡型病毒能夠進行自我復制以及快速傳播,造成較大范圍的網絡安全威脅。當前涉及網絡安全的病毒防護技術主要包括病毒的檢測、病毒的防御以及病毒的清除等技術。②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前網絡安全保障技術的發展方向可以論述為:開放式網絡安全技術、系統集成化的網絡安全技術等。

2.1 容災網絡安全技術

當前,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可靠已經成為影響各個機構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包括吉林大學某學院的網絡中心在內的各個機構都十分重視數據安全,在災難發生時確保網絡安全,容災技術十分關鍵。對計算機的正常運轉造成影響的因素都被稱為災難,例如,人為的破壞、設備的故障或者客觀自然災害都是計算機網絡的災難,一旦發生上述幾種情況,容災技術可在盡量保證數據丟失量較小的前提下,保證系統的運行。

該安全技術的評價指標內容為:服務的丟失(RT0)、以及數據的丟失(RPO),數據容災技術主要是事先設置異地數據信息系統,用于關鍵數據的實時恢復;應用容災技術主要是異地構建備份系統,出現災難情況,啟用備份的系統確保系統正常運轉。

2.2 數據加密網絡安全技術

這一技術是為網絡安全的關鍵技術。是在傳輸數據過程中,為數據設置加法運算并進行重新編碼,保證數據信息的隱藏,從而使非法用戶無法查看信息,保護數據以及信息系統安全。

這一技術能在計算機的OSl7層協議使用,以數據加密技術的邏輯方位為前提進行分析,通常加密技術形式為節點加密、鏈路加密、以及端口對端口的加密,另外從加密技術的作用出發,可將其分為密鑰管理、傳輸數據、儲存數據、保證數據完整等方面技術。

2.3 計算機虛擬專用網絡的安全技術

所謂虛擬專用網絡,主要是指以公共的數據網絡為基礎的,讓使用者能直接與私人局域網進行(下轉第57頁)(上接第52頁)連接的網絡服務,又被稱為VPN(如圖1),該技術的基礎在于網絡服務的供應商以及Internet的服務商利用公用的網絡構建專用通信網絡,而專用虛擬的網絡中,連接不同的兩個節點并不需要依靠傳統的端口到端口的鏈路,而是由公共網絡資源的動態所構成。

圖1 某VPN應用網絡接入圖

當前,VPN的主要作用在于傳輸私人數據信息,虛擬專用網絡的安全技術主要包括4大板塊內容,身份認證技術、加密解密技術、隧道技術以及密鑰管理的技術,這4種技術能有效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抵制別有用心的信息攔截、偷聽、篡改信息等行為,實現網絡的安全,而該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在對網絡設計進行簡化的過程中提升網絡安全水平,具有極強的靈活性以及拓展性。因此,也成為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技術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第9篇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犯罪 防范對策

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網絡犯罪事件越來越多,其規模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模式平臺。網絡犯罪不僅威脅了企業和家庭的財產安全,還對社會穩定、和諧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為此,應該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研究,通過明確其特點和形成原因,找到有效的預防和應對策略,控制計算機網絡犯罪事件的數量,促進網絡安全。

1 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特點

1.1 隱蔽性強

計算機網絡犯罪具有較高的隱蔽性,任何人在任何時間或者任何地點內都可以實施犯罪,其過程較為簡單,可以在短時間內摧毀某項數據或者某種程序。不法分子一般都是基于專業的計算機技術,在精心策劃后實施犯罪活動,并于結束后及時銷毀證據,使得后期偵查過程難度較大,查處時間較長,效率較低。

1.2 犯罪主體多樣性

從犯罪主體上看,網絡犯罪人員可以是任何職業、任何身份,因此后期偵查的范圍被無限擴大,難度大大增加。犯罪主體多樣性和使用人群多樣性之間存在著一種必然聯系,這是造成查處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時間短、成本低

和一般的犯罪事件不同,網絡犯罪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犯罪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內進行犯罪。網絡犯罪沒有明顯的形態,因此被發現的幾率較低,無法及時的制止。另外,網絡犯罪不需要什么“工具”,只需要借助相應的技術,即可完成盜竊錢財、破壞信息等過程,犯罪成本低,危害較大。

1.4 危害性大

目前,各行各業都已經實現了電腦辦公,計算機成為了公司運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種情況造成的影響就是,網絡犯罪越來越嚴重,涉及到的犯罪金額數目較大,嚴重阻礙了企業的正常運行。另外,部分網絡犯罪分子還“攻陷”了我國軍事、政治、文化等領域,他在盜取錢財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其危害性是傳統犯罪無法比擬的。

1.5 犯罪分子低齡化

從統計數據來看,網絡犯罪中約70%的犯罪主體年齡在35歲以下,這與計算機普及時間和掌握計算技術人員的年齡有著直接的聯系。犯罪分子低齡化不僅增加了抓捕的難度,還不利于青少年的正常成長。另外,從近年來發生的犯罪事件來看,很多犯罪分子是受害企業的內部人員,一般都承擔著重要的職能,掌握著企業的重要數據,犯罪主體內部化也是一個較為突出的特征。

2 計算機網絡犯罪的防范措施分析

2.1 強化技術防范

網絡犯罪屬于一種高技術、高智商類型的犯罪,歸根結底是從技術角度對網絡結構的入侵,為了防范此類犯罪事件,應該從技術層面入手,通過加強技術防范能力,來避免黑客的入侵,提高網絡使用過程的安全性。此外,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緊研制計算機安全產品,并結合一定的宣傳和教育,來提高計算機網絡整體的安全性。

2.2 健全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相應的計算機犯罪管理法律和條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事實效果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法律漏洞。為此,立法部門應該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網絡犯罪的相關處罰措施,完善互聯網安全的保障制度。同時,立法應與時俱進,網絡犯罪的新型化速度很快,因此法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立法部門應進一步擴大法律法規的覆蓋范圍,避免出現制度上的漏洞。另外,在司法解釋時,要將視野擴寬,涉及到技術問題時,應該聯系相關專家,以保證法律解釋的嚴謹性。最后,考慮到犯罪分子低齡化的特征,在立法時,應該將定罪年齡放低,避免不法分子鉆空子。

2.3 加強安全和道德教育

為了達到更好的防范效果,相關部門應通過多種途徑,為用戶提供網絡安全教育,指導他們正確的使用網絡,不點開來歷不明的鏈接,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等,及時銷毀瀏覽網頁的記錄等,避免黑客入侵。定期對計算機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先進的網絡犯罪預防方法,提高自身技能,方便在遇到危險情況時快速的做出反應。總的來說,計算機技術是不斷變化的,政府和企業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用戶普及計算機安全知識,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達到理想的預防效果。

2.4 強化執法力度

據統計,現在網絡犯罪的發現率僅為1%,大部分網絡犯罪都是“零成本”的,因此,為了促進計算機網絡安全結構的完善,應該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執法力度。首先,應提高網絡安全警察的專業能力,對其進行專業的網絡技術訓練和道德教育,根據網絡犯罪形式的變化,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能力。其次,在實施犯罪分子抓捕時,應該聯合其他部門,借助專家的力量,來提高抓捕活動的效率和準確性。另外,在遇到一些無法破解的問題時,應該及時完善記錄資料,方便后續的分析和探討。總的來說,現在網絡犯罪的執法力度還比較低,需要相關部門進行不斷的完善,以提高網絡犯罪的發現率,不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

2.5 強化國際合作

如今,跨地域、跨國家的網絡犯罪持續增多,為此,歐洲的部分國家已經制定了《關于網絡犯罪的公約》等,這對處理和防范國家犯罪事件有著積極地意義。我國在計算機安全法律制定和技術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的進展,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為了達到更理想的預防效果,應該加強與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聯系,借助國際間的合作,形成一個全球性的“法網”,加強對犯罪分子的打擊力度。此外,還應該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互聯網管理經驗,設置更加安全的網絡犯罪防御線,指導網絡犯罪立法過程,提高法律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3 結束語

網絡犯罪有著高破壞性、高威脅性,是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一大障礙。為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網絡犯罪的宣傳,提高社會大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并通過積極地立法,來提高網絡犯罪的防范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珊瓊.計算機網絡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其對策[J].科技展望,2016,27(06):271-272.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 久久精品影院永久网址 | 国产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 六月激情婷婷 | 久久精品视频16 |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六月激情网 | 欧美另类杂交a | 欧美日韩成人高清色视频 | 七月丁香八月婷婷综合激情 | 四虎地址8848jia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在线永久精品高清 | 久久99久久99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动漫 | 99久久免费国内精品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 久久专区|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 丁香六月色婷婷 |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精品视频 | 鬼灭之刃第四季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7 | 色中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乱码 | 久久99久久99精品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日老女人视频 | 欧美性猛交99久久久久99 | 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