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16:49:5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高血壓預防小知識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高血壓;生活方式;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精神壓力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嚴重的臟器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約有5%的高血壓病人,血壓升高是由于某些確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壓發病率較高。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群體在我國大幅度的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大的危害。我國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高血壓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內地,城市高于農村。青年期男性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略高于男性[1]。筆者將生活方式指導對高血壓病人的干預效果觀察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12年1月自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300例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抽樣調查研究其中200例患者。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齡在28歲至89歲,平均年齡在48.4歲。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00例,一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為對照組,另一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給予生活方式指導為觀察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一般情況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臨床可比性。
1.2方法采用抽查問卷的方式以及體格檢查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了解、治療方法、危險因素、預防措施以及并發癥等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對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例如:年齡、體重、吸煙、酗酒、生活習慣、精神壓力以及遺傳因素進行調查統計。
1.3生活方式指導
1.3.1運動指導高血壓患者由于缺乏鍛煉,可適當的進行長期運動有降壓健體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前必須接受相關的檢查以排除運動禁忌及繼發性高血壓發生的可能。有氧運動戶外運動要比無氧運動的降壓效果更加顯著[2]。
1.3.2飲食指導臨床醫學認為只有健康的飲食才能控制良好的血壓,飲食習慣不僅對人體有滋養的作用,而且飲食療法是防治高血壓的首要步驟。早期或1級高血壓的患者,單純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就可以使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而2、3級高血壓的患者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可提高藥效,從而可以減少用藥的劑量。指導患者進行低鹽膳食,膳食中的約80%鈉鹽都來自烹調和各種腌制品,因此應減少烹調用鹽,食鹽量不超過6g/d為宜,因此限鈉鹽入量首先要減少烹調用調料,并減少食用腌制品[3]。減少脂肪的攝入量,膳食中脂肪的控制量應在總熱量的25%以下。適當的進行補充鈣和鉀鹽,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牛奶。限制飲酒量,飲酒量每天不得超過50克乙醇的量。禁止吸煙。減輕體重盡量使BMI控制在小于25以下。降低體重對于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左心室肥厚均有明顯的意義。
1.3.3減輕精神壓力指導患者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避免腦力勞動過度興奮,減輕精神壓力,保持生活環境起居安靜舒適,避免噪音嘈雜,避免精神緊張。禁止情緒激動、不規律服藥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聽聽音樂、看報紙雜志、下棋、練氣功、打太極拳等,以調節緊張情緒,放慢生活節奏,保持穩定心態。在保證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適當休息與活動提高機體的活動能力,但不宜做劇烈運動,如登山、提重物、跑步等,合理運動保證足夠的睡眠。
1.4判定標準血壓控制效果,顯效率是指在用藥和護理后72h得到控制,此次比較就針對兩組患者的顯效率進行比較,并發癥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心、腦、腎、眼等其他癥狀疾病均為并發癥,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的例數。
1.5數據統計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統計分析使用SPSS11.3軟件包完成,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經治療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以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討論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嚴重危險因素之一,而高血壓癥狀又是一種人為可以改變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防治高血壓的方法是針對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導的護理干預,由上述證明,可以通過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導高血壓人群認識到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指導患者堅持有效的治療,規律的運動、合理的飲食、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重點措施[4],而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生活方式指導的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率,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堅持合理適當的運動,讓患者配合治療,提高了高血壓治療效果,減少了相關疾病的發生,而且在有效的控制血壓的同時,明顯的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而這種生活方式指導的護理干預可以在臨床廣泛實施,可以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彩云,盧燕.關注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2):156.
[2]謝靜,陳秀麗.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4):176.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種切實可行的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 將150例高血壓患者分為5組,給予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觀察其高血壓KAP、依從性評分以及血壓控制率。結果 醫患互動型健康教育優于其他健康教育方式。結論 醫患互動型健康教育發揮了各種健康教育方法的優點,是社區高血壓防治工作中值得推廣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
【關鍵詞】 高血壓 健康教育 效果 依從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e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health education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150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5 groups and imposed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ir hypertension KAP score and compliance scor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onclusion: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worth to popularized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compliance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又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高血壓患患者數正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呈逐年上升趨勢[1]。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高血壓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較低,而健康教育是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病知曉率、提高遵醫行為以及改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高血壓控制率的重要手段[2],高血壓的防控必須重視并加強開展社區人群防治和針對高血壓患者開展以健康教育為主的高血壓綜合干預。本研究觀察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區高血壓防治中的效果,擬為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綜合科和心血管內科住院的確診高血壓病人150人,入選標準:(1)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壓判定標準[3],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安靜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除外其他器質性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繼發性高血壓;(2)年齡40-70歲,意識清楚,可用言辭表達,有閱讀能力,與人溝通無障礙;(3)排除有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及嚴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惡性腫瘤、嚴重的心力衰竭等。其中男97例,女5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6例,初中43例,小學21例;平均年齡55.3±6.8歲。將其按年齡、性別和文化構成隨機分為5組(包括對照組、電話回訪組、講座組、宣傳手冊組和醫患一對一互動組),每組各30例,各組間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構成無統計學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前KAP與依從性調查 所有5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均進行高血壓及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和服藥、運動、飲食等行為的依從性調查,同時記錄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高血壓分期和血壓值。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對照組出院后不予特殊干預,直到6個月觀察結束回訪1次;電話回訪組(簡稱電話組)每周電話回訪1次,包括藥物指導、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和合理指導運動等;講座組每月組織專家進行1次高血壓相關防治知識講座,開展現場咨詢,同時每3個月進入社區組織講座1次;宣傳手冊組(簡稱手冊組)將高血壓防治知識印制成宣傳手冊,在患者出院時發放給病人,叮囑其經常翻閱,內容也包括藥物指導、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和合理指導運動等;醫患一對一互動組(簡稱互動組)采用多種方式結合,包括定期(每月1次)家訪、發放宣傳手冊、組織患者一起討論、互動演示訓練等。
1.2.3 資料收集 5組患者觀察結束時收集如下資料:(1)高血壓KAP調查問卷,自行設計,包括知識問題20題,態度問題10題,行為問題10題,按答對問題正確個數計分;(2)服藥、運動、飲食等行為的依從性調查,自行設計問卷,包括服藥、飲食、運動等行為按3級分類(即相當規則,比較規則,不規則),分別計分2、1、0分,問題共25個,最高得分50分;(3)血壓控制率,所有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視為有效控制。
1.2.4 資料處理 所有數據用SPSS13.0錄入并處理,數值資料用表示,多組數值資料比較用方差分析,觀察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分類資料比較用R×C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各組干預前后KAP和依從性比較
健康教育前各組患者KAP以及依從性評分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互動組同其他組比較知識、行為和依從性有統計學差異(P﹤0.05),電話組知識、態度和依從性,講座組KAP及依從性,手冊組知識、行為和依從性,互動組KAP及依從性干預前后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干預前后高血壓KAP及依從性比較
注:a表示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表示同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各組患者血壓控制率有所差別,互動組控制率高于其他各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電話組、講座組和手冊組血壓控制率均較高(P﹤0.05),見表2。
表2 各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3 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日益昌明和藥物的不斷更新應用,現有藥物和治療水平完全能讓90%以上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到正常水平,但現實生活中高血壓控制率并非如此,由于各種不良行為方式、心理原因等影響,高血壓人群中血壓正常率美國僅為27%,英國為6%,我國北京的調查僅為18.5%[4,5],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缺乏系統的高血壓防治知識,對改變生活和行為方式以及提高臨床依從性認識不夠,因此需要積極開展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連接衛生知識和行為改變的橋梁,它也是一種治療方法。現代醫學證明,許多疾病與人們的不良衛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要治療這些疾病,最根本的辦法不是靠藥物,而是健康教育來改變患者的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日益嚴峻,高血壓在老年人口中的高患病率促使我們迫切需要尋找一條有效、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單一的健康教育方法如電話回訪、宣傳手冊發放及單一講座等方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結合各種方法的優點探尋出醫患互動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研究表明[6]: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其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有密切關系,同時良好的治療依從性一旦建立,就會形成習慣被保持。范珊紅[7]等報道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是高血壓患者血壓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條件。醫患互動式健康教育方式效果顯著與可能以下特點有關[5]:(1)能注意到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減少高血壓的可控相關危險因素;(2)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采取適用于個體需要的教育方式,通過交流互動、心理疏導,調動患者掌握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增強對疾病的防治意識,提高了依從性;(3)根據不同階段和對象設立治療目標,使患者將所學付諸實踐,同時使家屬了解高血壓可能給患者帶來的嚴重后果,共同參與制定健康計劃,為患者創造防治高血壓的良好環境。
因此醫患互動型健康教育發揮了各種健康教育方法的優點,利于患者充分獲得對疾病防治的認識,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是社區高血壓防治工作中值得推廣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
參 考 文 獻
[1]劉力生,龔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2005年修訂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l0.
[2]胡玉冰,邱昕光,嚴紅.健康教育在高血壓人群防治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7):118-119.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高血壓雜志,2004,12(6):483-486.
[4]王蘇,顧緩,李麗霞等.北京方莊社區高血壓患病率與管理現況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7,7(3):135-136.
[5]齊瑞玲.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應用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6):157-158.
【關鍵詞】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指導; 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6-015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6.088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與生活條件的改善,高血壓發病率在我國出現增長趨勢[1]。該病癥不僅易對患者血管、心臟、顱腦或身體主要臟器造成損傷,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疾病,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猝死、休克,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影響較為惡劣,需及時干預治療 [2]。本次研究為深入探討健康教育結合生活方式指導對高血壓患者干預效果,將117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選為受試對象,均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至筆者所在醫院接受診治,其中A組的61例病例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與生活指導,獲得較高滿意度與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筆者所在醫院在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7例原發性高血壓病例選為受試對象,其診斷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3]。將所有受試患者按照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B組,n=56)和健康教育組(A組,n=61)兩組。其中A組男33例,女28例;年齡25~77歲,平均(44.6±3.8)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5.7±1.6)年;B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22~75歲,平均(42.3±3.2)歲;病程6個月~14年,平均(5.5±1.5)年。兩組病例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B組5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均予以常規護理干預;A組則在B組的護理干預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結合生活方式指導干預方案:(1)改善飲食習慣,降低鹽分、脂肪的攝入量,及時補充維生素、鈣質及適量的蛋白質,多食瓜果蔬菜、戒飲酒吸煙,確保每日可定時定量攝入所需營養物質;(2)按時休息,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早起早睡,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鍛煉強度,循序漸進地進行有氧運動;(3)加強心理干預指導,及時針對患者心理影響因素排除不良情緒,促使患者能在良好心境條件下接受治療和護理,對治療結果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促進醫護患三方的和諧關系,最大限度取得有效的治療結果;(4)提升服藥依從性,養成按時、按量服藥習慣,謹遵醫囑,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記錄患者住院次數、生活方式(如飲食控制意識、是否戒除煙酒、堅持運動情況以及服藥依從性等);(2)監測患者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并比較兩組患者水平變化情況;(3)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收集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5分以上為滿意,其他為不滿意[4]。
1.4 統計學處理
初步以Epi Data 3.1軟件校正數據,后以統計學軟件SPSS 15.0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采用字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或F檢驗;P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改善
生活方式改善方面:A組患者效果顯著優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血壓對比情況
治療后,A組舒張壓與收縮壓分別為(77.1±2.1)mm Hg和(113.6±2.7)mm Hg,明顯低于B組的(87.4±5.6)mm Hg和(122.7±4.3)mm 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情況
對比發現,治療結束后,A組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高達98.36%,而B組為76.79%,明顯A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從目前醫學檢查手段來看,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前者指不能發現確切病因的,后者指能夠明確血壓升高病因的。原發性高血壓屬于臨床上一種常見病癥[5],可能導致不同程度心腦血管病,具有致殘、致死風險。有報道顯示,思慮過重、飲食不規律、過度壓抑等因素均可能導致原發性高血壓 [6]。一項關于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的研究顯示,在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等社區綜合防治中投入1元,即可為國家節約心腦血管病治療花費8.59元[7],因此投資效益比為1∶8.59[8]。
從本研究結果中不難看出,通過健康教育、生活指導顯著降低了A組患者血壓水平,且該組患者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健康教育聯合生活方式的指導干預原發性高血壓能獲得良好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生活質量顯著提升,進一步增加患者自身的健康監管意識,患者滿意度、醫護患關系均能得到顯著提高,值得在今后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鄭賽林.臨床路徑在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5):72-73.
[2]穆榮紅,李榮,張會敏,等.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48-650.
[3] 倪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整體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72-73.
[4]顏文慧.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121-123.
[5]王小麗.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血壓變化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6):143-144.
[6]夏光偉,焦劍慧,于美花.健康教育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探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8):123-125.
[7]任春吾,陳利明.個體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及SF-36量表評分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9):108-110.
【摘要】 目的 通過居民健康建檔了解月山小區居民的高血壓病患病情況,為制定適合當地居民健康狀況的保健方案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2009年至2011年通過居民健康建檔了解居民的高血壓患病情況。 結果 2009年至2011年共健康建檔1670份,其中高血壓患者檔案381份。 結論 年齡、BMI、WHP、飲酒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應注意加強高血壓健康體檢與健康教育,從飲食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預防高血壓。
【關鍵詞】 高血壓 健康建檔 危險因素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據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1],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18.8%,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100萬,2009年全國高血壓患者已達1.6億[2]。隨著慢病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逐漸成為慢病綜合防治的最佳平臺。各地在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居民健康建檔與管理成了社區慢病工作的核心與主要內容。居民健康檔案是社區醫生全面、系統掌握社區居民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通過它全科醫生可以了解居民患高血壓情況并制定科學合理預防高血壓措施。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至2011年我站通過居民健康建檔更具體地了解了月山小區的居民健康狀況。1.2方法:采取病人主動體檢和上門體檢兩種方法,對月山小區居民進行健康體檢。
1.2.1 問卷調查,內容:一般情況;慢性疾病行為危險因素;高血壓、冠心病等主要慢性病的現患情況。
1.2.2 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血壓以及視力,幫助病人做肝腎全套、血常規及B超心電圖等。
1.2.3 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血壓低于上述標準者。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2),≥23為超重,≥25為肥胖。吸煙飲酒的判斷以《血管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手冊》[3]標準執行。
1.2.4 統計方法:先給居民建立紙質檔案,完善后建立電子檔案。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應用x2檢驗。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防治;社區護理管理
在臨床中,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容易引起腦卒中以及冠心病,使患者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受到損害,嚴重時還會引起致殘或者致死[1]。據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在高血壓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控制率以及治療率上依舊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中[2]。我院近年來在高血壓患者病情控制上,實施了社區管理式健康教育,從實施結果來看,所獲效果顯著且良好,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自愿的方式,將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社區高血壓防治健康活動室血壓異常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有60例,女性有40例,患者年齡為41~76歲,其平均年齡為(66.5±13.8)歲。按照中國高血壓聯盟于1999年所提出的關于高血壓診斷標準來診斷,即收縮壓水平高于140mmHg,舒張壓水平高于90mmHg[3]。
1.2方法 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的實施主要如下:①根據社區人群管理要求和質量標準來實施,結合社區居民生活環境、健康情況以及衛生習慣等實施護理評估,監督和指導影響人們健康的各種不良因素,借助于整體護理觀念,制定且實施相應的護理計劃,盡量采取多種形式來實施教育和科普宣傳。②采取自愿的方式,開展免費的健康宣教活動,提前做好教育方面的計劃,將活動安排表及時發放給參與活動的患者,定期且定時地進行開展,且定期進行血壓測量、授課以及咨詢,借助于板報等形式來進行宣傳。由固定護理工作人員和醫師來負責該項工作,結合高血壓防治的相關規范要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診療程度、管理方案以及教育方案,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與不同人群所關注的問題來予以教育。③在實施健康教育時護理工作人員還需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對于性格比較外向的患者應多講道理,對于抑郁內向患者,則所用語言需適度,尊重患者部分生活習慣,保護其隱私。可采取座談交流的方式,將醫護工作人員和患者組織起來,實施面對面交流,構建良好醫患關系,獲得患者信任。④在健康教育中實時穿插檢查,提倡行為治療方式,加強高血壓危險因素的控制和藥物治療,幫助患者改正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設計有關高血壓方面的知識、行為以及態度基線調查問卷與評估問卷,采取直面訪問的方式來完成調查工作。
1.3觀察指標 活動結束后,對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的患者一般情況、行為變化、疾病知識水平以及生社區護理管理質量等實施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的實驗數據中采用的是SPSS17.0軟件來實施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的對比采用的是t檢驗,而計數資料對比則采用的是χ2檢驗,以P
2 結果
見表1,表2,通過表1和表2中數據的分析可知,經健康教育干預,100例血壓異常者高血壓評價標準知曉率、護理滿意度、控制率以及治療率明顯提高,二者所存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
3 討論
社區護理管理工作和醫院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服務模式的中心為人的健康,主要功能為疾病預防、人群健康的維護以及促進,服務內容為人群健康情況的收集以及分析,管理整群居民的健康,幫助其解決所存在的各種健康問題,工作具有連續性[4,5]。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就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對防治效果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采取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不僅可提高患者知識知曉率,同時還可使患者所存不良習慣得到有效地改善。
參考文獻:
[1]袁華,李文濤,彭歆等.我國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評價研究現狀[J].中國全科醫學,2013,15(35):4190-4193.
[2]邱少娟,肖燦,李華等.對梧州市某社區高血壓人群實施健康教育的降壓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4,(3):273-275.
[3]高雷,顏驊.上海徐匯區華涇鎮社區老年高血壓的疾病特點與健康教育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2):1375-1378.
我們還必須回答這個問題,怎么辦?只有回到傳統的辦法,即對卒中危險因素的綜合考量。現今醫學研究證實,有很多因素可以引起卒中初次發作或復發,它們被稱為危險因素。危險因素多或危險度高,卒中發生的危險就大。
5大危險因素
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房顫、糖尿病、缺乏身體鍛煉、吸煙是卒中的5大危險因素,占所有初發卒中的2/3。其中,高血壓、房顫、糖尿病又稱作經典危險因素,每增加一個危險因素,卒中發生的危險就升高4~6倍。吸煙、缺乏身體鍛煉屬于生活方式因素,既可導致高血壓、房顫、糖尿病,又是卒中的直接危險因素。據估計,吸煙和缺乏身體鍛煉兩者相加,會增加卒中危險2倍。
此外,卒中的發生還與年齡、性別、遺傳基因等有關,這些屬于不可控的危險因素。一般地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卒中危險也升高,每年每1000人卒中病人數,小于65歲者5人左右,65~74歲者約10人,75~84歲者15人左右,大于85歲者占25人左右。
從嬰幼兒到青少年,再到成年,發生卒中的危險逐步累積,因此認識卒中危險因素并加以控制,可以使卒中發生的危險下降很多,有助于我們遠離卒中。
有效的預防指南
卒中的預防是終身的任務。對年齡、性別等不可控的危險因素,我們還沒有找到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對5大危險因素,我們是有辦法的。大家對預防卒中的認識不足,是很危險的,我們需要采取實際的行動。
1.了解您的血壓。應定期檢查血壓,至少每年檢查血壓一次。可以在醫療機構中檢查,也可以在家里自行測量血壓。如果測得上面的血壓值(即收縮壓)高于135毫米汞柱,或者下面的數值(即舒張壓)高于85毫米汞柱,就要咨詢醫生,以明確是否屬于高血壓,并按建議進行飲食調整、運動或服用藥物來控制血壓。
2.確定是否有房顫。通過脈搏的仔細觸診,醫生可以初步了解您是否有房顫。醫生還需要通過心電圖等檢查,明確診斷或分析其性質,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治療,如使用抗凝藥物來降低卒中風險等。
3.了解血糖水平。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控制糖尿病。定期檢查血糖,有利于發現早期糖尿病,及早采取對此,延緩疾病的同時,有效降低卒中風險。
4.戒煙。吸煙者戒煙,可以明顯地降低卒中的風險。另外,限制每日飲酒量(請具體對不同酒提具體的建議),可使卒中風險降低50%,不但如此,酒精還會與某些藥物相互作用,產生不利于健康的后果。
5.每天30分鐘運動。輕松散步能從多方面促進您的健康,并降低卒中風險。和朋友一起散步,這會讓您更加容易養成習慣。如果您不喜歡散步,選擇其他適合您生活方式的鍛煉活動,如騎自行車、打高爾夫球、游泳、跳舞、打網球或者參加一個健身班。
此外,低鹽、低脂飲食是預防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慢性病,保持健康的良好飲食習慣,對卒中的防治也有益處。了解是否患有增加卒中風險的循環系統疾病,以及是否嚴重貧血或其他血液疾病,也是防患于未然的明智之舉。
出現卒中的預警癥狀,及早、正確就醫,雖不能避免卒中,但可以減輕后發癥狀,最大限度獲得康復基礎。出現過TIA(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或者小卒中,應咨詢醫生,了解是否可以通過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方法來降低卒中風險。
相關鏈接:
警惕卒中預警癥狀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擁軍教授在2005年第9期撰文提到,出現突然面部或(和)肢體的麻木、無力,突然一側或雙側眼睛看不清東西等5個卒中預警癥狀后,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病人到有神經科或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的醫院救治。盡量避免使用自備車送病人到醫院或其他自任認為聰明的辦法,以免延誤救治。時間就是生命,盡量確保病人在3小時內得到診治。
世界卒中日(World Stroke Day)小知識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究竟是什么病?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是孕婦特有的疾病,多發生在懷孕20周以后。主要癥狀有浮腫、尿蛋白呈陽性及高血壓,嚴重時可出現抽搐、昏迷、多臟器損害,甚至導致母嬰死亡。
據調查,我國約有9.4%的孕媽媽在懷孕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妊高征。過去在較為貧窮的地區因營養不良可導致本病的發生,但現在調查發現:在富裕地區的發病率并未明顯減少。
小提醒:妊高征應以“防”為主
專家認為,孕婦一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藥物治療只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不能根治,因此對于孕媽媽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在產科醫生、營養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預防妊高征的發生,或盡可能降低病情的嚴重程度。
妊高癥的3個“危險信號”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浮腫、高血壓和尿蛋白呈陽性3種癥狀,孕媽媽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進行自我檢查,做到心中有數:
信號1浮腫
一般情況下,孕媽媽在孕晚期都會出現輕微的下肢浮腫,這是正常的現象。浮腫有好幾種,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可能呢?請你用以下的方法仔細觀察:
一般性的浮腫:如果經過臥床休息后,浮腫就能自行消退的,則是一般的浮腫。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前期癥狀:如果經過一定的休息后,浮腫仍不能消退,反而從腿部一直延到腹部、臉、手等部位,浮腫的皮膚緊而發亮,彈性降低,用手指按壓后出現凹陷,這種稱為妊娠水腫,則是妊高征的前期癥狀。
水腫:如果孕后期的體重每周增加超過500克以上,則有可能是由水腫引起的。
信號2血壓高,并伴有腿脹、頭昏等癥狀
如果孕媽媽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超過140 mmHg與90mmHg時,就說明可能患有妊高征。嚴重時還會伴隨著腿脹、頭痛、頭暈等癥狀。
信號3尿蛋白呈陽性
如果經過檢查,你的尿蛋白反復出現陽性,則應注意,這就說明腎功能已受到損害。
小知識: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易患人群
1、年輕初孕婦或高齡初孕婦。
2、有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婦。
3、營養不良,如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癥者。
4、孕期過于肥胖者。
5、子宮張力過高(如羊水過多、雙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兒及葡萄胎等)
6、家族中有高血壓史,特別是孕婦的母親有重度妊高征史者。
7、精神過分緊張或受刺激,情緒極度不穩定的孕婦。
TIPS:寒冷的季節或氣溫變化過大,特別是氣壓升高時,也易引發妊高征。
飲食防治妊高征
一旦發現自己患有妊高征,孕媽媽也不用過分緊張,可通過“1減少、2控制、3補充”的合理飲食來進行調理:
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
患有妊高征的孕媽媽應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炒菜最好以植物油為主,每日20~25克。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羊油、椰子油,棕櫚油等)的供熱能應低于10%。
控制食物的攝入總量
孕后期熱能攝入過多,每周體重增長過快都是妊高征的危險因素。因此孕婦攝入熱能應以每周增加體重500克為宜。對于已經肥胖的孕婦,每周增重250克為宜。
控制鈉鹽的攝入
鈉鹽在防治高血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若每天食入過多的鈉,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因此有妊高征的孕媽媽應每天限制在3~5克以內。同時,還要遠離含鹽量高的食品,如:調味汁、腌制品、薰干制品、咸菜、醬菜、罐頭制品、油炸食品、香腸、火腿等。
另外,醬油也不能攝入過多,6毫升的醬油約等于1克鹽的量。如果已經習慣了較咸口味的孕媽媽,可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以此改善少鹽烹調的口味。
補充蛋白質
重度妊高征的孕婦因尿中蛋白丟失過多,常有低蛋白血癥。因此,應及時攝入優質蛋白,如牛奶、魚蝦、雞蛋等,以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每日補充的蛋白質量最高可達100克。
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
鈣不僅有助于胎兒的骨骼與牙床發育,而且能使血壓穩定或有所下降。患妊高征的孕婦最好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魚蝦、芝麻等,也可適當補充鈣劑。若為低鈣血癥,每天的鈣攝入量可達2000毫克。
補充鋅、維生素C和E
妊高征的孕婦血清鋅的含量較低,因此,膳食中若供給充足的鋅能夠增強孕媽媽身體的免疫力。另外,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抑制血中脂質過氧化的作用,降低妊高征的反應,因此也需要適當補充。
妊高征調理食譜
芹菜粥
原料:芹菜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將芹菜去根,擇洗干凈,切成碎末。
2、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入開水適量,用旺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煮至半熟時,放入芹菜末,煮至粥熟后出鍋即可。
特點:粥爛熟,菜清香,食之爽口開胃。
功效:芹菜含有較多的鎮靜、降血壓的成分,可降低血壓,同時還有養神益氣、平肝清熱、消腫減肥的功效。此粥適合妊娠水腫并發妊高征患者食用。
鯽魚蒸蛋羹
原料:鯽魚一條(約重300克)、雞蛋4個、清湯300克、料酒15克、蔥、姜、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蔥、姜洗凈,切成末。
2、鯽魚去磷、去鰓,開膛去內臟,洗凈,下入開水鍋中煮過,瀝去水,用凈布擦干水分。
3、將雞蛋打入大碗內,打散攪勻,加入精鹽、味精、清湯、料酒、蔥、姜,再攪勻,將鯽魚放入蛋液中,一同蒸10~15分鐘,待蛋羹呈豆腐腦狀時取出。食用前淋入少許麻油即可。
芹菜在古代就作為藥用。《生草藥性備要》說芹菜能“補血、祛風、祛濕。敷洗諸風之癥”。《本經逢源》說芹菜能“清理胃中濁濕”。《本草推陳》說芹菜能“治肝陽頭昏、面紅目赤、頭重腳輕、步行飄搖等癥”。
藥用價值
芹菜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及人體不可缺少的膳食纖維。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芹菜的莖葉中含有芹菜甙、佛手甙內酯、揮發油等成分,有降壓利尿、增進食欲和健胃等藥理作用,可作為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小便熱澀不利、月經不調等癥的食療。芹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腸蠕動、防治便秘的作用。
芹菜還能中和血液中過多的尿酸,可以用于痛風患者的食療。此外,芹菜還有保護腦細胞作用、增強學習記憶功能以及鎮靜和抗驚厥作用。
食療菜譜
芹菜豆腐干炒肉絲
主料:芹菜500克,豆腐干100克,瘦豬肉50克,鹽、植物油適量。
作法:(1)芹菜去須根和葉片,把嫩莖理好冼凈,拍扁,切段裝好備用。(2)豬瘦肉和豆腐干均洗凈切絲。(3)炒鍋置旺火上,鍋熱,下油,燒至七成熱,投入芹菜和少許精鹽,炒至半熟,鏟起裝好。(4)再次將炒鍋置旺火上,下油,下豬肉絲拌炒片刻,加入精鹽和豆腐干和炒均勻,略加水燜片刻。(5)將半熟的芹菜、炒勻的豬肉絲和豆腐干共入鍋再繼續炒熟為止。
作用:瀉肝火,降血壓。
食法:可用于佐餐,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主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屬于肝陽上亢型。證見眩暈、頭脹痛,耳鳴,易怒,失眠多夢,脈弦數等。
芹菜冬菇絲
主料:芹菜500克,冬菇100克,胡蘿卜100克,植物油、精鹽、味精、水淀粉各適量。
作法:(1)芹菜去須根和葉片,把嫩莖理好冼凈,切薄片,裝好備用。(2)冬菇先用水發軟后,切絲,備用。(3)胡蘿卜洗凈,刮去外皮,切絲備用。(4)炒鍋置旺火上,鍋熱,下油起鍋,先放入芹菜片煸炒幾下,再放入冬菇絲、胡蘿卜絲加鹽炒勻,注入清湯,轉入小火燜片刻,下味精,淋麻油,用水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作用:瀉肝火,降血壓,調血脂。
食法:可單食或佐餐,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主治:高血壓,血脂異常,神經衰弱等。
芹菜荷葉蒂湯
主料:芹菜連須根300克,荷葉蒂8個,老絲瓜1個,冰糖適量。
作法:(1)芹菜連須根和葉片,洗凈理好,切碎,備用。(2)荷葉蒂洗凈切碎,備用。(3)老絲瓜洗凈切碎,備用。(4)以上三料一同放入沙鍋內加600毫升水,置旺火上煮滾,改小火繼續煎至300毫升,去渣,加入冰糖煎至糖溶,即可食用。
作用:清熱涼血,止血。
食法: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主治:腸癌便血。
芹菜酸棗仁湯
主料:芹菜500克,酸棗仁30克,夜交藤100克,植物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作法:(1)芹菜去須根和葉片,洗凈理好,切小段,備用。(2)酸棗仁同夜交藤洗凈,切碎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放入沙鍋,加水600毫升,旺火煮滾,改小火煮至300毫升,撿出藥紗袋。(3)將芹菜放入藥湯里,中火煮熟,下植物油、精鹽、味精即可食用。
作用:清熱,寧心,安神。
食法:每天睡前服用,食菜喝湯。
主治:神經衰弱,失眠。
>>鏈 接
芹菜小知識
大多數人吃芹菜時把菜葉丟掉,只食用桿莖,這是很可惜的。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進入霜降,也就意味著,秋天即將結束,冬天就要來臨了。說明霜降時節依然處在秋天。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霜降節氣養生小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霜降養生小知識運動調神
霜降節氣天氣比較寒冷,此時人們的情緒會低落。比較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大家應該要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常見的就是慢跑、打球等這種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運動都是能夠幫助人們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養陽早睡
霜降的時候,晝短夜長,這個時候人們應該要早一點睡覺,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所以想要護理好自己的身體,做好養生,首先應該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有益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平時也要減少熬夜的情況,這樣身體會更好。
進補
人們在平時應該要將古方紫葡茶作為日常的補給茶飲,這種茶類能夠起到改善內環境,旺盛器官功能的效果,這樣能夠讓身體有個全新的感覺,經常為身體進補能夠為身體補充精力,讓人們的體力充沛,還有助于提高思維靈敏,不易疲勞。
多水
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出汗
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防病
此時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霜降是什么意思天氣漸冷、初霜出現,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顧名思義,就是秋之末,冬之始,初霜開始降臨,天氣漸冷,草木枯黃,黃河以北,大地萬物開始變得荒漠蕭瑟;黃河以南,則是深秋之際,秋雨不絕,凄凄慘慘冷冷清清。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這個時候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
在古代,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
一候豺乃祭獸。“豺乃祭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中:“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曰:“豺不祭獸,爪牙不良”。意思是說此節氣中豺狼開始捕獲獵物,并以先獵之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如同人間新谷的收獲,用以祭天,以示回報,并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是獸之義,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黃落。秋盡百草枯,霜落蝶飛舞。秋天,西風漫卷,催落了葉,吹枯了草。逐漸寒冷的氣候,將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進行了一次次毀滅性的摧殘。翠減紅消,雁影無蹤。而人的情感,也進入深沉的低谷。離愁別恨,凄風苦雨,盡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觸及人心。
三候蜇蟲咸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此時的大自然,是一種寂靜的美。經過了生機勃勃的春,熱鬧蓬勃的夏,收獲喜慶的秋,生命的輪回,又進入休眠的狀態。蜂蝶不見蹤跡,蜇蟲無聲,都為經歷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那是以修行的姿態,期待來年的新生。
霜降吃什么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霜降時節氣候多變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但要注意應適量而止。
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在閩臺地區,他們認為適合秋季進補的食物就是鴨子,所以一到深秋特別是霜降時節,鴨子都會銷售的非常好,甚至出現售空的情況。不少賣鴨子的店也會在廣告上寫上霜降來臨的字樣,提醒大家去購買鴨子。
牛肉
除了上面我們說到的鴨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例如廣西玉林,這里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山東農諺更有意思: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
蘿卜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這個時節,被霜凍過的蘿卜是最好吃的了,并且十月的蘿卜,還有小人參之稱。
民諺又有言,“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話,除了說明白蘿卜是冬天的應季蔬菜,還道出了它的食療功效。寒冷干燥,吃蘿卜不但可以讓人體補充水分,還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對胃脘脹滿、咳嗽多痰、胸悶氣喘和傷風感冒等疾病有改善功效。
蘿卜和豬、牛、羊肉搭配比較合適。羊肉和蘿卜搭配,能起到去膻味的作用;吃排骨的時候放點蘿卜,則能起到解膩的作用,另外在營養上、口感上也能相互補益。當蘿卜和高蛋白的肉類搭配時,就變成完全蛋白質,不僅有利于人體的吸收,蘿卜也因為吸收了肉的味道,口感更好,肉則因為吸收了蘿卜的味道,而變得更加清香。另外,像羊肉等溫熱性的東西,人吃多了容易上火,而蘿卜則是寒涼性的,兩者同食,正好平衡。
白柚
霜降時臺灣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經成熟準備收割,也是臺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獲期。有“柚中大王”之稱的大白柚,評價較文旦更高,故有“內行人吃白柚、外行人吃文旦”的說法。上品白柚滋味酸中含甜,若沾點梅粉,味道更好;由于果實甘冽,熱咳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用,還有解酒、降血壓、退燒、恢復體力等功效。
白柚果肉含柚皮甘、新橙皮甘、橙皮糖甘及糖類,并富含維生素C、礦物質鉀及有機酸等營養,其性:寒、甘、酸,可健胃消食,生津解渴,消除疲勞,亦有降低血糖之功效,多食果肉除可增加營養又有益健康。
山藥
霜降后吃根菜,不能忘記了山藥。山藥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山藥性甘平、無毒,它具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斂汗之功效,是很好的進補”食物藥“。營養學認為,山藥含蛋白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及維生素、淀粉酶、膽堿、黏液汁酶及薯蕷皂苷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藥對于女性們而言,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后就會產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食欲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
南瓜
南瓜其內含豐富的糖分,容易消化,還是維生素A的主要供給源,營養價值非常高。還含有我們所需的胡蘿卜素和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改善我們的秋燥癥狀。
南瓜也可用于兒童蛔蟲、滌蟲、糖尿病的治療,還能減少麻疹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再次,多吃南瓜還有美容的作用,可以使肌膚更加細膩。最主要的,南瓜還有中和致癌物質的作用,營養價值可不容小覷。特別是對女性朋友來說,南瓜有很強的美容效果。
秋梨
霜降時節吃秋梨是個不錯的選擇。梨味甘性涼、微酸,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
梨能維持細胞組織的健康狀態,還能軟化血管。生食梨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作用;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板栗
板栗,俗稱栗子,是我國特產,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更是蘋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
其實栗子不僅是美食,也有一定的滋補功能。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