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優選九篇

時間:2023-09-20 18:13:0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CAD;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引言

自上世紀70年代CAD技術問世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機械CAD憑著準確的數據處理能力和高超的圖形處理能力,在機械設計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培養農業機械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具備農機機械的基本設計及制造能力,因此,在該專業中開設CAD課程非常必要,各個鑒于社會各行業對CAD技術人才的強烈需求,近年來,國內多數高等院校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都相繼開設了二維和三維CAD教學課程[1]。

最近幾年來,由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CAD課程的學時受到了限制,我校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CAD課程是授課24學時,上機24學時。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教學內容進行優選,并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機械設計能力,是CAD課程的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文分析了現階段CAD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教學內容的優選設置及教學方法,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了總結。

1.CAD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內容

由于CAD涉及計算機圖形學、有限元法、計算機仿真、計算機信息集成技術等知識,涵蓋了從產品設計、產品分析到產品數控加工的整個流程,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不可能將全部內容均作詳細講解,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從目前的教學狀態來看,現階段教學內容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知識總體架構搭建不夠。由于CAD涉及的內容比較廣,且教學學時有限,在CAD教學中過程中可能出現教學目標不明確,主講教師可能著重講解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技巧,而缺乏對知識總體架構的搭建。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獨立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教學內容和實際相脫節,在CAD教學中,教師往往按照教材順序講解,有些內容是生產中必須的,但課程中不涉及,比較普遍的問題,如三維教學中草圖繪制、基準特征、建模特征和附加特征會詳細講解,而系列化零件設計、工程圖轉化和設計則不涉及,而工程圖是目前生產中必須使用的,教學內容脫離了生產實際,以至于學生畢業后,可以很好地完成三維繪圖,但不能合理轉化成工程圖。在裝配設計中,講解的是把已經設計好的零件進行裝配,這些零件是提前按照圖紙畫好的,不存在干涉等問題,但實際生產中,需要從零件設計開始,如果各個零件分別設計,最后的裝配就會出現問題,如何使用自上而下的設計,教學中不進行講解。學生在學完這門課程之后還不清楚如何發揮三維軟件強大的功能。因此,對于如何應用到生產實際中,還有一定距離。

1.2教學方法

(1)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常采用逐個指令講解演示、學生按部就班練習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方法單一,以命令為主,缺乏關聯性的教學方法加上僅在機房中教學,學生的興趣提不起來,盡管采用邊講邊練的教學方式,老師講授某個命令或者操作之后,學生現場操作,老師現場指導,但很多老師仍然沿襲理論課程的教學方式,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邏輯性、嚴密性,先講解軟件操作界面,然后按照圖標順序依次講授基本命令,接著繪制一個簡單的例子,最后進行復雜實例的建模.這樣有一定的教學效果,方便學生理解,但也容易導致學生只懂得各個建模命令的堆砌,不清楚三維建模的設計思想,更無法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和風格,最終只是把三維軟件當成一個簡單的建模工具,而不是實現設計理念的良好的輔助手段,也容易讓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興趣[2]。

(2)在教學理念上,強調軟件操作而不注重設計思想,使學生對軟件的了解缺乏系統性目前,由于課時等一些條件限制,老師在課堂上只是針對軟件操作加以介紹,但對于一些和軟件相關的先進設計思想和方法都沒有介紹或者言之較少, 例如,軟件的參數化思想、Top-Down 的設計方法等等,作為CAD/CAE/CAM一體化的三維設計軟件,它在分析、仿真方面的功能也非常強大,恰當的使用能夠使簡化設計過程,使設計結果更精確,缺少這些講解,學生對于三維設計軟件的理解會趨于片面.

2.CAD教學內容的設置及教學方法的選用

2.1 教學內容的設置

(1)明確教學目標,搭建總體知識架構。在CAD教學過程中,重點搭建農機專業的總體只是架構,關注農業機械工程應用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學生對現代機械設計、分析和制造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將各種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3]。

(2)以農業機械為對象,與各種設計相聯系。針對農機設計與制造學生特點,授課內容結合案例教學,從最簡單的草繪開始,以農業機械上的零件為主導,將授課內容與農業機械緊密結合,不僅使學生學到CAD的內容,同時認識農業機械。草圖繪制采用拖拉機外形;拉伸-切除功能采用懸掛架;復雜曲面造型采用犁體曲面;鈑金采用拖拉機護板;等等。

2.2教學方法的選用

(1)在教學方法上,以項目教學法為主,對于項目教學法中的項目設置和情景設置,擬采用嵌套模塊的方式,有大模塊項目和小模塊項目,將其劃分為:二維草繪模塊、實體造型及裝配模塊、曲面設計和造型模塊,并在相應的模塊學習中選擇2-3 個項目進行學習,考慮到學習的連貫性, 模塊間的學習項目設置一定的相關性, 使每個模塊下的小項目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大的項目, 即將一個大項目分解在各個學習模塊的小項目中,通過小項目的實施,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CA D/ CAM 課程的教學質量[4,5]。

(2)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參加各類CAD競賽,以賽促教,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實際設計能力[6]。

3.結束語

CAD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教學方法要基于實用主義學習理論,應該區別于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因此,本課程以調研工程實際使用模塊和模塊內的具體內容作為教學內容的改革。同時,在教學中,采用以項目教學法為主,引導教學法、小組協助教學法為輔的教學方法,形成“理論-實踐-創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課程學習和教學更有實用性,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仲梁維,陳龍,張強.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改革[J], 教育教學論壇, 2012(18):33-36

[2]楊瑤.高校本科AutoCAD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5):12-15

[3]丁喬,仵亞紅,李茂盛.工程制圖與CAD繪圖課程融合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機械管理開發,2011(2).

[4]周虹.基于web的CAD/CAM 教學與數控加工系統的開發[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2(01).

第2篇

論文關鍵詞:行業人才;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論文摘要: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致力于為社會培養農機專業人才,具有明顯的行業背景。面對我國新農村建設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調整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人才隊伍已勢在必行。通過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構建農機專業教學人才隊伍,建立產學研有機結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本次教育教學改革通過人才隊伍的調整與完善,構建新型的人才培養方案、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實現為行業和地方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在長期產學研合作教育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本專業教學團隊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廳高校創新團隊”計劃項目和河南科技大學教改課題的資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學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為試點,以“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國家級建設點建設為契機,系統地開展了“農業機械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創新與實踐”項目研究。

教學團隊在國內外進行了廣泛調研,走訪了日本筑波大學、吉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江蘇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國內外同類高校。在查閱大量資料和參加國內外教育教學會議交流經驗的基礎上,剖析了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多種典型模式,樹立了產學研合作教育新觀念。走訪了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收獲機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達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鄭州三中收獲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強豫農業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洛陽卓格哈斯機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發放調查問卷1000多份,對畢業生的狀況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調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認識,明確教學改革思路

樹立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合作教育新觀念,進一步提高對產學研合作教育的認識。確定了“一條主線、兩個突出、一個強化、一個目標”的教學改革思路。以產學研合作教育作為主線,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突出學科基礎,加強學科基礎教育;突出工程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化專業方向特色,凸顯辦學特色優勢;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為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工學、農學、管理學齊備的多學科優勢,拓寬專業發展空間,開設具有明顯行業特征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經營管理的綜合能力。

二、全程互動,探索產學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結合多年的校企合作辦學經驗,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動”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動主要體現在招生計劃、培養方案、理論實踐教學、基地隊伍建設、課程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和就業創業等環節的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推動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和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具體實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與生產提升辦學條件。自2000年以來,本學科共計入校經費1000余萬元,在進行科研的過程中,研制成功各類實驗樣機如切割器實驗臺、風扇實驗臺、犁體外載測定裝置等12臺,價值60余萬元。通過設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開發項目,內容涵蓋專業課實驗內容的50%以上。(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生產實踐能力。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夾具設計、沖壓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等38周的實踐環節,強化了實踐環節,提高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同時,還建設了若干個滿足專業教學要求的、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保證學生受到與現代生產技術水平相對應的崗位實習訓練。(3)生產實踐發現的問題反饋于科研。針對我國玉米機械化收獲存在的問題,對玉米收獲機械、玉米秸稈處理、玉米根茬處理等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聯合收獲機的作業功耗,解決了雙行背負式玉米聯合收割機配套主機寬度較大,田間作業開道困難等問題,正是生產實踐對科研的反饋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動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產實踐豐富教學內容。專業教師將科研和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課堂教學中,以實際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科研心得豐富本科生教學內容。(5)用科研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專業教師十分注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本科生到研究項目中來參加課題工作,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學有所用。要求專業教師在進行?;鹋c校實驗技術開發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參與,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與實踐能力。

三、校企聯合制訂人才培養新方案

針對農業機械行業的新發展、新需求,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教學計劃,制訂了“厚基礎、精專業、重實踐、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方案。低年級學生統一開設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術基礎課程,構建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完備知識結構,以利于學生長遠發展,使學生就業后能迅速勝任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高年級學生主要強化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

建立了與生產實際、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的“二平臺+專業方向+創新教育”的課程體系。二平臺是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和農業機械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由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兩個模塊構成,開設課程主要包括科學基礎、人文社科基礎、工程學基礎和專業基礎四大部分,占總學分的65%,實現厚基礎教育。農業機械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由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專業實驗室構成,為學生基本技能訓練、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專業方向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2個模塊,占總學分的8.5%。創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選課、素質教育和綜合創新3個模塊,占總學分的9%。將創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滲透到教學科研、工程實踐和公益活動等各個環節,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轉貼于

四、強化能力,優化實踐教學新體系

建立與理論課程體系相適應的“四層次、八模塊”實踐教學體系。四層次由基本素質、基礎技能、專業技術和綜合訓練組成。八模塊由素質拓展、科技創新、科研訓練、工程訓練、專業技能等模塊組成,構建了學生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和專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框架,占總學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科研基地,以現代農業裝備設計技術和先進農機制造技術為基礎,以農機設計與制造信息化技術為紐帶,整合、充實、提升原有實驗室資源。同時,依托形成的行業合作優勢,校企聯合建立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全方位構建集農機設計與制造、智能控制、農業機器人技術、測試測量技術為一體的開放式農業機械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五、專兼結合,形成教師隊伍新結構

學校為企業舉辦不同層次、不同模式的農業機械學習班,教師在行業協會兼職,到企業進行技術指導、講學或短期工作、實踐進修,聘請企業院所高層管理和技術人員為兼職教授,為學生開設專業課和學術講座、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等,企業設立專項獎學金。校企雙方互動,相互滲透,形成一支了解社會需求、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熱愛教學工作的高水平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堅持走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道路,立足培養,重點引進,盡早規劃,分步實施,使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擁有學術造詣較深、基礎理論雄厚、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逐步打造一個教學科研能力強,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教師團隊,從而帶動整個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情況采用具體情形具體分析的策略,鼓勵碩士學位的教師讀博的同時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培養。鼓勵和支持教師到國內條件好的重點實驗室去進修學習、參加科學研究,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支持教師出國進修。在學校人事部門統一籌劃下,加強人才引進工作,提高引進人才的質量。對青年教師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師進入科研梯隊,鍛煉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師的培養工作,使他們在培養期結束后,都有較大的提高,成為合格的學術、學科帶頭人。

六、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調查

通過近兩年對用人單位的畢業生情況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總體評價中,優秀與良好占90%以上。普遍認為本專業的畢業生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較高,基礎扎實、踏實肯干、動手能力強。在對畢業生的隨機抽樣調查中發現,畢業生對所學專業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及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價優秀與良好占91%。畢業生對多個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也比較滿意。從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可以發現,除了考取研究生的畢業生之外,近三年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都達到100%。這幾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學改革路線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李玉柱,姬江濤.工科院校農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7):171-173.

[2]易國順,許綺川.農業工程類本科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1,(7):59-62.

[3]林小峰,等.實行責任教授制提高本科實踐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7(11):86-88.

第3篇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發展現狀;推進模式;研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并不是說我國就是一個農業強國,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水平,我國的農業發展還是存在著些許的差距。目前,我國的農業發展主要致力于提升農業生產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這也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我國的農業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影響因素,其主要是種子、土壤、農藥、化肥以及灌溉等,而推進我國農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是科學控制和協調這些因素的重要途徑。

1 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現狀

1.1 農業機械化自動化及其分類

我們所說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就是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綜合利用機械設備、以及裝置來完成相應的工作,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中對人類手工和感官組織過于依賴的弊端,以一種完全機器生產或者是一種半手工的方式來實現機械設備的自動化運轉。其中,控制裝置在農業機械化自動化進程中發揮著關鍵的功能。目前,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支持下,通過微處理機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實現了控制裝置操作模式的變革,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處理模式,實現了多元化的輸出模式,這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有一大變革。

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基本上可以分為農業機械化和裝置部分自動化、農業機械和裝置無人自動化、農業機器人這三個主要種類,這三個種類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其中農業機械化和裝置部分自動化主要是進一步強化目前使用機器的操作性能和應用技術,能夠對農業生產的效率進行很大程度的提升,農業生產的精準度也會提高,除此之外,在運用這項操作技術的時候,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會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也會有所下降;農業機械和裝置無人自動化,這種操作主要是應用在那些人工操作性不強的工作,適合那些難度系數較低、存在一定的風險、單一的不斷重復的操作工作;農業機器人,該技術主要通過計算機軟件的操作,它被廣泛應用在那些不需要人工親自操作,并且能夠感知農業生物生長環境變化和不同種類農作物中。

1.2 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現狀

文章所要研究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發展現狀主要是基于上述三種類型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設備。農業機械和裝置部分自動化所應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農業作業的性能,機械油壓式的三點連接位調節裝置及力調節系統被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中的拖拉機這項機械設備,其中比較新鮮的一個裝備是采用的電磁控制閥,這是對連接裝置的進一步完善,不管是在提升作業的精細水平上,還是對拖拉機深耕水平的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績。其中對深耕水平的控制主要體現在,它可以有效將耕作的深淺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而且還能實現左邊和右邊的輪子不均勻下降。

農業機械化和農業裝置無人自動化應用的種類有很多,文章主要以固定式機械作業為例子說明,固定式機械作業比較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自動溫室和全自動式谷物干燥機。其中全自動式谷物干燥機通過對風的溫度和風的速度實現控制和操作,在谷物的含水量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能夠自動停止操作,以及自動化系統中涵蓋、速度循環、點火燃燒、燒器內部空氣含量、送風大小等均能進行自動化的操作。

農業機器人可以在不同程序軟件控制下,來適應各種工作,是一種新型的無人操作的機械。我國農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農業勞動方式,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力。農業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水平,目前一些西方國家已經進入了利用農業機器人來開發研究推動科研成果的應用,正處于農業機械化自動化高速發展的進程中,發明研制出了不同種類的農業機器人,比如施肥機器人、大田除草機器人、菜田除草機器人、采蘑菇機器人等。比如采蘑菇機器人,它是裝置了攝像機和視覺圖像分析系統,用來鑒別所采蘑菇的數量和等級,從而進行相應的操作。采蘑菇機器人根據紅外線測距儀來測定蘑菇的高度之后,真空吸柄會自動伸向采摘的部位,采蘑菇機器人能夠實現每分鐘采摘40個蘑菇,是人工采摘的兩倍。

2 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推進模式

根據上述所分析的我國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發展的現狀,以及三種分類分別發展的情況和需求來看,我國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推進還是需要綜合各個方面,采取多種模式的推進方式來進行。

2.1 選定合理的自動化模式

根據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國的農業發展有必要明確其發展的具體要求,比如可以以提升農業作業的精細程度、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等方面來繼續完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要求和標準,再針對不同的模式采取個性化和全面化的評定系統,依據農業發展的階段選擇適合的機械化自動化模式,以階段化的方式逐步推動。

2.2 加快對控制系統和傳感器的開發

總的來說,我國的傳感器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特別是在農產品加工處理、產品運輸等環節中,還有些匱乏。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進程,加快控制系統和傳感器的開發是十分重要的。有關專家們應該將研發的重點放在對自然生長環境中就農作物的性狀活動進行檢測評定的傳感器及對所獲取的信息數據進行處理的裝置或系統,實現數據及控制參數之間關系的控制處理等方面。

2.3 提升農業自動化設備的耐用性

由于農業生產特殊的工作環境,自動化設備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經常會出現對機械設備進行養護和修理的情況。在提升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同時,機械自動化設備的結構和組成變得更為復雜,機械設備的成本在升高,其養護和維修的工作難度也大大增加了,所以對農業機械化自動化設備的耐用程度進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自動化裝備,自動化裝備主要構成是高端的電子設備和半導體集成線路,這些構成的成本比較高,養護和維修更為復雜,所以自動化設備的耐用性能顯得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評價一個國家的農業是否實現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農業機械化以及自動化,所以,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必須放在推動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上面來,這也是實現我國農業高效、安全的生產,以及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臧英,羅錫文.南方農業機械化新技術與新機具[A].紀念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暨中國農業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2009)[A].山西太谷,2009.

[2]郭建華,王紀華.精確施肥中土壤養分與作物營養數據獲取研究進展[A].中國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學術研究研討會[C].北京,2010.

第4篇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發展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概述

機械設計制造是嚴重各種工業機械設備及機電產品從設計、制造、運行控制到生產過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對機械設計制造要求也來越高,尤其是在機械制造行業規?;l展的當下,傳統機械設計制造已經逐漸暴露出它的弊端,而要想推動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的更好發展,就應當認識到機械自動化的優越性。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是科技發展的產物,以科技為依托,可以提高機械制造效率,保證機械設備的穩定性,節省機械制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2.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設計原則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集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等為一體,在智能化、模塊化、微型化設計原則基礎上形成的新型設計制造形式,可以全面解決現代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是當前工業及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為進一步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效益,其設計的過程中人員需要把握好:

(1)設計與機械功能需求相匹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機械設備功能需求,使其能夠在工業或工程中發揮其作用,形成高質量高、高效益機械設備體系,從根本上提升工業或工程的經濟效益。為此,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內容、設計重點、設計核心與機械設備功能需求相協調,能夠從全方位滿足機械設備功能需求,這樣才能夠實現機械設備應用效益的最大化,為我國工業或工程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設計需注重全面創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其他機械制造理論存在一定的差異,其要求在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善,以保證機械設備生產和制造效益的最大化。為此,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全面融入創新理念,運用先進技術不斷創新,形成針對性設計體系,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設計效益,使機械設備自動化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3)設計需做好技術的融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內容較為復雜,在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做好各項機械設備技術的融合,這樣才能夠形成科學、全面、系統的設計體系。如常規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機械能量轉化技術、機械信息處理技術、機械智能檢測技術等,將其融入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過程中,為設計工作提供完備的數據體系,從而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實際應用

3.1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在我國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備方面,推進其精準度發展進程,不僅有利于我國農業生產,還對我國經濟建設帶來幫助。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起步比較晚,在技術水平以及設備精準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我國農業精準度建設主要集中在農業節水、節肥等方面,例如在農業節水方面,通過精準的技術,實現農業灌溉上的節水,以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我國農業不僅在該方面實施精準化,還需要在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設方面實現精準化。

首先,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集中農業發展科研力量,對我國農業設備現狀進行充分了解,以科技為依托,在技術上將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進行完善,并推進農業機械設備精準化進程;其次,發展農業機械設備需要以科技為依托,優化農業機械自動化建設,例如農業機器人的研發,有效降低了農耕勞動力,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科技化。

3.2在集成虛擬化技術領域的應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在機械電子集成電路中的應用,促進了電子設備有效控制?;跈C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電子集成技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機械設備,將電力系統中的控制電路、驅動電路以及功率電路集成在一起,但是在一個系統中將這些不同的線路集成在一起,并非能夠提升電力系統的功能,嚴重的情況有可能為電力線路管理與維護帶來困擾。近年來,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下,研發出一種插卡式的集成技術,該種集成技術將控制電路放置在系統的外部,通過插卡的方式與集成電路進行連接。該種技術應用比較廣泛,例如插卡開關的使用。插卡式的結構,存在很多優勢,能夠有效避免封裝元件數量大等問題,又有效的避免了控制電路與模塊一體化的問題。

3.3工業領域的應用

第一,在Pro/NC數據庫中存放各項環境參數,這些參數分別為數控零件技術要求、幾何圖形、尺寸和器件在工藝上的要求等。最后確定在數控加工中的器件加工路線和器件加工工藝參數,并且確定輔助功能參數。按照數控機床原始的加工代碼來驅動數控機床進行器件加工。

第二,在Pro/E的數控加工中,過程必須遵循規定的加工工藝步驟來設計加工軌跡。在實際的加工邏輯中,數控程序流程與加工思路是一致的。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設計數控切割中刀具的具體參數,可以依照需要設計適合的刀具進行數控加工,加工系統通過對工藝數據計算出刀具的切割軌跡,并且最后生成CL文件。

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

4.1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機械設計制造的智能化發展在以往看來,可能很難實現。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的智能化,電腦的智能化,電視的智能化、智能機器人等等都已經實現,機械設計制造的智能化也必將成為現實。機械設計制造的智能化發展與自動化的結合,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程序的設定,通過類似人工智能的程序,讓機械設備能夠自動智能的對信息數據以及問題進行分析處理,不再需要人為的操控,并且可以自動解決故障,從而讓機械生產真正的實現自動化。

4.2W絡化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主要是利用紙質圖紙進行設計和制造,這種方法不僅需要大量的資源,而且無法保證無人工誤差。因此,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將會結合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傳統的設計制造進行改善,利用計算機的操作軟件進行圖紙的設計和分析,在發現問題之后利用計算機進行糾正,最后投入制造。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可以利用其智能化的優勢降低人工設計的誤差,提高設計效率而且利于保存。

4.3綠色化的發展方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的高度進步,生態環保,綠色節約理念不斷被提出,在這種理念下,機械制造企業必須要肩負起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重要使命,在機械設計制造中遵循綠色的理念,堅持綠色設計。在機械產品制造的過程中,要以對環境的影響為核心,兼顧產品功能,也就是說既要具備產品功能,又不能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可持續性發展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將是機械制造行業的主流方向,對提高企業的社會效益和企業競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4.4數字化技術的應用

將生產所需的圖像、聲音等信息轉換為數字信息的技術即為數字化,其在機械自動化中的應用有助于系統完成數據分析及處理工作,進而可實現系統對產品的模擬,產品制造由此完成。隨著人們對數字化技術的重視及廣泛應用,其將會使產品的設計更加精準化,產品生產過程也將更加簡潔化。

4.5科技化發展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已經逐步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系統化操控,但其科技化發展仍需得到進一步完善,表現較為突出的是機械制造業中的遙控技術。就現階段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中的技術監控和遙感技術發展水平還不高,其未來發展對于生產環節問題的有效解決具有重大意義。

結束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憑借自身優勢已成為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對此,我們一定要對其特點及優勢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其發展趨勢,在不斷完善機械自動化的同時促進機械制造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真,盛國亮,孫曉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之我見[J].硅谷,2015,01:12+72.

[2]吳壬佳.探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J].科技與企業,2015,08:69.

[3]吳超.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前景[J].江西建材,2015,15:299+19.

第5篇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發展前景;綜合技術

在機械設計和生產的過程中,需要用到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等許多知識,這絕不只是單純的簡單的制造業而已。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是依托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理論知識,不斷的改善工業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最終將工業機械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臺階。

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優勢以及作用

(一)生產能力強,工作質量高

全新的自動化設施在投入使用后,能夠直接分析出輸入者的意圖,從而指揮各個部分的機器進行自動化生產。比起過去的人力調配和管理,能夠在工作效率上得到極大的進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工作體驗,調配機器進行生產不再是耗時費力的工作,完全能夠滿足現在工業生產速率提高對相應設備的要求,并且在系統的統一調配下可以保證生產不出差錯,能夠提升產品的質量。

(二)應用安全

我們在進行機械設計生產過程中,能否獲得經濟利益和機械應用過程中是否安全是兩個基本點,我們必須要提起十二分的重視,工作中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提升產品的經濟收益和使用安全性能。而應用自動化的機械設計生產流程后,能夠提升生產流水線的安全性,即使在工作崗位無人監管的時候,也能夠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實際應用在農業領域,

(一)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和速度對于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就能夠很好的滿足當前農業發展的需求,為我國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比起美國的已經比較成熟的農場式農業經營模式,我們國家在農業機械化生產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經過實際的調查和資料的查閱我們可以發現,中國農業的缺陷大概包括水資源和肥料的浪費兩方面,為了解決這種狀況,我們可以把自動化的農業機械加以應用并推廣開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能夠利用自動化的機械,就能夠對每天每個時段的給水量進行非常準確的控制,既能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又能在水的節約方面收到很好的成果。為了全面推進機械設計生產自動化進程,我們要不斷的將高精尖的技術引進來,在農業生產上下大功夫,依據多年來農業生產低效化的生產實際,立足于不斷發展的高新科技,生產出更加符合現代農業要求、節省資源的自動化農業生產機械,為農業生產的標準化、高效化打下堅實基礎。

(二)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在工業領域,機械生產的自動化的優良性能更加能夠得到體現。舉個例子來說,Pro/E數控加工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數字控制系統的編寫,根據工作人員輸入的指令和設計圖紙,通過信息化的運算,將產品的各項數據轉變為數字信號,進而完成整個生產過程。在我們對各項數據進行收集和核對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應用到機械生產自動化技術,將能夠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時間,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更能夠減少生產行業對于人力資源的依賴性,進而減少員工培養以及聘請上的資金投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不斷推動零件生產行業的迅猛發展。

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創新發展

(一)與大數據產業相互結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分析已經成功的應用到了許多行業之中,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中也可以推廣大數據分析,從而提升生產數據的歸納整理和探究速率,為機械生產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提到自動化,有的人可能會提到傳感器,有的人則會想起網絡技術發展,這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了自動化系統的多樣性和普適性,在我們將大數據分析與機械制造業有機的結合之后,能夠節省許多不必要的工作步驟和工作時間,有效的提升工作質量。除了機械生產制造行業以外,大數據還有著許多應用,比如說在結合交通行業的時候,就能夠利用自動化的智能傳感器、影像傳輸等等,將交通行業中獲取的數據準確、高效的整理歸納出來,而在結合氣象預報工作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智能化的溫度濕度檢測系統,收集到大氣中的氣象變化,進而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準確的預判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情況。

(二)基于“互聯網+”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逐漸發展,“互聯網+”模式的影響范圍逐漸擴大,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數據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備受關注。為了提升設備數據信息安全,大數據不斷地研發,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分析處于以及數據信息的深度挖掘相互結合。在這樣的技術結合模式下,能夠改善傳統數據信息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在傳統的信息模式下,當信息安全出現危機時,系統需要對信息進行事后修補,在信息管理中處于被動地位。而引入了大數據技術,能夠對數據信息的安全進行事前預測。并且,在自動化技術下,基于“互聯網+”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夠實現對數據信息的安全測評,并自動制定應急處理方案。換言之,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數據信息能夠進行自動防護。

四、結語

綜上所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正在向機電一體化、智能化、模塊化、網絡化、微型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它增強了機械制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自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照目前而言,我國的機械技術制造應該克服當前存在的技術問題,不斷進行完善,適應世界的發展,加快發展機械制造產業,樹立中國的良好國際形象,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使中國成長為經濟強國。

(作者單位:邵陽學院)

指導老師:鄧巍偉

作者簡介:李亞龍(1994~),男,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第6篇

關鍵詞: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

引言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1]。加快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智慧農業離不開高素質農業裝備技術人才,離不開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離不開高水平的農業工程技術人才綜合能力提高的訓練系統[2]。在此背景下,課程教學團隊依托國家級農業工程綜合訓練中心和省級農業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聚集優勢學科科研平臺,按照構建功能集約、資源共享、開放充分、運作高效的實驗教學平臺有關工作要求,展開了基于VR技術的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與開發,圍繞黃淮海地區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過程中“耕、種、管、收”環節,完成不同模塊的網絡化的農業裝備虛擬仿真實驗與部分農業裝備虛擬仿真訓練(實踐)。為加快發展“新工科”,深化科教結合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打下基礎。

1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目的

為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提高,逐漸加大專業課程的實驗環節或專業實踐環節的課時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專業學生專業實驗或實踐環節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十分必要。從農業裝備的認識、典型農業裝備的性能分析、設計、制造,乃至控制、智能化設計、維護等等都需要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其中。但由于經費、場地等原因,購買大量的新設備很難操作,而虛擬農業裝備實驗且可以很好解決農業裝備實驗的系統性、完備性問題,無需太多費用、場地、操作人員等,即可獲得有關實驗的虛擬現代化農業裝備。大型農場的認知、大型噴灌機械、大型復合作業機械等等大型農場、農業裝備,對學校而言根本無法購置與運行。傳統的簡單模型的替代方法無法真實再現大型農業裝備其功能、結構及大型農場的情景。采用農業裝備虛擬實訓系統可以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梢圆怀鲂iT實現大型農場、大型農業裝備的運行、認知的實驗與實踐工作。如今,農業裝備的科學研究已從二維化向三維化發展、從圖紙化向無紙化作業發展、從經典設計向現代設計的發展。虛擬仿真技術作為現代的設計方法,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農業裝備虛擬仿真實驗項目一方面可以用于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實驗及實踐教學,一方面也可用于智能農業裝備新產品的研發。

2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方案

農業機械學是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掇r業機械學》課程虛擬教學資源設置堅持“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建設原則,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優勢,加強學科交叉,凸顯虛擬教學的特色,實現虛擬教學的創新。結合農業機械化生產實際和教學特點,在原有植保無人機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基礎上,提出“智慧農場農業機械化生產裝備虛擬仿真實訓系統”建設項目方案,項目設有四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塊,基本涵蓋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實驗教學課程及部分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智慧農場虛擬認知模塊、“耕-種-管-收”農業裝備虛擬拆裝模塊、農業裝備動態仿真模塊、農業裝備虛擬測繪模塊。每個實驗模塊均包括專業知識、綜合技能和研究創新三種層次的多個實驗,并充分與理論課程、真實實驗、工程實踐和科學研究緊密結合。

2.1模塊1:智慧農場虛擬認知

智慧農場虛擬認知主要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真實再現讓學生對現代化專業化的農場進行沉浸式的認知學習??梢允箤W生在虛擬環境中了解不同農作物的耕作、種植、田間管理、收獲、后處理的生產過程;可以了解整個農作物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使用的不同農業機械的功能動態模擬;可以了解典型農業裝備的虛擬駕駛與操作功能。

2.2模塊2:“耕-種-管-收”農業生產裝備拆裝

“耕-種-管-收”農業生產裝備拆裝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些黃淮海地區主要農作物“耕-種-管-收”環節重點農機設備的正確的拆裝步驟、必要的拆裝工具,并實現實驗過程的自動打分、測評。實現犁、耙、旋耕機、播種機、插秧機(移栽機)、大型噴霧機械、大型聯合收割機、大型拖拉機等關鍵功能零部件的拆裝。

2.3模塊3:農業裝備虛擬動態仿真與操作訓練

農業裝備虛擬動態仿真與操作訓練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農用機械設備的外形、結構,并對關鍵部件進行文字說明,對于大型設備,展示其運作原理。學生通過虛擬操作實現不同農業機械,如犁、粑、收割機、旋耕機、播種機、噴霧機等主要部件的功能的動態仿真,使學生真是體會到農業裝備正常工作的內部動態功能,了解農業裝備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對于主要農作物,開展輪式拖拉機、輪式/履帶式收割機虛擬駕駛和收獲作業訓練,讓學生掌握道路交通安全、農機安全法律法規和機械常識、操作規程等相關知識;利用三維影像技術構建出田間作業場景,實現拖拉機/收割機模擬實景作業,通過多個作業場景練習,掌握拖拉機/收割機駕駛及操作技術。

2.4模塊4:農業裝備關鍵零部件的虛擬測繪實驗

農業裝備關鍵零部件的虛擬測繪實驗是讓學生能通過三維結構的查看和尺寸測量,能夠充分理解農機設備重要部件的幾何結構,幫助學生提高手繪能力,以及未來對先進設備重要部件的設計和改進能力。比如鏵式犁的犁曲面曲線測繪、播種機的排種器、收割機割臺、打捆機打結器等關鍵零件的測繪。

3智慧農場農業機械化生產裝備虛擬仿真實訓系統設計

3.1系統主要內容與界面

3.1.1登陸界面。進入系統,學生或教師或維護人員首先需使用學號和密碼進行登陸,在登陸的同時,系統后臺會自動驗證賬號所具有的權限,并自動加載權限對應的功能模塊;此外,登陸過程中,系統自動檢測版本號及相應的資源信息,并自動進行對應的更

3.1.2個人中心。個人中心主要是學生用于管理個人信息,查詢個人學習記錄和考核記錄;其中,學生信息主要包括管理學生個人信息,包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班級,學號等;學習記錄主要查詢學習模式下的操作記錄,包括操作時間,實訓用時,操作步驟的正誤情況等;考核記錄可查詢虛擬考核的記錄,包括考核時間,考核用時,考核點的正誤情況,考核成績等。

3.1.3課程選擇。學生進入虛擬實訓系統首先需進入課程中心進行訓練模塊選擇,當前,我們為系統設計了四個課程應用方向模塊,分別是智慧農場三維數字化認知模塊、“耕-種-管-收”農業生產裝備拆裝模塊、農業裝備動態仿真與操作訓練模塊、關鍵零部件虛擬測繪模塊。

3.2系統基本模塊中的軟件與應用

3.2.1模塊1:智慧農場三維數字化認知。進入模塊1,系統會自動加載農場模型及其中的設備,由于場景較大,所以采用的是分布式動態加載的技術;當虛擬場景較大時,場景的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方面是從模型的制作開始,就需要進行面片數和貼圖材質的優化;另一方面,是在程序設計時,要考慮到采用圖形優化技術對場景的加載和顯示進行優化,這其中主要用到幾種深度檢測技術、遮擋剔除技術、LOD技術等;在漫游功能模塊,漫游分為手動和自動兩種,學生可以選擇讓相機自動行走漫游展示農場布局,也可利用鼠標/鍵盤進行自由查看;整個場景除了農場的布局外,還會有一些工作中的設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字化農場。

3.2.2模塊2:“耕-種-管-收”農業生產裝備拆裝。進入模塊2,系統將虛擬拆裝分為學習模式和考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學時要求下,需先就進入學習模式進行交互操作的練習,當滿足了要求后,進入考核模式驗證學習成果。在學習模式下,拆裝的流程需遵循設備既定的拆裝順序,不允許任意拆卸/裝配,系統界面會顯示操作步驟提示和上一步操作的正誤情況;在拆裝的過程中,系統界面會顯示操作步驟列表,學生可按照該列表進行流程操作,每完成一步,系統會判斷正誤情況,并顯示在列表中;在學習模式下,系統也會對下一步操作的對象進行提示;同時,學生也可查閱實驗的操作步驟,或者開啟自動拆裝進行學習;輔助功能在學習模式下,系統默認為開啟狀態,也可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關閉/開啟;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有操作錯誤的情況發生,系統提供返回上一步的功能,但是在學習模式下,只記錄第一次操作的正誤情況,不更新返回操作的正誤情況,讓學生可以明確回顧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熟練或者有錯誤的地方,并對此進行反復操作練習,加深印象;碰撞操作主要作用于兩個方面,一是工具與零部件的拆裝操作,學生在使用工具進行拆卸操作時,在三維空間中需與零部件產生包圍盒碰撞才能觸發零部件空間位置的改變;二是拆裝過程中零部件之間的碰撞檢測功能將使零部件之間產生真實的物理碰撞,從而避免穿插的發生,同時也有空間定位的作用。在三維空間中,當學生對零部件進行操作時,在零部件到達存放位置或裝配位置時,約束功能將保證零部件自動捕捉空間坐標位置;當該設備的拆裝學習完成后,系統會將操作記錄自動存儲到數據庫中,學生可通過個人中心進行查詢;考核模式與學習模式類似,但是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系統不會給予任何提示,系統后臺記錄每個步驟最后一個操作的正誤情況,并在操作結束后給予評分表。

3.2.3模塊3:農業裝備虛擬動態仿真與操作訓練。進入模塊3,首先選擇動態仿真、操作訓練兩種模式;動態仿真模式下,首先先進行動態仿真農業裝備的選擇,設備主要包含犁、播種機、旋耕機、收獲機、植保無人機等,這些設備及相應的功能也是具有模塊化和松耦合化的特性,后續可作擴展添加;選擇設備后,系統會自動載入一個設備倉庫,并在倉庫中停放著所選設備;點擊外觀查看,設備會自動懸浮于倉庫中,學生可使用鼠標控制,對設備進行360°查看,放大縮小查看,點擊標簽按鈕,可顯示外觀結構重點標簽及說明。點擊結構查看,設備會呈現爆炸狀態,學生可使用鼠標控制,對設備爆炸結構進行360°查看,放大縮小查看,點擊標簽按鈕,可顯示爆炸結構重點標簽及說明;點擊運行按鈕,會顯示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模擬;點擊重點部件,設備外殼透明化,進行內部重點部件工作原理展示,學生可選擇隨時停止播放工作原理,也可重復觀看多次。在實操場景中實現學生訓練情況記錄,并且可以在訓練結束時全程回放,回放時可任意角度的查看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地方,方便學生全面觀察自己的操作情況,提高操作水平和訓練效率。模擬考核時,通過三維場景設置,按照聯合收割機/拖拉機駕駛員考核大綱規定,依據《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科目考試評判表》評判標準,實現模擬考核功能。該功能嚴格按照駕駛員考核大綱的要求,設定各考核點知識說明,模擬考核場地,真實再現考核科目,評判嚴謹公正,客觀驗證聯合收割機駕駛員操作駕駛技術水平,以此激勵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考核優秀率。

3.2.4模塊4:農業裝備關鍵部件虛擬測繪。學生選擇考核模式后,就會看到界面上有當前所需考核的設備零部件,零部件主要包括犁曲面、旋耕刀軸及刀片、移栽機鴨嘴(或栽插器)、收割機割臺、滾筒、拖拉機懸掛系統、播種器等,具體的考核內容由教師端進行設置;首先進行部件測量,進入部件場景,部件擺放在倉庫中,考核模式下,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內容,自由選擇工具和測量點對部件進行測量,系統不進行任何提示;然后進行工具選擇和操作,學生先對測量工具進行選擇,然后選擇部件的測量點,選擇測量點后,鏡頭會自動切換到適合測量的位置,學生用所選工具進行測量;需要對視角進行調整,由于測量對于視角控制的要求較高,所以系統可切換2D/3D現實,在2D視圖下,用戶可選擇只看物體的頂/側/底/正面,便于學生考核時的精準定位;同樣的,在測量過程可使用鼠標鍵盤的配合操作,調整一個較為合適的視角進行操作。

第7篇

1.提高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若干對策 

2.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研究 

4.略論高職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 

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的探討 

6.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7.基于項目導向的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研究——以欽州學院為例

8.提高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探討

9.提高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10.應用型本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研究 

11.新形勢下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研究與實踐 

12.探索提高熱工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質量 

13.MATLAB在電力系統自動化學生畢業設計中的應用初探

14.基于ASP及VBA技術實現畢業論文格式規范自動化

15.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

16.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探索

17.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法

18.關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大綱的探討 

19.高職自動化專業學生畢業實踐的探討

20.應用型本科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運行機制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21.仿真技術在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中的應用 

22.應用型本科院校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探索與實踐——以太原工業學院自動化專業為例 

23.提高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法研究 

24.淺淡電氣自動化專業高職畢業沒計

25.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探索

26.利用網絡資源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實踐

27.試論技工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高技班開展畢業設計

28.對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經驗總結與思考 

29.如何做好應用型本科院校自動化專業的畢業設計 

30.農機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與科研結合效果探討

31.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分析與新模式探索

32.工科畢業設計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華北電力大學自動化系為例

33.談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實習與設計

3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探究 

35.高校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的探討

36.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改進

37.提高工科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探索

38.地方農業院校機械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探析——以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39.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方法探索與實踐

40.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改革與實踐

4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討

42.電力系統廠站及調度自動化綜述  

43.微生物自動化分析儀的畢業實習帶教初探

44.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卓越技師畢業設計作品化改革與實踐——以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45.自動化和建環專業聯合開展畢業設計的教學改革實踐

46.基于工作過程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探討

47.提高工科高校學生畢業設計質量的改革與探索——以自動化專業為例

48.CAD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49.淺談自動化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規范化

50.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成績評定質量的研究——以常州工學院為案例  

51.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實踐及思考

52.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制定——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53.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5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環節改革探析

5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的探索與實踐

56.提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57.基于CDIO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58.不變與應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再思考

59.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模式探討

60.自動化儀表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實踐

61.MATLAB在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62.高職高專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方案研究

63.高職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64.以實際生產工藝過程作為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題目的思考

65.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探討

66.畢業設計與畢業分配掛鉤新的教學模式 記92屆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

67.工企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研究

68.談中專自動化專業的畢業設計

69.自動化專業新形勢下畢業設計過程與質量研究 

70.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7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改革探索 

72.電子束離子束專業結合畢業實踐研制用于生產自動化儀表零件的電子束焊機

7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的改革 

74.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教學改革

75.畢業設計過程中學風因素及治學方略研究——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76.本科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和思考

77.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

78.高職電類專業畢業設計選題探討

79.本科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踐

80.基于學科平臺開展本科畢業實習的改革與實踐

81.實驗室自動化系統應用對檢驗醫學本科生實習的影響與對策

82.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本科生畢業設計能力

83.畢業設計過程中如何培養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

84.“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教學實踐 

85.醫院藥房自動化管理系統應用進展

86.人工與自動化雙分揀區系統品項分配優化

87.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研究

88.基于配電網自動化的多Agent技術在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繼電保護中的研究

89.基于不同接線模式的饋線自動化實現方式

90.自動化炒青綠茶生產線的設計與應用 

91.薄煤層綜采工作面自動化技術綜述

92.饋線自動化自適應快速保護控制方案 

93.滾筒采煤機自動化與智能化控制技術發展及應用

94.國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市場發展狀況研究

95.正念訓練的去自動化效應:Stroop和前瞻記憶任務證據

96.電力自動化技術的新發展  

97.軟件測試自動化技術應用研究 

98.基于數據驅動的軟件自動化測試框架 

99.省級氣象計量檢定業務自動化系統

100.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101.壓力容器焊接自動化技術的現狀與發展

102.薄煤層綜采自動化配套裝備開采技術

103.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可靠性探究 

104.自動化裝配設備的總體設計

105.配電自動化 

106.探討220kV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107.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分析

108.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可靠性探究 

109.從國內外建設經驗探討廣州配電自動化建設模式

110.檳榔包裝的自動化生產線設計 

111.我院基于整體設計的自動化藥房建設 

112.配電自動化實用化關鍵技術及其進展 

113.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發展探索

114.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運用淺談

115.基于CAN總線的船舶自動化系統研究與設計

116.基于SMART準則的配電自動化建設效果評價體系研究 

117.基于Android的自動化測試的設計與實現 

118.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119.自動化綜采工作面概念探討

120.任務復雜度對自動化意識的影響 

121.探析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應用趨勢

122.自動化控制技術在煤礦通風系統中的應用

123.軟件自動化測試概述及應用工具分析

124.試論化工自動化控制的發展趨勢

125.基于IEC61850國際標準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應用研究

126.遠動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

127.智能配電網饋線自動化發展及展望

128.圖書館自動化開源系統的市場可行性研究

129.國內石油鉆機自動化技術現狀與建議

13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選型

131.IEC61850在高級配網自動化中的應用

132.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的探索

133.智能電網發展的機制及其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影響

134.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未來發展(一)——電力市場與協調型自動化

第8篇

關鍵詞 農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09-0059-02

Research and Fulfillment on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Major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Zhang Keping, Wang Fene

Abstract Training mode is the key of cultivating talent.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measures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construct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pla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level, optimizing content of courses,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and experiment training, exploring the new mode of cooperative mode, applied for research and fulfillment on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the major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Key words major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ngineering,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70

1 引言

擁有一支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前提和根本[1]。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對我國農業問題的根本解決有著重要的作用。甘肅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是甘肅省唯一一個農業機械化專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該專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模式和以農業機械基礎理論研究、產品開發設計為主的科研特色,在小麥收獲技術與機具、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機具、種子加工技術與機械、牧草收獲加工機械、甘肅特色作物生產機械技術等方面已經形成較為系統的理論和鮮明的特色。近年來,該專業以特色求發展,積極推進專業建設,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2010年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通過特色專業建設,積極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符合時代潮流和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尤其是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嚴峻形勢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取得明顯的成效,學生的職業發展實力得到加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2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是我國高校農業工程領域的一個傳統專業[2]。本科專業的人才定位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具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高級機械工程技術人才”[3-4]。長期以來,各高校為我國的農業及其他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農機人才,為我國農機事業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專業萎縮,報考生源銳減等現象,在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不同程度存在。如何培養新形勢下能夠迎接新的挑戰的農機科技人才,是擺在該專業教育領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針對原有農機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甘肅農業大學農機專業教學團隊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1 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

針對農業機械行業的新發展,以及相關行業對農機人才的新需求,教學團隊多次研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制訂適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案。新制定的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體系,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色:1)低年級學生重點培養農機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統一開設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術基礎課程;2)專業理論課教學階段重點培養學生學習本專業知識,專業基礎課程模式要向綜合性發展;3)高年級學生主要強化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新思想,并了解國內外農業和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4)將相關學科資源及時融合到本專業學科中來,擴充本專業學科,學生可以按照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一步擴展知識面,從不同方向去培養興趣愛好,在打下良好的基礎的同時加強培養自學能力。

2.2 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

在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專業的整體水平,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1)轉變教學方式。教師的上課方式、考核模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進,采用交互式、討論式和現場教學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認知、理解和動手能力。在考核方式的轉變方面,學生的成績中加強了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的比重,試卷命題內容要既能檢查學生對本課程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又能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起到課程考核成績的鑒定、強化、控制和調節的作用。2)加強課程建設,通過對核心課程和精品課程的建設,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效率。近年來,農機專業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重點課程3門,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廳級獎1項。

2.3 優化課程內容,加強教材建設

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取理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講授專業基礎知識和前沿理論是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優化課程內容是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根據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針對當前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前沿知識不夠等問題,教學團隊對專業課程內容不斷進行優化,力求新的課程內容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樹立培養學生勇于開拓、善于創新、易于應用的教育思想。1)減少并完善專業基礎課程內容,減少或刪除虛而空洞的管理性課程,使人才的培養更符合生產企業的需求。2)擴充專業邊沿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創新性,讓學生及時獲取現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把握農業機械化變革的進程,掌握學科專業前沿知識,使人才的素質與能力跟得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

2.4 加強實踐和實驗環節的訓練

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讓學生盡早投入生產、科研、社會實際中去,近年來,在加強校內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的基礎上,依托形成的行業合作優勢,不斷擴大與校外有關單位的合作,已建設一批校企聯合校外教學實習實訓基地。通過校外生產實習,學生了解到國內、外先進的生產加工技術,增強了服務農機化事業的決心。校內工程訓練中心可進行為期4周的實習,主要實訓項目有車工、銑工、鉗工、磨工、焊接、數控加工技術、數控銑、數控車、電火花線切割。通過示教、示范、實際加工和綜合創新制作相結合,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工程意識以及整體綜合素質得到極大提高。同時加大課程實驗環節學時比重,增加了創新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

2.5 探索學研結合的教育新模式

結合多年的辦學經驗,提出學研結合的教育新模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團隊力求教學科研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推動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和科研能力的不斷進步。1)利用科研提升辦學條件。2002年以來,學科點共通過省級鑒定科研項目22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4項;在進行科研的過程中,研制成功各類實驗樣機,如種子加工機械、小型馬鈴薯種植收獲機械、新型高速收割機、小型牧草收割機,通過設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開發項目,內容涵蓋專業課實驗內容的50%以上。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生產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3)利用科研成果和生產實踐豐富教學內容。專業教師將科研和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課堂教學中,以實際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科研心得豐富本科生教學內容。4)用科研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要求專業教師在科研項目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參與,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與實踐能力。

3 結論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人才培養戰略的重要一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體現了適應社會需求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材受教的教育理念,而且有助于推動高校辦學思路的整體轉移和拓展。

參考文獻

[1]李玉柱,姬江濤,高吭.工科院校農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0):171-173.

[2]牛盾.把握重點,扎實工作,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J].中國農機化,2000(2):2-3.

第9篇

【關鍵詞】教學改革 實訓平臺 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G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a)-0256-02

按照教育部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精神,和“加強基礎、淡化專業、拓寬知識面、注重工程實踐”的教學指導思想,東北農業大學農業工程類專業為突出學生的實踐和科技創新能力訓練,以培養有特色的高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了研究、探索與實踐,初步設計了一個突出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有特色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方案。

1 農業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農業工程類專業具有工程科學技術、生物科學技術、經濟與管理科學相互交叉滲透的特點。在人才培養上本著“加強基礎,淡化專業,拓寬口徑,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原則,堅持機、電、自動化并重,各專業方向的課程相互滲透,使學生既兼顧機、電、自動控制的基本方法又在各方向有所側重,其目的在于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為今后拓展人才的適應性奠定基礎。這一教育理念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高等院校競爭意識的增強應運而生的。為此新專業或新的專業方向不斷涌現,使農業工程的專業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舊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及實驗室功能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新形勢下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以東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為例,該院有農業工程一級學科,這個學科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四個專業。近年在這些專業的基礎上又拓展了農業機械化工程、食品機械與工藝、機電一體化、運輸工程、動力與能源工程、農畜產品加工、工廠化設施農業、地方電力系統自動化、生產過程控制自動化等專業方向。此外又新增加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工業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四個專業。同時在這些專業的基礎上又拓展了軟件設計開發、網絡技術、電子工程、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應用、流體傳動及控制等專業方向。這些新辦專業雖然屬于農業工程學科以外,但由于智能農業、精確農業、物理農業、生物環境技術等學科領域的發展,這些專業都與農業生產、加工息息相關,都是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高新技術基礎,在這里也將其歸屬于農業工程類范疇。

以上這些專業或專業方向都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的重要一環。但實驗課程如何設置,其實驗內容從教育理念、人才培養需求、辦學成本等各個方面全面衡量是否合理,已經設置的實驗課程是否能真正開得出來,存在不少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實驗內容的設置因課而定,缺乏統籌安排,沒有形成以人才培養方向為前提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2)實驗室建設相對零散,沒有形成綜合性試驗平臺,各種實驗之間的聯系與銜接不明顯,存在與上述教學理念相違背的現象,不利于復合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3)由于專業方向的細化,造成辦學成本與實踐教學需求的矛盾。同時,由于專業隸屬于不同的系、部,有重復建設或內容相近的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2 實訓平臺建設的重要意義

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著眼于國家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樹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知識傳播與能力培養相融合、全面發展與個性培養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堅持“加強基礎,拓寬口徑,重視實踐,培養能力,激勵創新,發展個性,講求綜合,提高素質”的培養要求,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努力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從事高等教育人員不可推卸的責任,要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必須重視實訓平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建設。

所謂的實訓平臺,是指某種集中管理的運行機制環境,這種實驗室集中管理的運行機制環境的最終體現就是實驗中心。東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工程實驗中心是一個大平臺,在此平臺下又按學科功能劃分為幾個小平臺,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這種實訓平臺的優點有:

(1)實驗中心單獨建制,成為一個獨立或相對獨立的實體,這樣有利于實驗中心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

(2)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共享。實驗儀器的共享、不同分室之間儀器設備的相互調度及人員的調配和管理等。

(3)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各實驗分室的利用率,滿足實驗教學及開放實驗的需求。

(4)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每年學校拔給的設備經費,從根本上避免了舊體制下出現重復購置儀器設備的矛盾。能根據各實驗分室的實際需要,合理的添置新設備。

(5)能及時高效的保障教學實驗的開出率和實驗儀器的完好率。

(6)有利于各種先進的實驗室管理經驗的實施。

3 建設指導思想與方案

3.1 實訓平臺建設的指導思想

針對上述問題,以學院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方向為前提、與課程體系建設相結合,提出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和與之相應的綜合性試驗平臺的指導思想。

一個好的實驗室是學科發展的一個關鍵,學科建設推動了實訓平臺的建設,實訓平臺建設又促進了學科的建設。一流的學科需要有一流的實訓平臺。以按類招生教學改革為契機,以工程訓練中心建設成果為基礎,對現有實驗室進行整合,建設綜合性試驗平臺,進行相應的實驗指導教材建設,對農業工程學科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加強基礎、淡化專業、拓寬知識面、注重工程實踐”的教學指導思想,對本科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為滿足當今高教改革和評估體系的需求,當務之急是必須對實驗教學體系進行整體規劃,選擇突破口,對實驗內容更新,那么,加強綜合性實驗的開設與創新就成為必然。

研究理論課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機結合,擬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緊緊圍繞辦學理念和培養方向,解決因專業方向的細化帶來的辦學成本與實踐教學需求的矛盾。研究通用綜合實驗室、專有實驗室的管理辦法和實驗課指導方式,形成以教學理念和培養方向為大前提的實驗內容設置總體思想,使實驗內容和實踐教學自成體系。

建設服務于多種專業的綜合性實驗室,按照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要求,形成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科學研究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即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意識。

3.2 平臺建設方案

3.2.1設立與專業課對應的專業實驗課體系

以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把《汽車拖拉機學》、《農業機械學》、《農業機械化生產學》、《農業機械化管理學》等課程中的實踐環節結合起來,開設具有高度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立“發動機性能測試實驗、汽車與拖拉機整車性能測試實驗、拖拉機帶農具作業性能實驗、發動機用到聯合收獲機上綜合性能實驗”系列綜合性實驗體系,使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方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自成體系,知識綜合性強、實驗設計性強,對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2.2 針對一門實驗課進行實驗分級

(1)綜合設計性實驗初級平臺 先在系列基礎實驗中建立一個綜合設計性實驗初級平臺,以機械類專業為例,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為學生講解實驗的內容,設計一個零件,工藝設計,選材料,安排工序,然后由學生自己進行加工,通過初級平臺建設培養學生運用專業所學知識和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2)綜合設計性、創新性實驗中級平臺 建立綜合設計型實驗室,開設大型綜合設計性實驗和現代綜合分析實驗,作為綜合設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的操作主平臺。其操作方式可分為兩類:一是課內式的綜合設計性實驗,是專業學生必修的;開設的全部實驗以設計機械傳動裝置,并將設計裝置加工出來,最后對產品進行品質分析為主線,學生參與實驗設計為背景,相關老師積極參與為保障,并以本校及各相關專業的特色為基礎。二是開放式的設計性實驗,在教學計劃中作為實驗選修課,定出選修實驗時數和選修實驗方向,學生可根據所學理論、實驗知識及自己的興趣,結合專業方向,自主選擇實驗,然后完成實驗方案設計、產品合成與性能測試。

(3)創新、研究性實驗高級平臺 創新、研究性實驗,從三年級開始,每學期開學時給學生列出教師的科研課題中可供學生開展研究的內容,以供學生選擇,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自己選題和組合,老師在課外時間開放研究室進行指導,并提供材料和設備,由學生完全自主、自動地進行研究性實驗,完成報告。科學研究實驗不同于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要求學生運用現代科學實驗技術、方法和手段,圍繞教師的科學研究課題或學生自己感興趣的科學問題、生產實際問題等,開展創新研究。

3.3 實訓平臺的管理

實訓平成搭建以后,實行綜合管理,按照專業門類的相關性,實現實驗中心統一協調管理,實驗中心由學院直接管理,突破了以往具體系管實驗室的分散管理體系,具體的各個實驗由實驗教師牽頭負責,實驗室人員積極配合,在實驗開設、內容設計,實驗過程控制等環節由與實驗相關人員和學生共同完成。

4 結論

以加強大學生實踐和科技創新能力的訓練,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工程研究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本著實驗中心單獨建制、資源高度共享、運行高效等原則所建立的東北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實訓平臺經過幾年的建設與運行證明對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最大限度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突出作用。同時,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平臺為特征的實訓環境構建思路及運行模式可對其它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提供有益的指導與借鑒。

參考文獻

[1] 傅麗凌,揚平.機械專業綜合性實訓平臺建設[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7).

[2] 黃兆信,大類招生現代大學人才培養趨勢[J].中國高教研究,2004(2).

[3] 朱靜,學科建設離不開實訓平臺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或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 热久久网站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21 | 欧美日韩国产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级国产一级碟片60分钟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麻豆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成人 |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级大片 | 梦华录百度网盘下载 |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 99精品视频在线成人精彩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 青草久久久 | 91亚洲成人 | 动漫羞羞网站 | 视频黄色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热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成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四虎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 久久久久中文 | 久久公开视频 | 成人丁香乱小说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 av2014天堂网 |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 亚洲国产日本 |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 | 国产精品va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