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泌尿外科手術治療優選九篇

時間:2023-09-25 11:24:3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四川內江 641000

[摘要] 目的 對比后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放手術中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療方面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1年4月—2013 年4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140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72例,對照組68例,觀察組采取后腹腔鏡手術方式,對照組采取傳統開放手術方式,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痊愈71例(98.6%),出現并發癥8例(11.1%),平均手術時間(113.6±19.7)min,術中平均出血量(41.9±10.4)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1.6±0.4)d、住院時間(5.8±1.4)d,對照組痊愈53例(77.9%),出現并發癥16例(23.5%),平均手術時間(136.8±20.6)min,術中平均出血量(69.5±11.2)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3.3±1.9)d、住院時間(8.7±3.9)d,觀察組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并發癥發生率有明顯下降,安全性較高,且恢復較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后腹腔鏡手術;開放手術;泌尿外科;療效對比

[中圖分類號] R6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2(c)-0038-02

泌尿外科是臨床較為特殊的科室,各項手術的操作多較為精細操作,對于手術操作水平及手術方法的要求較高,傳統的手術方式多為開放式手術,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對于機體損傷較大,切口較大,患者恢復慢。目前,腹腔鏡技術已由腹腔發展為腹膜后及腹膜外手術操作,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具有機體創傷小、微創、患者恢復快、手術禁忌少等優點,在臨床手術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腹腔鏡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泌尿外科手術也越來越多地運用該項技術。選取2011年4月—2013 年4月該院泌尿外科分別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方式及傳統開放手術方式的患者病例140例,以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兩組治療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統疾病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齡分布為29~76歲,平均年齡49.5歲。手術類型多為根治術、切除術、成形及取石術等。入選患者根據手術方法分為觀察組72例,對照組68例,觀察組采取后腹腔鏡手術方式,對照組采取傳統開放手術方式。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取石術或切除術,均不借助后腹腔鏡技術輔助,采取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患者采用氣管插管全麻,經相應入路到達術野,銳性或鈍性分離腎周組織,使腎臟充分游離,阻斷腎蒂,精確切除病變組織,采取各項保護措施對腎臟功能進行保護,充分止血。若發現病變已侵犯集合系統,或遇有發生收集系統損傷者,可采取可吸收線對腎皮質的損傷位置進行縫合修補,開放腎蒂,對切口進行縫合或予以電凝處理[1]。

觀察組:行取石術、根治術及切除術,均采取后腹腔鏡輔助手術治療方式,患者取健側臥位,采用氣管插管全麻,選擇腋中線骼峪一橫指出做約2 cm切口,置入腹腔鏡,使用穿刺針制造氣腹并對內部情況進行觀察并插入工作套管。同時,在腋下后線十二肋緣下方插入球囊擴張器,對腹膜實施壓迫止血,并擴張腹膜。再次置入腹腔鏡,并在腹腔鏡的輔助下分別按照取石術、根治術及切除術的手術操作進行手術。

1.3 評估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2]。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 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為t 檢驗,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中1例患者中轉開放手術,經1~3年隨訪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實際痊愈71例(98.6%),對照組痊愈53例(77.9%),觀察組術后未有死亡病例,而對照組死亡7例(10.3%),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病例術后均見有并發癥發生,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1.1%,對照組則為23.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手術并發癥以創口感染、腹膜血腫、腹膜損傷、尿瘺及動脈及生殖血管損傷等五種最為常見,其中兩組患者創口感染、腹膜損傷、動脈及生殖血管損傷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技術,利用腹腔內的腹腔鏡體同攝像器材相互連接,通過監視屏幕顯示腹腔內臟器影像,從而輔助完成腹腔手術操作,由于腹腔鏡手術具有安全性高、機體創傷小、術后恢復較快、患者依從性較高的優點,目前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的開放手術方式,成為未來手術技術的發展方向。該研究通過對比觀察組及對照組的各項評估指標表明,采取腹腔鏡手術方式手術時間為(113.6±19.7)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41.9±10.4)mL,與對照組手術時間(136.8±20.6)min、術中平均出血量(69.5±11.2)mL相比有顯著改善(P<0.05),李曉紅[3]研究結論同樣支持這一結論,在其研究中,行腹腔鏡手術患者手術時間為(110±21)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42±12)mL,開腹手術患者手術時間(132±34)min,術中平均出血量(68±16)mL。這表明腹腔鏡手術方式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且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較早,住院時間也有所縮短,減輕了患者生理上及經濟上的負擔,顯著優于傳統開放手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此外,在該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均有一定比例的并發癥發生率,其中觀察組為8例(11.1%),對照組為17例(25.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劉磊等[4]對比研究行切除術、根治術、成形及取石術的泌尿系統病例發現,采取開腹手術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5%(25/100),腹腔鏡手術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2.2%(22/180),開腹手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腹腔鏡手術,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

通過臨床經驗發現,泌尿外科采取后腹腔鏡手術引發并發癥的原因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臟器操作不當。在使用各類手術器械時,若因操作動作過猛或操作失誤,不慎戳傷或反復摩擦健康組織或臟器,容易引發腹膜損傷、胰腺膜損傷、結腸損傷或胸膜損傷等[5];

(2)血管處置不得當。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若切除病變組織或置入腹腔鏡時不慎損傷血管,則容易引發腹主動脈損傷、下肢靜脈損傷或脾血管損傷等并發癥[6];

(3)制造氣腹操作不當。在進行二氧化碳氣腹制造過程中,若操作不當容易導致氣胸、高碳酸血癥、皮下氣腫等并發癥[7-8];

(4) 切口處置不當。通常切口若未能做到嚴格消毒、引流或其他操作時,容易導致切口感染、形成切口瘺管等并發癥。

該研究顯示,手術并發癥以創口感染、腹膜血腫、腹膜損傷、尿瘺及動脈及生殖血管損傷等五種最為常見,而采取腹腔鏡手術方式,均能夠有效地減少此類并發癥的發生,該入選病例中,采取腹腔鏡手術方式治療的患者未見有死亡病例,而對照組則死亡7例,腹腔鏡手術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手術方式具有機體創傷小、微創、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依從性高等優勢,顯著優于傳統開放手術,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晗.后腹腔鏡技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0):134-135.

[2] 宋洪斌,吳奎.后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腎癌根治術的比較[J].江蘇醫藥,2011,37(5):594-595.

[3] 李曉紅.后腹腔鏡技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的臨床探析[J]. 中外醫療,2013, 32(16):1,3.

[4] 劉磊,丁瑞志,李文林,等.腹腔鏡在泌尿外科手術中應用效果探析[J].中外醫療,2014,33(24):64-66.

[5] 吳彩文,何偉,祝春雷,等. 腹膜后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J].四川醫學,2011,32(5):704-705.

[6] 邵林海.后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J].吉林醫學,2011,3210):1917-1918.

[7] 姜少軍,謝克基,蔡岳斌,等.后腹腔鏡技術治療135 例泌尿外科疾病療效分析[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0(1):51-54.

第2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按就診前后順序,將其分成甲組與乙組,每組各有34例患者。甲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區間33~76歲,平均年齡為(56.8±2.9)歲;手術類型:10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8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7例腎癌根治術,9例其他。乙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區間32~77歲,平均年齡為(57.1±2.2)歲;手術類型:13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9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6例腎癌根治術,6例其他。2組患者在基礎資料的對比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甲組:對該組患者實施后腹腔鏡手術,具體為取健側臥位,在腋后線12肋下作一個切口,長度大約為2cm,游離腹膜后間隙,且將自制的氣囊置于其中,并充氣(600ml);在腋前線下方與腋后線分別放入長約5cm、10cm的插管,將切口封閉。構建人工覆膜后腔,注入CO2,以便使其壓力保持在12~15mmHg之間,然后將相關的手術器械(如腹腔鏡等)放入其中,且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維持這一壓力[2]。乙組:對該組患者傳統手術治療,即切開下腹部,且按照病患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手術。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具體觀察項目為手術時間、術中輸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拔出引流管的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

1.4療效判定經手術治療后,患者術后臨床體征平穩,且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基本治愈;經治療后,患者術后臨床體征基本穩定,且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為顯效;經治療后,患者術后臨床體征及癥狀等均有所改善,為好轉;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并未得到緩解,為無效。有效率=基本治愈率+顯效率+好轉率。

1.5統計學分析所得數據均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加以分析與處理。其中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且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治療情況分析由表1可知,甲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輸血量、胃腸道恢復時間、拔出引流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均優于乙組患者,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臨床效果分析甲組中基本治愈16例,顯效10例,好轉5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1.2%(31/34);乙組中基本治愈10例,顯效9例,好轉8例,無效7例,有效率為79.4%(27/34)。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甲組中有4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具體為切口出血、氣胸以及尿路感染,其發生率為8.8%;乙組中有9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具體為3例切口出血、3例下肢脈血栓形成、2例氣胸、1例尿路感染,其發生率為26.5%,組間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第3篇

【關鍵詞】 老年泌尿外科疾??;并發;糖尿?。粐中g期;治療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9.125

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圍手術期治療本身存在著較大風險, 任何環節出現差錯, 都會給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威脅[1]。在此背景之下, 作者把86例老年泌尿外科疾病聯合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 而實驗組患者則接受圍手術期針對性治療方案, 旨在總結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圍手術期治療效率, 尋找適合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 現將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3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86例老年泌尿外科疾病聯合糖尿病患者, 男67例, 女19例;年齡62~80歲, 平均年齡(70.00±3.56)歲;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9.00±0.58)年。隨機將86例老年泌尿外科疾病聯合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43例。兩組患者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 即結合患者實際狀況予以使用胰島素、降糖類藥物等, 對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 再予以對癥治療。與此同時, 實驗組患者接受圍手術期針對性治療方案, 具體治療措施如下。

1. 2. 1 嚴密監測患者血糖值, 并予以使用胰島素。術前給予患者檢查其空腹血糖值, 再結合其糖尿病具體類型、并發癥情況以及治療情況等基本信息給予患者使用降糖類藥物, 使之空腹血糖值始終低于8.3 mmol/L。

1. 2. 2 針對空腹血糖值高于8.3 mmol/L的患者, 予以給藥正規胰島素, 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

1. 2. 3 手術過程中、手術完成之后給予患者測定其血糖值, 并以微泵對單位時間內胰島素整體使用劑量進行合理掌握。同時, 給予患者調整其尿糖水平以及血糖水平, 確保其血糖值低于8.3 mmol/L, 而尿糖值則處于(+)左右。

1. 2. 4 手術完成之后, 結合患者實際狀況予以使用胰島素, 若患者已能夠自主進食, 可以將胰島素給藥方式改成皮下注射, 給藥頻率為4次/d, 使用劑量以患者靜脈滴注劑量為參考。

1. 2. 5 結合患者尿糖值及血糖值的具體檢查結果, 對胰島素整體使用劑量進行合理調整, 保證使用量不得超過20 U/d。

1. 2. 6 對于尿量已經超過40 ml/h的患者, 應當給予10 ml氯化鉀10%聯合500 ml葡萄糖注射液5%, 以靜脈滴注為主要給藥方式, 直至患者恢復至正常飲食之后停止。

1. 3 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并且分析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效果。以痊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對其效果進行準確評定。痊愈:患者所有臨床指征均已全部消失, 且血糖值及尿糖值均已恢復至正常水平;顯效:患者所有臨床指征均已有明顯好轉, 且血糖值及尿糖值均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所有臨床指征均已有所改善, 且血糖值及尿糖值尚未恢復至正常水平;無效:者所有臨床指征均未發生任何改變??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照 治療結果表明, 兩組患者在治療效果方面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實驗組中出現3例(6.98%)并發癥, 而對照組則出現10例(23.26%),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等病癥的幾率非常大, 同時還可能會合并代謝紊亂及各種并發癥, 加之手術時受到物的刺激, 以至于手術環節的難度變大[2]。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本身具備易漏診以及病情隱匿等臨床特征, 所以在手術治療之前應當詳細咨詢患者臨床癥狀, 同時予以血糖值測定, 對其病癥進行初步判定[3]。

基于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圍手術期來說, 必須有效把握其各項治療原則, 通過給予患者針對性治療方案, 在控制各種嚴重性并發癥的基礎上, 最大限度控制死亡病例的出現[4]。鑒于此, 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圍手術期治療必須以正規胰島素為主要選擇, 并嚴密監測患者空腹血糖值[5]。本次實驗發現, 實驗組接受針對性治療方案之后, 其治療效果以及并發癥等方面都優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發糖尿病圍手術期治療具有一定困難性, 因此在具體治療環節, 需要臨床醫師嚴格監測及控制患者血糖值, 通過對胰島素以及降糖類藥物進行合理利用, 有助于提升患者整體治療效率。

參考文獻

[1] 瞿海紅, 周花仙.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圍手術期觀察和護理.河北醫學, 2011, 17(9):1255-1257.

[2] 韓精超, 夏溟, 白焱, 等.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圍手術期高危因素的處理經驗.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3, 34(11):843-846.

[3] 高金龍, 王曉雄, 洪寶發,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術圍手術期并發癥分析.中華外科雜志, 2013, 44(2):121-123.

[4] 鄒文武.泌尿外科患者并發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處理.中國衛生產業, 2011, 34(34):97-98.

第4篇

楊惠敏

【摘要】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最佳護理措施。方法 100例泌尿外科患者, 按照患者住院治療的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 每組50例。常規組給予一般護理措施, 干預組給予程序化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常規組(P

【關鍵詞】 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程序化護理干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61

近幾年來, 隨著臨床微創技術的發展進步, 腹腔鏡手術逐漸應用到各科室的疾病治療中, 且隨著臨床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 傳統的開放手術逐漸被后腹腔鏡手術治療所代替, 其中對泌尿外科患者給予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具有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患者疾病恢復時間短等優勢[1]。此外, 對該類疾病患者給予科學有效的臨床護理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復, 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本次研究采用程序化護理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現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擇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 按照患者住院治療的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 每組50例。干預組男27例, 女23例, 年齡23~79歲, 平均年齡(46.2±10.9)歲;常規組男26例, 女24例, 年齡24~78歲, 平均年齡(47.3±10.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后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麻醉后取健側臥位, 經患者后腹膜腔進行手術, 并給予離子切割環與鈥激光光纖, 手術完成后常規留置D-J管, 并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1. 3 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模式, 術前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 消除不良情緒, 指導患者放輕松, 術后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 遵醫囑服藥等。干預組患者給予程序化護理模式, 具體如下。

1. 3. 1 術前護理干預 ①準備工作:手術治療前對患者進行體檢、內分泌系統檢查、出凝血時間檢查等;若患者伴有高血壓應注意將血壓值調節至正常范圍內, 并進行影像學檢查等, 確定患者的腎功能情況。②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咳嗽、 練習床上大小便等;手術前1 d不宜攝取產氣的流質飲食;術前8 h常規禁食、禁水;對患者皮膚仔細清洗等[2]。③心理護理: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均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害怕等負性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同患者進行親切、友好的溝通, 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原理、流程、術后注意事項等, 使得患者對手術治療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從而積極面對疾病治療。

1. 3. 2 術后護理干預 ①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術后每隔0.5 h對患者血壓、脈搏、心率等指標進行檢測;術后3 d, 每日對患者上述指標檢測3次, 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主治醫生對癥處理。②常規護理: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對其進行調節。若患者尚未清醒, 應將患者取平臥位,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 等到患者神志清醒后, 且測得血壓恢復至平穩狀態可調整至半臥位, 對患者定時進行翻身、拍背等, 以防患者出現壓瘡等不良情況。③預防患者下肢靜脈血栓護理:a. 手術完成后的24 h:立即給予抗血栓泵進行治療, 每隔2.5 h使用1次, 每次持續時間為40 min。b. 手術完成后的48 h:仔細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 待其平穩后患者可適當進行床上自主活動。c. 術后72 h:可適當進行下床運動, 并給予抗血栓泵治療, 2次/d, 每次治療40 min;并進行下肢屈伸與鉤腳鍛煉[3], 3次/d;d. 術后7 d:待患者病情好轉后可將室內活動時間適當延長, 減少藥物治療的次數等。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干預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未出現感染、氣腫、大血管、組織感染等相關并發癥,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與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167.9±10.8)min、(180.5±19.8)ml、(22.6±7.1)h、(6.2±0.2)d。常規組48例順利完成手術, 2例患者由于出血、瘤體過大等因素而轉入開腹手術治療, 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與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244.8±10.6)min、(250.2±15.6)ml、(45.6±7.0)h、(19.2±0.3)d,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小結

泌尿外科患者行手術治療前后均存在著不同的心理變化, 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及時進行護理干預, 幫助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 緩解負性情緒、 促進疾病的早期康復等。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對干預組患者給予程序化護理干預后, 該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常規組(P

綜上所述, 對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給予針對性的程序化護理利于促進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復, 臨床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傅銀敏, 吳墅.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術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24):31-32.

[2]方碧華.后腹腔鏡手術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33):19-20.

第5篇

【關鍵詞】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臨床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109-02

腹腔鏡手術是目前手術治療中應用比較廣的技術,其優秀的治療效果和較低的身體創傷,得到了患者的認可。腹腔鏡手術在這些年能夠迅速的壯大和發展主要是因為它的微創、出血少、恢復快等優勢,和傳統的手術治療來比較,這些是傳統手術治療不具備的[1-2]。腹腔鏡手術在目前的醫療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其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最初的腹腔鏡手術室1992年,其應用范圍到如今已經變得非常廣了,而且還在不斷擴大[3]。此次對于我院200例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泌尿外科患者進行這種手術治療的效果分析,現進行如下報道。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0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200例泌尿外科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這些患者的年齡分布為20至75歲,他們都是泌尿外科疾病患者。

1.2手術治療方法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都采用腹腔鏡手術的治療,其中本組全部200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其中90例患者采取從腹膜后入腹腔鏡手術,而110例患者則接受從腹腔入路腹腔鏡手術。兩種手術的具體操作如下:

1.2.1腹膜后入腹腔鏡手術選擇這種手術方法的患者都采用健側臥位的姿勢接受手術,并在腋部中線與髂嵴上緣2cm處的交點處進行切割,切口大小在10mm左右,接著將氣腹針置入進行充氣,當充氣壓力達到14mmHg后,再將10/12mm套管針插入腹膜后間隙,并將腹腔鏡插入,接著利用腹腔鏡鏡身做直的左右往復運動,并進行的簡單擴張即可產生足以開始操作的腹膜后腔隙。上述工作進行好后醫護人員便可以將鉗子、剪刀及觀察鏡等工具置入,并進行手術。

1.2.2腹腔入路腹腔鏡手術所有接受此方法手術的患者都采取平臥的姿勢進行手術,后在患者兩側髂前與臍下連線的中點處進行穿刺,接下來將氣腹針插入并開始通過二氧化碳建立氣腹,完成后在插入觀察鏡進行手術。觀察鏡的型號隨患者的病癥不同大小也不同一般在5mm和10mm型號的觀察鏡最常用。

1.3療效判斷指標患者住院時間、患者出血量、疼痛情況、術后不良反應以及并發癥等。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標準差分析,以P

2結果

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都獲得了手術的成功,患者平均的住院時間為5d且都沒有進行輸血治療,術中、術后也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和其他不良反應。手術時間以及出血量都在預想的理想范圍內即臨床效果十分理想。

3討論

3.1結果分析 筆者根據文獻資料中發現,普通的腎囊腫和腎上腺外科疾病經過腹腔鏡手術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這類疾病最適合使用腹腔鏡手術。而且國外的很多泌尿系專家都認為腹腔鏡術治療皮質醇腫瘤、腎上腺腫瘤等泌尿系腫瘤效果卓越,腹腔鏡手術室目前腎上腺手術治療的最佳選擇[4]。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好,適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地位已經和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持平了。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治療中也可以對一般性的腎囊腫,尤其是腹側部及腎上極的囊腫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且與開放性手術的治療效果相當[5-6]。

3.2結論研究 從此次的研究結果來看,腹腔鏡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非常好,患者的組織損傷較少,出血量也少,術后患者能夠快速的恢復,平均的住院時間只有5天,比起常規手術大幅度縮短,而且疼痛感比較輕,最重要的是并發癥出現幾率低。筆者認為腹腔鏡手術在未來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廣,其潛力非常深,還有待挖掘,在臨床中應該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羽,丘少鵬,陳凌武,等.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59例并發癥分析[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09,3(3):46-49.

[2]黃承智,生,張龍,等.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6):998.

[3]楊大強.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J].中國內鏡雜志,2009,15(11):1160-1162.

[4]曲發軍等.泌尿外科傳統腹腔鏡手術嚴重并發癥的分析(附2800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9(16):700-702.

第6篇

方法:針對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患者選取100例進行研究,對100例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結果的分析。

結果:100例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全部成功[1],腹腔鏡手術過程中出血量為(6~60ml),經腹腔鏡治療的患者住院時間較短(5~7d),患者治愈后復查均未出現病發癥以及復況。

結論: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外科的臨床應用中,具有手術創傷傷口小、手術中出血量較少、以及病發癥少復發幾率小等特點,腹腔鏡技術應在泌尿外科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泌尿外科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166-01

腹腔鏡技術是一種應用于某些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的技術。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以及完善,腹腔鏡技術已廣泛的應用于泌尿外科的檢查以及治療中;尤其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外科、腹中囊腫、腎積水等一些癥狀,因其手術創傷小、治療過程中出血少、以及術后并發癥或復發幾率小,已成為臨床手術治療中一項良好的治療技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選取的100位患者進行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均檢查出腎上腺腫物(11例)、右腎功能性萎縮(5例)、腎囊腫(24例)、左腎功能性萎縮(20例)、輸尿管結石(25例)、腎盂輸尿管狹窄(15例)[2],對以上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

1.2治療方法。針對100例患者使用腹腔鏡技術治療的泌尿外科手術,腎上腺腫物(11例)治療采取全麻手術,剩余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術時間短、手術過程中出血較少、住院時間短、以及手術后并發癥或不良反應較少等特點。具體如下:①腹腔鏡手術前檢查。在針對使用腹腔鏡技術治療的患者,對于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檢查,如:CT檢查患者腹內囊腫的位置、測量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檢查患者的心電圖是否正常、以及術前對于患者給予破傷風針等,避免在手術中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導致手術不能正常進行以及終止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或是因此導致患者死亡,從而形成嚴重后果[3],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前應該進行全面的檢查。②腎囊腫手術方法。對腎囊腫手術的治療,根據CT檢查出囊腫的位置,在囊腫部位進行腹腔鏡技術治療,采用電鉤切除腎上囊腫頂壁、切除邊緣粘連,用電凝燒灼進行局部止血。③腎切除手術方法。針對腎切除手術治療,腎周圍的脂肪表面進行游離腎盂,游離出搏動感的腎動脈斷離腎動脈,游離腎臟內外以及上下邊緣,腎臟全部游離完善后夾閉腎臟靜脈,離斷血管將腎臟完全切下;如有粘連嚴重腎筋膜外游離、如有腎積水游離時先吸出腎內積水再進行游離,將切除的腎臟沿腎縱軸切口取出。

2結果

腹腔鏡的發展以及操作水平不斷在提高,腹腔鏡技術已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治療分析,我們發現,泌尿外科采用腹腔鏡技術治療,在治療操作中腹腔鏡技術更簡捷方便,治療時間有明顯的縮短。同時,采用腹腔鏡手術創傷更小、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比較少、術后恢復更快、以及術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較少。此外,腹腔鏡治療技術更容易掌握,可以降低在治療中出現的大量出血、對患者形成較大的創傷,減少并發癥或不良反應,所以在臨床治療泌尿外科時應采用腹腔鏡技術治療。

3討論

1992年Gaurl應用于腹腔鏡入路標志著腹腔鏡技術走入了與泌尿外科相結合的道路,其在避免腹腔臟器功能性損傷以及腹膜刺激等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4]。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以及完善,腹腔鏡技術已廣泛的應用于泌尿外科的檢查以及治療中。在此,筆者就腹腔鏡和普通開刀手術進行比較:在臨床表現中腹腔鏡治療時間對比開刀治療的時間明顯較短;手術過程中腹腔鏡出血量對比開刀過程中的出血量明顯出血較少;手術后的住院時間以及患者身體的恢復情況有明顯差異[5];患者痊愈后進行復查結果顯示,采用腹腔鏡治療的患者并發癥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效率較低,而開刀進行治療的患者出現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發生效率較高,所以應提高腹腔鏡技術的應用。

泌尿外科疾病引入腹腔鏡技術在避免由腹腔入路所帶來的各種腹腔并發癥過程中效果可觀。在手術過程中我們必須以一個有效的工作通道以及操作空間為手術前提。最合理的方式即為本文前述的在患者健側臥位狀態下沿患者腋中線髂嵴上側2cm刺穿并切開皮膚,在手指進入患者腹膜之后再推開腹膜,并放置Trocar,進而以縫線縮小切口[6]。此種方式的風險比較小,對患者腹膜及臟器器官的損傷也比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腹腔鏡技術的手術空間比較狹小,術中解剖標識不如傳統意義上的開放手術明顯[7],對醫療人員的要求比較高。

隨著腹腔鏡的技術發展,在臨床中腹腔鏡技術已成為一種廣泛用于治療的技術,雖然有部分術士存在爭議,但是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提高以及完善,腹腔鏡在泌尿外科治療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周俊,鐘山,何威等.機器人外科手術系統輔助腹腔鏡在膀胱及前列腺手術中的優勢(附4例報道)[J].上海醫學.2011(01):30-34頁

[2]徐啊白.單孔腹腔鏡(LESS)手術器械開發和單孔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臨床應用性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0:94-94頁

[3]胡海,王宇翔,王維東等.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與展望[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0(05):288-290

[4]沈鋒,繆惠東,袁曉林,等.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治療單側精索靜脈曲張30例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0(51):96-97

[5]王東,劉競,邱明星,等.后腹腔鏡技術在上尿路疾病的臨床應用[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10):729

第7篇

關鍵詞:尿道膀胱鏡;外科微創技術;尿道外傷

尿道是由肌肉黏膜構成的細長管形器官。臨床上接治的患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生活中的車禍、騎跨、重物擠壓造成的傷害,也有部分是由醫療器械在腔內泌尿外科的應用導致的損傷。這些傷害、損傷在過去的治療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然而微創技術的誕生和發展及腔鏡在臨床上的使用,使尿道外傷的治療變得愈來愈安全、有效。我院近幾年采用尿道膀胱鏡對外傷性尿道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其中包括輸尿管膀胱鏡檢及鏡下尿道會師術,均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將其總結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近年來,我院收治的66例尿道外傷患者均為男性,年齡在24~67歲,平均年齡為33.1歲。其中重物擠傷16例,騎跨傷18例,車禍致傷26例。前尿道損傷36例,后尿道損傷14例。66例中尿道破裂者18例,尿道挫傷者9例,尿道斷裂者33例。其中32例患者伴有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患者21例。患者出現外傷性尿道損傷的主要癥狀為尿道滴血,自行排尿困難及尿潴留,陰囊及會不同程度血腫等。66例患者均在3~5h內入院治療,入院治療后均試插尿管失敗,導尿未成功。

1.2方法 對那些伴有休克、骨折、嚴重外傷及感染的患者,手術創口要盡量小一些,要用常規方法治療其嚴重的合并癥,待到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在膀胱鏡的引導下,進行尿道會師術手術。首先應對病情做出確切診斷:取位于膀胱結石,對患者硬脊膜外連續實施麻醉,用0°或30°的膀胱鏡自尿道口進到損傷處,沖洗生理鹽水后,在尿道膀胱鏡監視下,判定尿道損傷的準確位置。接下來,讓助手在恥骨聯合上穿刺膀胱,取出針芯,膀胱內放入膀胱鏡,導管則從輸尿管口置入,而后找到導管,用鉗拉出尿道口,讓導尿管進入膀胱,同時抽出導管,注水30ml,充盈氣囊。對于后尿道損傷的患者,在尿道與軀干保持45°的情況下進行固定牽引,牽引力應達到500~750g,牽引時間為14d。術后對患者加強尿道護理,進行抗感染治療,預防炎癥,過一段時間后取出尿管。

1.3療效判定 66例患者手術均為成功,術后療效的確定標準為:術后尿線細、排尿不暢,需進行多次輸尿管擴張手術的定位效果較差;術后患者排尿較暢、尿線較粗,但仍需輸尿管擴張的,療效判為良好;術后患者尿線正?;蚪咏K疁?,排尿通暢而不需要輸尿管擴展者,判為療效較好,定為優秀。

1.4統計學處理 患者術后,隨訪6個月~2年,將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并通過?字2進行計數檢驗。

2結果

本組66例患者手術均為一次成功,在拔出尿管后排尿通暢。術后120d里,有4例患者進行了尿道擴張,原因是出現了尿線變細的病癥,治療后排尿恢復正常;2例患者擴張手術失敗,醫生便對其施行了尿道吻合術。鏡檢結果是所有患者黏膜光滑,恢復良好。在隨后的6個月~2年的追訪中,患者的尿流量平均尿流率為17.3ml/s,最大尿流率分布為14.1~21.8ml/s,且正常者54例,3例陽痿,尿失禁1例,無其他并發癥出現。

3討論

腔內泌尿外科是泌尿外科發展的必然,它是研究在泌尿外科系統腔道內和泌尿、男性生殖系統腔道內,用特殊器械診斷和治療的技術。自1879年膀胱鏡問世以來,腔內泌尿外科的發展日新月異,到今天泌尿外科已經成為腔內外科的先鋒。它包括: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膀胱鏡下取結石、取異物和碎石術,輸尿管腎鏡取石、經皮腎鏡取石、經腎血管造影、栓塞、擴張、置管化療術等等。 尿道膀胱鏡微創外科治療經多年的實踐證明,具有很好臨床療效,其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膀胱鏡監視整個手術過程,它有效地減少了患者的出血狀況,避免了術中因不當操作造成對尿道的損傷。②尿道膀胱鏡能夠幫助醫生盡快對患者的損傷部位、損傷程度進行定位確診。③膀胱鏡微創的特點是創口較小,手術中對神經、血管等損傷減少,一定程度地降低了術后陽痿等并發癥的產生的危險。正是由于膀胱鏡微創技術的這些優勢,因此對外傷性尿道損傷的治療不僅可以恢復尿道連續、尿道引流,還能防治術后尿失禁、陽痿、尿道狹窄等并發癥。 膀胱鏡微創外科技術手術治療后,患者的尿管還需要保留一段時間,所以對尿管的有效管理,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對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就成非常重要的問題。患者的尿管要給與及時清理,不能出現分泌物聚集的現象,不然的話,就要影響尿道的暢通,導致局部感染,影響手術效果,引發尿道狹窄等并發癥。因此,患者要及時更換尿管,使用抗感染藥品,防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董立耕.后尿道損傷的早期處理[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0,15(4):175.

[2]周鳳昌.窺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56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9,20(4):207.

第8篇

【關鍵詞】 泌尿外科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用藥;并發癥;住院費用

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大多數需接受藥物治療, 而抗菌藥物是應用頻率最高、效果相對明顯的臨床用藥[1]。在展開泌尿外科手術時, 很多醫院采取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方式以預防感染, 然而如果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 不僅會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 致使醫療費用增加, 同時還會對原發性疾病治療效果造成影響[2]。為深入分析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效果, 作者選取86例患者分別給予不同形式的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 并對患者預后情況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擬于本院行泌尿科手術患者86例, 其中男50例, 女36例, 患者年齡為23~79歲, 平均為(44.6±2.5)歲;患者基礎疾病:腎囊腫、腎積水9例, 膀胱結石、輸尿管23例, 泌尿系統腫瘤9例, 輸尿管結石19例, 前列腺增生26例。將8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 兩組患者手術類型及病種均相同, 為1:1配對, 同時年齡及性別比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對照組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情況為:術前預防用藥15例(34.88%), 術中預防用藥10例(23.26%), 術后預防用藥43例(100.00%);觀察組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情況為:術前預防用藥0例, 術中預防用藥45例(100.00%), 術后預防用藥45例(100.00%)。對86例患者藥費、住院費用進行分析, 對術后感染發生情況進行統計。

1. 3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展開統計學分析, 用( 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組內數據展開t檢驗, 當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用藥時間、藥費及住院費用對比 觀察組患者術后用藥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藥費及住院費用顯著少于對照組(P

2. 2 兩組患者治愈率及術后感染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治愈率為83.72%(36/43), 術后感染發生率為9.30%(4/43), 觀察組治愈率為97.67%(42/43), 術后感染發生率為11.63%(5/43), 對比可知觀察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泌尿外科手術通常會引發泌尿系統感染, 而且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率僅比呼吸道感染發生率低, 已有臨床研究證實, 泌尿系統感染主要致病菌為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及大腸埃希菌等[3]。

在泌尿外科手術中, 對出現單純性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應給予毒性低、價格低的抗菌藥物進行口服治療, 而當泌尿系統感染嚴重時, 常需展開手術治療, 同時應給予廣譜抗菌藥物加以治療, 因此很多時候醫院會采取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方法預防術后感染。然而若預防性用藥缺乏合理性, 不僅會促使住院時間不必要延長, 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到手術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選取采取不同方式展開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兩組患者, 對其預后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用藥時間為(2.5±0.1)d, 對照組為(6.2±0.8)d, 患者術后用藥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對照組術后感染率為9.30%, 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11.63%,

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間無顯著差異(P>0.05)。同時, 觀察組治愈率(97.67%)顯著高于對照組(83.72%)。這一結果揭示, 在術前及術中展開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 在術后延長用藥時間, 并不能使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降低;而觀察組用藥方案是根據衛生部所制《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相應要求制定, 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另外, 本次研究證實, 當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手術方式、基礎疾病種類、男女比例、年齡等基本資料基本相同情況下, 觀察組患者藥費及住院費用顯著少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 在泌尿外科手術過程中, 不合理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無法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 同時可導致治療費用大幅升高, 在臨床中應給予重視。

參考文獻

[1] 翟紅巖.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調查與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21(4):760-761.

第9篇

關鍵詞:泌尿外科 飲食護理 醫療護理指導

【中圖分類號】R714.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432-02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通常被稱為/尿石0,主要是指由于各種內分泌失調導致的身體內部泌尿系統運行不暢,從而導致尿液沉積形成結石j[]。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人,生活節奏也隨之逐漸加快,相當一部分人由于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原因,養成了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從而提高了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導致大批患者飽受泌尿系結石以及其復發癥痛苦的折磨。經研究表明,造成泌尿系結石的主要原因是人們飲食和吸收水分不規律,生活作息不科學,從而導致身體狀況日益下降,并引起身體內部泌尿系統運行不暢。此類疾病發病十分突然,而且在手術后的復發率相當高團。為了降低進行泌尿外科手術治療以及其他相關手術治療的患者的疾病復發率,減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有必要加強對患者的醫療護理,并進行科學的飲食指導,尤其是術后的護理,以達到促進疾病的痊愈及降低疾病復發率的目的。為此,本文回顧性分析2013年5月一2014年10月進行泌尿外科手術治療以及其他相關手術治療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了基于飲食指導的相關的醫療護理。采用飲食指導的護理概念,可以在降低泌尿系結石發病率以及復發率方面,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方法:根據往年的資料以及醫院內部的病歷記錄,我們可以知道,進行外科手術的泌尿系結石患者,其康復率較低,康復的周期較長,而且該病癥的復發率較高,病死率也較高,有一小部分的患者有生命危險。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5月一2013年10月進行泌尿外科手術治療以及其他相關手術治療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以及術后護理過程中的一些具體情況,把80例患者分為兩個小組。第一組為觀察組,在護理過程中采用科學的飲食指導進行醫療干預;第二組為對照組,采用一般的臨床護理進行醫療干預。根據所得到的數據以及實際效果,對兩組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探討飲食指導在醫療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對兩組分別采用不同的醫療護理手段(保證兩組的其他各種條件全部一致):

(l)觀察組:該組為整個調查研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主要是采用飲食指導的方法,在一般的醫療護理的基礎上,規范患者的日常的飲食習慣,輔助正常的醫療護理。具體護理手段如下:保證患者每天飲水量合理,符合健康標準。適當增加患者的飲水量,保證每個患者的日飲水量達到2500一3500ml,要及時提醒患者進行飲水,并要保證飲水的時間具有規律性,以調整患者本身失調的生物鐘,保證身體各機能的正常運行。另外,醫護人員要注意一些特定的飲水時間,如患者睡前以及半夜進行巡房時,要及時喚醒患者起床飲水,幫助患者養成睡前和半夜飲水的習慣。同時,醫護人員要把一些常用的飲水常識,告知給患者及其家屬,以保證其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飲水習慣,減少復發幾率。保證患者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首先,要固定飲食的時間,保證定時、定點進行就餐,不能讓患者無規律地隨時就餐,以降低復發癥的概率。其次,要控制患者每一餐的就餐量,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嚴格禁止患者暴飲暴食或拒絕進食,從而保證患者身體的健康狀況。最后,醫療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的飲食,營養搭配合理,滿足當前身體的需要。另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謹記患者的禁忌食物,并及時的提醒和叮囑患者以及其家屬。同時,要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如對動物蛋白質等部分營養物質的攝人進行限制,限制高鈣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巧克力、含鈣多的堅果,限制草酸含量多的濃茶、菠菜、番茄、土豆、蘆筍等,禁止飲酒、喝茶,在患者三餐的食物中,多加人一些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類似于白菜之類的蔬菜,要增加水果的食用量。另外,應避免油炸、酸辣、油膩等食物,以清淡、含鈣量小的食物為主,禁止豆制品的攝人。 (2)對照組:該組采用一般的醫療護理方法,即醫院醫療護理與自我恢復共同進行的方法。醫院醫療護理:主要是提供一些日常的身體健康狀況檢查,以及一些突況的處理。醫院的醫療護理除了強調患者多飲水,保持每天的飲水量>2500ml,并不做其他任何的護理指導,如飲食方面的干預等(尤其要注意的是試驗結束后給對照組補上試驗組的干預內容)。自我恢復:醫院不做相關的健康護理指導,由患者根據自身情況,以及其家屬的日常生活經驗,來調整生活狀態,改變生活習慣,從而提高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加快自我恢復的進程。

2. 護理效果調查:保持電話隨訪:隨訪時間分別為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于規定時間各隨訪1次,調查清楚患者的身體狀況。如有需要,或是條件允許,可進行回訪。囑咐患者定時來本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如要求患者3個月后,前來我院門診部進行B超以及尿常規檢查,直至1年后再進行復查1次,以確定其身體狀況以及恢復的情況。根據醫院存檔,對患者的病歷情況、臨床資料等進行歸類整理,為接下來的對比分析做準備圖。?在整個護理與視察的階段結束之后,要及時收集患者及其家屬對本院醫療護理情況的意見反饋,從患者的角度了解醫療護理的臨床效果。

3. 護理效果分析:此次效果評價的指標:尿液中鈣及堿缺乏的含量m(mol幾)、血液中LDH和GOT的含量,以及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組織一批較為成功的醫學工作者,對該調查研究的調查結果,進行科學的探討與分析,從而探索出飲食指導在醫療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视频 | 青春韩国无删减版电影在线观看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五月天丁香婷婷网 | 福利在线观看 | 女生宿舍2清韩语中字 | 国产真实各种门事件网站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 5月丁香6月婷婷 | 国产成人aa免费视频 | 国产日日干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级播放 |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 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殴美性生活视频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 aa视频在线 | www.久久久 | 偷拍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 日本高清色惰www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软件 | 免费靠视频完整版 |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 欧美69色|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 日韩毛片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 老女人网站 |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中文字幕 | 99re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小视频 | 欧美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