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旅游文化創意設計優選九篇

時間:2023-11-15 10:12:3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旅游文化創意設計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旅游文化”是社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逐漸被大眾群眾所認可,堅持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是必然趨勢。結合湖湘旅游文化發展趨勢,總結英國旅游產品設計特色,對本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

旅游文化;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啟示

“文化元素”是許多創意設計常用的手法,借助朦朧感作為藝術表達范疇,產品設計時可以拓寬個人的主觀思維,將個人已經融入文化創意展現中,也可以靈活地體現出個人思想的內在蘊涵。湖湘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要綜合國外文化概念元素,吸取西方國家創意設計理念,助推本國產品設計革新與發展。

1湖湘旅游文化

旅游產品設計領域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不僅是產品研發,創意傳媒、市場規劃、企業經營等均會遇到不同形式的產品設計內容;這些都是系統性地產品設計過程,文化創意里也要灌輸系統性思維,展現出個人主觀意識的綜合融入,讓產品形式變得更加優越。對湖湘旅游文化產品的開發及其包裝設計的色彩、圖案、材料等方面必須融入湖湘地域文化特色。只有挖掘湖湘文化歷史。提取文化特色才能突出湖湘旅游文化產品的特色。提高湖湘旅游文化產品的作用、設計品位及市場競爭力。

2英國旅游產品設計特色

人是感性的,很多設計師都是在觸景傷情時激發了設計靈感,借景抒情以表達出個人情感意識的變遷,并且在作品中逐一展現出來。創意產品設計是傳統的產品設計重點放在設計、制造和保養上。英國作為西方的浪漫之都,其在旅游產品設計方面尤為重視“創意”的靈活應用,彰顯出西方國度的文化特色。結合英國旅游產品設計現狀,其主要特色包括:

2.1傳承性

英國旅游產品設計中,除了從早期產品設計中體會文化創意外,現代產品設計開始注重個性化改造,倡導自主創新模式的普及應用,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思維意識,表達了對客觀事物描述的各種看法。現代產品設計是需要創新改革的,只有堅持與時俱進原則,才能顯現出各種文化意識的內在含義,讓作者有足夠的思維空間進行創造。

2.2系統性

英國旅游產品設計注重社會性意識變遷,主張把最新社會動態作為主觀意識進行表達,進而體現出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的相互融合,表現出了社會思維與主觀思維的相互統一性。任何一種產品設計都是在交替變化的,新產品設計與研發要有其系統性標準,才能適應產品設計的要求,讓產品作品主題表現得更加清晰,最終提升了產品設計的藝術價值。

2.3人文性

創新是推動時展的先進動力,任何事物只有堅持創新改革,才能體現出其時代價值,才能彰顯出社會變革的主流趨勢。基于文化創意表達情境下,英國設計師要注重創新思維的靈活應用,在遵循客觀事物規律基礎上表達個人思維,讓個人主觀意識在產品描述中得到體現,設計出更加優越的作品。

3對湖湘旅游產品設計的騎士

現在的創意產品設計的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有很多根本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其中,產品類型分布不平衡,多數創意產品集中在飾品,小型家居用品,以及藝術品方面。未來,湖湘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要結合英國產品設計的傳承性、社會性、人文性等特點,開辟出更加優越性的創意設計平臺。

3.1明確文化意識

產品設計是各種文化創意描述,需要主觀意識元素作為支撐,才能對客觀事物產生明確的認識,寫出符合客觀事實的產品內容,這是現代產品設計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產品設計中文化創意也是設計靈感的主要來源,什么樣的意識,決定著最終的設計思路,作者要肯定主觀意識的應用價值。任何一種文化創意都是以主觀思想表現出來的,產品設計過程也有其思維性、邏輯性,才能筑造出多個不同的作品形式,表達了個人對產品設計內容的綜合認識。

3.2跟隨時代變遷

現代產品設計領域逐漸倡導先進思維模式,以個人主觀能動性為中心進行產品設計活動,可以很好地刺激設計者完成產品設計活動,將個人思維理念融入作品里。隨著社會旅游事業快速發展,人們對產品設計的定義更加寬泛,不同時期所體現出來的設計思維也不一樣。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文體產品設計范疇,其都離不開文化創意的主觀表達,這是設計者主導地位的根本表現。

3.3挖掘本土特色

“本土元素”是許多大師的常用手法,現實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某一物,都是情感的觸發點,很容易被眼前事物所感觸,進而對個人情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恰恰是作者個人主觀意識的表達,將其用文化創意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體現出來。當代產品設計具有明顯的技巧性特點,采用某一種產品設計方式作為文化創意表達途徑,這決定了產品設計過程要堅持文化創意的多樣性組合,采用不同語句方式組合成產品設計語言環境。

4結論

產品設計源自于社會文化創意,吸取了民族在社會變革歷程中的精神產物,表達了個人在產品設計者的主觀變化。結合英國創意產品設計特色,湖湘旅游文化設計中要注重產品設計意境、產品蘊涵的靈活應用,這也是產品設計文化創意表達的一種方式。

作者:葉菡 單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第2篇

文化創意社區主要以特定的文化為基礎,不斷發展而來的一種文化形式。文化創意社區的組成部分除了社區的居民,還有創意階層以及由包括產業部門在內的生存部落。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創意社區的期待值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相關部門也逐漸開始提出構建文化創意社區模型的想法。文化創意社區的模型實際上就是將相關的文化內容進行提煉,之后再把提煉的內容進行重組,從而形成相對應的文化子系統,最終構建出一個內容豐富的文化創意體系。文化創意社區模型的建立對于當地的旅游存在很大的利用價值。

一、文化創意社區的提出

文化創意社區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能夠有效地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積極的推動社會公共空間的構建。但是,近年來在很多文化創意社區出現了多起惡性事件,并隨著時間的發展持續發酵,這使得人們對于文化創意社區的存留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疑惑。人們開始認為文化創意社區實際上與本土的文化產生了沖突,這種文化實際上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形式。讓相關人員不得不思考文化創意社區存在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現在所存在的這一問題實際上是文化創意社區能否繼續有持續發展的關鍵。實際上,文化創意園區的發展起源很早,創意園區的發展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二戰時期,那一階段的歐洲各國對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有較大的追求,從而出現了很多的文化創意社區。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戰爭之后的社區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混亂,城鄉之間的文化建設差距也變得越來越大。一般來說,二戰時期的文化創意社區包括商業、住宅以及教育等功能,各個方面高效協同發展,保證文化創意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的發展,在新媒體行業之中也開始得到普遍的應用,這對于文化創意社區的建設帶來了較大的促進作用。文化創意社區已經能夠結合互聯網+的發展形式發展,將文化創意社區逐漸的向多種新興的創意產業方向發展。在這一前提之下,文化創意社區的發展方向呈現出多樣化,文化創意社區的用途也變得更加廣泛。

二、構建文化創意社區的模型

社區的主體是人,只要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能夠被稱之為社區。但是文化創意社區的概念卻有很大不同。文化創意社區實際上是在社區的基礎之上添加了某種特定的文化,以文化作為最核心的發展要素形成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文化創意社區最注重的就是文化,文化可以作為社區發展最主要的資源,特別是對于擁有特色文化的區域來說,文化與實際的經濟水平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創意社區作為一種新興的社區形式,以其獨特的形式存在著。文化創意社區的文化并不單一,其涵蓋的內容范圍非常廣,可以是經濟方面的創意、可以是社會生活方面的創意還可以是環境方面的創意。如果能夠在種具有特定形式的文化社區中生活,就會輕松自如的將自身融入到本區域實際的經濟和社會的生活中去。在社區之中會時刻的感受到社區內的文化,并且被特定的文化表現形式吸引,并且快速的融入到實際的文化創意社區的生活中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對于一個文化創意社區來說,能夠擁有其地方特色文化的內涵,是社區發展的關鍵。然而,想要建立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社區,卻要遵循一定的步驟。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對本地的文化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對于文化特征明顯的地方來說,能夠快速的對于本地的文化開展探究。但是對于地域文化特征不明顯的地方,就需要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和分析。構建文化創意社區除了要對文化進行研究和分析,還要對所搜集的文化進行整理和歸納。將本地文化最關鍵和最具特色的方面進行整理。之后對整理歸納之后的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可視化的編輯,通過制定相應的具象符號構建出一個基本的文化體系。文化之所以能夠被稱為特色文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文化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文化體系也具有一定的主體、基調以及LOGO。這一系列符號的建立能夠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并且將其作為一個文化創意社區的代名詞。在文化創意體系建立之后,再將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實際的傳統文化之中,將傳統文化向著創意文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一個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創意文化,使傳統文化向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發展。在文化創意社區建立的最初始階段,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文化體系。在這一基礎之上不斷的發展,根據相應的文化內容創造出多種文化產業的創意形式,直至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經濟發展體系。在這一基礎上,需要將文化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和開發,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文化發展體系,建立相關的社區文化,將相應的文化資源與特定的元素相結合運用到實際的文化創意社區的發展之中。文化創意社區的存在有利于區域文化資源合理運用,也是區域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的關鍵要素。這一文化表現形式對于具有特色的文化來說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對于區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特色文化的開展,除了能夠融入到社區文化的發展之中,還能夠延伸到社區文化的發展之中,最終形成一個具有文化創意的社區形式。其文化創意社區的模型如下圖所示。

三、文化創意社區對于旅游的價值

文化創意社區的存在一般都是以社區的發展為基礎,將傳統的社區進行一定程度的文化創意改造,最終形成一個具有特殊意義以及特定表現形式的社區模式,經過一系列的創意表現來吸引大量的游客,促進社區旅游行業的發展。一般來說,具有旅游功能的文化創意社區主要說的是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化創意社區的形式的內容主要有:家庭辦公的藝術形式和LOFT的藝術形式。這兩種形式的創意文化都受到了人們的擁護,文化創意社區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已經變成了城市旅游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來說,游客對于新型文化持有一種好奇的態度,對于新鮮的文化和內容會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事實上,這都是游客進行觀光和消費的主要原因。我國現階段有很多的文化產業園,并以其獨特的形式存在著。比如,在北京的798藝術區是北京市最早的文化創意社區。名氣越來越大的同時,這一藝術區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區域,更多的商業和其他形式的文化開始融入到其中,漸漸變成了一個時尚的旅游地點。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傳統的旅游項目所占的比例已經遠遠的低于創意文化產業園區的旅游所占的比例,不管是人流量還是實際的旅游收入都有較大的差距。由此看來,文化創意社區的發展對于旅游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對于旅游的文化價值

文化創意社區最主要的價值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特點和代表性,文化是創意產業最為核心的一個部分。文化創意社區在選址時會將很多已經被廢棄的工業遺址重新的利用起來。將原始的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和利用,使實際的使用功能無限的放大,最終達到一個讓人滿意的效果。事實上,這一文化創意社區的表現形式是非常獨特的,不但能夠將之前的資源重新的利用,還能夠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一個獨具特色的新形式。在特定的文化創意社區中,通過對相應的建筑進行改造,能夠直觀的感受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價值。此外,現階段很多的文化創意形式都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最新表現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傳遞出去,同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參觀。由此看來,文化創意社區的發展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以及一個城市文化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對于旅游的體驗價值

體驗是人們在旅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存在于游客以及旅游地點本身之間。一般的游客對于旅游只停留在感官,藝術創意社區只能夠給他們帶來最基本的審美體驗。但對于具有一定經驗的游客來說,關注的確是實際的旅游價值。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更加高級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夠有所感悟。

(三)對于旅游的經濟價值

文化創意社區之中如果作為景點對外開放,不可或缺的就是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手工工藝品,這也能夠將其進一步升級成為具有某種特定含義的旅游商品,從而為社區的發展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實際上,很多時候游客會被很多獨特的藝術品所吸引,即使花費多也要購買具有一定價值的作品,這對于具有特殊含義的藝術品的交易數額有一個很大的促進作用。文化創意產業社區并不是真正的將旅游作為最終的目的,而是通過這一特定的形式將文化與其相對應的文化價值進行不斷地宣傳和推廣,從而將文化的價值不斷地體現出來,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同時逐漸的形成一個新型的旅游景點。近幾年來,我國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增大了扶持的力度,這對于文化創意社區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并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學習,感受文化創意社區所帶來的震撼。文化創意園區的存在具有一定得優勢,游客在進行游玩的同時,應該維護社區內文化的氛圍,保護相關的設施,保證文化產業園區旅游業的不斷發展。

四、結語

第3篇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必須解決的三大困局

戰略定位多元,但文化主題定位缺失

海南省委、省政府組織編制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戰略定位: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但通篇很難看出有統一的文化主題定位,以及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具體布局。文化主題的定位,實際是差異化戰略的實施。比如,一提到澳門或者拉斯維加斯,大家就知道是賭城。雖然,澳門和拉斯維加斯不僅僅有賭博,但它們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突出了賭博主題的文化定位。而海南提出的建設國際旅游島,這是不適宜用作主題文化定位的,內容太寬泛,而且不具有文化美感,缺少直接關聯的聯想性。可以想象,一提到海南,就讓人想到“國際”,這是多么乏味的事情。由于文化主題的缺失,必然導致文化創意產業布局的落后。沒有了主題,何談布局。搞幾十個特色旅游小鎮以及各種主題公園,不僅無助于主題文化建設,一定程度上是對主題文化的削弱。沒有主題的百花齊放,最后只能是弄成大雜燴。而且,顯而易見,特色旅游小鎮以及主題公園,不僅國外,內地各省份早已形成氣候。搞這些東西,只能是步人后塵,要引領國際旅游潮流的難度可想而知。

教育基礎薄弱,且本地人口文化素質較低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是一項長期而龐大的工程,缺資金,沒關系,幾千億的熱錢“瞬間”就可以涌進來;缺硬件,也沒關系,高樓大廈幾年也就起來了;但是缺素質,就沒那么簡單了,不是瞬間,也不是幾年的事情。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面臨的最難解決的問題,還是教育基礎薄弱,本地人口文化素質較低的問題。現實情況是,海南的教育發展相對滯后。2008年高中教育毛入學率為60.18%,低于全國14個百分點;高職高專院校中“雙師型”教師僅占專任教師的18.59%;民辦學校在校學生數僅占各級各類在校學生總數的16.7%。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在農村勞動力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12%,初中占30%,小學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數的地區,要實現旅游要素品質的國際化是相當困難的。

樓市調控難,房地產“綁架”海南

毋庸置疑,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實施以來,引起世人最為關注的,不是海南旅游,而是海南的樓市。僅在國務院批準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后5天內,海南全省商品房銷售量就超2008年全年銷售量總和的171.12億元。而海南省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總體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之前,為防止海南房地產開發一哄而上,出現新的泡沫,于1月15日決定全面暫停土地出讓和審批新土地開發項目后,房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應聲跳漲,海口、三亞及瓊海等地房價甚至一日一價。媒體報道稱,至少有6000億元資金加速流入海南樓市,并推動當地房價瘋狂飆升。其實,在此之前,雅居樂、富力、萬科、魯能、保利、綠城、華潤、中信、中體等逾百家知名房地產開發商早已提前進駐海南“跑馬圈地”,完成了戰略布局。與各房地產開放商的大量圈地相比,目前,海南的土地總面積約354萬公頃,尚未開發利用的土地只有26萬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可供出讓的土地減少、國際旅游島概念的推出使得海南土地市場日益升溫,樓市調控更加困難。海南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分析認為,海南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突出,房地產投資比重過大,經濟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過度依賴房地產的發展。房地產開發商的布局,早于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布局,這是既成事實;房價高位運行,也是既成事實;可供出讓土地減少,也是既成事實;地方經濟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過度依賴房地產的發展,也是既成事實。如何擺脫房地產“綁架”魔咒,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必須面對的問題。

以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突破口,尋求困局突圍

海南省是最大的經濟特區,實際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處在知識經濟增長階段的時代大背景下,面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大好時機,如果海南仍然按照別人的發展模式走老路子,開始主要依賴旅游,之后則是靠房地產,不截彎取直,另辟蹊徑,實難找到突圍困局的突破口。

從內生增長理論的角度來看,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即是以文化為基礎的創意,以創意為核心的產業。創意產業是20世紀末期興起的新型產業,現在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并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已被世界各國公認為“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朝陽產業”。 從國內來看,上海等地已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走在了前列。從海南的實際來看,當前正是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有力時機。海南國際旅島建設政策的出臺,這是利好的大環境。同時,海南文化主題缺失,人口文化素質較低,以及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所產生的發展困局,這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客觀需要。海南文化主題缺失,是影響國際旅游島建設長遠發展的核心因素;本地人口文化素質較低,則是海南歷史積累、長期形成的,影響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基礎因素;房地產對海南的“綁架”,則是影響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主要因素。這三大困局的解套,必須放在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順應歷史潮流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以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突破口,尋求困局突圍。

第4篇

作為民間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剪紙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2003年被列入“中國民間十大文化遺產搶救工程”,2008年,中國剪紙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遼寧省岫巖、新賓、北鎮、本溪等地區都有大量豐富特色鮮明的滿族剪紙作品。這些作品涉獵的范圍很廣,有關生命生存、種族繁衍、圖騰崇拜、、風土人情、文化藝術等,經過歷史的變遷與滄桑,逐漸變成抽象的文化符號。薄如蟬翼的剪紙,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文化創意語境中,滿族剪紙文化能夠為旅游產品設計提供重要的文化資源,通過提煉傳統文化的設計元素和符號,對傳統剪紙產品進行旅游文化主題改造和產品創新,開發符合現代審美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將文化資源轉化成為文化資本,逐漸發展形成一個生產、推廣、銷售一體的文化創意產品行業鏈,形成可持續的文化創新和旅游發展模式,有利于促進發展遼寧文化創意產業,也能促進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2]。

二、滿族剪紙文化的內涵與價值

1.獨特鮮明的滿族文化內涵

滿族剪紙處于特定文化生態環境中,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的是滿族人的生活習俗、信仰崇拜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漢族和其他地方的剪紙有很大區別。岫巖、本溪等地的滿族剪紙造型粗獷、樸拙、單純,表現主題有喜聞樂見的福、壽、娃娃、魚等,有漁獵時期與生活關系密切的虎、鹿、熊、豹、馬、野豬等,北鎮醫巫閭山滿族剪紙還鮮明的體現著薩滿文化中的山林崇拜和祖先崇拜觀念。剪紙作品中的佛托媽媽、大翻嬤嬤、媳婦人替身、拉手大翻車、宇宙樹、通天樹也都極具濃郁的滿族特色。新賓滿族剪紙多以滿族、民間傳說故事、人生禮俗、花鳥草蟲等為主要表現內容,它融剪、說、唱于一體,藝人在剪紙的過程中,或哼唱滿族民歌,或講述滿族故事,還經常使用滿文為創作元素,形成獨特的表現內容和藝術風格。這些不能替代的滿族剪紙文化作品,對于旅游者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2.多元、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

滿族剪紙不但內涵極其豐富,而且表現形式多樣。北鎮滿族剪紙在構思塑造中多以弧線、直線為主,很少精雕細刻,作品大刀闊斧,不描不畫,不打底稿,一氣呵成,手法采用折疊對稱等方法,頭梳“上抓揪”的“嬤嬤人兒”,身上帶有各種怪異圖案的生殖女神,身披柳葉的“媳婦人”頭梳滿族的特有發式大翻車,身穿旗袍,腳穿盆底鞋的姑娘等都充分反映滿族民間剪紙特有的率真、粗獷、渾厚的民族風格[3]。岫巖滿族剪紙多用平常的剪刀,極少用刀刻,有的甚至用香火燒洞刻畫動物的皮毛,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手法以鏤空、成片為主,造型夸張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新賓滿族剪紙形式多樣,分為單紙剪、雙紙剪、立體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煙熏剪、火頭燒烙剪和吊線動畫剪等,材料除了紙,還選用皮革、魚皮、麻布、樺皮、苞米窩兒、紅辣椒、樹葉、布、綢等薄片材料進行剪貼加工,有時還根據畫面需要,靈活運用煙頭、香頭或木炭燙出點、線,增強作品的表現力。

3.豐富的文化附加值及較高的經濟附加值

在文化生態已經發生巨變的今天,剪紙作為重要的滿族“文化基因”,縱向貫穿滿族整個民族發展史,體現著深厚歷史底蘊,橫向涉及滿族的生活方式、、習俗禮儀等各方面,文化空間極其廣泛。在旅游文化創意語境中,要獲取靈感和產品設計理念,必須注意基因改良重新建構的問題,對滿族傳統剪紙進行旅游文化創意產品創造的轉化,實際上就是文化符號轉化為文化資本的過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滿族文化傳統符號與價值系統經過改造,變成有利于創意變化的資本,成為具有嶄新表現形式的特色產品,以新的載體繼續保存剪紙的精髓。經過文化創意的產品既帶有民間藝術的鮮明特色,又能展現生命力豐富的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提高遼寧旅游知名度,擴大影響。另外,滿族剪紙對滿族民俗文化意蘊的深層次展現使其具有更加鮮明的個性、差異性及壟斷性,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能夠充分發揮旅游紀念品的紀念功能。剪紙藝術的材料方便、成本較為低廉、時間靈活,無場地限制,也不需要太多設備投資,通過制作者的創作,本來普通低廉的紙張就可以身價百倍,從這一角度講,也具有較高的經濟附加值。

三、滿族剪紙旅游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與傳承實踐

1.遼寧滿族剪紙文化產品開發與傳承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遼寧滿族剪紙文化產品開發與傳承呈現出重視傳承保護,旅游文化產品開發不足的狀況。在筆者列舉的特色滿族剪紙分布地區,政府都比較重視剪紙藝術的保護,將其納入文化建設工程,從規劃、投入、宣傳等方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北鎮縣文化館、站組織開辦滿族民間剪紙學習班,聘請老民間剪紙藝人講課,培養一批年輕有文化的業余剪紙創作人才。同時也調動社會積極性,形成剪紙文化產業化管理,打造剪紙文化品牌,采取企業冠名宣傳北鎮、振興北鎮經濟發展,實行市場化的經營途徑。北鎮還將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引入了課堂,編印完成全國首部滿族剪紙鄉土教材《滿韻清風》,北鎮全市25所中心小學、56所村小學、20所中學、兩所高中先后開設剪紙課,設立剪紙活動室,經常舉辦學生剪紙大賽,激發學生們學習剪紙技藝的熱情。岫巖縣也建立了12個鄉級剪紙基地,與莊河市文化館舉辦剪紙聯展。2004年底還出版了《岫巖滿族剪紙藝術作品集》,建立挖掘、搶救、保護岫巖民間剪紙的組織機構,普查、搜集、整理剪紙藝術遺產,建立民間剪紙遺產資料庫。新賓縣在永陵鎮開設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民間傳統文化為宗旨的新賓滿族剪紙手工特色工坊。本溪早在2012年就建立了剪紙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個以滿族剪紙創意、生產、展示、銷售、體驗為主體的創新型、創業型、創意型文化產業園區,曾多次舉辦中國剪紙創意文化節等活動,將“剪紙”等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將傳統藝術創作與多種產業形態相結合。關于滿族剪紙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凸顯很多問題,例如產品粗糙、單一、廉價,具有地域風格和歷史傳承特色的剪紙在旅游市場、文化收藏市場和禮品市場上比較少見,產品設計與需求脫軌,剪紙作坊規模小、開發資金不足、宣傳力度不夠、缺乏創意產業人才等,都需要時間妥善解決。

2.滿族剪紙旅游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與傳承建議

第5篇

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提出價值鏈的概念,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①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主要分為基本活動環節和輔助活動環節兩部分,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旅游文化產業的價值鏈同樣也是由輔助活動環節和基本活動環節共同構成的,但和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模型有本質的區別。旅游文化產品從開發、規劃、生產、銷售到售后服務等過程均有別于一般商品。與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活動相比較,旅游文化產業價值鏈活動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理論研究的對象是有形產品的生產企業中,在新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售后各個環節的增值。而旅游文化產業屬于無形產品行業,產品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沒有產品儲存這一環節。(2)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研究主要是以企業盈利為最終目的,使得企業在開發、生產、銷售、售后各環節獲得最大程度的增值。而研究旅游產業價值鏈最終目的除了企業自身經濟效益外,還要兼顧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利益。(3)旅游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具有同步性。比如表演類、影視類的文化旅游資源在表現形式上比較特殊,生產和消費者消費、使用是同步的。這就決定了在旅游文化產業整個價值鏈開發中必須重視生產環節的質量把關。(4)外部后勤的地位相對薄弱。在傳統行業中,產品的集中、存儲、配送等后勤作用十分重要,而旅游文化產品具有無形性、不可儲存性、同步性等特點,旅游客源的流動代替了傳統行業產品的流動模式,因此旅游文化產品的存儲、配送環節地位相對薄弱。

2我國旅游文化產品貿易的現狀

我國當前旅游文化產品競爭力比較弱,貿易主要集中在價值鏈低端,尚未形成完整的價值鏈體系,整體水平比較低下。(1)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產品制造、生產占主導。從我國旅游文化產品貿易構成來看,主要出口以工藝品及雕塑、裝飾品、印刷品等為主。從貿易方式來看,旅游文化產品出口是主要以加工貿易的方式實現的,也就是定牌生產和貼牌生產,為國外公司做“OEM”。這說明我國旅游文化產業價值鏈的增值集中在生產制造這個環節。這確實與中國作為一個有最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這一地位不相宜。(2)旅游文化產品貿易價值鏈結構單一。旅游文化產業核心價值鏈是文化產品的內容創意、營銷等非生產部門。但處于核心價值鏈的行業,如創意、開發設計,售后等行業的衍生產品較少,且結構單一。例如廣西桂林《印象•劉三姐》大型山水實景演出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票房收入,與之相關的產業發展落后。可見,旅游文化產品上游的金融服務、相關產業、衍生產業發展很不完善,旅游文化產業價值鏈結構單一。

3基于旅游文化產業價值鏈理論促進旅游文化產品貿易

根據上述對旅游文化產業的價值鏈分析可知,產品創意環節和產品營銷、售后環節的附加值比較高。而生產、加工制造環節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如果一個產品想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比較優勢,必須向價值鏈高端擴展。

3.1豐富處于價值鏈高端的創意內容

由于文化產品的特殊性,它在生產中包含人們給它賦予的精神內容,所以旅游文化產品的核心是創意。一個旅游文化產品所包含的創意內容是它能給人帶來的精神共鳴才是旅游文化產品主要賣點。所以提升旅游文化產品在價值鏈的附加值,其首要問題是要用創意吸引人。能讓消費者記住的是那些具有較高創意內容的文化產品。那么如何促進旅游文化產品內容創新?首先加強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創意是人的創造,即挖掘出別人尚未挖掘出來的潛在消費者需求。摒棄對文化產品的偏見,完善旅游文化產業創意人才的激勵機制,第二,汲取外來文化之精髓。優秀的人類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文化產品創意過程中,在本國文化基礎上借鑒外國優秀的文化,并做全面積極的演繹。以美國著名動畫電影《功夫熊貓》和《花木蘭》票房的大獲成功為例,這兩部電影的主角熊貓和花木蘭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經過美國電影創意人員獨特的創意和包裝,最終《功夫熊貓》和《花木蘭》是美國的。

3.2促進旅游文化產品的衍生品開發

旅游文化產品的制造、生產處于價值鏈的低端,但衍生品開發已成為該產業利潤再創造的源泉,該環節可視為處于價值鏈的高端。當前,國內旅游文化的衍生品開發則過于保守,放棄了很多的增值機會。例如,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華特迪斯尼公司如今很多業務,如主題公園度假村、消費品和媒體網絡其實都是在影視娛樂這部分業務基礎上推出的衍生產品進行再次銷售的。衍生產品的銷售使迪士尼公司獲得的收入遠遠高于文化產品本身的貿易收入。

3.3重視營銷和售后環節,延長價值鏈

延長的產業鏈獲得的收入遠遠高于文化產品本身的貿易收入。建立聯合推廣營銷機制,在國內外主流媒體,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客源地集中開展品牌形象宣傳活動。品牌精神來源于對旅游文化產品的營銷,并且旅游文化產品的營銷和售后會給旅游文化產品帶來較高的附加值,可以加深對旅游文化產品的品牌延伸,延長產業鏈。例如,海爾是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公司推出“您只要打一個電話,其余的事由我們來做”的星級服務長期對公司必將帶來無形的收益。

3.4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資金支持和知識產權保護

第6篇

一、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是基于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集成人類理性思維和藝術性思維,在表現形式上、創作過程部分或全部依靠數字科技手段的新藝術形式,稱為計算機生成藝術或計算機圖形藝術,簡稱為CG(ComputerGenaratedArts或ComputerGraphicArts)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受控于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工業設計和信息設計在表現形式、表達內容和傳播形態上密切相關。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成熟,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開始走進藝術領域,促進了藝術發展,更新了藝術的表現形式。數字媒體作為新興的藝術形式在數字化時代得以普及和繁榮,以其數學化技術特征和交互性傳播特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具有可實現信息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和藝術性的溝通的優點,已全方面滲透至包括攝影、攝像、電影、電視、報紙、書刊、動畫和網絡等各種媒體和包括傳統繪畫、平面設計、展覽展示、建筑和工業設計、旅游業、咨詢業、計算機游戲及遠程教育等信息服務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公共媒介系統。作為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新興藝術形式,歸屬于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具有獨立的藝術形式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具有創作工具數字化、作品展示交互性、作品呈現多樣性、表現題材廣泛性和藝術傳播大眾化的特點。

二、旅游文化傳播

旅游是指旅游者離開定居地,為體驗不同文化和經歷,本著對另一個地方的向往,選擇去這個地方旅游,以實現認識這個地方的目的。旅游過程中,除了對旅游地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色、人文特色和歷史遺跡等觀光外,對旅游地文化的認識和傳播逐漸成為旅游者的新追求。正是這種新需求,有利于推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這也是旅游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和理想境界。深挖旅游地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是旅游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旅游文化與旅游活動同步產生,但被得到關注和重視僅有20多年的歷史。旅游文化被晏亞仙先生在《旅游文化管見》中被完整定義:是基于區域規劃和建設思路,以山水景等自然景觀和文化傳統為框架,以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精神文明為內容,以文學、藝術、展覽和科研等多種途徑為手段,為國內外廣大旅游者服務的綜合性活動。如果說旅游的靈魂是文化,那保證旅游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關鍵就是傳播。旅游文化的傳播貫穿于整個旅游過程,傳播的內容主要包括山岳景觀文化、水景觀文化、生物景觀文化和特異景觀文化等自然景觀文化傳播,人文景觀文化傳播,包括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社會景觀文化傳播及企業文化傳播等。旅游文化的傳播者可以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等旅游主體,也可以是旅游社和旅游地職能部門等旅游中介。其中旅游者既是旅游文化的傳播者,向旅游地居民和來自其他旅游居住地旅游者傳播自己居住地的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接受者,可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和其他游客的文化傳播。隨著數字化信息社會的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數字媒體業已為旅游業中重要的信息傳播媒體,旅游文化呈現出視覺化傳播和媒介化傳播時代特征。一方面,可以為旅游者提供豐富多元、生動形象的視覺化旅游文化信息內容,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且以旅游者角度出發,提供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和接受方式的信息,提供個性化的旅游文化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媒體的傳播作用,實現有效的旅游文化傳播。

三、數字媒體藝術對旅游文化傳播的影響

旅游文化的傳播是不同地域間景觀、人文、社會和民族文化等文化信息的流動,數字媒體藝術的興起和發展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文化旅游者及傳播效果等方面均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滲透至旅游文化傳播的各個角落,在傳授關系、傳播形式、傳播媒體、傳播效果和傳播意義等方面產生了下列的影響:

(一)傳授關系依托于電視媒介和平面印刷媒介的傳統旅游文化信息基本上屬于被動型媒體,信息和旅游者形成的是給予與被給予的單一關系,旅游者僅可以被動接受信息。基于主動化傳播是傳播的重要屬性這一思想,數字媒體藝術介入下的旅游文化傳播以其強大接受力和傳達效果實現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主動傳播。旅游者可根據個人情況和實際需求選擇旅游文化信息,從灌輸式傳輸的消極接受過程到互動雙選的主動參與過程,通過雙向溝通、合作、互動和反饋過程,旅游者從傳統的旅游文化接受者角色主動轉變為旅游文化的傳播大使。基于數字技術數字化和高容量的特點,數字媒體藝術增強了旅游文化傳播的時效性和豐富性,打破了旅游文化傳播的時空性。旅游文化的傳播作品的制作過程中,從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中均采用數字化形式和數字設備完成,利用計算機將實拍素材和圖像合成實現非線性自由編輯,經數字保存、壓縮和傳輸技術完成高質量影像作品至旅游網站、旅游電子地圖、旅游電子雜志、網路虛擬旅游等數字終端設備上,均以數字化的形式打破了旅游文化傳播的時空性。

(二)傳播形式無形的旅游文化經數字媒體藝術視覺聽覺綜合處理后,具有多感官體驗的綜合表現,有利于實現旅游文化信息傳播的最好傳播。基于數字技術和創意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可以增強旅游文化的視覺感知,加之文字、聲音、圖片和影響等新型形式組合的巧妙使用,不僅有助于增強旅游者對文化信息和內涵的視聽感官效果,而且會以全面化和立體化,具感染力和影響力的效果,吸引旅游者以主人翁身份參與旅游文化傳播活動,開闊旅游文化傳播新視野和高效互動性。新數字媒體介入下的旅游文化傳播中,藝術創造過程中采用的非線性數字技術及多層面性、大發散性思維模式,集自然、社會和環境等各種因素綜合考量,依賴于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實現平面、三維、靜態和動態的數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圖像、圖形、影響、文本和音頻等多種組成的表現形式,開闊想象力和創意思維,帶來更具表現力和傳播力的作品,維性的創意設計語言集中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對傳播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對傳播內容的印象、識別度和記憶度。

(三)在傳播媒體上,實現了多媒體的整合傳播和新舊媒體的延續與共融基于計算機虛擬完成平臺和資源的整合,打破傳統媒體各自為政的格局。在結構上,通過調研各媒體的優劣,優化組合,借助統一的數字形式整合眾多單一的傳統媒體為一個多元媒體組成的擴媒體傳播平臺,即數字傳播媒體。在功能上,數字媒體集成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途徑,構建了高效、高容、多元的傳播方式,徹底打破時空限制,方便旅游者自主選擇。新媒體的出現并不會完全取代舊媒體,舊媒體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反而會在新的數字環境下繼續適應和演進。一方面,考慮到年齡較大的群體對新媒體的尚未充分適應,另一個方面,在數字媒體的幫助下,傳統媒體也實施了相應改革,在內容制作和傳播方面全面實現數字化。

(四)傳播效果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數字媒體藝術這種生動有趣的形式引起了旅游者的注意。數字媒體藝術多元化的設計幫助旅游者選擇性理解,充分挖掘和彰顯了人文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以通俗易懂方式幫助旅游者順利讀懂人文景觀文化。數字媒體藝術通過多種手段加深旅游者選擇性記憶,幫助旅游者多記住有意義的旅游文化信息,同時忽略或抑制不友好的旅游文化信息。新數字媒體介入下的旅游文化傳播中,藝術創造過程中采用的非線性數字技術及多層面性、大發散性思維模式,綜合考量自然、社會和環境等各種因素,依賴于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實現平面、三維、靜態和動態的數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圖像、圖形、影像、本文和音頻等多種組成的表現形式,開闊想象力和創意思維,帶來更具表現力和傳播力的作品,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對傳播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對傳播內容的印象、識別度和記憶度。

(五)傳播意義旅游本身是綜合文化需求、文化交流和人際交往的活動。基于數字媒體藝術的旅游文化傳播可以實現追求文化差異,領略不同區域人文差異,尋求文化認同,探索文化環境的跨文化交流。數字媒體不僅有利于信息高度溝通,加大對話時空密度,豐富溝通內容,更能保證文化交流的及時性、互動性、個性化、全面性和直觀性,盡最大可能避免跨文化傳播的障礙。作為貫穿于旅游全過程的旅游文化傳播,基于視覺形象的社會化和商業化行為,旅游文化實際上是每時每刻均有經濟和消費相關,數字媒體藝術促進旅游文化傳播的同時,也是基于數字媒體的方式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播新的旅游消費咨詢、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的過程。基于數字媒體藝術的旅游文化傳播改變了傳統旅游的模式,改變了破壞環境,破壞地方特色的粗獷式旅游模式。現代科技手段在旅游業的應用,保障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數字技術和傳播技術以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實現由傳統單向、靜態、被動的傳播方式到動態、交互主動的傳播方式的過渡,旅游者可通過網路自主在線觀看、下載保存和溝通分享旅游文化。數字技術可通過掃描、拍攝、模擬等重塑傳統傳媒手段無法還原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技藝民間音樂等即將消失或業已消失的旅游文化,不僅可以通過配合文獻解譯、現場解說和文書解釋為旅游者提供素材,還可以作為重要的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子孫后代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一睹歷史,實現旅游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延續。

四、結語

第7篇

一、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是基于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集成人類理性思維和藝術性思維,在表現形式上、創作過程部分或全部依靠數字科技手段的新藝術形式,稱為計算機生成藝術或計算機圖形藝術,簡稱為CG(ComputerGenaratedArts或ComputerGraphicArts)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受控于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工業設計和信息設計在表現形式、表達內容和傳播形態上密切相關。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成熟,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開始走進藝術領域,促進了藝術發展,更新了藝術的表現形式。數字媒體作為新興的藝術形式在數字化時代得以普及和繁榮,以其數學化技術特征和交互性傳播特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具有可實現信息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和藝術性的溝通的優點,已全方面滲透至包括攝影、攝像、電影、電視、報紙、書刊、動畫和網絡等各種媒體和包括傳統繪畫、平面設計、展覽展示、建筑和工業設計、旅游業、咨詢業、計算機游戲及遠程教育等信息服務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公共媒介系統。作為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新興藝術形式,歸屬于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具有獨立的藝術形式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具有創作工具數字化、作品展示交互性、作品呈現多樣性、表現題材廣泛性和藝術傳播大眾化的特點。

二、旅游文化傳播

旅游是指旅游者離開定居地,為體驗不同文化和經歷,本著對另一個地方的向往,選擇去這個地方旅游,以實現認識這個地方的目的。旅游過程中,除了對旅游地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色、人文特色和歷史遺跡等觀光外,對旅游地文化的認識和傳播逐漸成為旅游者的新追求。正是這種新需求,有利于推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這也是旅游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和理想境界。深挖旅游地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是旅游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旅游文化與旅游活動同步產生,但被得到關注和重視僅有20多年的歷史。旅游文化被晏亞仙先生在《旅游文化管見》中被完整定義:是基于區域規劃和建設思路,以山水景等自然景觀和文化傳統為框架,以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精神文明為內容,以文學、藝術、展覽和科研等多種途徑為手段,為國內外廣大旅游者服務的綜合性活動。如果說旅游的靈魂是文化,那保證旅游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關鍵就是傳播。旅游文化的傳播貫穿于整個旅游過程,傳播的內容主要包括山岳景觀文化、水景觀文化、生物景觀文化和特異景觀文化等自然景觀文化傳播,人文景觀文化傳播,包括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社會景觀文化傳播及企業文化傳播等。旅游文化的傳播者可以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等旅游主體,也可以是旅游社和旅游地職能部門等旅游中介。其中旅游者既是旅游文化的傳播者,向旅游地居民和來自其他旅游居住地旅游者傳播自己居住地的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接受者,可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和其他游客的文化傳播。隨著數字化信息社會的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數字媒體業已為旅游業中重要的信息傳播媒體,旅游文化呈現出視覺化傳播和媒介化傳播時代特征。一方面,可以為旅游者提供豐富多元、生動形象的視覺化旅游文化信息內容,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且以旅游者角度出發,提供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和接受方式的信息,提供個性化的旅游文化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媒體的傳播作用,實現有效的旅游文化傳播。

三、數字媒體藝術對旅游文化傳播的影響

旅游文化的傳播是不同地域間景觀、人文、社會和民族文化等文化信息的流動,數字媒體藝術的興起和發展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文化旅游者及傳播效果等方面均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滲透至旅游文化傳播的各個角落,在傳授關系、傳播形式、傳播媒體、傳播效果和傳播意義等方面產生了下列的影響:

(一)傳授關系

依托于電視媒介和平面印刷媒介的傳統旅游文化信息基本上屬于被動型媒體,信息和旅游者形成的是給予與被給予的單一關系,旅游者僅可以被動接受信息。基于主動化傳播是傳播的重要屬性這一思想,數字媒體藝術介入下的旅游文化傳播以其強大接受力和傳達效果實現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主動傳播。旅游者可根據個人情況和實際需求選擇旅游文化信息,從灌輸式傳輸的消極接受過程到互動雙選的主動參與過程,通過雙向溝通、合作、互動和反饋過程,旅游者從傳統的旅游文化接受者角色主動轉變為旅游文化的傳播大使。基于數字技術數字化和高容量的特點,數字媒體藝術增強了旅游文化傳播的時效性和豐富性,打破了旅游文化傳播的時空性。旅游文化的傳播作品的制作過程中,從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中均采用數字化形式和數字設備完成,利用計算機將實拍素材和圖像合成實現非線性自由編輯,經數字保存、壓縮和傳輸技術完成高質量影像作品至旅游網站、旅游電子地圖、旅游電子雜志、網路虛擬旅游等數字終端設備上,均以數字化的形式打破了旅游文化傳播的時空性。

(二)傳播形式

無形的旅游文化經數字媒體藝術視覺聽覺綜合處理后,具有多感官體驗的綜合表現,有利于實現旅游文化信息傳播的最好傳播。基于數字技術和創意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可以增強旅游文化的視覺感知,加之文字、聲音、圖片和影響等新型形式組合的巧妙使用,不僅有助于增強旅游者對文化信息和內涵的視聽感官效果,而且會以全面化和立體化,具感染力和影響力的效果,吸引旅游者以主人翁身份參與旅游文化傳播活動,開闊旅游文化傳播新視野和高效互動性。新數字媒體介入下的旅游文化傳播中,藝術創造過程中采用的非線性數字技術及多層面性、大發散性思維模式,集自然、社會和環境等各種因素綜合考量,依賴于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實現平面、三維、靜態和動態的數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圖像、圖形、影響、文本和音頻等多種組成的表現形式,開闊想象力和創意思維,帶來更具表現力和傳播力的作品,維性的創意設計語言集中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對傳播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對傳播內容的印象、識別度和記憶度。

(三)在傳播媒體上,實現了多媒體的整合傳播和新舊媒體的延續與共融

基于計算機虛擬完成平臺和資源的整合,打破傳統媒體各自為政的格局。在結構上,通過調研各媒體的優劣,優化組合,借助統一的數字形式整合眾多單一的傳統媒體為一個多元媒體組成的擴媒體傳播平臺,即數字傳播媒體。在功能上,數字媒體集成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途徑,構建了高效、高容、多元的傳播方式,徹底打破時空限制,方便旅游者自主選擇。新媒體的出現并不會完全取代舊媒體,舊媒體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反而會在新的數字環境下繼續適應和演進。一方面,考慮到年齡較大的群體對新媒體的尚未充分適應,另一個方面,在數字媒體的幫助下,傳統媒體也實施了相應改革,在內容制作和傳播方面全面實現數字化。

(四)傳播效果

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數字媒體藝術這種生動有趣的形式引起了旅游者的注意。數字媒體藝術多元化的設計幫助旅游者選擇性理解,充分挖掘和彰顯了人文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以通俗易懂方式幫助旅游者順利讀懂人文景觀文化。數字媒體藝術通過多種手段加深旅游者選擇性記憶,幫助旅游者多記住有意義的旅游文化信息,同時忽略或抑制不友好的旅游文化信息。新數字媒體介入下的旅游文化傳播中,藝術創造過程中采用的非線性數字技術及多層面性、大發散性思維模式,綜合考量自然、社會和環境等各種因素,依賴于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實現平面、三維、靜態和動態的數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圖像、圖形、影像、本文和音頻等多種組成的表現形式,開闊想象力和創意思維,帶來更具表現力和傳播力的作品,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對傳播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對傳播內容的印象、識別度和記憶度。

(五)傳播意義

旅游本身是綜合文化需求、文化交流和人際交往的活動。基于數字媒體藝術的旅游文化傳播可以實現追求文化差異,領略不同區域人文差異,尋求文化認同,探索文化環境的跨文化交流。數字媒體不僅有利于信息高度溝通,加大對話時空密度,豐富溝通內容,更能保證文化交流的及時性、互動性、個性化、全面性和直觀性,盡最大可能避免跨文化傳播的障礙。作為貫穿于旅游全過程的旅游文化傳播,基于視覺形象的社會化和商業化行為,旅游文化實際上是每時每刻均有經濟和消費相關,數字媒體藝術促進旅游文化傳播的同時,也是基于數字媒體的方式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播新的旅游消費咨詢、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的過程。基于數字媒體藝術的旅游文化傳播改變了傳統旅游的模式,改變了破壞環境,破壞地方特色的粗獷式旅游模式。現代科技手段在旅游業的應用,保障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數字技術和傳播技術以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實現由傳統單向、靜態、被動的傳播方式到動態、交互主動的傳播方式的過渡,旅游者可通過網路自主在線觀看、下載保存和溝通分享旅游文化。數字技術可通過掃描、拍攝、模擬等重塑傳統傳媒手段無法還原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技藝民間音樂等即將消失或業已消失的旅游文化,不僅可以通過配合文獻解譯、現場解說和文書解釋為旅游者提供素材,還可以作為重要的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子孫后代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一睹歷史,實現旅游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延續。

四、結語

第8篇

關鍵詞:旅游產品;美食體驗;產品開發

一、成都飲食文化特色概述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四川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成都極具代表性。成都美食以川菜、特色小吃、火鍋、地方名特產為主要代表,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川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首,以味取勝,其“一味一閣,百菜百味”的特色可謂盤盤菜品是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1]。

二、創意美食體驗

巴蜀之地,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開發更多的特色旅游產品,創新旅游形式,成為推動四川旅游業發展的亮點。

(一)創意美食體驗簡介

創意美食體驗是將旅游項目與地方特色美食體驗相結合,學習蘊含豐富文化元素的美食制作技藝。“DIY美食體驗”形式為大多游客喜愛,用自己的創意通過自己動手來制作美食。

(二)創意美食體驗模式的發展

“DIY美食體驗”是一種全新的美食體驗模式。DIY最初興起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歐洲,原本是意指不依賴或聘用專業的工匠,利用適當工具與材料,自己來進行居家住宅的修繕工作,而現在DIY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行業領域。

(三)創意美食體驗模式的發展前景

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要求細膩的情感、專業的技術,更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創意,這正符合了當下年輕消費者的特點,他們不喜歡被束縛,不拘泥于生活中的條條框框,在美食制作上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將創意與美食體驗相結合,成為幸福的美食達人[2]。

三、創意美食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

(一)設計理念

立足四川特色旅游文化,融入創意設計,通過美食體驗形式,自我完成制作,是特色旅游產品設計與制作的核心理念。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巴蜀文化濃厚,食材豐富,川菜百菜百味。基于特色的地方旅游文化和游客的創意美食體驗形式,開發美食旅游產品,不僅能增加游客的主動參與性,還能形成特色鮮明的旅游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主題產品設計思考

1、歷史人物文化主題

基于游客創意美食體驗的旅游產品設計,需要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展現重要歷史人物。如在旅游線路設計中,結合武侯祠景點文化,設計“DIY面塑”美食體驗項目。以諸葛亮等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為對象,還原“草船借箭”等歷史事件場景。

2、茶文化主題

飲茶習慣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尤其是獨特的蓋碗茶文化,茶蓋、茶碗、茶船子,茶館是感受四川民俗文化的好去處。設計茶文化旅游體驗項目,認識蓋碗、沏茶、品茶,感受地道的成都茶文化[3]。

3、特色調味品文化主題

川菜注重味型調和,調味品極具特色。如在旅游產品設計中,參觀著名豆瓣加工企業,體驗制作四川豆瓣;設計四川菜肴味型調和體驗項目,游客體驗制作紅油辣椒、麻辣味復合調味料、魚香味復合調味料等。

4、素食文化主題

當今,“素食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寵愛,在感受了“青羊宮”等文化景點后,可以依托道教和佛教等宗教文化,設計推出以“素食”為中心的美食體驗項目。

參考文獻:

[1]匡翼云.符號學視角下的川菜飲食資源與旅游開發[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5(2):56-59.

第9篇

一、深入挖掘民族旅游文化資源,夯實旅游文化

創意產業發展基礎,深度開發旅游創意產品無數實踐證明,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是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要發展民族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首先要著力挖掘和整理當地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資源,并且對現有的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打造和升級。阿壩州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資源豐富且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就有三項,具有初級產業規模的也不在少數,但阿壩州的旅游商品種類雜而不精,品質低劣,設計粗淺。多數商品是直接采購自成都,并沒有很好地體現阿壩州獨特的文化資源特點。阿壩州資源豐富,應對這些特色資源進行整合,并結合相關文化企業進行深度的創意開發。經筆者整理分析,阿壩州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可以重點發展的方面有:

(一)藏、羌歌舞文化產業

藏、羌民族熱愛歌舞,民族歌舞文化源遠流長并有獨特的代表性。阿壩州藏、羌歌舞文化產業特別是九寨溝演藝產業已成氣候,但是大多缺乏現代高科技的烘托,不能對當地旅游資源和文化特色進行具有高藝術含量的展示。因此,應該著力整合現有資源,梳理州內各大演出場所的節目,對阿壩州歌舞資源進行提煉和包裝,聯合相關機構共同打造高品質、有創意的文化產品。

(二)綠色生態文化產業

阿壩州擁有“童話世界”———九寨溝景區、“人間瑤池”———黃龍景區,同時還擁有“東方阿爾卑斯山”———四姑娘山、“動物活化石”大熊貓故鄉———臥龍自然保護區等高品質自然景區。阿壩州各類自然生態保護區多達24處,是四川省世界自然遺產地和生態保護區最集中的地方,同時還具有世界罕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可針對這些文化內涵進行充分的挖掘,開發具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拍攝影視作品,從而輻射到其他行業,形成持續有效的文化產業鏈條。

(三)進一步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產業

以線路雪山草地、松潘革命舊址和紀念碑等為依據,深度開發紅色體驗式旅游,打造高品質的紅色旅游文化產品。現代旅游已經脫離傳統觀光型旅游的模式,轉而進入一個全新的體驗時代。紅色旅游加入體驗元素,能夠使游客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的艱苦和勝利來之不易。全國《紅色旅游規劃綱要》確定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中有2條經過阿壩州,在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中阿壩州有5個。在此“爬雪山過草地”,因此阿壩州在中國革命史上參與了最經典的篇章,鑄就了紅色文化的豐碑[4]。

二、強化區域創新研發體系,加強各機構之間的協調及合作

本文中的區域創新研發體系是指由某一特定地區內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和地方政府等構成的相輔相成的創新體系。建設阿壩州旅游區域創新研發體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文化創意研究系統。這是民族文化旅游創意產品創新開發的源泉和基礎,要針對州內特色資源進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展開知識和理論方面的研究。二是建立文化創意開發系統。這是阿壩州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在文化創意研究系統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技術的創新。三是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化系統。在前兩個系統的支撐下,與相關的企業和機構聯系并合作,使研發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成果被市場認可,最終走向產業化。

三、加強旅游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打造產業發展后備軍

阿壩州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對國內外游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其民族旅游文化產業化仍然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首先,體現在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層次急需提升。根據阿壩州“十二五”人才需求計劃,需要具有本科學歷以上的旅游管理人才340名,一線崗位需求的人才則更多。文化創意產業對于從業者的創新和開拓能力要求很高,一般要求他們具備多領域的整合能力。可考慮與發達地區旅游創意機構的交流合作,學習其先進技術和經驗,并且積極引進具備豐富行業經驗的高層次人才。其次,應加強對本土旅游創意人才的培養,與本土高等院校合作,設立旅游創意專業,為阿壩州民族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量身定做高素質人才。最后,從本土旅游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中選拔一批精英進行培養和深造。通過培養,使這些人都既具備與國際旅游創意文化產業運營規律接軌的觀念,又熟悉本土資源和政策情況,進而更好地推動阿壩州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全面發展。

四、加大產業開拓力度,培育民族旅游文化產業園區

近年來旅游業發展的實踐證明,旅游文化創意產業擁有龐大的市場容量和潛在需求。國內一些省市在旅游創意文化產業方面已經取得優異的成績,如云南的納西古樂、阿詩瑪等文化資源已創造了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四川省涼山州也依托當地豐富的彝族文化資源著力打造節慶旅游、民族文化深度旅游,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阿壩州目前的旅游文化市場機制正在不斷改革和完善,在政府積極參與和引導下,開展了系列大型的旅游節慶活動,并與發達地區企業合作,成立了一些有創新意識的文化傳媒企業。這些措施使區域內生產要素、商業服務及信息能夠較好地流通和組合,為民族旅游創意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平臺。但民族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支持,還必須進行真正的產業培育與推廣,可以考慮借用網絡、影視技術建設旅游創意產業園區以推動民族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旅游創意產業園區具有資源聚合、叢集和多行業融合、交匯的功能,可以在固定區域內實現效益和影響的最大化,這是培育初級生產業的重要方式。多年來,政府在民族文化資源的整理和保護上,已經卓有成效,但要使其實現產業化發展,還必須提供更高的平臺和更多的幫助。對傳統文化傳承者予以保護,并且促成傳承者與相關機構和企業合作,將文化代表符號和氛圍進行提煉,通過創意企業的整合和設計,形成既富有創意又具備市場化的初級產業形態。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 视频1区| 成年私人影院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猫咪视频网站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成人影院 | 欧美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一区二区 | 99久久精品自在自看国产 |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经典自拍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7综合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你懂的在线视频 | 丝袜精品 欧美 亚洲 自拍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 | 免费看的一级片 | 97在线播放 | 2021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国产免费高清 | 色婷婷.com| 飞出个未来第六季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网 | 久久综合亚洲 | 成人精品区| 久久一级电影 |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第一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99re在线精品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免费成人黄色网址 |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男人天堂网www |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也去 | 69性欧美| 久久福利资源国产精品999 | 五月激情网站 |